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動絡筒機的簡介
性能特點
適用於棉、毛、纖、純紡與混紡等的絡筒工序,生產高質量的無結頭筒紗。
適用纖維品種:棉、毛、化纖及其混紡。
適用紗線品種:單紗、股線。
接頭方式:機械打結,空氣捻接、機械搓捻,並可以有濕加及熱加。
自動絡筒機配置有:空氣捻接器、機械捻接器;電子清紗器;鎳合金鑄鐵槽筒;機械防疊裝置;平衡、防震、張力裝置;定長、定徑裝置;單錠變頻調速裝置;上蠟裝置;機頭綜合監控系統;游動吹吸風裝置等。
自動絡筒機具有運轉高效、高速、高質、穩定,維修簡便,性能優良等優點。
Ⅱ 機械式絡筒機和全自動絡筒機的區別
生產方式和操作流程不同。
1、機械式絡筒機需要肢友手工進行操作,生產效率較低,其主要部件包括卷線管、滑輪、框架等,通過人工操縱滑輪和繞線機頭使線圈呈現出預期的結構形態,該機器通常比較簡單,易於使用和維護,衫飢燃適合小批量的生產和試驗型生產。
2、全自動絡筒機則採用電子控制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產和高速運行,它具有更加完善的功能,如自動調整線圈張力、自動切割線頭、自動識別線斷等,能夠生產大或虛批量的產品,並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品質穩定性。
Ⅲ 托盤型(式)和紗庫型(式)自動絡筒機的區別
自動絡筒機節紗裝置專利發明人張子祥「自動絡筒機節紗裝置專利」技術成果介紹提要:引進自動絡筒機在保證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裝上專利技術節紗裝置,一年每台可節約1-1.5噸紗(以18.2號為例)企業一年可凈增收入三萬元左右。
武漢市青紅電子設備廠受專利發明人張子祥的委託,全權代理進口(日本村田7-2型、西德
138、238-146/147型)自動絡筒機節紗裝置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
此項專利技術,安裝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對設備不打孔、不焊接、不影響工人操作,節約效果明顯。
如何降低消耗,增加收益是當今廣大廠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進口絡筒機雖然質量好、效益高,但其缺點回絲浪費大,是眾所周知的,如安裝這項節紗裝置專利技術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消耗,節約用紗,增加效益。
從全國已推廣使用這項專利技術的幾十個企業實踐情況看效果顯著,是節約用紗最有效途徑。
下面就該節紗裝置專利技術成果簡單介紹如下:節紗原理進口絡筒機產生回絲量太大已是眾所周知,也是引進該設備使用廠家經常討論和急待解決的問題。
張子祥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進口絡筒機回絲量過大,主要是該機在換頭、接頭、找頭時各吸風口吸入紗線過長造成的。
張子祥發明的這項專利是以減少吸入風口紗線長度來節約的。
下面就村田7-2型機和西德238型機分別作以介紹:對於村田7-2型機它的回絲浪費主要在上吸嘴,該機自動接頭時,上吸紗頭風口靠近寶塔紗筒時,槽筒帶動寶塔紗筒反轉退繞紗線,該紗線被吸入上吸紗頭風口內,由於寶塔筒反轉速度過快,造成紗線退繞過長,因而吸入上吸紗頭風口內的紗線太長造成浪費。
本專利採用降低槽筒反轉速度,減少吸入上吸頭風口內長度來減少回絲量,一般正常吸入長度3.8米,改後達1.8米左右效果顯著。
對於西德238型機它的回絲浪費主要在下吸嘴
Ⅳ 博納絡筒防疊參數多少合適
絡筒工藝參數主要有被加工紗線線密度、絡筒速度、導紗距離、張力裝置形式及工藝參數、清紗器形式及工藝參數、筒子卷繞密度、筒子卷繞長度及長度修正系數或者筒子卷繞直徑(mm)、結頭規格、管紗長度,以及防疊裝置參數、槽筒啟動特性參數、空氣捻接器的工作參數、自動速度控制參數等項。絡筒工藝要根據纖維材料、原紗質量、成品要求、後工序條件、設備狀況等諸多因素來統籌制訂。合理的絡筒工藝設計應能達到:紗線減磨保伸,縮小筒子內部、筒子之間的張力差異和卷繞密度差異,良好的筒子卷繞成形,合理的去疵慧襲前、去雜和毛羽減少作用。
沙發沙洲一葉
2015-7-5 22:07:00
1 v5 ]9 `5 k; Z: \
1.絡筒速度
絡筒速度影響到絡筒機器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現代自動絡筒機的設計比較先進、合理,適宜於高速絡筒,絡筒速度一般達1200m/min以上。用於管紗絡筒的國產槽筒式絡筒機絡筒速度就低一些,一般為500~800m/min,各種絞紗絡筒機的絡筒速度則更低。這些設備用於棉、毛、絲、麻、化纖不同纖維材料、不同紗線時,絡筒速禪祥度也各不相同。以槽筒式絡筒機為例,當纖維材料容易產生摩擦靜電,引起紗線毛羽增加時,絡筒速度可以適當低一些,譬如化纖純紡或混紡紗。如果紗線比較細、強力比較低或紗線質量較差、條干不勻,這時應選用較低的絡筒速度,以免斷頭增加和條干進一步惡化。同時,擋車工的看台能力也須綜合考慮。
板凳沙洲一葉
2015-7-5 22:07:49
5 G. c5 s* M9 z4 g& l
2.導紗距離; ^1 p) @# \& W
普通管紗絡筒機採用短導紗距離,一般為60~100mm,合適的導紗距離應兼顧到插管操作方便,張力均勻和脫圈、管腳斷頭最少等因素。自動絡筒機的絡筒速度很高,一般採用長導紗距離並附加氣圈破裂器或氣圈控制器。
地板沙洲一葉
2015-7-5 22:13:26
3.張力裝置形式及工藝參數+ \+ b/ U5 V; ]; J+ j0 o
絡筒張力的影響因素很多,生產中主要是通過調整張力裝置的工藝參數來加以控制。因此,張力裝置的工藝參數是絡筒工藝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
張力裝置有許多形式,它們都是以工作表面的摩擦作用使紗線張力增加,達到適當的張力數值。設計合理的張力裝置應符合結構簡單,張力波動小,飛花、雜物不易堆積堵塞的要求。
, M# I- W$ [2 P) {' d+ ^! g' A
絡筒張力裝置* N9 \8 e1 P6 F: `2 M9 i$ |
1—圓盤2—緩沖氈塊3—張力墊圈4—張力彈簧5—張力調節緊圈6—固定梳齒+ ?1 t5 S0 F% W0 w) w
7—活動梳齒8—慢轉張力盤9—加壓張力盤10—氣動或電磁加壓力
/ Y& S; |* v' Y! D7 b v
如圖(a)、(b)所示為目前廣泛使用的墊圈式張力裝置和彈簧式張力裝置,它們採用了累加法和倍積法兼容的工作原理。彈簧式張力裝置的加壓方式比墊圈式有所改進,張力波動有所減小。圖(c)所示是絡絲機上使用的梳形張力裝置,它採用倍積法工作原理,通過調節張力彈簧力來改變紗線對梳齒的包圍角,從而控制絡絲張力。上述三種裝置都有不同程度的絡筒張力波動的缺點。自動絡筒機上採用氣動或電磁力無柱芯張力裝置,如圖(d),這種裝置比較先進,採用累加法工作原理,氣動或電磁力加壓,把張力盤的動態附加張力減小到最低程度,對減少絡筒張力波動十分有利。新型張力裝置和張力感測器組成絡筒張力閉環控制系統,張力感測器檢測絡筒張力,通過電磁力的改變來調節張力裝置對紗線產生的張力。當管紗退繞到較小卷裝時,該措施可抑制絡筒張力的快速增長,有利於均勻絡筒張力。
張力裝置的工藝參數主要是指加壓壓力或梳齒張力彈簧力。加壓壓力由墊圈重量(墊圈式張力裝置)、彈簧壓力(彈簧式張力裝置)、壓縮空氣壓力(氣壓式張力裝置)、電磁力來調節。加壓力的大小應當輕重一致,在滿足筒子成形良好或後加工特殊要求的前提下,採用較輕的加壓壓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紗線原有質量。梳形張力裝置梳齒張力彈簧力的調節原則同上。各種紗線的絡筒張力可根據第二節推薦的范圍選擇,原則上粗特紗線的絡筒張力大於細特紗線。
幾種棉紗的絡筒張力和絡筒速度) h7 \/ D+ I2 M% M0 d! L" {; H
紗線線密度(tex)
絡筒張力(cN)
絡筒速度(m/min)
紗線線密度(tex)
絡筒張力(cN)
絡前清筒速度(m/min)
J7.3
9
900
C27.8
18
1300
J14.6
12
1200
C36.4
22
1300
[/tr]
5#沙洲一葉
2015-7-5 22:16:58
4.清紗器形式及工藝參數: y: m1 r- U+ X+ H0 J/ b" {1 n6 G
電子清紗器的工藝參數(即工藝設定值)包括紗線特數、絡筒速度、紗線類型以及不同檢測通道(如短粗短細通道、長粗通道、長細節、棉結通道等)的清紗設定值。每個通道的清紗設定值都有紗疵截面積變化率(%)和紗疵長度(cm)兩項,棉結通道工藝參數為紗疵截面積變化率。% j/ a3 E4 G6 ^5 F+ q$ T; m
電子清紗器的短粗短細通道的清紗工藝參數(紗疵截面積變化率和紗疵長度)對應著清紗特性曲線,清紗特性曲線是Uster紗疵分級圖上應該清除的紗疵和應當保留的紗疵之間的分界曲線,如圖所示。在短粗區域曲線以上的疵點應予清除,在短細區域曲線以下的疵點應予清除。生產中可根據後工序生產的需要和布面外觀質量的要求,以及布面上顯現的不同紗疵對布面質量的影響程度,結合被加工紗線的Uster紗疵分布實際情況,制訂最佳的清紗范圍,選擇清紗特性曲線,達到合理的清紗效果。部分清紗器還兼有捻接的檢驗功能,其參數以捻接部位的直徑和長度來表徵。' k7 p$ e& y9 a2 Y
機械式清紗器有隙縫式清紗器、梳針式清紗器、板式清紗器,三者的工藝參數分別是隙縫的寬度(約為紗線直徑的1.5~3倍)、梳針與金屬板的隔距(約為紗線直徑的4~6倍)和上下板之間的隔距(約為紗線直徑的1.5~2倍),機械式清紗器技術落後,它的使用較少。+ n) a) }8 Q; a+ R {
電子清紗器的清紗特性曲線. m8 j0 t8 m, E) P( v8 I
6#沙洲一葉
2015-7-5 22:19:20
' W9 Q5 N3 e- ?' [9 L, c
6.筒子卷繞長度和管紗長度3 c, x8 }. r3 ]* v0 V1 M+ F
絡筒工序根據整經或其他後道工序所提出的要求來確定筒子卷繞長度或者筒子卷繞直徑。新型自動絡筒機上一般都配備電子定長裝置,筒子卷繞長度達到工藝設定值時,筒子自動停止卷繞。實際使用中,筒子的設定長度和實際長度會不一致,必須進行長度修正。' t8 s$ t9 f; W* }2 ]
長度修正系數=原修正系數×(設定長度/ 實際長度)
式中原修正系數初始設定值為1.000。
# N- }6 }; Y) W2 U
在不具備定長裝置的絡筒機上,通常以筒子的卷繞尺寸來控制其卷繞長度,這種方式的控制精度很低。. D6 U( h( B9 O: Q+ L
管紗的紗長也是工藝參數之一,當管紗上剩紗少於10%而發生斷頭時,自動絡筒機根據管紗紗長確定是否換管,以減少接頭。同時,管紗長度參數也為絡筒機的自動速度控制提供依據。1 j, Z' d+ H6 |7 I4 q7 U m' E
7#沙洲一葉
2015-7-5 22:21:22
7.結頭規格
部分絡筒機仍採用打結接頭。結頭規格包括結頭形式和紗尾長度兩方面。接頭操作要符合操作要領,結頭要符合規格。在織造生產中,對於不同的纖維材料、不同的紗線結構,應用的結頭形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用於棉織、毛織和麻織的自緊結、織布結;用於絲織的單揢結或雙揢結等。
8.防疊裝置參數
防疊裝置通過周期地改變槽筒轉速,使筒子和槽筒發生滑移來抑制紗圈重疊,防疊裝置參數為速度減少的比例,如3%、6%、9%、12%。
9.槽筒啟動特性參數
槽筒啟動特性參數為槽筒加速到正常速度時所需時間。恰當的槽筒加速時間可以減少筒子啟動時槽筒對筒子的摩擦,減少紗線磨損以及毛羽增長;同時,也因減少了筒子與槽筒之間的滑移,從而提高了筒子定長精度。
8#沙洲一葉
2015-7-5 22:22:55
10.空氣捻接器的工作參數
空氣捻接器的工作參數包括紗頭的退捻時間(T1)、捻接器內加捻時間(T2)、紗尾交疊長度(L)和氣壓(P),可根據不同的紗線品種設定和調整上述參數的代碼值。部分空氣捻接器的加捻時間(T2)由一次加捻、暫停、二次加捻時間組成,合理調節三段時間(代碼值),達到理想的捻接質量。表1-4為空氣捻接器(590L型)加工棉紗的工藝參數。
空氣捻接器(590L型)加工棉紗的工藝參數
紗線線密度(tex)
T1
T2
L
P(105Pa)
J7.3
5
4
7
6.5
J14.6
3
3
4
6
J14.6(強捻)
6
4
4
6.5
竹纖維紗19.4
3
3
7
5.5
C36.4
2
4
5
5.5
[/tr][/tr][/tr][/tr]
注T1、T2、L所列數值是空氣捻接器的參數代碼值。
此外,空氣捻接器工藝參數還有允許重捻次數、熱捻接溫度等。
9#沙洲一葉
2015-7-5 22:24:39
5 t6 ]3 f! U% g
11.自動速度控制參數, x6 {4 K0 Z* T2 s: r" \* n
管紗直徑退繞到某一尺寸時,由於氣圈形狀突然變化導致摩擦紗段增長,從而絡筒張力增加。為抑制絡筒張力的增加,達到均勻絡筒張力、減少紗線毛羽的目的,部分自動絡筒機配備了自動速度控制功能,起到絡筒速度自動降低的作用,通過減速起到均勻絡筒張力、減少毛羽的作用。自動速度控制參數包括減速的起點與幅度,起點為紗長的20%~80%,推薦值為80%;減速幅度50%~90%,推薦值為60%。1 ~1 [$ G# ^# S* M, @4 v* U6 G
配有絡筒張力自動控制裝置的絡筒機,以張力感測器探測絡筒張力,當張力超過一定數值時(譬如5cN),自動降低絡筒速度,通過降速實現絡筒張力的均勻。
Ⅳ 新型自動絡筒機是如何保證絡筒質量的
加強設備維護
設備狀態良好,要求無空錠且一次捻接合格率高。據統計:一台絡筒機60錠,一次捻接成功率低於1.5%的錠子出現7~8個,該絡筒機簡脊羨效率則低於80%。因為自動絡筒機每捻接一次,該單錠停轉8 s,極大地影響機械效率和生產效率。通過以下具體措施的實施,保證每台絡筒機一次捻接合格率低於1.5%的單錠控制在3個以內,機械效率達到85%以上。
a) 捻接器:加強捻接器的清潔維修、保養、潤滑工作——定期清除捻接器振盪片及其附近的飛花回絲,野孝及時更換破損的振盪片;檢查紗線張力吸嘴動程,確保把紗線推入解捻器的正確部位;調整捻接長度范圍在20 mm~25 mm,保證捻接強力不小於原紗的80%,直徑不大於原紗的1.2倍。
b) 吸嘴:檢查並調整大吸嘴與筒紗平行,在基準筒子直徑為100 mm時,調整距離為2 mm~3 mm;紗線張力吸嘴靜止時,與紗線距離為3 mm~4 mm。
c) 氣壓設定:每班檢查自動絡筒機機頭部分的4個壓力表,保證平衡壓力在0.25 MPa;防振壓力在0.15 MPa;單錠張力根據紗線品種不同設定不同數值,以防止由於攔拍筒子密度差異引起斷頭;捻接氣壓為0.6 MPa;防止捻結疵點導致頻繁切紗、頻繁接頭的惡性循環。
d) 其他部分:經常清潔上、下剪刀,磨損後及時更換;杜絕中探知損壞,不工作;保證握持盤轉動靈活,紗管夾持盤上插錠不彎曲;杜絕吸嘴負壓低造成捉紗不靈,空管排出不良,紗庫動作不良。
加強管理培訓
擋車工作為自動絡筒機的操作者,必須按照一定的路線巡迴看管機台,將插紗、清潔、檢查機械、防捉疵點等工作有計劃地進行。日常巡迴中要掌握生產規律,做到主動性、計劃性、靈活性兼顧。要有較強的責任心,了解機器性能、結構、工藝要求及加工范圍,能夠處理一些簡單的小故障。
擋車工應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術,單項操作要做到「一小、四准」,一小——提線動作小,不要太大;四准——拿紗、找頭、插紗、喂入准。定期組織排紗、落筒和生頭測定,盡量減少操作損失時間,減少絡筒機紅燈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Ⅵ 絡筒機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啊
絡筒機是紡織行業的專用設備。絡筒作為紡紗的最後一道工序和專織造的首道工序,起著承屬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因而在紡織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絡筒的工作原理
絡筒的工作時改變卷裝,增加紗線卷裝的容紗量:通過絡筒將容量較少的管紗(或絞紗)連接起來,做成容量較大的筒子,一隻筒子的容量相當於二十多隻管紗。筒子可用於整經,並捻,卷緯,染色,無梭織機上的緯紗以及針織用紗等。這些工序如果直接使用管紗會造成停台時間過多,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影響產品質量的提高,所以增加卷裝容量是提高後道工序生產率和質量的必要條件。
清除紗線上的疵點,改善紗線品質:棉紡廠生產的紗線上存在著一些疵點和雜質,比如粗節,細節,雙紗,弱捻紗,棉結等。絡筒時利用清紗裝置對紗線進行檢查,清除紗線上對織物的質量有影響的疵點和雜質,提高紗線的均勻度和光潔度,以利於減少紗線在後道工序中的斷頭,提高織物的外觀質量。紗線上的疵點和和雜質在絡筒工序被清除是最合理的,因為絡筒時每隻筒子的工作是獨立進行的,在某隻筒子處理斷頭時,其它筒子可以不受影響繼續工作。
Ⅶ 淺談自動絡筒機的發展|高速絡筒機
自動絡筒衡掘機是集機、電、儀、氣一體化、高水平的新一代紡織機械產品,具有運轉高效、高速、高質、穩定及維修簡正扮便、性能優良等優點。自動絡筒機的配置包括空氣捻接器,機械捻接器,電子清紗器,鎳合金鑄鐵槽筒,機械防疊裝置,平衡、防震、張力裝置,定長、定徑裝置,單錠變頻調速裝置,上蠟裝置,機頭綜合監控系統,游動吹吸風裝置等。
1新型自動絡筒機的發展
目前傳統自動絡筒機中大都沒有紗線位置控制,在捕捉紗頭的過程中一般靠時間設定。在捕到紗頭之後,多餘的設定時間會使更多長度的紗線繼續吸入。反之,如果設定的時間太短,捕頭成功率則會降低。為最大限度優化紗線的捻接控制,減少回絲量,當前最先進現代自動絡筒機使用了紗頭感測器控制技術。由自動絡筒機中的紗頭感應感測裝置,對吸入的紗頭進行捕捉,一旦紗頭被捕捉到,感測器能立即發信號進行捻接動作,否則會保持前一動作,直至捕捉到紗頭才會繼續下一動作。該類設備設計製造精度及穩定性要求非常高,是各先進國家近年重點研發的主要紡織設備之一,也是我國眾多紡織企業為提高產品質量檔次的主要技改內容。
自動絡筒機已經實現全面單錠控制,根據加工紗線種類和質量的不同,能耗波動有所差異。現階段全部採用的是變頻電機,中央電腦設定控制。在實際工藝中,為保證在最惡劣的狀態下不超過最低工藝要求極限,絡筒機的參數設定值都一般設定為較高。最先進的現代絡筒機在採用變頻電機的基礎上,還採用了全自動電腦負壓監控裝置,這樣能夠根據耗氣量大小自動調節吸風電機轉速,在沒有或僅較少錠位時,吸風電機低速運行,可降低風機功耗 50% 以上;在較短時段有很多錠位同時動作時,變頻電機轉速迅速提高,保證負壓准確維持在設定值上,以便紗頭捕捉迅速。該時段過後系統會自動回復到低轉速狀態。因此,自動絡筒機的工作負壓設定在較接近極限工藝要求的位置,使得對應的電機平均轉速有效降低,使整機平均功耗能降低 20%左右,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1.1防重疊系統
防疊系統一直是自動絡筒機的重要部分,是筒紗成形良好的關鍵。有關資料表明,自動絡筒機的防疊效果一般達到 85% 左右。新的電子防疊技術防疊效果更好。
Oerlikon Schlafhorst(歐瑞康賜來福)的Autoconer 5利用計算機控制Propack FX筒子架壓力及槽筒驅動,保證了無沖擊平滑啟動,並舉攔灶控制防疊加速的滑動,而使防疊效果 顯著。
義大利Savio(薩維奧)ORION � M/L型採用計算機智能卷繞系統,採用電子調制防疊功能,根據設備運轉參數自我調整的電子式「起動 � 停止」調整方式,能夠避免無用的加速過程,在綜合監控系統上設定工作幅度及頻率槽筒直接驅動,還可以保證筒子與槽筒之間的傳動比,起到防重疊的作用。
1.2捻接紗系統
空捻接頭技術是當代自動絡筒機的發展趨勢,接頭質量好。空氣捻接器是自動絡筒機的重要組成部分。空捻接頭可減少針織布的破洞,普通接頭紗由於結頭大,在生產高密織物時會在鋼筘處斷經或在布面上有較大的疵點。目前空捻接頭技術已廣泛用於任何原料、任何品種、紗支的接頭,是絡紗工序不可分開的部分。
Oerlikon Schlafhorst的Autoconer 5型自動絡筒機採用了新的賜來福空捻器接頭技術,接頭紗外觀基本與原紗一致,進一步提高了絡筒機加工的筒子紗的外觀質量,接頭處強力達到紗的平均強力。不僅提高了筒子紗及織物的外觀及內在質量,而且為環錠細紗機提高車速創造條件,如:減小鋼領直徑,提高紡紗速度,使當代的環錠細紗機錠速已高達 25 000 r/min,這與絡筒機用空捻接頭質量達到無接頭痕有密切關系。
Savio公司生產的自動絡筒機其捻接器除機械搓捻器能生產配備外,其他均由義大利MESDAN公司提供配備,接頭質量較好。經緯股份青島宏大生產的SMARO M自動絡筒機採用新型空氣捻接器,只需更換不同的捻接腔,就可滿足單紗、股線和彈力包芯紗接頭工藝的需要。此外,還備有水捻捻接器等特殊工藝捻接器以適應麻、高捻紗等特殊品種的捻接要求。
1.3絡紗張力控制系統
張力盤式張力裝置屬於可控制絡紗張力的張力裝置,絡紗張力一般較大而波動小。該裝置接觸運動紗線部分長,對紗線毛羽增加起著重要作用。絡紗張力在生產前可在機頭電腦中設定,每個錠位可設定相同的張力值,也可分區段設定不同的張力值,以適應多品種的需要。此外,若絡紗張力發生嚴重波動,並且超出范圍時,機器控制系統張力裝置對運動紗線控制,實現紗線張力的自動調節,使之恆定。
Autoconer 5的Autotense FX紗線張力調節系統,通過張力感測器檢測卷繞張力,對張力電磁鐵電壓進行調整,達到改變張力盤壓力的目的,從而改變卷繞張力。
QRION � M/L型絡紗張力控制系採用安裝在電子清紗器上部的張力感測器檢測絡紗張力,絡紗張力超出設定范圍時,單錠電腦控制張力系統改變對紗線的壓力,實現恆定絡紗張力。若絡紗張力超出設定的范圍,紗線張力裝置自動調節無法實現時,可以啟動預先設定的增速或減速曲線,改變槽筒轉速,及時恆定絡紗張力。
日本Muratec(村田)公司No.21C Process Coner型自動絡筒機採用高速卷繞的張力管理系統TENSIONMANAGER SYSTEM I,從卷繞開始至結束,氣圈控制器(BAL � CON)跟蹤退繞,保持卷繞力始終不變。從本質上看,該系統主要控制了紗線退繞時的氣圈高度,使之為恆定,以實現絡紗張力的恆定。
1.4定長裝置
筒子的紗線長度每超過預設長度 1 m就有可能導致整經過程中上百米的紗線浪費。因此,筒子的紗線長度越精確,下道工序的紗線浪費越少,經濟效益越高。Muratec公司No.21C Process Coner採用PLC21精密定長裝置,可使卷狀長度誤差精確到 0.5%。Savio公司的POLAR自動絡筒機利用激光距離感測器直接測量長度,使筒子紗的長度誤差低於 1%。Autoconer 5的Ecopack FX紗線精密定長裝置是利用光學原理來精確測量紗線長度,可使卷狀長度誤差精確到 1%,大大減少後道工序的筒腳紗,為用戶帶來經濟效益。
2總結與建議
對於我國紡織企業技術改革來說,企業應根據產品結構和要求,分層次對現有絡筒機設備進行更新改造,可以採用高速整經機和新型高速無梭織機,對成品質量要求較高的或技術含量高的宜配套使用自動絡筒機,還可採用國產自動絡筒機和適當引進國際先進的自動絡筒機。大面積的中、低檔產品可根據品種特徵和技術要求分層次進行更新改造。細絡聯在國際上已經廣泛應用,我國也將逐步推廣,目前應重視對細絡聯的開發研製。
(1)加大引進國外自動絡筒機的先進技術力量,在此基礎上改造形成中國式的先進自動絡筒機。通過減少機械零部件,擴大電氣類零部件的技術改革,實現生產中的智能、機電一體化,提高加工製造過程中的精度,降低更換零部件的難度,從而提高整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隨著機電一體化的進步,國內自動絡筒機製造廠、零部件生產廠家應加大產業研發的投資,聯合科研機構或高校,形成產學研鏈,圍繞協作攻關,爭取盡快形成整機批量生產,並逐步擴大生產能力,以滿足絡筒機更新改造的需求。
(3)通過國家政策對國產自動絡筒機的發展扶持,給予國產自動絡筒機的進口部件及電氣件的關稅平等待遇,使製造成本降低,提高國內自動絡筒機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 於紀元. 淺談自動絡筒機的技術發展[J]. 才智,2008(11):150 � 151.
[2] 張治國. 淺談絡筒機技術的發展[J]. 天津紡織科技,2009(3):58 � 60.
[3] 秦貞俊. 從慕尼黑紡機展覽會看自動絡筒機的技術進步[J]. 現代紡織技術. 2009(1):21 � 22.
[4] 李兆旗. 自動絡筒機的最新發展[J]. 紡織導報,2009(1):61 � 63.
[5] 秦貞俊. 自動絡筒機的異纖清除和捻接技術[J]. 紡織器材,2009,36(1):62 � 63,69.
Ⅷ 自動絡筒機張力感測器在什麼部位
就在滾筒那來里。
感測器自(英文名稱:trans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感測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路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感測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