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多功能動態實驗裝置課設

多功能動態實驗裝置課設

發布時間:2023-05-08 11:26:36

1. 阿基米德原理板書設計

阿基米德原理板書設計如下:

1、本文設計演示實驗、製作探究性實驗裝置,對阿基米德原理一節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利用學過的知識引入課題,利用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目的明確的進行猜想與假設,便於學生確定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設計製作探究性實驗裝置,指導學生對課題進行實驗探究,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事實驗探究過程絕猛清.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4、教師設計演示實驗,有目的的帶領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可能會做出若干猜想,如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大小、物體的種類、物體的形狀、是漂浮在液體表面還是下沉、與液體的種類等等,可能會很多,但學生很難想到與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之間會存在真接關系。

2. 基於VHDL語言的多功能數字鍾設計

數字電子鍾的設計

一、 緒論

(一)引言
20世紀末,電子技術獲得了飛滲做速的發展,在其推動下,現代電子產品幾乎滲透了社會的各個領域,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時也使現代電子產品性能進一步提高,產品更新換代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時間對人們來說總是那麼寶貴,工作的忙碌性和繁雜性容易使人忘記當前的時間。忘記了要做的事情,當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時候,這種遺忘無傷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時的耽誤可能釀成大禍。例如,許多火災都是由於人們一時忘記了關閉煤氣或是忘記充電時間。尤其在醫院,每次護士都會給病人作皮試,測試病人是否對葯物過敏。注射後,一般等待5分鍾,一旦超時,所作的皮試試驗就會無效。手錶當然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隨著接受皮試的人數增加,到底是哪個人的皮試到時間卻難以判斷。所以,要製作一個定時系統。隨時提醒這些容易忘記時間的人。
鍾表的數字化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擴展了鍾表原先的報時功能。諸如定時自動報警、按時自動打鈴、時間程序自動控制、定時廣播、定時啟閉電路、定時開關烘箱、通斷動力設備,甚至各種定時電氣的自動啟用耐手等,所有這些,都是以鍾表數字化為基礎的。因此,研究數字鍾及擴大其應用,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二)論文的研究內容和結構安排
本系統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分頻器、計數器、顯示器和校時電路組成。由LED數碼管來顯叢畝衡示解碼器所輸出的信號。採用了74LS系列中小規模集成晶元。使用了RS觸發器的校時電路。總體方案設計由主體電路和擴展電路兩大部分組成。其中主體電路完成數字鍾的基本功能,擴展電路完成數字鍾的擴展功能。論文安排如下:
1、緒論 闡述研究電子鍾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2、設計內容及設計方案 論述電子鍾的具體設計方案及設計要求。
3、單元電路設計、原理及器件選擇 說明電子鍾的設計原理以及器件的選擇,主要從石英晶體振盪器、分頻器、計數器、顯示器和校時電路五個方面進行說明。
4、繪制整機原理圖 該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工作全部完成。

二、設計內容及設計方案

(一)設計內容要求
1、設計一個有「時」、「分」、「秒」(23小時59分59秒)顯示且有校時功能的電子鍾。
2、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組成電子鍾,並在實驗箱上進行組裝、調試。
3、畫出框圖和邏輯電路圖。
4 、功能擴展:
(1)鬧鍾系統
(2)整點報時。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輸出750Hz音頻信號,在59分59秒時,輸出1000Hz信號,音像持續1秒,在1000Hz音像結束時刻為整點。
(3)日歷系統。
(二)設計方案及工作原理
數字電子鍾的邏輯框圖如圖1所示。它由石英晶體振盪器、分頻器、計數器、解碼器顯示器和校時電路組成。振盪器產生穩定的高頻脈沖信號,作為數字鍾的時間基準,然後經過分頻器輸出標准秒脈沖。秒計數器滿60後向分計數器進位,分計數器滿60後向小時計數器進位,小時計數器按照「24翻1」規律計數。計數器的輸出分別經解碼器送顯示器顯示。計時出現誤差時,可以用校時電路校時、校分。

圖1 數字電子鍾邏輯框圖

三、單元電路設計、原理及器件選擇

(一)石英晶體振盪器
1、重要概念的解釋
(1) 反饋:將放大電路輸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一定的方式送回放大電路的輸入端。
(2) 耦合:是指信號由第一級向第二級傳遞的過程。
2、石英晶體振盪器的具體工作原理
石英晶體振盪器的特點是振盪頻率准確、電路結構簡單、頻率易調整。它被廣泛應用於彩電、計算機、遙控器等各類振盪電路中。它還具有壓電效應:在晶體某一方向加一電場,晶體就會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晶片的兩側施加機械壓力,則在晶片相應的方向上將產生電場,這種物理現象稱為壓電效應。在這里,我們在晶體某一方向加一電場,從而在與此垂直的方向產生機械振動,有了機械振動,就會在相應的垂直面上產生電場,從而使機械振動和電場互為因果,這種循環過程一直持續到晶體的機械強度限制時,才達到最後穩定,這種壓電諧振的頻率即為晶體振盪器的固有頻率。
用反相器與石英晶體構成的振盪電路如圖2所示。利用兩個非門G1和G2 自我反饋,使它們工作在線性狀態,然後利用石英晶體JU來控制振盪頻率,同時用電容C1來作為兩個非門之間的耦合,兩個非門輸入和輸出之間並接的電阻R1和R2作為負反饋元件用,由於反饋電阻很小,可以近似認為非門的輸出輸入壓降相等。電容C2是為了防止寄生振盪。例如:電路中的石英晶體振盪頻率是4MHz時,則電路的輸出頻率為4MHz。

圖2 石英晶體振盪電路

(二)分頻器
1、8421碼制,5421碼制
用四位二進制碼的十六種組合作為代碼,取其中十種組合來表示0-9這十個數字元號。通常,把用四位二進制數碼來表示一位十進制數稱為二-十進制編碼,也叫做BCD碼,見表1。
表1
8421碼 5421碼
0 0000 0000
1 0001 0001
2 0010 0010
3 0011 0011
4 0100 0100
5 0101 1000
6 0110 1001
7 0111 1010
8 1000 1011
9 1001 1100

2、分頻器的具體工作原理
由於石英晶體振盪器產生的頻率很高,要得到秒脈沖,需要用分頻電路。例如,振盪器輸出4MHz信號,通過D觸發器(74LS74)進行4分頻變成1MHz,然後送到10分頻計數器(74LS90,該計數器可以用8421碼制,也可以用5421碼制),經過6次10分頻而獲得1Hz方波信號作為秒脈沖信號。(見圖3)

圖3 分頻電路
3、圖中標志的含義
CP——輸入的脈沖信號
C0——進位信號
Q——輸出的脈沖信號
(三)計數器
秒脈沖信號經過6級計數器,分別得到「秒」個位、十位,「分」個位、十位以及「時」個位、十位的計時。「秒」、「分」計數器為60進制,小時為24進制。
1、60進制計數器
(1) 計數器按觸發方式分類
計數器是一種累計時鍾脈沖數的邏輯部件。計數器不僅用於時鍾脈沖計數,還用於定時、分頻、產生節拍脈沖以及數字運算等。計數器是應用最廣泛的邏輯部件之一。按觸發方式,把計數器分成同步計數器和非同步計數器兩種。對於同步計數器,輸入時鍾脈沖時觸發器的翻轉是同時進行的,而非同步計數器中的觸發器的翻轉則不是同時。
(2)60進制計數器的工作原理
「秒」計數器電路與「分」計數器電路都是60進制,它由一級10進制計數器和一級6進制計數器連接構成,如圖4所示,採用兩片中規模集成電路74LS90串接起來構成的「秒」、「分」計數器。

圖4 60進制計數電路
IC1是十進制計數器,QD1作為十進制的進位信號,74LS90計數器是十進制非同步計數器,用反饋歸零方法實現十進制計數,IC2和與非門組成六進制計數。74LS90是在CP信號的下降沿翻轉計數,Q A1和 Q C2相與0101的下降沿,作為「分」(「時」)計數器的輸入信號,通過與非門和非門對下一級計數器送出一個高電平1(在此之前輸出的一直是低電平0)。Q B2 和Q C2計數到0110,產生的高電平1分別送到計數器的清零R0(1), R0(2),74LS90內部的R0(1)和R0(2)與非後清零而使計數器歸零,此時傳給下一級計數器的輸入信號又變為低電平0,從而給下一級計數器提供了一個下降沿,使下一級計數器翻轉計數,在這里IC2完成了六進制計數。由此可見IC1和 IC2串聯實現了六十進制計數。
其中:74LS90——可二/五分頻十進制計數器
74LS04——非門
74LS00——二輸入與非門
2、24進制計數器
小時計數電路是由IC5和IC6組成的24進制計數電路,如圖5所示。
當「時」個位IC5計數輸入端CP5來到第10個觸發信號時,IC5計數器自動清零,進位端QD5向IC6「時」十位計數器輸出進位信號,當第24個「時」(來自「分」計數器輸出的進位信號)脈沖到達時,IC5計數器的狀態為「0100」,IC6計數器的狀態為「0010」,此時「時」個位計數器的QC5和「時」十位計數器的QB6輸出為「1」。把它們分別送到IC5和IC6計數器的清零端R0(1)和R0(2),通過7490內部的R0(1)和R0(2)與非後清零,從而完成24進制計數。

圖5 24進制計數電路
(四) 解碼與顯示電路
1、顯示器原理(數碼管)
數碼管是數碼顯示器的俗稱。常用的數碼顯示器有半導體數碼管,熒光數碼管,輝光數碼管和液晶顯示器等。
本設計所選用的是半導體數碼管,是用發光二極體(簡稱LED)組成的字形來顯示數字,七個條形發光二極體排列成七段組合字形,便構成了半導體數碼管。半導體數碼管有共陽極和共陰極兩種類型。共陽極數碼管的七個發光二極體的陽極接在一起,而七個陰極則是獨立的。共陰極數碼管與共陽極數碼管相反,七個發光二極體的陰極接在一起,而陽極是獨立的。
當共陽極數碼管的某一陰極接低電平時,相應的二極體發光,可根據字形使某幾段二極體發光,所以共陽極數碼管需要輸出低電平有效的解碼器去驅動。共陰極數碼管則需輸出高電平有效的解碼器去驅動。
2、解碼器原理(74LS47)
解碼為編碼的逆過程。它將編碼時賦予代碼的含義「翻譯」過來。實現解碼的邏輯電路成為解碼器。解碼器輸出與輸入代碼有唯一的對應關系。74LS47是輸出低電平有效的七段字形解碼器,它在這里與數碼管配合使用,表2列出了74LS47的真值表,表示出了它與數碼管之間的關系。
表2
輸 入 輸 出 顯示數字元號
LT(——) RBI(——-) A3 A2 A1 A0 BI(—)/RBO(———)
a(—) b(—) c(—) d(—) e(—) f(—) g(—)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X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X 0 0 1 0 1 0 0 1 0 0 1 0 2
1 X 0 0 1 1 1 0 0 0 0 1 1 0 3
1 X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4
1 X 0 1 0 1 1 0 1 0 0 1 0 0 5
1 X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6
1 X 0 1 1 1 1 0 0 0 1 1 1 1 7
1 X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8
1 X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9
X X X X X X 0 1 1 1 1 1 1 1 熄滅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熄滅
0 X X X X X 1 0 0 0 0 0 0 0 8
(1)LT(——):試燈輸入,是為了檢查數碼管各段是否能正常發光而設置的。當LT(——)=0時,無論輸入A3 ,A2 ,A1 ,A0為何種狀態,解碼器輸出均為低電平,若驅動的數碼管正常,是顯示8。
(2)BI(—):滅燈輸入,是為控制多位數碼顯示的滅燈所設置的。BI(—)=0時。不論LT(——)和輸入A3 ,A2 ,A1,A0為何種狀態,解碼器輸出均為高電平,使共陽極數碼管熄滅。
(3)RBI(——-):滅零輸入,它是為使不希望顯示的0熄滅而設定的。當對每一位A3= A2 =A1 =A0=0時,本應顯示0,但是在RBI(——-)=0作用下,使解碼器輸出全為高電平。其結果和加入滅燈信號的結果一樣,將0熄滅。
(4)RBO(———):滅零輸出,它和滅燈輸入BI(—)共用一端,兩者配合使用,可以實現多位數碼顯示的滅零控制。
3、解碼器與顯示器的配套使用
解碼是把給定的代碼進行翻譯,本設計即是將時、分、秒計數器輸出的四位二進制數代碼翻譯為相應的十進制數,並通過顯示器顯示,通常顯示器與解碼器是配套使用的。我們選用的七段解碼驅動器(74LS47)和數碼管(LED)是共陽極接法(需要輸出低電平有效的解碼器驅動)。解碼顯示電路如圖6所示。

圖6 解碼顯示電路
(五)校時電路
1、RS觸發器(見圖7)

圖7 基本RS觸發器
R(—) S(—)
Q Q(—)
說 明
0 1
1 0
1 1
0 0 0
1
0或1
1 1
0
1或0
1 置0
置1
保持原來狀態
不正常狀態,0信號消失後,觸發器狀態不定

2、無震顫開關電路
無震顫開關電路的原理:(見圖8)當開關K的刀扳向1點時,S(—)=0,R(—)=1,觸發器置1。S(—)端由於開關K的震顫而斷續接地幾次時,也沒有什麼影響,觸發器置1後將保持1狀態不變。因為K震顫只是使S(—)端離開地,而不至於使R(—)端接地,觸發器可靠置1。
當開關K從S(—)端扳向R(—)端時,有同樣的效果,觸發器可靠置0。從Q端或Q(—)端反映開關的動作,輸出電平是穩定的。
3、校時電路的實現原理
當電子鍾接通電源或者計時發現誤差時,均需要校正時間。校時電路分別實現對時、分的校準,由於4個機械開關具有震顫現象,因此用RS觸發器作為去抖動電路。採用RS基本觸發器及單刀雙擲開關,閘刀常閉於2點,每搬動一次產生一個計數脈沖,實現校時功能,電路如圖8所示。

圖8 校時電路
(六)調 試

畢滿清等.電子技術實驗與課程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
版社,1995.131~132
這本書上很全

3. 為製取較純凈的溴苯和驗證反應機理,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實驗裝置(如圖).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

(1)溴和苯在溴化鐵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溴苯和溴化氫,反應的方程拍仔扮式為C6H6+Br2→C6H5Br+HBr,故答案為:戚鉛C6H6+Br2→C6H5Br+HBr;
(2)溴苯中含有溴,溴可與氫氧化鈉反應而被除去,故答案為:提純溴苯;
(3)又有溴易揮發,則生成的HBr中含有溴,因HBr不溶於四氯化碳,而溴易溶於四氯化碳,則用四氯化碳可除去溴,
故答案為:除去溴化氫氣體中的溴蒸氣;
(4)如發生取代反應,則生成溴化氫,可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溴化銀淺黃色沉澱,可與紫色石蕊試液反應,溶液變紅,則向試管D中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如果溶液呈紅色,說明有HBr生成,則發生的反應是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向試管D中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如果溶液呈紅色,說明有HBr生成,則襲灶發生的反應是取代反應.

4. 化學課外小組同學設計了一套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3Cu +8HNO3(稀)== 3Cu(NO3)2+2NO↑+4H2O
(2)產生無色氣體,聚集在右端管口處,右端液面下降,左端液面上升
(3)推動注射器雀漏, 2NO+O2=2NO2
(4)反應在相對密閉的容器中進行此歲行,操作簡單,效果明顯,容易控制反應的發生。不會對環境森嘩造成污染。

5. 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一套如圖所示的氣體發生及收集裝置,並探究該裝置的多功能性. (1)甲同學認為裝置

(1)雙氧水或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2H 2 O 2 2H 2 O+O 2 ↑;c;
(2)稀鹽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d.

6. Ⅰ.為製取較純凈的溴苯和驗證反應機理,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實驗裝置(如右圖)。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1)
(亂塌2)提純溴苯
(3)除去HBr中的源旁溴
(4)向試雹陪橡管D中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如果溶液呈紅色,說明有HBr生成,則發生的反應是取代反應(每空2分共8分)
Ⅱ.(3)小題2分,其餘每空1分,共11分)(1)萃取;分液漏斗(2)C 6 H 5 ONa;NaHCO 3
(3)C 6 H 5 ONa+CO 2 +H 2 O→ C 6 H 5 OH+NaHCO 3 (4)CaCO 3 、NaOH;過濾
(5)NaOH水溶液、CO 2

7. 組裝一套較為復雜的實驗裝置,正確的組裝順序是什麼

進行裝置組裝時要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實驗完畢撤裝置時正好相反,應從右到左,從上到下.

8. 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如圖實驗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與水接觸時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1)過氧化鈉與二氧

(1)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方程式為: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反應物的總能量大於生成物的總能量,
故答案為: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大於;
(2)鹽酸和碳酸鈣反應時可能會帶出一部分氯化氫,為了使實驗更准確應該可用稀硫酸和小蘇打反應制二氧化碳,故答案為:bc;
(3)根據實驗目的可以知道,先通入乾燥的二氧化碳,來判斷乾燥的二氧化碳是否能夠和過氧化鈉反應,所以打開的止水夾為K 2 ,故答案為:K 2
(4)(3)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當二氧化碳通過過氧化鈉時,不可能全部反應,所以應該除去二氧化碳,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是否產生了氧氣,
故答案為:除去未充分反應的CO 2
②根據查閱資料部分可以知道,水也能夠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所以不能判斷是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發生了反應,故答案為:水與Na 2 O 2 反應生成氧氣;
(5)Ⅲ中固體若有碳酸鈉,鹽酸可以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故答案為: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9. [測試技術動態壓力感測器設計]微型動態壓力感測器

測 試 技 術

感測器設計(動態壓力)

設計作品名稱:電團岩子式水流壓力感測器 作品設計人員:王思雲([1**********])王劍峰([1**********])

組員:王世斌([1**********])餘光林([1**********]) 王澤青([1**********])

課程名稱:測試技術

學院:機械與交通學院

專業:交通運輸

設計時間:2013年11月26日-2013年12月1日

電子式水流壓力感測器的設計

有關壓力感測器簡介—帶或耐—壓力感測器是工業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感測器,而我們通常使用的壓力感測器主要是利用壓電效應製造而成的,這樣的感測器也稱為壓電感測器。

我們知道,晶體是各向異性的,非晶體是各向同性的。某些晶體介質,當沿著一定方向受到機械力作用發生變形時,就產生了極化效應;當機械力撤掉之後,又會重新回到不帶電的狀態,也就是受到壓力的時候,某些晶體可能產生出電的效應,這就是所謂的極化效應。科學家就是根據這個效應研製出了壓電感測器。

壓電效應是壓電感測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壓電感測器不能用於靜態測量,因為經過外力作用後的電荷,只有在迴路具有無限大的輸入阻抗時才得到保存。實際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所以這決定了壓電感測器只能夠測量動態的應力。諸如空氣流動壓力,液體流動壓力,接下來我們設計的動態壓力感測器就是利用水流壓力來測量各種數據的感測器——水流壓力感測器

目 錄

緒論......................................................................................

1.1 背景....................................................................................................

1.2 應用實例..........................................................................................

原理分析..............................................................................

2.1 工作原理...........................................................................................

實現過程..............................................................................

3.1 電路圖設計.......................................................................................

3.2 電路模擬...........................................................................................

心得體會 ...............................................................................

緒 論

1.1 背景

水流壓力感測器中主要使用的壓電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蠢春鉀鈉和磷酸二氫胺。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種天然晶體,壓電效應就是在這種晶體中發現的,在一定的溫度范圍之內,壓電性質一直存在,但溫度超過這個范圍之後,壓電性質完全消失(這個高溫就是所謂的「居里點」)。由於隨著應力的變化電場變化微小,壓電系數比較低,所以石英逐漸被其他的壓電晶體所替代。而酒石酸鉀鈉具有很大的壓電靈敏度和壓電系數,但是它只能在室溫和濕度比較低的環境下才能夠應用。磷酸二氫胺屬於人造晶體,能夠承受高溫和相當高的濕度,所以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這種壓電電阻效應是由於應力的作用,引起導體與價電子帶能量狀態的變化,以及載流子數量與遷移率變化所產生的一種現象。日本從1970年開始研究開發,首先應用在血壓計上,之後在過程式控制制領域及轎車發動機控制部分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最近幾年在家用電器、家用水表、等應用領域普遍採用電子壓力感測器作為壓力控制、流量監控的效果。

圖1 電子壓力感測器模型

1.2 應用實例

圖2 水流壓力感測器在全自動洗衣機中的應用

圖3 水流壓力感測器結構圖

圖4 水流壓力感測器在水表中的應用 測量流量

圖2是水流壓力感測器在全自動洗衣機中的應用實例。如圖所示,利用氣室,將在不同水位情況下水壓的變化,作為空氣壓力的變化檢測出來,從而可以在設定的水位上自動停止向洗衣機注水。圖3是水流壓力感測器在水表當中的應用實例,利用管道當中的水流壓力壓迫管壁上的流量感測器,將壓力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顯示在水表上。

第2章 原理分析

2.1 工作原理

圖1為PS水流壓力感測器的截面結構圖,圖2為其感測器部分的結構。如圖所示,在壓力感測器半導體矽片上有一層擴散電阻體,如果對這一電阻體施加壓力,由於壓電電阻效應,其電阻值將發生變化。受到應變的部分,即膜片由於容易感壓而變薄,為了減緩來自感測器底座應力的影響,將壓力感測器片安裝在玻璃基座上。

如圖2,圖3所示,當向空腔部分加上一定的壓力時,膜片受到一定程度的拉伸或收縮而產生形變。壓電電阻的排列方法如圖3所示,受到拉伸的電阻R2和R4的阻值增加;受到壓縮的電阻R1和R3阻值減小。圖4由於各壓電電阻如圖4那樣組成橋路結構,如果將它們連接到恆流源上,則由於壓力的增減,將在輸出端獲得輸出電壓ΔV,當壓力為零時的ΔV等於偏置電壓Voffset,在理想狀態下我們希望Voffset=0V,實際上在生成擴散電阻體時,由於所形成的擴散電阻體尺寸大小的不同和存在雜質濃度的微小差異,因此總是有某個電壓值存在。壓力為零時,R1=R2=R3=R4=R,我們把加上一定壓力時R1、R2電阻的變化部分記作ΔR;相應R3、R4電阻的變化部分記作-ΔR,於是ΔV=ΔRI 。這個ΔV相對壓力呈現幾乎完全線性的特性,只是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第3章 實現過程

3.1 電路圖設計

圖5是PS壓水流壓力感測器的外圍電路設計實例,圖中用恆流源來驅動壓力感測器。

圖5 水流壓力感測器設計電路

由於橋路失衡時的輸出電壓比較小,所以必須用運放IC1b和IC1C來進行放大。圖中VR1為偏置調整,VR2為壓力靈敏度調整,VR3為沒有加壓時輸出電壓調整,C1、C2用於去除雜訊。另外,如果電源電壓波動的話,將引起輸出電壓的變化,所以必須給電路提供一個穩定的電源。

3.2 電路模擬

心得體會

測試技術(感測器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基礎學科,它需要數學、物理學、電子學、力學、機械等知識,同時還要掌握各種物理量的變換原理、各種靜態和動態物理量(如力、振動、雜訊、壓力和溫度等)的測定,以及實驗裝置的設計和數據分析等方面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在做此次設計前,我把老師所講的測試技術教材通讀了一遍,對測試技術有了一定得了解。因為在這之前,沒有接觸過類似的課程設計,所以這次實驗,我們感覺有些困難。 感測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知識,想做好這次實驗,必須要有較好的理論知識,例如:電路,模電,還有畫圖時,也要用軟體畫圖multisim模擬軟體的使用。只有熟悉了這些們課程才能真正的完成這次實驗。首先,是電路圖的設計,要明白感測器的原理及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麼。雖然最終設計出的電路圖不是很復雜,但是也是幾經周折。其次,是在multisim中連接電路元件,讓我們進一步得熟悉了這個軟體的功能,並能運用自如。最後,是電路的模擬,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部了,前面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為它打基礎,一旦模擬失敗就意味著所有得努力可能全部白費。模擬的結果雖然顯示出數字來了,但是和是要得要求相差很遠。因此,就一次一次的調試,改變電阻的阻值,以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終把結果調試出來了。

通過這次感測器的設計,使我們學到了不少實用的知識,更重

要的是,做設計的過程,思考問題的方法,這與做其他的設計是通用的,真正使我們受益匪淺.在這次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培養自己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調試電路圖的過程中,要自己學會思考。最後,通過這次設計我們不但對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增強了我們的綜合能力,希望以後能多有這樣的作業,使我們能把所學的專業知識實踐運用。使我們整體對各個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提高讓我們得到更好的鍛煉。

10. 某校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用來驗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1)寫

(1)裝置A中是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鈣和水,其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為:CaCO3+2H+═Ca2++H2O+CO2↑;
(2)實驗室用鹽酸和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該反應放出的熱量導致鹽酸揮發,所以製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為除去氯化氫氣體,選取的試劑應能除去氯化氫氣體且不和二氧化碳反應,則只能選取可溶性的飽和碳酸氫鹽,一般常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
故答案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高溫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裝置中的黑色固體是炭,反應方程式為:CO2+C

高溫
.

與多功能動態實驗裝置課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床x軸非法電流迴路怎麼處理 瀏覽:722
起重機械安全裝置圖解 瀏覽:171
支付寶拉新怎麼破解設備限制 瀏覽:89
軸承怎麼炒 瀏覽:969
凌渡前輪軸承總成怎麼樣更換 瀏覽:95
什麼設備會用到鈑金 瀏覽:310
小區里自來水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76
植保設備是什麼 瀏覽:938
鋼板中間怎麼安裝軸承 瀏覽:898
做鋼筋鉤的軸承是什麼軸承 瀏覽:817
下圖裝置可以完成多個實驗 瀏覽:656
空氣攪拌裝置的作用 瀏覽:790
工程設備是做什麼的 瀏覽:544
供暖管網需要什麼型號的閥門 瀏覽:345
別克君威怎麼調節儀表盤 瀏覽:520
海龍工具箱功能 瀏覽:799
化工廠用什麼閥門多些 瀏覽:363
什麼閥門帶鉛 瀏覽:825
鄭州德偉電動工具 瀏覽:738
超聲波能被什麼干擾 瀏覽:4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