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絲楊氏模量的測定
鋼絲楊氏模量的測定的實驗如下:
一、實驗目的 1、學慣用拉伸法測量鋼絲的楊氏彈性模量。 2、學慣用逐差法處理數據。 3、掌握光杠桿法測量微小變數的原理。
二、實驗儀器 光杠桿 (包括支架、金屬鋼絲、平面鏡)、望遠鏡鏡尺組、砝碼、米尺、螺旋測微計
6、記錄望遠鏡中標尺的讀數r0作為鋼絲的起始長度。在砝碼托上逐次加500g砝碼(可加到3500g),觀察每增加500g時望遠鏡中標尺上的讀數ri,然後再將砝碼逐次減去,記下對應的讀數ri',取兩組對應數據的平均值。
7、用米尺測量金屬絲的長度L和平面鏡與直尺之間的距離D,以及光杠桿的臂長 l,用千分尺測金屬絲直徑d,上、中、下各測2次,共6次。
8、春納宴記錄並處理數據。
⑵ 拉伸法測楊氏模量實驗步驟
拉伸法測楊氏模蘆迅冊量實驗步驟如下:(1)開始實驗後,從實驗儀器欄中點擊拖拽儀器至實驗台上。(2)望遠鏡調節。雙擊桌面上望遠鏡小圖標,彈出望遠鏡的調節窗體,可以單擊調焦旋鈕來調節刻度尺的清晰度,單擊目鏡旋鈕調節十字叉絲線的清晰度。
(6)保存數據,單擊記錄數據按鈕彈出記錄數據頁面。在記錄數據頁面填寫實驗中的測量數據,點擊關閉按鈕,則暫時關閉記錄數據頁面;再次點擊記錄數據按鈕會顯示記錄數據頁面。
⑶ 動態法支撐法測楊氏模量實驗中那些因素會造成誤差如何避免
由於加砝碼的過程中產生櫻余振動,造成讀書有誤螞吵差;2、十字叉絲對准存在誤差;3、金屬絲的直徑不均勻4、小鏡的尾部長度的測量5、測量尺面到鏡的距離。悶頌侍
⑷ 楊氏 模量的測量方法有哪幾種本次實驗採用何種方式
楊氏模量是描述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當一條長度為L、截面積為S的金屬絲在力F作用下伸長ΔL時,F/S叫應力,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截面積所受到的力;ΔL/L叫應變,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長度所對應的伸長量。應力與應變的比叫彈性模量。ΔL是微小變化量。楊氏模量(Young's molus),又稱拉伸模量(tensile molus)是彈性模量(elastic molus or molus of elasticity)中最常見的一種。楊氏模量衡量的是一個各向同性彈性體的剛度(stiffness), 定義為在胡克定律適用的范圍內,單軸應力和單軸形變之間的比。與彈性模量是包含關系,除了楊氏模量以外,彈性模量還包括體積模量(bulk molus)和剪切模量(shear molus)等。Young's molus E, shear molus G, bulk molus K, 和 Poisson's ratio ν 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公式為:E=2G(1+v)=3K(1-2v).
楊氏模量測試方法一般有靜態法和動態法。
動態法有脈沖激振法、聲頻共振法、聲速法等。
靜態法是指在試樣上施加一恆定的彎曲應力,測定其彈性彎曲撓度,或是在試樣上施加一恆定的拉伸(或壓縮)應力,測定其彈性變形量;或根據應力和應變計算彈性模量。
⑸ 動態法測楊氏模量的圖像怎麼用origin畫
1. 打開桌面上的作圖軟體 OriginPro 7.5, 輸入數據,注意 X 軸為拉力 F(N);
2. 選尺畝衡中上述兩列數據,點擊陵做左下角圖標 , 注意是點圖,不是點耐模線圖;
3. 數據擬合: 點擊 analysis 菜單中的 Fit Linear, 在右下角的信息框中將有用信息 (A 和 B 的值,見最後圖)讀出;
⑹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鋼絲的楊氏模量測量
實驗證明,E與試樣的長度L、橫截面積S以及施加的外力F的大小無關,而只取決於試樣的材料。從微觀結構考慮,楊氏模量是一 個表徵原子間結合力大小的物理參量。
楊氏模量測量有靜態法和動態法之分。動態法是基於振動的方法,靜態法是對試樣直接加力,測量形變。動態法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適用范圍廣,是國家標准規定的方法。靜態法原理枯橋直觀,設備簡單。
(6)動態法測楊氏模量實驗裝置示意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測量楊氏模量可以採用靜態拉伸法,即選取一根細長的鋼絲,沿長度方向施加外力使其伸長,假設外力飢敗山為F,鋼絲橫截面積為S,鋼絲原長為L,伸長量為ΔL, 則對鋼絲施加的作用記為F/S,稱之為應力,顯然同樣的力作用在不同橫截面積的鋼絲上,即便鋼絲一樣長,伸長量也不一樣爛中,
所以單位面積上的力顯然更為合理,鋼絲的變形用ΔL/L來表示,記為應變。對於鋼絲,應力越大,應變越大,兩者之間存在比例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