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光電雙張紙檢測裝置電路

光電雙張紙檢測裝置電路

發布時間:2023-03-31 00:03:50

A. 印刷機超聲波雙張檢測器是什麼原理有什麼原因會導致檢測失靈越詳細越好,謝謝了!

原理就是:一個發射一個接收,有雙張紙的時候,比有一張紙的時候信號小很多。通過檢測信號的強弱來判斷是否雙張紙。

B. 冠華印刷機單張紙也顯是電雙張,是怎麼回事

檢測裝置太靈敏了,需要調節!

C. 圖文091印刷設備

一、印刷概述:
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版。德國人古登堡用所制活字字模澆鑄鉛合金活字
印刷: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紙張或其他承印物上的一種工藝技術.
印刷機:藉助印刷壓力或其他方式將印版上的圖文轉移到紙張或其他承印物上的一種機器.
凸版:印刷的一種類型.印版的圖文部分高於空白部分.
直接印刷方式.在印版和承印物之間沒有中間媒介.
特點:速度慢,成本高,鉛對人體和環境有害.
凹版:印刷的一種類型.印版的圖文部分高於空白部分
特點:適印范圍廣,承印材料廣泛,圖像表現力強,
膠版:採用平板印刷方式,通過橡皮滾筒間接實現圖文的轉移.
特點:製版簡單,版材成本低,圖像再現好,水墨平衡難掌握。
柔版:印刷速度快,膠印和凹版的1.5-2倍,生產效率高,質量良好,承印材料廣泛,可使用無污染水性油墨,對環境有利,製版費用抵禦 凹版,比PS版高,耐印率高.
絲印:版面柔軟,承印范圍廣,印刷壓力小,墨層厚覆蓋力強。不適合大批量高速印刷,不適合高品質印刷。

二、單張紙膠印機:
膠印機:一種間接印刷機,通過橡皮布滾筒來實現間接印刷。
色數:印刷機每次印刷的顏色數
幅面:印刷機所能承印的紙張尺寸大小
滾筒排列:印刷三滾筒之間布局的位置和角度。機組式,衛星式,五滾筒式。

P——印版滾筒,B——橡皮滾筒,I——壓印滾筒
單張紙膠印機結構:輸紙、規矩、遞紙、傳紙、收紙、印刷、水墨、上光、乾燥。
單張紙膠印機的分類:
①按色數:單色、雙色、四色、多色;
②按幅面:全張、對開、四開、八開;
③按翻轉:可翻轉、不可翻轉;
④按印刷面數:單面、雙面
⑤按滾筒排列:二滾筒、三滾筒、五滾筒、衛星式、B-B型、機組式;
5點鍾排列方式比7點鍾的優點:1,、方便安排橡皮布的清洗裝置的安排和使用。
2、壓印滾筒的包角大,吸附力大,減少叼牙的叼紙力,減少磨損。3、清洗牙印滾筒方便

國內印刷機的命名:
(1973)JY:打樣機 JJ:捲筒紙膠印機 JS:膠印雙面印刷機
第一數字:幅面 第二數字:色數 第三四數字:設置順序號
示例:J 2 1 08 A (對開單色膠印機)J 2 2 05(對開雙色膠印機)J S 2 1 02(對開單色雙面膠印機)
(1983)P代替J:平板膠印機 PZ:機組式 DP:打樣機 PJ:捲筒紙 PW:衛星式PD:對滾式
示例:P Z 4 880-01(機組式四色平版印刷機)
(1989)凸版:YT 凹版:YA 平板:YP 孔板:YK 特種:YZ
示例:YPRA1A(對開雙色平版印刷機)
1992) 與(1988)相比:用S表示雙面或單雙面可變的印刷機,單面印刷機及其他承印材料的印刷機和捲筒紙印刷機不進行標注;單色機不標注色數;改進設計的字母可以表示廠家開發的新產。
示例:YPlA2: 四開單色平版印刷機 YT880:凸版印刷機,幅面寬度為880 YA6880:凹版6色印刷機,幅寬為880 YKP4A3:八開四色平型孔版印刷機
海德堡公司:Heidelberg+系列+幅面+色數+字母
Z,V,F,S,A分別代表雙色,四色,五色,六色,八色
L:上光 H:高台收紙 P:翻轉裝置 Y:機組間得乾燥裝置。 X:加長收紙中的乾燥裝置。S:一種收紙方式。對於包裝印刷有很好的效果。
羅蘭公司:廠商+型號
L:上光 H:高台收紙 P:翻轉 T:乾燥 V:加長收紙中的乾燥裝置。
304,706,907等,最後一個數字表示色數。如Roland 704,四色。
高寶公司:廠商+系列+幅面
示例:CDl02Z(CD102—2)對開雙色印刷機,CDl02V(CD102—4)對開四色印刷機,SM52—4八開四色印刷機,幅寬52cm, KDAl04—4高寶對開四色印刷機,幅寬1040mm;R702羅蘭700型對開雙色印刷機。

單張紙膠印機的發展:
高速 、 自動化程度高 、 無軸技術的應用、 更加環保、 新型墨路的應用

電機: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是印刷機的動力源。
帶傳動:依靠摩擦或嚙合的原理來傳遞動力 的一種傳動形式
齒輪傳動:依靠齒輪嚙合的原理來傳遞動力的一種傳動形式
鏈傳動:依靠鏈條和鏈輪間得嚙合的原理來傳遞動力的一種傳動形式。
印刷機傳動裝置的組成:電機 帶傳動 齒輪傳動 鏈傳動 機構

帶傳動:
優點:1、運行平穩,噪音小。2、能緩沖沖擊載荷。3、構造簡單,對製造精度低,特別是中心距大的地方4、不用潤滑,維護成本低。5、過載時打滑,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保護傳動系統的其他零件。
缺點:1、存在彈性滑動,傳動效率降低,相對嚙合傳動沒那麼准確。2、壽命較短3、傳遞同樣大的圓周力時,軸上的壓軸力和輪廓尺寸比嚙合傳動大。
齒輪傳動:
優點:保持傳動比不變,傳動效率高,結構緊湊。
1、直齒輪:
優點:製造容易,沒有軸向力,齒的全長同時進入嚙合和退出嚙合。
缺點:由於嚙合面積大,容易產生噪音,產生沖擊影響紙張傳遞,軸強度和聲明下降。
2、斜齒輪:
優點:在嚙合的過程中逐點嚙合,沖擊小,噪音小,交接穩定,瞬間的傳動比保持不變。
缺點:嚙合過程中多對齒輪同時嚙合,承載力較大。
3、錐齒輪:運用在低速,輕載的場合。
4、渦輪蝸桿:傳動比大,傳動穩定,有自鎖功能,效率低。

飛達:輸紙裝置,將紙堆上的紙自動,准確,平穩並與主機同步有節奏地逐張分離,並輸送到定位裝置進行定位。
壓差:紙張上下表面承受大氣壓力之差。
步距:輸紙過程中第一張紙前邊緣和第二張紙前邊緣之間的間隙。
雙張控制器:用來檢測輸紙過程中出現的雙張或多張的一種檢測機構。
離合器:接通或切斷主機和給紙機關系的一種機械傳動件。

飛達的組成:1、分紙機構2、升降機構3、輸紙機構4、氣路機構5、自動控制機構
飛達的要求:1、有較高的給紙、輸紙速度,以適應主機的需求。2、能可靠、平穩而准確地把紙張傳送至定位裝置進行定位。3、當紙張的品種、規格發生變化時,能方便調節。4、紙台能夠隨著紙張的減少而自動上升,並能盡可能實現不停機更換紙台。5、輸紙過程中對紙張表面損傷小,不產生蹭臟現象。6、能夠檢測輸紙過程中各種故障,並有相應的安全裝置。
7、機構簡單 ,操作方便,結構緊湊。

給紙機(飛達)傳動路線圖:
1,10,11-鏈輪 2-滑動牙盤 3-離合器 4~9,15~17-齒輪 12-鏈條 13-雙萬向聯軸器 14-手輪 18,18,21,23-凸輪 20-氣路開關 22-偏心輪

輸紙裝置的分類:1)摩擦式輸紙機 2)氣動式輸紙機
間隔式自動給紙機工藝過程:1、吹風吹紙,分紙吸嘴准備吸紙。2、分紙吸嘴吸紙,叼紙牙返回准備交接紙張,探測桿擺到最高點。3、分紙吸嘴將紙張吸到最高點並與叼紙牙進行交接,吹風停止吹風。4、叼紙牙將紙張向前傳遞,分紙吸嘴停止吸氣。探測桿向下擺動並探測紙堆高度。
特點: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麵、2、定位時間短,影響印刷質量和速度。3、吸嘴在印品咬口處,蹭臟小。4、適合低速印刷。
連續式輸紙裝置工藝過程:1、吹風吹松紙張,分紙吸嘴吸取紙張,壓紙腳讓紙。2、分紙吸嘴將紙繼續向上提起,壓紙腳准備下壓,遞紙吸嘴准備吸紙。3、分紙吸嘴把紙張帶到最高點,遞紙吸嘴吸住紙張並提升,壓紙腳壓住紙張並探測紙堆高度。4、分紙吸嘴停止吸氣並向下運動,遞紙吸嘴把紙張向前傳遞,吹風吹氣,壓紙腳准備讓紙。
特點:1定位時間長,輸紙效果好。2輸紙速度快,能滿足高速印刷。3容易蹭臟。

間隙式與連續式的對比:①輸紙步距:間歇式大於連續式。②輸紙速度:間歇式快,連續式慢。③定位時間:間歇式短,不穩定;連續式長,穩定。

分紙機構的組成:
分紙吸嘴:吸取紙堆最上面的一張紙。
遞紙吸嘴:把分紙吸嘴吸起的紙張遞到輸紙板上的接紙棍上。
松紙吹嘴:吹松紙堆最上面的幾張紙,為紙張分離創造壓差條件。
壓紙腳:壓住分紙吸嘴吸起的那張紙下面的紙張,防止下面的紙張歪斜或歪張,控制紙堆高度,為壓差的形成創造條件。
壓片:防止第二張紙的紙尾被吹得太高使壓腳不能准確地壓住第二張紙張,防止雙張或多張。
壓塊:壓住紙張的後邊角,防止由於吹風造成紙張漂浮,防止紙張間得空氣外流,有利於壓差的形成。
側吹嘴:吹松紙張上壓紙腳吹不到地方。
靜電消除器:利於高壓放電消除紙堆表面的靜電,防止雙張或多張。
保證紙張高速定位的准確性:防止紙張的反彈和彎曲,紙張在接近前規定位機構前一般需要降速。
不停機更換紙台:在印刷過程中,補充新的紙堆。

雙張控制器:
機械式:根據紙張的厚度不同進行檢測。
特點:1、印刷的紙張和實地沒有局限性。2、對紙張不靈敏,調節復雜。3、不能檢測空張。
光電式:根據透光率的不同進行檢測。
特點: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方便,不污染紙張,對顏色的敏感性強,有時不易調節。
超音波式:根據反射波的不同進行檢測。
特點:不能檢測多層紙板。
電容式:根據電容量通過紙張的多少進行檢測。
特點:靈敏度高,不受紙張平整度和色彩的影響,受紙張或空氣的濕度影響較大。

對稱原理:位置對稱,力量對稱,調節對稱。

輸紙故障:
空張:1、紙張凹凸不平,使紙張前後過低。2、遞紙吸嘴過低3、分紙吸嘴過高4、已印過的色背面黏連5、紙堆自動升降出現故障5。、擋紙毛刷或壓紙鋼片太低或伸進紙堆過多7、吹風、吸風量過低
雙張多張:1、紙邊翹起下落,紙張裁剪大小不一,紙堆不齊2、紙張帶靜電3、紙堆上升過多或不穩定4、分離機構部件調節不當(擋紙毛刷過高,過低或伸進量太小,分紙吹風不夠,分紙吹紙高低距離不對或選用橡皮圈不當,壓紙吹紙壓紙太低。
歪斜:1、靜電引力,油墨粘結力,紙張表面局部拱曲阻力不均勻。2、紙張前口左右彎曲不同3、前擋紙板牙不在一直線上4、分離機構抖動5、遞紙輪調節偏差
早到晚到抖動:1、輸紙機與主機相連的銷釘折斷2、齒輪或其他部件磨損3、紙張靜電4、遞紙輪調節不當
氣路不暢:吸氣管道和吸嘴補氣口堵塞。

規矩:前規,側規兩個機械部件的總稱。
前規:安裝在輸紙板最前端的一個機械部件,可以對紙張進行縱向定位,確保紙張的周向位置。側規:安裝在輸紙板最前端兩側的一個機械部件,可以對紙張進行橫向定位,確保紙張的軸向位置。
推規:安裝在印刷機傳動面一側的側規,一般反面印刷時用推規。
拉規:安裝在印刷機操作面一側的側規,一般正面印刷時用拉規。

三點定位:紙張的前邊停靠兩個支點,而側邊只需要考上一個支點,相互垂直的紙張邊,依靠兩個方向三個定位點就能保證紙張獲得准確的位置。

前規的組成:壓紙舌 、位置調節裝置、 凸輪連桿機構、 檢測和連鎖裝置
分類:組合式前規,復合式前規,上擺式前規,下擺式前規
作用:1、縱向定位2、彌補紙張的剪裁誤差3、改變咬口大小
組合上擺式前規特點:1、安裝及調節方便2、定位時間短3、佔用印刷機一定空間
組合下擺式前規特點:1、前規復位時間充裕,穩定性高2、定位時間長3、結構緊湊,安裝調節較為困難。

組合上擺式前規工作是意圖:1-凸輪 2,9,16,22-擺桿 3,11-螺母 4-壓縮彈簧 5-活座 6-;拉簧 7,23-連桿 8-靠山螺母 10-活套 12-互鎖機構擺桿 13-壓簧 18-前規軸 19-支承套 20-緊固螺釘

與前規有關的故障與排除:
1)前規落台定位時間過晚,紙張定位沒有穩定,就被遞紙牙叼走,造成套印不準。調節:改變凸輪周向位置。2)前規上擋紙板調整不當,造成套印不準。◆與輸紙板距離過大,造成紙張反彈或彎曲;◆與輸紙板距離過小,會阻礙紙張進入前規,使紙張不能到達定位位置。
3)前規定位線與壓印滾筒母線不平行,使遞紙叼牙叼紙量一邊多一邊少,這樣交給壓印滾筒時,易發生壓印滾筒叼牙叼紙不穩,造成套印不準。4)前規定位板磨損造成套印不準。

拉規與前規及遞紙牙的配合:
1)拉規落下拉紙的時間應該在紙張完全到達前規之後,如提早下落會使紙張沖不到前規造成紙張周向(上下)定位不準。2)拉規上抬時間應該控制在遞紙牙剛剛閉牙咬紙的同時,前規還沒上擺讓紙之時(側規的拉紙輪與遞紙牙有共同控制紙張的時間)。壓紙輪上抬過慢同樣會造成紙張上下定位不準(滾輪把紙張從遞紙咬牙中壓下來).

側規的組成:鎖緊螺栓、拉紙力調節旋鈕、鎖緊按鈕、拉紙滾、定位板、拉板、側規微調
分類:旋轉式側規、拉板式側規、氣動式側規

拉板式側規(原理):當凸輪1的高點與滾子18接觸時,擺桿17繞O3軸逆時針擺動,帶動連桿16壓縮彈簧15使擺桿12繞O1軸順時針擺動,滾子11下擺壓在擺桿10的尾端,迫使壓輪8繞O軸逆時針擺動,即上抬讓紙。

拉板式側規調節:1、側規位置調節2、拉紙量調節3、側規高度調節4、側規拉紙時間調節5、拉紙力調節
氣動式側規的優點:1、延長了拉紙時間2、提高了精度3、調節簡單4、對印刷材料適應性好5、無側規技術
側規的作用:1、橫向定位2、彌補紙張裁剪誤差3、調節圖文的軸向位置
側規的調節要求:1)上擋紙板與輸紙台的距離;2)拉紙力的要求;能使紙張到位準確,並且不弓皺、不反彈為宜。3)側規定位線與前規定位線的關系。兩者呈直角。
高速印刷時,套印不準發生在側規拉紙一側。
原因:側規壓紙輪抬起太遲 排除:調整凸輪周向位置

遞紙機構:
遞紙牙:對紙張進行遞送及加速的機構
偏心:旋轉或擺動中心與圓心不重合的機構
恆力機構:為了減少遞紙牙在遞紙過程的震動和延長大拉簧的使用壽命設計的一種機構。
共軛凸輪:相同輪廓曲線但安裝的相位不同的一對凸輪。

遞紙機構分類:直接遞紙、擺動式遞紙、旋轉式遞紙、超越式遞紙
作用和要求:1、不破壞紙張定位精度,確保套印的准確性。2、交接紙張需要一定的時間,保證傳遞的可靠性,運動平穩,確保紙張運行的平穩性。3、加速機構保證印刷的生產率,不要受印刷滾筒空擋角得限制。4、運動軌跡平滑,慣性沖擊小,在軌跡內不能與其他部件相互干涉。5、出現輸紙故障時,遞紙牙在輸紙板上不合牙。

遞紙機構的調節:1遞紙牙牙墊高度的調節2遞紙牙叼力的調節3遞紙牙與壓印滾筒咬牙交接位置4遞紙牙與輸紙台位置的調節5遞紙牙開閉時間的調節。

遞紙牙與輸紙台位置的調節:慢慢轉動機器,使遞紙牙擺動到前規處,讓定位螺釘頂住遞紙牙排擺動軸上的定位塊,此時擺動凸輪的低點與滾子相對應,要求兩者之間有0.03-0.05mm的間隙。然後再調節前規的定位板,使它與遞紙牙咬紙線平行,叼口5-6毫米。

前規側規遞紙牙壓印滾筒咬牙的交接關系:前規擺到定位位置對輸紙台上的紙張進行周向定位,待紙張周向定位完成後;側規落下對紙張進行軸向定位,軸向定位完成後;遞紙牙擺到前規處咬紙,與此同時側規上抬讓紙,之後前規擺開讓紙;遞紙牙將紙張交給壓印滾筒咬牙,兩者共同咬住紙張轉過1~2°後,遞紙咬牙開牙讓紙。

常見遞紙機構的故障與排除:
偏心旋轉上擺式遞紙裝置的故障:1)遞紙牙在牙台閉牙過早2)遞紙牙在牙台閉牙過晚3)遞紙牙磕碰壓印滾筒前沿邊口4)遞紙牙墊在叼紙時碰到紙張叼口5)遞紙牙兩偏心套位置不同6)遞紙牙排軸承磨損7)遞紙牙軸向竄動8)遞紙牙在輸紙台前沿停留時間過長9) 遞紙牙與壓印滾筒交接時間過短10)遞紙牙與壓印滾筒交接時間過長11)遞紙牙的叼紙力不一致12)遞紙牙牙墊磨損。
下擺式遞紙機構的故障:遞紙牙軸卡死造成悶車,其他故障原因,與偏心旋轉式遞紙機構基本相似。

定心式和偏心式對比:定心上擺式遞紙牙必須等到前面一張紙完全離開輸紙板後才能返回接紙,下擺式遞紙牙在紙尾尚未離開輸紙板時就能返回,所以定位時間長,定位效果好。
偏心式提高了輸紙速度,保證紙張定位效果。

水棍:潤濕裝置中用於打勻潤版液的棍子。
墨輥:輸墨裝置中用於打勻油墨的棍子。
乳化:由於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使本來不能混合在一起的兩種液體能夠混合到一起的現象。
印版:記錄印刷相關信息的承印物。
水箱:用於儲存潤版液,調節潤版液相關特性並把潤版液輸出的裝置。

潤濕裝置的作用:向印版塗布潤濕液,使印版非圖文部分不沾油墨。
水量不足:臟版、糊版、網點不清晰。
水量太大:網點發空、墨滾脫墨、色彩無光、層次模糊、質感差、紙張伸縮增大、油墨乳化加劇。
潤濕裝置的性能要求:1)要及時、適量、均勻、可調2)合壓印刷給水,離壓離水; 可離壓給水(新上版手動);水量太大時合壓離水。
潤濕裝置的組成:a. 供水部分:水斗、水斗輥(Cr)、傳水輥(膠輥)b. 勻水部分:串水輥(鍍Cr)c. 著水部分:兩根著水輥(膠輥)d.自動加水裝置
潤濕裝置的類型:1) 按向印版塗布潤濕液的方式分:接觸式和非接觸式2) 按供給潤濕液的方式分: 連續式供水和間歇式周期性供水3) 按印版獲得潤濕液膜的方式分:機械式、靜電式、冷凝式和氣動式
酒精潤濕裝置:
優點:1、版面水分少,油墨乳化輕,墨色鮮艷2、版面水分少,酒精揮發快,降低了紙張的伸縮變形量,有利於套准3、酒精潤濕裝置不實用水絨套,節約材料,避免絨毛粘在印版上,有利於提高印刷品質量4、清洗容易,提高工作效率5、快速而容易地達到水墨平衡6、潤濕情況穩定,很少出現墨色不一致的現象。

常見的潤濕裝置:
間歇式潤濕裝置、連續式潤濕裝置、達格倫潤濕裝置、計量輥式潤濕裝置、橋輥式潤濕裝置差動潤濕裝置。

間歇式特點:1、水棍之間的調節要求不高、2、環境適應性好,可以在高溫下工作、3、纖維從水絨套上轉移到印版上,影響印刷質量、4、粘上油墨造成上水不均勻、5、定期清洗消耗時間、6、對水量變化反應遲緩。
連續式特點(不實用水絨套):1、供水量大,適合高速印刷、2、潤版液調節靈活、3、減少了水膠絨對印品的影響。

達格倫式特點: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2、著水量少,印品乾燥快並減少初印時的廢品率3、水棍與印版不接觸,減少了對印版的磨損。
計量輥式特點:1、調節水量快2、控製版面水分精確
橋棍式特點:1、油墨預先乳化,使水墨盡快平衡,縮短了印前准備時間和初印的廢品率2、達到所需乳化值後橋棍重新抬起,避免墨路長時間的連接產生帶臟和糊版
差動式:利用速度差去除版面臟點和消除印刷中出現的鬼影現象
著水棍與串水輥的壓力調節:改變水棍和串水輥中心距,從而改變接觸壓力

串水輥、著水輥的傳動:
串水輥的旋轉一般來自印版滾筒,由印版滾筒軸端的齒輪經過介輪帶動串水輥軸端齒輪。要求串水輥和印刷滾筒表面速度相等,串水輥的軸嚮往復運動可用曲柄連桿機構或圓柱凸輪機構實現,串水量一般不需要調節。
著水輥依靠與串水輥和印版滾筒接觸的相互摩擦而轉動的。
水輥壓力的控制:
傳水順序:先傳給上著水輥後傳給下著水輥,先調節下著水輥再調節上著水輥 。
兩個著水輥上的壓力調節:壓力不能太大,一般,上著水輥與串水輥之間的壓力要較下著水輥與串水輥之間的壓力稍小一點。

潤濕故障現象及產生原因:
故障現象:1)白杠;2)印版空白處沾墨
產生原因:1)壓力不當;2)部件間接觸不良;3)水輥絨套老化; 4)串水輥齒輪磨損;

重棍:墨輥中的一種,使磨輥間可靠接觸的硬質棍。
墨鍵:墨斗中各個分段的區域,用於調節局部墨量大小。
著墨率:每根墨輥供給印版的墨量與全部墨輥供給印版的總墨量之比。
鬼影:印刷過程中出現不需要的淺影圖文。
串動量:串墨輥來回串動的移動量。
墨路:油墨傳遞過程中所經過的最短路線。

輸墨裝置的作用:將墨斗輥輸出的油墨從軸向和周向打勻,並將油墨均勻、適量的傳遞給印版。供墨量、著墨壓力可以調節。對輸墨裝置的機械要求是它必須具備合壓和離壓兩種狀態,著墨輥能自動起落。
輸墨裝置的性能:1)要及時、適量、 均勻、可調;2)合壓印刷給墨,離壓離墨;離壓給墨(新上版);合壓離墨(墨量太大時)。

輸墨裝置的組成:
供墨部分:墨斗(儲存油墨)、墨斗輥(取出墨斗中的油墨)、傳墨輥(將墨斗輥上的油墨向前傳遞)
勻墨部分:串墨輥(周向軸向打勻打薄油墨)、勻墨輥(周向打勻油墨)、重棍(使串墨輥,勻墨輥可靠接觸,保證油墨傳遞性良好,可以改變墨路分配方向和消除油墨中的墨皮)
著墨部分:幾個著墨輥(將油墨均勻塗布在印版上)

著墨系數:著墨輥面積和印版面積的比值(Kz)
勻墨系數:勻墨機構所有墨輥面積總和與印版面積的比值(Ky)
儲墨系數:又稱積聚系數,勻墨機構中所有墨輥面積總和與印版面積的比值(Kj)
系統響應時間:從輸墨系統輸入端輸墨量發生變化到系統輸出端承印物上墨層厚度發生變化所經歷的時間。

墨路與墨輥排列:1)墨輥布局:以串墨輥為中心的三級勻墨2)軟、硬間隔排列:在一定壓力下,彼此接觸良好3)墨輥的數量:著墨輥3~6根,總墨輥16~25根。

何時需要手動起落著墨輥:檢查著墨輥與印版壓力,正式印刷前,觀察印版水墨是否平衡
合壓不給墨,檢查印刷壓力,著墨輥不落下,給水不給墨(壓白紙)
著墨輥的起落:
推動推桿手柄22--滑動鍵12到達A位——手柄2轉動——套筒11——凸輪15——著墨輥起落。
自動起落:連桿14 ——擺桿13——滑鍵12B位——套筒11——凸輪15——著墨輥起落

墨路:
對稱排列與不對稱排列的比較:
對稱排列的著墨輥每根供給印版的墨量相同,不對稱排列後面的著墨輥供給印版的墨量低,壓力小。
長短墨路的比較:1、彩色印刷品對墨層均勻性要求高,墨路適當長些。2、對文字、線條為主的書刊印刷,需要的油墨量較大,墨路可短些。

墨斗的分類:1、整體式優點:清洗液和油墨不會流入螺紋里,便於清洗計墨刀下的油墨。
2、計量式優點:調節墨量靈活、方便、准確性和精度高。
串動量的調節:移動曲柄到要調節的串墨距離位置。(松開和鎖緊螺母)

鬼影出現的前提:
①基礎:在叼口方向上有需要墨量較大的圖案或文字。
②載體:在拖稍部分有需要墨量同樣很大並且面積較大的圖案。
③「基礎」和「載體」間的距離和著墨輥的直徑成倍數關系
鬼影消除的方法:1、加大串墨輥的串動量2、適當加大串墨輥和靠板墨輥間得壓力3、拖梢處加實地條,吸取空白處多出的墨

墨杠:在「杠子」區域內網點出現的無規則擴大而產生的一條明顯的深色條紋。
白杠:在「杠子」區域內網點出現無規則縮小而產生的一條明顯的淺白條紋。

印刷滾筒:用於安裝印版的筒狀物體
橡皮布滾筒:用於安裝橡皮布並進行圖像轉移的筒狀物體。
壓印滾筒:用於提供壓力和傳遞紙張的筒狀物體
印刷壓力:相互接觸的滾筒印刷過程中產生的變形量。
襯墊:包裹在印版或橡皮布裡面的填充物。
校版:通過改變印版的位置來實現圖文位置變化的一種調節方法。
紙張在壓印滾筒上向前傳遞靠的是咬牙的拉力,克服紙張和橡皮布之間的剝離力和紙張本身的慣性離心力。

增大咬力:加大摩擦系數、增大牙片和牙墊之間的壓力
高點閉牙:咬牙軸擺桿的滾子和凸輪的高面接觸時,咬牙閉合,咬住紙張,凸輪產生咬紙牙力。
特點:增加咬紙力,對凸輪的輪廓曲線和耐磨性要求較高。
低點閉牙:咬牙的軸擺桿和凸輪的低面接觸時,彈簧產生咬牙力,咬牙閉合,咬住紙張。
特點:由於是彈簧控制,咬紙不夠牢固,在印刷中有時會出現紙張位移,使套印不準。

離合壓分類:
偏心套:(1、單偏心:2、雙偏心:外偏心套調節橡皮布滾筒和壓印滾筒的壓力,內偏心套調節橡皮布滾筒和印版滾筒的壓力和實現三滾筒的離合壓3、單雙偏心套組合);三點懸浮式:滾輪與軸承套切口(離壓)和非切口(合壓)部位接觸,實現離合壓。

套准調節:1、借滾筒2、拉板 3、周向微調機構 4、軸向微調機構 5、對角套准
滾筒離讓值:機器的綜合質量,離讓值的大小綜合反映了軸套的配合間隙和機器的製造精度。

低台收紙:收紙容量比少的收紙台。
高台收紙:收紙容量幾多的收紙台。
收紙牙排:在手指過程中,咬住紙張並把紙張 向前傳遞的機構。
收紙滾筒:在收紙過程中,用於支撐紙張,便於紙張交接的滾筒。
制動輥:在收紙過程中,對紙張進行減速的一種機構。
平紙器:在手指過程中,使紙張表面平整的一種機構。
開牙板:在收紙過程中,使收紙牙排放紙的機構。

低台收紙特點:1、機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對紙張下部影響小。2、更換紙台次數多,勞動強度大,准備時間長並且觀看印品質量時需要下蹲操作,不方便。
高台收紙:1、收紙容量大,看樣取樣方便,紙台更換次數少,由於輸紙路線長,有利於印刷品的乾燥。2、機件數量增多,機器長度增加,佔地面積大,由於紙堆容量大,下部的紙張有可能有黏連現象。

零速接紙:更換紙卷的一種方式,在接紙時刻,用於接紙的紙帶和被接紙帶速度均為零。
高速接紙:更換紙卷的一種方式,在接紙時刻,兩紙帶仍保持輸紙速度。
紙帶張力:紙帶輸送過程中紙帶之間的相互拉緊力。
圓周制動:通過紙卷園向施加作用力使其達到規定的工作轉速或制動。
軸制動:通過紙卷周向施加作用力使其達到規定的工作轉速或制動。
磁粉制動器:軸向制動的一種方式,通過磁粉感應原理達到軸向制動的目的。

紙帶張力控制:1、制動、張力自動控制系統2、張力太小,會使紙帶松卷產生擁紙面而產生捲筒紙皺褶、套印不準。3、張力太大,會造成紙張拉伸變形出現印跡不清楚、紙帶斷裂現象4、張力不穩定,紙帶會產生跳動,以致褶皺、重影、套印不準。

轉紙棒的作用:1、改變紙帶運行方向2、使紙帶在自身平面內產生橫向位移3、使紙帶翻轉

D. 光電感測器檢測復印機走紙故障原理

復印機的工作原理

復印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基本的原理:靜電原理 電荷有正負兩種極性,所謂靜電原理是指同性電荷相互排斥;異性電荷 相互吸引。即所謂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光學成像原理 光學成像的基信敗本知識:物體通過光學鏡頭成像為圖像。半導體原理 半導體原理就是在靜態、或加反向電壓時為絕緣體滑扒顫.。 復印機用的感光鼓材料則是感光型半導體:即在暗態時(不受光)為絕緣體;而在亮態(受光)時為導體。

總結:復印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導體的電位特性,在光導體 沒有受光照的狀態下進行充電,使其表面帶上均勻的電荷,然後通過光學成像原理,此早使原稿圖像成像在光導體上。有圖像部分因沒有受到光照(相當於暗態),所以光導體表面仍帶有電荷,而無圖像區域則受到光照 (相當於亮態),所以光導體表面的電荷通過基體的接地,使表面的電荷消失,從而形成了靜電潛像。再後是通過靜電原理,使用帶有極性相反電荷的墨粉,使光導體表面的靜電潛像轉化成為光導體表面的墨粉圖像 。最後,仍然通過靜電原理,將光導體表面的墨粉圖像轉印到復印紙表面,完成復印的基本過程。

復印機的工作過程

復印機的工作過程及各部件: 復印機的工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按照復印順序) 充電部件(高壓發生器、電極架、電機絲) 使感光鼓表面均勻地帶上電荷。曝光部件(掃描曝光燈、反光鏡、鏡頭) 使感光鼓表面按照原稿圖像,形成圖像的反轉電位潛像。 顯影部件(顯影器、高壓發生器)將感光鼓表面的電位潛像轉化為墨粉圖像。(前章 已經講解) 送紙部件(馬達、搓紙輪) 馬達帶動搓紙輪將復印紙送入機內,為下一步將鼓 表面的墨粉圖像轉印到紙上做准備。轉印部件(高壓發生器、電極架、電機絲) 通過轉印電極使復印紙表面帶上均勻的與墨粉電荷 相反的電荷,將感光鼓上的墨粉圖像轉印到復印紙上。 分離部件(高壓發生器、電極架、電機絲)由於復印紙和感光鼓表面均帶有電荷,而且極性相 反,所以復印紙在復印過程中不易從感光鼓上分開。因此要將完成復印的復印紙順利從鼓上分開,需要採取 分離的措施。早前的復印機採用機械分離,但易卡紙;當前的復印機均採用電流分離。其中分離電流含有高頻交流和固定直流成分。 清潔部件(清潔器) 將感光鼓表面的殘留墨粉清潔干凈,為下一復印做 好准備工作。所有復印機都不可能通過轉印將感光鼓表面的墨粉完全轉印到復印紙上。所以,鼓表面均有殘留墨粉,不進行清潔,則影響以後復印品質量。 定影部件(定影熱棍、壓力棍、加熱器) 復印紙上的墨粉圖像通過定影固定在復印 紙上,以便於保存。若不經過定影,復印紙上的圖像一碰就掉落。(所以定影需要一定的溫度和壓力)

復印機的過程同時還包括許多輔助過程,主要有: 消電部件(全面曝光燈) 將感光鼓表面的殘留電位清除,為以後的 復印做准備。否則復印品會有殘留圖像或底灰。刪邊部件 (像間像邊消電燈) 復印品均有前端、前 後側、後端或縮小部分的空白,所以需要通過像間像邊消電燈將不需要的感光鼓表面電位清除。第三章 復印機的機械結構復印機的機械結構通過其工作過程如下圖所示: 復印機機械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光學成像系統 主要由曝光燈、反光鏡(1~6或1~4塊)、光學鏡頭組 成。其作用就是將原稿成像到感光鼓上,所以,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直接影響復印品的質量。光學系統的清潔保養和注意事項將在後面的章節詳細講解。 感光鼓及成像系統 主要由感光鼓、充電電極、轉印電極、分離電極以及像間 像邊消電燈和全面消電燈組成。其作用就是將光學成像系統在感光鼓表面成像的光學圖像轉化為電位潛像;再將感光鼓上的墨粉圖像轉印到復印紙上;然後將復印紙從感光鼓上順利剝離下來完成原稿到復印品的過程 。

顯影系統

主要由加粉馬達、墨粉盒、顯影磁棍、磁棍刮片 、墨粉攪拌器、墨粉輸送螺旋桿、傳動齒輪組成。其作用是加粉馬達將墨粉盒內的墨粉通過墨粉輸送螺旋桿 送入顯影器內,然後墨粉攪拌器將墨粉進行充分攪拌使墨粉帶上電荷後吸附在顯影磁棍上,磁棍上墨粉的厚度由磁棍刮片控制。最後通過感光鼓表面的電荷將磁棍表面的墨粉吸附到感光鼓上形成感光鼓墨粉圖像。

送紙系統 主要由送紙馬達、搓紙輪、紙盒、傳動齒輪組成。其作用就是將復印紙送入機內,為下一步將鼓表面的墨粉 圖像轉印到紙上做准備。 清潔系統 主要由清潔刮片、回收棍、廢粉傳動螺旋桿、廢粉盒、傳動齒輪組成。其作用是清潔刮片將感光鼓表面的殘留墨粉刮下來,然後通過回收棍、廢粉傳動螺旋 桿將廢粉收集到廢粉盒。因為所有復印機都不可能通過轉印將感光鼓表面的墨粉完全轉印到復印紙上。所以,鼓表面均有殘留墨粉,不進行清潔,則影響以後復印品質量。 定影系統 主要由定影熱棍、壓力棍、加熱燈管、熱敏電阻 、過熱保護開關、傳動齒輪組成。其作用就是通過加熱燈管將熱棍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此溫度值由熱敏電阻控制。然後利用熱棍和壓力棍之間的壓力將復印紙上的墨粉熔化後固定在復印紙上。 傳動系統 主要由主馬達、掃描燈架馬達、鏡頭馬達、送紙 馬達和顯影馬達(後兩種一些復印機沒有)、傳動齒輪、傳動鏈條(皮帶或鋼絲繩)組成。主馬達驅動感光鼓、輸紙機構、清潔器、定影器、顯影器和送紙機構(一些機型由獨立馬達驅動);鏡頭馬達控制鏡頭按不 同的比例前後移動,保證復印品效果;燈架馬達驅動燈架的前進和後退,同時也要保證燈架的移動與感光鼓的轉動同步(具體如何實行後面章節詳細講解);送紙馬達則驅動搓紙輪將紙送入機內;顯影馬達則驅動顯 影器的轉動,將墨粉同步輸送到磁棍上(如何、為何實行同步後章節詳述)。輸紙系統 主要由輸紙導棍、輸紙輪、輸紙皮帶、樹枝風扇、輸紙導板組成。復印紙被搓紙輪送入復印機到定影後出復 印機完成,除了送紙、轉印、定影過程外,需要其他的輔助過程,而輸紙系統就是實行復印紙在復印機內正常傳輸必不可少的部分。當然,這里也涉及復印紙的定位、同步問題.

復印機的電氣結構

復印機的電氣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電源部分 主要由電源線、開關、交流到直流轉換開關電源組 成。開關電源的作用是將通過電源線提供的外部交流電源,轉換為復印機控制部分需要的直流電源,直流電源一般均採用多組不同電位的輸出(常見為24V、12V、5V)。 24V —— 提供感測器、馬達、電磁離合器等輸出部件的電源; 12V —— 提供控制板等部件的電源; 5V —— 二極體、控制板內晶元、感測器等的電源。 控制部分 主要由主控制板、曝光燈控制板、馬達控制板等 組成 主控制板 控制復印機的整個復印過程。 曝光燈控制板根據原稿的不同濃度控制曝光燈的發光強度。 馬達控制板 根據不同的復印倍率控制掃描燈架、鏡頭的位置和前進後 退速度(一些機型此控制部分集成在主控制板內)。 高壓部分高壓發生器根據主控制板的指令,提供復印過程所需的充電、轉印、分離、顯影偏壓、柵極偏壓、消電和預 轉印(一些機型沒有)的高壓。 顯示部分 主要部件為操作面板。自動測試部分 主要由自動濃度感測器、原稿尺寸感測器組成。 自動曝光 自動濃度感測器探測不同的原稿濃度獲得不同的電位傳輸給主控制板,然後主控制板給曝光燈控制板不同的指令,控制曝光燈的發光強度,達到最佳的復印效果。 自動選紙和倍率 原稿尺寸感測器探測不同的原稿尺寸大小獲得不同的組合 傳輸給主控制板,然後主控制板根據不同的組合:1、根據已選擇的倍率選擇與原稿尺寸相同的紙路;2、根據已選擇的復印紙尺寸選擇合適的倍率。 感測器部分 主要由掃描燈架原始位置感測器、鏡頭原始位置感測器、 紙路感測器、對位感測器、出紙感測器、無紙感測器、紙尺寸感測器等組成。第五章復印機的調整 復印機的調整分機械調整和圖像、電氣調整兩大部分 一、機械調整: 光學系統調整 光學系統的調整主要是:全程掃描燈架和半程掃 描燈架之間距離的調整(其它諸如反光鏡的傾仰角本教程強烈建議不能調整)。此調整一般在下列情況下需調整: 更換掃描燈架鋼絲繩; 復印品與原稿間存在倍率差異; 復印品模糊。 不同型號 復印機調整的標准位置不同,具體機型的調整以該機型的維修手冊為准! 顯影器磁穗高度調整 顯影器磁穗高度會隨著磁棍的老化、磁棍 刮片的磨損而改變,磁穗高度的高和低均影響復印品質量。 不同型號 復印機調整的標准位置不同,具體機型的調整以該機型的維修手冊為准!定影器壓力調 整 定影壓力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復印品的質量才有 保證,過大則容易引起復印紙皺褶;過小則容易定影不老。定影器壓力調整在以下情況需調整: 復印品定影不老,內容一擦就掉;復印紙出現皺褶,復印品不平整。 定影器壓力的測試如下:復印機正常工作中復印一張A3全黑版,待復 印品一出定影器口立即關機,讓復印紙在機內停留15秒鍾左右取出復印紙,其效果如下圖所示:尺寸 寬度 b 4.0±0.5mm |a-c| 0.5mm或更少調整標准如上表 二、圖像、電氣調整: 光學圖像調整 光學圖像調整主要是:圖像前端空 白、圖像對位、圖像刪邊、圖像倍率、曝光燈亮度的調整。圖像前端空白調整:復印品的前端空白目的為防止卡紙,所以前端空白必須但有一定 的范圍,一般復印機的空白為1.5±0.5mm。 圖像對 位調整:復印機的對位是指復印紙與感光鼓的同步情況,可以通過調整使復印紙提前或滯後,從而滿足復印品的前端空白在范圍內。 圖像的刪邊調 整:此調整主要使復印品的兩側圖像完整;若是套色復印機,則為了兩種或以上的幾種顏色在復 印中保持一致,不產生套印的漏印或重疊。圖像倍 率調整:微調鏡頭或反光鏡位置,使復印品的倍率達到標准(部分機型沒有此項調整)。 曝光燈亮度調整:在曝光燈和感光鼓老 化的情況,可以通過調整曝光燈的亮度獲得滿意的復印效果。電氣調整 電氣調整主要是:電極絲 高度、充電電位高低、顯影偏壓的調整。 電極絲高度調整 :更換電極絲後應進行高度調整,雖然每種機型的標准不一,但是要求都是不能離感光鼓太近,否則感光鼓容易老化或被強電擊穿。 充電電位的調 整:除非更換的主控制板或高壓發生器,否則盡量不要調整。或在一定的基礎後,小范圍微調( 若是在高壓發生器上的電位器,則強烈建議不做任何調整)。顯影偏壓的調整:顯影偏壓的高低直接影響復印品濃度的深淺,具體的調整應參照特 定機型的維修手冊進行! 不同型號復印機調整的標准和方法不 同,具體機型的調整以該機型的維修手冊為准!第六章 復印機的自診斷功能 復印機的自診斷主要有兩大功能:即元器件輸入、輸出診斷和故障代碼 自診斷。一、輸入輸出自診斷: 復印機的自診斷需要先進入維修調試狀態。如何進入維修狀態各維修手冊均有詳細介紹。 輸入診斷則是在復印機進入維修狀態的基礎上 ,輸入相應的代碼,然後改變各感測部件(光電遮斷感測器、微觸開關、熱敏電阻等)的通斷狀態達到檢測 它們的工作是否正常。不同機型的代碼不同,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代碼相近但略有不同,所以應參考各自的維修手冊進行測試。 輸出診斷則是在復印機進入維修狀 態的基礎上,輸入相應的代碼,判斷各輸出零部件(馬達、電磁離合器、繼電離合器、)是否有相應的動作 ,從而判斷它們的工作是否正常。不同機型的代碼不同 ,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代碼相近但略有不同,所以應參考各自的維修手冊進行測試。具體的代碼指令維修手 冊都有具體說明。二、故障代碼自診斷: 復印機在運行中都會對不同的零部件的運轉進行實時監控,如果某一零部件的輸入、輸出異常,則在復印機的操作面板上顯示相應的代碼,較常見的故障代碼一般有卡紙、門開關 、缺墨粉、廢粉滿等用戶可以自行解決的故障。其它一些涉及元器件損壞的代碼諸如:曝光異常(燈斷、溫度保險熔斷絲斷、曝光燈控制器不良等)、定影異常(定影燈斷、熱敏電阻不良、固態繼電器不良、定影溫 度保險開關不良、控制板不良等);掃描燈架移動異常(電機不良、鋼絲繩不良、燈架感測器不良、馬達控制板不良等);傳動異常(主馬達不良、馬達驅動板不良、電源板不良、控制板不良等)等等,則需要維修 人員檢查獲更換零部件後才能解決。 具體的故障排除則將在後面的章節舉例分析。第七章復印機的常見故障及排除 復印機的常見故障主要分零部件及控制故障和圖像質量故障二大類。 沒有一定電路知識基礎的讀者, 請勿採用開機狀態下測量各輸出端子電壓的方法,防止萬用表表

E. 海德堡102故障診斷顯示Q24請問什麼故障

在中國可以毫不誇張的講,只要稍微了解一點印刷的人都會聽說過「海德堡」三個字。海德堡膠印機在中國印刷市場上佔有的絕對優勢已經成了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今天海德堡印刷機在不斷給使用者帶來高利潤和高回報的同時,也不斷的由於使用不當、機器的正常損耗、超期服役等等不同的原因,而出現各種另人頭疼的維修問題。眾所周知,類似海德堡印刷機這樣的進口設備不僅僅配件價格高的離譜,維修費用同樣會讓即使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印刷廠家伸舌頭。如果使用的是新設備尚好,但在國內我們能見到的的是超過5年8年的設備,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從香港、東南亞等地轉手到國內的二手或N手設備。這些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適應市場需求,一些地方成立了以維修海德堡多色膠印機為業的維修公司。但大多數維修公司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在設備維修時採用大量更換配件的方法,使得1台四色膠印機的維修費用高達幾十萬元甚至100多萬元。一些廠家不堪重負,大量的印刷機帶病運轉,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性能。所以今天在這討論如何使用、保養、維修海德堡設備是相當必要的,同時筆者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使的使用者能在例如海德堡這樣設備的維護、維修上多了解一些,將維修設備的開銷降低到最低。第一部、分紙張定位部分的調節與維修紙張的定位部分主要有前規、側(拉)規、輸紙板、以及控制系統共同構成。對一台印刷機來講,定位系統是否正常,是印刷機能否進行正常生產、順利印刷的前提。下面我們分幾部分對海德堡102系列印刷設備的定位系統的調節、維修、及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介紹。一、前規1.前規的標准化調節(1)前規高度的調節①在進行前規高度調節前首先必須檢查下面兩個部位:a.輸紙板平面是否平整,一般使用水平尺檢查比較准確;b.遞紙牙墊與輸紙板的間隙是否為准確,如果不是標准間隙,按下面方法進行調整:將遞紙牙墊調至印刷「紙張」位置、前點動機器使遞紙牙處於叼紙位置,即牙墊與輸紙板成90O(圖3),在此位置時,遞紙牙墊與輸紙板的距離應為0.15-0.20mm。用塞尺在各部位上測量此間隙,根據要求調整輸紙板。進行此項調整最好使用測量工具WLm22753。②向前點動機器,使前規下降到最低位置,此時刻度盤上的指示數值約為269o③旋轉前規高度調節旋鈕A(傳動面及操作面)至「0」位,此時各前規壓舌B與輸紙板C的距離應為0.1mm,可用0.2mm厚的塞尺檢查此間距。在前規壓舌與輸紙板間插入此塞規時感覺到有少許阻力既可。這種調節能保證紙張順利傳送,也適應其它一般厚度紙張(圖1)。④調節時先松開內六角螺釘D,必要時松開螺釘E,再將這些螺釘輕微擰緊,調整完畢後全面擰緊這些螺釘。當用上述方法調節前規無法滿足要求時,必須松開支座66.072.030(傳動面)或支座66.072.031(操作面)定位盤66.072.032的三個聯接螺絲。然後在其它前規壓舌部分重復這一過程,直到所有前規和輸紙板高度合適,且相互間高度相平。(2)前規運動時間的調節前規運動時間調整可在傳動齒輪66.072.110或凸輪66.072.110或凸輪66.072.027上進行。當前規在輸紙板處開始讓紙的時候,機器角度為344o。一般需要進行調節的設備只在使用多年的老機器上(由於凸輪等零件的磨損)當在凸輪上進行調整時,調節結束後必須重新配鉸定位銷孔。(3)前規在輸紙板定位位置的調節這種調節工作同樣在上面提到的前規下降的最低位置(269o)下進行。①首先轉動傳動面及操作面的調整旋扭A(調整叼口尺寸)至「0」位,相當於中央位置或叼口白邊尺寸為11mm時的前規前後位置(圖2);②用調節螺釘C調節各前擋規B的前後位置、使之處於同一條直線上,調節過程為先將中央的前規調離准線,而後由兩側向中央逐一做精確調整。③在前規B處手工排一張紙,前點動機器使紙張經遞紙牙傳給壓印滾筒。測量紙張前邊緣到壓印滾筒前邊口的距離(見K)在刻度值為「0」時此尺寸為6mm,最好使用WLm221265(件號00.894.0227)測量工具進行調節。④校正叼口尺寸時必須首先將調節螺釘D離開滾輪E,根據叼口尺寸情況調節連桿F。在圖示位置上將靠山螺釘D靠向滾子E,擰緊螺母G。在凸輪的最低點,凸輪H與凸輪滾子I的間隙為0.02mm,這樣可以保證在紙張定位過程中(靜程)的前規的靜止,使定位紙張受到准確和穩定的定位。可通過轉動靠山螺釘D做精確調整。(4)前規處吸氣裝置的調整所有海德堡Speedmaster102膠印機都在輸紙板下面配置有標準的吸氣裝置用下述方法調校單獨的吸氣管路(見圖6):1.前點動機器,使滾輪A處於凸輪B的最高點,此時前規壓舌處於最高位置。2.松開管夾子D,調整吸氣管E,使之與輸紙板F間的距離為0.2mm,緊固管夾子D。請注意滾輪A與凸輪B的正確位置關系。如果調節不當,輸紙板可能會在吸氣管升降時隨之運動。2.前規故障分析(1)紙張在前規處交接時破紙的原因①個別前規壓舌A(見圖3)太低,紙張在前規處定位時,局部沒有進入壓舌的下方,此時應調整前規壓舌的高度;②紙張不平整時,應在印刷前仔細敲紙,對於較厚的紙張,可採用將前規調高的法;③前規處吸氣裝置失靈,紙張沒有平穩地進入壓舌下方;④前規動作時間不準確,前規下降到最低位置的時間為2690,開始擺離定位位置的時間為120;⑤紙張到達前規的時間不準確,在前規已經下落後紙張才到達前規壓舌的邊緣位置,使紙張不能完全進入前規壓舌的下方。(2)前規定位故障①不用側拉規時前規矩准確,一旦使用側拉規,則前規矩不準確,原因是前規與側規不成直角或側規調節不當;②不用側拉規時,前規矩也不準確,原因有3個:a.前規壓舌的高度調節不當;b.前規前後位置不一致(尤其在印刷薄紙時);c.前規定位時間不準確;d.遞紙牙或第一壓印滾筒牙排故障。(3)注意!由於紙張到達前規時的撞擊作用,前規擋片B(圖3)易出現微小的溝槽。一般不必更換擋片,可以用磨床進行修磨。在安裝前規時,不要將調節螺釘C當做緊固螺釘,那會將螺釘擰斷。二、側規1.拉規部分的日常調節准備一張20x1000cm的紙條。將穩紙器和給紙台向上擺,並將准備好的紙條定位與前規上。在飛達處將機器置於安全狀態。將印刷機緩慢向前點動,使紙條被傳送到拉規板上。如果紙條正確靠著拉規板放置,控制桿必須顯示於顯示器上(印刷機顯示器)。如果控制桿沒在顯示器上就需要調節拉規控制器。調節步驟為:逆時針轉動滾花頭螺釘使控制桿在PD中顯示,然後順時針轉動滾花螺絲,使控制桿剛好消失。逆時針轉動滾花頭螺絲,使控制桿再一次出現於PD上,繼續旋轉10個刻度;取下紙條,這時控制桿消失(參照圖6)。2.側規機械位置的調節在對與側規相關的部分維修換件時,有時需要對側規控制機構進行調整,下面是調節步驟:(1)拆卸防護罩78/86.021.022(傳動面上);(2)前點動機器,直到拉規條移動到一半的拉紙距離,即在此遞紙牙閉牙時間約早20o的位置上,此角度為3520;通常需要首先對其中一個側規做全面性調節,而後再調節另外一個側規。(3)調整側規蓋板A,使其與輸紙板或磁性板B的距離為0.1mm。為此,裁下一條100g/㎡的紙(寬度不超過8mm)置於拉規滾球C與側定位板D之間,調節拉紙滾球C的調節螺絲,直到使這條紙拉出時有輕微的阻力為止。兩個側規全部調完後,檢查傳動面及操作面拉規拉紙滾球落下的時間是否一致。需要進行校正時,松開螺釘E即可對蓋板A做上下調整。而後再對拉規蓋板進行調整(0.1mm)。(4)點動機器,使拉紙滾球剛剛離開拉規條並開始向上運動,拉紙滾球開始向上運動的時間必須為100-10030′之間。可以在傳動面凸輪F58.022.021或66.072.021上進行調節。取出凸輪F的定位銷,松開凸輪與齒輪66.072.010的固定螺釘(M8內六角螺釘),調完後擰緊螺釘並重新鉸定位銷孔。如果在螺釘孔范圍內不能完成此項調節工作,則必須取出齒輪並安裝在更為合適的位置上。而後再檢查拉規的下落時間,SM102印刷機拉規下落時間為3120。松開控制桿166.072.018上螺母G和H後即可對此時間進行校正。對側規的抬起和下落時間做數次檢查後重新為凸輪F定位。2.拉規部分的易損部位及其修換措施(1)拉規滑槽C及拉規滑塊B(見圖8)對於老式機型,由於紙張粉塵的作用及潤滑問題,側拉規滑槽的底部、側規滑塊B及平滾針軸承常會磨損。此時拉規條的高度會低於輸紙板.並且不能穩定運動,造成側規定位故障。尤其在印刷厚紙時,若不進行特殊調節則會出現拉紙不到位現象。拉規條的理想高度位置為與磁鐵板平起或比磁鐵板高出0.05mm,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滑槽的修復方法:①用銅板取代平滾針軸承,用修磨銅板的方法恢復拉規條的高度;②修平拉規滑槽底部的磨損部位,根據去除量在此處加適當厚度的鋼片;③改變滑槽蓋板調隙墊片的厚度可改變此位置關系,但還必須改變拉規槽下方墊片的厚度,使輸紙板的高度保持不變。拉規滑塊底部的平滾針軸承部位有時也會磨損,可用補焊法進行修復。(2)拉規銅座A(見圖9)由於拉規驅動軸的運動頻率較高,在拉規座的驅動軸孔E部位極容易出現磨損現象,使拉規的定位時間無法控制,此時應更換拉規銅座。(3)拉規驅動臂小球D及平鍵C在圖9中,驅動臂小球D及平鍵C的磨損會導致拉規球抬起時間過晚,造成交接時拉規與遞紙牙的搶紙現象,使紙張來去方向及上下方向都有套印誤差,此時應更換這些零件。(4)拉規條經過數年的使用,拉規條的表面會出現凹痕。而實際上這對套印精度的影響並不大,我建議只有在拉規條磨損相當嚴重的時候才對其進行更換。(5)拉規球D(見圖10)一般情況下,拉規球的磨損是很輕的,其主要故障是轉動不靈活。這是由於沾有膠液或進水生銹等原因引起的,適時進行保養即可解決這類問題。(6)拉規球擺臂A(見圖10)圖10中B部位的磨損會使拉規的抬起時間過晚,可用補焊的法修復。由於常時間閑置或進水(尤其是傳動面拉規),拉規球擺臂中滾針軸承會生銹,轉動不靈活,使定位時間不準確,此時應更換滾針軸承。(7)拉規無法固定的原因由於操作不當,圖9中的上滑塊B或下滑塊F會因產生毛刺而卡死,此時便無法鎖緊拉規。(8)拉規的定位時間及其調節側規滾輪抬起的時間為10O-10O30′,調節時應拔出傳動面拉規控制凸輪F上的定位銷,松開與齒輪的緊固螺釘。調節完畢後再擰緊這些螺釘並重新鉸定位銷孔。側規滾輪落下的時間為312O,松開緊固螺母G和H即可在桿I上對此時間進行調節。拉規條的運動由兩個凸輪66.072.023(操作面)及66.072.024(傳動面)分別控制,其運動結束時間為15O(遞紙牙叼紙3O以後),而後拉規條向里運動。對序列號為519.057以後的機器,拉規條的返回運動由壓簧(見圖8A處)控制。(9)調節拉規時的注意事項①當出現拉紙故障時,不要盲目地調節拉規球的偏心軸(見圖10C處),不要誤以為這樣做可以改變拉紙力量;②出現拉紙故障時,除檢查上述各項外,還應檢查前規和側規定位板是否成直角;③如果拉規座磨損而又不能及時更換,則可以在固定拉規時根據經驗有意將拉規座向後扳一點,這樣拉規的抬起時間會稍晚一些,不至於與遞紙牙搶紙。三、紙張定位控制系統BAK紙張定位控制系統BAK用於檢測紙張在前規處的定位情況,並產生相應的功能。該系統包括電眼箱BAE、光電眼RL1/RL2和帶有控制盤的接近開關AS。其中,控制盤與機器的運動是同步的,由接近開關AS決定對紙張的檢測點。光電眼RL1及RL2上帶有檢測頭ANK和FǖK。ANK為前定位控制檢測頭(早到、晚到、空張)而FK為紙張越位控制檢測頭。1.控制過程(見圖11)(1)控制紙張傳輸按動按鈕「開飛達」直到控制盤的邊緣①通過接近開關AS,此時在BAE的作用下飛達自動運轉。在氣泵開啟及紙張開始傳輸後,第1張紙經過輸紙板到達前規,由光電眼RL1/RL2的ANK檢測頭進行檢測。第1張或者後面的紙張到達前規時,控制盤的空缺處(邊緣①和②之間)必須經過接近開關。紙張的到位情況在控制盤邊緣②處檢測,而後根據預置的情況發出「合壓信號」。按動「停飛達」按鈕,在BAE的作用下,控制盤邊緣②轉過接近開關時飛達自動停止。(2)第1張紙檢測控制如果第1張紙到達前規光電眼RL1/RL2的ANK檢測頭處時,控制盤非缺口處(邊緣②和①之間)通過接近開關,則飛達停止,印刷機也會立刻停下來。(3)歪張或空張控制如果印刷時紙張歪斜或到位太晚,使控制盤的邊緣②經過接近開關時沒有或只有1個ANK檢測頭檢測到紙張,則飛達停止,印刷機離壓並以低速運轉。(4)紙張過位機器運轉時,如果控制盤的邊緣②經過接近開關時F位K檢測到紙張,則飛達停下,機器轉動1周待離壓後停下。2.功能顯示電眼箱面板上有7個顯示燈,其相應的功能可使操作者確定故障位置並加以調整,見表1。表1標志名稱功能操作顯示一旦電氣系統可以開始工作,此燈亮。故障顯示當飛達停止或電氣系統檢測到故障信號而關閉了飛達時,此燈亮。合壓顯示當設備可以合壓時,此燈亮,但如果沒有按預置速度開關,此燈也亮。晚到位顯示至少一個光電眼的ANK檢測頭檢測到紙張時,此燈亮。越位顯示至少一個光電眼的FüK檢測頭檢測到紙張時,此燈亮。接近開關顯示控制盤的空缺處每次經過接近開關時,此燈亮,因此機器每轉動一周,燈亮一次。調節控制當ANK信號按照規定邏輯傳給電氣系統時、此燈亮,即當兩個ANK檢測頭同時檢測到紙張時,此燈與ANK燈一起亮。3.調整接近開關及控制盤(1)除必須使控制盤處於接近開關槽中央位置外,還必須與接近開關底部保持2mm的距離;(2)控制盤的邊緣②用於調整控制時間;(3)盤車使機器遞紙牙墊與輸紙板成900作為參照位置,調節方法如下:將刻度盤准確地調到120的位置。用WLm22149檢測「0」位是否與壓印滾筒的「D」刻線相吻合,反盤動機器至3440±30"的位置。而後調整控制盤使邊緣②處於接近開關槽位置,同時使BAE的「」應答顯示燈剛好亮起或熄滅。注意:當控制盤通過控制開關槽時,BAE上的「」顯示燈一直會亮。4.調整光電檢測頭(1)通過調整圖2所示的調節螺釘可以調整光電管的位置。螺釘每轉動900對應於距離變化0.2mm,螺釘向右轉可減小紙張前邊緣到光電管的距離,向左轉可以增加此距離。(2)將傳動面和操作面的前規都調到「0」位,合飛達並在無紙的情況下點動機器,直到遞紙牙墊轉到與前規同樣的高度上,則BAE上的「」接近開關顯示燈亮。(3)在每一個光電管下放半張紙,在輸紙板的紙尾處記下一個標記,小心緩慢地向後移動,直到BAE的控制指示燈剛好熄滅。測量紙尾與剛才所記標記的距離。這個距離應為1~1.5mm。如果不是這個距離,則必須重新進行調整。紙張定位控制系統電路圖見圖12。5.常見故障原因分析(見表2)表2現象原因飛達連不上觸動了飛達有關電氣裝置的停飛達功能(紙堆限位開關,雙張,HE25等)。接近開關損壞。BAE損壞開機時飛達立刻轉動但停不下來BAE損壞或20伏的直流電壓不正常飛達停止時,壓紙簧片控制電磁鐵不動作60伏的直流電電源故障(保險絲)。BAE故障。停飛達時,壓紙簧片的電磁鐵吸合後立刻釋放10伏的直流電源故障。BAE故障盡管紙張傳輸很好,但輸紙過程中仍然會出現停車現象可能是光電管故障,需要擦拭或重新調整,必要時候需要更換輸紙時飛達及機器停止可能是光電管故障,需要擦拭或重新調整,必要時候需要更換按動按扭「合飛達」時,機器大約轉動1周後停止1隻光電管損壞,一直產生紙張越位信號第1張紙到達前規處時,機器急停紙張定位時間不當,應檢查並調整紙張定位時間四、其它1.輸紙板壓紙簧片的調整大家都知道,所有帶下擺式前規的印刷機(海德堡SM102系列膠印機)都帶有壓紙簧片。當飛達由於空張或紙張歪斜而停時,可壓住剛好到達前規處的紙張。調節過程過(見圖13):(1)調整擋桿A(66.012.074),使頂銷B(66.012.134)與擺桿C(66.012.081)的距離為1mm,可脫開壓紙簧片後在靠剎D(66.012.127)上進行調節。(2)調整壓紙簧片E(66.013.051),使其與輸紙板F的距離為9mm。(3)調節時需要松開夾塊I上的內六角螺釘II(見圖14),調完9mm的距離後鎖緊此螺釘為檢查壓紙簧片的性能,手動使壓紙簧片靠向輸紙板(見圖14箭頭)。壓下電磁鐵後此距離應為約2~3mm,必要時可調整電磁鐵的位置。(4)完成對壓紙簧片的調整後開動機器,檢查電磁鐵吸合(晚到位或空張)時遞紙牙是否張口足夠大以使其不叼紙。用厚紙板進行檢查。需要校正時,可更換頂銷B(圖13)下而的吸振器G或選用適當厚度的墊片(從66.012.153中選取)將吸振器墊起。墊圈66.012.153(可供選用的一套墊片)包括:66.012.150=0.50mm66.012.151=0.75mm66.012.152=lmm66.012.136=1.5mm2.輸紙板輸紙板不平整會引起印品甩角現象,也可以造成遞紙牙片在前規處叼紙時牙片打紙現象,使印品前後方向套印不準。不要輕易更換輸紙板,因為它經過平台校正後仍然可以使用。在調節完拉規條的高度之後,拉規槽(66.072.003和66.072.004)對輸紙板的位置也必須做精確調節,以保證輸紙板安裝後,磁鐵板與輸紙板平起並且使輸紙板保持平整。通過增加或減少墊片,調節輸紙板下方固定座的位置亦可對輸紙板的平整度進行校正。

F. 急急!跪請高手指導1MHz的超聲波接收電路,要求能與單片機相連

發射的在空氣中傳播,遇到障礙物就會返回,超聲波接收部分是為了將野源虧反射波(回波)順利接收到超聲波接收換能器TCT40-2S進行轉換變成電信號,並對此電信號進行放大、濾波、整形等處理後,這里用索尼公司生產的集成晶元CX20106,得到一個負脈沖送給單片機的P3.2(INT0)引腳,以產生一個中斷。接收部分的電路,如圖3-4所示。圖3-4超聲接收電路CX20106對接收探頭收到的信號進行放大、濾波等處理,其總放大增益為80db。該晶元1腳是超聲信號的輸入端,在此調試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其探頭兩端如未發現有很大幹擾則不要加電容,有可能會把有用的波濾去,使得頌神最後沒有輸出。2腳與GND直接連接RC串聯網路,他們是負反饋串聯網路的一個組成部分,增大電阻R2或減小C2會使得負反饋量增大,放大倍數下降,反之則放大倍數增大。但C2會影響到頻率特性,一般在實際中不必改動,推薦R2=4.7Ω,C2=1uF。3腳與GND連接檢波電容C3容量大為平均值檢波,瞬間相應靈敏度低,容量小,則為峰值檢波,瞬間相應靈敏度高,但檢波輸出的脈沖寬度變化大,易造成誤動作。推薦參數為C3=3.3Uf。5腳與電源端VCC接入一個電阻R4,用以設置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f0,阻R4阻值越大,中心頻率越低。6腳裂陸與GND之間接入一個330pF的電容C4,C4取得太大會使探測距離變短。7腳是遙控命令輸出端,它是集電極開路輸出方式,因此該引腳必須接一個上拉電阻R4到電源端,推薦R4=20KΩ[1、3]。

G. 雙張控制器用來檢測什麼紙張

10g-300g的紙-----納匠電子

閱讀全文

與光電雙張紙檢測裝置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中聯瑞達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31
怎麼看鑄造廠的污染情況 瀏覽:727
誠信製冷家電維修怎麼樣拆裝移機 瀏覽:355
前期設備配件屬於什麼科目 瀏覽:67
陽江薄砂鑄造廠怎麼選 瀏覽:938
水管閥門安裝在什麼地方 瀏覽:481
給水閥門pi是什麼閥 瀏覽:207
大閥門上的擰頭叫什麼 瀏覽:405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問題 瀏覽:812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運行管理 瀏覽:871
煤氣閥門關閉記錄表 瀏覽:116
後輪軸承怎麼打磨 瀏覽:552
數控機床怎麼磨球 瀏覽:563
含有差壓式變送器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214
某傳動裝置採用 瀏覽:228
超聲波過焊發脆怎麼辦 瀏覽:142
自行車的主要傳動裝置是什麼 瀏覽:340
手機設備無法驗證失敗怎麼辦 瀏覽:444
排氣閥門調教程 瀏覽:258
五金製品電鍍鋅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