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銅器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生成銅綠(俗稱銅銹)。銅銹的主要成分是鹼式碳酸銅,鹼式碳酸銅不穩定,受熱分解
防悔仿止冷凝水迴流到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變渾濁;頌滾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把導管移出液面 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成藍色碧櫻纖 CuO+H 2 SO 4 ==CuSO 4 +H 2 O |
2. Ⅰ、銅器長期暴露在潮濕空氣中,它的表層往往含有「銅綠」(鹼式碳酸銅),它受熱易分解,為了從銅綠中制
I、(1)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底,使試管驟然遇冷而炸裂,大試管的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並且氫氣通入到葯品的上方位置,
故答案為:丙;
①選用丙的原因是:因反應有水生成,試管口應略低於試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試管底部而使試管炸裂;通入氫氣的導氣管應伸入到試管底部,有利於將試管中的空氣排凈,
故答案為:因反應有水生成,試管口應略低於試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試管底部而使試管炸裂;
(2)原因通過D裝置的質量差計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所野旁以實驗前需要稱量裝置D的質量;反應散旅進行時,為了防止空氣的干擾,應先通氫氣再點燃酒精燈;實驗過程中,觀察到試管中固體原先是綠色,加熱後變成黑色的氧化銅,之後被氫氣還原成紅色的銅單質,
故答案為:稱量裝置D(含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通入氫氣;加熱;固體由綠色變黑色,最後變成光亮的紅色;
(4)原因裝置D直接和空氣接觸,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影響測定結果,所以應該在D裝置後加一個盛有鹼石灰的球形乾燥管,
故答案為:在D裝置後加一個盛有鹼石灰的球形乾燥管;
II、甲頌掘橡:碳酸氫鈉是強鹼弱酸酸式鹽,能水解導致溶液呈鹼性,水解方程式為HCO3-+H2O?H2CO3+OH-;碳酸鈉是強鹼弱酸鹽能水解,碳酸是二元弱酸,第一步電離程度遠遠大於第二步電離,所以碳酸根離子的第一步水解程度遠遠大於第二步水解程度,導致碳酸鈉的水解程度大於碳酸氫鈉的水解程度,
故答案為:HCO3-+H2O?H2CO3+OH-;大於;
(1)碳酸氫鈉和氯化鋇不反應,但碳酸鈉和氯化鋇能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碳酸鋇 Na2CO3+BaCl2=BaCO3↓+2NaCl,向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鋇或氫氧化鈣都生成白色沉澱,向碳酸鈉溶液或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都不產生明顯現象,故選B.
故答案為:乙;B;
(2)若加熱後碳酸氫鈉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氫鈉溶液,溫度不變溶液的PH值也不變,由此證明甲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甲;
(3)碳酸氫鈉的分解溫度是150℃,常壓下加熱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溫度達不到150℃,所以碳酸氫鈉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氫鈉溶液,由此判斷乙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乙; 常壓下加熱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溫度達不到150℃.
3. 金屬銅在一定條件下會因銹蝕而產生「銅綠」.某化學活動小組欲了解銅銹蝕需要的條件,他們將5條銅片分別
(1)鐵與氧氣和水燃祥同時接觸是鐵生銹的條件,根據實驗觀察可知可差和知,銅與氧氣、水、二氧化碳同時接觸是銅生銹的條件,故銅銹蝕的條件比鐵生銹的條件多出的物質是二氧化碳.
(2)根據實驗分析,銅與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銅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CO2+H2O+O2═Cu2(OH)2CO3;該反應虛段盯符合「多變一」的特徵,屬於化合反應.
(3)防止銅生銹可以使銅與水或氧氣或二氧化碳隔絕,可以採取保持銅表面乾燥潔凈或塗抹保護層(如塗油等)等方法.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
(2)2Cu+CO2+H2O+O2═Cu2(OH)2CO3;化合;
(3)保持表面乾燥潔凈(或塗抹保護層等).
4. 如圖為加熱「銅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有關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②______
(1)指出有關儀器的名稱:
①鐵架台;②試管;③酒精燈;④燒杯.
(2)試管口略向下回傾斜的目的是防答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
(3)鹼式碳酸銅加熱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銅是黑色固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4)熄滅酒精燈後試管內氣壓變小,石灰水會沿導管倒流入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故答案為:
(1)①鐵架台; ②試管;③酒精燈; ④燒杯.
(2)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
(3)綠色固體變為黑色、有水珠生成.
(4)導管,酒精燈
5. 加熱鹼式碳酸銅固體的裝置有哪些
(1)儀器A是鐵架台;儀器B是酒精燈;儀器C是燒杯.
(2)先將試管橫放,把盛有鹼式碳酸銅粉末的葯匙(或用小紙條折疊成的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然後使試管直立起來,讓鹼式碳酸銅全部落到底部.
(3)實驗裝置中,試管口要略低於試管底部,是為了防止冷凝水迴流到的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故答案為:(1)鐵架台;酒精燈;燒杯;
(2)先將試管橫放,把盛有鹼式碳酸銅粉末的葯匙(或用小紙條折疊成的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然後使試管直立起來,讓鹼式碳酸銅全部落到底部;
(3)防止冷凝水迴流到的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6. 銅器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生成銅綠(俗稱銅銹).為探究銅銹的組成,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按圖裝置進行實驗
(1)給試管加熱提供熱源的儀器是酒精燈;
(2)試管壁有水珠出現說明有水生成,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所以說明銅綠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說明銅綠中含有碳元素;
①由於銅綠葯品中含有水分,如果大試管的管口略向上傾斜時,水分受熱變為水蒸氣,在試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如果先熄滅酒精燈,會因為試管內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會沿著導管倒吸入試管內,使試管炸裂;
(3)向大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發生反應的反應物是氧化銅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銅和水;加入硫酸溶液變藍,說明溶液中含有銅元素,所以銅綠中含有銅元素,由第(2)題中已經知道銅綠中含有碳、氫、氧元素組成,所以銅綠是由碳、氫、氧、銅四種元素組成;由於銅綠中含有碳元素,所以銅生銹必須由空氣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質參加,所以二氧化碳參加了反應,防止生銹只要控制住銅生銹的條件即可;保持銅器的清潔乾燥可以使銅不與水分接觸、塗油可以隔絕空氣,都能起到防止生銹的目的.
故答案為:(1)酒精燈;(2)氫、氧(或H、O);碳(或C);①防止冷凝水迴流到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②把導管移出液面;(3)CuO+H2SO4═CuSO4+H2O;銅、氫、氧、碳;二氧化碳;保持銅器的清潔乾燥、塗油等.
7. 熱鹼式碳酸銅(俗稱銅綠)可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
(1)根據常見儀器名稱,圖中標號的儀器名稱:①試管,②酒精燈,③燒杯,④鐵架台;
(2)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底,使試管驟然遇冷而炸裂,大試管的管口應略向下傾斜.答案應填: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底,使試管驟然遇冷而炸裂;
(3)鹼式碳酸銅俗稱銅綠受熱可生成黑色氧化銅固體、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能生成碳酸鈣白色沉豎盯賣淀和水,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會變渾;可見現象應填:①綠色固體變黑色,②試管口有水霧出現,③石灰水會變渾.
(4)根據鹼式碳則茄酸銅俗稱銅綠受熱可生成黑色氧化銅固體、二氧化碳和水,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Cu2(OH)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