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NG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
介紹了我國的LNG示範裝置、調峰型工廠和基本負荷型工廠的狀況,包括這些裝置和工廠的生產規模和工藝流程。這些流程包括:級聯式、混合製冷劑、帶膨脹機的液化流程製冷,並比較了各自的使用特點和優劣。最後指出了我國LNG工廠的發展方向:根據國情,依據具體的設計條件和外圍條件,對不同液化流程的投資成本、比功耗、運行要求進行全面的對比分析;要緊跟當前天然氣液化流程追求簡便、高效的發展趨勢,綜合考慮各種液化流程的技術特點,開發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新型液化流程——流程精簡、設備少,冷箱結構緊湊,換熱效率高,煙損小,壓縮機和驅動機高效、可靠,應大力發展具有調峰、機動能力的中、小型LNG裝置,以適應我國已經面臨大規模開發利用天然氣的新形勢。
㈡ 求中國LNG設計單位
這個問題太對口了。如果你們領導吩咐你找設計單位,那麼找中國寰球工程公司,肯定沒得說。
目前國內做LNG行業業績顯著知名的設計單位是中石油下屬的中國寰球工程公司。
我就是寰球公司做LNG工藝設計的。(如有工藝上的細節問題,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
廣東大鵬LNG項目是寰球做的詳細設計,目前正在建設的江蘇、大連、還有唐山LNG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並且這幾個項目都是寰球做總包(EPC)。現在寰球簽的項目多數都是EPC總承包合同。
另外還有其它的幾個國內外LNG項目也正在做。
當然還有成達也做了LNG項目,但是他們只作其中一部分。希望能幫到你~~
我大概核算了一下,日處理45萬立,即年處理約11.5萬t/a,屬於一個比較小的項目。不知道你們打算投資多少錢。^_^
㈢ 液化氣儲罐的製造過程,生產工藝
http://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1761.html
http://www.jingmao.org/books14648/
㈣ 漫談LNG裝置中控室抗爆改造問題
近些年隨石化、化工裝置安全事故頻發引發了人們對安全問題的關注,其中石油化工裝置中控制室抗爆問題近年來格外引人注目。如《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提出「涉及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裝置控制室、交接班室原則上不得布置在裝置區內,確需布置的,應按照《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設計規范》(GB50779-2012),在2020年底前完成抗爆設計、建設和加固」。由於LNG裝置中的烴類等可燃物質具有爆炸風險,因而這一規定也適用於LNG裝置。本文結合作者服務過的LNG裝置控制室改造的實際案例就相關標准、規范對LNG控制室抗爆設計的要求及對已建成的LNG裝置如何進行抗爆改造等進行簡單匯總,希望可以幫助行業從業人員加深對控制室抗爆要求的理解,理清整改及新建中控室的抗爆設計的工作思路。
一、LNG中控室抗爆設計的必要性
縱觀國內LNG廠站設施,目前新建裝置的中控室一般布置在裝置區外(是否需要抗爆應根據爆炸風險評估結果確定);而前些年建設的小型LNG工廠項目,有大量的工廠中控室是建在裝置區內的,作為全廠重要設施及人員集中場所,且其距離火災危險設備相對較近,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條文要求,該類裝置的中控室抗爆設計建設整改將成為必然面對的課題。具體說來,實施方案對抗爆控制室的整改要求如下:
(1)涉及爆炸危險性化學品的生產裝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得布置在裝置區內,已建成投用的必須於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
(2)涉及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裝置控制室、交接班室原則上不得布置在裝置區內,確需布置的應按照《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設計規范》(GB50779-2012),在2020年底前完成抗爆設計、建設和加固。
(3)具有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粉塵爆炸危險性、中毒危險性的廠房(含裝置或車間)和倉庫內的辦公室、休息室、外操室、巡檢室,2020年8月前必須予以拆除。
對照上述條文(2),LNG工廠內的中控室應參照GB50779(注意該規范目前正在修訂升版,修訂後的標准GB/T 50779預計將在今年頒布,與2012版比較,GB修訂為GB/T,名稱由《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設計規范》修訂為《石油化工建築物抗爆設計標准》)。此外,除中控室之外,一些LNG工廠同時還有現場機櫃間,上述三條要求中並未提及現場機櫃間,尤其是無人值守的現場機櫃間問題,對此可以參照SH/T 3006-2012《石油化工控制室設計規范》及HG/T20508-2014《控制室設計規范》等相關標准。概括的說,建築物是否需要考慮抗爆性能主要取決於建築物是否位於爆炸風險的區域內和建築物內是否有人員長期停留。目前新建的中央控制室等重要建築一般布置在遠離裝置區的位置,其是否需要抗爆應根據爆炸風險評估確定。LNG工藝裝置區內的控制室、有人值守的機櫃間等建築物是重要設施,同時還是人員集中場所,距離火災危險設備相對較近,為防止裝置區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時對其造成損害,故規定其宜進行抗爆設計。
二、新建LNG裝置中控室的抗爆設計
抗爆控制室的設計需要在布置、建築結構及暖通空調等三方面的加以注意。對此稍許展開說明如下。
應符合現行國標《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的有關規定,應布置在非爆炸危險區域內,並可根據安全分析(評估)報告的結果進行調整,同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抗爆控制室宜布置在工藝裝置的一側,四周不應同時布置甲、乙類裝置,且布置控制室的場地不應低於相鄰裝置區的地坪。(基於防止可燃氣體在控制室周圍聚集的考慮)
2)抗爆控制室應獨立設置,不得與非抗爆建築物合並建造。(基於避免在裝置爆炸狀態下,非抗爆建築物可能產生的碎塊阻塞控制室內人員疏散通道的考慮)
3)抗爆控制室應至少在兩個方向設置人員的安全出口,且不得直接面向甲、乙類工藝裝置。(現行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要求;基於提高人員疏散可能性的考慮,要求在建築物不同的方向設置疏散口)
(1)建築設計
1)抗爆控制室的建築層面不得採用裝配式架空隔熱構造,女兒牆高度應在滿足屋面防水構造要求的情況下取最小值,並宜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2)建築物外牆不應設置雨篷、挑檐等附屬結構。
3)建築物不得設置變形縫。
4)面向甲、乙類工藝裝置的外牆應採用抗爆實體牆。需在該牆體上開洞時,應經過抗爆驗算。
5)在人員通道外門的室內側,應設置隔離前室。(設置隔離前室主要是為了有效地保持室內的正壓(防爆措施)環境;同時,當外門在爆炸荷載的作用下損壞時,成為第二道防護體系。)
6)活動地板下底面以上的外牆上不得開設電纜進線洞口。基礎牆體洞口應採取封堵措施,並滿足抗爆要求。(主要是為了防止裝置爆炸產生的超壓通過電纜槽盒及建築外牆上的開洞進入室內。)
7)操作室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小於600mm,其中活動地板下地面與室外地面的高度差不應小於300mm。空氣調節設備機房室內、外高差不應小於300mm。
(2)建築門窗
控制室外門、隔離前室內門、計算荷載、開啟方向、自動閉門器、配置逃生門鎖及抗爆門鏡、密封要求、聯鎖要求、內外窗選型等均有明確要求。
(3)結構設計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鋼筋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及抗爆結構件的鋼筋強度等級以及配筋面積等都作了明確規定。
抗爆控制室的重要房間、一般房間的空調系統、通風空調設備聯鎖、新風及回風過濾要求、備用空調機要求、抗爆控制室的排煙系統要求等均有明確規定,具體可以查閱上述的規范。
三、已有LNG裝置中控室改造思路
為了提升爆炸沖擊波危險區域內不滿足抗爆要求的工廠內部既有建築物的抗爆能力,防止重大人員傷害,宜對其進行抗爆治理,現根據以上所列的現行規范對相關治理原則要求整理如下:
1)當建築物受到的爆炸沖擊波超壓≥6.9kPa或沖量≥207kPa•ms,且未進行抗爆設計時,建築物宜進行抗爆治理。
2)建築物抗爆治理應優先考慮撤出建築物內人員的方案。無法實現無人值守時,應對建築物進行抗爆治理。抗爆加固的工程成本過高或抗爆加固改造後建築物難以滿足GB50016、GB50160及其他現行國家標准要求的,應考慮將建築物遷至爆炸沖擊危險等級為低級的區域。
3)對於其他抗爆能力不足的既有建築物,應根據建築物內的人員數量、建築物的重要性、建築物結構類型、爆炸沖擊波大小及建築物損壞程度等,分批進行抗爆治理。
4)當既有建築物的一部分需要抗爆加固時,應對建築物整體進行結構安全核算,核算時應考慮非抗爆部分在爆炸中破壞後對抗爆加固部分的作用和影響。
5)應根據建築物結構安全性核算結果、生產操作環節的制約、建築物的現狀及場地狀況,綜合權衡適用性、可實施性及經濟性等因素,制定全面完整的抗爆治理方案。可選擇新建抗爆建築物或對既有建築物進行抗爆加固。
6)對既有建築物進行抗爆加固時,可採用直接加固法(例如各類結構加固法、抗爆塗層法等)或間接加固法(例如增設支點加固法、抗爆庇護罩法等),加固方法的相關要求應滿足GB/T50779(最新)的規定。
7)當建築物鋼筋混凝土構件(鋼筋混凝土柱、梁、板)不滿足抗爆安全要求時,可採用各類結構加固法或間接加固法,例如增設支點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型鋼加固法、粘貼符合材料加固法和增設剪力牆法等。
8)對既有建築物的牆體進行抗爆加固時,宜選擇抗爆塗層法。抗爆塗層法加固時,宜在建築物內側噴塗抗爆塗層,噴塗厚度應根據計算結果確定。
9)抗爆塗層動態性能應通過其他爆炸沖擊波測試的驗證(作用在抗爆塗層上的峰值反射壓力不得低於300kPa,正壓作用時間不得低於150ms),並提供爆炸沖擊波測試報告。未通過氣體爆炸沖擊測試驗證的抗爆塗層不得用於石油化工建築物的抗爆治理。
10)對於採用直接加固方法無法滿足抗爆要求的建築物,可採用抗爆庇護罩法。普通的磚混結構建築物宜採用抗爆庇護罩法進行抗爆加固。
11)對於面積較小、改造難度大的建築物,可選用模塊化的可移動式抗爆庇護設施。
12)謹慎使用在建築物與爆炸源之間增設抗爆牆的抗爆加固方法。如果確需使用該方法,應通過CFD方法詳細模擬爆炸沖擊波傳播過程,並進行專項論證。
四、已有LNG工廠中控室改造實例
華北某LNG工程於2008年建成投產,並於2010年進行技術改造,增加二期液化裝置的設計和施工,二期裝置於2012年建成投產。結合《全國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國務院安委【2020】3號)、二級標准化復查及安全生產經營許可證換證對控制室的相關要求,需將該LNG工廠原控制室改造為抗爆控制室。
結合安委辦3號文的要求,改造前該中控室存在的問題有(見上圖1所示平面圖):
(1)原控制室與電容室、配電室為合並建築,未獨立設置;
(2)原控制室採用鋼結構,且朝向危險區域方向存在非防爆窗;
(3)原控制室在生產區內且牆體不是抗爆實體牆、未設置隔離前室、且門上部設有挑檐,為非防爆建築。
經過討論,改造的備選方案有:
(1)在原中控室與危險區域之間增設抗爆牆;
(2)選址重建抗爆控制室;
(3)在原址上改建抗爆控制室。
當地應急管理廳不認可增設抗爆牆的做法,故而方案1無法實施。因場內其他位置無法滿足新抗爆控制室的大小及位置要求,所以方案2也無法實施。最終僅有原址改建的方案可行。
1)將控制室與配電室分離成單獨的建築;
2)將控制室結構由鋼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3)將控制室牆體由岩棉板改為鋼筋混凝土實體牆;
4)在門口增加隔離前室;
5)將控制室門改為防爆門,未設置窗戶;
6)增加冗餘的空調、新風、消防排煙等系統。
控制室改造工期較長,需考慮在工廠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進行改造。因而提前建立了臨時中控室,改造前將系統搬遷至臨時中控室(年度停機檢修時進行);且在改造前對控制櫃及相關控制電纜做硬性防護(臨時隔離間),並安裝臨時空調以保證控制櫃處於恆溫恆濕的狀態;對涉及到的控制櫃及相關控制迴路逐個進行工藝安全性分析,確定每一個控制迴路出問題時所造成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制訂《工藝防控方案》,並在改造正式開始前對所有人員進行培訓。又通過對各系統的控制邏輯及通訊中斷對現場的影響進行分析後,制定了不停機回遷方案,保證了整個改造期間LNG工廠的正常運行。
五、結語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石化等行業的安全生產問題。本文作者結合服務過的LNG裝置控制室改造的實際案例就相關規范對LNG控制室抗爆設計的要求及對已建成的現有LNG裝置如何進行抗爆改造等進行了匯總,文中引用的案例來自於團隊真實的整改案例,考慮到各地LNG裝置實際運行的差異性,這些匯總難以面面俱到,目的在於拋磚引玉,引起行業同仁們的探討交流及重視,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㈤ lng加氣站的防護堤需要遵循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嗎
-
LNG加氣站安全管理措施
通過對LNG加氣站危險性分析,使我們認識到加氣站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在加氣站日常運行中,我們必須採取以下措施,加強安全管理,杜絕事故發生。
1、應加強對加氣站設計、施工等環節的控制,確保本質安全。
(1)加氣站設計
加氣站設計要圍繞防止LNG泄漏和防止火源產生這兩個方面展開,工藝設計要簡潔、設備管道布置要合理、安防系統設置要有效。
加氣站應具備完善的運行功能和可靠的安全防範措施,站址選擇、設備選型必須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施工、驗收標准必須明確,不能因設計缺陷而給加氣站日後的生產運行留下隱患。
(2)加氣站施工
加氣站施工安裝必須由具備相應施工資質的單位負責實施。根據加氣站內容器、管道的設置,加氣站施工單位應取得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GC2級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資格以及1級壓力容器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資格(或GC1級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資格,或2級及以上鍋爐安裝許可資格)。
加氣站運行設備、管材等所有物資的采購,必須滿足設計文件的要求,不能擅自更改設備的規格型號、技術參數等。
加氣站施工驗收應按設計標准執行,尤其是隱蔽工程的驗收必須嚴格把關,上道工序驗收未合格的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3)技術檔案管理
涉及加氣站建設的技術檔案包括加氣站前期的初步設計文件、施工圖、整套施工資料、相關部門的審批手續及文件等。這些資料是加氣站建設的依據,應統一保管、永久保存。
2、要依法取得LNG車用氣瓶充裝資格,做到合法經營。
《氣瓶充裝許可規則》(TSG R4001-2006)規定:氣瓶充裝單位應當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批准,取得氣瓶充裝許可證後,方可在批準的范圍內從事氣瓶充裝工作。因此,LNG加氣站竣工驗收完畢,加氣站經營單位應立即向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氣瓶充裝資格許可的書面申請,經評審合格取得充裝許可證後,方可從事LNG汽車加氣業務。
3、應加強安全基礎管理,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1)建立健全加氣站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
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的健全完善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保障。加氣站應結合LNG的特性和運行過程中潛在的危險性,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並嚴格遵照執行,從而規范加氣站操作人員的作業行為、夯實加氣站安全管理的基礎、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加氣站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和培訓、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事故報告和處理、危險作業、場站管理等。加氣站應制定的操作規程主要包括LNG槽車卸液、加氣、儲罐運行、儀表風系統、PLC控制系統等。
(2)落實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防護工作,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加氣站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學習加氣站安全制度、操作規程、應急預案等,以促進其安全素質和工作技能的提高。
加氣站要重視操作人員安全防護,應根據LNG的特性配備防靜電工作服、防凍手套、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並指導、督促操作人員正確使用,防止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加氣站特種作業人員還必須做到持證上崗,應取得的上崗證
(3)做好生產現場的巡檢工作,消除各項安全隱患。
加氣站應重視日常安全巡查工作。根據LNG低溫的特性,儲罐或管道一旦發生泄漏或絕熱失效時,會出現結霜、冰凍或罐壁「冒汗」等易於辨認的跡象。檢查人員在巡查中能及時發現這些安全隱患並予以處理,從而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操作人員要定時現場巡查LNG儲罐、低溫泵等設備的運行情況,記錄儲罐液位、壓力等運行參數,確保儲罐的安全運行。日常巡查還能有效杜絕「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現象的發生。
4、應加強設備管理,確保設備運行安全。
加氣站應建立設備管理台帳,完善設備管理台帳。壓力容器(儲罐、泵池)、壓力管道(LNG管線)應在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取得《壓力容器使用證》、 《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後方可投入使用。
加氣站運行設備應做到定人管理,定期維護、定期檢驗。對站內消防設施也應定期檢查或試車,確保設施完好、運行正常。
5、應完善事故應急搶險預案,提高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制訂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對事故的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控制危險源,排除現場災患,消除危害後果,分析總結事故經驗。
加氣站事故應急預案要明確事故上報流程、事故預警等級、接警處置程序、應急人員工作職責、事故應急措施等內容。事故應急措施的制定要科學,要結合加氣站的危險性分析,應具有可操作性。
事故應急預案應定期組織演習,每年不得少於1次。要通過演練,對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不斷地修訂和完善,從而提高加氣站的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㈥ 工藝裝置區是什麼東西,建築物,工業區
工藝裝置區是生產工藝的設備區,這個區域可以是有遮蓋、檔悉有圍護的建築,也可能是構築物,還可能就是有圍護的露天場地。
工藝裝置區應按裝置的工藝聯系和建設分期情況,劃分成一個或幾個面積較大和外形較規整的街區。街區短邊的長度不宜小於110m。
在一個街區內布置多個工藝裝置唯舉時,宜根據其流程密切程度、停工檢修周期等因素,合理聯合或組合布置;聯合或組合布置的工藝裝置內部,應以消防道路將裝置分隔成為佔地面積不大於10000m2的設備、建築區。
(6)lng工藝裝置區設計擴展閱讀
工藝裝置區的布置,應符合GB50160及SH3053有關規定。工藝裝置區的工藝裝置宜集中控制、合理布置,區內的建築物宜合並布置。工藝裝置宜按其生產類型、開停工特徵、火災危險性類別、污染環境程度、物料運輸方式和生產聯系緊密程度等因素,合理組合布置。
工藝裝置區宜布置在人員集中場所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並位於輕油成品罐區及油品裝卸設施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工藝裝置區的布置,應力求減少工藝裝置之間管線的迂迴往返,並應盡量集中工藝裝置架空管線的出入口指蠢碧。工藝裝置內、外架空主管帶的布置,是採用相互平行式還是相互垂直式,應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㈦ 車用LNG汽化器設計方案
我這里有實物外觀圖!根據作用及安裝的管路,我猜想是一個水罐,中版間通天燃權氣管道,管道外水罐內部區域引入發動機冷卻後的熱水給加熱。簡單點就是一個密閉的容器里通入熱水保持溫度,讓低溫的LNG管路從容器內流過。
㈧ 誰有LNG生產的詳細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
1、LNG由槽車運至氣化站,利用LNG卸車增壓器使槽車內壓力增高,將槽車內LNG送至LNG低溫儲罐內儲存。
2、當從LNG儲罐外排時,先通過儲罐的自增壓系統,使儲罐壓力升高,然後打開儲罐液相出口閥,通過壓力差將儲罐內的LNG送至氣化器後,經調壓、計量、加臭等工序送入市政燃氣管網。
3、當室外環境溫度較低,空溫式氣化器出口的天然氣溫度低於5℃時,需在空溫式氣化器出口串聯水浴式加熱器,對氣化後的天然氣進行加熱。
(8)lng工藝裝置區設計擴展閱讀:
設備要求
①LNG場站的工藝特點為「低溫儲存、常溫使用」。儲罐設計溫度達到負196攝氏度(LNG常溫下沸點在負162攝氏度),而出站天然氣溫度要求不低於環境溫度10攝氏度。
②場站低溫儲罐、低溫液體泵絕熱性能要好,閥門和管件的保冷性能要好。
③LNG站內低溫區域內的設備、管道、儀表、閥門及其配件在低溫工況條件下操作性能要好,並且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密封性和抗腐蝕性。
④因低溫液體泵啟動過程是靠變頻器不斷提高轉速從而達到提高功率增大流量和提供高輸出壓力,所以低溫液體泵要求提高頻率和擴大功率要快,通常在幾秒至十幾秒內就能滿足要求,而且保冷絕熱性能要好。
⑤氣化設備在普通氣候條件下要求能抗地震,耐台風和滿足設計要求,達到最大的氣化流量。
⑥低溫儲罐和過濾器的製造及日常運行管理已納入國家有關壓力容器的製造、驗收和監查的規范;氣化器和低溫烴泵在國內均無相關法規加以規范,在其製造過程中執行美國相關行業標准,在壓力容器本體上焊接、改造、維修或移動壓力容器的位置,都必須向壓力容器的監查單位申報。
㈨ 化工生產液化天然氣LNG的車間對人體都有什麼危害,請知道的朋友告訴一下,簡單易懂就可以。
(1)LNG的儲存
危險與LNG處於沸騰(或接近於沸騰)狀態有關。在LNG貯槽中,LNG處於沸騰狀態,在LNG工廠的一些管道及液化工段末端,它接近於沸騰狀態,外來的熱量傳入會導致氣化使壓力超高,致使安全閥打開或造成更大的破壞。
翻滾:由於貯槽中LNG不同的組成和密度引起分層,兩層之間進行傳質和傳熱,最終完成混合,同時在液層表面進行蒸發。此蒸發過程吸收上層液體的熱量而使下層液體處於過熱狀態。當兩液體的密度接近相等時就會突然迅速混合而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氣體,使儲罐內壓力急劇上升,甚至頂開安全閥。
為避免這種危險,應採取特殊處理的方法:①輕LNG從槽底進料,或重LNG槽頂進料,或兩者結合使用;②在槽內安裝一自動密度儀檢測不同密度的層;③用槽內泵使液體從底至頂循環;④保持LNG的含氮量低於1%,並且密切監測氣化速率。
(2)低溫凍傷
由於LNG是-162℃的深冷液體,皮膚直接與低溫物體表面接觸會產生嚴重的傷害。直接接觸時,皮膚表面的潮氣會凝結,並粘在低溫物體表面上。皮膚及皮膚以下組織凍結,很容易撕裂,並留下傷口。粘接後,可用加熱的方法使皮肉解凍,然後再揭開。這時候如硬將皮膚從低溫表面撕開,就會將這部分皮膚撕裂,所以當戴濕手套工作時應特別注意。低溫液體黏度較低,它們會比其他液體(如水)更快地滲進紡織物或其他多孔的衣料里去。在處理與低溫液體或蒸汽相接觸或接觸過的任何東西時,都應戴上無吸收性的手套(PVC或皮革製成),手套應寬松,這樣如發生液體濺到手套上或滲入手套裡面時,就可容易地交手套脫下。如有可能發生激烈的噴射或飛濺,應使用面罩或護目鏡保護眼睛。
(3)LNG的泄露
由於低溫操作,金屬部件會出現明顯的收縮,在管道系統的任何部位尤其是焊縫,閥門、法蘭、管件、密封及裂縫處,都可能出現泄漏和沸騰蒸發,如果不及時封閉這些蒸氣,它就會逐漸上浮,且擴散較遠,容易遇到潛在的火源,十分危險。可以採用圍堰和天然屏障對比空氣重的低溫蒸氣進行攔截。
(4)低溫麻醉
沒有充分保護措施,在低於10℃下待久後,就會有低溫麻醉的危險產生,隨著體溫下降生理功能和智力活動下降,心臟功能衰竭,進一步下降會致人死亡。對明顯受到體溫過低影響的人,應迅速從寒冷地帶轉移並用熱水洗浴使體溫恢復,不應該用乾熱的方法提升體溫。
(5)窒息
呼吸LNG低溫蒸氣有損健康,短時間內,導致呼吸困難,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雖然LNG蒸氣沒有毒,但其中的氧含量低,容易使人窒息。如果吸入純凈LNG蒸氣而不迅速脫離,很快就會失去知覺,幾分鍾後便死亡。當空氣中的氧含量逐漸降低,操作人員沒有一點感覺,也沒有任何警示。等意識到,則為時已晚。
窒息共分為以下4種情況:
1)第1種情況:含氧量14%~21%(體積含量,下同),呼吸、脈搏加快,並伴有肌肉抽搐。
2)第2種情況:含氧量10%~14%,出現幻覺、易疲勞,對疼痛反應遲鈍。
3)第3種情況:含氧量6%~10%,出現惡心、嘔吐、昏倒,永久性腦損傷。
4)第4種情況:含氧量低於6%,出現痙攣、呼吸停止,死亡。
通常,含氧量10%是人體不出現永久性損傷的最低限。相對應,正常空氣中含52.4%的甲烷,其氧含量是10%。因此,敬告大家不要進入LNG蒸氣中。
(6)冷爆炸
在LNG泄漏遇到水情況下,(例如集液池中的雨水),水與LNG之間非常高的熱傳遞速率,LNG將激烈地沸騰並伴隨大的響聲、噴出水霧,導致LNG蒸氣爆炸。這個現象類似水落在一塊燒紅的鋼板上發生的情況,可使水立即蒸發,為避免這種危險,應定期排放集液池中的雨水。
(7)火災
LNG蒸氣遇到火源著火後,火焰會擴散到氧氣所及的地方。游離雲團中的天然氣處於低速燃燒狀態,雲團內形成的壓力低於5kPa,一般不會造成很大的爆炸危害。燃燒的蒸氣就會阻止蒸氣雲團的進一步形成,然後形成穩定燃燒。
安全防護
(1)工藝裝置安全設計
LNG裝置的本身的可靠性是保證LNG設施安全運行的重要前提,因此遵循標准和規范進行設計是十分必要的。NFPA59A和EN1160是2項權威性的標准,可以參照使用。
(2)可燃氣體探測設施
在白天,可通過目測的方法來探測可見的蒸氣雲團,但是在晚上,就不再適用了。通常,工廠都裝有大型的可燃氣體探測器,感測器都置於易發生泄漏的地方。當感測器探出蒸氣-空氣的濃度達到下限的20%時,就通過報警傳到控制室,操作工就能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進行處理。當蒸氣-空氣的探測濃度達到下限的60%時,就會自動全廠停車。因此,連續的自動探測系統在這方面比人工探測具有更大的優勢,因為它們比人工探測更准確可靠。
(3)事故切斷系統
LNG設施應包括事故切斷系統(ESD),當該系統運行時,就會切斷或關閉LNG、易燃液體、易燃致冷劑或可燃氣體來源,並關閉繼續運行將加劇或延長事故的設備。ESD系統應具有失效保護設計,當正常控制系統故障或事故時,失效的可能性應該最小。
(4)消防水系統
使用帶水位控制器的水幕或手握軟管噴水使LNG蒸氣雲團改道,避免風將蒸氣團移向會點燃該蒸氣團的運行設備,同時,水也給蒸氣帶來額外的熱量,造成雲霧更快地浮動並向上擴散。
在有火災的情況下,為了避免熱輻射,一些設備需要大水作保護。在處理LNG失火時,推薦使用乾粉(最好是碳酸鉀)滅火器,注意任何情況下不要在LNG儲槽的大火中使用水,水會增大氣化速率因而會將火焰高度增大6倍,輻射熱增大3倍。
(5)使用泡沫控制蒸氣擴散及輻射
泡沫迅速膨脹,可阻止LNG可燃蒸氣的迅速擴散。並且在蒸氣遇到火源著火後,可減少輻射量,泡沫的膨脹率約為500∶1。將泡沫覆蓋在LNG池表面,由於熱量增加,會使LNG的氣化率增大,氣化後的LNG蒸氣穿過泡沫,溫度升高,向上飄浮。這樣,LNG蒸氣就像縷縷煙霧一樣向上浮而不會沿著地面擴散,從而大大地減少擴散區。如果是將泡沫覆蓋在燃燒的LNG池上,就會降低氣化率,從而減小火勢。熱輻射量也就會隨火勢的減小而減少。
(6)人身安全保護
如果要接觸低溫氣體、低溫液體,則必須戴上防護面罩,戴上皮革手套,穿無袋的長褲及高筒靴(把褲腳放在靴的外面)、長袖的衣服。在缺氧條件下,需戴呼吸設備。面罩要求在低溫下不會碎裂,衣物都要求由專門的合成纖維或纖維棉製成,且要求尺寸寬大,以防止低溫液體濺落在衣物上,凍傷皮膚。
決不允許人員進入LNG池或LNG噴射物中,因為這些防護用具不能確保安全。只有不存在著火源且需緊急操作時才能進入LNG蒸氣中。
工廠人員在滅火時,如穿的是易燃材料做成的工作服,則工作過程非常危險。由於熱輻射,工作人員應穿由特殊保護材料製作的工作服,如消防人員防火服。
(7)低溫凍傷急救
發生凍傷時應該用大量溫水(41~46 ℃)沖洗皮膚凍傷處,不可使用乾燥加熱的方法,應將傷員移至溫暖的地方(約22 ℃)。如果不能得到立即診治,就應刻不容緩地將傷者送至醫院。
㈩ LNG工藝管線安裝完畢後,吹掃打壓保冷預冷等詳細流程越詳細越好,求高手解答
你說的是好幾個步驟了,需要比較長的篇幅,除非有現成的可以COPY,不然手打的人是不會一個一個回答你的。而且不同的工藝和管道設計,就對應不同的吹掃、打壓等措施。
吹掃:順序建議:高壓>>低壓,有能力多幾個吹掃口,就多幾個吧,這樣容易吹乾凈,雖然做起來麻煩。在管道急劇變化(如大管化小管)的管段,一定要多吹掃,吹掃效果以打靶合格為准,所採用的靶建議用比較牢固的木板製作,並且在靶的正面採用白漆噴塗,好處是能反復操作,省事。
打壓(氣):順序建議:高壓>>低壓。不同壓力級別的管段分開打壓,高壓做完後,利用高壓段的氣來給低壓段使用,節約成本。打壓過程用肥皂水仔細檢查漏點,使用肥皂水時,建議灑在可能的漏點處時無人為氣泡,這樣更能保證檢查的准確性。
打壓中,安全閥、減壓閥、流量計等關鍵設廳雹備是不參與試壓的。可先關閉或用旁通繞過。
保冷:目前有2種保冷方式,一種是先預冷後保冷,一種是先保冷後預冷(所有直管段先保冷,焊縫、管件、管道元件空出來等預冷完再保冷)。本人更傾向於先預冷後保冷,這樣更能在預冷過程中檢查出低溫困伏乎管道的安裝質量。保冷過程最容易出現拉裂的位置一般是管件的焊縫處。
預冷順序:進氣管路(含卸車增壓器)>>低溫儲罐>>出氣管路(含自增壓管路)>>氣化器,如果設有低溫增壓泵,則放至最後進行預冷。預冷過程注意汪悉非操作人員不要靠近,操作人員配齊防護措施方可進行操作,在設置低溫閥門的管路上,可將閥門先行關閉以觀察其在低溫下是否內漏,待觀察正常後再讓冷氣向下進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