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 高中化學實驗室製取氨氣
做此實驗時應注意:
1.裝置要密閉不漏氣。
2.圓底燒瓶要乾燥。
3.燒瓶里的氨氣要充滿。
實驗中所用的氨可用以下方法得到:
1.用NH4Cl與Ca(OH)2共熱制氨。注意事項可參見〔實驗1-4〕的說明。
2.加熱濃氨水制氨。在燒瓶中加入2 mL~4 mL濃氨水,加熱即得氨氣。此法也可用於做噴泉實驗。
圖 1-3 實驗室製取氨氣
3.常溫下,用濃氨水與固體燒鹼混合制氨。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濃氨水,在錐形瓶中加入少量固體氫氧化鈉(約一小葯匙),按圖1-3所示安裝好裝置。將濃氨水慢慢滴入錐形瓶,待冒出較多的氣泡時,用向下排氣法收集氨氣。實驗時要控制好濃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開得太大,以免產生氨氣過多而沖開燒瓶的活塞。此法的裝置和操作都很簡便,而且製得的氨氣濃度也比較大,做「噴泉」實驗效果比較好。
〔實驗1-3〕 此實驗也可用集氣瓶做:在兩個集氣瓶中分別滴入2滴~3滴濃氨水或濃鹽酸,蓋上玻璃片振盪,然後口對口放好,抽去玻璃片。可看到產生白煙,效果也很好。或採用下列方法:在一支試管內滴兩滴濃氨水,搖動試管使濃氨水附於試管壁,再用一根玻璃棒蘸取少量濃鹽酸,立即伸入試管,可觀察到試管內有大量白煙生成。
〔實驗1-6〕 做此實驗時應注意:
1.首先要檢查Ca(OH)2是否變質〔長期存放的Ca(OH)2可能大部分變成CaCO3〕,最好用新制的Ca(OH)2。
2.為防止生成氨合物,Ca(OH)2要過量,NH4Cl與Ca(OH)2的質量比以5∶8為宜。如果用(NH4)2SO4代替NH4Cl,則二者的質量比以1∶1為宜。如果用粉末狀的生石灰代替Ca(OH)2,製得的氨比較乾燥。
『陸』 這三個裝置哪個能製作氨氣為什麼
第二個為制備氨氣的裝置。實驗室制備氨氣是通過氯化銨和氫氧化鈉水溶液發生反應產生的,常溫下氨氣溶在水中,加熱後溶解度減小,氣體揮發出來,也就得到了氨氣。因此,很明顯第一個和第三個無法實行液體操作。
『柒』 高一化學實驗室製取氨氣各實驗裝置圖,有選項,求解釋,謝謝
①NH4Cl固體受熱分解生成NH3和HCl,而當溫度降低時,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體NH4Cl,氣體進入干專燥管的機會不多,故①錯誤;②氨屬氣極易溶於水按照裝置圖水會發生倒吸,故②錯誤;③向CaO中滴加濃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時放出大量熱量,使濃氨水中的氨氣逸出,故③正確;④裝置中試管口處應塞一團棉花,氨氣易溶於水防止與空氣對流,得不到純凈的氨氣,故④錯誤;故選B.
『捌』 如圖1是實驗室製取氨氣的裝置圖.請回答: (1)實驗室製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2)該同學用鑷
(1)實驗室制備氨氣是利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加熱反應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 4 Cl+Ca(OH) 2 2NH 3 ↑+2H 2 O+CaCl 2 , 故答案為:2NH 4 Cl+Ca(OH) 2 2NH 3 ↑+2H 2 O+CaCl 2 ; (2)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用鑷子夾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可觀察到的現象及得到的結論是,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生成了氨氣, 故答案為: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生成了氨氣; (3)氨氣是鹼性氣體,不能用酸性乾燥劑,不能用溶液,①鹼石灰可以乾燥氨氣;②濃硫酸和氨氣反應不能乾燥氨氣;③氫氧化鈉溶液不能做乾燥劑, 故答案為:①; (4))①加熱濃氨水,溶液中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氣,可以用來制備氨氣,故①正確; ②固體加熱有水生成倒流炸裂試管,故②錯誤; ③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製得的氨氣不純,故③錯誤; 故答案為:②③; (5)將過量的氨氣通入氯化鋁溶液中,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 3+ 3NH 3 +3H 2 O=Al(OH) 3 ↓+3NH 4 + , 故答案為:生成白色沉澱;Al 3+ 3NH 3 +3H 2 O=Al(OH) 3 ↓+3NH 4 + . |
『玖』 收集氨氣的三種裝置圖
收集氨氣的三種裝置圖如下:
1、氮化物製取氨氣的方法:
反毀畢態應原理:NH3·H2O=△=NH3↑+H2O,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實驗室快速制氨氣。
裝置:燒瓶,酒精燈,鐵架台,橡膠塞,導管等。
注意事項:加熱濃氨水時也會有水蒸氣,需要用乾燥裝置除雜。同上,這種方法制NH3除水蒸氣用鹼石灰,而不要採用濃H2SO4和固體CaCl2。

以上為收集氨氣的三種裝置圖。
『拾』 如圖是實驗室制氨氣的裝置圖,請回答:①寫出實驗室製取氨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②收集氨氣用______
①實驗室用氯化銨和鹼石灰反應製取氨氣,即鹼與鹽反應生成新鹼和新鹽,化學方程式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
故答案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
②應為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故答案為:向下排空氣法;
③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水,使氨氣中混有水蒸氣,可用鹼石灰吸收水蒸氣,但是不能用氯化鈣和無水硫酸銅,因為它們均與氨氣反應.故答案為:鹼石灰;
④檢驗氨氣是否集滿,可以利用氨氣的水溶液顯鹼性,即用「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也可以用氨氣遇濃鹽酸產生白煙,即「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產生白煙」.
故答案為: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合理答案均可);
⑤在收集氨氣時氨氣溫度比空氣溫度高,收集的氨氣的濃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環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團堵住試管口,
故答案為:氨氣逸出,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