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漏斗內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
(1)分析題圖的滲透裝置可知,一段時間後,漏斗內的液面上升,說明水分從燒杯進入漏斗,因此漏斗內溶液(S1)的濃度大於漏斗外溶液(S2)的濃度.
(2)成熟的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於滲透裝置中的半透膜;二者的不同在於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具有生物活性,半透膜無生物活性.
(3)①由於蔗糖分大,不能穿過半透膜,因此裝置X出現液面差;K+和NO3-小,可以穿過半透膜,因此Y裝置不會出現液面差.
②由於0.3g/mL的蔗糖溶液和等滲的KNO3溶液都大於細胞液的濃度,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失水,因此都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4)由於原生質層能主動吸收K+和NO3-,使細胞液濃度增加,當細胞液濃度大於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會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因此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的現象;最能體現兩種膜功能差異的實驗現象是KNO3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後會自動復原.
(5)洋蔥在高中生物實驗中可以作為多個實驗的實驗材料,如洋蔥根尖--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洋蔥根尖--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洋蔥綠色(管狀)葉--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或觀察葉綠體);白色洋蔥--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或DNA的粗提取與鑒定);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等.
故答案應為:
(1)S1>S2
(2)原生質層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或原生質具有選擇透過性)
(3)①X②(發生)質壁分離
(4)KNO3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後會自動復原
(5)洋蔥根尖--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貳』 如圖1表示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後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裝置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
(1)由於開始時Ma>MA,達到平衡後,由於水柱的壓力,使水分子從漏斗進入水槽,所以MA依然小於專Ma,這樣才能使進出屬半透膜的水分子數達到動態平衡;圖1中的半透膜相當於圖2中的原生質層,由①細胞膜、③液泡膜和②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組成.
(2)由於開始時蔗糖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細胞液濃度逐漸增大,當蔗糖濃度等於細胞液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達到動態平衡.
(3)如果把植物細胞放在清水中,由於外界溶液濃度小於細胞液濃度,真核細胞吸水,故此時細胞處於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隨著吸水過程的進行,細胞液濃度變小,又因為細胞壁的作用,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減弱,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性選擇透過性.
故答案是:
(1)小於 原生質層 1、2、3
(2)等於
(3)質壁分離復原 減弱 選擇透過性
『叄』 下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圖1、3裝置溶液A、B、a、b濃度分別用M A 、M B 、M a 、M
D |
『肆』 如圖1表示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後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裝置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
(1)圖1中,開始時Ma>MA,則漏斗內液面上升,但由於漏斗內液柱壓力的作用回,當液面不再答上升時,則MA小於Ma;圖2中的1細胞膜、3液泡膜、5兩者之間的細胞質組成的原生質層,相當於半透膜.
(2)圖2中,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達到平衡後,MB等於Mb.
(3)圖1漏斗液面上升過程中,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越來越小,水分子擴散速度逐漸減慢;圖2細胞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液的濃度越來越大,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強,圖1中的半透膜與圖2中的細胞膜在功能上有何區別:細胞膜能主動轉運物質而半透膜不可以.
故答案為:
(1)小於原生質層1、3、5
(2)等於
(3)減慢增強細胞膜能主動轉運物質而半透膜不可以
『伍』 如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半透膜為膀胱膜),蔗糖溶液A、B、a、b濃度分別用MA、MB、Ma、Mb表示,且MA>MB
由題中Ma=Mb>MA>MB可知,水分通過半透膜進入漏斗內,液面都升高,由於圖3中濃度差大於圖1中濃度差,所以達到平衡後hl<h2,由於h1上升的少,水分少,所以Ma>Mb.
故選:B.
『陸』 如圖表示的是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當漏斗內蔗糖溶液的液面不再上升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裝置
A、當漏斗內復蔗糖溶液的液制面不再上升時,說明滲透作用達到動態平衡,此時水分子進和出的量相等,並沒有停止,A錯誤;
B、當漏斗內蔗糖溶液的液面不再上升時,說明滲透作用達到動態平衡,此時水分子仍然存在擴散作用,只是水分子進和出的量相等,B正確;
C、當漏斗內蔗糖溶液的液面不再上升時,漏斗的液面較高,存在靜水壓,所以此時長頸漏斗內溶液的濃度仍然大於燒杯內的濃度,C錯誤;
D、此時長頸漏斗內溶液的濃度仍然大於燒杯內的濃度,D錯誤.
故選:B.
『柒』 如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過,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圖中溶液A、B、
水分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動力是濃度差.由題中Ma=Mb>MA>MB可知,水分回通過半透膜進入漏斗內,液答面都升高.又由於圖乙中濃度差大於圖甲中濃度差,所以達到平衡後hl<hu,M1>Mu.
故選:D.
『捌』 如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允許單糖透過不允許二糖及多糖透過),裝置溶液A、B、a、b
A、根據題意已知MA>MB,Ma=Mb>MA,即圖1中溶液差值要比圖3小一些,則圖1漏斗內進入的水分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後,漏斗內溶液濃度Ma大於Mb,A正確;
B、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兩個實驗漏斗內的液面起始高度是一致的,而圖1漏斗內進入的水分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後,漏斗內液面上升高度h1<h2,B錯誤;
C、平衡後,膜兩側水分子進出速度相等,但是由於漏斗與裝置的液面不一樣高,所以膜兩側溶液濃度不可能相等,C錯誤;
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則漏斗內的蔗糖被水解成單糖,可以移動到漏斗外,而漏斗外的蔗糖不能被水解,所以漏斗內外溶液濃度難以相等,所以漏斗內外液面不會齊平,D錯誤.
故選:A.
『玖』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1所示的滲透作用裝置
水從水濃度高的地方向水濃度低的地方運輸,燒杯中為蒸餾水,漏斗中為蔗糖溶液,因版此最開始時,水分子進權入漏斗的量大於流出的量,當進入漏斗中的水和流出的水一樣多時,達到動態平衡時,液面幾乎不動,故長頸漏斗內部液面的變化趨勢是先升高後維持在一定數值.
故選:B.
『拾』 如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漏斗內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
(1)一般兩側溶液的濃度並不相等,因為液面高的一側形成的靜水壓,會阻止溶劑由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擴散,故兩者濃度關系仍是S1>S2.
(2)圖中半透膜模擬成熟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3)②根據實驗所給材料「0.3g/mL的蔗糖溶液和與其等滲的KNO3溶液」,以及實驗的第三步可以確定,向甲裝片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乙裝片應滴加等量等滲的硝酸鉀溶液.
③蔗糖分子不能透過原生質層,蔗糖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後不會自動復原;KNO3能被細胞吸收,導致細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濃度差被消除,從而發生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現象.
故答案為:
(1)S1>S2
(2)液泡膜
(3)②等量等滲的硝酸鉀溶液
③質壁分離 自動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