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溶液導電性實驗裝置中盛有硫酸銅溶液,
選A,之前變暗,是因為物質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物不導電,又變亮是因為反應結束後只剩該物質和生成物,該物質導電。
首先排除BC因為是沉澱,不選D因為反應後剩硫酸亞鐵,銅粉。鐵不溶於硫酸亞鐵。
2. 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溶液導電性實驗。 (1)用一定量的硫酸溶液進行導電性實驗,發現燈
(1)硫酸是電解質,產生了較多的H + 和SO 4 2- ,所以燈泡較亮,加入氫氧化鋇後,溶液中的H + 和SO 4 2- 與氫氧化鋇電離出的Ba 2+ 和OH - 反應生成BaSO 4 和H 2 O,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少,燈泡變暗。反應完畢後,繼續滴加Ba(OH) 2 溶液,由於Ba(OH) 2 電離出Ba 2+ 和OH - ,燈泡又逐漸變亮。 (2)氨水溶液中離子濃度較小,通入CO 2 後由於溶液中發生反應:2NH 3 +CO 2 +H 2 O=(NH 4 ) 2 CO 3 , (NH 4 ) 2 CO 3 電離使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燈泡逐漸變亮。 |
3. 在溶液導電性裝置中分別注入兩種弱點解物質,燈光都很暗,如果把這兩種物質放在一起,燈光會很亮,為什麼
這兩種電解質一種是弱酸,一種是弱鹼,混合後發生中和,汪脊生成了扮液強電解質鹽,例如醋酸和氨水混合後生成醋酸銨,溶困缺滲液導電性會變得強很多
4. 在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中,若向某一電解質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時,則燈泡由亮變暗
A.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NaCl,溶液電荷濃度不為0,燈泡不可能熄滅,故A錯誤;
B.硫酸銅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完全反應時生成硫酸鋇和水,溶液電荷濃度接近0,燈泡熄滅,符合題目要求,故B正確;
C.硫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生成NaOH和硫酸鋇,溶液電荷濃度不為0,燈泡不可能熄滅,故C錯誤;
D.鹽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銀溶液生成氯化銀沉澱和硝酸,溶液電荷濃度不為0,燈泡不可能熄滅,故D錯誤.
故選B.
5. 溶液導電性實驗
C剛開始加氫氧化鋇時,硫酸銅與氫氧化鋇逐漸形成難溶沉澱(硫酸鋇和氫氧化銅),溶液中的陰陽離子數目逐漸減少,導電能力降低,故燈泡逐漸變暗。到了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沒有陰陽離子,無法導電,故燈泡熄滅。繼續加入氫氧化鋇,溶液中又有了陰陽離子(鋇離子和氫氧根),故又能繼續導電了
6. 如圖所示為某物質溶於水後測溶液導電性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甲、乙均為帶電粒子.若已知乙為Cl-,則下
A、從圖中可以知道,乙離子為8個,而甲離子為4個,根據電荷守恆可以判斷,甲離子應該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故A錯誤;
B、微粒是不斷運動的,所以未通電時,甲和乙均分散於水中且是不斷運動的,故B說法錯誤;
C、溶液中正負電荷的總數相等,所以溶液是電中性的,故C說法錯誤;
D、陰離子向電源的正極移動,而陽離子向電源的負極移動,所以通電後,甲粒子會向b電極移動,乙粒子會向a電極移動,故D說法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