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校生物研究小組利用黑藻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設計一個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經過對實驗結果分
(1)增加廣口瓶與冷光燈之間的距離導致光照強度減弱,短時間內光反應減弱,為暗反應提供的ATP和[H]減少,還原的三碳化合物減少,導致五碳化合物在短時間內含量下降,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量基本不變.
(2)在冷光燈提供光照的條件下,裝置甲有色小液滴向左移動,說明此時黑藻的光合作用小於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被溶液吸收,導致瓶內壓強減小,液滴向左移動.
(3)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環境溫度調節到25℃,是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此時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是30℃,25℃時呼吸作用速率下降,將環境溫度調節到25℃,圖乙中的A點將向左移動.
(4)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是:6CO2+6H2O→C6H12O6+6O2,分析曲線圖,在恆溫30℃、光照強度達到B時,裝置甲中黑藻的葉綠體每小時釋放氧氣總量是8mg,根據光合作用的反應式,8小時固定CO2量為44×8×8÷32=88mg.
(5)實驗探究需要遵循單一變數原則,對照原則,該實驗設計缺少對照實驗.
故答案為:
(1)下降基本不變
(2)光合作用速率小於呼吸作用速率
(3)左
(4)88
(5)缺少空白對照實驗
㈡ 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 幫忙設計一個實驗
一. 原理:
取葉圓片用真空滲入法,排除葉內細胞間隙的空氣,充以水分使葉片下沉.植物照光後,由於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積累於細胞間隙,葉圓片即由下沉轉為上浮.根據上浮所需時間,即能比較光合作用的強弱.
二. 材料:
酢醬草等植物葉片.
三. 操作步驟:
1、 用打孔器打下酢醬草70片葉圓片,避開葉脈,放入預先裝好冷開水的注射器內,反復抽氣,至葉片下沉,遮光備用.
2、 取6個小燒杯,加入冷開水,放入葉圓片每杯10片,按不同光照、溫度和二氧化碳條件進行處理.
3、 記錄每一葉圓片上浮所需時間(要求觀察90分鍾),計算各處理葉圓片上浮所需平均時間.
四. 實驗報告:
1、 簡述實驗原理、方法、記錄實驗結果
2、 比較光強度,溫度、C02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㈢ 為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進行研究.實驗材料和用具:大廣口瓶、帶玻管的
(1)該實驗的自變數是光照強度,由不同的台燈控制,實驗中的無關變數是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水分等.
(2)裝置中氧氣的釋放量由針筒的度數得到.
(3)該植物在50W的光強下,光合作用的速率是(5.0+5.3+5.0)×2÷3=10.2ml/h
(4)用此方法測得的光合速率表示的是凈光合作用,實際光合作用等於凈光合作用加呼吸作用消耗的,因為植物同時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所以該方法測得的光合速率比實際低.
(5)凡士林可以將葉片的氣孔阻塞,影響二氧化碳的吸收,從而導致光合作用減弱.
(6)需要使用同體積的植物模型和緩沖溶液作為對照,校正氣體的物理性膨脹產生的誤差.
故答案為:
(1)光照強度 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
(2)從針筒的刻度上
(3)10.2
(4)植物同時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
(5)氣孔阻塞,導致二氧化碳攝入減少
(6)C
㈣ 如圖甲為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探究光照強度對茉莉花光合作用強度影響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乙為所測得的結果.
(2)不放植物,其他和甲組相同。解釋:避免無關變數影響,主要是裝置氣密性,所以操作為「不放植物,其他和甲組相同」。
(5)A點光照為0,只進行細胞呼吸,所以要用NaHCO3溶液換為NaOH溶液,測細胞呼吸強度。A產能量的結構有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沒有葉綠體,光強為0,不進行光合作用。
㈤ 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
實驗步驟:
1. 取5 ~ 6 片菠菜葉片上下重疊,用直徑為1cm 的鑽孔器垂直打孔,獲得直攜團梁徑為1cm 的小圓葉片。打孔時注意避開主葉脈,不要破壞到。
㈥ 某實驗小組在做探究「光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響」的實驗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據圖分析回答:(
(1)根據實驗小組在做探究「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時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可知該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光是否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嗎?)
(2)根據生活經驗,你作出的假設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響(或植物的光合作用不需要光).
對照實驗是唯一變數實驗,變數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根據做探究「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可知該實驗的實驗變數是光,其它條件相同.從圖中看出,甲、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光,得出結論:光是綠色植物產生氧不可缺少的條件;甲和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綠色植物,得出結論:氧氣是綠色植物產生的;乙和丙有兩個變數.因此應選擇甲和乙兩組實驗裝置做對照.
(3)若要探究在光照條件下,氧氣是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實驗的變數是綠色植物.因此應選擇甲丙兩組實驗裝置作對照.
故答案為:(1)光是否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受光的影響)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響;光;(3)起對照作用.
㈦ 圖甲表示某植物在恆溫30℃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圖乙是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
(1)因為: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為25℃,所猜耐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圖甲曲線中Y點將向左移動.
(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在一定范圍內隨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會逐漸增大.所以,穗舉春曲線YZ代表的含義是:溫度為30℃時,隨著光照強度加強,氧氣的釋放量不斷增加.
(3)在一定范圍內隨光照強度的不斷加強,光合作用的速率會逐漸增大.利用這套裝置可以探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可以通過改變燈管距離或調節燈管的功率來改變這一自變數,通過觀察有色液滴的移動來判斷光合作用速率.
(4)如果用該裝置探究光照強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則瓶中黑藻應改為適量的種子,並加適量的水.同時要設置對比實驗,做法為:取等量的種子和水並遮光處理.
故答案為:(1)左.
(2)隨著光照強度加強,氧氣的釋放答鍵量不斷增加.
(3)燈管距離(或調節燈管的功率).
(4)適量的種子;取等量的種子和水並遮光處理.
㈧ 為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若干組,在25℃條件下進行了一系列
(1)組別1中,光照強度為0,此時葉肉細胞只進行呼吸作用,因此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由於小室中CO2緩沖液能夠保持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相對穩定,因此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因此裝置中氣體總量減少,引起該組液滴左移.
(2)組別3的光照強度為4000lx,組別4的光照強度為6000lx,因此與組別4相比,限制組別3液滴移動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光照強度.表中光照為10000lx和12000lx時,液滴移動的距離相等,表明此時光合作用達到光飽和點,因此光照強度不再是主要環境因素,此時限制裝置內植物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濃度.
(3)表中右移的值表示光合作用氧氣的凈釋放量,因此真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右移的值+左移的2.2.則光照強度為8000lx時,植物真光合速率=5.9+2.2=8.1mL/h,因此植物光合作用2小時產生氧氣16.2mL.若光照強度由8000lx突然降低到2000lx,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減少,這將抑制三碳化合物的還原,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發生,因此此時葉綠體內C3的相對含量將升高,用於暗反應的ATP來自光反應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當升高溫度時,是光合作用強度減弱,而呼吸作用增強,因此氧氣的凈生成量減少.因此在6000lx光照條件下,將實驗裝置的溫度提升至30℃,由於氧氣凈生成量減少,導致液滴右移明顯減慢.
故答案為:
(1)細胞質基質 線粒體 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導致裝置中氣體總量減少
(2)光照強度 二氧化碳濃度
(3)16.2 升高 光反應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當升高溫度時,是光合作用強度減弱,而呼吸作用增強,因此氧氣的凈生成量減少
㈨ 為探究某環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藍藍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分析:
(1)在實驗甲、乙兩裝置中,葉片甲的裝置內是清水,乙裝置內是氫氧化鈉溶液,由於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最終葉片乙不變藍色,說明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比較甲和乙兩葉片的實驗現象,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據此可知,藍藍探究的問題是:二氧化碳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因此設計甲、乙兩裝置的目的是進行對照實驗.
(2)步驟①,暗處理為了排除葉片內原有澱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前應將實驗裝置放入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將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
(3)酒精脫色:光照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b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至葉片變成黃白色.葉綠素為綠色,脫色後便於觀察,如不脫色,不易觀察到澱粉遇碘變藍的現象;脫色時,酒精要隔水加熱是因為酒精的燃點低,防止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4)比較葉片A和葉片B,A葉片遇碘變藍,B遇碘不變藍,因此乙裝置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探究的因素二氧化碳會影響光合作用.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對照實驗
(2)澱粉(或有機物)
(3)[b],葉綠素,脫色
(4)[A],乙
㈩ 請根據所提供的實驗器材,探究環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
【答案】(1)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多於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
單位時間葉圓片上浮數量(全部葉圓片上浮需要的時間)
(2)答案一:
①探究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台燈一盞,NaHCO3溶液(2%、3%、5%)
②施用農家肥、放置、合理密植、大棚中點沼氣燈(或其他合理答案)
(3)光照強度、不同波長光(光的成分、不同顏色光、不同光質)
答案二:
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台燈(40W、60W、100W、120w)各一盞,某一濃度NaHCO3溶液
②補充光源、合理密植、間作套種、大棚中點沼氣燈(或其他合理答案)
(3)二氧化碳濃度、不同波長光(光的成分、不同顏色光、不同光質)
答案三:
探究不同波長光(光的成分、不同顏色光、不同光質)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台燈一盞,某一濃度NaHCO3溶液,各種顏色濾光片各一個
大棚中掛紅色和藍缺手色燈(或其他合理答案)
(3)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1)實驗原理:在一定條件下,葉圓片光合強度大於呼吸強度,光合作用產生伏悉嫌的氧氣量多於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葉肉陸絕細胞間
隙充氣,葉片上浮。因變數可以通過測定單位時間葉圓片上浮數量(全部葉圓片上浮需要的時間)作為光合作用強度的指標。
(2)台燈(40W、60W、100W、120w)各一盞可以提供不同光強,NaHCO3溶液(2%、3%、5%)提供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各種顏色濾光片各一個提供不同波長的光。故可以圍繞著3個自變數:光強、二氧化碳濃度、光質,分別探究每一個自變數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選用的器材和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強度有效而實用的措施注意與自變數對應。故(2)和(3)可以有3種答案。具體見答案。
考點:本題考查探究環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實驗設計,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運用觀察、實驗與調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