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驗室製取硫酸亞鐵
實驗室制備硫酸亞鐵晶體的實驗步驟如下:
1、取過量潔凈的鐵屑,加入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稀硫酸溶液;
2、在50攝氏度到80攝氏度水浴中加熱至不再產生氣泡。
3、將溶液趁判臘好熱過濾掘鉛,濾液移至試管中,用橡膠塞塞局游緊試管口;
4、靜置,冷卻一段時間後收集產品。
?
❷ 制備FeSO4
過量的鐵與拿漏稀兆敏灶硫酸反應;族扮因為FeSO4溶液中的Fe^2+容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為Fe^3+,因此需要用Fe來保護,所以鐵粉要過量.原理為:4Fe^2+ +4H+ +O2=4Fe^3+ +2H2O
Fe+2Fe^3+=3Fe^2+
方程式:Fe+H2SO4=FeSO4+H2↑
❸ 實驗室製取FeSO4溶液應採用的方法是
實驗室製取FeSO4溶液應採用的方法是
在稀硫酸中投入過量的鐵粉迅悄
所以答案是:A
錯誤分析:
B.FeO+H2SO4=FeSO4+H2O,但由於稀硫酸過量,所以溶液中還含有H2SO4溶質。
C.鐵粉在濃硫酸中,會鈍化。
D.Fe+H2SO4=FeSO4+H2(氣體),但頃碧由於稀硫酸過量,所以溶液雀昌舉中還含有H2SO4溶質。
❹ 在如圖所示裝置中 用氫氧化鈉 鐵屑 稀硫酸等試劑制備氫氧化亞鐵 急!!!
左邊I號試管中放Fe和稀硫酸,產生了H2,
若止水夾打開,則H2從短導氣管逸出,進入試管II,並經過將試管II中的溶液將其中的空氣排出
保證整個容器中沒有了O2
然後關閉止水夾,則慧搭磨Fe還在與稀硫酸反應,但是產生的H2無路可走枝山,充滿在試管I中,將反應混合前斗液沿著長導管壓入試管II,而試管II中放的就是NaOH,與過來的FeSO4反應,就生成了Fe(OH)2沉澱
由於裝置中幾乎沒有O2,所以Fe(OH)2就不會變質了
❺ 實驗室制備硫酸的裝置圖及其試劑
實驗室制硫酸的方法:
1.是FeSO4·7H2O加強熱用冰水混合物+U型管冷凝即可,用NaOH吸收SO2,理論可得29.5%的H2SO4。關鍵在於尾氣吸收。
2.將二氧化硫通入雙氧水中,方程式為:SO2+H2O2=H2SO4(此法實驗制備硫酸,工業上不採用。因為過氧化氫比硫酸更貴) 只適合少量製取。
❻ 實驗室配製500mL0.2molL-1的FeSO4溶液,具體操作步驟為:①在天平上稱取一定質量的綠礬(FeSO47H2O),
(1)配製500mL0.2mol?L-1的FeSO4溶液,需要稱取綠礬(FeSO4?7H2O)的質量m=0.500L×0.2mol?L-1×278g/mol=27.8g,
故答案為:27.8g;
(2)配製的一般步驟為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
故答案為:①②④③⑤;
(3)配製硫酸亞鐵溶液所需的儀器有:托盤天平、葯匙、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在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可以加速固體的溶解;移液時,因為容量瓶的瓶頸細長,應用玻璃棒將溶液引流入容量瓶中;
故答案為:托盤天平、葯匙、燒杯、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攪拌,加快溶解;引流;
(4)觀察液面時,若俯視刻度線,導致溶液的體積偏小,溶液的濃度偏高;
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後倒出部分溶液頌兄春,使液面與刻度線相切野耐,吸出的液體中含有溶質,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的濃度偏低;
故答案為:偏高;偏低;
(5)①ρ=1.84g?mL-1,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C=
1000×1.84g/ml×98% |
98g/mol |
❼ 如何製取氫氧化亞鐵
可以用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和硫酸鈉,過濾便得氫氧化亞鐵。
在試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備的硫酸亞鐵溶液(為使氫氧化亞鐵的制備成功,先將硫酸亞鐵溶液加熱,除去溶解的氧氣),再向其中滴入幾滴煤油,用膠頭滴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將滴管尖端插入試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反應方程式如下:FeSO₄+2NaOH==Fe(OH)₂↓+Na₂SO₄。
(7)實驗室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FeSO4擴展閱讀
氫氧化亞鐵在常溫常壓下為白色固體,但極易被氧化為Fe(OH)₃,故多呈紅褐色。
因為溶液中溶解有氧氣且反應體系與外界存在著物質交換與能量交換,不斷有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溶液中,新生成的氫氧化亞鐵很快就被氧化成氫氧化鐵。
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很難觀察到有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澱生成,只能看到氫氧化亞鐵轉化為氫氧化鐵的中間產物:一些灰綠色的絮狀沉澱,然後轉化為紅色的氫氧化鐵沉澱。
灰綠色實際上為氫氧化亞鐵吸附了溶液中的亞鐵離子所致。
氫氧化亞鐵受熱時分解,不溶於鹼溶液,難溶於水,溶於氯化銨。在稀酸中迅速溶解生成亞鐵鹽,在鹼性溶液中是強還原劑。氫氧化亞鐵細粉噴射於空氣中,則立即燃燒發出火花。
❽ 硫酸亞鐵(FeSO47H2O)是一種重要的食品和飼料添加劑.實驗室通過如下實驗由廢鐵屑制備FeSO47H2O晶體:
(1)鐵是26號元素,鐵原子核外有26個電子,鐵原子失去2個電子變成亞鐵離子,Fe2+在基態時,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3d6,
故答案為:[Ar]3d6;
(2)Fe最外層電子數為26,失去3個電子後,核外電子數變為23,由於先失去最外層電子,可寫出鐵離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所以3d軌道含有5個電子,根據洪特規則,電子總是優先佔據1個軌道,並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Fe3+的3d電子的排布情況是:;
(3)Fe(OH)3在鹼性介質中與NaClO反應生成Na2FeO4和Na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故答案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4)Na2CO3溶液顯鹼性,可以除去鐵屑上的油污,升高溫度,促進了Na2CO3的水解,溶液鹼性增強,去油污能力增強,
故答案為:除去鐵屑上的油污.
❾ 某小組取一定質量的FeSO4固體,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① 通入一段時
(1)根據②木條復燃說明有氧氣生成,根據A中固體變為紅棕色,說明A中固體變為紅棕色為氧化鐵,B中有白色沉澱為硫酸鋇,是因為硫酸亞鐵在氮氣的條件下隔絕空氣加熱分解生成氧化鐵、二氧化硫,所以實驗③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
故答案為:Fe2O3+6H+=2Fe3++3H2O;
(2)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價數等於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價數,分解過程除產生使木條復燃的氣體為氧氣說明氧元素的化合價在升高,A中固體變為紅棕色為氧化鐵,因為有Fe2O3生成,鐵的化合價也在升高,在FeSO4中只有+6價S元素有氧化性,能被還原,因此一定有SO2生成,
故答案為:SO2;因為有Fe2O3生成,在FeSO4中只有+6價S元素有氧化性,能被還原.因此一定有SO2生成;
(3)取A中固體,加鹽酸Fe2O3+6HCl=2FeCl3+3H2O,將③所得溶液滴入D試管中,溶液變為淺綠色說明有二價鐵生成,說明三價鐵離子被還原,D試管中有無色液體為二氧化硫,發生的反應為2Fe3++SO2+2H2O=2Fe2++SO42-+4H+,
故答案為:2Fe3++SO2+2H2O=2Fe2++SO42-+4H+;
(4)因為硫酸亞鐵在氮氣的條件下隔絕空氣加熱分解一定生成氧化鐵、二氧化硫,不一定有三氧化硫,B中的現象是有白色沉澱生成,白色沉澱為硫酸鋇,該沉澱可能是2SO2+O2+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故無論分解反應是否有SO3生成,都會有此現象,總反應為2SO2+O2+2H2O+2BaCl2=2BaSO4↓+4HCl,
故答案為:不正確,因為分解有O2和SO2生成,在水溶液中發生反應:2SO2+O2+2H2O=2H2SO4,故無論分解反應是否有SO3生成,都會有此現象;2SO2+O2+2H2O+2BaCl2=2BaSO4↓+4HCl.
❿ 氫氧化亞鐵的制備
1、製取硫酸亞鐵來,用硫源酸銅溶液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方程式如下:
CuSO₄+Fe==FeSO₄+Cu (反應類型屬於置換反應)
2、製取氫氧化亞鐵,用製得的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和硫酸鈉,過濾便得氫氧化亞鐵,反應方程式如下:
FeSO₄+2NaOH==Fe(OH)₂↓+Na₂SO₄(反應類型屬於復分解反應)
在試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備的硫酸亞鐵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幾滴煤油,用膠頭滴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將滴管尖端插入試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
另外,為使氫氧化亞鐵的制備成功,先將硫酸亞鐵溶液加熱,除去溶解的氧氣。
(10)實驗室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FeSO4擴展閱讀:
實驗室製取氫氧化亞鐵要注意先把蒸餾水煮沸,除去水中的氧氣,再配製硫酸亞鐵溶液。再在溶液上加苯,與空氣隔絕。用吸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伸進溶液里擠出,即可製得氫氧化亞鐵。製得的氫氧化亞鐵,要特別注意不能和空氣接觸。
由於氫氧化亞鐵具有較強還原性,即使在鹼性條件下也可以還原硝酸根,所以這個反應不可以使用硝酸亞鐵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