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果酒果醋發酵裝置各部分作用
各部零件的作用:
充氣口:在醋酸發酵時連接充氣泵進行充氣。注:充氣管下端要插入發酵液液面以下進瓶底處。
排氣口:在酒精發酵時用來排出按氧化碳。排氣口要通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注:排氣管下端離發酵液液面要有一段距離,外部要彎曲,並盡量保證管口向下。
出料口:取樣檢測菌體數量或酒精、醋酸濃度,排放廢料。
裝置的使用:
使用該裝置進行酒精發酵時,應關閉充氣口;進行醋酸發酵時,應將充氣口連接充氣泵,通入氧氣。
我們需要知道菌種的來源、菌種特點、發酵原理、影響其生長和繁殖的因素。
果酒的製作原理
酵母菌的來源:自然發酵的菌種主要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工業發酵的菌種是人工接種的酵母菌。
菌種特點:酵母菌是單細胞真核生物,屬於真菌,其代謝類型為異養兼性厭氧型。
果醋的製作原理
醋酸菌的來源:人工接種的醋酸菌。
菌種特點:醋酸菌是單細胞原核生物,屬於細菌,其代謝類型為異養需氧型。
發酵原理:
(1)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4.影響醋酸菌生長和繁殖的因素:有溫度(最適生長溫度為30到35℃)、pH(生活在偏酸性的環境中)、氧氣(醋酸菌對氧氣的含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入氧氣。也會引起出醋酸菌死亡。)
『貳』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製作的實驗流程和某同學設計的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醋酸發酵 (2)洗去浮塵 反復沖洗 (3)果酒發酵 果醋發酵 泵入空氣(氧) (4)酵母菌內 二氧化碳(CO 2 ) 剩餘含氧量少容的空氣及二氧化碳 (5)真核 原核 龍膽紫或醋酸洋紅 單 (6)紅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發酵液中 灰綠 |
『叄』 果酒和果醋製作過程
果醋
實驗材料:
中等大小的成熟紫皮葡萄
細白糖每500g葡萄加40-60g細白糖
醋曲或米醋米醋量為葡萄汁液的5%(醋曲按說明加)
葡萄果酒的製作方法:
一、首先,於25-28度環境中進行前發酵。
1、准備消毒陶罐或廣口瓶一隻,以深色不透光的為好,先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體積分數為70% 的酒精消毒。
2、葡萄用水沖洗干凈,不要用洗滌劑之類的化學物品。晾乾後把手伸進廣口瓶里三兩粒一起充分捏碎,加蓋發酵一天。
3、第二天加一半糖並攪拌均勻,發酵三天後加另一半糖兩樣攪拌均勻,再行發酵三天。
4、每天一到兩次用干凈的筷子或勺將上浮的葡萄皮壓至液面以下。
5、至此,前發酵結束。用虹吸管和濾布過濾出葡萄汁液。
二、前發酵結束後於18——25℃度環境中進行後發酵。
1、前發酵結束後將汁液裝入避光的玻璃瓶里加蓋靜置12小時,之後密封進行後發酵。
2、30天後啟封,可以發現酒液變澄清,底部有一層沉澱,這是酵母完成歷史使命後的「屍體」及雜質,工業上用這層東西做成酵母膏。
3、將上層的清純酒液同樣用虹吸或過濾的方法再提純一次。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裝,然後密封存放半年至酒品成熟。
制醋:於30-35度環境中進行後發酵。
1、以一份葡萄酒加一份晾涼的開水混合均勻,再按說明加入適量醋曲或5%的米醋做引子,裝入廣口瓶敞蓋發酵,上面蓋一層紗布防蟲。
2、發酵至表面產生一層完整的醋酸菌白膜後再行發酵3-4天。(我是在22度環境下出膜以後發酵了6天。)
3、最後過濾出澄清的醋液入鍋中火煮至鍋邊起稀疏小泡時關火,趁熱裝瓶密封。
果酒的製作過程
一.實驗目的
學會利用葡萄製作果酒,並知其原理
二.實驗原理
利用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的過程來製作果酒
三.材料和用具
葡萄,70%酒精,配置好的重鉻酸鉀溶液,3mol/L的硫酸溶液,試管,試管夾,量筒(5ml)棉球,榨汁機,特製的酒精發酵裝置,溫度計.
四.製作步驟
1. 材料的選擇及處理
選用新鮮的葡萄,沖洗,除去枝梗,榨汁。
2. 實驗器材的消毒和滅菌
(1) 榨汁機的處理要洗干凈,並用70%酒精消毒。
(2) 填裝,將已經處理的葡萄裝填至特製的發酵容器的三分之二處,密封。
3. 控制發酵條件
將發酵溫度控制在18—25攝氏度范圍內,控制時間約10—12天。
4.每天抽取定量的發酵液與重鉻酸鉀檢測液做檢測並觀察顏色變化,作好記錄。
五,結果及分析
根據每天的檢查情況, 總結酒精發酵的情況,及時研究和調整發酵條件
『肆』 簡單裝置製作果酒後期的氣體變化
(1)果酒製作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過程,故圖甲裝置中的充回氣口在果酒製作過程答中應關閉,排氣口排出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如果果汁中已含有醋酸菌,在果酒發酵旺盛時,醋酸菌不能將果汁中的糖發酵為醋酸,因為果酒發酵是在缺氧環境中進行的,而醋酸菌是嗜氧菌,果酒發酵時的缺氧環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長.
(2)葡萄汁為酵母菌、醋酸桿菌等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的營養成分是水、無機鹽、碳源、氮源.果酒發酵過程中二氧化碳越來越多,二氧化碳溶於水呈酸性,故發酵液pH會逐漸減小.
(3)圖乙中都需要氧氣參與的過程是③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階段、④果醋發酵,只發生在酵母菌細胞的線粒體中的過程是③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階段.
故答案為:
(1)關閉 二氧化碳 不能 果酒發酵時的缺氧環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長,且醋酸菌發酵條件是氧氣充足
(2)碳源、氮源 減小
(3)③④③
『伍』 如圖是果酒和果醋的現代化生產
A、甲罐中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謝類型是異養兼性厭氧型;乙罐中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A正確;
B、甲罐頂上管道彎曲及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空氣、雜菌進入,以及排氣減壓等,B正確;
C、乙罐中刨木花有利於發酵菌的附著,但不能為其提供一定的碳源,為其提供一定碳源的是酒精,C錯誤;
D、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先逐漸增多,後來由於酒精過多抑制了酒精發酵,故a曲線可代表酒精的濃度變化規律;乙罐中果醋發酵是以酒精為原料,故b曲線可代表醋酸的濃度變化規律,D正確.
故選:C.
『陸』 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中充氣口管子下端為什麼浸入液體中而排氣口的管子下端不浸入液體中
排氣口的作用是排氣,如果浸入液體就成了排液了。
試想下,如果排氣口下端在頁面下專方,當瓶中發酵產生屬大量氣體時會如何?因為氣壓增大,會對下方的液體產生壓力從而令液體通過排氣口流出,這個顯然不是它的目的。
因為作用是排氣,自然要放在氣體聚集的空間區域,這樣氣壓大了以後發現有一個出氣口可以走便會從排氣口出去了。
充氣口如果不伸入液體,也會造成充的氣立刻順著排氣口走掉,沒有停留足夠的時間進行化學反應。充氣口充的應該是氧氣,目的是把瓶里的酒精氧化成醋酸,那麼申入液體會讓它們充分反應,達到目的。
『柒』 製作果酒果醋用什麼裝置比較好呢比較適合在中學開展實驗用的,能讓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的裝置。求推薦
我以前在學校做過這方面的試驗,建議最好用玻璃器皿,最好找個大一點的,瓶口小的,消毒完成後,乾燥,然後把材料放入其中,請使用多層紗布進行密封,或者用密封薄膜,不過記得弄上幾個小孔啊,希望對你有用
『捌』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製作的實驗流程和某同學設計的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醋酸發酵 (2)酵母菌 醋酸菌 氧氣 溫度30-35℃ 醋酸菌是好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才能進行旺盛的生命活動 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 (3)酒精發酵 酵母菌無氧呼吸 二氧化碳 避免空氣中其他微生物進入發酵裝置(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 (4)重鉻酸鉀 灰綠 (5)不需要,在葡萄酒的自然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滅菌會殺死葡萄皮上附著的酵母菌,使發酵不能進行 |
『玖』 如圖是某同學制果酒和果醋時使用的裝置.在瓶中加入適量葡萄汁,發酵溫度控制在18~25℃,充氣口和排氣口
(1)參抄與果醋製作的微生物襲是醋酸桿菌,屬於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屬於真核生物,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原核細胞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果醋製作過程中需要不斷通入氧氣,說明醋酸桿菌的代謝類型是需氧型.
(2)果汁發酵後是否有酒精產生,可以用重鉻酸鉀來檢驗,在酸性條件下,該物質與酒精反應呈灰綠色.
(3)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可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其反應式為:C2H5OH+O2→CH3COOH+H2O.
(4)裝置中排氣口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相連,這樣可以防止雜菌污染.
(5)18-25℃是酵母菌生長和發酵的最適溫度,30-35℃是醋酸桿菌生長和發酵的最適溫度,因此制葡萄酒時要將溫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時要將溫度控制在30~35℃.
故答案為:
(1)醋酸桿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需氧型
(2)酸性重鉻酸鉀灰綠色
(3)C2H5OH+O2→CH3COOH+H2O
(4)防止雜菌污染
(5)18-25℃是酵母菌生長和發酵的最適溫度,30-35℃是醋酸桿菌生長和發酵的最適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