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環境藝術設計是什麼
環境藝術設計屬於藝術類專業。環境藝術設計是指對於建築室內外的空間環境,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進行整合設計的一門實用藝術。環境藝術設計所涉及的學科很廣泛,包括建築學、城市規劃學、人類工程學、環境心理學、設計美學、社會學、文學、史學、考古學、宗教學、環境生態學、環境行為學等學科。
環境藝術設計通過一定的組織、圍合手段、對空間界面(室內外牆柱面、地面、頂棚、門窗等)進行藝術處理(形態、色彩、質地等)。
運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傢具、飾物的布置、造型等設計語言,以及植物花卉、水體、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築物的室內外空間環境體現出特定的氛圍和一定的風格,來滿足人們的功能使用及視覺審美上的需要。
(1)裝置藝術在校園景觀設計擴展閱讀:
專業特點
1、預見性
面向當今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專業建設的首要目標和前提,是專業得以發展的動力。把握社會需求狀況,一方面要進行需求調查,另一方面還要進行需求預測,這樣才會有的放矢,依社會發展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為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准備。
2、系統性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項極其綜合的系統性行為,包含著與之相關的若乾子系統。它集功能、藝術與技術於一體,涉及藝術和科學兩大領域的許多學科內容,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的特點。系統性特點和要求,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容體系。
3、特色性
這里所談及的「特色」是指辦學特色。就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而言,不同性質、基礎的學校都有各自發展和目標。建築類院校發展這一專業具有更廣闊的可能性和前途。從行業發展和管理的角度看,環境藝術是建築系統中的一部分。
4、創造性
創造是設計的靈魂;是創造對人的生活環境進行規劃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設計教育中不能只滿足於設計方法和技藝的傳授,在藝術和設計之中,創造是它的主要特徵,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課程建設和教學上,要充分強調創造性的特點,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解放學生的創造力為主線的設計教育思想。
5、適應性
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圍應該遠廣泛的多,圍繞著建築環境,小到一個標志設計,大到環境景觀設計,都將是環境藝術設計師所要面對的工作。
對知識面、知識結構的要求將更高,它需要有相應的能力來適應並擔負起這樣的社會角色和責任。社會的需求就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向。面對未來的人才市場,要求具備較強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來自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廣的專業知識面。
⑵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就業前景怎麼樣
室內環境設計的前景比較廣闊,特別是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市政建設項目和房地產項目也在蓬勃發展,室內環境設計人才需求量很大。
1、前景分析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飛躍發展過程。特別是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的社會需求度逐年提升,由此帶來專業設計人才缺口突現,社會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萬,原有的中國八大美院所培養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已無法適應設計市場的需求,學校開設這門專業是通過市場驗證過的,因環境藝術類涉及的行業成本高,所以員工待遇也相當高,行業前景可觀。
2、薪資待遇
在待遇和計薪方式上一般設計師就業轉正後待遇在3000元左右,基本工資約2000元左右另加提成工資,提成是無封頂的。高級設計師或主任設計師月收入5000至8000元不等。
3、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在建築設計研究院、室內裝飾設計或工程公司、景觀設計工程公司等各類相關行業企業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和建築設計工作,可在大專院校等教育單位從事該專業的教學工作,也可在房地產開發公司或政府部門從事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發應用工作。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數字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新聞出版行業、室內設計、會展設計行業、建築效果圖設計、繪圖員、 平面設計師 、櫥櫃設計師、傢具設計師、施工圖設計師、效果圖表現、預算員、工裝設計師、設計師助理、施工監理等行業。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自中國青年網:http://news.youth.cn/gd/201105/t20110526_1597328.htm
⑶ 校園人文景觀設計如何體現校園特色
一、校園文化要突出核心理念
校園文化不是校長心血來潮的個人意志,不是憑空臆造的空穴來風,不是毫無章法的任意而為。文化的核心是理念,是精神,是學校發展的共同願景,因而,要整體設計校園文化,需要確立學校發展的核心理念。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這是國家的教育目標,也是每一所學校的教育方向。然而,具體表現每一所學校,這樣的教育方針與教育目標,需要個性化的解讀、本土化的表達,這是支撐校園文化的靈魂所在。
二、設計校園文化首先需要提煉學校的精神與靈魂
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學校的歷史,積極發掘學校的文化積淀,努力發現學校發展的潛力與優勢,並在此基礎上,找到具有學校實際特點、順應教師心理需要、指引學校發展方向的精神符號。這就是核心理念生成與凝結的過程,就是校園文化的尋根過程。核心理念就如校園文化大廈之基,有了基於校本特色的核心理念,才能使校園文化入土、紮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成長為枝繁葉茂的濃郁森林,構建立體化的校園文化體系。
三、校園文化要突出以人為本
校園文化的創造者是師生,服務的對象也是師生。文化的核心是人,只有突出以人為本,才能使校園文化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校園文化得到師生的充分認同,獲得足夠的生長與延展。任何脫離師生,無視人存在價值與意義的校園文化,都只能徒有虛表,只能是華而不實的空殼子與花架子。校園文化應當將師生放在第一位,充分的尊重教師,尊重學生,尊重校園里的每一個生命,讓每一個生命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都能在文化的氛圍與環境中獲得心靈的享受,獲得生長的自由,釋放個性的魅力,展現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