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噴泉實驗裝置及儀器

噴泉實驗裝置及儀器

發布時間:2023-04-15 05:03:42

❶ 我想建一個家庭化學實驗室,請問都需要准備哪些器材和試劑。

可以買一些鐵絲,銅絲,醋酸(稍微稀釋),買幾包PH試紙,很便宜的,基本都是一塊多錢一包,蠟燭,火柴,石灰水,吸管,在路邊撿一些小石頭,方便的話在備一點稀鹽酸(可能需要自己稀釋,要小心),碳酸鈉(純鹼)粉末,漏斗,濾紙,玻璃棒,再買一些小試管燒杯之類的,這些基本都比較安全的。

❷ 關於碳酸飲料的化學實驗

薄荷糖的噴泉實驗(見圖)。實驗僅需要一瓶2.25L的碳酸飲料和一盒薄荷糖,這在超市很容回易購買到。打開碳酸答飲料瓶子,把一盒薄荷糖迅速倒入其中,碳酸飲料就會立刻噴出來形成約1米高的噴泉。因為在薄荷糖里除了含白砂糖、葡萄糖,還含有一種讓薄荷糖耐嚼的成分——阿拉伯膠,這種阿拉伯膠與水接觸後使水分子的表面張力很容易大幅度降低,釋放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氣體。而碳酸飲料中富含大量的二氧化碳,瓶內壓強較外界低,打開瓶蓋與外界接觸後,外界大的壓強使得CO2(l)=可逆符號=CO2(g)平衡右移,溶解在飲料中的二氧化碳迅速以氣體形式釋放出來,所以當薄荷糖接觸到碳酸飲料後,在薄荷糖表面微小的凹點處的晶核形成點,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氣泡,二氧化碳的瞬間增多,使得飲料瓶內原本就很低的壓強更急速降低,外界壓強突然間相對更大,於是瓶子里所有的液體受擠壓立刻向上沖出,形成了很高的噴泉。這一簡單易行的實驗,讓學生驚嘆之餘還能學到一些壓強影響化學平衡等化學及物理學方面的知識,同時解釋了打開啤酒瓶啤酒泡沫溢出的生活現象。

❸ 初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項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容器與反應器
1、可直接加熱
(1)試管
主要用途:①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②收集少量氣體和氣體的驗純。
③盛放少量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住距試管口1/3處。
②試管的規格有大有小。不加熱時,試管內盛放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2,加熱時不超過1/3。
③加熱前外壁應無水滴;加熱後不能驟冷,以防止試管破裂。
④加熱時,試管口不應對著任何人。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⑤不能用試管加熱熔融NaOH等強鹼性物質。
(2)蒸發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
②乾燥固體物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盛液量不超過容積的2/3。
②可直接加熱,受熱後不能驟冷。
③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
(3)坩堝
主要用途:用於固體物質的高溫灼燒。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把坩堝放在三腳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熱。
②取放坩堝時應用坩堝鉗。
③加熱後可放在乾燥器中或石棉網上冷卻。
④應根據加熱物質的性質不同,選用不同材料的坩堝。
2、墊石棉網可加熱
(1)燒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
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
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
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CO2氣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燒杯量取液體。
②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杯外壁應無水滴。
③盛液體加熱時,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2/3,一般以燒杯容積的1/2為宜。
④溶解或稀釋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2)燒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
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
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瓶外壁應無水滴。
②平底燒瓶不能長時間用來加熱。
③不加熱時,若用平底燒瓶作反應容器,無需用鐵架台固定。
(3)錐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應器。
②代替試管、燒瓶等作氣體發生的反應器。
③在蒸餾實驗中,用作液體接受器,接受餾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定時,只振盪不攪拌。
②加熱時,需墊石棉網。
3、不能加熱
(1)集氣瓶(瓶口邊緣磨砂)
主要用途:①與毛玻璃片配合,可用於收集和暫時存放氣體。
②用作物質與氣體間反應的反應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加熱。
②將瓶口與毛玻璃片塗抹一層薄凡士林,以利氣密。
③進行燃燒實驗時,有時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細沙。
(2)廣口瓶、細口瓶(瓶頸內側磨砂)
主要用途:①廣口瓶用於存放固體葯品,也可用來裝配氣體發生器(不需要加熱)。
②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一般不能加熱。
②酸性葯品、具有氧化性的葯品、有機溶劑,要用玻璃塞;鹼性試劑要用橡膠塞。
③對見光易變質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
②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
③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
(4)啟普發生器
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熱制氣體反應的反應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可加熱,也不能用於劇烈放熱的反應。
二、計量儀器
1、粗量儀器
(1)量筒
主要用途:①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其精度可達到0.1mL)。
②通過量取液體的體積測量固體、氣體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有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規格的,量筒規格越大,精確度越低。
②量筒無零刻度。
③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2、精密量度儀器
(1)滴定管
主要用途:①准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可精確到0.01mL)。
②中和滴定時計量溶液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鹼性試劑;鹼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試劑、具有氧化性的試劑、有機溶劑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

(2)容量瓶
主要用途:配製一定體積濃度准確的溶液(如物質的量濃度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頸部有一環形標線,瓶上標有溫度和容器,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
③不用來量取液體的體積。
3、計量器
(1)托盤天平
主要用途:用於粗略稱量物質的質量,其精確度可達到0.1g。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稱量前調「0」點:游碼移零,調節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兩盤墊紙,左物右碼。易潮解、有腐蝕性的葯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
③稱量後:砝碼回盒,游碼回零。
(2)溫度計
主要用途:用於測量液體或蒸氣的溫度。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根據測量溫度的高低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
②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的液泡要懸在液體中,不能觸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
③蒸餾實驗中,溫度計的液泡在蒸餾燒瓶支管口略下部位。
④不能將溫度計當攪拌棒使用。
三、乾燥儀器
1、乾燥管
主要用途:內裝固體乾燥劑,用於氣體的乾燥或接入容器,防止物質吸收水汽或CO2等。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球體和細管處一般要墊小棉花球或玻璃絨,以防止細孔被堵塞
②氣體從口徑大的一端進入,從口徑小的一端流出
③用乾燥管之前,務必檢查一下乾燥管是否是通的。
2、乾燥器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潮濕的物質乾燥。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很熱的物體稍冷後放入。
②開閉器蓋時要水平推動。
③不能使用液體乾燥劑(如濃硫酸),一般用無水氯化鈣或硅膠等。

四、其他常用化學儀器
1、酒精燈
主要用途:化學實驗室中的常用熱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3/4,也不得少於容積的1/4。
②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熄滅時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
④需要獲得更高的溫度,可使用酒精噴燈。
2、洗氣瓶
主要用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氣體雜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時要注意氣體的流向,一般為「長進短出」。瓶內加入的液體試劑量以容積的1/3為宜,不得超過 。
3、漏斗
主要用途:
(1)普通漏斗
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②用於過濾裝置中。
③用於防倒吸裝置中。

(2)長頸漏斗
①向反應器中注入液體。
②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3)分液漏斗
①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②向反應器中滴加液體。
③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熱。
②長頸漏斗下端應插入液面以下。
③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檢驗是否漏水。

(4)玻璃棒
主要用途:常用於攪拌、引流,在溶解、稀釋、過濾、蒸發、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等實驗中應用廣泛。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攪拌時避免與器壁接觸。

❹ ipad在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有哪幾種

通過實施本節課的教學與聆聽點評指導,我感到受益非淺,感觸也頗多。新的媒體、新的技術有其獨特的優勢,當這些新媒體技術對當今課堂教學產生沖擊時,新的課堂模式當然也就需要引入新的理念、新的元素。如果不依據這種獨特性重新構建課堂教學,就無法探索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可替代性,也就無法從根本上體現新媒體技術的教育教學應用價值。
一、 課堂教學設計重構
本節課為了探索ipad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對課題與教學目標的的擬定是局空經過反復斟酌的。在對目前現有的ipad軟體了解分析後發現,適用於化學學科教學的軟體主要是涉及元素周期表(律)、模擬微觀粒子、模擬實驗室等方面桐棗瞎。這些軟體大多有欠成熟,有些是英語開發軟體,不便學生閱讀,有些則模擬效果較差,難以反映真實情況,因此這些軟體並不適用於化學原理的講解或元素性質的分析。而高一學生從初三到現在只學習了一年多化學,加上中考等多方面的因素,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機會並不多。
因此本節課大膽舍棄了相關的化學學科軟體,嘗試應用ipad中課堂互動的平台系統,即iclass軟體,從實驗設計的角度來設計一堂特別的實驗課。對於這一類課型的教學活動,傳統的課堂中由於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不可能讓學生現場搭建全部裝置,所以一般是由學生描述或是畫圖實物投影的方式來進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是有相當局限性的,因而實驗類課題向來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基於Ipad優異的交互性特點,本節課教學設計把重點放在學生活動的設計,學生活動在整節課岩源中占據主導地位,其必然結果就是課堂更加開放,學生思維得到更大程度地提升。
l 教學設計比較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傳統)

學生活動(ipad應用)

設計意圖

思考一:能否設計實驗證明氯化氫極易溶於水?

簡要描述或畫圖實物投影

活動一:設計實驗證明氯化氫極易溶於水(ipad應用點)

不限定學生思維方式,初步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噴泉實驗引入作鋪墊

思考二:噴泉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在教師啟發下逐步理解

分組討論

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分組討論,理解裝置中各部分試劑作用

思考三:還有哪些氣體可以用該裝置完成噴泉實驗?

參考資料庫回答

參考資料庫回答

培養讀取表格信息的能力

思考四:你能對噴泉實驗作出哪些改進?

簡要描述或畫圖投影裝置改進圖

活動二:用所給儀器葯品設計噴泉實驗(ipad應用點)
活動三:自選儀器葯品設計噴泉實驗(ipad應用點)

基於已知噴泉實驗原理,在限定范圍內加以應用,鞏固對噴泉實驗原理的理解應用。
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原理角度出發改進實驗裝置

思考五:噴泉實驗原理拓展應用

在教師啟發下遷移應用

討論例舉噴泉實驗原理在化學實驗中應用

遷移應用壓強差原理,重點理解防倒吸裝置的原理及其應用

在教學設計中,希望學生盡可能發散思維,因此採用頭腦風暴式的活動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設計或改進實驗裝置,設計了三個學生活動,也就是三個ipad應用點,由淺入深,逐步拓寬學生思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活動。當然由於課堂時間與掌控程度有限,以及學生對於iclass軟體操作也還不夠熟練,因此也在不斷地改變教學設計和側重點,但是風暴式思維交互體現的想法至始至終都貫徹其中。
l 基於ipad技術應用的教學設計流程(終稿)

在實際進行教學活動中,首先建立在學生對噴泉實驗裝置及其原理已有一定認識理解的基礎上提出活動要求,要求學生自選材料設計實驗裝置來體現壓強差原理,原則上要求現象明顯,操作簡便,這也是對於一般實驗裝置設計的普遍要求,同時限定葯品和儀器范圍以便於課堂討論,另外提供常見氣體的基本性質作參考。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後,從預先導入的圖片庫中選取適當的儀器畫出實驗裝置圖並上傳至雲端,再回到同學互評界面就能夠看到所有同學的設計裝置圖。

總體而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就是以基礎實驗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具體實驗案例分析實驗實質,突破定勢思維進行實驗探究設計,應用iclass交互平台盡可能實現學生思維過程的顯性化和多元化。
二、 課堂教學資源重構
電子設備日新月異的發展為課堂教學資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理科教學,尤其是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傳統的板書和演示實驗不容忽視的同時,如何適時恰當地應用ipad技術為教學目標服務,並體現其優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則成為了本節課的難點,也是一大亮點。這就需要在多種教學資源間做出一定的取捨和合理的分配。

課堂教學資源

使用方法

使用目的

板書

書寫整理歸納

記錄教學進展及學生思維過程
歸納學科知識點精要

實驗

主要實驗做演示實驗
視頻實驗僅作討論介紹

展示真實實驗效果,現象明顯
學生印象深刻

PPT

主幹問題以標題形式出現
資料庫1、2顯示

投影主要問題,推進教學進度
資料庫供學生設計活動時作參考

實物投影

不用

由Ipad代替

Ipad

應用iClass軟體中的畫圖板
裝置圖上傳至雲端分享交流評價

多點展現每一位學生思維過程與成果

學生設計圖

解釋說明裝置圖原理
找出同類型裝置圖歸類

培養分類歸納的思想

為了突顯ipad有別於其他媒介的不可替代性,教學過程中首先選取個別同學的裝置圖,要求學生解釋說明原理,之後要求全體學生共同尋找與此個例裝置圖同屬一個類型的實驗裝置,報出裝置圖編號,通過教師的板書體現分類。最後由一名學生對所有同學的設計裝置圖進行歸納總結壓強差原理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通過這樣的教學互動,不僅每一位學生都融入到課堂中,並且他們的設計裝置圖也成為了生成性的課堂教學資源,增加學生成就感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其他媒介技術都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同伴間的互動分享,讓學生初步形成分類歸納的思想方法,以教師提供的噴泉實驗為範例,啟發引申至其他相同原理的實驗裝置,再由學生設計圖的個案為範例,輻射全體學生的同類型裝置,使學生從「個」的學習遷移到「類」的學習,這就使得ipad的應用功能在這里得到了提升。
三、課堂交互方式重構
傳統的課堂交互方式主要包括師生交互和生生交互。隨著ipad技術進入課堂,課堂中增加了第三種交互方式,即人機交互。這里的人機交互包括多個方面。
首先教師需要在黑板、PPT、iClass交互界面等多種媒介、多個界面之間熟練的切換,在這樣一個開放式的課堂中對教師的課堂智慧以及臨場應變能力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其次對學生而言,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間的交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本單純的文本讀取學習內容到現在接收媒介越來越多樣化,可能在同一時間需要聆聽教師的講授,注意黑板上的板書,讀取PPT上的信息,並完成iClass軟體中的操作活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聽課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就能夠收獲更高效的課堂教學。
這樣一種人機交互方式的出現對另兩種交互方式也是一種沖擊。
師生交互由單向交流變為多向交流。對於教師提出的一個問題,每位學生都能夠在交互平台中完成。站在教師的角度,可以接收到的同樣是來自每位學生不同的反饋。這其中不僅信息的流動由傳統的教師至學生變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同時也大大縮短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時間,並使信息反饋更加及時、准確。
生生交互在這種模式下也更加的多極化。一位學生發出的成果答案能夠在每位同學的交互平台中出現,反過來每位同學接收到的也是來自其他學生的思維動向,這個過程中也就真正實現了多點與多點之間交互性的課堂教學模式。由此課堂上「學生主體」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學生更多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甚至控制部分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教學進展,而教師就是在這種交互中更便捷、快速的發現問題,再通過「導」解決問題,使課堂變得更加靈動。
在整個備課、磨課、授課、評課的過程中,ipad技術所表現出的在課堂教學中優越性毋庸置疑,然而,辯證地看待ipad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
l Ipad≠教師: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但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在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後教師首先需要講解基本的知識原理,繼而啟發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思考,此外還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反饋控制課堂節奏,這些復雜的活動都是ipad所不能替代的。
l Ipad≠實驗: Ipad同樣也有模擬化學實驗室的Chemist軟體,但是模擬實驗的效果不如人意,尤其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最基本的倒吸現象都無法模擬,所以對化學學科的教學而言,任何先進技術的模擬效果都不可能代替真實的演示實驗。對學生而言,他們也更樂於看到真實的實驗效果,這對他們的記憶理解來說印象也更加深刻。
l Ipad≠實物投影:實物投影只能投影部分學生的設計圖,教師僅能關注到部分學生的設計,經選取後加以點評,學生之間是難以進行交流分享的,教師或學生都不可能了解到全體學生的設計思路,更無法對全體學生的設計圖加以分類歸納。
l Ipad≠PPT:單純地將ipad作為播放PPT的一種工具是沒有必要的,也無法體現Ipad的優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PPT更適合將課堂中一些推進教學進展的關鍵性問題投影在大屏幕上,作為一種提示或階段性的標志,或是作為大量集中信息的播放媒介以供讀取和參考。
l Ipad≠黑板:雖然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受到普遍的接受和使用,然而在理科教學中板書的設計仍然十分必要。板書能夠隨時記錄課堂教學的進展情況,實時反映教師或學生的思路,且使用方便。加以設計後的板書也能夠幫助學生對整堂課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這些都是Ipad無法實現的。當課堂中教師所使用的媒介越來越多時,不能把ipad僅僅當作一塊白板,要能夠使媒介之間互補協作才是ipad技術應用的價值體現。
誠然,ipad所引領的一批新媒體新技術對現代課堂教學模式的沿革具有相當大的沖擊和影響,但它所昭示的新的課堂模式理念還是基本符合當下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的。雖然目前它尚不能,也沒有必要完全替代現有的教學手段,但由此對於未來多點觸控式的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展望還是值得廣大教育者深思的。

❺ 高中化學試驗中常用的儀器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容器與反應器
1、可直接加熱
(1)試管
主要用途:①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②收集少量氣體和氣體的驗純.
③盛放少量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住距試管口 處.
②試管的規格有大有小.不加熱時,試管內盛放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 ,加熱時不超過 .
③加熱前外壁應無水滴;加熱後不能驟冷,以防止試管破裂.
④加熱時,試管口不應對著任何人.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⑤不能用試管加熱熔融NaOH等強鹼性物質.
(2)蒸發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
②乾燥固體物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盛液量不超過容積的 .
②可直接加熱,受熱後不能驟冷.
③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
(3)坩堝
主要用途:用於固體物質的高溫灼燒.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把坩堝放在三腳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熱.
②取放坩堝時應用坩堝鉗.
③加熱後可放在乾燥器中或石棉網上冷卻.
④應根據加熱物質的性質不同,選用不同材料的坩堝.
2、墊石棉網可加熱
(1)燒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
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
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
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 氣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燒杯量取液體.
②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杯外壁應無水滴.
③盛液體加熱時,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 ,一般以燒杯容積的 為宜.
④溶解或稀釋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2)燒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
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
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瓶外壁應無水滴.
②平底燒瓶不能長時間用來加熱.
③不加熱時,若用平底燒瓶作反應容器,無需用鐵架台固定.
(3)錐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應器.
②代替試管、燒瓶等作氣體發生的反應器.
③在蒸餾實驗中,用作液體接受器,接受餾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定時,只振盪不攪拌.
②加熱時,需墊石棉網.
3、不能加熱
(1)集氣瓶(瓶口邊緣磨砂)
主要用途:①與毛玻璃片配合,可用於收集和暫時存放氣體.
②用作物質與氣體間反應的反應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加熱.
②將瓶口與毛玻璃片塗抹一層薄凡士林,以利氣密.
③進行燃燒實驗時,有時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細沙.
(2)廣口瓶、細口瓶(瓶頸內側磨砂)
主要用途:①廣口瓶用於存放固體葯品,也可用來裝配氣體發生器(不需要加熱).
②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一般不能加熱.
②酸性葯品、具有氧化性的葯品、有機溶劑,要用玻璃塞;鹼性試劑要用橡膠塞.
③對見光易變質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
②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
③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
(4)啟普發生器
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熱制氣體反應的反應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可加熱,也不能用於劇烈放熱的反應.
二、計量儀器
1、粗量儀器
(1)量筒
主要用途:①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其精度可達到0.1mL).
②通過量取液體的體積測量固體、氣體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有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規格的,量筒規格越大,精確度越低.
②量筒無零刻度.
③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2、精密量度儀器
(1)滴定管
主要用途:①准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可精確到0.01mL).
②中和滴定時計量溶液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鹼性試劑;鹼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試劑、具有氧化性的試劑、有機溶劑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
(2)容量瓶
主要用途:配製一定體積濃度准確的溶液(如物質的量濃度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頸部有一環形標線,瓶上標有溫度和容器,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
③不用來量取液體的體積.
3、計量器
(1)托盤天平
主要用途:用於粗略稱量物質的質量,其精確度可達到0.1g.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稱量前調「0」點:游碼移零,調節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兩盤墊紙,左物右碼.易潮解、有腐蝕性的葯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
③稱量後:砝碼回盒,游碼回零.
(2)溫度計
主要用途:用於測量液體或蒸氣的溫度.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根據測量溫度的高低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
②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的液泡要懸在液體中,不能觸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
③蒸餾實驗中,溫度計的液泡在蒸餾燒瓶支管口略下部位.
④不能將溫度計當攪拌棒使用.
三、乾燥儀器
1、乾燥管
主要用途:內裝固體乾燥劑,用於氣體的乾燥或接入容器,防止物質吸收水汽或 等.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球體和細管處一般要墊小棉花球或玻璃絨,以防止細孔被堵塞
②氣體從口徑大的一端進入,從口徑小的一端流出
③用乾燥管之前,務必檢查一下乾燥管是否是通的.
2、乾燥器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潮濕的物質乾燥.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很熱的物體稍冷後放入.
②開閉器蓋時要水平推動.
③不能使用液體乾燥劑(如濃硫酸),一般用無水氯化鈣或硅膠等.
四、其他常用化學儀器
1、酒精燈
主要用途:化學實驗室中的常用熱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 ,也不得少於容積的 .
②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熄滅時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
④需要獲得更高的溫度,可使用酒精噴燈.
2、洗氣瓶
主要用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氣體雜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時要注意氣體的流向,一般為「長進短出」.瓶內加入的液體試劑量以容積的 為宜,不得超過 .
3、漏斗
主要用途:
(1)普通漏斗
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②用於過濾裝置中.
③用於防倒吸裝置中.
(2)長頸漏斗
①向反應器中注入液體.
②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3)分液漏斗
①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②向反應器中滴加液體.
③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熱.
②長頸漏斗下端應插入液面以下.
③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檢驗是否漏水.
(4)玻璃棒
主要用途:常用於攪拌、引流,在溶解、稀釋、過濾、蒸發、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等實驗中應用廣泛.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攪拌時避免與器壁接觸.

❻ 大型化學儀器及用途

由上至下,分別為:試管夾,燒杯,集氣瓶,滴瓶,漏斗,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啟衫畝,蒸發皿。試管夾:夾持試管,用於加熱。燒杯: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

水浴加熱等。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塌沖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悄森杯可用來檢驗氣體。集氣瓶:收集氣體,洗滌氣體,顯示氣體流速。滴瓶: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

漏斗:由於過濾。分液漏斗:逐滴滴加反應物,控制反應速度。圓底燒瓶: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加熱要用石棉網)蒸發皿:①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②乾燥固體物質。

❼ 氨溶於水的噴泉實驗的步驟

高中化學第2冊的氨這一節是這樣講的:
在乾燥的圓底燒瓶力充滿氨氣,用帶有專玻璃管和屬滴管(滴管力預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燒杯里(水裡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試液),把實驗裝置裝好後。打開橡皮管的夾子,擠壓滴管的膠頭,使少量的水進入燒瓶。觀察現象。
可以看到,燒杯里的水由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噴泉,燒瓶內液體呈紅色。
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出,氨極易溶於水,經試驗測定,在常溫,常壓下,一體積的水中能溶解700體積的氨。

參考資料:高中化學第2冊的氨這一節

兄弟啊,多加點分啊,出來混不容易。。。。。

❽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形成壓強差.(1)圖Ⅰ是化學教材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夾持儀

(1)極易溶於水或氣體與溶液易發生化學反應可形成圖中噴泉,A、C、D均可內形成噴泉容,而B中氧氣不易溶於水,則不能形成噴泉,故答案為:B;
(2)酒精由液態變為氣態,可形成噴泉,則選擇的物質與冷水接觸放出大量的熱即可,只有A中生石灰與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熱,BD中熱效應不明顯,C中吸熱,
故答案為:A;
(3)圖Ⅲ所示的噴泉實驗裝置,利用氣體的熱膨脹打破壓強平衡即可引發噴泉實驗,則方法為打開止水夾,用手(或熱毛巾等)將燒瓶捂熱,氨受熱膨脹,趕出玻璃管內空氣,氨氣與水接觸,從而引發噴泉,故答案為:打開止水夾,用手(或熱毛巾等)將燒瓶捂熱,氨受熱膨脹,趕出玻璃管內空氣,氨氣與水接觸,從而引發噴泉.

❾ 跪求噴泉實驗的原理,裝置,注意事項,具體操作及視頻

視頻就沒拉,資料就有

噴泉實驗
【製作方法】

取一玻璃瓶,瓶口塞入一打孔膠塞。塞孔中插入一尖嘴玻璃管,外端套一膠管
【使用方法】

用注射器從瓶內抽氣若干次,然後用彈簧夾夾緊膠管。將玻璃瓶倒置於水槽中。去掉彈簧夾,則見有水經膠管從玻璃管尖嘴噴出,形成噴泉

【參考資料】

若在瓶中裝滿燙水(70-100℃),倒出熱水後,迅速塞緊帶尖嘴玻璃管的橡皮塞,並馬上倒放過來,插入水槽的水中,同樣可見噴泉現象。注意:過熱的瓶子不能浸入冷水之中,以免瓶子炸裂。

噴泉實驗是一個富有探索意義的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實驗的基本原理是使燒瓶內外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大的壓強差,利用大氣壓將燒瓶下面燒杯中的液體壓入燒瓶內,在尖嘴導管口形成噴泉(如圖1)。這類實驗的要求是:①裝置氣密性良好;②所用氣體能大量溶於所用液體或氣體與液體快速反應。能進行噴泉實驗的物質通常有以下幾組:

氣體(a)
液體(b)
液體(c)
實驗原理

NH3


NH3溶解度為1:700

HCl


HCl溶解度為1:500

CO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SO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Cl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Cl2=NaClO+NaCl+H2O

NO2


3NO2+H2O=2HNO3+NO(不能充滿)

噴泉實驗能形象地說明某些氣體極易溶於水(或特定溶液)。根據其原理進行拓展還可以探討噴泉實驗的多種應用。

一、根據實驗裝置和條件拓展

例如,2002年全國理綜試題第29題給出如圖2所示的裝置,要求說明引發噴泉的方法。

通過分析產生噴泉現象的原理,不難發現。只要打開止水夾,用手(或熱毛巾等)將燒瓶捂熱,氨氣受熱膨脹,趕出玻璃管內的空氣,氨氣與水接觸後迅速溶解,使燒瓶內壓強減小。就能發生噴泉。

二、根據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拓展

例如,某同學用HCl氣體做噴泉實驗時,噴入燒瓶內的水不足燒瓶容積的1/3,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燒瓶潮濕 (B)裝置氣密性不好 (C)水裡沒有加石蕊試液 (D)燒瓶內未集滿HCl

噴泉實驗失敗的原因很多,要弄清本質進行大膽假設。很明顯(A)(B)(D)都能使噴入燒瓶內的水不足燒瓶容積的1/3,所以答案為(C)。

三、根據實驗中發生的現象拓展

如圖3所示,甲學生在燒瓶中充滿O2,並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一種白色固體物質,欲做O2的噴泉實驗。實驗開始,用凸透鏡將日光聚焦於反匙燃燒匙中的固體,燃燒匙內出現一陣火光和白煙。等一會兒,打開橡皮管上的止水夾。看到有美麗的噴泉發生。請問他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了什麼物質?

綜合分析上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結合噴泉實驗的原理,我們會很容易想到反匙燃燒匙中加入的物質是白磷。白磷與燒瓶內的O2反應生成P2O5固體,使燒瓶內壓強減小。打開止水夾後燒杯中的水被壓入燒瓶內形成噴泉。

四、根據實驗中的生成物拓展

噴泉實驗是不是只能噴液體,能不能噴出別的什麼物質呢?

如圖4裝置,實驗前a、b、c活塞均關閉。若要在該裝置中產生噴煙現象,該怎樣操作?若想在該裝置中產生雙噴泉現象,該怎樣操作?

分析:擠壓膠頭滴管,滴管中的水溶解右瓶中的部分NH3使瓶內壓強減小。打開活塞a、b,左瓶中的HCl進入右瓶生成NH4Cl固體而產生噴煙現象。若此時打開活塞c,則燒杯內的水會壓向左右兩個燒瓶,在左瓶中產生紅色噴泉,在右瓶中產生藍色噴泉。

五、根據實驗中的反應物拓展

是不是只有無機物氣體才能產生噴泉現象呢?

把充滿乙烯的圓底燒瓶用帶有尖嘴導管的橡皮塞塞緊,按圖5安裝好儀器。

松開彈簧夾A,通過導管C向盛溴水的錐形瓶中鼓入空氣,使約10 mL溴水壓入燒瓶,再把彈簧夾A夾緊。振盪燒瓶,溴水很快褪色,有油狀物生成,燒瓶內形成負壓。松開彈簧夾A,溴水自動噴入。噴入約10 mL溴水後,再把彈簧夾A夾緊,振盪燒瓶,溴水又很快褪色。如此重復操作幾次。當噴入的溴水顏色不能完全褪盡時,說明燒瓶中的氣體已經完全反應。松開彈簧夾B,讓蒸餾水噴入燒瓶也可形成噴泉。只要反應完全,液體幾乎可充滿整個燒瓶。

六、關於生成物濃度的計算拓展

例如,同溫同壓下兩個等體積的乾燥燒瓶中分別 充滿①NH3 ②NO2,進行噴泉實驗,經充分反應後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無法確定

分析:①設燒瓶的體積為V L,則充滿NH3後氣體的物質的量為mol。發生噴泉現象後,燒瓶將充滿溶有NH3的溶液,即溶液的體積為V L,所以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

②設燒瓶的體積為V L,則充滿NO2後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mol。發生如下反應:3NO2+2H2O=2HNO3+NO,反應後生成HNO3的物質的量為 mol。由於剩餘L氣體,所以燒瓶中溶液的體積為L,因此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也為mol/L。所以答案選(C)。

七、根據實驗原理反向思維拓展

通常的噴泉實驗是設法減小燒瓶內壓強形成負壓,使液體噴入燒瓶。能不能增大外面的壓強將液體壓入燒瓶呢?請看以下兩個例子。

①如圖6裝置,在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是( )

(A)碳酸鈉和稀鹽酸 (B)氫氧化鈉和稀鹽酸

(C)銅和稀硫酸 (D)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

分析:碳酸鈉和鹽酸反應能產生大量的CO2氣體使錐形瓶內的壓強增大,從而將反應混合物壓入燒瓶。也能形成噴泉。所以答案選(A)。

②如圖7裝置,在錐形瓶外放一個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後,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產生了噴泉,問水槽中加入的物質可以是( )

(A)濃硫酸 (B)食鹽 (C)硝酸鉀 (D)硫酸銅

分析:濃硫酸溶於水放熱,可使錐形瓶內的酒精部分氣化而使錐形瓶內壓強增大,將酒精壓入燒瓶形成噴泉。答案為(A)。

因此,通過化學反應或某些物理方法使燒瓶外面的壓強大於燒瓶裡面的壓強也能形成噴泉。

以上兩例的原理實際上就是人造噴泉和火山爆發的原理。

八、噴泉原理的遷移拓展

如圖8所示,錐形瓶內盛有氣體X,滴管內盛有液體Y。若擠壓滴管膠頭,使液體Y滴入錐形瓶中,振盪,過一會兒,可見小氣球a鼓脹起來。氣體X和液體Y不可能是( )

X
Y

A
NH3
H2O

B
SO2
NaOH溶液

C
CO2
6mol/L H2SO4溶液

D
HCl
6mol/L Na2SO4溶液

分析:當滴入的液體Y將錐形瓶中的氣體X溶解或發生反應後,使錐形瓶中的壓強減小,大氣壓通過導管將空氣壓入小氣球a使它鼓脹起來。因此,不符合條件的只有(C)。這個實驗雖然沒有產生噴泉現象,但它的原理跟噴泉實驗原理是相同的

❿ 氨氣的噴泉實驗如何檢驗氣密性

空氣熱脹冷縮法

這是坦念教材上介紹的常用的一種方法,操作簡便行,但有四個缺點:①如果儀器玻璃較厚、裝置較大,或者手掌溫度與空氣凳老溫度相差不大時,都不會產生氣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檢查一次用時間偏長;③導氣管讓粗困的尾端被水浸濕,不適宜做避免水參與的實驗(如制氨氣、制氯化氫等);④若裝置內已經裝入了試劑就不能再行檢查。 和制氧氣時檢驗的方法一樣

閱讀全文

與噴泉實驗裝置及儀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驗室制cl2的發生裝置 瀏覽:453
排氣閥門車內無法打開 瀏覽:557
動力傳動裝置一般用於什麼系統 瀏覽:639
看軸承型號如何知道外徑的 瀏覽:872
軸承故障診斷分析是做什麼的 瀏覽:846
法蘭克軸承怎麼加工 瀏覽:238
福建軸承型號市場前景如何 瀏覽:381
螺旋輸送傳動裝置 瀏覽:295
燃氣管道長於2米要加閥門嗎 瀏覽:812
gsx250r油耗儀表怎麼看 瀏覽:379
小米的添加信任設備怎麼弄 瀏覽:178
電工儀表兩根筆怎麼使用 瀏覽:934
東莞紅陽機械電話是多少錢 瀏覽:786
二手重型設備在哪裡買 瀏覽:139
工業管道閥門驗收標准 瀏覽:490
全封工具箱 瀏覽:795
蕪湖宏達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62
威馳汽車儀表盤時間怎麼調圖片 瀏覽:349
安徽瑞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瀏覽:408
鄭州中壓閥門廠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