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苯甲酸重結晶的實驗操作步驟:加熱溶解、過濾洗滌、烘乾裝瓶,在第一次過濾的過程前加入少量的水的目的:
水在加熱過程中會蒸發,苯甲酸能溶於水,則粗苯甲酸溶解後還要加點水的目的是使其溶解,減少過濾時苯甲酸的損失,防止過飽和提前析出結晶,
故答案為:趁熱過濾、冷卻結晶、減少苯甲酸的損失.
❷ 關於苯甲酸的重結晶實驗問題
溫度較高時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較小體積的一滴溶液中會溶解有較多的苯甲酸,如果有附著在容器壁上或濺出的液滴,會有較多量的損失。加少量水稀釋後等體積的液體中會含有較少量的苯甲酸,殘留或濺出等量液體時損失會減小。
❸ 苯甲酸重結晶實驗成功的關鍵
成功的關鍵使粗苯甲酸溶解,減少過濾時苯甲酸的損失,防止過飽和提前析出結晶。
苯甲酸的重結晶實驗基本操作如下:
1、將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燒杯中,再加入50mL蒸餾水,在石棉網上邊攪拌邊加熱,使粗苯甲酸溶解。
2、全溶後再加入少量蒸餾水並攪拌。
3、然後,使用短頸玻璃漏斗趁熱將溶液過濾到另一100mL燒杯中,將濾液靜置,使其緩慢冷卻結晶。
4、濾出晶體.
❹ 請畫出苯甲酸重結晶的流程圖,解釋選擇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求大神幫忙!!
苯甲酸重結晶的流程步驟如下:
1、預熱漏斗:將玻璃漏斗放入水浴鍋中預熱。註:在熱過濾過程中,玻璃漏斗的溫度也應保持不變
2、將2g粗苯甲酸、80mL蒸餾水和2-3個玻璃珠放入錐形瓶中,置於電爐上加熱至微沸點,使粗苯甲酸固溶體完全溶解。再取150mL小燒杯,准備約50ml蒸餾水,同時放在電爐上加熱
3、取出預熱玻璃漏斗從水浴鍋,把一堆濾紙進入漏斗,滋潤和少量的熱水,把熱玻璃漏斗鐵與鐵圈固定架,和過濾熱解決方案盡快到250毫升燒杯,玻璃漏斗。(每次不要往漏斗中倒入太多液體,不要等到過濾完成後,在過濾過程中要保持飽和溶液的溫度。)所有的溶液經過過濾後,用少量熱水清洗錐形瓶和濾紙。
4、冷卻結晶過濾後,將濾液蓋在裝有濾液的燒杯上,放置一邊,用冷水冷卻,以使結晶盡快完成
5、抽濾後結晶完全,布的漏斗濕(濾紙與少量的冷水潤濕性,吸收),使晶體和母液分離,停止提取+少量的冷水布氏漏斗,水晶,潤濕,再干,重復1-2次,最後用勺子凈化後的苯甲酸晶體表面(白色鱗片狀)乾的菜
6、稱重:CFR/_g法純化苯甲酸;計算產量:純/粗*100。
(4)苯甲酸和萘重結晶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實驗現象:
1、在加熱過程中,苯甲酸逐漸溶解在錐形瓶中,不存在不溶物。
2、晶體在熱過濾過程中析出,一小部分晶體留在了漏斗中的濾紙上,無法過濾
3、在冷卻過程中,燒杯中出現大量的白色晶體
4、在提取和過濾過程中,晶體中的水分逐漸減少,出現小塊
實驗原理:
再結晶原理:它是一個結合操作過程中溶劑純化物質和雜質的有不同的溶解度,包含雜質的水晶物質溶解在適當的溶劑,並解決方案是准備到濃溶液接近沸騰,和不溶性雜質趁熱過濾,濾液冷卻和結晶,晶體進行收集和干。
❺ 求苯甲酸重結晶實驗中抽濾的具體操作步驟
待液體冷卻到室溫,晶體充分析出後,進行減壓抽濾。
1.濾紙略小於漏斗,把布氏漏斗的孔全專部蓋住。稍潤濕屬濾紙,使濾紙貼緊漏斗。
2.將液體全部轉移到漏斗里,玻璃棒引流。
3.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清洗盛液體的燒杯,使晶體全部轉移到漏斗里。
4.待漏斗頸部沒有液體滴出時,抽濾完畢。先使體系和外界大氣相通,再關閉水泵。
5.晶體全部轉移,晾乾待用。
❻ 高中化學實驗5——苯甲酸的重結晶
一,實驗儀器
托盤天平,鐵架台,鐵拳,酒精燈,石棉網,燒杯,量筒,洗氣瓶,玻璃棒,漏斗,葯匙,濾紙。
二,實驗葯品
粗製苯甲酸,蒸餾水
【信息】苯甲酸為具有苯或甲醛的氣味的鱗片狀或針狀結晶,化學式C6H5COOH。熔點122.13℃,沸點249℃,密度1.2659(15/4℃)。在100℃時迅速升華,它的蒸氣有很強的刺激性,吸入後易引起咳嗽。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三,實驗裝置
四,實驗原理
根據苯甲酸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不同。先加熱使其溶解,趁熱過濾,再冷卻結晶。通過抽濾分離晶體。
五,實驗步驟和現象
1,觀察粗的苯甲酸,是一種含有灰黑色雜志的白色固體,難溶於水。
2、用托盤天平稱量1.0g苯甲酸,加到100mL燒杯中,用量筒量取50mL蒸餾水,注入燒杯中。發現,粗的苯甲酸不溶解。
3、用玻璃棒攪拌後,放在失眠網上,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邊加熱邊攪拌,使粗苯甲酸溶解。
4、一段時間後,苯甲酸溶解,燒杯中出現灰黑色難溶物。
5、趁熱過濾,發現濾紙上殘留灰黑色固體,錐形瓶中溶液無色透明。
6、在空氣中冷卻,錐形瓶底部生成白色晶體——苯甲酸。
7、晶體的收集和洗滌
把結晶通過抽氣過濾從母液中分離出來。濾紙的直徑應小於布氏漏斗內徑!!抽濾後打開安全瓶活塞停止抽濾,以免倒吸。用少量溶劑潤濕晶體,繼續抽濾,乾燥。
8、晶體的乾燥
純化後的晶體,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自然晾乾,或烘箱烘乾。
❼ 粗苯甲酸重結晶
(1)由實驗步驟可知,①溶解、②攪拌、③過濾、④轉移晶體,均需要玻璃棒,則①②③④均使用,故答案為:①②③④;
(2)步驟②的目的是使其溶解,減少過濾時苯甲酸的損失,防止過飽和提前析出結晶,故答案為:減少過濾時苯甲酸的損失,防止過飽和提前析出結晶;
(3)濾液冷卻時的實驗現象為晶體析出,且越來越多,故答案為:晶體析出,且越來越多;
(3)結晶後苯甲酸為晶體,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故答案為:晶體.
❽ 請設計用70%乙醇重結晶萘的實驗裝置,並簡述實驗步驟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稱取3g 萘,放在100ml 燒杯中,加入適量70%的乙醇,加熱至沸騰,直至萘溶解,
若不溶解,可適量添加少量熱的70%的乙醇.
(2)攪拌並熱至接近沸騰使萘溶解.
(3)稍冷後,加入適量(約0.5-1G)活性炭於溶液中,煮沸5-10分鍾,
趁熱用放有折疊式濾紙的熱水漏斗過濾,用一錐形瓶收集濾液。在過濾過程中,
熱水漏斗和溶液均用小火加熱保溫以免冷卻.
(4)濾液放置冷卻後,有萘結晶析出,抽氣過濾,抽干後,用玻璃釘壓緊晶體,繼續抽濾,盡量除去母液,然後進行晶體的洗滌工作.
(5)取出晶體,放在表面皿上晾乾,稱重.
❾ 化學選5第一章第4節苯甲酸重結晶實驗粗苯甲酸狀態及重結晶後苯甲酸狀態
1粗苯甲酸的狀態:粗苯甲酸是粉末細小粒子狀態的固體,
2觀察濾液冷卻時的實驗現象:在冷卻的過程中溶液就會變成渾濁,
由於苯甲酸在室溫時溶解度比較小的緣故,到達一定時間,就有晶體析出,就是苯甲酸
3重結晶後苯甲酸的狀態: 鱗片狀或針狀結晶
❿ 如何分離提純萘和苯甲酸的固體混合物
苯甲酸和萘在常溫下均為白色固體有機物,並且均不溶於水而易溶於醇、醚等有機溶劑。所以不能伍和根據兩物質在不伏握同溶劑中溶解度不同來達到分離的目的。 但是,苯甲酸可以和氫氧化鈉作用得到苯甲酸鈉,而苯甲酸鈉易溶於水。可將混合物溶於乙醚後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萃取並洗滌,乙醚層經洗滌、乾燥、蒸餾得到萘;水層缺橘慶經酸化、減壓過濾得到苯甲酸。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