㈠ 紙箱做機器人製作教程
用紙箱做機器人步驟如下:
1、用剪刀在紙盒上戳幾個孔:小盒子的頂部和底部中心戳相對的孔,大盒子的頂部戳一個孔,大盒子兩側相對的位置也各戳一個孔好安裝手臂。
3、大盒子的側面兩個孔,穿1根吸管過去,變成機器人的手臂。另取1根吸管,從小盒子頂部的小孔向下穿,一直穿到大盒子頂部的小孔裡面,把機器人的腦袋和身體連在一起。衛生紙筒粘在大盒子下面,作為機器人的腳。
4、為了讓機器人能站穩,可以在紙筒背後按幾個圖釘給予支撐。如果小孩子會拿著玩,安全起見將圖釘換成紙板或者別的什麼可以支撐的東西。
(1)紙箱自動進入裝置論文機器人擴展閱讀: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機器人可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執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機器人執行的是取代或是協助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製造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機器人可以是高級整合控制論、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和仿生學的產物但是日本不同意這種說法。日本人認為「機器人就是任何高級的自動機械」,這就把那種尚需一個人操縱的機械手包括進去了。因此,很多日本人概念中的機器人,並不是歐美人所定義的。
一般說來,人們都可以接受這種說法,即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
㈡ 用紙箱做最簡單的機器人
所需材料:各種各樣的紙盒,彩色手工紙,剪刀,膠水,雙面膠
找一個圓形蓋子和方盒子當機器人的帽子,三個圓形物體當眼睛和嘴巴。
拿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當身體,四個紙杯當胳膊和腿。
在當代工業中,機器人指能自動執行任務的人造機器裝置,用以取代或協助人類工作。理想中的高模擬機器人是高級整合控制論、機械電子、計算機與人工智慧、材料學和仿生學的產物,目前科學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開發
㈢ 【機器人技術論文】 機器人論文3000字
機器人是由計算機控制的通過編程具有可以變更的多功能的自動機械,下面是我整理的機器人技術論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芻議智能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
【摘 要】文章介紹了機器人的定義,闡述了智能機器人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術,最後展望了智能機器人今後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智能機器人;信息融合;智能控制
一、機器人的定義
自機器人問世以來,人們就很難對機器人下一個准確的定義,歐美國家認為機器人應該是“由計算機控制的通過編程具有可以變更的多功能的自動機械”;日本學者認為“機器人就是任何高級的自動機械”,我國科學家對機器人的定義是:“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的機器,所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目前國際上對機器人的概念已經漸趨一致,聯合國標准化組織採納了美國機器人協會(RIA:Robot Institute of America)於1979 年給機器人下的定義:“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用來搬運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行不同的任務而具有可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概括說來,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
二、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機器人應用領域的擴大,人們對智能機器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智能機器人所處的環境往往是未知的、難以預測的,在研究這類機器人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關鍵技術:
(1)多感測器信息融合。多感測器信息融合技術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研究課題,它與控制理論、信號處理、人工智慧、概率和統計相結合,為機器人在各種復雜、動態、不確定和未知的環境中執行任務提供了一種技術解決途徑。機器人所用的感測器有很多種,根據不同用途分為內部測量感測器和外部測量感測器兩大類。內部測量感測器用來檢測機器人組成部件的內部狀態,包括:特定位置、角度感測器;任意位置、角度感測器;速度、角度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傾斜角感測器;方位角感測器等。外部感測器包括:視覺(測量、認識感測器)、觸覺(接觸、壓覺、滑動覺感測器)、力覺(力、力矩感測器)、接近覺(接近覺、距離感測器)以及角度感測器(傾斜、方向、姿式感測器)。多感測器信息融合就是指綜合來自多個感測器的感知數據,以產生更可靠、更准確或更全面的信息。經過融合的多感測器系統能夠更加完善、精確地反映檢測對象的特性,消除信息的不確定性,提高信息的可靠性。融合後的多感測器信息具有以下特性:冗餘性、互補性、實時性和低成本性。目前多感測器信息融合方法主要有貝葉斯估計、卡爾曼濾波、神經網路、小波變換等。
(2)導航與定位。在機器人系統中,自主導航是一項核心技術,是機器人研究領域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導航的基本任務有3點:一是基於環境理解的全局定位:通過環境中景物的理解,識別人為路標或具體的實物,以完成對機器人的定位,為路徑規劃提供素材;二是目標識別和障礙物檢測:實時對障礙物或特定目標進行檢測和識別,提高控制系統的穩定性;三是安全保護:能對機器人工作環境中出現的障礙和移動物體作出分析並避免對機器人造成的損傷。機器人有多種導航方式,根據環境信息的完整程度、導航指示信號類型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分為基於地圖的導航、基於創建地圖的導航和無地圖的導航3類。根據導航採用的硬體的不同,可將導航系統分為視覺導航和非視覺感測器組合導航。視覺導航是利用攝像頭進行環境探測和辨識,以獲取場景中絕大部分信息。目前視覺導航信息處理的內容主要包括:視覺信息的壓縮和團旁拆濾波、路面檢測和障礙物檢測、環境特定標志的識別、三維信息感知與處理。非視覺感測器導航是指採用多種感測器共同工作,如探針啟纖式、電容式、電感式、力學感測器、雷達感測器、光電感測器等,用來探測環境,對機器人的位置、姿態、速度和系統內部狀態等進行監控,感知機器人所處工作環境的靜態和動態信息,使得機器人相應的工作順序塌棗和操作內容能自然地適應工作環境的變化,有效地獲取內外部信息。
(3)路徑規劃。路徑規劃技術是機器人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最優路徑規劃就是依據某個或某些優化准則(如工作代價最小、行走路線最短、行走時間最短等),在機器人工作空間中找到一條從起始狀態到目標狀態、可以避開障礙物的最優路徑。路徑規劃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傳統方法和智能方法兩種。傳統路徑規劃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自由空間法、圖搜索法、柵格解耦法、人工勢場法。大部分機器人路徑規劃中的全局規劃都是基於上述幾種方法進行的,但這些方法在路徑搜索效率及路徑優化方面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人工勢場法是傳統演算法中較成熟且高效的規劃方法,它通過環境勢場模型進行路徑規劃,但是沒有考察路徑是否最優。智能路徑規劃方法是將遺傳演算法、模糊邏輯以及神經網路等人工智慧方法應用到路徑規劃中,來提高機器人路徑規劃的避障精度,加快規劃速度,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其中應用較多的演算法主要有模糊方法、神經網路、遺傳演算法、Q學習及混合演算法等,這些方法在障礙物環境已知或未知情況下均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4)機器人視覺。視覺系統是自主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由攝像機、圖像採集卡和計算機組成。機器人視覺系統的工作包括圖像的獲取、圖像的處理和分析、輸出和顯示,核心任務是特徵提取、圖像分割和圖像辨識。而如何精確高效的處理視覺信息是視覺系統的關鍵問題。目前視覺信息處理逐步細化,包括視覺信息的壓縮和濾波、環境和障礙物檢測、特定環境標志的識別、三維信息感知與處理等。其中環境和障礙物檢測是視覺信息處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過程。機器人視覺是其智能化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對機器人智能及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國內外都在大力研究,並且已經有一些系統投入使用。
(5)智能控制。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對於無法精確解析建模的物理對象以及信息不足的病態過程,傳統控制理論暴露出缺點,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機器人的智能控制方法有模糊控制、神經網路控制、智能控制技術的融合(模糊控制和變結構控制的融合;神經網路和變結構控制的融合;模糊控制和神經網路控制的融合;智能融合技術還包括基於遺傳演算法的模糊控制方法)等。近幾年,機器人智能控制在理論和應用方面都有較大的進展。在模糊控制方面,J.J.Buckley等人論證了模糊系統的逼近特性,E.H.Mamdan首次將模糊理論用於一台實際機器人。模糊系統在機器人的建模控制、對柔性臂的控制、模糊補償控制以及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等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機器人神經網路控制方面,CMCA(Cere-bella Model Controller Articulation)應用較早的一種控制方法,其最大特點是實時性強,尤其適用於多自由度操作臂的控制。
(6)人機介面技術。智能機器人的研究目標並不是完全取代人,復雜的智能機器人系統僅僅依靠計算機來控制目前是有一定困難的,即使可以做到,也由於缺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而並不實用。智能機器人系統還不能完全排斥人的作用,而是需要藉助人機協調來實現系統控制。因此,設計良好的人機介面就成為智能機器人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人機介面技術是研究如何使人方便自然地與計算機交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最基本的要求機器人控制器有1個友好的、靈活方便的人機界面之外,還要求計算機能夠看懂文字、聽懂語言、說話表達,甚至能夠進行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而這些功能的實現又依賴於知識表示方法的研究。因此,研究人機介面技術既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又有基礎理論意義。目前,人機介面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文字識別、語音合成與識別、圖像識別與處理、機器翻譯等技術已經開始實用化。另外,人機介面裝置和交互技術、監控技術、遠程操作技術、通訊技術等也是人機介面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遠程操作技術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三、總結與展望
機器人是自動化領域的主題之一,人們幾十年來對機器人的開發和研究,使機器人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隨著人工智慧、智能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必將不斷擴大,性能不斷提高,在未來的生產、生活、科研當中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孫華,陳俊風,吳林.多感測器信息融合技術及其在機器人中的應用[J].感測器技術.2003,22(9):1~4
[2]王灝,毛宗源.機器人的智能控制方法[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
[3]金周英.關於我國智能機器人發展的幾點思考[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1(4):5~7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機器人技術論文
㈣ 紙箱子機器人作文300字四年級十萬火急!!!
未來的機器人是一個變形金剛,它不僅可以為我們服務,還可以變成屋子、太陽能汽車、電視機……。只要給它指令,它就會局仿攜變成你所需要的東西。
機器人變成屋子後,它的肚子會變成一扇門,你走進去後輕松悅耳的音樂立刻會播放起來。屋子裡設備齊全,什麼東西都有。如果你想吃什麼糖或者水果,你就直接拿,你吃完後這里又會出現一個和你剛才吃了的一樣的東西。如果餓了,屋子裡有許多吃的按鈕,只要按一下你喜歡吃的東西,這時屋子裡會出現一個機器人,把你按的那個東西送來。屋裡還有蔬菜、點心等按鈕。當你要睡覺時,只要你躺在床上,沒有關閉的窗戶、電燈都自動關閉。房子周圍的防盜報警裝置進入大猜工作狀態。如果有小偷想進來偷東西,門縫會發出閃電,未來有這樣的房子小偷當然不敢進屋來偷東西了。
機器人變成太陽能汽車時,你坐在車里,想去哪裡,就會到達你想去的地方,這太陽能汽車不用氣和油的,是用太陽光來讓汽車開動的,汽車後面有一個箱子,把白天沒有用完的能量存在那個箱子里,到了晚上沒有太陽也可以照常開動。你如果在車里渴了,就對汽車說你想要喝的飲料或者是白開水等,說完後汽車里的取物處就會出來一小杯水,你喝完後如果還想要喝剛才一樣的水的話就把杯子放回去,再打開就會又有一杯水出來。這樣的汽車是環保型汽車,沒有污染的。
未來有了這樣的機器人我們不用去買菜,煮飯了,有必要時可以讓機器人給你做,機器人會做菜和做飯,就連每個國家的菜它都會做。
我真希望未來有這樣的機器人呀!我現在就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好把這種機器人製造桐伏出來。
㈤ 機器人實驗教學論文
機器人實驗教學論文
1改革措施與實踐結果
1.1實驗平台的建設
為了強化學生在機器人方面的實踐環節,首先需要構建機器人實驗平台。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了解機器人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等,而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能通過實踐才能得到鍛煉及提升。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了解機器人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等,通過實踐鍛煉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託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的資源,將現有的實驗教學機器人資源進行整合,構建機器人實驗教學平台,包括:開放源代碼的固高等國產機器人;具有示教手持盒的日本生產的商業機器人MOTOMAN-SK16、川崎RS10N等工業機器人;進行二次開發、能夠組合使用的博時機器人。在機器人實驗教學中,為學生的實踐環節提供了足夠的教學資源。
1.2改革實驗教學體系,豐富實驗層次
目前的實驗教學體系多數為實驗教師針對某一點進行實驗教學。但是機器人本身具有實踐褲陵液性強、學科融合范圍廣的特點,機器人實驗已經不能僅僅依靠單獨的一個實驗進行支撐,需要與機械結構、軌跡規劃、系統控制、感測器等技術進行融合。目前開展的機器人實驗往往著重於某一方面,不同的教師由於個人研究方向不同,或者專業限制,往往開展實驗項目側重自己的方向。但在本科教學中,還需要注重學生知識面的擴展,學生應全面地了解各個方面,開拓學生的眼界,因此機器人實驗應增加「廣度」。系統級的機器人實驗是一種全新的實驗形式,它將機械結構分析、建模、感測器技術、機械控制等多學科融合。在實驗項目實施中,學生以團隊形式進行實驗,分工明確,為學生應用多種學科知識提供了平台,培養了學生創新和團隊協作能力。在結構部分,小型的博時串聯機器人拆裝與建模分析、慧魚模型搭建機器人;在機器人胡物結構實驗方面,以六自由度模塊化可拆裝串聯機器人為平台,學生可自由搭建2~6自由度五種組合方式機器人系統。該機器人各關節內部結構多樣化,採用了同步齒形帶傳動、諧波減速傳動、行星減速傳動、錐齒輪傳動、蝸輪蝸桿傳動等多種傳動方式。每一模塊均為透明封裝,可直觀看到內部傳動結構及運動形式,並可將其拆裝至螺釘級。通過機器人本體裝拆實驗可以提高學生對機構中各種傳動原理的直觀認識,鍛煉學生的裝配能力,並以此了解零件加工工藝與特點,增強學生對機構運動形式實踐的動手操作能力。慧魚模型是一套由機械構件、感測器、控制部件組成的機電產品。在控制部分,現有的實驗儀器分為商業機器人及科教公司研發機器人。商業機器人技術成熟,使用可靠,但控制源代碼不開放;科教公司研發機器人源代碼開放,但設備使用可靠性較差,因此實驗內容需要對兩種實驗設備進行調整,克服兩類實驗設備各自的缺點,讓兩者互補,形成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學生在對已有的機械工業中常見機器人使用後,工業中的手持器可供學生直接操作,將教學理論與工業實踐並重,學生可以直接通過控制使用了解機器人的基本軌跡規劃等,將注意力集中到機器人實驗的主要問題中。科教公司研發的機器人源代碼開放,學生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能夠進行二次開發,將機器人控制技術與感測器技術等相結合,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3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學生興趣
機器人廣泛應用在各個工業領域,實驗教學與其中機械部件包括連桿、齒輪、馬達、渦輪等,一般工程機械製造所需要的零部件在模型中都能找到,模型中的零件可以在短時間內插裝和拆卸,為學生想像力插上了翅膀,在對實際機器人拆裝後,組建屬於自己的機器人,提高學生興趣,增強學生對於傳動知識的理解。工程應用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以實驗室中固高柔性製造系統為例,機器人在中間起到了倉儲、上下料作用,完全實現了自動化控制,因此在機器人實驗的開發中應聯系工程背景,提高學生興趣。實驗體系包括常見的機器人運動學實驗、動力學分析實驗、軌跡規劃實驗,並且需要讓學生明白機器各個部分的組成,因此在實驗授課時,控制類教師與機械設計類教師應聯合開發機器人實驗,使學生將課程中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驗中,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學生使用中,學汪襲生可以先從柔性製造系統進行認知機器人廣泛應用在各大工業領域,然後進行機器人的拆裝,了解機器人的各個組成部分,隨後進行自己控制機器人的運動軌跡,對運動軌跡進行規劃。在學生全面了解機器人知識後,在綜合實驗中,學生可以選擇偏結構方面的實驗,如用慧魚模型搭建機器人;也可選擇偏控制方面實驗,如機器人的視覺系統的開發;也可將二者結合,設計出新的機器人結構、系統等。這是一個從認知到實踐的過程,符合人的一般認知規律。機器人學科具有更新快的特點,作為教師在教學時不僅需要給學生技術指導,更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對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實驗的各個環節,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包括實驗問題的提出、實驗機器人的.確定、實驗程序(路線)的設計以及分析總結等。只有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等素質才能得到培養。
1.4考評方法的改革,突出培養學生能力
目前對學生的考核較為單一,僅是考核學生最終的實驗結果,不僅不能督促學生對實驗結果等進行合理分析,而且對於學生在實驗中的操作也忽略了,這對於機器人實驗考評而言是不合理的,機器人實驗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有一個唯一確定的答案。機器人結構分析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空間想像的能力,關注細節的能力,機器人軌跡規劃則涉及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能力,而軟體編程涉及規劃能力。它反映了學生的空間想像和規劃能力,對新事物的敏感度、以及完成任務的執行力。因此改革學生的實驗考評體系非常必要。合理的考評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機器人的相關知識,而且能對學生在後期機器人研究中起到一個引導作用。目前機器人實驗教學的成績評定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即做為項目存在的機器人實驗在學生評價體系中不應該規定學生的研究范圍,而應該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考察,這就需要一個多元化和標准化的考核方式。在機器人實驗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配合實驗,在考核過程中,學生在實驗中的過程考評應該佔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避免教師的主觀影響,學生應該進行互評,將學生互相之間的評價納入考核方法。
2結語
經過機器人實驗教學改革,學生普遍反應良好,增加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機器人實驗教學改革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不斷深化的過程,需要在不斷探索中提高總體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重視實踐性環節,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研究開發興趣和科學創新精神,激勵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
;㈥ 紙箱做機器人製作教程
紙箱做機器人製作教程如下:
准備好做機器人用的所有工具材料:大小紙盒、紙杯、紙、剪刀、雙面膠等。
取過長方形紙盒,將A4紙覆蓋在上面,折疊整理好邊角,用雙面膠粘住。
取過正方形紙盒,用同樣方法將正方形紙盒粘好,用剪刀剪出兩個圓形眼睛和一個半圓形嘴巴,粘貼在正方形盒子的一面。
將各部分擺放一下,粘合在一起。
兩個牙膏盒做機器人的手臂。
總結:平時如果注意留心收集各種各樣的紙盒,可以從中挑選合適的盒子,組合成不同的玩具。
歷史上最早的機器人見於隋煬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營造的木偶機器人,施有機關,有坐、起、拜、伏等能力。
《隋書》里曾記載了一個機器人的故事:「……帝猶恨不能夜召,於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機關,能坐起拜伏,以像於抃。帝每在月下對酒,輒令宮人置之於座,與相酬酢,而為歡笑。」
機器人具有感知、決策、執行等基本特徵,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危險、繁重、復雜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服務人類生活,擴大或延伸人的活動及能力范圍。
㈦ 用舊紙箱怎樣製作機器人
用舊紙箱製作機器人的方法步驟:
材料准備:廢紙盒、喜樂瓶、薯片桶、盒蓋、彩膠紙、鐵絲等;
製作方法:
1、用薯片桶做成機器人的腳;
2、用紙盒分別作機器人的身體和頭;
3、用喜樂瓶做成機器人的胳膊;
4、用鐵絲將他們連在一起;
5、用盒蓋做成機器人的眼睛和扣子;
6、最後用彩膠紙進行裝飾,即可完成機器人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