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學生設計如圖甲實驗裝置

某學生設計如圖甲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4-03 02:05:41

㈠ 為了探究鐵與氯氣的反應,某同學甲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下圖:實驗步驟為:(1)用注射器

(3)鐵復絲在氯氣中燃燒生成制氯化鐵,可以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保持紅熱,產生棕褐色的煙,Fe3+具有能使硫氰化鉀溶液變紅的特性,故答案為:棕褐;紅;
(4)Fe3+與KSCN反應生成絡合物,離子反應方程式為:Fe3++3SCN-=Fe(SCN)3,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產生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故答案為:Fe3++3SCN-=Fe(SCN)3;Cl2+2OH-=Cl-+ClO-+H2O;吸收尾氣Cl2
(5)氯化亞鐵具有還原性,高錳酸鉀具有氧化性,高錳酸鉀氧化氯化亞鐵生成三價鐵,高錳酸鉀被還原為Mn2+,如果顏色褪去,則證明原生成物中含有氯化亞鐵,
故答案為:滴加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並振盪,如果溶液的紫色褪去,則證明原生成物中含有氯化亞鐵,否則原生成物中不含氯化亞鐵.

㈡ 某學生設計如下實驗裝置用於製取純凈的無水氯化銅.根據各小題的要求,填寫下列空白. (1)裝置B的作用

(1)製取氯氣時需要加熱,會使濃鹽酸揮發出來,因此要用裝置B除去HCl,可以使版用飽和食鹽水,即權除去HCl又降低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當氯氣經過除雜裝置B時,會使氯氣中混入水蒸氣,要用裝置C中的濃硫酸吸收水蒸氣.
(2)實驗室製取氯氣,要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即化學方程式為:MnO 2 +4HCl(濃)?MnCl 2 +Cl 2 ↑+2H 2 O;裝置D中是純凈、乾燥的氯氣與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即化學方程式為:Cu+Cl 2 ?CuCl 2
(3)在氯氣與銅反應後,會有一部分氯氣沒有參與反應,直接排放帶空氣中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要用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吸收氯氣來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
(1)除去Cl 2 中混有的HCl,除去Cl 2 中混有的水蒸氣.
(2)MnO 2 +4HCl(濃)?MnCl 2 +Cl 2 ↑+2H 2 O;Cu+Cl 2 ?CuCl 2
(3)吸收多餘的Cl 2 ,防止污染空氣.

㈢ 某同學設計的製取氯氣和驗證氯氣部分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中D處放有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E處

(1)濃鹽酸具有還原性,二氧化錳有氧化性,在加熱條件下,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4HCl(濃)+MnO2;;△;;.;MnCl2+Cl2↑+2H2O,故答案為:4HCl(濃)+MnO2;;△;;.;MnCl2+Cl2↑+2H2O; (2)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氯氣中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於水,氯氣也能溶於水,飽和食鹽水中有氯離子,抑制氯氣的溶解,且吸收氯化氫氣體,故答案為:氯氣中混有氯化氫氣體; (3)氯氣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氯氣與碘化鉀反應生成碘,碘與澱粉變藍;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放的空氣中,用G吸收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過量的氯氣,反應的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為: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溶液變藍;尾氣處理,吸收過量的氯氣;Cl2+2NaOH═NaCl+NaClO+H2O; (4)關閉活塞K,生成的氯氣進入甲裝置,導致H瓶中的壓強大於大氣壓,為平衡壓強,導致I瓶中液面上升,H瓶中充滿黃綠色氣體.所以甲裝置的作用是儲存多餘的氯氣,故答案為:儲存多餘的氯氣.

㈣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問題:(1)甲、乙、丙這三個實驗裝置能構成幾組對照實驗_

(1)甲與乙其他條件都相同,只有光是變數,可把甲與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回;甲與丙其他條件都相同,金魚答藻的有無為變數,可把甲與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乙與丙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因存在兩個變數,一個是金魚藻,一個是光照,故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
(2)細木條復燃驗證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說明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3)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加快了光合作用的速度,產生的氧氣增多.
故答案為:(1)2組,甲和丙,不能,有光照和綠色植物兩個不同條件;
(2)細木條復燃,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產生了氧氣;增多,碳酸氫鈉鈉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增多.

㈤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 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甲)為實驗裝置簡圖.打點計時器每

(1)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1個點,說明相鄰的兩個計數點時間間隔為0.04s
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物禪滾x=at2
a=

xBC?xAB
T2
=
0.0670?0.0619
(0.04)2
=3.2m/s2
(2)①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繩子拉力為F,以鉤碼為研究對象得:
mg-F=ma
以小車為研究對象F=Ma
解得:a=
mg
M+m

故:F=Ma=
mg
1+
m
M

要物體M的加速度a正比於物體所受的合外力mg.
m
M
為0,即不隨m的增大而變化罩余,所以必有m<<M,
如果不滿足m<<M時,隨m的增大物體的加速度a逐漸減小.故圖象彎曲的原因是:未滿足鉤碼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
②B圖縱軸的截距大於0,說明在無拉力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大於0,即在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傾角過大.
故選D.
故答案為:(1)3.2;(2)①未滿足鉤碼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②平衡摩襲仔擦力時,長木板傾角過大

㈥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如圖甲所示為實驗裝置簡圖.(交流電的

(1)由於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故打點時間間隔為0.02s,所以每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乎型T=0.1s,利用逐差法△x=aT2可得
(x3+x4)-(x1+x2)=4aT2
12m
(3)沒有平衡歲納猜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夠;小車和車上砝碼的質量

㈦ (10分)某學生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圖用於制備乾燥純凈的氯氣。 (1)指出上 述裝置圖中的錯誤(有幾

(10分)
(1)①鐵架台上少酒精燈②_少石棉網
③_稀鹽酸改成濃鹽酸④_長頸漏斗改成分液漏斗
⑤_AB裝置互換⑥_A中導管長進短出
(2)①_除去氯氣亂塌中混有的源旁氯化氫氣體_;②乾燥氯氣;③尾氣處理,防止空氣污染。雹陪橡
(3)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2H 2 O

㈧ 某學生設計如圖甲實驗裝置利用氯氣與潮濕的消石灰反應製取少量漂白粉(這是一個放熱反應),據此回答下列

(1)裝置中添加濃鹽酸通過分液漏斗;氯物孫氣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過量的氯氣;故答案為:分液漏斗;吸收尾氣;
(答埋2)漂白粉將在U形管中產生,是氯氣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次氯酸鈣、水;其化學方程清螞螞式為: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
故答案為: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
(3)Cl2易腐蝕橡皮塞,在兩個橡皮套管內的玻璃管口應盡量緊靠,故答案為:Cl2易腐蝕橡皮塞;
(4)①溫度較高時氯氣與消石灰反應生成Ca(ClO32,為避免此副反應的發生,用冰水或冷水冷卻;
a、當溫度低時,氯氣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次氯酸鈣;當溫度高時,生成氯酸鈣和氯化鈣,剛開始反應時,溫度較低,氯氣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次氯酸鈣,所以圖2中曲線I表示離子ClO-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關系;
b、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計算氯離子的物質的量,設氯離子的物質的量為n,則n×1=0.10mol×1+0.05mol×5=0.35mol,含氯元素的物質的量=0.35mol+0.1mol+0.05mol=0.5mol,氯化鈣、次氯酸鈣、氯酸鈣中鈣離子和含氯離子的個數比為1:2,所以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質的量為0.25mol;
c、取一份與②等物質的量的石灰乳,物質的量為0.25mol,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生成氯離子得到電子和生成次氯酸根和氯酸根失去的電子守恆,設n(ClO-)=x,n(ClO3-)=y;則得到:①0.37=x×1+y×5;依據氯化鈣、次氯酸鈣、氯酸鈣中鈣離子和含氯元素的物質的量比為1:2,得到氯元素物質的量為0.5mol;②x+y+0.37=0.5;①②聯立得到:
x=0.07mol,y=0.06mol;則n(ClO-)/n(ClO3-)=7:6;
故答案為:ClO-;0.25;7:6
②裝置中無氯氣的除雜裝置,揮發出的氯化氫會和氫氧化鈣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Ca(OH)2=CaCl2+2H2O;需要在發生裝置和U型管之間放飽和氯化鈉溶液,吸收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故答案為:2HCl+Ca(OH)2=CaCl2+2H2O;發生裝置和U型管之間放飽和氯化鈉溶液;

㈨ 如圖是某學生設計的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圖,並採取了以下主要實驗操作:①在甲試管中依次加入適量濃硫

(1)A.導管若插入溶液中,可能因甲試管中氣壓降低(乙酸乙酯冷凝及乙酸、乙醇溶解)而專使乙試管屬中溶液倒吸到甲試管中,使實驗失敗,故A錯誤;
B.由於乙醇、乙酸乙酯的沸點比較低,為減少反應物及生成物揮發造成的損失,導氣管應該長一些,使乙酸乙酯能冷凝為液體流到乙試管中,故B錯誤;
C.濃硫酸的密度大於乙醇、冰醋酸,混合時應該先加乙醇和冰醋酸,然後加入濃硫酸,故C錯誤;
D.甲試管中導管不能太長,否則影響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導出,故D正確;
故答案為:ABC;
(2)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難溶於飽和碳酸鈉,乙醇與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鈉吸收,易於除去雜質,
故答案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析出;
(3)生成物與水不混溶,且是液體混合溶液,故可採用分液的方法進行分離,所以C正確,
故答案為:C;
(4)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與某學生設計如圖甲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膏廠都有什麼設備 瀏覽:516
組裝實驗室製取並收集氧氣的裝置 瀏覽:704
天然氣閥門的s 瀏覽:270
家用水管閥門選什麼樣的好 瀏覽:813
s688軸承什麼意思 瀏覽:534
轉動的機械有哪些 瀏覽:238
特種設備證怎麼申請 瀏覽:865
燃機設備包含什麼意思 瀏覽:329
合肥有多少機械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460
化學怎樣檢測裝置氣密性 瀏覽:346
冷凍室有時不製冷是怎麼回事 瀏覽:552
沖壓設備每小時費用怎麼算的 瀏覽:340
象山航海船舶電器設備廠怎麼樣 瀏覽:426
12款的捷達儀表盤總成多少錢 瀏覽:375
工廠安燈用什麼設備 瀏覽:640
如何維護和保養生產設備課 瀏覽:177
汽車閥門廠 瀏覽:318
7209c軸承的a是多少 瀏覽:301
機械之血講了什麼 瀏覽:3
愛麗舍儀表盤顯示的是什麼 瀏覽:3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