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聯「瓦西里克」82毫米自動迫擊炮有什麼特殊之處
「瓦西里克」迫擊炮是蘇聯研製的一種新式82毫米自動迫擊炮。該炮結構特殊之處在於沒有座鈑炮身裝在雙輪開腳大架兄嘩上,裝有反後坐裝置。後膛裝填。配有自動裝彈箱,每次可裝彈4發,射速可達40~60發/分,是人工操作,從炮口舉困裝填的迫擊炮發射速度的2~3倍。
「瓦西里克」迫擊炮也可裝在步兵戰車或汽車上,發射時從車上自動卸下,在地面發射,射擊完畢即用機械裝置裝到車上,迅速轉移至另一發射陣地。炮重約800千克,間接瞄準射程1000~5000,直接瞄準射程1000米,高低射界0皛50°,方向射界左右各10°。配用榴彈和羨答行空心裝葯反坦克彈。
該炮於1971年開始裝備蘇軍摩托化步兵營。它既可用作普通迫擊炮、又可完成直接瞄準任務或用作反坦克武器。在阿富汗戰場上使用的是裝在履帶式降戰車上的自行式。
② 什麼是自行迫擊炮
迫擊炮,本來是步兵支援武器?近幾十年來,由於中口徑?大口徑迫擊炮的發展,它已經可以起到部分榴彈炮的功能?加上迫擊炮結構簡單,攜行方便,中小口徑的迫擊炮發展極為迅速?不過,中口徑迫擊炮的機動已不能靠肩背人扛,需要牽引或車載?
於是,一批車載式的中口徑自行迫擊炮應運而生?也許是自行迫擊炮的結構相對較簡單,造價較低廉,這些年來,各國研製的自行迫擊炮不下10餘種,掀起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這里列舉幾種有代表性的自行迫擊炮,以口徑120毫米的為主流?從結構類型上看,有履帶式的?輪式的,有炮塔式的?後開式的,有單管的?雙管的等,呈現出蓬蓬勃勃的發展勢頭?這里僅介紹磨滾幾種近年來新研製的自行迫擊炮?
瑞典AMOS120毫米雙管自行迫擊炮AMOS是「先進迫擊炮系統」的英文字母縮寫?它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履帶式的,一個是輪式的?
兩種AMOS都是由瑞典赫格隆公司和芬蘭帕特里亞-萬馬斯公司合作研製的?
履帶式的,採用瑞典CV90步兵戰車的底盤;輪式的,採用芬蘭XA-2036-6輪式裝甲車的底盤?雖然底盤不同,但上半部分相同,包括炮塔?雙管120毫米迫擊炮和後裝式車內裝彈?
這兩種自行迫擊炮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雙管120毫米迫擊炮,能在15秒內發射6發彈,最大射程可達10千米,火力相當強大?
日本96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日本軍方比較瞎大余重視自行迫擊炮的發展,早在1960年就定型了60式81/107毫米自行迫擊炮?20世紀70年代,又研製出75式107毫米自行迫擊炮?
1996年定型的96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採用的是著名的法國MO120RT61式120毫米迫擊炮?這是一種線膛式迫擊炮,採用尾部裝彈方式,彈丸靠旋轉穩定?而一般的中小口徑迫擊炮多為滑膛式,有翼穩定彈,炮彈從炮口裝填?發射迫擊炮彈時的最大射程為8.1千米,發射火箭增程彈時的最大射程達13千米,最大射速為15~20發/分?裝甲防護性較好?
96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戰斗全重為23.5噸,乘員5人,迫擊炮裝在車體後部,向後射擊?行軍狀態下,似乎不能將迫擊炮平放到車內?也就是說,行軍狀態下,車體後部是敞開的,這是一大缺點?此外,底盤太重,采購價格較高,也是它的缺點?
俄羅斯2S31120毫米自行迫榴炮俄羅斯軍方相當重視自行迫擊炮的發展,幾十年來,先後研製出2S4?2S9?2S23和2S31等多種型號?不同口徑的自行迫擊炮,令人矚目?
2S31「維納」120毫米自行迫榴仿賀炮於1997年問世?它採用BMP-3戰車的底盤,全封閉式炮塔?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炮管很長,被稱為迫榴炮,從而可以完成迫擊炮和榴彈炮的雙重功用?迫擊炮和榴彈炮的融合,可能代表著身管武器發展的一個新的動向?
土耳其120毫米全自動迫擊炮將MKE120毫米迫擊炮裝到M113裝甲輸送車上,便製成了這種新型120毫米全自動迫擊炮?
它的「亮點」是火控系統較先進?當彈道計算機在接收到各感測器輸入的數據後,迅速計算出射擊諸元,自動驅動迫擊炮以100密位/秒的速度轉動,迅速瞄準目標並射擊?計算機可以存儲999個目標數據的信息,並可用筆記本電腦隨時更新數據?
③ 什麼是速射迫擊炮
傳統的迫擊炮是炮口裝填,依靠炮彈自身的重力下滑,撞擊炮膛底部撞針而使底火發火,點燃發射葯將炮彈推出炮口
射速受限制
速射迫擊炮類似自動裝填的火炮,由自動機部分(炮閂、液壓緩沖器、解脫裝置、輸彈機、分離裝置、再裝填運中裝置、緊定機構等)、上架部分(方向機、高低機、平衡機、調節機等)、行走部分(下架、大架、鎖定裝置、千斤頂、減震裝置等)等組成。採用後膛裝填,炮閂自由後坐、前沖定點擊發的自動機。炮身安裝在搖架上,與制退機和復進機聯接。上架裝在下架的回轉盤上,可提供10的方向射界。帶平衡機的液壓式高低機提供 0°~80°的高低射界。彈葯裝填用的輸彈槽隨搖架、上架同時起落和回轉。戰斗狀態時,下架前方的支撐座盤下落,通過螺桿使炮車輪離地,以座盤承旁橘山受後坐力。
該炮採用彈匣自動供彈,4 發炮彈的彈匣裝入身管右側靠近炮耳軸處的輸彈槽,炮彈自動輸入炮膛。設有單、連發轉換裝置,每炮配有24個可連裝的4發彈匣裝置。首發發射,炮手人工開閂,然後選擇單發或連發設計方式,裝填彈夾,操炮並射擊。射擊後,自動開閂。可進行下一個彈夾的裝填和發射。直瞄或半直瞄射擊時,通過直瞄鏡測定目標距伍畢離
④ 深海狩獵者迫擊炮彈怎麼填充
填充方法如下:
在迫帶缺擊炮陣地後面建幾個儲物櫃,儲存設定中只選迫擊炮炮彈,然後小人就會把迫擊炮炮彈放在儲物櫃裡面了。
然後當你需要使用迫擊炮的時候,選個小人蠢友辯右鍵迫擊炮選優先使用迫擊炮,然後小人跑過來自己會從陣地後告櫻排的儲物櫃中拿炮彈裝進迫擊炮中。
如果地圖內有敵人,他們也會自動用迫擊炮攻擊敵人的。
⑤ 現在的迫擊炮還是利用炮彈的自重擊發的嗎聽說現在的迫擊炮有獨立的觸發器了,而不是把炮彈放進去就發射
迫擊炮擊發一直就有兩種方式,一種常用方式是炮彈由炮口裝填,靠自重滑到炮管底部,撞到底部的固定擊針,引燃發射葯發射
另一種是不常用的活動擊針,裝填炮彈後,手動開啟活動擊針引燃發射葯發射,多數用於大口徑迫擊炮(160mm以上),不能從炮口人工裝填炮彈,需要打開炮管從後面裝填炮彈,拍鍵然後關閉炮管再擊發,現代有兩種迫擊炮用這種方式,一是自動迫擊炮,中、俄的82、120mm迫擊炮,射速能到100發/纖岩分鍾,一種是炮塔式自行迫擊襲豎巧炮,很多120mm自行迫擊炮都是
⑥ 什麼叫迫擊炮
新型迫擊炮是相對於傳統迫擊炮而言。傳統迫擊炮在結構上通常由「三大件」組成,業內人士戲稱為「一根管管、一塊鈑鈑、兩根桿桿(簡易的單兵式小口徑迫擊炮只有『一根管管』)」。「三大件」結構的迫擊炮百年不衰,至今仍留用在戰場,其原因之一正是由於其簡單的結構和不斷提高的射程以及強大的威力。大道至簡。簡單並不等於落後,適用自然有其真理。「三大件」結構的迫擊炮隨著新材料、新彈種的使用。在可以預料的將來它還會在常規戰爭的戰場上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當然,「三大件」結構迫擊炮青春期的長短除彈的改進外,「發射器」火炮的重量將成為決定性因素。對此,幾十年來中國傳統迫擊炮的更新換代都一直把減輕重量作為技術指標的努力方向。
中國新型迫擊炮在結構上吸取了高炮自動機和榴彈炮的優點,保留了迫擊炮有別於其它地面壓制火炮的特殊曲射彈道。中國一門新型速射迫擊炮的瞬間壓制和打擊能力,相當於過去一個連隊配置的全部傳統迫擊炮的作戰效能。
中國目前已研製成功的新型迫擊炮有82毫米速射迫擊炮、SM4型81毫米車載速射迫擊炮(見本刊本期另文介紹)、120毫米輪式自行迫榴炮(題圖)。對這些新型迫擊炮,我刊等國防科普刊物都分別在近年的期刊中陸續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廣角度多側面地進行了介紹,對一些中國在研和預研的新型迫擊炮,也通過介紹外軍裝備的方式已向讀者進行了「預報」。
在我國新研製的新型迫擊炮中,120毫米迫榴炮有輪式和履帶式兩種自行迫榴炮。這種自行迫榴炮採用全封閉炮塔結構形式,火炮安裝在炮塔正前方的托架上,炮塔內安裝有瞄準裝置、炮長觀察鏡、火控電器設備等。這些裝置構成了自行迫榴炮的上裝。按照模塊化、系列化、通用化設計原則,上裝是一基型上裝,可以安裝到不同的國產輪式或履帶式裝甲車底盤上,形成適應於執行不同作戰任務的自行迫榴炮。自行迫榴炮的火炮主要由炮身、炮閂、搖架、氣動輸彈機、制退機、復進機和防危板等組成。自行迫榴炮為線膛炮,能同炮發射迫擊炮彈和榴彈,同時具有兩種火炮的彈道特性。
縱觀這一時期中國新型迫擊炮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新型迫擊炮有以下一些判胡特點。其一,迫擊炮的彈道特性決定了這一炮種的不可替代性。其二,單管連發、多管齊發、後膛自動裝填彈提高了同時多彈著瞬間打擊和壓製作戰能力。其三,直瞄、間瞄,紅外成像、激光制導等新技術、新彈種提高了迫擊炮的打擊精度。其四,兩炮合一、一炮多用、槍炮一體拓寬了迫擊炮遂行多項作戰任務的領域。其五,火炮上車、車炮一體,增強了迫擊炮的機動性。其六,裝甲防護、快速撤離的設計思想體現了人性化理念。除這些有共性的特點外,中國新型迫擊炮的部分產品涉水性強,甚至具有兩棲作戰能力,部分產品可以遠距離機動實施機降,部分產品具有軍貿的針對性也有利於與友軍協同作戰。
中國新型迫擊炮的開發和裝備,大大縮短了中國制式迫擊炮裝備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代差」,加快了中國步兵迫擊炮裝備由背負式向機械化邁進的步伐。在中國新型迫擊炮的開發過程中,信息化技術得到了廣泛運用判沖改,實現我軍裝備機械化和信息化同時跟進的雙跨越能力在新型迫擊炮的變革中得到了展現。
展望中國迫擊炮的未來,新型迫擊炮的發展趨勢應該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輕型化、模塊化、國際化幾個努力方向。
現代技術條件下的戰爭主要是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戰爭,信息化技術程度越高,打勝仗的把握性和主動權就越大。信息技術在新型迫擊炮研製上的運用主要在指揮控制火控系統。這個指揮控制火控系統以自主可靠的全球導航衛星定位(GPS)為平台,將配置先進的信息收發系統,配備定位定向裝置和電子地圖,提高武器系統作戰反應能力,縮短反應時間,以具備更高的自主作戰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單車(單炮)與群炮互為聯通,形成可靠、靈活、強大的火力網。在新型迫擊炮彈的制導方面也將實現更高層面的末敏迫擊炮彈、激光末制導迫擊炮彈的可控方式。
數字化、自動化與信息化有區別又有聯系。新型迫擊炮的數字化主要體現在提高觀察、瞄準、火控和電器的數顯數字化程度上,以此減少操作人員數量,提高作戰快速反應能力。單炮和聯炮數字化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高端信息化的技術平台。
自動化主要指機械運動自動化。迫擊炮的自動化包括火炮的自行,火力自動控制,供輸彈的自動化以及故障排查自動化。新型掘判迫擊炮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實現全系統自動化的過程中,「冗餘」設計中的「雙備份」和保留必要的半自動或者人工操作都是火炮可靠性工作的保障。
迫擊炮中的傳統「三大件」結構。車載、自行迫擊炮的機動作戰性能都將在空投、機降方面向更輕型化方向發展。採用反後坐設計,降低火炮後坐阻力技術,將有效實現車載式和自行迫擊炮的整體重量。沒有裝甲防護能力的輕型車載迫擊炮,採用「打了就跑」的遁避設計。以便能更靈活更多地遂行多項作戰任務。
車載迫擊炮、自行迫擊炮的上裝系統,為便於與不同的運載平台對接,將更好的運用模塊化設計。以形成「基型」標准,與不同的運載平台形成便於對接的標准化和系列化裝備。
國際化(或地域性、集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標准化,迫擊炮口徑種類的減少將有利於實現彈種的互換,也有利於柔性生產線的布局改造和聯勤保障。雙管、多管迫擊炮、迫榴炮也已成為一種新的國際化趨勢,中國在此領域也已有所作為。在尋求政治、經濟多元化的同時,中國的迫擊炮保留一定的特色差異也是大國的一種需要。實現炮射導彈化,改「廣種薄收」為精確打擊也是迫擊炮發展的國際化趨勢。
除上述這些新型迫擊炮研製的發展趨勢外,根據特種作戰的需要。具有專用功能的迫擊炮也已成為亮點。這些迫擊炮有:艦載或車載隱身迫擊炮、無聲迫擊炮、獨管迫擊炮(沒有座鈑和腳架)等等。由於迫擊炮的初速小、膛壓低。隨著新材料的運用,緊隨步兵作戰的更簡易型迫擊炮和藏身於普通車輛內的自行迫擊炮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
中國迫擊炮的發展在軍轉民的過程中已有了新的應用領域。這些成果表現在82毫米、105毫米口徑森林滅火布撒器和122毫米森林(草原)滅蟲布撒器上。這三種軍工技術新產品都是迫擊炮軍研機構自籌資金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新要求,對保護生態環境做出的積極貢獻。目前,這三種民用新型布撤器都已經過「實戰」檢驗而通過了設計定型並已申請了中國國家專利。這些新型布撤器,填補了我國森林(草原)滅火、滅蟲制式裝備的一項空白,大量的產品外貿出口也將是對人類社會的新貢獻。新型民用布撤器還將向自行和城市化應用方向發展,進而形成系列化。
⑦ 後裝彈的迫擊炮是怎麼裝彈的怎麼擊發的
迫擊炮筒裡面的底部有一頂針,當迫擊炮的炮彈從筒口滑到底部時基梁,頂針就會頂到炮彈的雷搜磨管,使炮彈的發射火葯爆炸(從頂到雷管到火葯爆炸有一個延時,不是馬上就會發射出去),炮彈在發射火葯的推力下就把炮彈發射出去。
它的特點主要是拋物線的彎曲度很大,適用於近距離直瞄炮火無法到達的目標。同時它結構簡單,易攜帶,適合做山地戰的中搏漏運重型武器
⑧ 瑞典120迫榴炮詳細情況誰介紹一下
帕特里亞·赫格隆茨公司研製的先進迫租圓皮擊炮系統(AMOS),實際上是一種塔式滑膛型雙管120毫米迫擊炮系統,它包括一個自動裝彈系統、數字地圖、導航和火控裝置。
AMOS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採用和雙管聯裝的120毫米自行迫擊炮,它由兩管120毫米滑膛迫擊炮、封閉式炮塔、炮載火控系統和輪式/履帶式裝甲車底盤組成。
AMOS武器系統的主要功能部件都安裝在炮塔內,以便於適應不同的平台,同時減少了必需的改動。AMOS代表了炮塔式迫擊炮系統的最新技術,它可以以優異的動力性能實現自主操作,包括直瞄和間瞄射擊。
AMOS採用的是模組化設計方案,可以通到調整來滿足用戶的特殊需求。根據底盤的不同,AMOS可配用長、短兩種身管:履帶式底盤配用長身管,採用炮尾裝填方式,並附有半自動裝填裝置;輪式底盤配用短身管,採用炮口裝填方式,藉助一個特殊裝置,炮手可在炮塔內人工裝填。
AMOS的炮塔由雙管120毫米迫擊炮組成,配有自動彈葯裝填系統和電子目標攻擊/發射系統。該炮塔由芬蘭的帕特里亞公司負責研發,裝有兩門同軸的120毫米短炮身後膛迫擊炮,沒有膛線,炮身長3米,俯仰范圍為-5度至+85度。炮塔為全焊接結構,可抵禦12.7毫米子彈和炮彈破片的攻擊。此外,炮塔也可通過附加被動式裝甲來提高防護能力。炮塔沒有採用傳統的潛望鏡,而是在車長和炮手位置安裝了加蓋玻璃板的由電腦控制顯示的照相潛望鏡。該潛望鏡與透過裝甲安裝在炮塔外部的6個鎖孔式照相機相結合。可為乘員提供防激弊差光的360°外視圖像。由於採用了新的外形設計,可防雷達探測,AMOS因此也具有隱身特點。炮塔兩側配備有電操作的煙幕彈拋射器。炮塔可360°旋轉,炮塔的旋轉機構和俯仰機構均為電動,發生故障時也可手動旋轉和俯仰。兩炮管共用一個搖架,但配有獨立的反後坐裝置,可單管射擊。兩個炮管之間裝有一個抽煙器。由於炮彈裝在可回收利用的短管式封閉容器中,這為直瞄射擊提供了便利,使炮管無論處於任何高低角下,都可保證對炮彈進行准確定位。
滿載彈葯時,整個AMOS炮塔重量為4.4噸,能安裝在CV-90、加長型M-113、芬蘭XA-200系列輪式裝甲車等陸軍機動戰車上。AMOS配用不同底盤時,AMOS的戰斗全重也不同:CV-90,24噸;XA-203,20.5噸;BMP-3,18.7噸;LAV-Ⅲ,16.5噸;8×8多用途裝甲車,31噸;M-113輕型機動戰術車輛,17.5噸;「皮蘭哈」Ⅲ,16.5噸;模組化裝甲車,24噸。除了陸上平台,該炮塔還可用於裝備排水量在19噸以上的戰斗快艇。
將經過改進的AMOS炮塔安裝在海軍艦船上,可用於近程海上防禦。海軍型AMOS與陸軍型有所不同,其材質為鋁合金,而不是鋼裝甲,炮塔空重2.5噸。AMOS安裝在艦艇的艦橋後面,能旋轉180°。採用陀螺穩定炮塔和自動裝填系統,可配用所有制式120毫米滑膛迫擊炮彈和靈巧制導炮彈,具備直瞄和行進間射擊能力,最大射程能達到13公里。該系統配有電腦火控系統,最大發射速率為14發/分,從而使這種小艇有了同級艦艇無可比腔知擬的對地攻擊以及反艦火力。此外,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有意將海軍型AMOS安裝在比「戰船」90更大的作戰艇上,為兩棲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該艇名為「迫擊炮戰斗艇」2010,長20~25米,排水量為40~70噸。
AMOS能使用多種彈葯,包括榴彈、增程彈、紅外發煙彈、照明彈、子母彈以及瑞典薩博·博福斯公司生產的新型STRIX「林鵠」末制導迫擊炮彈等。STRIX炮彈在外形與普通迫擊炮彈相似,頭部裝有紅外製導控制裝置,中部裝有電子裝置,尾部裝有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和折疊在彈體上的固定翼,採用頂部攻擊敵方裝甲車的模式,射程達5公里。該彈命中率高,破甲厚度達550毫米。由AMOS系統發射後,STRIX炮彈的4片尾翼即打開,這樣彈丸可保持穩定飛行。一旦從高處發現目標,紅外製導裝置捕獲目標,彈體上的12個小火箭發動機則按處理器要求修正彈道,從而使炮彈快速擊中目標。由於彈體上還加裝了續航發動機,STRIX炮彈可攻擊8公里遠的裝甲目標。
此外,派特里亞公司還研製了一種120毫米增程迫擊炮殺爆彈。用3米長身管的AMOS系統發射無助推裝置的炮彈的射程可達到10公里,接近於一般的105毫米榴彈炮。
AMOS炮塔配備先進的計算機火控系統,由火控電腦、導航、定位與姿態測定系統組成,能根據不同彈種自動計算射擊諸元,與自動裝彈機配合使用可具有「多發同時彈著」射擊能力,確保14發炮彈同時擊中一個目標。AMOS炮塔內可攜帶84枚普通迫擊炮彈和6枚STRIX之類的制導炮彈,其中26枚炮彈儲存於炮塔後部兩側的兩個自動化旋轉彈艙內,兩門火炮各有一個裝彈機可從旋轉彈艙內拿取彈葯裝入炮膛,裝填時炮管可直接維持射擊角度而沒有任何限制,能縮短反應時間。
由於計算、瞄準與彈葯裝填作業完全實現了自動化,AMOS擁有極高的作戰效率。備炮時間僅需30秒,脫離陣地需10秒,雙炮齊發(兩炮間具有0.2秒的時差)時可在前8秒發射4枚炮彈,最大射速為26發/分,射程超過10千米,接近一般的105毫米榴彈炮。AMOS的出現大幅度增強了部隊的曲射火力以及反裝甲作戰火力,而且在必要時也能直接攻擊近距離目標。
AMOS的炮塔內能容納3名乘員,車長在左側,炮手和裝填手在右側。此外,該炮具有三防能力,能夠為乘員提供炮口沖擊波和核生化防護。AMOS系統一個突出的優勢是能夠集成到不同平台滿足不同環境和作戰的火力支援需求。
裝備概況
北歐先進迫擊炮系統(AMOS)最早是為裝備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軍隊而研製的,因其獨特的戰技性能備受人們的青睞,就連像美國這樣的軍事大國也表示看好。芬蘭總共訂購了24套機動式AMOS系統,這些裝備在2006~2008年間交付給芬蘭國防軍。此外,瑞典軍方做出了采購該武器系統的決定。
捷克也有意采購先進迫擊炮系統(AMOS),目前捷克軍方正在研究購買該系統的可行性。捷克軍方非常有可能成為AMOS系統的第三位買家。捷克曾在2005年4月14日宣布招標采購234輛新型輪式裝甲輸送車以取代現役的OT-64型輸送車。由於帕特里亞·赫格隆茨公司也參與了捷方舉行的招標活動,並且很有可能獲勝,該公司提供的部分裝甲輸送車上可能會被安裝上AMOS系統。
2002年11月,美國宣布帕特里亞·赫格隆茨公司的先進迫擊炮系統(AMOS)已經被列為「未來戰斗系統」(FCS)迫擊炮項目的最終候選武器,AMOS的性能完全滿足美國陸軍對FCS迫擊炮項目的所有用戶需求。北歐出生的AMOS也將走進「大戶人家」
來源網路,請採納,謝謝
⑨ 自行迫擊炮使用的炮彈有哪些作用
長期以來自行迫擊炮一直使用3種最基本的傳統型迫擊炮彈——高爆彈、發肢信煙彈和照明彈。高爆彈通常在防禦和進攻時提供壓制火力;發煙彈可以掩護己方部隊的行動;照明彈通常被用於戰場照明,使友軍可以及時發現敵人。
不過隨著紅外熱成像儀等全天候觀瞄設備的普遍使用,照明彈的作用遠不如過去重要。高爆彈雖然仍是打擊開闊地帶敵軍和非裝甲類車輛最有效的彈葯,但它對裝甲車輛沒有什麼效果。
近年來120毫米迫擊炮彈開始使用集束子母彈,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攻擊步兵戰車脆弱的頂部,還可以大量殺傷開闊地帶的敵軍。當這種炮彈的子彈葯使用聚能裝葯時,可以擊穿70毫米厚的普通鋼質裝甲。
第一代集歷陪輪束炮彈沒有自毀裝置,使得一些子彈由於各種原因而沒有爆炸,從而造成戰後傷害平民和難於清理的問題。不過新一代集束彈已經具備了適合的自毀裝置。
瑞士RUAG公司研製的迫擊炮子母彈是一種非常先進的120毫米迫擊炮彈葯。它可同時拋撒32牧多用途反步兵/反裝甲集束子彈葯,於2002投產並已在瑞士陸軍中使用。
芬蘭也訂購了這種子母彈,瑞典也開始測評。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研製的M971型120毫米迫擊炮子母彈可裝24發M87改進型多用途集束彈葯,而這種子彈葯可擊穿105毫米厚的鋼質裝甲。
近年來,一些精確制導的120毫米迫擊炮彈紛紛走向市場。其中第一種在歐洲技入使用的是薩伯-博福斯動力公司研製的120毫米「斯特里克斯」型末制導迫擊炮彈。它的研製成功對反裝甲作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該炮彈採用聚能裝葯,使用火箭增程發動機的最大射程7.5千米,可以擊毀主戰坦克的頂裝亂握甲。另外,俄羅斯KPB儀表設計局研製的「格蘭」激光制導武器系統的核心是一門120毫米迫擊炮。
它的炮彈採用半自動激光制導器和集束殺傷彈頭。武器系統配備有激光與熱像搜索系統。炮彈最大射程為7.5~9千米,對固定目標的殺傷概率為0.8~0.9,對活動目標的攻傷概率為0.75。與此同時,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新研製的XM395型120毫米制導迫擊炮彈對重要戰場目標的壓制范圍為12~15千米,對目標的殺傷概率為0.9。
⑩ 戰術小隊迫擊炮怎麼補充彈葯
戰術小閉輪隊迫擊炮補充彈葯的方法為:
1、按6號鍵選擇羨塵彈葯包。
2、然後對准地下按左鍵放下就可以補充轎派信彈葯。
3、補充完後再對准彈葯包回收,下次還可以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