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同學利用圖1、圖2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共點力合成的規律,圖中GE是橡皮條,圖1按兩個互成角度的方向牽拉,
A、本實驗探究共點力合成的規律,研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而合力與分力效果相同,對兩個拉力的方向沒有要求,故A錯誤;
B、兩次將橡皮條拉到相同位置O點,兩個拉力與一個拉力效果相同,故B正確;
C、橡皮條拉模豎伸方向不一定要水平,只要橡皮條兩次拉到相同位旦隱大置O點就行,故C錯誤;
D、不同的橡皮攜團條,勁度系數不同,同一次實驗不得更換橡皮條,故D錯誤.
故選:B.
2. 如圖所示,兩個同學利用圖示裝置做實驗,第一位同學使ab在導軌上做勻速運動,第二位同
因為兩位同學做的功粗灶是一樣多的,而第二位同學做變速運動,產生的氏凳凱電流是變化殲喚的,故線圈L中會有磁場能量,當然燈泡消耗的能量會比第一位同學少。
3. 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
問題一:如圖所示裝置,有洗氣、儲氣等用途.醫院給病人輸氧氣時,也利用了類似的裝置辯閉宏.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這個地方水的作用有二:一是便於觀察流速,二是增加氧氣的濕度(先前為液態的,轉化為氣態時乾燥而冷,所以要加濕).A、B導管連接供氧鋼瓶,則A端為氣體輸出端,這樣會首先把水排出,顯然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故A錯.B、A導管為氣體流入端,使氧氣從B端流出,連接病人吸氧導氣管.故B正確.C、氣體從A流入,會產生氣泡從而判斷有無氣體.故C正確.D、因進氣管通入到了蒸餾水中,氣泡越明顯,氣體的流入速度就越快,因此,可判斷輸出氧氣的速度,D正確.故答案選A.
問題二:(2014?泉州)小勇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的實驗:(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2)蠟燭A 和B 的要求是完全一樣,當玻璃板後面的蠟燭B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平面鏡成虛像,移去蠟燭B,並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個光屏.則光屏不能承接到像.(3)若將玻璃板和蠟燭下面的白紙換成方格紙進行實驗,這種做法的優點是便於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重合;相等;不能;虛;(3)便於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
問題三:(2006?濟寧)李明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電磁感應現象,他把裝置中的直銅線ab通過導線接在量程為3A的 A、題中實驗只有一根導體在切割磁感線運動,很少,電流表也不是靈敏電流表,實驗的過程是正確的,所以產生的電流很小,使電流表指針偏轉幅度很少,故A正確;B、感應電流大小是不受切割導體的粗細影響的,故B不正確;C、題中向右運動可以切割磁感線,但電流表指針未明顯偏轉,改為向左運動,只是改變了感應電流的方向,而不改電流大小,所以仍然偏轉不明顯,故C錯誤;D、導體改為上下運動,是不切割磁感線的,不會產生感應電流,故D錯誤.故選A.
問題四: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電極均為惰性電極)可吸收SO 2 ,並用陰極排出的溶液吸收NO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試題分析:A、從反應物和產物化合價判斷,左態叢邊硫的化合價從+4價到+6價,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為陽極,a為正極,錯誤;B、電子數目不對,電極反應式為2HSO 3 - +2H + +2e - =S 2 O 4 2- +2H 2 O,錯誤;C、正確;D、電解時陽離子向陰極移動,陰離子向陽極移動,錯誤。
問題五: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可以進行金屬性質的探究.(1)裝置A中的溶液不同時,可觀察到不同的實驗現象.①若將鐵 (1)①由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可知,當鐵與可溶性的銅鹽反應時有紫紅色固攜冊體析出,所以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硫酸銅;②由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可知,當鐵與鹽酸或硫酸反應時有氣體生成,所以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硫酸;③鐵和水、氧氣作用,會生銹,所以將燒懷中的溶液換成蒸餾水,將裝置A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後,觀察到鐵片表面出現紅色物質;(2)若比較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大小,常用「三取中」的方法,即根據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大小,取中間金屬的鹽溶液與兩邊的金屬反應,所以溶液可以取硫酸銅的溶液,金屬片分別取鐵片和銀片.故答案為:(1)①硫酸銅;②硫酸;③鐵片表面出現紅色物質;(2)硫酸銅的溶液,鐵片和銀片.
問題六:(2014?台州)利用如圖裝置進行「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實驗.用兩根細繩將小球懸掛起來,拉起小球, (1)若用一根細繩,小球的擺動方向會不穩定,利用如圖兩根細繩懸掛小球,便於控制小球的撞擊方向,便於碰准木塊;(2)實驗中小球一定,小球擺動的角度不同,撞擊木塊時的速度不同,所以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物體的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3)細繩與豎直方向成的θ角不同,則下落的高度不同,通過對木塊做功的多少,可以判斷小球重力勢能的大小,所以該實驗可以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故答案為:(1)便於控制小球的撞擊方向(或便於撞准木塊等);(2)速度;(3)物體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有什麼關系?或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
4. (2012福州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請利用其中一種或多種器材,分別完成一個指定的力學實驗和設計一
解答:(悉帆握1)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麼因素有關,可以分別用相同的力把錐子的尖和尾部壓到橡皮泥上,或分別用不同的力把錐子的同一端壓到橡皮泥上,通過觀察橡皮泥的形變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轎鋒
(2)將錐子斜插入裝有水的塑料瓶中,由於光的折射,看起來睜慶就會變折了.
故答案為:可以分別用相同的力把錐子的尖和尾部壓到橡皮泥上,或分別用不同的力把錐子的同一端壓到橡皮泥上;橡皮泥的形變程度不同;
錐子、塑料瓶及水;光的折射;將錐子斜插入裝有水的塑料瓶中;錐子看起來變折了.
5. 你還能設計出在氣墊導軌上做哪些運動學和動力學實驗
利用氣墊導軌裝置可以做很多力學實驗,如測量物體的速度,驗證牛頓第一定律;測量物體的加速度,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測量重力加速度;研究動量守恆定律;研究機械能守恆定律等等。
建議去207拍照
6. 請利用一隻氣球,設計兩個不同的力學實驗,按要求完成下表. 操作方法實驗現象物理知識實驗一壓力的作用
在設計實驗一時,可用一根手指按壓氣球,保持受力面積相同,先後用不同的力來按壓讓慶,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
在設計實驗二時,可將充氣的氣球向桌面撞擊,發現氣球被彈起,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
操作方法 | 實驗現象 | 物理知識 | |
實驗一 | 用一根手指先後用不同的力按壓充氣的氣球,觀察氣球形頌簡變程度的大小. | 用力越大,氣球形變越大,反之氣球形變越小. |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 |
實驗二 | 將充氣的氣球向桌面撞擊. | 氣球被彈起 | 力野滑褲的作用是相互的 |
7. 利用圖1示裝置可以做力學中的許多實驗.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利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
(1)A、此裝置可以用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利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通過增減小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木板傾斜度,曲線的種類有雙曲線、拋物線、三角函數曲線等多種,所以若a-m圖象是曲線,不能斷定曲線是雙曲線,即不能斷定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應畫出a-
C、利用此裝置探究「小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實驗時,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否則無法探究小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即摩擦因數,故C正確. 故選:C. (2)對整體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μmg=ma得:a=
故答案為:(1)C;(2)①遠小於;②小於;大於. |
8. 磁懸浮導軌的力學實驗測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磁懸浮導軌的力學實驗測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如下:
1、根據自由落體運動g=2s/t2,測下落的高度和時間。高度可由米尺測出,測量時間可用手錶、秒錶、打點計時、閃光照片、滴水法(自來水、滴定管)、光電門、單片機等。
2、利用小球在保證初速度不變的情況下下落兩個不同的高度,則有s1=v0t1+½gt12,s2=v0t2+½gt22,v0是小球經過上光電門時的初速度,由上兩禪配散式得g=[2(s2/t2-s1/t1)]/(t2-t1)。
3、針對上個方案,採用多種數據處理,實驗方案也不同,如多次測量、逐差法、作圖法、Z小二乘法等。
學好物理的方法
1、明確自己的薄弱環節。初中物理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各個部分之間相對獨立,賀氏因此很有可能會出現某一部分學得好,另一部分學不好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明確自己在學習物理方面的知識缺陷主要在什麼地方,然後及時補足。
2、重視畫圖和識圖。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賣卜運用電磁學知識的復雜電路設計,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按照科學的方法動手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所以初中生要想學好物理,一定要會畫圖和識圖。
9. 綜合實驗--研究兩個力學小實驗(可以配圖說明):(1)請你設計一個驗證性小實驗,證明「氣體液化放出熱
(1)根據圖示的實驗,當水蒸氣遇到上方的金屬片時,會有小水滴生成,說明水蒸氣發生了液化現象,用手觸摸金屬片時,會感覺到燙,說明「氣體液化過程要放出熱量」.①在兩玻璃板上滴質量相同的水滴;
②用玻璃棒把其中的一個水滴表面積擴大;
③把兩玻璃板放在相同溫度的兄舉羨同一房間內觀察水滴的蒸發時間.
10.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裝置還能做什麼實驗
(1)此裝置可以用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只要受力恆定即可;
(2)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改變小車質量後,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阻力;
(3)利用此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時,為了盡可能准確,不掛鉤碼平衡摩擦力時,但小車後面需要固定紙帶.
故答案為:(1)不需要; (2)不需要; (3)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