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力課程
一 電力大學主要學哪些課程
我對電力的課程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大學主要學的都是哪些課程?
二 電氣專業有哪些專業課程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科)
主要課程
電路原理、計算機繪圖技術、電力與拖動、自版動控制權原理、電力系統原理、電力電子技術、熱力設備等。
供用電技術(專科)
主要課程
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電路原理、電力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電力系統、工業用電設備、電能計量及儀表等。
應用電子技術(專科)
主要課程
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分析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電機與拖動、計算機控制、CAD電子測量、電視原理及維修等。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科)
主要課程
機電傳動設計、機械設計、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原理、液壓傳動及控制、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等。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科)
主要課程
電路原理、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微機原理、電機學、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電力系統自動化、發電廠變電站電氣部分、高電壓技術等。
三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有哪些課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課程有:
1、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系統自動化主要包括地區調度實時監控、變電站自動化和負荷控制等三個方面。管理系統的自動信攔化通過計算機來實現。主要項目有電力工業計劃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人事勞資管理、資料檢索以及設計和施工方面等。
2、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發展經歷了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幾個階段後,現在發展到了微機保護階段。微機繼電保護的發展史微機繼電保護指的是以數字式計算機(包括微型機)為基礎而構成的繼電保護。它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是在英滑攔胡國、澳大利亞和美國。
3、嵌入式系統:是一種「完全嵌入受控器件內部,為特定應用而設計的專用計算機系統」,根據英國電氣工程師協會( U.K.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的定義,嵌入式系統為控制、監視或輔助設備、機器或用於工廠運作的設備。與個人計算機這樣的通用計算機系統不同,嵌入式系統通常執行的是帶有特定要求的預先定義的任務。
4、控制理論:控制理論是講述系統控制科學中具有新觀念、新思想的理論研究成果及其在各個領域中,特別是高科技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成果,但是在民用領域即實衡冊際生活中有很嚴重的脫節。
5、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是一門新興的應用於電力領域的電子技術,就是使用電力電子器件(如晶閘管,GTO,IGBT等)對電能進行變換和控制的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所變換的「電力」功率可大到數百MW甚至GW,也可以小到數W甚至1W以下,和以信息處理為主的信息電子技術不同,電力電子技術主要用於電力變換。
四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要學習哪些課程
電路、電機學、發電廠電氣部分,這幾門都是必須的基礎課程。
基礎課:電路,電版氣制圖CAD,電工常權用儀器儀表,電機與拖動
專業課: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應用技術,自動檢測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變頻器應用技術
選修課:交直流調速系統,工廠供電,Protel,工業控制網路,上位機監控系統
公 共 基 礎 教 育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信息技術基礎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
企業管理概論
高等數學B(1)-(2)
大學英語(1)-(4)
體育(1)-(4)
大學物理(1)-(2)
物理實驗(1)-(2)
形勢與政策
專業基礎教育:
工程制圖
線性代數B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電路實驗
工程電磁場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A
自動控制理論B
電力電子技術
信號分析與處理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B
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A
電路理論A(1)-(2)
電機學(1)-(2)
電子技術基礎實驗A(1)-(2)
專業教育:
電力系統分析基礎
發電廠電氣部分 A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高電壓技術
電氣工程概論(報告形式分散進行)
五 電力技術課程包括哪些
有關電子方面的。
六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都學些什麼課程
主要課程:電路、電機學、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穩態分析、電力系統暫態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力系統自動化。
主要實踐環節:金工實習、機械制圖、電子技術綜合實驗、電力系統潮流離線計算、專業綜合實驗(動模實驗)、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踐、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發電廠、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等方面的設計和運行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畢業後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6)電力課程擴展閱讀
特點:
1、學科性:方向正對國家定位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學科。
2、專業面寬:專業既涉及電力系統高壓技術,網路分析,設備運行與選擇,又涉及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自動化裝置、通訊、綜合自動化等弱電自動控制的內容,做到強電與弱電相結合,設計與施工相結合控制運行與管理相結合。強調技術基礎,注意能力培養。
3、適應性、兼容性強。在確保基礎扎實的前提下,可根據市場經濟的需要在熱能動力、通訊、用電管理和遠動化等方面調整和拓寬其專業方向,以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材的需求變化。
七 電氣工程專業學哪些課程
一樓是的我的答案,我是學高電壓的,所以沒寫別的方向的,就我所在的學校來說,各個方向的本科專業課其實還有:
*
是各專業必選課
電機專業:
*
電機的智能控制
*
控制電機
*
電機優化理論
*
電機CAD技術
*
電機課程設計
電機測試技術
數字控制技術
電器專業:
*
電器原理基礎
*
電力開關設備
*
電器CAD基礎
*
電器智能化原理及應用
工廠供電
成套電器設備狀態檢測技術
現代電器設計方法
發電專業:
*
電力系統分析(1)
*
電力系統分析(2)
*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發電廠電氣部分
電力系統自動化
電力系統綜合實驗
電力系統新技術專題
高壓專業:
*
高電壓絕緣技術基礎
*
電力系統過電壓及其防護
*
高電壓試驗技術
電力設備絕緣在線檢測
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高電壓綜合實驗
絕緣專業:
*
工程電介質物理學
*
電氣絕緣測試與診斷
*
電氣功能材料學
*
電力設備絕緣設計原理
電氣絕緣試驗
電氣絕緣技術訓練
通訊電纜與光纜
設備測量感測與測控技術
新能源與分布式發電
工企專業(電力電子):
*
工業計算機控制技術
*
現代控制理論與智能控制基礎
*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單片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技術
軟體工程基礎
過程式控制制
控制系統模擬
電工電子:
DSP技術與應用
可編程邏輯器件與應用
PLC編程技術及應用實驗
嵌入式系統設計
八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要學習哪些課程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要學習哪些課程
電路、電機學、發電廠電氣部分,這幾門都是必內須的基礎課程。
基礎課:電路,電氣制圖CAD,電工常用儀器儀表,電機與拖動
專業課: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應用技術,自動檢測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變頻器應用技術
選修課:交直流調速系統,工廠供電,Protel,工業控制網路,上位機監控系統
公 共 基 礎 教 育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信息技術基礎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
企業管理概論
高等數學B(1)-(2)
大學英語(1)-(4)
體育(1)-(4)
大學物理(1)-(2)
物理實驗(1)-(2)
形勢與政策
專業基礎教育:
工程制圖
線性代數B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電路實驗
工程電容磁場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A
自動控制理論B
電力電子技術
信號分析與處理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B
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A
電路理論A(1)-(2)
電機學(1)-(2)
電子技術基礎實驗A(1)-(2)
專業教育:
電力系統分析基礎
發電廠電氣部分 A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高電壓技術
電氣工程概論(報告形式分散進行)
九 如何學習電力方面知識
我是電力專業學生,在讀,我想說,那要看你想要那種程度的掌握!系統方面,電路是基礎,然後分方向了:如果你要搞電力系統方面,那麼你要學習電力系統穩態和暫態,很重要,還有自動控制理論。如果是高電壓方向研究,那麼高電壓與絕緣很重要。這些課的學習都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微積分基礎。
十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本科專業的全部課程有哪些
沒聽說過電力系有你這種情況的,貌似是沒有先例,或者我就直接說了,待了四年也沒聽說過電力系有自考生……根本就不要……別專業的每年還要轉專業到電力系幾十個……已經沒有任何容量了
動力系知道有兩個專升本的……看來你對電力系太缺乏認識了,我看你可以試試問問學校,不過我估計學校給你的答復應該是讓你考科技學院的電力系統自動化(三本,但也是本科……)
㈡ 電力負荷控制的目的及手段是什麼減少線損的手段和措施是什麼
文章太多了,想要的話請選四篇最接近的聯系我(點我可見),沒有誠意的話就算了,我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
3 基於無線通信技術的電力負荷控制系統設計 任燕 電工技術雜志 2004/10
4 電頃笑力負荷控制技術 王月志 東北電力技術 2003/03
5 基於負控系統的電壓質量監測通信系統的設計 鄧志良 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6
6 基於負荷控制的供電運營管理系統的總體設計 徐明榮 現代電力 2001/02
7 無線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原理與應用 王建國 電子工程師 2001/10
8 用戶信息系統建設之我見 黃學軍 電力需求側管理 2001/02
9 關於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發展探索 周尤林 大眾用電 2000/04
10 電壓合格率自動監控統計系統設計思路 孫洗凡 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0/02
11 沈陽電業局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新功能 李瑾 東北電力技術 2000/06
12 無線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功能擴展的探討 劉煜 福建電力與電工 2000/01
13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功能在用電營銷中的擴展 孔繁鋼 農村電氣化 2000/07
14 對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工程的思考與完善 李鎢 礦山機械 2000/10
15 濟南電網大用戶遠方抄表分析 姚魯 電測與儀表 2000/07
16 市場經濟下的電力負荷控制系統 呂林霞 華北電力技術 1999/11
17 遠景規劃 中國計算態叢機用戶 1998/46
18 邵陽市無線電電力負荷控制系統 焦春波 無線電工程 1998/03
19 一種新型電力負荷控制系統 杜繼宏 微計算機信息 1998/02
20 無線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功能的延伸及問題 馬蓉芬 供用電 1998/05
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英文篇名】 Technical Measures for Recing Lines Loss
【作者】 董佔領;
【英文作者】 Dong zhan-ling (Wenan Power Supply Company; Langfang; China);
【機構】 文安縣供電局;
【刊名】 華北電力技術 , 編輯部郵箱 2005年 S1期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英文刊名】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中文關鍵詞】 線損; 技術線損; 管理線損; 技術措施;
【英文關鍵詞】 line loss; the lines loss imputed to technology j the lines loss imputed to management; technical measures;
【中文摘要】 從線路、變帆乎櫻電站、配電變壓器、計量4個方面來探討採用技術手段和改進管理來降低線損的方法
【英文摘要】 Proceeding from four aspects of lines , substations,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s, measur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to rece lines loss by means of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DOI】 CNKI:ISSN:1003-9171.0.2005-S1-025
與本文主題相近或內容相似的文獻。較全面反映本文研究方向的動態信息。 共檢索到 7297 條相似文獻
[1] 董佔領.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華北電力技術,2005,(S1)
[2] 劉國頻.電網降損的技術措施.農村電氣化,2001,(11)
[3] 王西訓.農村電網降損的技術措施.大眾用電,2005,(08)
[4] 賈芳明.有的放矢地降線損.農電管理,2005,(09)
[5] 李鑫.山區輸電工程的特點及應採取的措施.農村電氣化,2005,(01)
[6] 手工電弧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焊接,1972,(06)
[7] 張寧,張少海.降低電力網線損的技術措施.農機化研究,2005,(04)
[8] 賈玉林,賈麗玲,.計費電能計量裝置改造中應注意的技術問題.中國電力教育,2005,(S1)
[9] 王利軍.電力網降損的十項技術措施.農村電氣化,2004,(01)
[10] 曹明傑,張海彬.多供少損 經濟供電.農村電氣化,2001,(06)
城市供電線損構成和降損措施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作者】 田鑫淼;
【機構】 黑龍江省哈爾濱電業局拉林供電局;
【刊名】 農村電氣化 , 編輯部郵箱 2004年 08期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方陣 CJFD收錄刊
【英文刊名】 Rural Electrification
【中文關鍵詞】 城市供電; 線損構成; 降損措施;
【中文摘要】 介紹了城市電網的線損構成,以及針對城市電網的特點所應採取的降損措施,本文以理論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以及通過加強企業管理的方法,達到降損的目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DOI】 CNKI:ISSN:1003-0867.0.2004-08-016
共檢索到 31 條讀者推薦文章
[1]董永沛,周明鳳,黃愛珠.供電企業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農村電氣化,2003,
[2]葉梅.福州供電區10kV及低壓線損的問題及對策.機電技術,2004,
[3]秦臘梅.電力網的線損管理.農村電氣化,2004,
[4]吳崇勇.農村低壓電網線損的理論分析及降損措施.農機化研究,2004,
[5]徐麗欣,張雲聲,劉繼權.線損管理行之有效的新模式.農村電工,2004,
[6]濮賢成 ,鍾誦平 ,程文.實用降損技術講座(一) 自然功率因數與自然功率因數的提高.農村電工,2004,
[7]趙繼紅.電力系統10kV配網中的線損管理.農村電氣化,1999,
[8]李占昌,趙福生.利用實時監控系統計算實際線損的研究與實踐.電網技術,2000,
[9]黃天真.加強鄉鎮供電所線損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農村電氣化,2001,
[10]張清國.縣級供電企業降低線損淺析.農村電氣化,2001,
㈢ 電力系統的研究開發
電力系統的發展是研究開發與生產實踐相互推動、密切結合的過程,是電工理論、電工技術以及有關科學技術和材料、工藝、製造等共同進步的集中反映。電力系統的研究與開發,還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對於信息、控制和系統理論以及計算技術起了推動作用。反過來,這些科學技術的進步又推動著電力系統現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20、30年代,交流電路的理論、三相交流賣源輸電理論、分析三相交流系統的不平衡運行狀態的閉配盯對稱分量法、電力系統潮流計算、短路電流計算、同步電機振盪過程和電力系統穩定性分析、流動波理論和電力系統過電壓分析等均已成熟,形成了電力系統分析的理論基礎。隨著系統規模的增大,人工計算已經遠遠不能適應要求,從而促進了專用模擬計算工具的研製。20世紀2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首次研製成功機械式模擬計算機──微分儀,後來改進成為電子管、繼電器式模擬計算機,以後又研製成直流計算台和網路分析儀,成為電力系統研究的有力工具。50年代以來,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大規模電力系統的精確、快速計算得以實現,從而使電力系統分析的理論和方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在電力系統的主體結構方面,燃料、動力、發電、輸變電、負荷等各個環節的研究開發,大大提高了電力系統的整體功能。高電壓技術的進步,各種超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研製成功,電暈放電與長間隙放電特性的研究等,為實現超高壓輸電奠定了基礎。新型超高壓、大容量斷路器以及氣體絕緣全封閉式組合電器,其額定切斷電流已達100千安, 全開斷時間由早期的數十個工頻周波縮短到1~2個周波,大大提高了對電網的控制能力,並且降低了過電壓水平。依靠電力電子技術的進步實現了超高壓直流輸電。由電力電子器件組成的各種動力負荷,為節約用電提供了新的技術裝備。
超導電技術的成就展示了電力系統的新前景。30萬千瓦超導發電機已經投入試運行,並且還繼續研製容量為百萬千瓦級的超導發電機。超導材料性能的改進會使超導輸電成為可能。利用超導線圈可研製超導儲能裝置。動力蓄電池和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源設備均已有千瓦級的產品處於試轎和運行階段,並正逐步進入工業應用,這些研究課題有可能實現電能儲存和建立分散、獨立的電源,從而引起電力系統的重大變革。
在各工業部門中,電力系統是規模最大、層次很復雜、實時性要求嚴格的實體系統。無論是系統規劃和基本建設,還是系統運行和經營管理,都為系統工程、信息與控制的理論和技術的應用開拓了廣闊的園地,並促進了這些理論、技術的發展。針對電力系統的特點,60年代以來在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分析與管理中,在電力系統規劃和設計中,都廣泛引入了系統工程方法,包括可靠性分析及各種優化方法。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使電力系統監控與調度自動化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並在理論上和技術上繼續提出新的研究課題。
㈣ 主變增容對母線保護的影響
主變增容是指在電力系統中,通過給主變壓器的高壓側串聯一個電容器來提高其輸出功率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輸電線路的傳輸能力和穩定性,但同時也會對母線保護產生一定影響。
具體來說,主變增容會使得母線上出現更多禪猛困的諧波分量,並且這些諧波分量可能會引起過流、過熱等問題。因此,在進行母線保護時需要考慮到這些額外的諧波成分,並採取相應措施加以處理。
另外,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對於主變增容後形成的新負載情況要有充分了解,包括其工作狀態知悄、運行特性等方面;
2. 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繼電保護裝置參數,確保其能夠正確識別並快速響應故障信號;
3. 在設計繼電保護方案時需要考慮到不同類型故障(如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賀念可能帶來的影響,並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策略。
總之,主變增容技術在提高輸電效率和穩定性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但同時也需要注意與母線保護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
㈤ 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
實驗室成立以來,承擔國家(973)1項;攀登B項目26項;國家攻關項目2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3項;以及大量的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合作的橫向研究課題。實驗室成立以來,獲得國家級獎勵1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發明獎四等獎一項;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一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優秀成果獎一項。獲省部級獎46項,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19項,三等獎12項。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培養碩士研究生353人;博士研究生139人;博士後35人。
供電系統諧波檢測與治理
大型火電機組性能與振動遠程在線監測及診斷系統
大型汽輪機及調速系統在線參數辨識技術
大中型變頻調速高效非同步電動機
低壓三電平變頻調速系統
電力變壓器故障樹的建立與分析
電力市場交易與電網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
電力系統發變電站接地網腐蝕及斷點的診斷方法
線路絕緣子飽和污穢度下污耐受電壓特性及復合絕緣子老化性能研究
新型靜止無功發生器(ASVG)的研究及±300Kvar樣機的研製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整定綜合程序
電力系統四大參數建模和參數資料庫建立
微機非線性勵磁調節器的研製及在電網中的應用
東北電網實時靜態安全分析和最優控制
同步電機模型和非線性參數在線適應辨識研究
故障電流對城市通信設施的影響和工頻磁場測量的研究
廣東電網安全防禦系統研究
廣東省地區電網外網等值自動生成系統
序列運算理論研究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玉林電網能量管理系統EMS開發和應用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關鍵技術
直流合成絕緣子運行特性及檢測的研究
中長期電力需求分析與預測系統
硅橡膠外絕緣耐污特性研究及其應用
軌跡分析法理論研究
國產化大容量變速恆頻雙饋非同步風力發電機系統
基於EMS/DTS的電網在線安全穩定分析和預警系統
基於軟分區的網省級電網無功電壓優化控制系統
電網能量管理和培訓模擬一體化系統
66KV公園變電所微機綜合自動化系統
我國第一條750kV輸變電示範工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降低高土壤電阻率地區電力系統發變電站接地電阻的爆破接地技術
±500kV直流輸電外絕緣特性研究
±800kV特高壓直流合成絕緣子研製
±800kV直流外絕緣技術開發及設備研製
±500KV直流合成絕緣子
220KV變電站模擬系統研究
三維協調的新一代電網能量管理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350MW火電機組全工況實時模擬與多功能在線綜合研究系統
三峽機組主保護配置方案的綜合優化
三峽輸變電前期科研--三峽500kV雙回同塔新技術研究
深圳地區電網經濟運行和災難性事故防治對策的模型建立及HAVC系統實現
大型風力發電場接入電力系統問題的研究
600MW火電機組模擬培訓裝置
配電網10kV架空絕緣導線雷擊斷線機理及防護措施研究
BPT4000-12/29404000KW交交變頻調速同步電動機
FXBW4-750/210∽300高壓線路用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
FXBZ-500/300,FXBZ-500/210直流復合絕緣子
GEC-1型微機非線性勵磁控制器
HVDC系統地中電流對交流系統的影響及防範措施研究
變電所電磁環境評估技術及防護的研究
超高壓變壓器油流靜電帶電的計算模型及實驗研究
超高壓合成絕緣子
體外特高頻(UHF)感測的GIS局部放電在線檢測、定位和診斷
鐵路地理圖形信息系統
同步電機定子繞組內部故障分析和三峽發電機內部故障主保護配置方案的研究
大型地網狀態評估研究
大型發電機穩定安全監視與無刷勵磁檢測系統
500KV緊湊型輸電線路關鍵技術及試驗工程
基於行波原理的電力線路在線故障測距技術
同步電機阻尼磁練定向控制理論及其在大功率交交變頻協調中的應用
基於小波變換的輸電線路暫態行波分析和故障測距理論研究
太陽能揚水與照明綜合應用系統
基於高壓IGCT的新型大容量變頻調速系統(ASD6000T)
超高壓輸電系統中靈活交流輸電(可控串補)技術的研究
運行合成絕緣子檢測技術和耐雷電沖擊特性的試驗研究
10KV配電網架空絕緣導線斷線機理及防護技術的研究
HVDC系統地中迴流對交流系統影響的機理分析及防範措施研究
基於CC-2000支撐平台的EMS高級應用軟體
國家電網750kV輸變電示範工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輕型廂式客貨電動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研製
±800kV直流輸電工程電磁環境研究
500kV/220kV同塔四迴路輸電線路設計及應用
中國第一條750kV輸變電示範工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江蘇電網無功電壓優化控制系統
大型發電機與變壓器放電性等故障的在線監測與診斷技術
上海電網黃渡分區±50MvarSTATCOM裝置的研製
黑龍江省東部電網區域穩定控制裝置研製
電動汽車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性能綜合測試系統研製
電力系統負荷綜合測辨建模法
基於RISC工作站的功能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統高級應用軟體及支撐系統
基於IGCT的高壓大容量三電平變頻調速系統
大型發電機定子繞組內部故障分析及其主保護的定量化設計
電力系統非線性魯棒控制理論及工程應用
電力系統新型靜止無功發生器(ASVG)的研製
㈥ matlab單相接地故障怎麼建立模型
建立單相接地故障模型的方法,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1. 確定系統拓撲結構:首先需要確定電力系統的拓撲結構,包括各個元件之間的連接關系,以及其參數。
2. 確定故障類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單相接地故障的類型(短路故障、開路故障等),並對其進行建模。
3. 建立模型:將拓撲結構和故障類型結合起來,建立電力系統的模型。在MATLAB中,可以使用Simulink來建立模型。具體步驟如下:
a. 打開Simulink,新建一個模型。
b. 選取電力系統所需要的各種模塊,在模型中相應位置進行設置和拖拽。
c. 在模型中插入故障點,並設置故障類型和參尺渣數。
d. 將信號源與目標連接起來,並設置信號源和目標的參數。
4. 運行模型:在建立好模型後,可以點擊運行按鈕,對系統進行模擬操作,並觀察系統響應情猛臘況。在模擬過程中,可以通過添加監視器等工具,對系統各個參數進行觀測和分析。
5. 分析結果:根據模擬結果,對系統進行分析和評估。可以比較各種不同情況下的結果,做出相應的結論。
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模型時,要對系統各枝困滑種參數進行正確設置和輸入,以保證模型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同時,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模型進行調整和優化,以更好地模擬電力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
㈦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的研究方向
(1)智能保護與變電站綜合自動化
對電力系統電保護的新原理進行了研究,將國內外最新的人工智慧、模糊理論、綜合自動控制理論、自適應理論、網路通信、微機新技術等應用於新型繼電保護裝置中,使得新型繼電保護裝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點,大大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水平。對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進行了多年研究,研製的分層分布式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裝置能夠適用於35kV~500kV各種電壓等級變電站。微機保護領域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電力市場理論與技術
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電力市場發展的需要和電力工業技術經濟的具體情況,認真研究了電力市場的運營模式,深入探討並明確了運營流程中各步驟的具體規則;提出了適合我國現階段電力市場運營模式的期貨交易(年、月、日發電計劃)、轉運服務等模塊的具體數學模型和演算法,緊緊圍繞當前我國模擬電力市場運營中亟待解決的理論問題。
(3)電力系統實時模擬系統
對電力負荷動態特性監測、電力系統實時模擬建模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引進了加拿大teqsim公司生產的電力系統數字模擬實時模擬系統,建成了全國高校第一傢具備混合實時模擬環境的實驗室。該模擬系統不僅可進行多種電力系統的穩態及暫態實驗,提供大量實驗數據,並可和多種控制裝置構成閉環系統,協助科研人員進行新裝置的測試,從而為研究智能保護及靈活輸電系統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實驗條件。
(4)電力系統運行人員培訓模擬系統
電力系統運行人員培訓模擬系統是針對我國電力企業職工崗位培訓的迫切要求,將計算機、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最新成果和傳統的電力系統分析理論相結合,利用專家系統、智能cai(計算機輔助教學)理論,進行電力系統知識教學、培訓的一種強有力手段。本系統設計新穎,並合理配置軟體資源分布,教、學員台在軟體系統結構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統硬體擴充簡單方便,因此學員台理論上可無限擴充。
(5)配電網自動化
在中低壓網路數字電子載波ndlc、配網的模型及高級應用軟體pas、地理信息與配網scada一體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其中,ndlc採用了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提高了載波接收靈敏度,解決了載波正在配電網上應用的衰耗、干擾、路由等技術難題;高級應用軟體pas將輸電網ems的理論演算法與配網實際結合起來,採用了最新國際標准iec61850、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採用配網遞歸虛擬流演算法進行潮流計算;應用人工智慧灰色神經元演算法進行負荷預測。
(6)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
對在線測量技術、實時相角測量、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理論與技術、小電流接地選線方法、電力系統振盪機理及抑制方法、發電機跟蹤同期技術、非線性勵磁和調速控制、潮流計算的收斂性、電網調度自動化模擬、電力負荷預測方法、基於柔性數據收集與監控的電網故障診斷和恢復控制策略、電網故障診斷理論與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在非線性理論、軟計算理論和小波理論在電力系統應用方面,以及在電力市場條件下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的新理論、新模型、新演算法和新的實現手段進行了研究。
(7)人工智慧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結合電力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展了將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路、模糊邏輯以及進化理論應用到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運行分析、警報處理、故障診斷、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實用研究。在上述實用軟體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電力系統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的研究,以提高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8)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開展了電力電子裝置控制理論和控制演算法、各種電力電子裝置在電力系統中的行為和作用、靈活交流輸電系統、直流輸電的微機控制技術、動態無功補償技術、有源電力濾波技術、大容量交流電機變頻調速技術和新型儲能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9)電氣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
通過將感測器技術、光纖技術、計算機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以及模式識別技術等結合起來,針對電氣設備絕緣監測方法和故障診斷的機理進行了詳細的基礎研究,開發了發電機、變壓器、開關設備、電容型設備和直流系統等主要電氣設備的監控系統,全面提高電氣設備和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水平。
㈧ 淺談具有特色的電網模擬實驗室建設與運用
高等院校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是為發電廠、供電公司、農電局、送變電公司、大型工礦企業等培養從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領域的電力系統設計與執行、電氣裝置安裝與檢修、試驗分析、研製開發、資訊處理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的迅猛發展,對電力行業的人才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現在我國高校電力專業的課程設定體系已不能完全滿足電力行業的發展要求。比如:現有的一些理論教材已經用了幾十年,出現了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理論教學與實際訓練相脫離等現象,導致學生缺少創新思維。正是基於這種現象,沈陽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通過幾年的努力,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專案資金的支援,開展了基於電力行業標準的開放式電力工程實踐基地群之一的電網模擬實驗室的建設與研究,學生通過在電網模擬實驗室的學習,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與實際崗位的技術水平,能夠更好地適應電力行業發展的要求。
一、特色電網模擬實驗室的建設
悉衡從2006年開始,我們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專案資金的支援,按照電力系統行業標准,依據現場實際需要,開展了具有特色的電網模擬實驗室的建設。我們先後走訪了清華大學、北京電科院、河北省電力培訓中心、湖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貴州省電力培訓中心、四川省電力模擬培訓中心、四川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遼寧省電力排程中心等單位。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最後根據我們的設計方案,採用學校招標形式,與清華大學在2007年簽訂了電力工程實踐基地群之一的具碼如有特色的電網模擬實驗室共建專案的協議。通過幾年的艱苦努力,該實驗室現已建設完畢。
二、特色電網模擬實驗室的功能
基於成熟的電網排程員模擬培訓系統***DTS***的技術平台,建立一個包含典型省電網、地區電網、區縣電網的統一電力系統模型,實現統一模型的數字模擬,逼真模擬各級電網的穩態和故障執行情況;同時利用計算機系統組成完整的排程自動化模擬睜模做系統,完整地模擬各級電網排程的物理環境。
電網模擬實驗室集繼電保護、自動裝置、計算機通訊、資料採集及監控***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簡稱SCADA***、電力系統分析計算、電力系統靜態模擬和電力系統動態模擬為一體,幾乎覆蓋整個專業領域。在這個實驗室里學生可以得到電力系統執行控制、分析計算等全方位的訓練。
在DTS的實際排程應用中,學員坐在學員室中充當「排程員」接受培訓,學員室中配備有與實際排程室一致的***或接近的***能量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簡稱EMS***和軟硬體系統***即學員台***,讓學員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教員在教員室里,利用教員台在培訓前准備教案***教案源自於實際電網系統的執行資料斷面和實際的電網模型以及引數***,在培訓中控制培訓過程,具體指導培訓工作的進行,並在培訓結束後評價學員的排程能力。在培訓進行過程中,學員與教員之間的通訊採用電話或計算機資訊互動進行,來模擬排程時排程員和廠站值班員之間的通訊方式。在這種方式下,整個培訓過程都由教員與學員之間「一對一」地完成,這種做法符合現場需要,它利於教員了解每一個學員對排程規程的熟練程度和操作情況,以及他們對故障的應變能力。
模擬教學實驗系統可以滿足多位學員同時獨立接受模擬培訓的要求,也可以實現教員與學員「一對多」的模式,這樣指導老師通過教員台***主工作站***向各學員終端下達教案,也可設定預想的故障,在模擬實驗過程中控製程序,具體指導實驗的進行,並在實驗中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
在統一模型下的電網模擬培訓,還可以實現多級排程的聯合模擬培訓,讓學員了解上下級排程的協調配合,訓練聯合反事故的能力。
新建成的特色電網模擬實驗室,除具有以上功能外,針對沈陽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的具體情況,還開發實現了以下幾種功能。
***1***變電站模擬系統能與電網模擬聯網執行,電網模擬和變電站模擬在電網模型、資料庫、人機介面、功能模組等多個方面實現一體化,兩套系統共享公共的電網模型,共享公共的裝置引數和模擬畫面,對於公共的部分,使用者只需要維護一套模型和引數。電網模擬和變電站模擬可以各自單獨執行,也可以聯合模擬。聯合模擬時,兩套系統共享同一套電網模型,在任一系統中進行操作或設定故障後,兩套系統均能自動響應,並各自給出正確、完整的二次裝置動作資訊。作為電網模擬中的一個深度模擬的變電站,可以實現電網排程和變電站執行值班人員的聯合模擬培訓。
***2***利用DTS電網數字模擬培訓系統硬體平台,可以實現開放式《電力系統分析》實驗,這樣在建成的電網模擬教學實驗室中,就可以進行面向電網執行值班的排程員模擬培訓,也可以進行面向基礎教學的電力系統分析模擬試驗,而且教員可以方便地在兩套系統之間進行切換。
***3***電網模擬實驗室不但可以滿足電氣工程系各專業的電網環節實習、實訓需求,而且可以為學院節省大量的實習經費。
***4***為電氣自動化的學生做畢業設計提供軟體平台,達到鍛煉學生自主設計的目的。
三、特色電網模擬實驗室的創新
新建成的電網模擬實驗室與國內其它院校電網模擬實驗室相比,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創新之處。
首先,它不是單一的電網模擬實驗室,而是集電網模擬、電網模擬與變電站模擬聯網執行系統、電力系統分析實驗、學生畢業設計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實驗室。學生可以根據課堂或自己需要,在電網模擬系統、電力系統分析實驗、畢業設計三套系統之間任意切換,互不幹擾。
其次,由於實現了電網模擬與變電站模擬聯網執行,可以使學生在實驗室進行認識實習、畢業實習,而且也會收到較好的實習效果。比如:在電網模擬中,假如有35kV、66kV、110kV、220kV、500kV等不同的廠站,可以在變電站模擬中找到與它匹配的廠站,兩者能達到同步執行,這樣學生就可以既看到電網模擬中系統廠站的裝置執行情況,又可以看到變電站模擬中實際的三維畫面和動作過程,效果非常理想。
另外,畢業設計是大學教育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可以衡量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也是衡量一個畢業生能力的重要標准,做好學生畢業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利用電網模擬軟體平台,獨立設計了畢業設計軟體平台,讓學生可以任意組建電力系統網路模型,通過拓撲進行各種電力系統分析計算,達到鍛煉學生自主設計的目的。這也開創了我院發電專業學生開展畢業設計改革的新篇章。
四、特色電網模擬實驗室的現實意義
特色電網模擬實驗室是按照電力系統行業標准,依據現場實際需要,根據以「面向企業、立足崗位、突出實踐」為指導思想的「技術崗位型」培養模式來建設的。
通過電網模擬實驗室建設與研究,可以整合現有發電專業的課程設定體系,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使該體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方便性。同時可以做到情景交融,生動形象。即根據電力行業崗位需求,真正做到真實模擬電力系統裝置,來作為學生的訓練手段。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模擬某一地區真實電網網路發生故障。怎麼進行處理,用到了哪些專業知識?學生的處理結果會由評判系統給分。而且這個處理過程必須和實際現場一樣。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實踐工作能力,達到實際現場崗位的技能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知道學生對於哪些知識點掌握比較模糊,哪些知識點已經掌握了,還有哪些知識點只需要對個別進行輔導,哪些知識點是需要對多數人進行強調的。學生需要有方便的手段將這些資訊實時向老師反饋。在實驗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控制實驗的節奏,掌握每個學生的完成狀況,統一導演實驗的程序。同時在進行聯合實驗的時候,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必須通過資訊互動進行有效的協調,更好地完成實驗,達到預期的效果。本實驗室在這些方面都做了較深刻的研究,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了方便的交流手段,這樣就可以使教學實驗過程變得積極、互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充分利用和開發電網模擬實驗室這個平台,圍繞著電力系統的發展情況,注重研究電力系統中出現的新技術、新產品,適時編寫理論教程。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理論教學與現場實際的關系問題,為我們培養合格的電力系統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
總之,特色電網模擬實驗室建成與運用的研究,對於如何開展電力專業教學改革,加強專業教學研究具有很好的示範性和指導作用。
㈨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電氣自動化應用逐漸深入人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之中,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氣自動化就是電氣信息及其自動化工程,常見的家用電器都與電氣自動化息息相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氣自動化專業 畢業 論文 範文 ,供大家參考。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篇一《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的運用 》
【摘要】所謂電氣工程內部自動化應用技術,就是希望透過不同類型自動檢測途徑,以及專屬控制器具,進行遠程性電力系統精準調試和監管,進一步確保對周邊不同區域企業、居民的電力供應質量,同步處理好內部各項經濟、安全類事務。尤其最近階段,我國不管是經濟或是高新技術研發實力,都產生本質性的變化結果,這對於後期一線技術人員專業技能、素質等,更提出較為嚴格的規范要求。筆者的核心任務,便是依據如今我國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規范要求和發展態勢,進行後期各項全新應用方案籌備,希望能夠為相關領域工作人員,提供些許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系統功能;應用 措施
電氣工程,在當今高新科技領域中的支撐地位毋庸置疑,其主張時刻以計算機網路為主導媒介,透過本質層面上整改基層人員生活、工作模式。而電氣自動化涉足行業類型繁多,如電氣開關設計和航天科技研究等,畢竟電力才是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物質基礎,針對電氣工程中自動化技術應用細節,加以充分論證解析,絕對是迎合時代發展步伐的必要途徑。
1目前我國電氣工程內部電氣自動化技術設
計規劃的核心原則論述(1)其主張利用有限地資源,進行不同產品工藝制備流程電氣自動化改造訴求滿足。(2)電氣自動化應用方案切勿過於復雜,旨在清晰劃分處置機械、電氣之間的關聯特性。截至至今,大多數民用或是高新科技產品,都主張藉助電氣自動化技術予以改造,不可避免地牽涉到工藝形式創新、製造成本縮減、維護便捷性控制等問題。歸根結底,技術人員在進行電氣自動化方案布置應用過程中,需要精準地控制不同類型電器部件,確保現場施工的安全可靠狀況,以及人工智慧操作維護的簡單、人性特徵。
2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靈活拓展沿
用的措施內容解析在電氣工程領域內部改良延展自動化應用技術,其優勢特徵包括:①大幅度提升電氣設備全程運行的安全、穩定水準。②全面深入地剋制以往定期故障檢修方式下遺留的諸多弊端,同步提升電力系統日常工作績效,獲取更多企業的廣泛認知和大力推廣沿用成就。尤其是透過技術應用層面觀察,全新時代背景下的電氣工程,有關內部狀態檢修技術,具體傾向於在電氣工程中應用資產管理系統事務,將其在工程狀態監測、故障診斷等方面的功能如數發揮,屆時提供狀態檢修過程所需中的狀態數據信息;同時,結合相應的數據,准確預測電氣工程中各種電氣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存在的安全故障以及故障出現的因素等。有關諸多應用控制細節表現為:
2.1電網調度層面
處理電氣工程內部的電網調度自動化改造事務,需要快速集合調度中心內的 顯示器 、列印裝置、計算機網路、服務終端等,其核心動機在於針對電網運營質量加以經濟化調度,使得電網運行細節,都能夠得到細致地監控、驗證解析,方便在任何時間范圍內,快速搜集電力生產期間的數據,使得發電控制、電力系統狀態科學評估、合理調度、電力負荷預測等工序,都能夠自動交接。如若當中衍生任何事故,電氣自動化系統會快速追蹤發生源,輔助技術人員在當下制定實施合理對策,盡量防止事故擴散,節省合理數目的成本資金。
2.2發電廠分散測控系統應用層面
此類系統主要包括乙太網、工程師工作站等分層分布結構單元,可以直接接受熱電阻、電氣量、開關量,以及脈沖量等信號,經過自行處理過後,針對既有設備運行參數加以實時顯示,穩定內部信號輸出效率,並將最終結果予以列印,妥善的處理設備與設備,線路與設備,線路與線路之間的關聯,長此以往,對於快速貫徹電氣生產中各類細節的實時監、保護指標,輔助功效異常深刻。
2.3變電站、配電工程層面
就是說在變電站透過不同類型自動化設備和計算機系統,替代過往復雜的人工作業,順勢提升變電站整體運作實效。透過此類角度觀察驗證,變電站內部自動化技術,主要是用以多層次、全方位地監控相關設備安全運行狀況。技術人員需要全程利用微機設備,進行電磁式裝置替代,順勢銜接自動測量、遠程監控、事故信息自動記錄等設備,完成操作監視圖像、智能化改造指標,使得最終變電站能夠順利朝著綜合自動化方向過渡扭轉。
3結語
按照以上內容論述,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結果,是一類國家綜合式經濟、科研實力的象徵產物,特別是經過全球化、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過後,我國電氣工程內部自動化應用功能獲得全面新生,開始朝著不同學科領域內自由擴散。今後,相關工作人員要做的便是,主動聯合不同實際狀況進行思維創新,爭取為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全面改造沿用,創設應有的支撐輔助貢獻。
作者:張詩淋 趙新亞 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偉.淺談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8(36):123~130.
[2]牟佳媛.電氣工程中自動化技術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4(01):88~91.
[3]喬榮耀.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9(17):123~138.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篇二《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運用 》
1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原則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我國供電系統中的應用設計占據有重要的地位,極大的提高了我國供電系統技術的現代化水平,增強了其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對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進行應用設計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以提高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效果。
1.1應用選型原則
選擇恰當的自動化設備是確保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有效應用的重要物質性前提。因此,在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遵循相應的選型原則,即主要從遠程調動及自動化系統監控的角度進行自動化設備功能選型,亦要注重自動化設備選型接線的簡便性以及性能的穩定性、價格的合理性,以便於日常運行過程中的維護。
1.2應用設計原則
在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到供電系統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方面的應用設計原則:一是開關設計原則,即在供電系統中,對於需要遠程操控的計算機監控系統開關,必須選用同時具有遠程分閘和合閘功能的智能開關,以便於計算機監控系統遠程操作功能的順利實現;二是繼電保護原則,即在供電系統規劃設計中,要綜合考慮變壓保護和綜合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機電保護裝置中的應用,以便於實現繼電保護裝置效用發揮的最大化。
2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重要性
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有利於供電系統電力管理目標的實現
將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到供電系統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供電系統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亦可以實現對供電系統運行的連續性、自動化和智能化監控,從而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掌握供電系統的運行狀態,使整個電力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從而更好的實行對供電系統的管理控制工作,實現供電系統的電力管理目標。
2.2有利於實現供電系統中設備運行的高效率、低成本
在供電系統規劃設計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將無功補償技術、節能結束等相關技術與電氣自動化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亦可通過節能機械設備的選用實現供電系統運行的低損耗,並有效對供電系統中的超負荷運行進行調整,實現供電系統中設備運行的高效率、低成本。
3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設計方向
3.1供電系統綜合自動化技術與智能保護的應用設計方向
隨著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以及供電系統自動化保護理論的不斷發展,微機技術、綜合自動控制技術以及網路通信技術等相關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電氣自動化保護裝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實現了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保護裝置控制的智能化,亦有效提高了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保護裝置運行的安全性和效用性,而基於綜合自動化技術的綜合自動化保護裝置則在不同電壓等級的變電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3.2供電系統自動化實時模擬系統的應用設計方向
供電系統自動化實時模擬系統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是在實時模擬建模以及負荷動態特性監測等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隨著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的逐漸成熟而引入了實時數字模擬模擬系統,為供電系統的暫態試驗、穩態實驗等營造了良好的實驗環境,並經過實驗提供了更加接近供電系統真實運行狀態的實驗數據,為新裝置的實驗測試提供了安全、穩定以及可靠的實驗條件。
3.3供電系統人工智慧的應用設計方向
專家系統、模糊邏輯等都是供電系統人工智慧的應用設計方向,並隨著電氣自動化技術的逐步發展和完善,並廣泛應用在供電系統及其相關元件中,主要包括供電系統的運行分析以及元件故障診斷等;與此同時,隨著供電系統中相關智能控制理論研究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人工智慧逐漸與機械智能等結合在一起,不僅有效提高了供電系統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亦大大提高了供電系統的穩定性。
3.4供電系統配電網電氣自動化的應用設計方向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配電網中的應用設計相對而言,比較成熟,且截止到目前,已達到國際的標准規范。電氣自動化技術是實現供電系統配電網電氣自動化的關鍵性技術,該技術在配電網電氣自動化中應用的最大創新之處在於,其將高級現代化軟體、配電網信息一體化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等相關技術進行有機融合,克服了傳統配電網系統技術路由以及載波消耗等技術的缺點,有效提高了供電系統載波接收的精準度。
4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主要的應用設計
就目前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4.1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的應用設計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具有操作靈敏性、遠程跨界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特點,且以電氣自動化技術為基礎的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設計相對較為簡單。但值得注意的是,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是由統一處理器對相關數據進行搜集和整理,這就導致處理器的功能處理任務較為繁重,且速度較為緩慢;與此同時,由於要對供電系統運行過程中的電氣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全面的監控,不僅會造成主機冗餘下降,亦會導致電纜數量的增加,加大投資成本;此外,長距離電纜亦會影響影響到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效用的發揮。因此,在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相關因素對系統功能發揮的影響,以便於保障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基於此,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被常用在小型電氣自動化監控中,並沒有在全場供電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4.2外電纜設計和電力監控器的選擇
基於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應用的逐漸成熟,變配電站中的外部電纜設計越來越簡便,不僅能滿足變配電站的功能需求,亦降低了設計成本。就目前我國變配電站外部電纜線的設計來講,一般只有兩部分構成:一是額定電源為220V的交流電源線;二是通信電纜,常用的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屏蔽電纜和雙芯屏蔽雙絞線。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選型的過程中,一般每種類型的通信電纜都需要選用兩對,其中一對正常使用,而另一對則用於備用,以備不時之需。而在對電力監控器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著重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電力監控器的抗干擾性;二是電力監控器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在供電系統電力監控器具體選型的過程中,要根據供電系統的電源類型進行選型,具體表現在:一是當供電系統為220V的直流電源時,一般選擇直流屏作為電力監控器,以便於供電系統進行集中供電;二是當供電系統為10kV以下時,在進行電力監控器選型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供電的集中性,亦要考慮到設備的監控功能。
4.3變壓電站綜合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選用
就目前電力市場的生產狀況來看,存在眾多變壓電站綜合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的生產商,且各生產商所設計和生產出的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標准、參數等各有不同,如國外比較好的西門子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選型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我國供電系統的具體情況以及其對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的功能性需求以及相關參數要求,以便於所選用的設備能夠正常應用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滿足網路互聯、資料庫建設等方面的功能需求,以為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提供相應的參考和支持。
5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設計的發展前景
隨著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應用設計的逐漸成熟以及領域的不斷擴大,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體現出以下方面的發展趨勢:一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應用設計的國際標准化,如IED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應用的兼容性和信息共享性等已達到國家標准;二是乙太網技術的應用,該技術具有數據傳播速度快、數據載量大等方面的特點,其在滿足供電系統通信實時性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前景較為廣闊;三是電氣自動化技術與數字化、信息化等相關技術的有機結合,並在基於大量信息的基礎之上,組合成由多維空間信息、動態變化信息以及高分率信息共同構成的電氣自動化數字地球,創新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
6結語
綜合上述可知,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極大的提高了供電系統運行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推動我國供電系統技術與國際的接軌。因此,在進行供電系統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 種植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其中的應用,並在遵循相關應用原則的前提下,將人工智慧、模擬設計、實時監控等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在供電系統的配電網、變電站等中,提高供電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篇三《 電氣自動化控制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 》
1現代建築中電氣技術的應用特點
1.1電氣自動化應用於現代建築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飛躍,生活環境的舒適度、信息交流的簡便性、服務設備的完善性等等,備受人們的關注和青睞。這就給建築設施的健全性以及電氣設備的功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除此之外,隨著建築物高度的不斷增加,給照明控制系統,供配電系統,以及消防控制系統等的管理和運行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在這種情況下,以電氣自動化技術為支撐的智能建築設計是我國建築行業發展的必經途徑。
1.2電氣自動化控制的特點與技術優勢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是由電力、空調、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構成綜合系統。智能樓宇自動化是自動化技術應用在現代化樓宇方面的技術,其子系統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通過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對建築整體的進行樓宇溫度控制、濕度控制、電梯控制、照明電氣控制等。隨著全球智能化的發展,可以預見,樓宇建築的自動化性將會越來越高。電氣自動化技術主要包括電力電子技術和微機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廣泛用於供配電、各種電氣設備、電氣控制及自動化系統的安裝調試、方案設計、設備維護、技術改進、產品的開發及管理中。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首先,聯動性較高。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採用電子感測技術、計算機與現代通訊技術對包括採暖、通風、電梯、空調監控,給排水監控,配變電與自備電源監控,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安全保衛等系統實行全自動的綜合管理,各個子系統之間可以通過信息進行溝通和互動。其次,有很強的安全性。由於電氣系統本身就具有危險性,設備出現故障、操作不規范,以及環境突變等都可能是導致系統產生嚴重安全風險的原因。通過自動化控制可以使系統在發生危險時快速發現並解決,另外,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遠程遙控還可避免故障對維修工作人員產生直接的危害。最後,具有健全的數據以及精準的計算。自動化系統可以根據自身的操作流程、故障處理等數據建立完善健全的資料庫以及精準的計算,為後期進行信息優化決策提供條件。
2現代智能建築中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的實現
現代智能建築中自動化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實時的數據採集;實時的控制決策;實時的控制輸出。其系統包括自控給排水系統、照明控制系統、供配電系統以及消防安全系統等。其中,給排水系統包含生活給水系統、生活排水系統、市政給排水管網系統、市政水處理(包括給水處理以及廢水處理)建築給排水、 雨水 系統、消火栓系統、噴淋系統等。照明控制系統能夠滿足和實現不同的燈光效果,而且還能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能源,延長燈具壽命,減少用戶維護費用等等。供配電系統先從發電廠發出經過升壓變壓器(升壓)到線路,中樞變電所這一部分為供電系統從中樞變電所經線路到用戶變壓器,開關櫃這一部分完成大的配電系統從用戶變電所到各個廠區或用電負荷,最後完成全部的配電。消防控制系統是指接到火警後,發出信號,相關設備自動轉到到消防狀態。例如電梯,在接到火警信號後,電梯自動關門轉為下行至首層,由進入轎廂的消防員控制運行。除了以上所說的控制系統之外,為了滿足不同人群對不同功能的需求,可以相應的根據建築環境設置一些特定的子系統,如停車場管理系統、智能家居服務系統、物業管理應用系統等,實現個性化的自動管理。在現實生活中,為了實現現代智能建築電氣自動化系統功能的豐富性,必須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數字化控制體系,這是實現控制技術應用的基本條件,與此同時,建立遠程式控制制管理中心,這樣可以對本地控制台出現的故障及時進行處理,以此提高數字控制體系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3電氣自動化控制在智能樓宇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以及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建築智能化在我國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它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就加快了智能樓宇進程的日新月異。智能樓宇主要包括安防系統、計算機網路、通訊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電氣自動化控制是智能樓宇功能發揮的技術保障,在智能樓宇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3.1建築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安裝前,制定科學的計劃
建築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質量的好壞直接不僅影響建築物功能是否正常運行,而且還影響該建築的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因此,在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不能盲目地按照圖紙進行施工,全面了解設計方案,及時對設計圖紙中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避免工程返工的情況。此外,還要依照業主的需求及利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安裝計劃,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施工,以此滿足建築本身以及業主的相關需求。
3.2電氣設備的安裝
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是保證建築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功能充分發揮的前提。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是保證其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需進行以下步驟:首先,一定要理解整個設備的工藝流程、控制流程,熟練掌握電氣設備要用到的各種儀表。其次,仔細研究設計方案及施工圖紙。最後,根據設計圖紙對電氣設備內部的接線了解清晰,接著就可以對設備進行實際的接線。在所有設備調試完畢後,再對其進行安裝施工。在設備安裝時,必須嚴格根據設備的安裝要求與規范進行安裝。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線前一定要先進行校線,在確定設備外觀完好、接線正確、外來信號正常的基礎上,方可讓使用方開始帶電調試,在送電之前,要將所有斷路器保持斷電狀態。
4結束語
眾所周知,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要想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就要大力發展作為支柱性產業之一的建築行業。然而,由於人們對建築設計的要求逐漸增加,以往的傳統性建築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於是智能樓宇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其帶來的高品質生活享受,令人們嚮往不已。而智能建築的建立又離不開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支持。換句話說,智能建築的出現,給電氣自動化工程的發展帶來了很好的平台,被廣泛應用於很多領域及專業,其技術具有更新速度快,復雜程度高等特點,因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地學習及積累 經驗 ,與時俱進。
有關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推薦:
1. 電氣自動化畢業論文範文
2. 電氣工程自動化畢業論文範文
3.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
4. 電氣自動化論文精選範文
5. 電氣自動化畢業論文
6. 電力系統自動化論文範文
㈩ 電力系統中的負控裝置的作用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用怎麼用
負控裝置就是負荷控制裝置。利用負控裝置可以對某台發動機的負荷進行設定和遙控。負控裝置可以裝在電網中心調度室,由調度員直接控制幾台大機組的負荷,提高了電網調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