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碳酸鈉套管實驗裝置圖

碳酸鈉套管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3-05-10 00:56:17

⑴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要探究酸鹼鹽中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及方案: 實驗裝置 實驗步

(1)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氣球鼓起;
(2)步驟①說明了碳酸鈉與鹽酸反應能夠產生氣體;②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故兩步共同說明了
碳酸鈉具有 與鹽酸反應生成CO2的性質;
(3)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盪),如果無任何現象,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4)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碳酸鈣後面標上沉澱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5)步驟③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了碳酸鈉;步驟④的目的是驗證二氧化碳已全部反應掉;步驟⑤是澄清的石灰水與碳酸鈉反應產生了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由此三步可得出碳酸鈉具有與含Ca2+的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的性質;
(二)(1)瓶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由此可知溶質一定有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由步驟①中不再產生氣泡可知,鹽酸不會有剩餘,碳酸鈉或氫氧化鈣可能有剩餘,溶液的溶質中一定含有NaOH和NaCl,可能含有氫氧化鈣或
Na2CO3
(2)由A中產生白色沉澱,說明一定有碳酸鈉存在;B中沒有沉澱,說明無氫氧化鈣存在,故瓶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NaOH、NaCl和Na2CO3
(3)加入碳酸鈉的目的是檢驗氫氧化鈣的存在,能起到這一作用的是碳酸鉀和二氧化碳,二者都可與與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白色沉澱.
故答案為:(一)(1)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CO2,內部壓強大於大氣壓;
(2)與鹽酸反應生成CO2
(3)將注射器4稍稍向外拉,證明CO2完全被吸收;
(4)Na2CO3+Ca(OH)2=CaCO3↓+2NaOH;
(5)與含Ca2+的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二)(1)NaOH和NaCl,Na2CO3
(2)【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NaOH、NaCl和Na2CO3
(3)ac

⑵ 為驗證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傳統的設計方案如下:將Na2CO3和NaHCO3分別放入圖(1)裝置的試管中,

(1)碳酸氫鈉分來解生成碳酸鈉、二自氧化碳、水,該反應為2NaHCO3

.

⑶ 某學生用實驗方法來分析碳酸鈉的純度。該同學設計出如圖②所示的實驗裝置(各符號代表的儀器如圖①所示)

(1)①U形管A中產生的CO 2 不可能全部進入U形管B中;②U形管A中產生CO 2 的同時還會帶出水蒸氣進入U形管B中;③空氣中的CO 2 和水蒸氣會進入U形管B中。由於存在上述3種原因,鹼石灰增重的質量就不等於CO 2 的質量,因此在測量過程中將會出現較大的偏差
(2)稀硫酸鋅片產生氫氣,把B裝置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全部通入後面裝置中,確保二氧化碳被
充分吸收鹼石灰吸收空氣中的CO 2 和H 2 O,避免進入裝置C中
(3)不夠完整。必須在裝置B、C之間加入一個乾燥裝置(如圖所示)

⑷ 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穩定性的時候會在一個大試管裡面再套一個小試管

這個裝置只是為了證明:
在對碳酸鈉直接加熱而對碳酸氫鈉間接加熱的情況下,是碳酸氫鈉先分解了。
證明:碳酸氫鈉熱穩定性小於碳酸鈉
不然的話其他裝置比較難以達到此要求。
ps:這種東西叫套管實驗。

⑸ 某校化學課外小組為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白色固體,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實驗,如圖Ⅰ~Ⅳ所示.(

(1)Ⅰ裝置反應現象相同;Ⅱ裝置,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鹽酸先沒有氣體生成,隨著鹽酸的不斷滴加,後產生氣泡,向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鹽酸立即產生氣泡,所以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是Ⅱ,
故答案為:Ⅱ;
(2)碳酸氫鈉在加熱條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2NaHCO3

.

⑹ 我們在學習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時候,做過如下圖裝置的實驗.向盛有0.5g碳酸鈉的試管里加入2mL鹽酸,迅速

(復1)碳酸氫鈉比碳酸鈉的反制應速度快,產生的二氧化碳多,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本題答案為:

碳酸鈉+鹽酸碳酸氫鈉+鹽酸
實驗現象更迅速
實驗結論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比碳酸鈉更快
Ca(OH)2+CO2=CaCO3↓+H2O;
(2)產生二氧化碳相同時,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質量比為 106:84,即碳酸鈉0.53g,碳酸氫鈉0.42g,為了比較反應速度的快慢,證明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樣多,用氣球脹大的快慢作為依據,選用的裝置相同,只是葯品不同,採用的是比較的方法.
所以本題答案為:①0.42,②比較,③氣球脹大的快慢.

⑺ 欲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穩定性的相對強弱,兩同學分別設計了以下兩組裝置:

乙圖裝置3、4號試管里分別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同時加熱保證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所受的溫度相同。使實驗的無關變數相同。 而只有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才會產生沉澱,才能直觀的對比二氧化碳的產生量,沉澱越多表示二氧化碳越多,就表示相應的物質越容易分解。

⑻ 下列是某興趣小組根據課本實驗設計的一個能說明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熱穩定性的套管實驗.請觀察下圖的實驗裝

D

⑼ 某課外小組為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白色固體,採用了不同的實驗方法.(裝置如圖所示) (1)根據

(1)Ⅰ裝置反應現象相同;Ⅱ裝置,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鹽酸先沒有氣體生成,隨著鹽酸的不斷滴加,後產生氣泡,向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鹽酸立即產生氣泡,所以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是Ⅱ,
故答案為:Ⅱ;
(2)III中碳酸氫鈉在加熱條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碳酸鈉不能,反應為2NaHCO 3
.
Na 2 CO 3 +CO 2 ↑+H 2 O,
故答案為:2NaHCO 3
.
Na 2 CO 3 +CO 2 ↑+H 2 O;
(3)碳酸鈉直接加熱不產生氣體,而碳酸氫鈉不直接加熱就產生氣體,就更說明碳酸氫鈉不穩定,所以試管B中裝入的固體最好是碳酸氫鈉,觀察到現象為a中石灰水變渾濁,b中石灰水不變渾濁,
故答案為:碳酸氫鈉;a中石灰水變渾濁,b中石灰水不變渾濁.

⑽ (10分)「套管實驗」具有裝置簡潔便利等有優點,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 (1)欲利用圖1比較碳酸氫鈉和碳

(1)Na 2 CO 3 ;乙; 2NaHCO 3 == Na 2 CO 3 + H 2 O + CO 2
(2)小; 2Al +2OH + 2H 2 O == 2AlO 2 + 3H 2
將小試管伸入大試管底部,待小試管中充滿氣體後,再慢慢提起大試管。

與碳酸鈉套管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床x軸非法電流迴路怎麼處理 瀏覽:722
起重機械安全裝置圖解 瀏覽:171
支付寶拉新怎麼破解設備限制 瀏覽:89
軸承怎麼炒 瀏覽:969
凌渡前輪軸承總成怎麼樣更換 瀏覽:95
什麼設備會用到鈑金 瀏覽:310
小區里自來水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76
植保設備是什麼 瀏覽:938
鋼板中間怎麼安裝軸承 瀏覽:898
做鋼筋鉤的軸承是什麼軸承 瀏覽:817
下圖裝置可以完成多個實驗 瀏覽:656
空氣攪拌裝置的作用 瀏覽:790
工程設備是做什麼的 瀏覽:544
供暖管網需要什麼型號的閥門 瀏覽:345
別克君威怎麼調節儀表盤 瀏覽:520
海龍工具箱功能 瀏覽:799
化工廠用什麼閥門多些 瀏覽:363
什麼閥門帶鉛 瀏覽:825
鄭州德偉電動工具 瀏覽:738
超聲波能被什麼干擾 瀏覽:4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