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繼電保護裝置整實驗的原則是什麼意思

繼電保護裝置整實驗的原則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4-04 16:56:03

1. 對繼電器保護裝置的四項基本要求是什麼

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這四「性」之間緊密聯系,既矛盾又統一。
一、可靠性---指繼電保護裝置在保護范圍內該動作時應可靠動作,在正常運行狀態時,不該動作時應可靠不動作。任何電力設備(線路、母線、變壓器等)都不允許在無繼電保護的狀態下運行,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二、選擇性---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悄隱,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御李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保護、鎮運遲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切除故障。上、下級電網(包括同級)繼電保護之間 的整定,應遵循逐級配合的原則,以保證電網發生故障時有選擇性地切除故障。切斷系統中的故障部分,而其它非故障部分仍然繼續供電。
三、靈敏性---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規程中有具體規定)。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值來實現。整定值的校驗一般一年進行一次。
四、速動性---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

2.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1、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

(1)可靠性:

指保護該動作時動作,不該動作時不動作,就是既不能誤動也不能拒動,確保切除的是故障設備或線路。

(2)靈敏性:

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

保證有故障就切除。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1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285-2016》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1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3)選擇性:

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線路的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避免大面積停電。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4)速動性:

指保護裝置應能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

快速切除故障。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2、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

以上四個基本要求是設計、配置和維護繼電保護的依據,又是分析評價繼電保護的基礎。這四個基本要求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但往往又存在著矛盾。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電網的結構和用戶的性質,辯證地進行統一。

(1)四性的先後順序:

可靠性、靈敏性、選擇性、速動性。

(2)四性的矛盾性:

① 靈敏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要滿足靈敏性,保護動作定值就不能定的太高。但是保護定植如果太低,保護可能就不可靠。例如過負荷時,在受到擾動時保護就動作了。

② 選擇性和速動性是相互矛盾的。

電流保護一般分為三段式保護,其中三段有個配合的問題,靠保護定植的不同和時間的不同來配合。這樣就需要靠時間躲避保護區域交叉的問題,例如一段保護時間200ms,二段一般取500ms,當一段失靈的時候要靠二段來動作,500ms的時間無法滿足速動性的要求。

(2)繼電保護裝置整實驗的原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繼電保護可按以下四種方式分類:

(1)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2)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3)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4)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瓦斯保護等。

2、一般情況而言,整套繼電保護裝置由測量元件、邏輯環節和執行輸出三部分組成。

(1)測量比較部分:

測量比較部分是測量通過被保護的電氣元件的物理參量,並與給定的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給出「是」、「非」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裝置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部分:

邏輯部分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判定故障的類型和范圍,最後確定是應該使斷路器跳閘、發出信號或是否動作及是否延時等,並將對應的指令傳給執行輸出部分。

(3)執行輸出部分:

執行輸出部分根據邏輯傳過來的指令,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承擔的任務。如在故障時動作於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出信號,而在正常運行時不動作等。

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是: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暫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干擾而引起的誤動。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3. 有誰知道微機繼電保護和測試儀的差動實驗的整組實驗要怎麼做,最好有完整的過程,詳細一點了!

你好,微機繼電保護和測試儀的差動實驗的整組實驗具體操作步驟:
整組試驗相當於繼電保護裝置的靜模試驗,通過設置各試驗參數,模擬各種瞬時、永久性的單相接地、相間短路或轉換性故障,以達到對距離、零序保護裝置以及重合閘的動作進行整組試驗或定值校驗。下面以「整組試驗Ⅰ」為例,簡要說明其使用方法。軟體界面如圖。
 整組校驗過流、零序和距離等保護,進行整組傳動試驗
 能測試在有(無)檢同期和檢無壓條件下,重合閘及後加速動作情況
 能模擬轉換性故障、反方向故障
第一節 界面說明
故障量設置
● 故障類型
可設定為AN、BN、CN、AB、BC、CA、ABN、BCN、CAN、ABC型故障。
● 整定阻抗
按照定值單給定的阻抗設置方式,故障阻抗可以Z、Φ方式輸入或R、X方式輸入,當以一種方式輸入,另一種方式的值軟體會自動計算出來。
● 短路阻抗倍數
為n×「整定阻抗」,以此值作為短路點阻抗進行模擬。一般按0.95或1.05倍整定值進行檢查。如果不滿足,也可以0.8或1.2倍整定值進行檢查。這是「容忍性」的檢查界限,如果保護還不能正確動作,請檢查其它方面的原因。
● 零序補償系數
Ko = ( Z0 / Z1 – 1 ) / 3
如果正序組抗角Φ(Z1)與零序阻抗角Φ(Z0)不等,此時Ko為一復數,則常用Kor、Kox進行計算。
Kor = ( R0 / R1 – 1 ) / 3 Kox = ( X0 / X1 – 1 ) / 3
對某些保護(如901系列)以Ko、Φ方式計算的,如果Φ(Z1)=Φ(Z0),即PS1=PS0,則Ko為一實數,此時需設置Kor=Kox=Ko 。
● 故障方向
如果保護具有方向性,請注意選擇正確的故障方向。
● 故障性質
選擇「瞬時性」或「永久性」故障的不同點在於:在「時間控制」的試驗方式下,選擇「瞬時性」 故障時,當測試儀接收到保護的動作信號後即停止故障輸出進入下一狀態,盡管此時故障時間還沒有結束;但在「永久性」故障時,即便測試儀接收到保護的動作信號,故障量繼續存在,直到所設置的「故障持續時間」 到。也就是說,「永久性」故障時,測試儀的故障輸出時間只受「故障持續時間」控制。因此,在「永久性」故障下試驗容易造成後加速保護動作,並且重合閘無法重合。所以,建議一般選擇「瞬時性」故障方式。
● 故障電流
以上只設置了相應的短路阻抗,如果再告訴軟體一定的故障電流,軟體將自動計算出相應的故障電壓,由測試儀輸出相應的故障電壓和電流給保護。設置的故障電流應滿足以下要求:1、大於保護的啟動電流;2、故障電流與短路阻抗的乘積應不大於57.7V。
● 時間控制/接點控制
接點控制時,由測試儀接收到的保護的跳閘、重合閘、永跳接點變位信號來控制試驗狀態,決定測試儀在相應狀態應輸出的電流、電壓。
時間控制時,裝置根據所設置的時間順序,依次輸出故障前、故障時、跳閘、重合閘、永跳後的各種量,保護跳合閘時只記錄時間,而不改變各種量的輸出進程。

故障時間、斷開時間、重合時間
在時間控制方式,用於控制輸出故障量的持續時間、故障斷開後輸出正常量的持續時間、重合閘再次輸出故障量的持續時間,見上圖。在接點控制時不起作用。
轉換性故障/非轉換性故障
用於設置轉換性故障。從故障開始時刻起,當轉換時間到,無論保護是否動作跳開斷路器,均進入轉換後故障狀態。但跳開相的電壓電流不受轉換性故障狀態影響,其電壓V=57.7V(PT安裝在母線側)或0V (PT安裝在線路側),I=0A。故障轉換時間是指從第一次故障開始時算起的時間。
轉換後故障類型
可設定為AN、BN、CN、AB、BC、CA、ABN、BCN、CAN、ABC型。一般轉換後的故障類型設置為與第一次故障類型不同更符合實際。
轉換起始時刻和轉換時間
可以設定為從第一次開始故障時起算,還是從保護跳閘後起算,還是從重合閘後起算,何時發生故障轉換。
故障起始角
故障發生時刻電壓初始相角。由於三相電壓電流相位不一致,合閘角與故障類型有關,一般以該類型故障的參考相進行計算:單相故障以故障相、兩相短路或兩相接地以非故障相、三相短路以A相進行計算。
PT安裝位置
模擬一次側電壓互感器是安裝在母線側還是線路側。PT裝於母線側時,故障相斷開後,該相電流為零,電壓恢復到正常相電壓(V=57.7V,I=0A); PT裝於線路側時,故障相斷開後,該相電流及電壓均為零(V=0V,I=0A)。
分相跳閘/三相跳閘
用於定義開入量A、B、C三端子是作為「跳A」、 「跳B」、 「跳C」端子還是「三跳」端子。若設為「分相跳閘」時,則單相故障時可以模擬只跳開故障相。即這種情況下,「跳A」、「跳B」、「跳C」哪幾個信號到,模擬哪幾相跳開。
斷路器斷開/合閘延時
模擬斷路器分閘/合閘時間。裝置接收到保護跳/合閘信號後,將等待一段開關分閘/合閘延時,然後將電壓電流切換到跳開/合閘後狀態。
故障後開出1延時閉合時間
輸出故障量後開出1將會延時這一時間閉合。此功能可用於:在試驗高頻保護時,用開出1模擬收發信機的「對側收信輸入」信號。
開出量2
開出2跟蹤斷路器的狀態變化,即保護跳閘時,開出2斷開,保護重合時,開出2閉合。故開出2可以作為模擬斷路器使用。
檢同期重合閘及Ux設置
Ux選擇
Ux是特殊相,可設定輸出 +3U0、-3U0、+×3U0、-×3U0、檢同期Ua、檢同期Ub、檢同期Uc、檢同期Ubc、檢同期Uca、檢同期Uab。
前4種3U0的情況,Ux的輸出值由當前輸出的Ua、Ub、Uc組合出的3U0成分乘以各系數得出,並跟隨其變化。
若選等於某檢同期抽取電壓值,則在測試線路保護檢同期重合閘時,Ux用於模擬線路側抽取電壓。以檢同期Ua為例,在斷路器合上狀態,Ux輸出值始終等於母線側Ua(但數值為100V),在保護跳閘後的斷開狀態,Ux值則等於所設定的檢同期電壓幅值和相角,該值可以設定為與此刻的Ua數值或相位有差,用以檢驗保護在此種兩側電壓有差的情況下的檢同期重合閘情況。
整組試驗Ⅱ說明
整組試驗Ⅱ與整組試驗Ⅰ的功能基本相同。整組試驗Ⅰ是按照阻抗方式設定各種故障情況,用於保護進行整組試驗,但對於某些保護無法獲知故障阻抗,而只有故障電壓和電流,如零序保護或35KV線路保護,此時可以用整組試驗Ⅱ進行試驗。
故障類型
可設定為AN、BN、CN、AB、BC、CA、ABC型故障。
故障電壓U
對於單相故障和三相故障,故障電壓U為故障相電壓值,對於相間故障,故障電壓U為故障兩相的線電壓值。
整定電流I
為保護某段整定電流值。
短路電流倍數
短路電流為試驗倍數n×「整定電流」,以此值作為短路點電流進行模擬試驗。
注意:
1. 整組試驗中,所有故障數據全部由計算機完成。計算機根據所設定的故障電流和故障阻抗計算得出的短路電壓,每相不得大於額定電壓(57.7V),如果過大,則自動降低故障電流值,以滿足Vf ≤ 額定電壓(57.7V)的條件。
2. 如果故障阻抗較小,一般應設置較大故障電流,故障阻抗較大,可設置較小故障電流,以使故障電壓比較適當。這也符合實際運行情況。否則有可能影響測量結果。
其它各選項以及測試過程均與整組試驗1完全相同。

第二節 試驗指導
整組試驗過程說明
數據設定完畢,按下「開始試驗」,裝置輸出「正常狀態」的各相對稱量,此時各相電壓為為額定電壓(57.7V)、電流為負荷電流。按下 「開始故障」按鈕,或「開入c」接通,裝置進入故障狀態,輸出故障電流、電壓,加至保護裝置上。保護跳閘後,裝置輸出跳閘後狀態量。保護重合閘後,如果是瞬時性故障,裝置輸出正常量(各相電壓為57.7V、電流為負荷電流);如果是永久性故障,裝置再次輸出故障量,至保護第二次跳閘(永跳)後,再恢復輸出正常量。
「開入c」接通時裝置自動進入故障狀態
此功能有兩種作用: 1 、可模擬手合到故障線路後加速跳閘,可以很方便地測出動作時間。具體做法是將手合接點或TWJ接點接至「開入c」,手動合閘時接點動作測試儀即輸出故障量,可測試保護的動作情況。2、可由GPS 裝置的接點啟動故障,模擬線路兩側同步故障。
試驗期間,任何時候按下「停止」鍵,則試驗過程中止並退出。
試驗結束後,計算機自動將測試記錄區中的測試結果在硬碟「試驗報告\整組試驗\」子目錄下按文本格式存檔,並可用「列印」按鈕進行顯示、列印。亦可以拷貝出來進行編輯、修改。

參考資料:http://www.whhuatian.com/shownews_jswz.asp?id=3847

4. 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可分為哪幾類

繼電保護原理:

繼電保護裝置必須具有正確區分被保護元件是處於正常運行狀態還是發生了故障,是保護區內故障還是區外故障的功能。保護裝置要實現這一功能,並慎大需要根據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前後電氣物理量變化的特徵為基礎來構成。

不對稱短路時,出現相序分量,如兩相及單相接地短路時,出現負序電流和負序電壓分量;單相接地時,出現負序和零序電流和電壓分量。這些分量在正常運行時是不出現的。利用短路故障時電氣量的變化,便可構成各種原理的繼電保護。

分類:

繼電保護可按以下4種方式分類。

①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孝虛、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②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③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絕豎)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④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瓦斯保護等。

拓展資料

要完成繼電保護任務,除了需要繼電保護裝置外,必須通過可靠的繼電保護工作迴路的正確工作,才能完成跳開故障元件的斷路器、對系統或電力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發出警報、正常運行狀態不動作的任務。

繼電保護工作迴路一般包括:將通過一次電力設備的電流、電壓線性地轉變為適合繼電保護等二次設備使用的電流、電壓,並使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隔離的設備,如電流、電壓互感器及其與保護裝置連接的電纜等;斷路器跳閘線圈及與保護裝置出口間的連接電纜,指示保護動作情況的信號設備;保護裝置及跳閘、信號迴路設備的工作電源等。

5. 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根據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中所擔負的任務,繼電保護裝置必須滿足以下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快速性、靈敏性和可靠性。

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這四「性」之間緊密聯系,既矛盾又統一。

1、可靠性是指保護該動體時應可靠動作。不該動作時應可靠不動作。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選擇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保護、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為保證對相鄰設備和線路有配合要求的保護和同一保護內有配合要求的兩元件(如啟動與跳閘元件或閉鎖與動作元件)的選擇性,其靈敏系數及動作時間,在一般情況下應相互配合。

3、靈敏性是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各類保護的最小靈敏系數在規程中有具體規定。選擇性和靈敏性的要求,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實現。

4、速動性是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一般從裝設速動保護(如高頻保護、差動保護)、充分發揮零序接地瞬時段保護及相間速斷保護的作用、減少繼電器固有動作時間和斷路器跳閘時間等方面入手來提高速動性。

6. 220KV及以上電網繼電保護整定計算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對於220kV及以上電壓電網的線路繼電保護一般都採用近後備原則。當故障元件的一專套繼電屬保護裝置拒動時,由相互獨立的另一套繼電保護裝置動作切除故障,而當斷路器拒絕動作時,啟動斷路器失靈保護,斷開與故障元件相連的所有其他連接電源的斷路器。(2)對瞬時動作的保護或保護的瞬時段,其整定值應保證在被保護元件外部故障時,可靠不動作,但單元或線路變壓器組(包括一條線路帶兩台終端變壓器)的情況除外。

7.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即保護四性.
(一)選擇性:
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例:
當d1短路時,保護1、2動→跳1DL、2DL,有選擇性
當d2短路時,保護5、6動→跳5DL、6DL,有選擇性
當d3短路時,保護7、8動→跳7DL、8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拒動或7DL拒動,保護5動→跳5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和7DL正確動作於跳閘,保護5動→跳5DL,則越級跳閘(非選擇性)
小結: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二)速動性:
快速切除故障.○1提高系統穩定性;○2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3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一般的快速保護動作時間為0.06~0.12s,最快的可達0.01~0.04s.
一般的斷路器的動作時間為0.06~0.15s,最快的可達0.02~0.06s.
(三)靈敏性: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l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DL400-91)》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l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四)可靠性:
指發生了屬於它改動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動作,即不發生拒絕動作(拒動);而在不改動作時,他能可靠不動,即不發生錯誤動作(簡稱誤動).
影響可靠性有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素:
內在的:裝置本身的質量,包括元件好壞、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製造工藝水平、內外接線簡明,觸點多少等;
外在的:運行維護水平、調試是否正確、正確安裝
上述四個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繼電保護性能的基礎,也是貫穿全課程的一個基本線索.在它們之間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條件下統一的一面.

8. 階段式電流保護整定原則是什麼

從網上摘錄一段,供你參考:
階段式電流、電壓保護的整定原則
1.
電流、電壓保護的構成原理及使用范圍
電流、電壓保護裝置是反應相間短路基本特徵(既反映電流突然增大,母線電悄螞塵壓突然降低),並接於全電流、全電壓的相間保護裝置。整套電流、電壓保護裝置一般由瞬時段、定時段組成,構成三段式保護階梯特性。
三段式電流、電壓保護一般用於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單電源出線上,對於雙電源輻射線可以加方向元件組成帶方向的各段保護。三段式保護的Ⅰ、Ⅱ段為主保護,第Ⅲ段為後備保護段。Ⅰ段一般不帶時限,稱瞬時電流速斷,或瞬時電流閉鎖電壓速斷,其動作時間是保護裝置固有的動作時間。Ⅱ段帶較小延時,一般稱為延時電流速斷或延時電流閉鎖電壓速斷。Ⅲ段稱為定時限過電流保護,帶較長時限。對於6—10KV線路一般採用兩段式保護。兩段式保護的第一段為主保護段,第二段為後備保護段。
電流、電壓保護簡單可靠,有一定反映弧光電阻的能力,因此,當保護性能滿足要求基本要求時,應優先採用。
2.
對電流、電壓保護裝置的的基本要求及整定計算考慮原則
2.1
保護區及靈敏度
保護裝置第Ⅰ段,要求無時啟禪限動作,保護區不小於線路全長的20%。
第Ⅱ段電流定值在本線路末端故障時靈敏度滿足:
a
對50km以上的線路不小於1.3
b
對20~50km的線路不小於1.4
c
對20km以下的線路不小於物族1.5
第Ⅲ段電流定值在本線路末端故障時要求靈敏系數不小於1.5,在相鄰線路末端故障時,力爭靈敏系數不小於1.2。
2.2
定值配合及動作時間
保護定值的配合包括電流、電壓元件定值的配合及動作時間的配合。電流、電壓元件定值由可靠系數保證,動作時間定值由時間級差保證。
保護裝置第Ⅰ段一般只保護本線的一部分,不與相鄰線配合。
第Ⅱ段一般與相鄰線路第Ⅰ段配合,當靈敏度不足時,可與相鄰線路第Ⅱ段配合。
第Ⅲ段與相鄰線路(或變壓器)第Ⅲ段(或後備段)配合,當靈敏度足夠時,為了降低Ⅲ段動作時間,也可與相鄰線路第Ⅱ段配合整定。

9. 繼電保護的作用,基本工作原理和對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

★主要作用:是通過預防事故或縮小事故范圍來提高
系統運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證向用戶安全連續供電。
★原理:繼電保護裝置必須具有正確區分被保護元件是處於正常運
行狀態還是發生了故障,是保護區內故障還是區外故障的功能。保護裝置要實現這一功能,
需要根據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前後電氣物理量變化的特徵為基礎來構成。
★要求有四性:可靠、選擇、靈敏、速動
基本任務是:
(1)
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
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
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
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
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
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暫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
干擾而引起的誤動。
(3)
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
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10. 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

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
1、動作選擇性: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切斷系統中的故障部分,而其它非故障部分仍然繼續供電;
2、動作速動性:保護裝置應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
3、動作靈敏性: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值來實現。整定值的校驗一般一年進行一次;
4、動作可靠性:繼電保護裝置在保護范圍內該動作時應可靠動作,在正常運行狀態時,不該動作時應可靠不動作。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閱讀全文

與繼電保護裝置整實驗的原則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膏廠都有什麼設備 瀏覽:516
組裝實驗室製取並收集氧氣的裝置 瀏覽:704
天然氣閥門的s 瀏覽:270
家用水管閥門選什麼樣的好 瀏覽:813
s688軸承什麼意思 瀏覽:534
轉動的機械有哪些 瀏覽:238
特種設備證怎麼申請 瀏覽:865
燃機設備包含什麼意思 瀏覽:329
合肥有多少機械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460
化學怎樣檢測裝置氣密性 瀏覽:346
冷凍室有時不製冷是怎麼回事 瀏覽:552
沖壓設備每小時費用怎麼算的 瀏覽:340
象山航海船舶電器設備廠怎麼樣 瀏覽:426
12款的捷達儀表盤總成多少錢 瀏覽:375
工廠安燈用什麼設備 瀏覽:640
如何維護和保養生產設備課 瀏覽:177
汽車閥門廠 瀏覽:318
7209c軸承的a是多少 瀏覽:301
機械之血講了什麼 瀏覽:3
愛麗舍儀表盤顯示的是什麼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