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甲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是______cm.乙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是______mm.(2)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游標卡尺的固定刻度讀數為10cm,游標尺上第10個刻度游標讀數為:0.05×10mm=0.50mm=0.050cm,所以最終讀數為:10cm+0.050cm=10.050cm;
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為3mm,可動刻度讀數為0.01×20.0mm=0.200mm,所以最終讀數為:3mm+0.200mm=3.200mm,由於需要估讀因此在范圍3.199~3.201內均正確.
故答案為:10.050,3.200(3.199~3.201).
(2)①A、在同一組數據中,只有當橡皮條節點O的位置不發生變化時,兩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才可以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故A正確;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方向不一定向下,只有把O點拉到同一位置即可,故B錯誤;
C、根據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則可知,在測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故C正確;
D、F1、F2方向間夾角為90°並不能減小誤差,故D錯誤.
故選AC.
②由圖乙彈簧秤的指針指示可知,拉力F的大小為:4.00N.
故答案為:①AC ②4.00;
(3)①相鄰的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0.04s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x=aT2,代入數據解得:a=3.2m/s2.
②根據所給數據,利用描點法,得出圖象如下所示:
B. 高一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步驟
1、實驗攜叢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秤(兩個)、橡皮筋(一條)、細繩(兩條)、刻度尺(或三角板)、圖釘(若干,用來固定白紙)。
實驗方法:兩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和一個力單獨作用效果相同,來探究力冊友的合成,進而得到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辯姿櫻
2、實驗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秤(四個)、橡皮筋(條)、細繩(四條)、刻度尺(或三角板)、圖釘(若干,用來固定白紙)。
實驗方法:利用三次力的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力和一個力單獨作用效果相同,來探究力的合成,理解等效思想。
C. 在如圖所示「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實驗裝置中,橡皮條的一段固定在P點,另一端被小明用A、B兩個彈簧測力計
PO小於 D
D.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其中,
解答: 2.6N | 4.43cm | |
E. ①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其中A是橡皮條、B是彈簧稱、C是細繩、D是白紙、E是木板、F是圖
(1)除已有的器材(橡皮條、彈簧稱、細繩、白紙、木板、圖釘)外,根據實驗原理可知該實驗是通過作出平行四邊形來驗證的,需要畫力的圖示,所以還需要刻度尺;
(2)進行實驗時在明確實驗原理以及實驗目的基礎上,要先進行實驗設備的安裝,即先在桌面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在木板的P點,然後進行實驗和有關數據的測量,最後進行數據處理和儀器的整理.故實驗步驟是:4312576;
(2)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
①細繩、彈簧秤應與水平木板保持平行;
②彈簧秤伸長的方向與細繩要在同一直線上.
故答案為:
(1)刻度尺
(2)4312576
(3)平行在同一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