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與基礎的固定方式主要採用地腳螺栓連接,通過調整墊鐵將設備找正調平,然後灌漿將設備固定在設備基礎上。
1.墊鐵:大部分機械設備採用墊鐵調整和承載的安裝方法,墊鐵種類有平墊鐵、斜墊鐵、開孔墊鐵、開口墊鐵、鉤頭成對斜墊鐵、調整墊鐵等,墊鐵的施工方法有坐漿法和壓漿法兩種。設備無墊鐵安裝目前還只限於設計文件有要求的情況下採用,由二次灌漿層起承重作用。
(1)壓漿法施工方法及要求:①用臨時墊鐵組對機械設備進行初步找正和調平。②利用地腳螺栓或調整螺釘支承調整墊鐵,使墊鐵與機械設備底面緊密接觸。③壓漿層達到規定強度的75%之後,應拆除臨時墊鐵組,進行機械設備的最終找正和調平。④在灌漿時,要先灌滿地腳螺栓孔,等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的75%後,再灌墊鐵下面的壓漿層,壓漿層的厚度宜為30~50mm。
(2)無墊鐵施工方法及要求:設備無墊鐵安裝是比較新的施工方法,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可節約大量鋼材。①在無墊鐵施工時,設備的找平、找正、調整標高可用斜墊鐵、調整墊鐵、調整螺釘等工具將設備的水平和標高調整到符合要求後,採用無收縮混凝土或自密實灌漿料進行灌漿(調整工具處不灌),灌漿施工工藝要根據設計文件的要求執行。②等灌漿層強度達到75%以上時,撤出調整工具,然後將留出的位置用灌漿料填實,並再次緊固地腳螺栓,復查設備精度。
(3)坐漿法施工方法及要求:①調整墊鐵的標高和水平度。②坐漿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安裝設備。③將墊鐵放置在搗實的混凝土上,用木槌捶擊墊鐵,使墊鐵半嵌入搗實的混凝土中。④坐漿混凝土配製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規定。⑤確定基礎安放墊鐵位置,將放置墊鐵處鑿人基礎表面深度不小於30mm的坐漿坑,用水浸潤混凝土坑約30min,再用壓縮空氣吹凈坑內積水和雜物。⑥在坐漿時將墊鐵模盒(模盒尺寸應比墊鐵尺寸大60~80mm)放在墊鐵位置上,放入配置好的坐漿混凝土並將混凝土搗實,達到表面平整,有泌水或水跡現象為止。
2.地腳螺栓:一般可分為固定地腳螺栓、活動地腳螺栓、脹錨地腳螺栓和粘接地腳螺栓。
(1)固定地腳螺栓又稱為短地腳螺栓,它與基礎澆灌在一起,用來固定沒有強烈振動和沖擊的設備。
(2)活動地腳螺栓又稱長地腳螺栓,是一種可拆卸的地腳螺栓,用於固定工作時有強烈振動和沖擊的重型機械設備。
(3)粘接地腳螺栓是近些年應用的一種地腳螺栓,其方法和要求與脹錨地腳螺栓基本相同。在粘接時應把孔內雜物吹凈,並不得受潮。
(4)部分靜置的簡單設備或輔助設備有時採用脹錨地腳螺栓的連接方式。脹錨地腳螺栓安裝要滿足以下要求:安裝脹錨地腳螺栓的基礎強度不得小於10MPa;脹錨地腳螺栓中心到基礎邊緣的距離不小於7倍的脹錨地腳螺栓直徑;鑽孔直徑和深度應與脹錨地腳螺栓相匹配;鑽孔處不得有裂縫.鑽孔時應防止鑽頭與基礎中的鋼筋、埋管等相碰。
② 機械傳動有哪幾種方式
傳動形式:摩擦傳動、鏈條傳動,齒輪傳動、皮帶傳動、渦輪渦桿傳動、棘輪傳動、曲軸連桿傳動、氣動傳動、液壓傳動(液壓刨)、萬向節傳動、鋼絲索傳動(電梯中應用最廣)聯軸器傳動、花鍵傳動。
③ 現代機械的設計方法有哪些
1)信復息論方法, 如信息分析法、制技術預測法等。它是現代設計方法的前提。
2)系統論方法, 如系統分析法、人機工程以及面向產品生命周期的設計。
3)控制論方法, 如動態分析法等。
4)優化論方法, 它是現代設計方法的目標。
5)對應論方法, 如相似設計、反求工程設計等。
6)智能論方法, 如CAE 、並行工程、人工智慧等是現代設計方法的核心。
7)壽命論方法, 如可靠性設計、價值工程和穩健性設計等。
8)離散論方法, 如有限元和邊界元方法。
9)模糊論方法, 如模糊評價和決策等。
10)突變論方法, 如創造性設計等。它是現代設計方法的基礎。
11)藝術論方法 , 如藝術造型等。
④ 機械裝配方法有哪幾種各有何特點
機械設備的裝配方法有哪些
1、互換裝配法
互換裝配法是在裝配過程中,同種零件互換後仍能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其實質是通過控制零件的加工誤差來保證裝配精度。根據零件的互換程度不同,分為完全互換法和不完全互換法。
(1)完全互換法
完全互換法就是裝配時各裝配零件不需進行任何修理、選擇、調整或修配即可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
其特點是裝配質量穩定可靠、對裝配工人的技術等級要求低、裝配效率高等,有利於組織流水線裝配和自動化裝配。但對零件的精度要求嚴,因此零件的生產成本高。故這種裝配方法,僅適於大批大量生產方式。
(2)不完全互換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與完全互換法相似,但允許零件的公差比完全互換法所規定的公差大。因此,有利於零件的經濟加工,裝配過程與完全互換法一樣簡單、方便。但在裝配時,可能會出現達不到裝配精度要求的概率為0.27%。
2、選配裝配法
選配裝配法是將相關零件的相關尺寸公差放大到經濟精度,然後選擇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鈦浩機械是以回轉頂尖、絲杠、軸加工、數控車床加工、刀柄刀桿、夾頭接桿為公司的主打產品!這種方法常用於裝配精度要求較高,而組成環又不多的成批或大批生產的情況下,如滾動軸承的裝配等。選配法,按其形式不同分為直接選配法、分組選配法和復合選配法三種。
⑤ 機械製造的六種基本方法有哪些
機械加工的形式根據不同的材質工件和產品的要求而有所差別。傳統的機械加工方法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車、鉗、洗、刨、磨這些。而隨著機械科技的發展,在機械加工方面,還出現了電鍍、線切割、鑄造、鍛造和粉末加工等等。
那麼機械加工形式有哪些呢?
1、車削
車削主要是由於工件的轉動,通過車刀將工件切削成要求的形狀。刀具沿平行旋轉軸線運動時,可以得到內、外圓柱面。錐面的形成,則是刀具沿與軸線相交的斜線運動。旋轉曲面的形成是仿形車床或數控車床上,控制刀具沿著一條曲線進給。另外一種旋轉曲面的生產,則是採用成型車刀,橫向進給。除此之外加工螺紋面、端平面及偏心軸等也可以用車削加工。
2、銑削
銑削加工主要依靠的是刀具的轉動。銑削分為卧銑和立銑,卧銑銑削的平面是由銑刀外圓面上的刃形成的。立銑是由銑刀的端面刃形成。想要獲得較高的切削速度並提高生產率,可以提高銑刀的轉速。不過由於銑刀刀齒的切入、切出,形成沖擊,切削過程容易產生振動,因而限制了表面質量的提高。
3、刨削
刨削主要是刀具做往復直線運動對工件進行切削。因此,刨削的速度相對較低,從而生產率較低。但是刨削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較銑削的結果更為平穩。
4、磨削
磨削加工主要依賴的是砂輪和磨具對工件進行加工,依靠的是砂輪的旋轉。砂輪在進行磨削的時候,主要是砂輪上的磨粒對工件表面進行切削、刻削和滑擦三種作用。磨粒本身也由尖銳逐漸磨鈍,使切削作用變差,切削力變大。因此,磨削一定時間後,需用金剛石車刀等對砂輪進行修整。
5、齒面加工
齒面加工是新的加工方式,這種加工方式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成形法,另外一種是展成法。成形法主要利用普通銑床進行加工,刀具為成形銑刀,需要刀具的旋轉運動和直線移動這兩個簡單的成形運動。而展成法加工齒面的常用機床為滾齒機、插齒機等。
6、復雜曲面加工
對於復雜曲面的加工,數控機床派上了用場。三維曲面的切削加工,主要採用仿形銑和數控銑的方法或特種加工方法。仿形銑必須有原型作為靠模。加工中球頭仿形頭,一直以一定壓力接觸原型曲面。仿形頭的運動變換為電感量,加工放大控制銑床三個軸的運動,形成刀頭沿曲面運動的軌跡。銑刀多採用與仿形頭等半徑的球頭銑刀。數控技術的出現為曲面加工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7、特種加工
特種加工就是區別於傳統切削加工的機械加工方式,特種加工可以利用物理(電、聲、光、熱、磁)、化學或者電化學等方法對工件材料進行加工,讓工件變成我們需要的形狀。
⑥ 在機械中防松裝置分別有那幾種
螺紋防松方法有四種。 第一種是摩擦防松,主要依靠增加摩擦力;第二種是機械防松,主要是用銷、墊片、鋼絲將螺母卡死;第三種是鉚沖防松,主要是將螺紋副鉚死和焊死。第四種是結構防松,即唐氏螺紋防松。 前三種方法是傳統防松方法,第四種是新型防松方法,目前還不為大多數人了解。 第三種方式的使用范圍十分有限,很多場合無法使用。 第二種方式的主要問題是其防松方式沒有預緊力,即當螺栓松退到防松位置時,防松方式才能發生效果。因此,這種方式實際上不是防松,而是防脫落。 ,說明螺栓的松比緊要容易。 以上的這三種防松方式,其根本一點是依靠第三者力防松,第三者力有多大,防松效果有多好。其效果無非是通過增加摩擦力直至焊死。 能不能不依靠第三者而突破傳統螺紋防松方式呢?唐氏螺紋防松方式給出了答案,這就是第四種防松方式,即結構防松方式。 唐氏螺紋是中國人在機械基礎件上的一大發明,更是螺紋領域自螺紋發明以來的最重大發明。 唐氏螺紋同時具有左旋和右旋螺紋的特點。它既可以和左旋螺紋配合,又可以和右旋螺紋配合。聯接時使用兩種不同旋向的螺母。工作支承面上的螺母稱為緊固螺母,非支承面上的螺母稱為鎖緊螺母。使用時先將緊固螺母預緊,再將鎖緊螺母預緊。 在振動、沖擊的情況下,緊固螺母會發生松動的趨勢,但是,由於緊固螺母的松退方向是鎖緊螺母的擰緊方向,鎖緊螺母的擰緊恰恰阻止了緊固螺母的松退,導致緊固螺母無法松動。唐氏螺紋緊固件利用螺紋自身矛盾,以松動制約松動,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它的發明標志著緊固件領域中的振松問題得到突破性的進展。 該方法已經被編入《機械設計手冊》化工版,陳大先主編。
⑦ 機械傳動的方式有哪些
機械傳動的方式:
1、皮帶傳動
由於張緊,在皮帶和皮帶輪的接觸面間產生了壓緊力,當主動輪旋轉時,借摩擦力帶動從動輪旋轉,這樣就把主動軸的動力傳給從動軸。
(7)機械裝置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機械傳動的重要性
1、工作機所需要的速度一般與原動機的最優速度不相符合。
2、很多工作機都需要根據生產要求進行速度調整,但是依靠原動機的速度來達到這一目的是不經濟的,也不可能。
3、在有些情況下,需要用一台原動機帶動若干個工作速度不同的工作機。
4、為了安全及維護方便,或因機器的外廓尺寸受到限制等原因,不能將原動機和工作機直接連接在一起。
⑧ 常用的機械傳動方式有哪些
1、帶傳動
應用張緊在帶輪上的帶,藉助它們間的磨擦或者嚙合,兩軸(多軸)間傳遞運動或者動力。帶傳動擁有結構簡單、傳動安穩 、造價低廉、不需潤滑和緩沖吸振等特色。
2、鏈傳動
屬於擁有中間撓動件的嚙合傳動,與齒輪傳動相比,鏈傳動的製造安裝精度請求較低,鏈傳動受力情況好,承載能力較大,有必定的緩沖以及減振機能。一般應布置在鉛垂面內,如需要布置在水平面或者歪斜面內,應斟酌加裝托板或者張緊輪等裝置。
3、磨擦輪傳動
是兩個互相壓緊的磨擦輪靠接觸面間的磨擦傳遞運動以及動力。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運轉安穩、過載可以打滑、能無級扭轉傳動比。
4、羅紋傳動
是將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或者把直線運動變為旋轉運動,同時進行能量以及力的傳遞,或者者調劑零件的互相位置。
依據羅紋副磨擦性質不同分為滑動螺旋、轉動螺旋、靜壓螺旋。依據用處不同分為傳力螺旋(以傳遞能量為主,如螺旋壓力機)、傳動螺旋(以傳遞運動為主,請求有較高的傳動精度,如金屬切削機床的進給螺旋)、調劑螺旋(調劑零件的互相位置,如壓力機的調劑螺旋)。
5、齒輪傳動
齒輪傳動是依託兩個或者多個互相嚙合的齒輪來傳遞動力以及運動。它的特色是瞬時傳動比恆定、傳動比范圍大,可增速或者減速、速度(節圓圓周速度)以及傳遞功率的范圍大、傳遞的效力高、結構 緊湊,合適近距離傳動、製造工藝繁雜、本錢高、無過載維護裝置,傳動時噪音、振動以及沖擊大,污染環境。
⑨ 常用的機械裝配方法有哪些方法
機械裝配的常用四個方法:
完全互換法裝配;應用比較多,裝配簡單.
分組裝配:應用不多,適合於高配合內精度零件的裝容配,但裝配工作時工作量大.配件多.
修配法:預留修配件,裝配的時候邊裝配邊修理,達到裝配精度為止.
調整法:適合於經常需要調整的零件的裝配,如皮帶裝配,軸承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