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電解水的裝置,原理及反應方程式
最簡單的電解水裝置通常包括電源,兩個電極(陰極和陽極)和電解液(主要是水)。水在陰極回得到電子被還原形答成氫氣,而水在陽極失去電子被氧化形成氧氣。
(因格式問題,反應式用截圖插入)
在100%法拉第效率(又稱」電流效率「)的情況下,即電能100%轉化成化學能,氫氣產生量為氧氣產生量的兩倍,且產生的氣體量與通過的電量成正比。但是,實際情況下,由於許多副反應的參與,法拉第效率會降低並產生一定量的副產物。

4. 如何製作電解水的裝置
實驗名稱:電解水
實驗類別:演示或學生實驗
改進目的:通直流電分角水的實驗對研究水的組成至關重要。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書化學48頁所示簡易裝置水槽中需電解液量大,同時收集氣體的試管放入或取出電解液時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蝕,為克服上述不足之處,特自製電解水實驗器。
製作電解水實驗器所需原材料:見附頁圖中所示。
電解水實驗器的製作過程:
1.將上底半徑為6厘米的圓台形的橡膠塞打上與注射器管和長頸漏斗管相匹配的三個孔。
2.將兩只相同的注射器管和一個長頸漏斗管旋轉插進橡膠塞的孔內,管的下沿不要超過塞子的下底面,以免裝電解液時杯內留下氣泡。
3.截取一小段帶孔的傘骨子(鍍鉻不銹鋼)將外附橡膠的細鋼絲一端裸露部分穿入傘骨於孔內並夾緊,再將傘骨手插入已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管內的膠塞中心(此塞剪有幾個孔),最後將制好的電極插入注射器管內,導線的另一端從漏斗管內穿出來,在導線上作好正負極的記號,與注射器管記號一一對應。
此步須注意以下兩點:
①電極既不能露出管底,又不能插入管內太深。電極露出管底則產生的氫氣和氧氣混合;插入管內太深則產生氣體的速度慢。
②電解器內部的細鋼絲除與電極接觸部分能裸露外,其餘部分不能裸露。
4.將與注射器管相匹配的注射針尖截斷且夾扁密封,留下針帽。
5.將制好的塞子塞到與之匹配的茶杯口內,把針帽扭到注射器管的上端。
操作步驟及現象:
1.扭下針帽,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向漏斗內倒入5%至10%純凈的氫氧化鈉水溶液,當電解液升到注射器管內後,加液體的速度放慢,待三個管的注段達到頂點不再改變時,將針帽扭上(不要扭得太緊)。
3,通直流電源12伏至6伏,電解液濃度小則電壓調大,電解液濃度大則電壓調小。不到半分鍾,負極(陰極)產生5毫升氣體,正極(陽極)產生約2.5毫升氣體。
4.切斷電源,點燃木條,扭下與負極相連的針帽,迅速在管尖處點火,氣體燃燒,呈淡藍色火焰——氫氣。
5.為使實驗現象明顯,再通電源,扭下與正極相邊的針帽,迅速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到管尖處,木條復燃——氧氣。
改進後的效果:
自製電解水實驗器所需的原材料易得,製作不難。實驗操作安全方便,便於觀察。電解的速度快,所得氫氣和氧氣體積很接近2∶1;檢驗生成氣體的現象十分明顯。實驗所需電解液的量不多,同時可避免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蝕。實驗器可長久使用,必須時更換電極也十分方便。演示實驗可改為學生實驗。
附:自製電解水實驗器平面圖。
如圖所示:
1.直徑為6厘米圓台形橡膠塞。
2.口徑為6厘米的透明玻璃杯。
3.5毫升或10毫升注射器玻璃管。
4.長頸漏斗。
5.電極(鍍鉻不銹鋼——帶孔一小節傘骨子)。
6.外絕級導電線(細鋼絲)。
7.與注射器管相配套的針帽(針尖切斷且夾扁密封)。
8.帶孔小膠塞。
5. 水點解實驗裝置正負極
(1)氣體少的試管復為氧氣,連接的電極制為正極,故:B為正極;
(2)A電極產生的氣體較多,與A電極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是氫氣,產生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3)加入稀硫酸或者氫氧化鈉的原因是增強水的導電性,也是為了加快電解速度;
(4)反應的化學表達式是 2H 2 O

2H
2 ↑+O
2 ↑;
(5)①氫元素、氧元素;②分子,原子.
6. 電解水的裝置有哪些
電解水通常是指含鹽(如硫酸鈉,食鹽不可以,會生成氯氣)的水經過電解之後所生成的產物。電解過後的水本身是中性,可以加入其他離子,或者可經過半透膜分離而生成兩種性質的水。其中一種是鹼性離子水,另一種是酸性離子水。以氯化鈉為水中所含電解質的電解水,在電解後會含有氫氧化鈉、次氯酸與次氯酸鈉(如果是純水經過電解,則只會產生氫氧根離子、氫氣、氧氣與氫離子)。
7. 水的電解實驗中的實驗裝置分析圖
(1)在分解水時,在電極上有氣泡生成,由於b管中產生的氣體較回少,應是氧氣,檢驗的操作是答:打開活塞,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
(2)水電解過程中,由電能轉變成化學能,生成的氧氣與氫氣體積比為1:2,由於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的分子數相同,所以水電解後生成的氧氣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是1:2;
(3)水電解實驗的主要實驗目的是探究水的組成.
故答為:(1)有氣泡產生 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玻璃管尖嘴部位,慢慢打開活塞(2)電 化學 1:2 (3)D.
8. 電解水要用到實驗器材有
現很多學校都有專門的水電解配套裝置,若是簡單裝置,可用:直流電源(或電池),水槽,導線,碳棒電極,小試管.注意,一般都預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或硫酸銅,增強水的導電性.
9. 化學中電解水的實驗誰能仔細的講解一下
水電離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在外接電源作用下
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
氫氧根離子失電子生成水和氧氣
合起來就是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
高中化學中相關方程式如下:
水的電離:H2O=可逆=H++OH-
陰極:2H++2e-=H2↑
陽極:2OH-+2e-=H2O+O2↑
電池反應:2H2O=2H2↑+O2↑
10. 電解水實驗裝置向什麼中加滿水
如圖所示,在水的電解玻璃管中加滿水,同時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 增強溶液的導電性.接通直流電源,觀察到到:兩個電極上出現 大量氣泡 ,兩玻璃管內液面 下降 ;
(3)在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得到 氫氣,在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得到 氧氣 . 正 極生成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負極生成的氣體可燃燒且呈淡藍 色火焰.
(4)用點燃的火柴接觸液面下降較多(即 生成氫氣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 氣體可以燃燒 (火焰呈淡藍色 ,點燃時發出一聲輕微的爆鳴聲),這個玻璃管中產生的是 氫氣;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 帶火星木條復燃 ,這是 氧氣;通過精確實驗測得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 2:1 .
(5)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 氫氣和 氧氣 ,這個過程的文字表達式為 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 氫氣和 氧氣 .所以水的電解過程屬於化學變化 ,那麼水循環中,水的狀態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屬於 物理變化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6)氫氣中的氫元素 和氧氣中的氧元素 是從水中產生的,所以水是由 氫氧兩種元素 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