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神還有13題解答下,已知3年前建成的年生產能力為15萬噸的化工裝置,
② 國家建設部(1992)61號
分類: 社會民生 >> 法律
解析:
建設部在1992年發的文沒有61號,有16號文。建設部61號文是《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1997年發布。(由第90號部令重發)樓主可以搜索61號文的內容,網上很多。
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
建設部令 第16號
《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已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七日經第二十次部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一九九二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部 長 侯 捷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
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工程建設監理單位的資質管理,保障其依法和嫌經營業務,促進建設工程監理工作健康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工程建設監理,是指監理單位受建設單位的委託對工程建設項目實施階段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監理單位,是指取得監理資質證書,具有法人資格的監理公司、監理事務所和兼承監理業務的工程設計、科學研究及工程建設咨詢的單位。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監理單位資質,是指從事監理業務應當具備的人員素質、資金數量、專業技能、管理水平及監理業績等。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歸口管理全國監理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地方監理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
國務院工業、交通等部門負責本部門直屬監理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
第二章 監理單位的設立
第五條 設立監理單位或者申請兼承監理業務的單位 (以下簡稱設立監理單位),必須向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資質管理部門申請資質審查。對於符合本辦法第八條第二款(一)、(二)、(三)項中的1~3目標準的,由資質管理部門核定其臨時的監理業務范圍(資質等級),並發給《監理申請批准書》。取得《監理申請批准書》的單位,須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注冊;經核准登記注冊後,方可從事監理活動。
監理單位應當在建設銀行開立帳戶,並接受財務監督。
第六條 設立監理單位的資質審批:
(一)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理業務跨部門的監理單位設立的資質審批;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地方監理單位設立的資質審批,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國務院工業、交通等部門負責本部門直屬監理單位設立的資質審批,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監理業務跨部門的監理單位的設立,應當按隸屬關系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國務院工業、交通等部門進行資質初審,初審合格的再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第七條 設立監理單位的申請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單位名稱和地址: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組建負責人的姓名、年齡、學歷及工作簡歷;
(三)擬擔任監理工程師的人員一覽表,包括帆畢姓名、年齡、專業、職稱等;
(四)單喚轎手位所有制性質及章程(草案);
(五)上級主管部門名稱;
(六)注冊資金數額;
(七)業務范圍。
第三章 監理單位的資質等級與監理業務范圍
第八條 監理單位的資質分為甲級、 乙級和丙級。
各級監理單位的資質標准如下:
(一)甲級
1.由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在職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或者高級經濟師作單位負責人,或者由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在職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作技術負責人;
2.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不少於50人,且專業配套,其中高級工程師和建築師不少於10人,高級經濟師不少於3人;
3.注冊資金不少於100萬元;
4.一般應當監理過5個一等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項目或者2個一等工業、交通建設項目。
(二)乙級:
1.由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在職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或者高級經濟師作單位負責人,或者由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在職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作技術負責人;
2.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不少於30人,且專業配套,其中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建築師不少於5人,高級經濟師不少於2人;
3.注冊資金不少於50萬元;
4.一般應當監理過5個二等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項目或者2個二等工業、交通建設項目。
(三)丙級:
1.由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在職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或者高級經濟師作單位負責人,或者由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在職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作技術負責人;
2.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不少於10人,且專業配套,其中高級工程師或者高級建築師不少於2人,高級經濟師不少於1人;
3.注冊資金不少於10萬元;
4.一般應當監理過5個三等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項目或者2個三等工業、交通建設項目。
第九條 監理單位的資質定級實行分級審批。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甲級監理單位的定級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地方乙、丙級監理單位的定級審批。
國務院工業、交通等部門負責本部門直屬乙、丙級監理單位的定級審批。
第十條 監理單位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二年內暫不核定資質等級;滿二年後向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資質管理部門申請核定資質等級。申請核定資質等級時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定級申請書;
(二)《監理申請批准書》和《營業執照》副本;
(三)法定代表人與技術負責人的有關證件;
(四)《監理業務手冊》;
(五)其他有關證明文件。
資質管理部門根據申請材料,對其人員素質、專業技能、管理水平、資金數量以及實際業績等進行綜合評審;經審核符合等級標準的,發給相應的《資質等級證書》。
第十一條 監理單位的資質等級三年核定一次。 對於不符合原定資質等級標準的單位,由原資質管理部門予以降級。
第十二條 核定資質等級時可以申請升級。 申請升級的監理單位必須向資質管理部門報送下列材料:
(一)資質升級申請書;
(二)原《資質等級證書》和《營業執照》副本;
(三)法定代表人與技術負責人的有關證件;
(四)《監理業務手冊》;
(五)其它有關證明文件。
資質管理部門對資質升級申請材料進行審查核實;經審查符合升級標準的,發給相應的《資質等級證書》,同時收回原《資質等級證書》。
第十三條 監理單位的監理業務范圍:
(一)甲級監理單位可以跨地區、跨部門監理一、二、三等的工程;
(二)乙級監理單位只能監理本地區、本部門二、三等的工程;
(三)丙級監理單位只能監理本地區、本部門三等的工程。
第十四條 監理單位必須在核定的監理范圍內從事監理活動, 不得擅自越級承接建設監理業務。
第十五條 已定級的監理單位在定級後不滿三年的期限內, 其實際資質已達到上一資質等級1-3目標準的,可以申請承擔上一資質等級規定的監理業務;由具有相應許可權的資質管理部門根據其資質條件、實際業績和監理需要予以審批。
第四章 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的資質管理
第十六條 設立中外合營、 中外合作監理單位,中方合營者或者中方合作者在正式向有關審批機構報送設立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的合同、章程之前,應當按隸屬關系先向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資質管理部門申請資質審查;經審查符合本辦法第八條第二款(一)、(二)、(三)項中的1-3目標準的,由資質管理部門發給《設立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資質審查批准書》。
《設立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資質審查批准書》是有關審批機構批准設立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的必備文件。
第十七條 申請設立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的資質審批,除必須報送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資料外,還應當報送外方合營者或者外方合作者的以下資料:
(一)原所在國有關當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及有關批准文件;
(二)近三年的資產負債表、專業人員和技術裝備情況;
(三)承擔監理業務的資歷與業績。
第十八條 中外合營、 中外合作監理單位經批准設立後,應當在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的三十日內,持《設立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資質審查批准書》、《中外合營企業批准書》或者《中外合作企業批准書》及《營業執照》,向原發給《設立中外合營、中外合作監理單位資質審查批准書》的資質管理部門申請領取《監理許可證書》。
第十九條 中外合營、 中外合作監理單位,應當按規定在中國的有關銀行開立帳戶,並接受財務監督。
第二十條 中外合營、 中外合作監理單位歇業、破產或者因其他原因終止業務以及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向原資質管理部門備案;其資質管理的其它事項,適用本辦法的有關規定。
第五章 監理單位的證書管理
第二十一條 監理單位承擔工程監理業務時, 應當持《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以及《監理業務手冊》,向監理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 《監理申請批准書》 、《監理許可證書》和《資質等級證書》的式樣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定,其副本和正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根據開展監理業務的需要,資質管理部門可以向監理單位核發《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副本若干份。
核發《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和《資質等級證書》及其副本,收取工本費。
第二十三條 監理單位遺失《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的,必須在全國性報紙上聲明作廢後,方可向發證部門申請補發。
第二十四條 監理單位必須建立《監理業務手冊》。
《監理業務手冊》的內容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二十五條 《監理業務手冊》 是核定監理單位資質等級的重要依據。在必要的情況下,資質管理部門可以隨時通知有關的監理單位送驗。
第六章 監理單位的變更與終止
第二十六條 監理單位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 應當先向原資質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有關手續後,再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並在與其營業范圍相當的地區或者全國性報紙上公告:
(一)分立或者合並,應當向資質管理部門交回原《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經重新審查資質或者核定等級後,取得相應的《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
(二)歇業、宣告破產或者因其他原因終止業務,應當報原資質管理部門備案,並收回其《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
(三)法定代表人、技術負責人變更,應當向原資質管理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第二十七條 監理單位分立、合並或者終止時,必須保護其財產,依法清理債權、債務。
第七章 罰 則
第二十八條 監理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由資質管理部門根據情節,分別給予警告、通報批評、罰款、降低資質等級、停業整頓直至收繳《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的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主要責任者的刑事責任:
(一)申請設立或者定級、升級時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二)超越核定的監理業務范圍或者未經批准擅自從事監理活動的;
(三)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監理申請批准書》或者《監理許可證書》、《資質等級證書》的;
(四)徇私舞弊,損害委託單位或者被監理單位利益的;
(五)因監理過失造成重大事故的;
(六)變更或者終止業務,不及時辦理核批或備案手續和在報紙上公告的。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可以在收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香港、 澳門、台灣地區的公司、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或個人同內地的公司、企業或其它經濟組織合營或者合作設立監理單位,參照本辦法第四章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省、 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工業、交通等部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二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附:《工程類別和等級》
工程類別和等級
序號 工 程 類 別 一 等 二 等 三 等
一 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 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 25層以上;
30米跨度以上
16層以上;
24米跨度以上
16層以下;
24米跨度以下
高聳構築工程 高度200米以上 高度100米以上 高度100米以下
住宅小區工程 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 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 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下
二 冶金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煉鐵工業工程 年產100萬噸以上 年產20萬噸以上 年產20萬噸以下
煉鋼、軋鋼工業工程 年產100萬噸以上 年產10萬噸以上 年產10萬噸以下
特殊鋼工業工程 年產50萬噸以上 年產10萬噸以上 年產10萬噸以下
礦山工程 年產200萬噸以上 年產60萬噸以上 年產60萬噸以下
有色工業工程 大 型 中 型 小 型
三 煤炭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井巷礦山工程 年產180萬噸以上 年產90萬噸以上 年產90萬噸以下
洗選煤工業工程 年產180萬噸以上 年產90萬噸以上 年產90萬噸以下
四 石油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煉油化工工業工程 大型石油化工工程 中型石油化工工程 小型石油化工工程
油田工業工程 日處理天然氣300萬立方米以上 日處理天然氣200萬立方米以上 日處理天然氣200萬立方米以下
輸油氣管道工程 2000千米以上;
跨省、市管道 1000千米以上;
跨市、縣管道 1000千米以下;
市、縣內管道
儲油氣容器設備安裝工程 高壓容器20MPA以上;
大型油氣儲罐20萬立方米/台以上 高壓容器15MPA以上;
中型油氣儲罐15萬立方米/台以上 高壓容器15MPA以下;
小型油氣儲罐15萬立方米/台以下
五 化學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制酸工業工程 年產硫酸16萬噸以上 年產硫酸8萬噸以上 年產硫酸8萬噸以下
制鹼工業工程 年產燒鹼3萬噸以上;
年產純鹼40萬噸以上 年產燒鹼7500噸以上;年產純鹼4萬噸以上 年產燒鹼7500噸以下;
年產純鹼4萬噸以下
有機化學工業工程 年產3萬噸以上塑料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4萬噸以上乙烯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4萬噸以上化纖 年產1萬噸以上塑料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2萬噸以上乙烯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5千噸以上化纖 年產1萬噸以下塑料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2萬噸以下乙烯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5千噸以下化纖
化肥工業工程 年產15萬噸以上合成氨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5萬噸以上合成氨及相應後加裝置 年產5萬噸以下合成氨及相應後加裝置
農葯工業工程 年產3萬噸以上 年產5000噸以上 年產5000噸以下
六 電力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水力發電站工程 單機容量15萬千瓦以上 單機容量6000千瓦以上 單機容量6000千瓦以下
火力發電站工程 單機容量20萬千瓦以上 單機容量5萬千瓦以上 單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
核力發電站工程 單機容量20萬千瓦以上 單機容量20萬千瓦以下
輸變電工程 33萬伏以上 6.6萬伏以上 6.6萬伏以下
七 建材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水泥工業工程 年產100萬噸以上 年產普通水泥20萬噸以上;年產特種水泥5萬噸以上 年產普通水泥20萬噸以下;
年產特種水泥5萬噸以下
玻璃工業工程 年產100萬箱以上 年產50萬箱以上 年產50萬箱以下
八 森林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木材采運工程 年產30萬立方米以上 年產15萬立方米以上 年產15萬立方米以下
木材加工工業工程 年制材15萬立方米以上;
年產人造板5萬立方米以上 年制材5萬立方米以上;
年產人造板1萬立方米以上 年制材5萬立方米以下;
年產人造板1萬立方米以下
林產化學工業工程 年產1萬噸以上 年產2000噸以上 年產2000噸以下
九 紡織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織織工業工程 毛、麻、絲紡錠1萬枚以上;
棉紡錠10萬枚以上 毛、麻、絲紡錠5000枚以上;
棉紡錠5萬枚以上 毛、麻、絲紡綻5000枚以下;
棉紡錠5萬枚以下
輕紡工業建築安裝工程 造紙工業工程 年產3萬噸以上 年產1萬噸以上 年產1萬噸以下
合成洗滌劑工業工程 年產2萬噸以上 年產1萬噸以上 年產1萬噸以下
印染工業工程 年產1億米以上 年產5000萬米以上 年產5000萬米以下
十 水利建築工程 水庫工程 總庫容1億立方米以上 總庫容1000萬立方米以上 總庫容1000萬立方米以下
運河工程 流域面積1萬平方千米以上 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 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下
十一 鐵路建築工程 鐵路、樞紐及電氣化線路工程 新建、改建一級干線、單線鐵路山區40千米以上,平原丘陵50千米以上;雙線30千米以上 新建、改建一級干線,單線鐵路山區40千米以下、平原丘陵50千米以下,雙線30千米以下;二級干線及站線 專用線
鐵路隧道工程 單線3000米以上;
雙線1500米以上 單線2000米以上;
雙線1000米以上 單線2000米以下;
雙線1000米以下
鐵路橋梁工程 長度500米以上 長度100米以上 長度100米以下
公路建築工程 公路工程 二級以上 三級以上 四級及等外級
專用公路工程 高速公路
公路隧道工程 500米以上 100米以上 100米以下
公路橋梁工程 單跨100米以上;
總長1000米以上
單跨40米以上;
總長200米以上 單跨40米以下;總長200米以下
城市道路工程 快速路 主幹路 次幹路
十三 港口建築工程 碼頭工程 年吞吐100萬噸以上 年吞吐50萬噸以上 年吞吐50萬噸以下
船塢工程 2.5萬噸級以上 1萬噸級以上 1萬噸級以下
十四 航空航天工程 機場、導航工程 一級機場 二級機場 三級機場
風洞工程 大型跨音速、超音速風洞及特種風洞 中型跨音速、超音速風洞及特種風洞 低速風洞和各類小型風洞
航空專用試驗設備工程 大型整機、系統模擬試驗設備工程 大型部件模擬試驗設備、整機試驗設備工程 中、小型模擬試驗設備、部件試驗設備工程
航天器及運載工具總裝車間,發射試驗裝置工程 研製、生產航天飛行器、運載火箭、大型動力裝置等基地 總體設計部(所),總裝廠,發動機、控制系統、慣性器件、地面設備及大型試驗台、試車台等綜合性建設項目 各類試驗室、計算中心、模擬中心、地面測控站、研究用房和試制生產車間等單項工程
十五 郵電、通訊、廣播設備安裝工程 有線、無線傳輸通信工程 跨省;
一級干線 省內;
二級干線 市、縣內工程
郵政、電信、廣播樞紐及交換工程 省會城市級以上樞紐 地市級樞紐 縣級樞紐
十六 熱力及燃氣建築安裝工程 氣源廠及管、站工程 日供氣30萬立方米以上;
8個大氣壓力以上 日供氣10萬立方米以上;
3個大氣壓力以上 日供氣10萬立方米以下;
3個大氣壓力以下
氣罐(櫃)工程 15萬立方米/日以上 10萬立方米/日以上 10萬立方米/日以下
熱力廠及供熱管線工程 單台25百萬大卡/時以上;
10千米以上 單台6百萬大卡/時以上;
5千米以上 單台6百萬大卡/時以下;
5千米以下
十七 給水排水建築工程 給水廠及給水管網工程 30萬噸/日以上 10萬噸/日以上 10萬噸/日以下
污水處理廠工程 二級以上處理 二級處理 一級處理
輸、排水工程 直徑1200、長度10千米以上 直徑800、長度10千米以上 直徑800、長度10千米以上
說 明
……………………………………………
1、表中「以上」、「以下」數中,以上者含本數,以下者不含本數。
2、表中:冶金工業建築安裝工程、煤炭工業建築安裝工程、石油工業建築安裝工程、化學工業建築安裝工程、電力工業建築安裝工程、建材工業建築安裝工程、森林工業建築安裝工程、輕紡工業建築安裝工程、水利建築工程、鐵路建築工程、公路建築工程、港口建築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及郵電、通訊、廣播設備安裝工程定為單一工程類;其餘為部門交叉工程類。
3、未列入工程類別的國務院非工業、交通部門所屬的其它工程類,均按「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類對待。在單一工程類別表中未列入的其它工程科目,由國務院有關工業、交通部門按有關規定或習慣劃等管理。
③ 山東海科化工集團的集團子公司
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始創於1988年,是以石油煉制為主的石油化工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2007年2月14日,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第一家登陸英國倫敦交易市場的中國化工企業。股票代碼HAIK 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ORD USD0.002(DI)
公司始終按照企業管理現代化、生產技術高新化、主導產品名牌化、市場營銷國際化的目標發展,著力實施「品牌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影響力隨著市場的擴張而快速提升,海科品牌正以高速成長之勢走向國際舞台。憑借扎實的管理和良好的業績,先後榮獲中國石油化工企業100強、山東省質量管理優秀單位、山東省信息化示範企業、山東省財務管理優秀單位、山東省成長型中小企業、省級文明單位等稱號,並通過了國家級火炬計劃。
公司主要從事汽油、柴油、液化氣、石油焦、蠟油、重油、丙烯、硫磺等產品的生產銷售。公司主要擁有常減壓裝置兩套、重催裝置、催化裝置、焦化裝置、加氫裝置、制氫裝置和氣分裝置,裝置設計配套合理,均採用DCS集散控制系統,年綜合加工能力500萬噸,產品達到國三排放標准,國內第三家取得了汽油、液化氣生產許可證的地煉企業。
公司重視技術創新、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立式油爐燃燒水焦炭技術達到國際水平,催化裝置摻煉焦化蠟油、催化氧化污水脫硫、異丙醚提高汽油辛烷值技術都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技術成果。2006年3月被確認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始終將安全環保放在重要位置,在原有的環保設施的基礎上,新建硫脲裝置、50t/h濕式氧化法脫硫裝置、200t/h污水處理裝置、酸性水氣提等環保裝置,2009年5月200t/h中水回用裝置的投用,使海科成為全國第一家污水零排放企業,實現了污水的達標排放,並提前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
公司地處東營市政府規劃的工業園區——史口工業園內,公司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運輸條件,距離首都北京400公里,距國家一級開放口岸—東營港約100公里。東營市海陸空縱貫結合的立體交通網必將為大家的到來提供優質便利的交通
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始建於2002年9月,是海科集團下屬的以高新技術產品為主的新型精細化工企業,位於勝利工業園區內,擁有自營進出口權,是國內唯一一傢具有葯用輔料生產許可證並連續生產醫葯級丙二醇的企業。
公司主要從事碳酸二甲酯、丙二醇、碳酸丙烯酯、二氧化碳、異丙醇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農葯、醫葯、煙草、化妝品、塗料、油墨等領域,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德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並以其優良的品質、合理的價格和真誠的服務得到國內外客戶的一致認可。現擁有45000噸/年碳酸二甲酯和36000噸/年丙二醇裝置、54000噸/年碳酸丙烯酯裝置、10000噸/年二氧化碳裝置、3萬噸/年異丙醇裝置。
新源公司始終本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凝聚和吸引了大批優秀的復合型人才,大專以上學歷者占職工總數的50%以上。擁有《一種改進的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等四個國家發明專利使用權,2005年3月被確認為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為公司走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之路構建了堅實的基石。
公司自建立以來,嚴格按照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運作,已經通過ISO9000、ISO14000、OHSMS18000管理體系認證,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生產許可證,為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山東海科勝利電化有限公司
是海科集團下屬的以鹽化工為主的企業,位於東營市東城南工業園區,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現有固定資產1.8億元,員工32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92人,擁有40000公畝的鹽場,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
公司主要生產30%液體燒鹼、96%、99%固片鹼、液氯、高純鹽酸、次氯酸鈉等產品。公司擁有山東省第一套國產化離子膜燒鹼裝置。
已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安全生產標准化審核。 企業先後被評為:市採用國際標准工作先進單位、市誠信經營單位、市企業管理優秀單位、省計量確認合格單位、省高新技術企業、省質量管理優秀企業、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公司始終堅持「遵紀守法、居安思危、以人為本、安全為先、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方針,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與各界朋友攜手共進,共謀發展。
東營天東生化工業有限公司
始建於1992年,是專業生產黏多糖的生物制葯企業。2000年10月被山東省科技廳命名為「高新技術企業」,同年12月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12月通過了肝素鈉病毒認證,2004年8月取得肝素鈉葯品生產許可證,2005年7月取得低分子肝素--依諾肝素鈉美國FDA的DMF注冊號18452(國內首家),同年10月取得EDQM依諾肝素鈉的COS文件的接收確認,2005年12月肝素鈉通過GMP認證,2006年1月取得了依諾肝素鈉原料葯葯品生產許可證。2007年3月伊朗衛生部針對我們的依諾肝素鈉產品進行了現場審計並於5月獲得伊朗GMP證書。2007年6月通過了EDQM的現場審計。2007年10月我們獲得了達替在美國FDA的DMF的注冊號20905。2008年3月12日獲得了EDQM依諾肝素鈉檢查證書。
通過十多年的生產與探索,我們在肝素系列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了自營進出口與外貿代理於一體的營銷網路,並培養了自己的專業團隊,成為國內專業的肝素類產品生產廠家。
東營市海科氣分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2004年,是以丙烯生產為主的化工企業,是海科集團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之間的紐帶。
公司所擁有的氣分裝置,利用海科化工生產的液化石油氣作為原材料生產的丙烯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實現了集團公司內的產品循環利用,減少了浪費和環境污染,提高了生產效率。
丙烯結構式為CH3-CH=CH2,為一種無色氣體,帶有甜味,化學性質活潑,與空氣可形成具爆炸性的混合物,為需求規模僅次於乙烯的重要基本有機原料之一。丙烯最主要是作為聚丙烯的原料,約占其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其次用於生產丙烯睛、環氧丙烷、丙烯酸、丁辛醇、苯酚、環氧氯丙烷、乙丙彈性體等下游產品。丙烯在醫用化工、石油化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國際上供不應求,價格呈穩步上升趨勢。我公司6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生產的液化石油氣含有30%-35%左右的丙烯,如果將此液化石油氣作為民用燃料,是一種資源低級利用。採用氣體分餾工藝將丙烯分離出來,作為化工基礎原料,是一種充分利用資源的較佳選擇。
東營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
是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控股子公司,是集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氯鹼化工為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成立於2008年3月,注冊資本4億元。股東有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鑫都集團有限公司和東營市金達源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位於山東省東營市東營經濟開發區,緊鄰黃河三角洲最大港口——東營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主要經營汽油、柴油、蠟油、液化氣、石油焦、環氧丙烷、燒鹼、多元醇酯、聚碳酸酯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目前公司在建項目有120萬噸/年重質油綜合利用、100萬噸/年油品精製、50萬噸/年輕質油改質三個項目,項目非原油一次加工,屬原油深度加工和煉化一體化項目,計劃投資9.5億元,預計2009年12月份投產運行。
作為首家進駐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綜合性化工企業,海科瑞林公司的發展建設得到了省、市、區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多次就本項目建設的優惠政策、發展規劃、進展速度召開專項會議,使得項目在規劃、設計、環保、土地、建設、招標、政策等各方面進展異常順利。海科集團將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揚「學習、現代、速度、精細」的企業精神,加快實施煉化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實現海科集團年產值300億元、利稅26億元的發展目標。
海林商貿
④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開發項目
1、馬蓮台煤礦。設計能力240萬噸/年,總投資10.8億元。採用國內領先的採掘技術,使用先進的一體化綜采裝備,生產三分之一焦煤和煉焦氣肥煤。2006年3月份開工建設,2008年7月投入試生產。
2、洗煤項目。設計能力1000萬噸,總投資9.2億元。採用國內先進的不脫泥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工藝,生產洗精煤、中煤等產品,為焦化、余熱發電項目提供充足的中間產品和原料。一期400萬噸/年洗煤廠,總投資4.3億元。2007年6月30日開工建設,2009年1月建成投產。
3、60萬噸/年重催、10萬噸氣分、2萬噸MTBE項目。計劃總投資4.8億元,項目建成後可年產柴油15萬噸、汽油28.8萬噸、液化氣7.2萬噸、燃料油2萬噸、丙烯2.5萬噸。2006年3月開工建設,2007年10月建成投產。
4、焦化項目。設計能力500萬噸/年,總投資34億元,以生產洗選加工的精煤為主要原料,採用國內先進的4×55孔5549C搗固焦爐和完善的化產回收處理裝置,生產焦炭及煤焦油、粗苯、硫氨、硫磺等產品。一期220萬噸/年焦化項目,總投資18.1億元,主要產品焦炭(干基)220萬噸、粉焦4萬噸、煤焦油10萬噸、粗苯3萬噸、硫氨2萬噸、硫磺0.5萬噸、煤悄如氣9億立方米等。2007年6月30日開工建設,1號焦爐於2008年12月26日出焦;2號焦爐正在烘爐,3、4號焦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5、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設計能力60萬噸,總投資19.8億元,採用我公司自主研發的焦爐氣純氧非催化部分氧化新工藝技術,回收利用焦化系統排出的焦爐煤氣總量超過9億立方米。2007年6月30日開工建設,計劃2009年6月建成投產。
6、四股泉煤礦。設計能力180萬噸,總投資9.6億元。採用國內領先的採掘技術、使用先進的一體化綜采裝備,並配備完整的煤礦安全防護系統,主要生產三分之一焦煤。2008年8月開工建設,累孫猛計完成投資1.5億元。計劃2010年12月建成投產。
7、物流中心和鐵路站場項目。物流中心和鐵路站場項目總投資7.8億元,建設進出寶豐能源循環產業園區的鐵路、公路設施,原煤、焦炭、焦粉、高爐噴吹料、尿素、硝銨等固體原料和產品的儲運及裝卸設施,甲醇、柴油、汽油、焦油、渣油、苯、醋酸等液體原料和產品的儲運及裝卸設施以及連接A、B區生產系統的棧橋、管線工程等。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
8、污水處理項目。污水處理項目總投資4.3億元。2007年9月30日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則運橋資3.7億元。
9、焦油深加工項目。設計能力30萬噸/年,總投資9.3億元。以焦化副產品煤焦油為原料,進行深加工利用項目。計劃2010年建成投產。
10、醋酸項目。設計能力為40萬噸/年,總投資28億元。為解決甲醇的市場問題,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深加工項目。
11、綜合利用電廠。設計能力2×300MW,總投資27億元。該項目為寶豐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以熱定電,熱電聯產的原則,可有效解決中煤、煤矸石的外運壓力。已完成前期各項准備工作。
12、硝酸銨、尿素項目。設計能力分別為30萬噸/年和50萬噸/年,總投資14.75億元。採用成熟先進的合成氨技術,將二期焦化副產的焦爐氣、蒸氨系統氨氣和空分氮氣、甲醇釋放氫氣經壓縮生產合成氨。已完成項目各項前期工作。
⑤ 簡述氣分裝置脫丙烷塔投熱源的操作步驟
氣分裝置脫丙烷塔投熱源的操作步驟通常如下:
停止給脫丙烷塔進料,並將塔內壓力降至零。
打開脫丙烷塔排出閥門,並排空塔內氣體和液體。
檢查塔內是否滲罩有積存的丙烷,若有,則進行清理。
將投料管道連接至脫丙烷塔的上部。
打開投料閥門,緩慢加入熱源。
按照設計要求,調整加熱爐的溫度和加熱時間,控制熱源的投入量。
完成投熱源操作後,關閉投料閥門,充分排空管道和熱源。
恢復正常生產前,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清理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投熱源的操作應按照相關的安全規定和操作氏茄規程進行,並嚴叢核鬧格遵循操作步驟,確保操作過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⑥ 寧夏寶豐能源怎麼樣
能不來寶豐就盡量別來了,管理相當混亂,完全是那種粗放式的管理,職責不明確,分工不合理,導致活幹完了卻不茄肆知道幹了個什麼,辦事效率不是一般的差。另外考核特別多,每個月每個人都要被罰款,我就不明白了是不是寶豐的考核是有任務的?另外工資發的很不及時,每個月都拖欠,建議譬如要還房貸的人就不要來寶豐了。最後,這邊的安全管理完全是胡整,在安全方面做的好多事都是違法的,試問一個高危企業安全管理如此之差能不經顫跡轎常出事嗎,為在寶豐失去生命的同胞表示默哀。總之一句話,不要來寶豐浪州緩費時間了,去看看神華寧煤,國電英力特等等這些企業,至少這些企業不是每天都有人去辦理離職手續。
⑦ 山東海科化工集團的企業大事記
2009年10 月29 日 電化公司世界先進水平的1.5萬噸/年膜極距電解槽投入運行,開中國燒鹼行業的先河
2009年9月30日 海科大廈落成啟用儀式隆重舉行
2009年9 月27 日 海科公司30 萬噸/年催化裂化汽油加氫項目安全投料一次試車成功,成為全國石化行業第二家、全國地方煉油企業首家新建汽油選擇性加氫項目開工投產單位
2009年8月25日 集團被東營區慈善總會授予「慈善工作先進企業」榮譽稱號
2009年8月 海科公司榮獲2008年度東營市節能先進企業稱號
2009年6月15日 新源公司3.0噸/年DMC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
2009年5月22日 海科公司動力車間200t/h中水回用順利開工
2009年4月28日 海科集團電化公司鹽酸工段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的榮譽稱號
2009年3月20日 3月20日上午,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馬登雨到集團公司考察調研
2009年3月18日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周燕明在區委副書記呂躍慶、副區長苟增傑等領導的陪同下蒞臨集團公司調研企業發展
2009年2 月17 日 集團公司榮獲「2008 年納稅過1 億元貢獻獎」,董事長楊曉宏被評為「2008 年工業商貿突出貢獻企業家」
2009年2月7日 國家商務部產業司處長劉德程、省經貿委處長張振章在市區經貿局領導陪同下到集團調研指導工作
2009年11月16日 瑞林100萬噸/年油品精製項目和50萬噸/年輕質油改質項目順利通過市環保局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2008年11月13日 海林商貿公司獲得成品油批發許可證
2008年10月 天東公司入選「重大新葯創新」科技重大專項
2008年9月4日 電化公司氫氣成功運送至海科加氫裝置並運行正常,這標志著集團氫氣儲運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
2008年6月 新源公司3萬噸/年DMC裝置建設完成,建成後公司DMC加工能力達到4.5萬噸/年
2008年6月6日 集團東營港工業園項目奠基儀式在東營港開發區隆重舉行
2008年5月27日 集團黨委組織全體黨員交納特殊黨費33450元,支援抗震救災
2008年5月15日 集團「慈心一日捐」暨向地震災區愛心捐款活動啟動,共計捐贈76萬元
2008年5月3日 天東公司制劑項目樁隆重舉行,這標志著天東公司的成長和發展將步入新的領域和時代
2007年12月5日 重催裝置各參數達到了設計要求,產品逐項合格,這標志著重催及配套工程順利開車
2007年11月30日 新源公司工藝水超濾裝置成功投入運行
2007年11月24日 電化公司喜獲全省首批「安全文化示範企業」榮譽稱號
2007年10月16日 海科花園工程現樓主體全部完成,業主們陸續拿到鑰匙
2007年10月13日 海科公司高純水處理裝置調試成功
2007年9月 新源3萬噸DMC項目建設拉開帷幕
2007年6月6日 天東公司通過EDQM現場審計
2007年5月27日 海科化工硫脲裝置生產出合格產品
2007年3月 天東公司伊諾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將享受地方的相關優惠政策和待遇,同時該產品還獲得商務部出口產品研發資金支持2007年3月6日 天東公司通過伊朗衛生當局GMP審計
2007年2月14日 集團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AIM市場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個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化工公司
2007年1月20日 海科被評為國家二級安全標准化達標企業
2006年12月12日 集團公司榮獲2006年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獎
2006年8月9日上午9時18分 海科花園小高層打下第一根管樁,標志著海科花園全面建設的開始
2006年6月 集團公司正式成為2006年度全國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2006年5月12日 異丙醇與丙烯脫硫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
2006年4月22日 電化公司5.5萬噸技改項目成功投產
2006年2月13日 海科公司80萬噸/年重催項目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確立了總指揮劉清毅,副總指揮蓋小廠、許勝軍及辦公室主任張安群等的項目小組,標志著重催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2005年12月 天東公司肝素鈉車間通過國家GMP認證
2005年10月4日 海科化工Nm3/h制氫裝置勝利竣工投產
2005年10月 海科新源公司3萬噸/年異丙醇裝置竣工投產
2005年8月11日 海科花園建設指揮部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2005年5月12日 集團公司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榮譽稱號
2005年4月 天東公司低分子肝素鈉項目動工
2005年3月2日 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控股東營勝利電化有限責任公司,並更名為山東海科勝利電化有限公司
2005年1月5日 異丙醇建設指揮部成立,1月9日14時48分異丙醇項目破土動工
2004年12月19日 加氫裝置投產運行。
2004年11月30日 海科公司焦化加氫聯合項目焦化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12月15日加氫裝置相繼試車成功
2004年11月11日 山東海科化工集團、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注冊
2004年10月 天東公司取得肝素鈉葯品批准文號
2004年9月 天東公司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
2004年8月30日-31日 天東公司通過葯品生產許可證現場檢查驗收小組的全面檢查,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制葯廠
2004年8月18日-19日 由設計院、技術提供方和海科公司三方的項目開工會在公司舉行,這標志著異丙醇項目建設工作正式展開
2004年8月 由天東公司和山東大學葯學院聯合研發項目低分子肝素聯合辛伐他汀治療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脈綜合症臨床研究榮獲2004年度東營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4年8月 海科公司榮膺2004年中國化工500強第240位
2004年7月16日 公司5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順利開車
2004年6月 勝利電化有限責任公司與山東石大科技園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東營渤特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4年5月 氣分裝置建成投產
2004年4月30日 董事長楊曉宏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2004年4月26日 公司榮獲
2003年度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04年2月22日 45萬噸/年常減壓裝置樁基工程開始施工
2004年1月19 焦化加氫聯合裝置破土動工
2003年5月19日 碳酸二甲酯、丙二醇聯產項目建成投產,碳酸二甲酯達到了99.99%的世界品質,醫葯級丙二醇填補了國內空白
2002年9月16日 投資6500萬元的碳酸二甲酯、丙二醇聯產項目破土動工
2002年1月 《海科之聲》創刊
2001年2月 控股經營東營天東生化工業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3日 企業完成改制,重組為「東營市海科化學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1998年 研製成功90#重交通道路瀝青
1997年10月1日 7萬噸/年重質油催化裂化裝置一次試車成功
1996年11月17日 10萬噸/年減粘裝置一次試車成功
1996年5月27日 1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向25萬噸/年改造完成
1991年9月17日 被省經委確定為山東省中(一)型企業
1990年11月28日 整體試車一次成功
1989年10月15日 由東營區化工廠正式更名為「山東東營石油化工廠」
1988年4月5日 根據市經委下發的東經技改字第15號《關於東營石油化工廠技改項目的初步設計的批復》,同意化工廠易地改造,建成1000噸/年鈣基潤滑脂生產裝置、3萬噸/年落地原油凈化裝置、5萬噸/年常減壓裝置、3萬噸/年氧化瀝青裝置
1987年10月29日 市經委下發東經技改字第52號《關於東營區化工廠原油精製車間項目建議書的批復》、第50號《關於區化工廠落地原油凈化裝置項目建議書的批復》,同意項目建設
1987月8月25日 根據東經委東經技改字第40號《關於區化工廠(鈣基酯生產改造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批准建設5000噸/年鈣基酯生產線
⑧ 氣體分餾裝置屬於國家重點監管的化工工藝嗎
是屬於國家重點監管的。氣體游告陵分餾的重要性煉廠氣是石油化工過程中,特別是破壞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氣體的總稱。包括熱裂化氣、催化裂化氣、催化裂解氣、重整氣、加氫裂化氣等,煉廠氣的產率一般占所加工原油的5~10%。這些氣體的組成較為復雜,主要有C1~C4的烷烴和烯烴,其中有少量的二烯烴和C5以上重組分,此外還有少量的非烴類氣體,如:CO、H2、CO2、H2S和有機硫(RSH、COS)等。煉廠氣過去大多是用作工業和民用燃料,少部分加工成為高辛烷值汽油和航空汽油的組成,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煉廠氣已成為寶貴的化工原料。煉廠氣作為化工原料,必須進行分離,分離的方法很多,就其本質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理分離法,即利用烴類的物理性質的差別進行分離。如:利用烴類的飽和蒸汽壓、沸點不同而進行氣體分離過程,有些合成過程對氣體純度要求較高時,則需要高效率的氣體分離,如吸附、超精餾、抽提精餾、共沸蒸餾等;另一類方法是化學方法,既利用化學反應的方法將它們分離,如化學吸附和分子篩分離。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煉油廠採用氣體分離裝置對煉廠氣進行分離,以製取丙烷、丁烷、異丁烷,可以說是以煉油廠氣為原料的石油化工生產的重要裝置。一、氣體分餾的基本原理煉廠液化氣中的主要成分是C3、C4的烷烴和烯烴,即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這些烴的沸點很低,如丙烷的沸點是—42.07℃,丁烷為—0.5℃,異丁烯為—6.9℃,在常溫常壓下均為氣體,但在一定的壓力下(2.0MPa以上)可呈液態。由於它們的沸點不同,可利用精餾的力法將其進行分離」所以友桐氣體分餾是在幾個精餾塔中進行的。由於各個氣體烴之間的沸點差別很小,如丙烯的沸點為—47.7℃.比丙烷低4.6℃,所以要將它們單獨分出,就必須採用塔板數很多(一般幾十、甚至上百)、分餾精確度較高的精餾塔。
二、氣體分餾的工藝流程氣體分餾裝置中的精餾塔一般為三個或四個,少數為五個,實際中可根據生產需要確定精餾塔的個數。一般地,如要將氣體分離為n個單體烴或餾分,則需要精餾塔的個數為n-1。現以五塔為例來說明氣體分餾的工藝流程。(1)經脫硫後的液化氣用泵打人脫丙烷塔,在一定的壓力下分離成乙烷—丙烷和丁烷—戊烷兩個餾分。(2)自脫丙烷塔頂引出的乙烷—丙烷餾分經冷凝冷卻後,部分作為脫丙烷塔頂的冷迴流,其餘進入脫乙烷塔,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分離.塔頂分出乙烷餾分,塔底為丙烷—丙烯餾分。(3)將丙烷—丙烯餾分送入脫丙烯塔,在壓力下進行分離,塔頂分出丙烯餾分.塔底為丙烷。(4)從脫丙烷塔底出來的丁烷—戊烷餾分進入脫異丁烷塔進行分離,塔頂分出輕C4餾分其主要成分是異丁烷、異丁烯、l—丁烯等;塔底為脫異丁烷餾分。(5)脫異丁烷餾分在脫戊烷塔中進行分離,塔頂為重C4餾分,主要為2—丁烯和正丁塔底為戊烷餾分。以上流程中,每個精餾塔底都有重沸器供給熱量,塔頂有冷迴流,所以都是完整的精餾塔,分餾塔板一舶均採用浮閥塔板。操作溫度均不高,一般在55—110℃范圍內;操作壓力視塔不同而異,確定的原則是使各個烴在一定的溫度下能呈液態。一般地,脫丙烷塔、脫乙烷塔和脫丙烯塔的壓力為2.0-2.2MPa,脫丁烷塔和脫戊烷塔的壓力0.5-0.7MPa。液化氣經氣體分榴裝置分出的各個單體烴或餾分,可根據實際需要作不同加工過程的 原料,如丙烯可以生產聚合級丙烯或作為疊合裝置原料等;輕C4餾分可先作為甲基叔丁 基醚裝置的原料,然後再與重C4餾分一起作為烷基化裝置原料;戊烷餾分可摻入車用汽 油等。氣體分餾是指對液化石油氣即碳三、碳四的進一步分離。脫硫、脫硫醇後的液態烴進入脫丙烷塔。碳二、碳三餾分從塔頂餾出,冷凝液一部分送至脫丙烷塔頂作為迴流,另一部分送至脫乙烷塔作為進料;脫丙烷塔塔底物料碳四碳五餾分經碳四碳五冷卻器冷卻後送出裝置。 脫乙烷塔塔頂碳二、碳三氣體經脫乙烷塔冷凝器部分冷凝後,進入脫乙烷塔迴流罐。不凝氣自脫乙烷塔迴流罐頂部經壓控閥送至燃料氣管網。冷凝液用脫乙烷塔迴流泵送至塔頂作為迴流。塔底物料自壓進入精丙烯塔作為該塔進料。精丙烯塔頂部氣體經冷凝器冷凝後,一部分送回精丙烯塔頂作為迴流;另一部分經精丙烯冷卻器冷卻後送出裝置。精丙烯塔底部丙烷餾分經丙烷冷卻器冷卻後,送出裝置。
氣體分餾裝置和催化裝置聯合優化三、氣體神戚分餾裝置現狀及項目意義長期以來催化裂化和氣體分餾大多作為兩套裝置,分別進行生產操作,其結果,造成資源無法共用,生產過程割裂,目的產品損失較大,能耗高等弊病。例如催化裂化裝置需將一定量的非烴氣體和輕組分由干氣排出,而干氣只能作為燃料氣使用,造成丙烯損失;氣體分餾裝置也需將一定量的輕組分由脫乙烷塔塔頂排出,而該塔頂氣體也只能作為燃料氣使用,又造成丙烯損失。類似的過程如能統一進行處理,物料損失當可大大減少。氣分裝置目前生產條件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若原料中的乙烷濃度為1.897%(按廠方數據),則按脫乙烷塔的操作條件(塔頂溫度為49℃),從該塔塔頂損失的丙烯將超過500kg/h左右,顯然丙烯損失是相當嚴重的。由於原料中乙烷濃度較高,這一丙烯損失是無法避免的。2)各有關塔的操作條件如溫度、采出量及有關工藝指標等需要進行優化。如丙烯塔釜液中含有濃度較高的C4組分(5.5%),顯然這是不合理的,需通過優化予以解決。各塔的進料位置、迴流比和工藝指標是否恰當,均需進行計算,以達到最優操作條件。這樣可降低能耗,提高分離能力。因而,目前的氣體分餾裝置,應當進行流程模擬和優化,確定並解決存在問題,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茲以某10萬噸氣體分餾裝置為例,分析其丙烯損失,並提出降低損失的方案,以供借鑒。通常氣分裝置由脫丙烷塔、脫乙烷塔和丙烯精餾塔所組成。其主要目的是生產純度為99.6%的聚合級丙烯。大多數氣分裝置丙烯回收率為90%左右,操作較好的也僅在95%上下。丙烯損失主要在丙烯塔塔釜和脫乙烷塔塔頂氣相出料。如果丙烯塔塔釜丙烷濃度控制在97~99%,則該塔塔釜損失的丙烯就很小,脫乙烷塔塔頂變成主要丙烯損失之處。由於氣體分餾裝置的原料主要是來自催化裝置的液化氣,因而通過催化和氣體分餾兩套裝置的聯合優化將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取消氣體分餾裝置脫乙烷塔,提高丙烯回收率的效果,從而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
二、項目技術關鍵通過催化裂化和氣體分餾兩套裝置的聯合模擬和優化,確定適宜的工藝條件,達到取消脫乙烷塔的目的。取消脫乙烷塔的關鍵。氣分裝置原料液化氣中的乙烷濃度一般為0.5~2%,為保證丙烯精餾塔能夠生產出聚合級的丙烯,必須將乙烷的濃度進一步降低,因而氣分裝置脫乙烷塔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脫乙烷塔脫除原料中的少量乙烷等輕組份,但與此同時大量的丙烯也隨之從塔頂逸出,造成丙烯損失。取消脫乙烷塔的關鍵是進入氣分原料中的乙烷含量必須足夠的低,以滿足生產99.6%丙烯的要求。氣分原料液化氣來自催化裝置的吸收穩定系統,如果能在催化裝置就將乙烷濃度控制的足夠低,就有可能將氣分裝置的脫乙烷塔取消。吸收穩定系統本身就需要將乙烷等輕組分作為干氣脫除,因而沒有必要在催化裝置脫除一次輕組分,在氣分裝置又再脫除一次輕組分。這是由於以往裝置彼此隔離、各自為政造成的不合理現象。為了取消氣分裝置的脫乙烷塔,就必須將這兩套裝置聯合進行設計和優化,確定各套裝置合理的,滿足經濟效益最大的工藝操作條件。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氣體分餾裝置的基本原理及工藝流程
氣體分餾裝置的基本原理及工藝流程
作者:董興鑫
來源:《中國科技博覽》2014年第11期
一 氣體分餾的重要性
煉廠氣是石油化工過程中,特別是破壞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氣體的總稱。包括熱裂化氣、催化裂化氣、催化裂解氣、重整氣、加氫裂化氣等,煉廠氣的產率一般占所加工原油的5~10%。這些氣體的組成較為復雜,主要有C1~C4的烷烴和烯烴,其中有少量的二烯烴和C5以上重組分,此外還有少量的非烴類氣體,如:CO、H2、CO2、H2S和有機硫(RSH、COS)等。煉廠氣過去大多是用作工業和民用燃料,少部分加工成為高辛烷值汽油和航空汽油的組成,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煉廠氣已成為寶貴的化工原料。煉廠氣作為化工原料,必須進行分離,分離的方法很多,就其本質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理分離法,即利用烴類的物理性質的差別進行分離。如:利用烴類的飽和蒸汽壓、沸點不同而進行氣體分離過程,有些合成過程對氣體純度要求較高時,則需要高效率的氣體分離,如吸附、超精餾、抽提精餾、共沸蒸餾等;另一類方法是化學方法,既利用化學反應的方法將它們分離,如化學吸附和分子篩分離。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煉油廠採用氣體分離裝置對煉廠氣進行分離,以製取丙烷、丁烷、異丁烷,可以說是以煉油廠氣為原料的石油化工生產的重要裝置。
第 1 頁
一、氣體分餾的基本原理
煉廠液化氣中的主要成分是C3、C4的烷烴和烯烴,即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這些烴的沸點很低,如丙烷的沸點是—42.07℃,丁烷為—0.5℃,異丁烯為—6.9℃,在常溫常壓下均為氣體,但在一定的壓力下(2.0MPa以上)可呈液態。由於它們的沸點不同,可利用精餾的力法將其進行分離」所以氣體分餾是在幾個精餾塔中進行的。由於各個氣體烴之間的沸點差別很小,如丙烯的沸點為—47.7℃.比丙烷低4.6℃,所以要將它們單獨分出,就必須採用塔板數很多(一般幾十、甚至上百)、分餾精確度較高的精餾塔。
第 2 頁
二、氣體分餾的工藝流程
氣體分餾裝置中的精餾塔一般為三個或四個,少數為五個,實際中可根據生產需要確定精餾塔的個數。一般地,如要將氣體分離為n個單體烴或餾分,則需要精餾塔的個數為n-1。現以五塔為例來說明氣體分餾的工藝流程。
(1)經脫硫後的液化氣用泵打人脫丙烷塔,在一定的壓力下分離成乙烷—丙烷和丁烷—戊烷兩個餾分。
第 3 頁
(2)自脫丙烷塔頂引出的乙烷—丙烷餾分經冷凝冷卻後,部分作為脫丙烷塔頂的冷迴流,其餘進入脫乙烷塔,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分離.塔頂分出乙烷餾分,塔底為丙烷—丙烯餾分。
(3)將丙烷—丙烯餾分送入脫丙烯塔,在壓力下進行分離,塔頂分出丙烯餾分.塔底為丙烷。
(4)從脫丙烷塔底出來的丁烷—戊烷餾分進入脫異丁烷塔進行分離,塔頂分出輕C4餾分其主要成分是異丁烷、異丁烯、l—丁烯等;塔底為脫異丁烷餾分。
第 4 頁
(5)脫異丁烷餾分在脫戊烷塔中進行分離,塔頂為重C4餾分,主要為2—丁烯和正丁塔底為戊烷餾分。
以上流程中,每個精餾塔底都有重沸器供給熱量,塔頂有冷迴流,所以都是完整的精餾塔,分餾塔板一舶均採用浮閥塔板。操作溫度均不高,一般在55—110℃范圍內;操作壓力視塔不同而異,確定的原則是使各個烴在一定的溫度下能呈液態。一般地,脫丙烷塔、脫乙烷塔和脫丙烯塔的壓力為2.0-2.2MPa,脫丁烷塔和脫戊烷塔的壓力0.5-0.7MPa。
第 5 頁
液化氣經氣體分榴裝置分出的各個單體烴或餾分,可根據實際需要作不同加工過程的 原料,如丙烯可以生產聚合級丙烯或作為疊合裝置原料等;輕C4餾分可先作為甲基叔丁 基醚裝置的原料,然後再與重C4餾分一起作為烷基化裝置原料;戊烷餾分可摻入車用汽 油等。
氣體分餾是指對液化石油氣即碳三、碳四的進一步分離。脫硫、脫硫醇後的液態烴進入脫丙烷塔。碳二、碳三餾分從塔頂餾出,冷凝液一部分送至脫丙烷塔頂作為迴流,另一部分送至脫乙烷塔作為進料;脫丙烷塔塔底物料碳四碳五餾分經碳四碳五冷卻器冷卻後送出裝置。 脫乙烷塔塔頂碳二、碳三氣體經脫乙烷塔冷凝器部分冷凝後,進入脫乙烷塔迴流罐。不凝氣自脫乙烷塔迴流罐頂部經壓控閥送至燃料氣管網。冷凝液用脫乙烷塔迴流泵送至塔頂作為迴流。塔底物料自壓進入精丙烯塔作為該塔進料。精丙烯塔頂部氣體經冷凝器冷凝後,一部分送回精丙烯塔頂作為迴流;另一部分經精丙烯冷卻器冷卻後送出裝置。精丙烯塔底部丙烷餾分經丙烷冷卻器冷卻後,送出裝置。
第 6 頁
氣體分餾裝置和催化裝置聯合優化
三、氣體分餾裝置現狀及項目意義
長期以來催化裂化和氣體分餾大多作為兩套裝置,分別進行生產操作,其結果,造成資源無法共用,生產過程割裂,目的產品損失較大,能耗高等弊病。
⑨ 我國海洋石油儲運技術是什麼
一、海底管道
在我國近40年海上油氣田開發中,從最初的油氣田內部短距離海底管道發展到各類長距離平台至陸地海底管道,海底管道設計、施工技術都有了長足發展。目前,我國海上油氣田的開發工程模式也本上是全海式與半海半陸式。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在改革開放前的20多年中,海洋石油人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後的30多年中,通過對外合作,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後在渤海、東海、南海發現並開發了30多個油氣田,年產油氣當量已超過5000萬噸。伴隨著海洋石油工業的發展,海洋油氣儲運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20多年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我國渤海、東海以及南海先後建設了各類平台60餘座,浮式生產儲油裝置11艘,海底管道2000多千米,陸上油氣處理終端6座。可以說,經過20多年來的引進、學習與實踐,目前,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已基本掌握了百米水深以內的海洋油氣儲運工程技術,並且形成了一些有中國近海特色的專有技術與能力。但是,盡管我國海上已鋪設了兩千餘千米海底管道,但國內設計、施工能力及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工程設計方面,國外公司已形成水深近3000米,惡劣海況與復雜海底地貌及地質情況下的設計技術;而國內設計單位僅能涉足百米水深、常規環境下的海管設計;工程施工方面,國內只有兩條鋪管船,鋪設水深百米以內,工程檢測與維修方面更是相形見絀。
我國第一條海底輸油管道是中日合作開發的埕北油田內部海管。該海管為保溫雙重管,內管直徑6分米,外管直徑12分米,長1.6千米。該管道由新日鐵公司設計,採用漂浮法施工,1985年建成投產,至今仍在生產。我國第一條長距離油氣混輸海底管道是1992年建成投產的錦州20-2天然氣凝析油混輸管道;該管道直徑12分米,長48.6千米。這是國內第一條由國內鋪管船鋪設的海底管道。我國迄今為止最長的海底管道是1995年底建成投產的由南海崖13-1氣田至香港的海底輸氣管道,管道直徑28分米,長度787千米,年輸氣量29億立方米。由美國JPKenny公司設計,義大利Seipem公司鋪設。我國第一條長距離稠油輸送海底管道是2001年建成投產的綏中36-1油田中心平台至綏中陸上終端海底管道,該管道長70千米,為雙重保溫管,內管直徑20英寸,外管直徑26英寸,年輸油量500萬噸;所輸原油密度0.96克/立方厘米。該管道完全由海總工程公司設計並鋪設。它是在總結綏中36-1試驗區海管輸送的經驗基礎上建設的。在1987年發現該油田後,在進行油田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中曾探討鋪設50千米海底管道將海上原油輸送上岸。最後經過國內權威專家及國外公司研究評估認為,該油田所產原油密度高、黏度高,且當時國內外尚無長距離海底管道輸送稠油的先例,技術風險大。特別是油田處在遼東灣,冬季氣溫低,停輸再啟動風險更大。隨即啟動了試驗區方案,通過1993—1998近5年的生產試驗,認為採用雙層保溫管長距離輸送高黏原油是可行的。該長輸管道自2001年油田投產以來系統運轉正常。可以說,綏中長距離海底輸油管道填補了國內外海底長距離輸送高黏原油的空白。目前我國海上開發的天然氣田,均採用了半海半陸式模式。東海的平湖氣田以及南海的崖13-1氣田、東方1-1氣田等氣田生產的天然氣在海上平台完成氣液分離及天然氣脫水後,均通過長輸海底管道輸送到陸上油氣終端進行處理後銷給陸上用戶(或工業用或民用)。渤海以及南海開發的大部分油田基本上用了全海式工程模式,如渤海的秦皇島32-6油田、南海的惠州油氣田等。在平台生產的油氣通過海底管道混輸到海式生產儲油裝置上進行處理、儲存、外銷。近年來渤海及北部灣油田群的開發也開始採用半海半陸式形式,如渤海的綏中36-1油田、南海的潿洲油田。這些油田生產的油氣在平台上進行油氣分離及脫水後,通過長距離海管將原油輸送到陸上終端處理、儲存,並通過碼頭或單點外銷。
此外,中國近海鋪設了多條長距離海底管道,如表37-1所示。
表37-2主要長距離管道
此外,我國海底管道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許多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這方面尤以海底管道多相混輸等新技術的研究特別突出,相信在未來的世界海洋石油儲運中,我國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多相混輸技術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制約多相混輸技術應用的主要因素體現在技術本身的不完善和適用程度。我國石油工業迫切需要一整套完善的、適用性強的長距離多相混輸技術,以提高海洋油田、灘海油田、沙漠油田和邊遠外圍油田開發的經濟效益,從而為石油工業實施低成本戰略提供技術支持。
二、浮式生產儲油裝置
自1986年第一艘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希望號在南海潿10-3投入使用至今,在海上油氣田開發中,先後有11條各類浮式生產儲油裝置投入使用;1989年在渤海BZ28-1由田投入使用的友誼號浮式生產儲油裝置是國內設計、建造的第一條海上儲油裝置。浮式生產儲油裝置由單點系統系泊在海上,它是在油輪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井口平台生產的油氣由海底管道輸送到單點裝置後進入浮式生產儲油裝置上處理並定期外銷。渤海使用的四條浮式生產儲油裝置,均為國內設計、建造;1989—1992年投產的3條裝置儲油量在5萬~7萬噸,2002年秦皇島油田投產的世紀號儲油量達到15萬噸。渤海地區應用的浮式生產儲油裝置的系泊裝置均為軟剛臂系泊系統,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渤海海域水淺,冬季海面有流冰的特殊情況。而南海使用的六條浮式生產儲油裝置中有五條是由外國公司由舊油輪改造而成的;2002年南海文昌油田投入使用的南海奮進號是由國內設計、建造的15萬噸浮式生產儲油裝置,該裝置系泊採用了內轉塔式系統,南海使用的浮式生產儲油裝置基本上採用了類似的系泊裝置:浮式生產儲油裝置是一種簡便可靠的海上裝置,它集油氣處理、成品油儲存外輸、人員生活居住為一體;1997年投產的陸豐油田採用水下井口系統與浮式生產儲油裝置組合,實現了一條船開發油田的設想。
2009年6月,我國最大的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海洋石油117號」在蓬萊19-3油田投產。該裝置又名「渤海蓬勃號」,船體尺寸為323米×63米×32.5米,是全球最大的浮式生產儲油裝置之一。
三、油輪
在國家能源運輸安全戰略導向之下,到2010年實現中國油輪船隊承運中國年進口原油量50%的目標,中國油輪船隊運力需從目前的約900萬載重噸迅速擴充到1600萬載重噸,因此建造中國自己的遠洋運油船隊乃至「超級船隊」勢在必行。
分析師認為,一個國家打造一支自己的超級油輪船隊是一項十分龐大、復雜的工程,須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政策引導,同時需要航運、石化、造船、金融等相關行業的協作配合。目前,國內幾大航運巨頭基本都與中國石化集團、中化集團等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商之間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簽訂了長期運輸合同。
中國共有七家油運企業,中遠集團、中海集團、招商局集團、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長江航運集團是「國家五巨頭」,民營企業有兩家,河北遠洋和大連海昌集團。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是泰山石化,該公司屬於內地起家、境外注冊的民營企業。
油輪的建設更涉及我國深水油氣田的開發。
深水油氣田的開發正在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的主要增長點和世界科技創新的熱點,是世界海洋石油的發展趨勢,世界上鑽井水深已達2967米,海管鋪設水深已達2150米,油田作業水深已達1853米;據有關資料介紹,2000—2004年,世界上新建114座深水設施,深水鑽完井1400口;安裝水下採油裝置1000多套,鋪設深水海底管道與立管12000千米;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對深水油田勘探開發的投入達566億美元,深水產能提高1倍。嚴格說,我國尚不具備獨立自主開發深水油田的能力。20多年來,我國通過對外合作已基本掌握了開發200米水深以內各類油氣田的工程技術。我國最深的海上油田流花油田水深為330米,是1996年由美國阿莫科石油公司開發的。該生產系統由一艘半潛式生產平台與一艘浮式生產儲油裝置組成,採用了許多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組合。世界目光已轉向深海,西非、巴西外海及墨西哥灣已開始採油,中國油氣前景亦寄希望於深水。我國南海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預計的南海大氣田區水深范圍在200~300米,海洋石油對外招標區塊水深均在300~3000米,因此,走向深水既是世界海洋石油發展趨勢,也是中國海洋石油戰略目標所在。深水開發不同於淺海,需要更多先進的技術與技術組合;常規的平台及浮式裝置深水海管鋪設無論技術上還是經濟上均已不再適應新的環境,過去的海上作業裝置與技術需要更先進的動力定位、ROV等先進裝備配合才能完成。
我國大型油輪船隊經營正處於起步階段,絕大部分船公司目前主要致力於加快船隊規模的發展,而在安全管理方面,與國際知名公司相比,則處於相對滯後的狀態。
對單殼油輪航行,我國海域未做出明確的限制性規定,而我國目前還沒有限制單殼船進港,這無疑增加了我國海上溢油事故的隱患,使我國沿海海域面臨更大的油污風險。
對於管道和管線系統,水越深,水壓越大,立管系統響應越大;而水壓越大,海底管道屈曲傳播加劇。更嚴重的是,深水的海管和立管比淺水的重得多,其連接、牽引和安裝比淺水域困難得多。
深水溫度比較低(3~4℃),油氣管道容易形成鈉化物結晶和水合物,給管道流動保障帶來嚴重挑戰;而高溫輸送帶來的熱應力是管道整體屈曲(主要是側向的蛇形屈曲)的主要原因。
四、發展趨勢
國內海上油田的發展有兩個趨勢,一是向偏遠邊際小油田發展,二是向更深的水域發展。一些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將在開發偏遠邊際油田上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這些新技術代表了海上油田技術發展的趨勢。
(1)研究和推廣多相流技術。利用多相泵和多相混輸,可以擴大集輸半徑,使邊際油田納入已建的集輸系統,充分利用現有已建設施來減少投資和操作費用,使邊際小油田開發變得經濟有效。目前多相泵在陸地應用已逐步推廣,但還未應用於灘海油田建設中。隨著計量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分離計量裝置將會逐漸被不分離計量裝置所替代。目前,國外已有幾十套商業性產品應用於海上油田,而我國在此方面目前正處於研製和試驗階段。
(2)研製輕小高效型設備。由於受海上平檯面積和質量的限制,一些輕小高效型設備將會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海上油田。雖然我國在液液旋流設備研製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與國外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因此,輕小高效型設備的研製仍是海上油田技術發展的一個趨勢。
(3)平台結構多樣化和輕小型化。平台建造在海上油田開發中佔有相當大的投資比重,國內外都在致力於開發輕型平台技術以降低投資費用,這是平台建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4)海底管道技術及其他配套技術。海底管道敷設技術和單壁管輸送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立管技術、水下回接技術、安全與環保等配套技術等是未來降低海上油田開發成本的技術發展趨勢。
(5)海洋平台振動及安全分析研究。這也是輕型平台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理論研究。
(6)深海油田開發工程配套技術研究。水下連接技術、多相流技術等是深海油田開發技術的發展趨勢。
(7)深海油田越來越多地採用FPSO進行海上油田開發。在海上油田偏遠的較深水域內採用FPSO進行油田開發,可能是將來開發邊際油田的一種選項和趨勢。
我國與國外合作開發的油田技術起點高,處於同期國外先進水平。但從整體上來講,由於我國海洋石油工業起步較晚,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如深海油田的水下處理技術及設備(如立管技術、水下生產設施)主要依賴進口,設備的高效化、小型化、橇裝化與國外相比仍需做進一步的改進,在平台結構形式多樣化、簡易平台技術發展上還不成熟等,這些都是今後科研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我國科研經費投入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新技術開發應樹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想,積極穩妥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有所為就是開發一些投入小、效益高、現場較為急需的項目,如輕型平台技術,小型化、高效化和撬裝化設備的研製,多相流技術等:有所不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一些投入高、風險大,且國外發展較成熟,技術水平領先的技術,如水下回接技術、水下生產設施、多管徑智能清管器技術、腐蝕監控技術、井下分離回注技術等,可以走通過項目引進與合作開發的路子,縮短研製周期,盡快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如我國的FPSO製造技術,就是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以消化吸收,為己所用,迅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典型例子。
從技術發展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要求出發,現階段的技術發展應著重解決以下幾個技術問題:
(1)在海上邊際油田和已建油田的集輸流程改造中,積極推廣應用混輸泵技術,提高海上油田的集輸半徑,將一些邊際油田納入已建的集輸系統,使邊際油田得以經濟有效地開發。
(2)加速多相流混相輸送和不分離計量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試驗,盡早在海上油田建設中得到應用。
(3)開發和推廣應用具有儲油能力的小型鋼筋混凝土平台和可重復利用桶形基礎平台。
(4)參考國外在輕小型平台開發邊際油田方面的經驗,結合我國情況開發研究適合我國海上油田建設條件的輕小型平台,包括:開展輕型平台風險評估的研究,編制與輕型平台設計相適合的設計規范,提高設計人員素質。
(5)借鑒國外工藝設備輕小型化、一體化特點,進一步開發研製更適合我國海上油田建設特點的輕小型化、一體化高效設備。
⑩ 新資質標准(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標准)
9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標准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分為甲級、乙級。
9.1 甲級資質標准
9.1.1 企業資產
(1)凈資產1億元以上。
(2)企業近3年上繳建築業增值稅均在1000萬元以上。
9.1.2 企業主要人員
企業主要人員要求不低於乙級標准,技術負責人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施
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級職稱。
9.1.3 企業工程業績
近5年承擔過下列2類中的1類工程的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1)單項合同額1億元以上的中型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總承包3項:
(2)單項合同額3500萬元以上的石油化工主體裝置(可含附屬設施)檢維
修工程3項。
9.2 乙級資質標准
9.2.1 企業資產
凈資產 1000萬元以上。
9.2.2 企業主要人員
(1)機電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不少於2人。
(2)技術負責人具有5年以上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且具有
工程序列中級以上職稱或機電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工程序列中級以
上職稱人員不少於10人,且石油化工(或(油氣田)地面建設或油氣儲運或
石油煉制或化工工程或化工工藝或化工設備)、結構、電氣、機械和自動控制
等專業齊全。
9.2.3人員業績
注冊建造師主持完成過下列工程業績不少於2項,工程質量合格。
(1)單項合同額3000萬元以上的石油化工工程:
(2)單項合同額2500萬元以上的石油化工主體裝置(可含附屬設施)檢維
修工程。
9.3承包工程范圍
9.3.1甲級資質
可承擔各類型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和檢維修。
9.3.2乙級資質
可承擔大型以外的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各類型石油化工工程的檢維修。
註:
1.石油化工工程是指油氣田地面、油氣儲運(管道、儲庫等)、石油化工、
化工、煤化工等主體工程,配套工程及生產輔助附屬工程。
2.石油化工工程大、中型項目劃分標准:
大型石油化工工程是指;
(1)30萬噸/年以上生產能力的油(氣)田主體配套建設工程:
(2)50萬立方米/日以上的氣體處理工程;
(3)300萬噸/年以上原油、成品油,80億立方米/年以上輸氣等管道輸送
工程及配套建設工程;
(4)單罐10萬立方米以上、總庫容30萬立方米以上的原油儲庫,單罐2
萬立方米以上、總庫容8萬立方米以上的成品油庫,單罐5000立方米以上、總
庫容1.5萬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儲庫,單罐400立方米以上、總庫容2000立方
米以上的液化氣及輕烴儲庫,單罐3萬立方米以上、總庫容12萬立方米以上的
液化天然氣儲庫,單罐5億立方米以上的地下儲氣庫,以及以上儲庫的配套建
設工程:
(5)800萬噸/年以上的煉油工程,或者與其配套的常減壓、脫硫、催化、
重整、制氫、加氫、氣分、焦化等生產裝置和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6)60萬噸/年以上的乙烯工程,或者與其配套的對二甲苯(PX)、甲醇、
精對苯二甲酸(PTA)、丁二烯、己內醯胺、乙二醇、萃乙烯、醋酸、醋酸乙烯、
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丁辛醇、聚酯、聚乙烯、聚丙烯、ABS等生產裝置
和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7)30萬噸/年以上的合成氨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8)24萬噸/年以上磷銨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9)32萬噸/年以上硫酸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10)50萬噸/年以上純鹼工程、10萬噸/年以上燒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
裝置:
(11)4萬噸/年以上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及塑料和化纖工程或相應的主生
產裝置;
(12)項目投資額6億元以上的有機原料、染料、中間體、農葯、助劑、試
劑等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13)30萬套/年以上的輪胎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14)10億標立方米/年以上煤氣化、20億立方米/年以上煤制天然氣、60
萬噸/年以上煤制甲醇、100萬噸/年以上煤制油、20萬噸/年以上煤基烯烴等煤
化工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中型石油化工工程是指:大型石油化工工程規模以下的下列工程:
(1)10萬噸/年以上生產能力的油(氣)田主體配套建設工程:
(2)20萬立方米/日以上氣體處理工程;
(3)100萬噸/年以上原油、成品油,20億立方米/年及以上輸氣等管道輸
送工程及配套建設工程:
(4)單罐5萬立方米以上、總庫容10萬立方米以上的原油儲庫,單罐 5000
立方米以上、總庫容3萬立方米以上的成品油庫,單罐2000立方米以上、總庫
容1萬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儲庫,單罐200立方米以上、總庫容1000立方米以
上的液化氣及輕烴儲庫,單罐2萬立方米以上、總庫容6萬立方米以上的液化
天然氣儲庫,單罐1億立方米以上的地下儲氣庫,以及以上儲庫的配套建設工程:
(5)500萬噸/年以上的煉油工程,或者與其配套的常減壓、脫硫、催化、
重整、制氫、加氫、氣分、焦化等生產裝置和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6)30萬噸/年以上的乙烯工程,或者與其配套的對二甲苯(PX)、甲醇、
精對苯二甲酸(PTA)、丁二烯、己內醯胺、乙二醇、苯乙烯、醋酸、醋酸乙烯、
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丁辛醇、聚酯、聚乙烯、聚丙烯、ABS等生產裝置
和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7)15萬噸/年以上的合成氨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8)12萬噸/年以上磷銨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9)16萬噸/年以上硫酸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10)30萬噸/年以上純鹼工程、5萬噸/年以上燒鹼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
裝置:
(11)2萬噸/年以上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及塑料和化纖工程或相應的主生
產裝置:
(12)項目投資額2億元以上的有機原料、染料、中間體、農葯、助劑、試
劑等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13)20萬套/年以上的輪胎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
(14)4億標立方米/年以上煤氣化、5億立方米/年以上煤制天然氣、20萬
噸/年以上煤制甲醇、16萬噸/年以上煤制油、10萬噸/年以上煤基烯烴等煤化工
工程或相應的主生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