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齒輪傳動裝置如圖1所示,輪1為主動輪,則輪2的齒面接觸應力按 變化。 (分數:2分; 難度:易) A、對稱
這個應該是脈動循環變化。
❷ 如圖所示為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忽略齒輪嚙合部分的厚度,甲、乙兩個輪子的半徑之比為1:3,則在傳動的過程
C、齒輪傳動,邊緣線速度相等,故C錯誤; A、根據v=rω,線速度相等時,角速度與半徑成反回比,半徑之比為1:答3,故角速度之比為3:1,故A正確; B、根據T=
D、根據a=
故選A. |
❸ 機械設計作業題
機修09機械設計基礎復習大綱一、填空題 1.分度圓上的壓力角等於 20 ,摸數取的是 標准 值,齒厚和齒槽寬 相等 的齒輪稱為標准齒輪。 2.閉式軟齒面齒輪傳動的強度設計,首先按 齒面接觸疲勞 強度條件計算,再按 彎曲疲勞強度 校核。 3.帶傳動應力由 拉應力 、 離心應力 和 彎曲應力 組成。 4.當兩軸線 空間交錯 時可採用蝸桿傳動。 5.當兩軸不適於嚴格對中時,宜採用 彈性可移 式聯軸器。二、選擇題 1.帶傳動中出現打滑現象是因為( ) A.帶的張緊力不足。 B.帶受拉塑性變形長。 C.外載荷太大(超載)D.帶速超出限制范圍。 2.在蝸桿傳動中,通常( )為主動件。 A.蝸桿 B.蝸輪 C.蝸桿或蝸輪都可以 3.當兩個連接件之一太厚,不宜製成通孔且連接不需經常拆卸時往往採用( )。 A.螺栓連接或螺釘連接 B.螺釘連接 C.雙頭螺栓連接 D.緊定螺釘連接 4. 彈性聯軸器和離合器均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補償兩軸的綜合位移 B.聯接兩軸,使其旋轉並傳遞轉矩 C.防止機器過載 D.緩和沖擊和振動 5.增大軸在剖面過渡處的圓角半徑,其優點是( )。 A.使零件的軸向定位比較可靠 B.使軸的加工方便 C.零件的軸向固定比較可靠 D.降低應力集中提高軸的疲勞強度三、判斷題( Y )1.對於普通螺栓聯接,在擰緊螺母時,螺栓所受的載荷是拉力和扭矩 ( N )2.在多根V帶傳動中,當一根帶失效時,只需換上一根新帶即可。( Y )3.蝸桿傳動的機械效率主要取決於蝸桿的頭數。 (Y )4.三角形螺紋多用於聯接,矩形螺紋、梯形螺紋多用於傳動。 ( Y )5.利用軸承端蓋可固定軸承的外圈。四.簡答題 1.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斜齒圓柱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分別是什麼?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兩個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必須分別相等,且等於標准值。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兩個斜齒輪的法面模數和法面壓力角分別相等,旋向相反。蝸桿傳動:在中間平面內,蝸桿的軸面模數ma應等於蝸輪的端面模數mt,且為標准值;蝸桿的軸面壓力角aa應等於蝸輪的端面壓力角at,且為標准值;蝸桿分度圓柱上的升角r應與渦輪分度圓上的螺旋角b大小相等,且蝸輪與蝸桿的旋向必須相同。 2.聯軸器與離合器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聯接兩軸、傳遞運動和轉矩。不同點:聯軸器——聯接的兩軸只有停車後 經拆卸才能分離。離合器——聯接的兩軸可在機器工作中方便地實現分離與接合。 3.帶傳動為什麼要核驗包角?小帶輪包角越大,接觸弧上產生的摩擦力也越大,則帶傳動的載能力也越大,通常情況下應使包角大於120。五.計算題 復習周轉輪系
❹ 變速器的結構特點認識
變速器是通過固定或換擋來改變輸出軸和輸入軸傳動比的齒輪傳動裝置,也稱為變速箱或波箱。變速箱由變速控制機構和變速傳動機構兩部分組成,可以做成單個變速機構,也可以與傳動機構組合在同一個殼體內。桑塔納變速器操縱機構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傳動軸通常有兩軸式和三軸式兩種。通常後輪驅動汽車會採用三軸傳動,即輸入軸、輸出軸和中間軸。輸入軸的前端通過離合器與發動機連接,輸出軸的後端通過法蘭與萬向節傳動裝置連接。輸入軸和輸出軸在同一水平線上,中間軸與它們平行布置。動力從輸入軸傳遞到中間軸,然後通過齒輪傳遞明豎到輸出軸。在許多變速器中,輸入軸和輸出軸可以連接在一起,所以動力不必通過中間軸。這時候的檔位叫直接檔。直接齒輪由單軸驅動,傳動比為1:1,傳動效率最高。即使在不能提供直接檔的變速器中,將輸入軸和輸出軸布置在一條直線上,也有利於降低變速器工作時所承受的扭矩。五速變速器為輸入軸提供五種蔽槐纖不同的傳動比,從而在輸出軸上產生不同的轉速值宏仿。下表列出了變速箱的典型傳動比。
❺ 如圖所示的齒輪傳動裝置中,主動輪的齒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若已知從動輪以角速度ω順時針轉動時
齒輪不打滑,說明邊緣點線速度相等,從動輪順時針轉動,故主動輪逆專時針轉動;
主動輪的齒屬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故大輪與小輪的半徑之比為R:r=3:1;
根據v=rω,有:
ω′ |
ω |
r |
R |
1 |
3 |
1 |
3 |
2π |
ω′ |
6π |
ω |
❻ 如圖齒輪傳動裝置,其有關參數如下:z1=19,z2=58 z3=17,z4=63,a12=a34=160mm,a=an=20度,m=mn=4mm,ha*=1
斜齒輪2的螺旋角與斜齒輪1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反;斜齒輪2的螺旋角斜線,從左版端到右端由下到上。
斜齒輪的權螺旋角為15.74054853° 。
齒輪1、2採用正傳動(總變位系數+1.6957),嚙合角25.25°;
齒輪3、4採用零傳動(總變位系數0),嚙合角20°。
❼ 如圖所示,為齒輪傳動裝置,主動軸O上有兩個半徑分別為R和r的輪,O′上的輪半徑為r′,且R=2r=3r′/2.則
A和C是通過齒輪相連,所以V A =V C, A和在B同一個輪上,它們的角速度內相等, 由V=rω,R=2r可知, v A :容v B =2:1, 綜上可知,v A :v B :v C =2:1:2, 由V A= V C ,R=
ω A :ω C =2:3, A和在B同一個輪上,它們的角速度相等, 綜上可知,ω A :ω B :ω C =2:2:3, 故答案為:2:1:2;2:2:3. |
❽ 如圖為一齒輪傳動裝置,主動輪A以恆定的角速度順時針方向轉動,通過齒輪B帶動齒輪C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
A、主動輪A以恆定的角速度順時針方向轉動,則B齒輪逆時針轉動,C齒輪順時針轉動.故A錯誤.
B、設A的角速度為ω,A、C的半徑分別為rA、rC,根據線速度大小相等有:rAω=rCωC,
則ωC=
,增大或減小B輪的半徑,C輪的角速度不變,則轉速不變.故B、C錯誤.rAω rC
D、減小C輪的半徑,則C的角速度增大,轉速增大.故D正確.
故選:D.
❾ 兩道機械設計的問題
2.④-----齒輪與軸應該有鍵連歲帆接。
⑤------軸肩外徑太大鉛滾,超過軸承內圈,應該小於軸乎激雹承內圈,留拆卸軸承位置。
❿ (單選)如圖所示的齒輪傳運裝置中,主動輪的齒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當主動輪以角速度ω
齒輪傳動相等的時間內轉過的齒數相等(線速度相等)
ω1R1=ω2R2
當主動輪以角速度ω順時針轉動時,從動輪的運動情況是以角速度3ω逆時針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