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裝置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5-06 11:16:45

1.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a為玻璃板,b和c是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A、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A正確.
B、如果玻璃板不豎直,後面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樣操作都不會重合的,因此也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B正確.
C、利用等效替代法,蠟燭c取代蠟燭b的像,所以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前,應先將蠟燭b點燃,C錯誤.
D、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C

2.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______的大小.

(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大小的關系.內
故答案為:物體.
(2)因為玻璃板容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後面B蠟燭,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故答案為:便於確定虛像的位置.
(3)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是像與物體等大,與物距大小無關,
所以如果把蠟燭A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又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A的像比較,會發現蠟燭A像的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
(4)像與物是關於鏡子對稱的,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後面的蠟燭是擺在桌面上的,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為: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而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所以如果在蠟燭A像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光屏上不會承接到像,從而驗證了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不能;虛.

3.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__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於找到像的位置.
(2)折射專會使像錯屬位,所以玻璃板越薄越好,故選2mm.
(3)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4)不合理,因為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是一個普遍規律,需要多次測量,僅憑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要得出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的結論,在實驗中,需注意兩只蠟燭相同,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
(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2;(3)很難使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蠟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4)不合理;大小一樣,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5)虛.

4.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光屏各一,兩支外

(1)刻度尺可以測量物體的距離,刻度尺的作用是便於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回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答到玻璃板的另一側.即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後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A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
(4)平面鏡成像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會變化.
故答案為:(1)刻度尺;位置;(2)未點燃;A;等效替代法;(3)虛;(4)不變.

5.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1)應選擇______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選填「平面鏡」或「平板玻璃

(1)玻璃板透光,既可以看到A蠟燭在玻璃板後成的像A′,又可以看到玻璃後面的另一支蠟燭,讓另一隻蠟燭與A′完全重合,則這只蠟燭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從而准確的確定了像的位置,如果用反射效果好的平面鏡,盡管成像清晰,但無法看到後面的物體,所以無法確定像的位置;
(2)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光屏接收不到,光屏只能接收到實像;
(3)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A到鏡面的距離是15cm,那麼像到鏡面的距離也是15cm;
(4)經實驗驗證,如果將蠟燭向鏡面的方向移動,此時像也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
像與物大小相同,不論物體靠近還是遠離玻璃板,像的實際大小都是不變的.
故答案為:(1)平板玻璃;(2)不能;虛;(3)15;(4)不變;靠近.

6.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像與物______的關系;(2)兩段相同的蠟

(1)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回距離、物到鏡答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2)完全一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體與像的大小關系.
(3)移去後面的蠟燭B,並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4)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5)無論怎樣調節後面的蠟燭,都不能使蠟燭與它所成的像重合,可能是由於平面鏡放歪了或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
(6)不合理,因為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是一個普遍規律,需要多次測量,僅憑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故答案為:(1)到平面鏡距離;(2)大小;(3)不能;虛;(4)2;(5)無論怎樣調節後面的蠟燭,都不能使蠟燭與它所成的像重合;(6)不合理;兩組數據太少,存在偶然性.

7.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______的關

(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 物與像的大小的關系.
(2)實驗中要版採用蠟燭B在玻璃權板後面移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來確定像的位置,而不是用光屏來接收像,是因為平面鏡成虛像,不會成在光屏上;
(3)如果將蠟燭A向左下方向移動,像將向左上方方向移動,像的大小不變;
(4)點燃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蠟燭A,曉蘭同學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後面的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推斷其原因可能是: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
故本題答案為:(1)物和像的大小;
(2)平面鏡成虛像;
(3)左上方;不變;
(4)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

8.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是______.(2)如果有3mm厚

(1)使用平面鏡時,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確定像的位置,
用玻璃時,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於確定出像的位置.
(2)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故答案為:(1)用玻璃時,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於確定出像的位置;(2)2;(3)玻璃板沒有放正.

9.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圖1中的白紙上豎直放置的是一塊______,其目的是____

(1)圖1中的白紙上豎直放置的是一塊玻璃板,這是因為玻璃板既可回以透光也可以反答光,這樣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時要點亮的是A蠟燭燈;白紙上並不呈現燭焰燈的像,這一現象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3)如圖2所示,圖中OO′是鏡面所處位置,分析圖中蠟燭A的三個位置a、b、c與蠟燭燈B的三個位置a′、b′、c′的位置關系可以看出,對應的物與像的位置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實驗中,用方格紙放在玻璃板底下,可以不用B蠟燭燈也同樣可比較像和物分別到鏡面的距離,這是因為可利用紙上方格確定像的位置;
(5)在科學探究實驗中,應該尊重實驗測量的結果,不能隨意調整數據,發現問題應該查出出產生的原因,因此,該同學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玻璃板;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A;虛象;
(3)①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②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的連線垂直於鏡面;
(4)可行;可利用紙上方格確定像的位置;
(5)錯誤.

閱讀全文

與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床x軸非法電流迴路怎麼處理 瀏覽:722
起重機械安全裝置圖解 瀏覽:171
支付寶拉新怎麼破解設備限制 瀏覽:89
軸承怎麼炒 瀏覽:969
凌渡前輪軸承總成怎麼樣更換 瀏覽:95
什麼設備會用到鈑金 瀏覽:310
小區里自來水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76
植保設備是什麼 瀏覽:938
鋼板中間怎麼安裝軸承 瀏覽:898
做鋼筋鉤的軸承是什麼軸承 瀏覽:817
下圖裝置可以完成多個實驗 瀏覽:656
空氣攪拌裝置的作用 瀏覽:790
工程設備是做什麼的 瀏覽:544
供暖管網需要什麼型號的閥門 瀏覽:345
別克君威怎麼調節儀表盤 瀏覽:520
海龍工具箱功能 瀏覽:799
化工廠用什麼閥門多些 瀏覽:363
什麼閥門帶鉛 瀏覽:825
鄭州德偉電動工具 瀏覽:738
超聲波能被什麼干擾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