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酸鹼滴定步驟中的取液是什麼怎麼操作(如圖)
就是把滴定液倒進滴定管內。
② 酸鹼滴定的實驗原理
酸鹼滴定法是指利用酸和鹼在水中以質子轉移反應為基礎的滴定分析方法。
可用於測定酸、鹼和兩性物質,是一種利用酸鹼反應進行容量分析的方法。用酸作滴定劑可以測定鹼,用鹼作滴定劑可以測定酸,這是一種用途極為廣泛的分析方法。最常用的酸標准溶液是鹽酸,有時也用硝酸和硫酸。標定它們的基準物質是碳酸鈉。
滴定開始前 pH=1.00
滴入NaOH液19.98ml時 pH=4.30
化學計量點時 pH=7.00
滴入NaOH液20.02ml時 pH=9.70
從滴定曲線可以看出:
(1)根據滴定突躍選擇指示劑。滴定曲線顯示,滴定突躍(在計量點附近突變的pH值范圍)范圍很大,為4.30~9.70,凡是變色范圍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躍范圍內的指示劑都可以用來指示終點,所以酸性指示劑(甲基橙、甲基紅)和鹼性指示劑(酚酞)都可以用來指示強鹼滴定強酸的滴定終點。
(2)選擇滴定液的濃度。濃度大,突躍范圍寬,指示劑選擇范圍廣;但是,濃度太大,稱樣量也要加大,所以一般使用0.1mol/L濃度的滴度液。
從滴定曲線可以看出:
(1)只能選擇鹼性指示劑(酚酞或百里酚酞等),不能選用酸性范圍內變色的指示劑(如甲基橙、甲基紅等)。因為突躍范圍較小,pH值在7.75~9.70之間;計量點在鹼性區。
(2)弱酸被准確滴定的判決是C·Ka>10-8。因為Ka愈大,突躍范圍愈大。而Ka<10-8時,已沒有明顯突躍,無法用指示劑來確定終點;另外,酸的濃度愈大,突躍范圍也愈大
③ 酸鹼比較滴定的實驗原理
用已知物質量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做酸鹼中和滴定
實驗
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 以測定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 中和滴定的裝置見右圖示
把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已用該鹽酸溶液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 至刻度 0 以上 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 輕輕轉動下面的活塞 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 然後調整管內液面 使其保持在 0 或 0 以下的某一刻度 並記下准確讀數 把待測濃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該溶液潤洗過的鹼式滴定管 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夾上 輕輕擠壓玻璃球 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 然後調整管內液面 使其保持在 0 或 0 以下某一刻度 並記下准確讀數
在管下放一潔凈的錐形瓶 從鹼式滴定管放出25.00mL NaOH溶液 注入錐形瓶 加入2滴酚酞試液 溶液立即呈粉紅色 然後 把錐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 左手調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 同時右手順時針不斷搖動錐形瓶 使溶液充分混合 隨著鹽酸逐滴加入 錐形瓶里OH-濃度逐漸減小 最後 當看到加入1滴鹽酸時 溶液褪成無色 且反滴一滴NaOH溶液又變回紅色說明反應恰好進行完全 停止滴定 准確記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 並准確求得滴定用去鹽酸的體積 為保證測定的准確性 上述滴定操作應重復二至三次 並求出滴定用去鹽酸體積的平均值 然後根據有關量關系 計算出待測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具體計量關系為C(A)*V(A)=C(B)*V(B)其中A(Acid)為酸 B(Base)為鹼
④ 酸鹼滴定的具體步驟如題 謝謝了
用已知物質量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做酸鹼中和滴定 【實驗】 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以測定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中和滴定的裝置見右圖示。 把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已用該鹽酸溶液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轉動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並記下准確讀數;把待測濃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該溶液潤洗過的鹼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擠壓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並記下准確讀數。 在管下放一潔凈的錐形瓶,從鹼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加入 2滴酚酞試液,溶液立即呈粉紅色。然後,把錐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調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同時右手順時針不斷搖動錐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隨著鹽酸逐滴加入,錐形瓶里OH-濃度逐漸減小。最後,當看到加入1滴鹽酸時,溶液褪成無色,且反滴一滴NaOH溶液又變回紅色說明反應恰好進行完全。停止滴定,准確記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並准確求得滴定用去鹽酸的體積。為保證測定的准確性,上述滴定操作應重復二至三次,並求出滴定用去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然後根據有關計量關系,計算出待測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具體計量關系為C(A)*V(A)=C(B)*V(B),其中A(Acid)為酸,B(Base)為鹼。 【酸鹼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項】 一 搖瓶時,應微動腕關節,使溶液像一個方向做圓周運動,但是勿使瓶口接觸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濺出。 二 滴定時左手不能離開旋塞讓液體自行流下。 三 注意觀察液滴落點周圍溶液顏色變化。開始時應邊搖邊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為宜),但是不要形成水流。接近終點時應改為加一滴,搖幾下,最後,毎加半滴,即搖動錐形瓶,直至溶液出現明顯的顏色變化,准確到達終點為止。滴定時不要去看滴定管上方的體積,而不顧滴定反應的進行。加半滴溶液的方法如下:微微轉動活塞,使溶液懸掛在出口嘴上,形成半滴(有時還不到半滴),用錐形瓶內壁將其刮落。 四 每次滴定最好從「0.00」ML處開始(或者從0ML附近的某一段開始),這也可以固定使用滴定管的某一段,以減小體積誤差 【閱讀 酸鹼指示劑的變色原理】 人們在實踐中發現,有些有機染料在不同的酸鹼性溶液中能顯示不同的顏色。於是,人們就利用它們來確定溶液的pH。這種藉助其顏色變化來指示溶液pH的物質叫做酸鹼指示劑。 酸鹼指示劑一般是有機弱酸或有機弱鹼。它們的變色原理是由於其分子和電離出來的離子的結構不同,因此分子和離子的顏色也不同。在不同pH的溶液里,由於其分子濃度和離子濃度的比值不同,因此顯示出來的顏色也不同。例如,石蕊是一種有機弱酸,它是由各種地衣製得的一種藍色色素。如果用HIn代表石蕊分子,HIn在水中發生下列電離: 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於c(H+)增大,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可知,平衡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使c(HIn)增大,因此主要呈現紅色(酸色)。如果在鹼性溶液中,由於c(OH-)增大,OH-與HIn電離生成的H+結合生成更難電離的H2O: 使石蕊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於是c(In-)增大,因此主要呈現藍色(鹼色)。如果c(HIn)和c(In-)相等,則呈現紫色。 指示劑的顏色變化都是在一定的pH范圍內發生的,我們把指示劑發生顏色變化的pH范圍叫做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各種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是由實驗測得的。 【酸鹼指示劑的選擇】 常見酸鹼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 顏色變化 變色范圍(pH) 石蕊紅—藍 5~8 甲基橙 紅—黃 3.1~4.4 酚酞無—紅 8~10 酸鹼中和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一 (1)酚酞:酸滴定鹼時:顏色由紅剛好褪色 鹼滴定酸時:顏色由無色到淺紅色 (2)甲基橙:酸滴定鹼時:顏色由黃到橙色 鹼滴定酸時:顏色由紅到橙色 一般不選用石蕊 酸鹼中和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二 為了減小方法誤差,使滴定終點和等當點重合,需要選擇適當的指示劑。 強酸與弱鹼相互滴定時,應選用甲基橙。 強鹼與弱酸相互滴定時,應選用酚酞。 強酸與強鹼相互滴定時,既可選用甲基橙,也可選用酚酞作指示劑。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劑。原因是石蕊的變色范圍(pH5.0~8.0)太寬,到達滴定終點時顏色變化不明顯,不易觀察。 酸鹼中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三 常用的指示劑多是弱酸或弱鹼,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較復雜的有機酸。指示劑的分子和離子具有不同的顏色,酸或鹼溶液能影響指示劑的電離平衡,因此在酸或鹼溶液中指示劑會顯示不同的顏色。中和滴定時選擇指示劑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指示劑的變色范圍越窄越好,pH稍有變化,指示劑就能改變顏色。石蕊溶液由於變色范圍較寬,且在等當點時顏色的變化不易觀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採用。 (2)溶液顏色的變化由淺到深容易觀察,而由深變淺則不易觀察。因此應選擇在滴定終點時使溶液顏色由淺變深的指示劑。強酸和強鹼中和時,盡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鹼時,甲基橙加在鹼里,達到等當點時,溶液顏色由黃變紅,易於觀察,故選擇甲基橙。用鹼滴定酸時,酚酞加在酸中,達到等當點時,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紅色,易於觀察,故選擇酚酞 (3)強酸和弱鹼、強鹼和弱酸中和達到滴定終點時,前者溶液顯酸性,後者溶液顯鹼性,對後者應選擇鹼性變色指示劑(酚酞),對前者應選擇酸性變色指示劑(甲基橙)。 (4)為了使指示劑的變色不發生異常導致誤差,中和滴定時指示劑的用量不可過多,溫度不宜過高,強酸或強鹼的濃度不宜過大。 【影響滴定結果的因素】 (1)讀數:滴定前俯視或滴定後仰視 (大) (2)未用標准液潤洗滴定管 (大) (3)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 (大) (4)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後尖嘴氣泡消失 (大) (5)不小心將標准液滴在錐形瓶的外面 (大) (6)指示劑(可當作弱酸)用量過多 (小) (7)滴定過程中,錐形瓶振盪太劇烈,有少量液滴濺出 (小) (8)開始時標准液在滴定管刻度線以上,未予調整 (小) (9)鹼式滴定管(量待測液用)或移一管內用蒸餾水洗凈後直接注入待測液 (小) (10)移液管吸取待測液後,懸空放入錐形瓶,少量待測液灑在外面 (小) (11)滴定到指示劑顏色剛變化,就是到了滴定終點 (小) (12)錐形瓶用蒸餾水沖洗後,不經乾燥便直接盛待測溶液 (無) (13)滴定接近終點時,有少量蒸餾水沖洗錐形瓶內壁 (無)
⑤ 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酸鹼滴定管的構造
首先你可以看看這張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B%E1%BC%EE%B5%CE%B6%A8%B9%DC&in=3936&cl=2&cm=1&sc=0&lm=-1&pn=0&rn=1&di=1886338528&ln=13
酸式滴定管:是左邊畢配搭前帶玻璃活塞那個,用手枝指於盛裝酸性液體
鹼式滴定管:是右邊帶橡皮活塞那個,用於盛裝鹼性液體
因為鹼性溶液會跟玻璃發生反應,所以不能用帶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乘裝鹼性液體,而酸性液體會腐蝕橡皮,所以不能用帶橡皮活塞的滴定管乘裝酸性液體
⑥ 酸鹼滴定管的區別在何處
一、滴定管的構造特點:
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見圖左)----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激悔沒酸溶液或氧化性試劑。
鹼式滴定管(見圖右)----橡膠管、玻璃珠-------量取或滴定鹼溶液。
2、刻度上邊的小(有0刻度),下邊的大。
3、精確度是百分之一。
即可精確到0.01ml
4、下部尖嘴內液體不在刻度內,量取或滴定溶液時不能將尖嘴內的液體放出。
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及方法:
1、使用時先檢查是否漏液。
2、用滴定管取滴液體時必須洗滌、潤洗。
3、讀數前要將管內的氣泡趕盡、尖嘴內充滿液體。
4、讀數需有兩次,第一次讀數時必須先調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5、讀數時,視線、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點在同一水平線上。
6、量取或滴定液體的體積==第二次的讀數-第一次讀數。
三、滴定誤差的分析方法:
由於中和滴定的計算原理為:
中υ(待測)/υ(標准)為計量數之比,由化學方程式確定,而V(待測)與C(標准)均為確定值,所以只有V(標准)影響著C(待測)的計算結果;故在實驗中由操作中的各種誤差將會對V(標准)值有影響,從而對C(待測)的計算產生了誤差,V(標)增大,最後的結果偏高;V(標)減小,最後的結果偏低。
這樣我們在中和滴定誤差分析的步驟是:不正確操作→直接後果→對V(標)的影響→滴定誤差。
四、例:若用標准氫氧化鈉來滴定待測鹽酸溶液,
分析下列操作會對滴定結果產生什麼影響:
(1)鹼式滴定管水洗之後未用標准鹼溶液潤洗。
分析:不正確操作:未用標准鹼溶液潤洗鹼式滴定管。
直接後果:稀釋了標准鹼溶液。
對V(標)的影響:使用的標准鹼溶液增多,V(標)增大。
造成的滴定誤差:使最後的結果偏高。
(2)a、滴定前鹼式滴定管中未將氣泡趕盡,滴定後氣泡消失。
分析:不正確操作:未將滴定管中的氣泡趕盡,滴定後氣泡消失。
直接後果:經讀數後計算出的體積並非實際滴定用標准溶液的體積。
對V(標)的影響:使V(標)增大;造成的滴定誤差:使最後的結果偏高。
b、滴定前鹼式滴定管中已將氣泡趕盡,但滴定時由於操作上的錯誤,鹼式滴定管內進了氣泡。
分析:不正確操作:滴定時由於操作上的錯誤,鹼式滴定管內進了氣明納泡。
直接後果:經讀數後計算出的體積並非實際滴定用標准溶液的體積;對V(標)的影響:使V(標)減小;造成的滴定誤差:使最後的結果偏低。
(3)錐形瓶水洗後用待測酸液潤洗,將會對滴定結果產生什麼影響?
分析:不正確操作:錐形瓶水洗後用待測酸液潤洗。
直接後果:使待測液的體積增大。
對V(標)的影響:使V(標)增大;造成的滴定誤差:使最後的結果偏高。
(4)若使用的錐形瓶水洗之後未乾燥,即注入酸並進行滴定,對滴定結果有何影響?
不會對V(標)造成影響,也不會造成滴定誤差。
(5)a、滴定讀數時,開始是平視,結束時讀數仰視將對滴定結果有何影響?
分析:不正確操作:滴定結束時讀數仰視。
直接後果:滴定結束時的讀數大於了正確操作時的讀數。
對V(標)的影響:通過公式:滴定標准溶液的體積==第二次的讀數-第一次讀數,可以看出,V(標)增大;造成的滴定誤差:使最後的結果偏高。
b、結束時讀數俯視將對滴定結果有何影響?略。
五、總結:
酸鹼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可用一段口訣來概括:
前茄酸管鹼管莫混用,視線刻度要齊平。
尖嘴充液無氣泡,液面不要高於零。
莫忘添加指示劑,開始讀數要記清。
左手輕輕旋開關,右手搖動錐形瓶。
眼睛緊盯待測液,顏色一變立即停。
數據記錄要及時,重復滴定求平均。
誤差判斷看V(標),規范操作靠多練。
⑦ 酸鹼滴定法步驟
⑧ 誰知道 「酸鹼中和滴定」 的詳盡操作方法
1.酸鹼中和滴定原理
根據酸鹼中和反應的實質:
H++OH-==
H2O
即k·C標·V標=
C待·V待
已知酸和鹼的體積,並知道標准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可以計算出另一種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
2.酸鹼中和滴定所需的儀器
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錐形瓶,鐵架台,滴定管夾,移液管,洗耳球
3.酸鹼中和滴定的關鍵
(1)准確測定參加反應的兩溶液V標和V待的櫻拍體積
(2)准確判斷中和反應是否恰好完全進行
藉助酸鹼指示劑判斷滴定終點
4.酸鹼中和滴定實驗操作
(1)滴定前准備工作
a.滴定管:洗滌---檢漏---潤洗---注液---趕氣泡---調液
潤洗:用標准液或待測液分別潤洗酸式滴定管和鹼式滴定管.
調液:調節液面至零或零刻度線以下.如果尖嘴部分有氣泡,要排出氣泡.
讀數:視線和凹液面最低點相切.
b.錐形瓶:洗滌(但不能用所放溶液潤洗,為什麼
)
注入(用滴定管或移液管)一定體積的溶液(待測液或標准液)到錐形瓶中,並滴加2-3滴指示劑.
(2)滴定過程
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
右手搖動錐形瓶
目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
(3)指示劑的選擇
酸鹼指示劑一般選用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試液由於變色不明顯,在滴定時不宜選用
.
強酸與強鹼滴定
酚酞或甲基橙
強酸與弱鹼滴定
甲基橙
弱酸與強鹼滴定
酚酞
(4)終點的判斷
溶液顏色發生變化且在半脊沒羨分鍾內不再變色.
多次測定求各體積察差的平均值
5.酸鹼中和滴定中的誤差分析
(1)滴定前,在用蒸餾水清洗鹼式滴定管後,未用標准液潤洗.
(2)移取待測酸溶液時,移液管的殘留液吹入錐形瓶中.
(3)滴定前,滴定管內有氣泡,滴定後氣泡消失.
(4)滴定過程中,錐形瓶振盪太激烈,有少量溶液濺出.
(5)讀取V鹼的刻度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後仰視.
(6)若酚酞作指示劑,最後一滴鹼滴入使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紅又變為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