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分餾實驗裝置安裝

分餾實驗裝置安裝

發布時間:2023-05-07 13:26:16

⑴ 分餾實驗步驟

把酒精燈放在鐵架台上,根據酒精燈高度固定鐵圈,放好石棉網
將蒸餾燒瓶固定在鐵架台上,在蒸餾燒瓶上塞好帶溫度計的橡皮塞。
連結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鐵架台上,將冷凝管進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自來水龍頭相連接,將和出水口連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入水槽中
檢查氣密性(利用對固定裝置微熱的方法檢查)。
向蒸餾燒瓶中放幾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燒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帶溫度計的橡皮塞;把接受器連接在冷凝管的末端,並伸入接受裝置(如錐形瓶)中。

⑵ 常壓蒸餾和簡單分餾的原理、意義、裝置及安裝、基本操作與注意事項

當液態物質受熱時蒸氣壓增大,待蒸氣壓大到與大氣壓或所給壓力相等時液體沸騰,即達到沸點.所謂蒸餾就是將液態物質加熱到沸騰變為蒸氣,又將蒸氣冷卻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
分餾:如果將兩種揮發性液體混合物進行蒸餾,在沸騰溫度下,其氣相與液相達成平衡,出來的蒸氣中含有較多量易揮發物質的組分,將此蒸氣冷凝成液體,其組成與氣相組成等同襲畝野(即含有較多的易揮發組分),而殘 留物中卻含有較多量的高沸點組分(難揮發組分),這就是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蒸餾.
如果將蒸氣凝成的液體重新蒸餾,即又進行一次氣液平衡,再度產生的蒸氣中,所含的易揮發物質組分又有增高,同樣,將此蒸氣再經冷凝而得到的液體中,易揮發物質的組成當拍喊然更高,這樣我們可以利用一連串的有系統的重復蒸餾,最後能得到接近純組分的兩種液體.
應用這樣反復多次的簡單蒸餾,雖然可以得到接近純組分的兩種液體,但是這樣做既浪費時間,且在重復多次蒸餾操作中的損失又很大,設備復雜,所以,通常是利用分餾柱進行多次氣化和冷凝,這就是分餾.
在分餾柱內,當上升的蒸氣與下降的冷凝液互凝相接觸時,上升的蒸氣部分冷凝放出熱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氣化,兩者之間發生了熱量交換,其結果,上升耐悉蒸氣中易揮發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點組分(難揮發組分)增加,如果繼續多次,就等於進行了多次的氣液平衡,即達到了多次蒸餾的效果.這樣*近分餾柱頂部易揮發物質的組分比率高,而在燒瓶里高沸點組分(難揮發組分)的比率高.這樣只要分餾柱足夠高,就可將這種組分完全徹底分開.工業上的精餾塔就相當於分餾柱.

⑶ 刺形分餾柱的使用方法

1、首先安裝分餾裝置並加料,在蒸餾燒瓶中加人待蒸餾的原料,其用量不超過燒瓶容積的1/2,再加人幾粒沸石。
2、其次加熱分餾。
3、最後結束汪明分餾時,先停止加熱使柱內液體流回燒瓶,稍後關閉冷卻水。按困友告相反順序拆卸裝置。告弊

⑷ 實驗室分餾裝置

實驗室中簡單的分餾裝置包括:熱源、蒸餾器(一般用圓底燒瓶)、專分餾柱、冷凝管和接收器五屬個部分.
在有餾出液滴出後,調節浴溫使得蒸出液體的速度控制在每2~3秒1滴
如果分餾速度太快,產品純度下降
利用蒸餾和分餾來分離混合物的原理是一樣的,實際上分餾就是多次的蒸餾.分餾是藉助於分餾往使一系列的蒸餾不需多次重復.一次得以完成的蒸餾.
現在,最精密的分餾設備已能將沸點相差僅1-2℃混合物分開,所以兩種沸點很接近的液體組成的混合物能用分餾來提純.

⑸ 分餾實驗報告_分餾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篇一:分餾實驗報告廣東工業大學

學院專業班組、學號 姓名 協作者教師評定

實驗題目 分餾

一、實驗目的

了解分餾的原理與意義,分餾柱的種類和選用方法。學習實驗室里常用分餾的操作方法。 二、分餾原理

利用普通蒸餾法分離液態有機化合物時,要求其組分的沸點至少相差30℃,且只有當組分間的沸點相差110℃以上時,才能用蒸餾法充分分離。所謂分餾(fractional distillation)就是蒸餾液體混合物,使氣體在分餾柱內反復進行汽化、冷凝、迴流等過程,使沸點相近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即:沸騰著的混合物蒸汽進行一系列的熱交換而將沸點不同的物質分離出來。實際上分餾就相當於多次蒸餾。當分餾效果好時,分餾出來的(餾液)是純凈的低沸點化合物蔽埋租,留在燒瓶的(殘液)是高沸點化合物。

影響分餾效率的因素有:①理論塔板;②迴流比;③柱的保溫。

實驗室常用的分餾柱為vigreux柱(或刺式分餾柱、維氏分餾柱、韋氏分餾柱、維格爾分餾柱)。使用該分餾柱的優點是:儀器裝配簡單,操作方便,殘留在分餾柱中的液體少。 三、實驗儀器與葯品

電熱套、圓底燒瓶、分餾柱、溫度計、冷凝管、接液管、丙酮。能與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混溶。能溶解油脂肪、樹脂和橡膠。五、實驗裝置六、實驗步驟 (一)填表及作圖

1、在圓底燒瓶內放置40ml混合液(體積比:丙酮∶水=1∶1)及2粒沸石,按簡單分餾裝置圖2-11安裝儀器。

2、開始緩緩加熱,並控制加熱程度,使餾出液以1-2s/d的速度蒸出。 將初餾出液收集於量筒中,觀察並記錄柱頂溫度及接受器a的餾出液總體積。繼續蒸餾,(從5ml開始)記錄每增加1ml餾出液時的溫度及總體積。注意溫度突變時位置。曲線,討論分餾效率。 數據記錄:

(二)純化丙酮

(1)液旦待圓底燒瓶冷卻後,加入餾液,補加2粒沸石。安裝好分餾裝置。 (2)收集56~62℃以下的餾液。此餾液為純丙酮。

餾液總體積ml,回收率=餾液總體積/40= %。 (3)觀察62~98℃的餾液 共 滴。 產品:丙酮,無色易揮發和易燃液體,有微香氣味。 討論:(很重要,請填寫!)

七、思考題篇二:蒸餾與分餾實驗預習報告

蒸餾與分餾

目的:1. 掌握普通蒸餾、分餾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其意義。

2. 學習安裝儀器的基本方法。

3. 學會用常量法測定液態物質的沸點。

原理:蒸餾liquid分餾liquid

1、蒸餾

沸點: a

bgas gasliquid (純) liquid (a)

每種純液態有機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具有固定的沸點,當液態有機物受熱時,蒸氣壓增大,待蒸氣壓達到大氣壓或所給定的壓力時,即p 蒸=p 外,液體沸騰,這時的溫度稱為液體的沸點。(飽和蒸汽壓:當液體汽化的速率與其產生的氣體液化的液體速率相同時的氣壓。) (沸點與壓強的關系:沸點和當水汽壓力與環境壓力相等時的溫度有關,也就是說,沸點和氣壓是有關的。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沸點都是在標准大氣壓下測量得到的(即101325帕斯卡,或1atm)。在海拔較高的地區,由於氣壓較低,沸點也相對低得多。當氣壓上升,物體的沸

點相應上升,達到臨界點時,物體的液態和氣態相一致。物體的沸點不可能提高到臨界點以上。反之,當氣壓下降,物體的沸點相應下降,

i直至三相點,類似地,物體的沸點不能降低到三相點以下。) 【沒有找到壓強與非典 的具體關系,只知道呈非線性關系,在1atm處大致為線性關系】 臨界點:在熱力學中,臨界點是可使一物質以液態存在的最高溫度或以氣態存在的最高壓力,當物質的溫度、壓力超過此界線——即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會相變成同時擁有液態及氣態特徵的流體:超臨界流體。

臨界溫度下的p-v等溫線上,在臨界點處的一階、二階導數均為零,即:

液—氣—液的過程:

蒸餾就是將液態物質加熱到沸騰變為蒸氣,又將蒸氣冷凝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如果將某液體混合物(內含兩種以上的物質,這幾種物質沸點相差較大,一般大於30℃)進行蒸餾,那麼沸點較低者先蒸出,沸點較高者後蒸出,不揮發的組分留在蒸餾瓶內,這樣就可以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純液態有機物在蒸餾過程中沸點變化范圍很小(一般0.5-1.0℃)。根

據蒸餾所測定的沸程, 可以判斷該液體物質的純度(定性)。

(共沸物:按一定比宏兆例混合的兩種或三種液體可形成具有固定沸點的混合物。在沸騰時,其氣液平衡體系中,氣相與液相組成一致,無法用分餾法分離)

歸納起來,蒸餾的意義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 分離和提純液態有機物。

② 測出某純液態物質的沸程,如果該物質為未知物,那麼根據所測得

的沸程數據,查物理常數手冊,可以知道該未知物可能是什麼物質。

③ 根據所測定的沸程可以判斷該液態有機物的純度。【這種判斷似乎是

定性的,具體應該如何判斷?】

2、分餾

普通蒸餾只能分離和提純沸點相差較大的物質,一般至少相差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對沸點較接近的混合物用普通蒸餾法就難以分開。雖經多次的蒸餾可達到較好的分離效果,但操作比較麻煩,損失量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應採取分餾法來提純該混合物。 分餾的基本原理與蒸餾相類似,所不同的是在裝置上多一個分餾柱,使

氣化、冷凝的過程由一次變為多次。簡單地說,分餾就是多次蒸餾。

分餾就是利用分餾柱來實現這「多次重復」的蒸餾過程。當混合物的蒸

氣進入分餾柱時,由於柱外空氣的冷卻,蒸氣中高沸點的組分易被冷凝,所以冷凝液中就含有較多高沸點物質,而蒸氣中低沸點的成分就相對地增多。冷凝液向下流動時又與上升的蒸氣接觸,二者之間進行熱量交換,使上升蒸氣中高沸點的物質被冷凝下來,低沸點的物質仍呈蒸氣上升;而在冷凝液中低沸點的物質則受熱氣化,高沸點的物質仍呈液態。如此經多次的液相與氣相的熱交換,使得低沸點的物質不斷上升最後被蒸餾出來,高沸點的物質則不斷流回燒瓶中,從而將沸點不同的物質分離。分餾是分離提純沸點接近的液體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方法。 (分餾柱:1、填充式分餾柱是在柱內填上各種惰性材料,以增加表面積。填料 包括玻璃珠、玻璃管、陶瓷或螺旋形、馬鞍形、網狀等形狀的金屬

片或金屬絲,它效率較高,適合分離一些沸點差距較小的化合物。 2、韋氏分餾柱結構簡單,且比填充式分餾柱黏附的液體少,缺點

是比同樣長度的填充柱分餾效率低,適合分離少量且沸點差距較大

的液體,若欲分離沸點差距很近的液體化合物,則必須使用精密分

餾裝置ii)

實驗准備:

儀器:圓底燒瓶(50ml 2 個),直形冷凝管(1 支),接引管(又稱牛角管,1 支),錐形瓶(2 個),蒸餾頭(1 個),溫度計套管(1 個), 100℃溫度計(1 支),分餾柱(1 支),量筒(50ml,1 個)。

葯品:丙酮(20ml), 丙酮–水溶液(v /v=1∶1,20ml)。

物理常數:

裝置圖:

儀器安裝要點:

1. 蒸餾燒瓶大小的選擇:視待蒸餾液體的體積而定。通常為蒸餾液體的體積占蒸餾燒瓶容量的1/3-2/3。加料時不能直接從蒸餾頭上口倒入,應用長頸漏斗或卸下圓底燒瓶加料。(燒瓶不應過大,否則會產生大的「滯留量——在瓶內無法蒸出」)

2. 冷凝管的選擇

蒸(分)餾用的冷凝管主要有直形冷凝管及空氣冷凝管,若被蒸餾物質的沸點低於140℃,使用直形冷凝管,在夾套內通冷卻水。若被蒸餾物質的沸點高於140℃,直形冷凝管的內管及外管接合處易發生爆裂,故應改用空氣冷凝管。

3. 以熱源為基準,根據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的原則,首先將裝有待蒸餾物質的圓底燒瓶固定在鐵架台上,然後插入蒸餾頭,順次連接冷凝管、接引管、錐形瓶,最後插入溫度計套管和溫度計。在同一桌面上,安裝兩套蒸餾裝置時,必須是蒸餾瓶對蒸餾瓶(頭對頭),或錐形瓶對錐形瓶(尾對尾),避免著火。【無法想像?】

4. 溫度計水銀球的正確位置是:水銀球的上端與蒸餾頭支管的下側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水銀球能完全被蒸氣所包圍。(分餾時,液體沸騰時,蒸汽不會立即到達頂端,溫度計讀數變化較小,需等待一段時間)

5. 冷凝管通冷卻水的方向應從冷凝管的下端進水,上端出水,並且上端的出水口應朝上,以保證冷凝管的夾層中充滿水。

6. 儀器安裝完成後,檢查各個磨口是否緊密相連,防止漏氣。無論從正面或側面來觀察,全套儀器的軸線都應在同一平面內,鐵架台都應整齊地放在儀器的背部,做到美觀端正、橫平豎直。(氣密性檢查:將冷凝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緊緊捂住蒸餾瓶底部,看是否有氣泡冒出。)

7. 常壓蒸餾必須與大氣相通,不能把系統密閉起來,所以接引管的支管口不能堵塞。用不帶支管的接引管時,接引管與接受瓶之間不能用塞子塞住。

8. 接受瓶可以用錐形瓶或梨形瓶、圓底瓶,但不能用燒杯等敞口的器皿來接受。(錐形瓶是盛裝液體的,而燒杯一般用於物質反應。蒸餾的的蒸出物一般沸點較低,揮發性強,錐形瓶的口較小,可以防止揮發)

實驗步驟:

操作要點:

(1)通冷卻水:

加熱前,先通冷卻水。冷卻水不必開得太大,以免沖水並浪費水。

(2)加熱:(適當使用熱浴加熱,避免受熱不均勻:水浴——加熱溫度不超過100 度;油浴——加熱溫度在100~250度,容器內物料溫度一般比油浴溫度低20度左右) ① 加熱前在蒸餾燒瓶中加入2 顆沸石,以防止液體暴沸,使沸騰保持平穩。如果事先忘記加入沸石,必須等液體冷卻後補加,決不能在液體加熱到沸騰時補加,否則會產生劇烈的爆沸。如果間斷蒸餾,每次蒸餾前都要重新加入沸石。 (沸石:具有化學穩定性的表面多孔物質,孔中的空氣在加熱時膨脹溢出,形成小泡,在沸騰時作為汽化中心或汽化核。)

② 加熱速度先快後慢,當液體開始沸騰時,可以看到蒸氣慢慢上升,同時液體迴流。當蒸氣的頂端到達到水銀球部位時,溫度急劇上升,這時更應注意控制加熱溫度,使溫度計水銀球上總是保持有液珠(氣液平衡),此時,液體和蒸氣保持平衡,溫度計所顯示的溫度才是真正

的液體沸點。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加熱,調節蒸餾速度,蒸餾時以從冷凝管流出液滴的速度約1~2 滴/ 秒為宜,而分餾時液滴的速度約1 滴/ 2~3 秒。

(加熱火焰:火焰不可太大,否則會導致蒸餾瓶頸部過熱,蒸汽直接受熱,使水銀球溫度過高;火焰也不可過小,否則水銀球無法被液汽滴浸潤,溫度過低或不規則) (流出液滴速度:蒸餾——為保持水銀球上的液滴,需要控制溫度與流出速度。

分餾——分餾時,氣相中的低沸組分與高沸組分會發生熱量交換,

如果速度過快,交換不充分,會導致兩者一起蒸出,無法達到分離的目的)

(3)觀察沸點及餾分的收集:

① 蒸(分)餾過程中,在達到收集物沸點之前常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

② 當溫度計的讀數穩定時,另換接收瓶截取餾分並記錄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的溫度,即是該餾分的沸點范圍(簡稱「沸程」)。餾分的沸點范圍越窄,則餾分的純度越高;若要截取餾分的沸點范圍已有規定,即可按規定截取。(當溫度從恆定值發生波動,並且下降後不再上升即可停止蒸餾,記錄該餾分的最高溫度)篇三:蒸餾與分餾實驗報告 實驗一 蒸餾與分餾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普通蒸餾、分餾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其意義。

2. 學習安裝儀器的基本方法。

3. 學會用常量法測定液態物質的沸點。

二、基本原理

蒸餾liquidgasliquid(純)

分餾

1、蒸餾

(1)什麼是沸點: aliquidbgasliquid(a)

每種純液態有機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具有固定的沸點,當液態有機物受熱時,蒸氣壓增大,待蒸氣壓達到大氣壓或所給定的壓力時,即p蒸=p外,液體沸騰,這時的溫度稱為液體的沸點。

(2)液—氣—液的過程

蒸餾就是將液態物質加熱到沸騰變為蒸氣,又將蒸氣冷凝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如果將某液體混合物(內含兩種以上的物質,這幾種物質沸點相差較大,一般大於30℃)進行蒸餾,那麼沸點較低者先蒸出,沸點較高者後蒸出,不揮發的組分留在蒸餾瓶內,這樣就可以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

純液態有機物在蒸餾過程中沸點變化范圍很小(一般0.5-1.0℃)。根據蒸餾所測定的沸程, 可以判斷該液體物質的純度。

歸納起來,蒸餾的意義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 分離和提純液態有機物。

② 測出某純液態物質的沸程,如果該物質為未知物,那麼根據所測得的沸程數據,查物理常數手冊,可以知道該未知物可能是什麼物質。

③ 根據所測定的沸程可以判斷該液態有機物的純度。

2、分餾

普通蒸餾只能分離和提純沸點相差較大的物質,一般至少相差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對沸點較接近的混合物用普通蒸餾法就難以分開。雖經多次的蒸餾可達到較好的分離效果,但操作比較麻煩,損失量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應採取分餾法來提純該混合物。 分餾的基本原理與蒸餾相類似,所不同的是在裝置上多一個分餾柱,使氣化、冷凝的過程由

一次變為多次。簡單地說,分餾就是多次蒸餾。

分餾就是利用分餾柱來實現這「多次重復」的蒸餾過程。當混合物的蒸氣進入分餾柱時,由於柱外空氣的冷卻,蒸氣中高沸點的組分易被冷凝,所以冷凝液中就含有較多高沸點物質,而蒸氣中低沸點的成分就相對地增多。冷凝液向下流動時又與上升的蒸氣接觸,二者之間進行熱量交換,使上升蒸氣中高沸點的物質被冷凝下來,低沸點的物質仍呈蒸氣上升;而在冷凝液中低沸點的物質則受熱氣化,高沸點的物質仍呈液態。如此經多次的液相與氣相的熱交換,使得低沸點的物質不斷上升最後被蒸餾出來,高沸點的物質則不斷流回燒瓶中,從而將沸點不同的物質分離。分餾是分離提純沸點接近的液體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方法。

三、實驗准備

儀 器:圓底燒瓶(50ml 2個),直形冷凝管(1支),接引管(又稱牛角管,1支),錐形瓶(2個),蒸餾頭(1個),溫度計套管(1個),100℃溫度計(1支),分餾柱(1支),量筒(50ml,1個)。

葯 品:丙酮(20ml),丙酮–水溶液(v /v=1∶1,20ml)。

物理常數:四、儀器安裝要點

1. 蒸餾燒瓶大小的選擇:視待蒸餾液體的體積而定。通常為蒸餾液體的體積占蒸餾燒瓶容量的1/3-2/3。加料時不能直接從蒸餾頭上口倒入,應用長頸漏斗或卸下圓底燒瓶加料。

2. 冷凝管的選擇

蒸(分)餾用的冷凝管主要有直形冷凝管及空氣冷凝管,若被蒸餾物質的沸點低於140℃,使用直形冷凝管,在夾套內通冷卻水。若被蒸餾物質的沸點高於140℃,直形冷凝管的內管及外管接合處易發生爆裂,故應改用空氣冷凝管。

3. 以熱源為基準,根據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的原則,首先將裝有待蒸餾物質的圓底燒瓶固定在鐵架台上,然後插入蒸餾頭,順次連接冷凝管、接引管、錐形瓶,最後插入溫度計套管和溫度計。在同一桌面上,安裝兩套蒸餾裝置時,必須是蒸餾瓶對蒸餾瓶(頭對頭),或錐形瓶對錐形瓶(尾對尾),避免著火。

4. 溫度計水銀球的正確位置是:水銀球的上端與蒸餾頭支管的下側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水銀球能完全被蒸氣所包圍。

5. 冷凝管通冷卻水的方向應從冷凝管的下端進水,上端出水,並且上端的出水口應朝上,以保證冷凝管的夾層中充滿水。

6. 儀器安裝完成後,檢查各個磨口是否緊密相連,防止漏氣。無論從正面或側面來觀察,全套儀器的軸線都應在同一平面內,鐵架台都應整齊地放在儀器的背部,做到美觀端正、橫平豎直。

7. 常壓蒸餾必須與大氣相通,不能把整個體系密閉起來,所以接引管的支管口不能堵塞。用不帶支管的接引管時,接引管與接受瓶之間不能用塞子塞住。

8. 接受瓶可以用錐形瓶或梨形瓶、圓底瓶,但不能用燒杯等敞口的器皿來接受。

五、實驗操作

1、實驗步驟:

蒸餾:

20ml

2顆沸石

記錄沸程蒸氣冷凝純丙酮(量出體積,計算回收率)

分餾:

20ml2顆沸石

蒸氣

記錄沸程

2、操作要點

(1)通冷卻水:

加熱前,先通冷卻水。冷卻水不必開得太大,以免沖水並浪費水。

(2)加熱:

① 加熱前在蒸餾燒瓶中加入2顆沸石,以防止液體暴沸,使沸騰保持平穩。如果事先忘記加入沸石,必須等液體冷卻後補加,決不能在液體加熱到沸騰時補加,否則會產生劇烈的爆沸。如果間斷蒸餾,每次蒸餾前都要重新加入沸石。

② 加熱速度先快後慢,當液體開始沸騰時,可以看到蒸氣慢慢上升,同時液體迴流。當蒸氣的頂端到達到水銀球部位時,溫度急劇上升,這時更應注意控制加熱溫度,使溫度計水銀球上總是保持有液珠,此時,液體和蒸氣保持平衡,溫度計所顯示的溫度才是真正的液體沸點。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加熱,調節蒸餾速度,蒸餾時以從冷凝管流出液滴的速度約1~2滴 / 秒為宜,而分餾時液滴的速度約1滴 / 2~3秒。

(3)觀察沸點及餾分的收集:

① 蒸(分)餾過程中,在達到收集物沸點之前常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

② 當溫度計的讀數穩定時,另換接收瓶截取餾分並記錄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的溫度,即是該餾分的沸點范圍(簡稱「沸程」)。餾分的沸點范圍越窄,則餾分的純度越高;若要截取餾分的沸點范圍已有規定,即可按規定截取。

③ 蒸餾時,圓底燒瓶中的液體不許蒸干,殘留液至少0.5ml,否則易發生事故(瓶碎裂等)。

(4)蒸餾結束:

先停止加熱,移開熱源,待冷卻後,再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與裝配儀器順序分餾冷凝純丙酮(量出體積,計算回收率)相反。

六、實驗提問

(1)什麼是沸點?測沸點有何意義?如果液體具有恆定的沸點,那麼能否認為它是單純物質?

(2)什麼是蒸餾、分餾?兩者在原理、裝置、操作方面有何異同?蒸餾的意義?

(3)什麼是暴沸?如何防止暴沸?

(4)蒸餾裝置中溫度計的位置是怎樣的?位置太高或太低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5)蒸餾速度太快或太慢,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6)分餾柱的分餾效率的高低取決於哪些因素?

⑹ 分餾所需的裝置

分餾裝置在實驗室里有酒精燈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接液管錐形瓶等組成在工業上有加熱爐蒸餾塔組成

⑺ 分餾使應注意哪些操作要點

一、確定組分間的沸點差應該小於30度。
二、搭好裝置,要注意,如果要得到很純的產物,這最好在裝置的尾部加上一個乾燥器,但別把系統密封。根據要分離的組分的沸點差選擇合適的分餾柱,柱太短則分離效果不好,太長則太費時宴棗氏間,要合理選擇。裝置介面處不能漏氣,但也千萬不要用真空硅酯塗抹,否則很有可能帶進產物中。
三、開始蒸餾後,切忌加熱速度太快,且加熱要均勻,如果沒有太高的對無水的要求,可以加入一點沸石,防止爆沸。如果有很高的無水無氧的要岩缺求,則可能還要氮氣保護,加出水劑。加熱開始後,最好在分餾柱上纏上一些布,是分餾柱內的溫度受到外界的影響減小到最小。
四、原料液開始沸騰並有晌散液體蒸出時,要開始觀察分餾柱上的溫度計的指數變化,一直要到溫度恆定在滴出3-5滴後再開始收集,前液不要,保證純度。分餾出的液體流出的速度在每秒一滴左右,不要太快。

⑻ 分餾實驗報告

蒸餾與分餾

一、實驗目的

了解分餾的原理;掌握分餾的應用范圍;掌握儀器選用及內安裝方法。容

二、實驗原理

分餾:通過分餾柱一次加熱實現多次蒸餾的過程。用於分離沸點相近的液體。

三、實驗裝置如圖

四、實驗步驟

分餾操作:

1.圓底燒瓶中加入15mL丙酮和15mL水,再加2-3粒沸石

2.安裝分餾裝置

3.加熱,控制迴流比約4:1,滴出速度為2-3秒1滴

4.收集56-62、62-72、72-98、98-100度的餾分

5.畫出分餾曲線,與蒸餾曲線進行比較。。

五、分析討論

1、控制加熱速度對得到純餾分極為重要,加熱快,純度低;加熱慢,使得溫度變化較大,無法判斷收集終點。

2、溫度計位置要准確,否則影響收集組分的純度及數量。

3、不要將所有液體蒸干,以防起火或爆炸。

4、操作要輕,防止玻璃儀器破損,不用的儀器及時放入原位。放置於桌面時要注意不要碰倒或滾落地上。

5、沸石起沸騰中心的作用,可防止爆沸。當液溫降低,沸騰停止,需要二次加熱時,需更換沸石。

⑼ 關於分餾的實驗裝置

1.利用沸點不同進行分離。分餾柱中不斷冷凝又氣化 2分餾相當於多次蒸餾,效果好 3迴流比,就是每蒸出一滴迴流基幾滴 4分餾柱的作用相當於球形冷凝管當然沒有導管 5沒水的是空氣冷凝管

⑽ 石油分餾實驗裝置

(1)帶有支管的燒瓶為蒸餾燒瓶,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
(2)水銀溫度計測定的是蒸汽的溫度,故答案為:測定餾分的溫度.
(3)為了充分冷凝,需從下管進水,故答案為:F.

閱讀全文

與分餾實驗裝置安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床x軸非法電流迴路怎麼處理 瀏覽:722
起重機械安全裝置圖解 瀏覽:171
支付寶拉新怎麼破解設備限制 瀏覽:89
軸承怎麼炒 瀏覽:969
凌渡前輪軸承總成怎麼樣更換 瀏覽:95
什麼設備會用到鈑金 瀏覽:310
小區里自來水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76
植保設備是什麼 瀏覽:938
鋼板中間怎麼安裝軸承 瀏覽:898
做鋼筋鉤的軸承是什麼軸承 瀏覽:817
下圖裝置可以完成多個實驗 瀏覽:656
空氣攪拌裝置的作用 瀏覽:790
工程設備是做什麼的 瀏覽:544
供暖管網需要什麼型號的閥門 瀏覽:345
別克君威怎麼調節儀表盤 瀏覽:520
海龍工具箱功能 瀏覽:799
化工廠用什麼閥門多些 瀏覽:363
什麼閥門帶鉛 瀏覽:825
鄭州德偉電動工具 瀏覽:738
超聲波能被什麼干擾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