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裝置來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
(1)圖中試管較小,如果直接用酒精燈加熱受熱會不均勻,且溫度上升較快,不便於記錄各時刻的溫度值,可以選用乙裝置,使冰在空氣中吸熱自行熔化;
該實驗應選用碎冰塊來進行實驗,這樣受熱均勻,效果較好;
(2)如圖所示,是觀察水沸騰的實驗裝置,除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時間的工具秒錶;
(3)冰在加熱後2min到第6min這段時間雖然不斷的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這是冰的熔化過程,持續了4min.加熱至第6min時是液態;
(4)冰熔化需要吸收熱量,雖然未給冰加熱,但周圍溫度高於冰的溫度,所以冰可以吸收到熱量;
燒杯外壁有一層水珠,空氣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杯凝結成小水滴,屬於液化現象.
故答案為:(1)a;碎冰塊;(2)秒錶;(3)4;液態;(4)需要;液化.
⑵ 小明探究「冰熔化實驗」的裝置如圖所示.(1)利用水給試管內的冰加熱和選用碎冰,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冰___
(1)利用水給試管內的冰加熱的方法,稱為「水浴法」,這樣可以使冰均勻受熱.內容
(2)描點連線畫圖即可;
(3)每一個大格代表10℃,每一個小格代表1℃,示數是4℃;
(4)由圖象可知,冰在0℃時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因此冰的熔點是0℃;
由圖象可知,在2~6min內冰的溫度保持不變,冰處於熔化過程,因此該物質在第5分鍾時,處於固液共存態;
冰在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內能不斷增加,因此內能與第3分鍾時具有的內能相比增大.
(5)從圖象中可以看出冰的熔化過程花了6min-4min=2min;根據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熱c和升高的溫度△t成反比.冰的溫度升高的快,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冰的大.
(6)燒杯中的水被加熱至沸騰,燒杯中的水沸騰後,試管中的水沒有沸騰,試管中的水雖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而沸騰;
故答案為:(1)均勻受熱;(2)
(3)4;(4)0;固液共存;冰溫度不變,繼續吸熱;(5)4;比熱容;(6)不會
⑶ 小明和小華在15℃的環境中做「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時,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實驗裝置圖.(
(1)由於酒精燈的火焰溫度比較高,乙裝置中冰塊受熱熔化很快,冰熔化需要的時間很短,無法記錄冰熔化時的溫度.採用甲裝置,由於環境的溫度是15℃,冰從空氣中吸收熱量完成熔化過程,熔化時間相對變長,便於測量冰熔化時的溫度.所以實驗採用甲裝置.
(2)較小的冰塊受熱均勻.
(3)冰和水的質量相等,吸放熱量相等,冰開始吸熱升溫快,而水吸熱升溫慢,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慢,根據Q=cm△t得,水的比熱大於冰的比熱.
冰是晶體,冰熔化時,溫度保持0℃不變.
冰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內能變大.
故答案為:(1)甲;(2)較小的冰塊;(3)比熱;不變;變大.
⑷ 圖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蠟的熔化過程的實驗裝置.器材有:冰、蠟、熱水瓶、試管、燒杯、鐵架台(帶鐵夾)、
(1)冰屬於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蠟屬於非晶體,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甲圖象中有一段時間,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是冰的熔化圖象.零刻度在下方,液柱遠離零刻度,是零上.每一個大格代表10℃,每一個小格代表2℃,示數是52℃.
(2)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冰和蠟不能吸收熱量,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後,冰和蠟能從熱水中吸收熱量,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吸收熱量.
(3)為了讓實驗順利進行,且較為准確,在實驗中,下述現象都應注意:
①實驗前,先用刨冰機或絞肉機將代熔化的物質打碎,以保證受熱均勻.
②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間,不要碰到試管壁和底,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的液面相平,保證數據准確.
③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等.
故答案為:(1)冰;52;(2)吸熱;(3)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間,不要碰到試管壁和底,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的液面相平,保證數據准確
⑸ 如圖甲、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如圖丙所示是她根據實驗數據繪出的冰熔化
(1)試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適當.其「適當」的含義是將裡面的物質全部浸沒在水中,不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2)圖乙所示的燒杯中水的質量較少,這樣可以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所用的時間;
由乙圖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98℃;
(3)冰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水在沸騰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相同的特點是吸收熱量和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將裡面的物質全部浸沒在水中,不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2)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所用的時間;98;(3)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⑹ 小博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裝置來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m)本實驗都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
(1)本實驗都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是溫度計和停表(或秒錶、五表、表);常用的液體溫度計都是利用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由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六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2℃;
(2)實驗中宜選用等質量的碎冰塊,均勻受熱,可以減小誤差;
(b)利用水浴法加熱,不但能使試管受熱均勻,而且物質的溫度上升速度較慢,便於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故應選擇乙裝置;
(9)晶體在熔灶滑握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冰熔化過程共經歷bm十n,在第bm十隱慶n時,該物質處於熔化過程,所以是固液共存態.
故答案為:(1)停表(或秒錶、五表、表);熱脹冷縮;-2;(2)碎冰塊;(b)乙;均勻受熱(或受熱均勻);(9)b;讓納固液共存.
⑺ (2014建鄴區一模)圖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冰的溫度隨吸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
(1)將裝復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制置在空氣中,而不用酒精燈加熱.這樣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升溫較慢目的是為了便於記錄數據;
(2)由圖象知,冰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0℃不變;
(3)分析圖乙可以看出,該物質在固態時2min升高了3℃,液態時2min升高了2℃,故該物質該物質在固態時比液態時升溫快,在時間相同時,固態時溫度升高快,表明固態時的比熱容小於液態時的比熱容.
故答案為:(1)慢;(2)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3)快;固態時比熱容比液態時小.
⑻ 如圖甲是「探究冰熔化」的實驗裝置,不用酒精燈加熱是______(正確/錯誤)的;圖乙是「探究蠟燭熔化」的
由於實驗是常溫下在教室內進行的,室內溫度高於冰的熔點,可以使冰吸收到熱量,專這樣熔化更慢,更屬容易觀察和記錄數據,因此甲缺少酒精燈加熱是正確的;
乙裝置將需要加熱的物質放入試管中,並用水進行加熱,這樣可以使物質受熱更加均勻;
銅和冰都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玻璃和松香是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斷升高,所以具有冰熔化特點是銅.
故答案為:正確;使物體均勻受熱;不變;銅.
⑼ 如圖1所示是研究冰的熔化實驗裝置,這種加熱冰的方法叫______法,採用這種方法加熱的好處是______(請你
(1)如圖所示,給冰加熱的方法叫水浴法,採用這者或種方法加熱的好處是受熱均勻;
(2)根據首森伍表格中的數據,先描點,再畫線,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水浴;受熱春歲均勻;圖象同上.
⑽ 如圖甲、乙分別是常溫下「探究冰、蠟燭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______(填「正確」
由於冰的熔點為0℃,常溫下冰熔化過程可從空氣中不雹野斷吸熱,因此缺少酒精燈加熱是可以的.
乙裝置將需要加熱的物質放入試管中,並用水進行加熱,這樣可以使物質受熱更加均勻.
從圖2看,從第8分鍾開始,物質的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其熔點為80℃.
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雖核鏈然溫度保持不變,但不斷吸熱,內能增大.
故答案為:正確;源氏喊受熱均勻;80;不變;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