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植物蒸騰與光照強度的關系的實驗探究
題名稱探究光照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學校學科生物設計人聯絡電話實驗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光照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強弱有影響。2、能力目標:通過測定植物蒸騰作用的強弱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分析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綠色植物在光照強弱的條件下能調節自身蒸騰作用的強弱,從而認同綠色植物能通過調節蒸騰作用的強弱來維持整個生物圈的水平衡穩態。初步形成保護綠色植物的意識。實驗內容實驗名稱:探究光照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實驗器材:具支試管,2ml移液管,橡皮管,鐵架台,60W白熾燈燈泡兩個,棉花,保鮮膜,紗布,家用並聯電路板,玻璃燈罩實驗試劑:清水,凡士林,植物油實驗材料:一棵生長健壯的帶葉植株(菊花)實驗裝置:如圖:主要實驗材料的准備:①選擇菊花作為實驗材料,主要是因為其葉片數量較多且表面沒有蠟質,蒸騰作用強;莖有一定的木質化,操作性強且不易折斷;根系也比較發達,蒸騰作用相對較強。花鳥市場上挑選一盆主幹相對較直的盆栽菊花,將頂端的花及其餘的叉枝剪掉即可。②家用並聯電路板為學校物理實驗室借用,可單獨開一盞燈(60W),也可兩盞燈同時開(120W)。③保鮮膜為平時的家用保鮮膜。④玻璃燈罩為老式台燈上拆下來的透明玻璃燈罩。
對於光照,
取三盆相同的植物,用透明的袋子罩住所有的葉子,三盆植物分別放在強光照,弱光照,暗處。
過一定的時間,取出觀察,看三個透明帶的水汽,就可以說明問題了 。
強光照的水氣最多。
弱光照的次之。
最少的是暗處的
隨光照增強而增強,到飽合點後不變 ,過高會影響蒸騰作用,可能會導致氣孔關閉,從而使光合作用下降(夏日中午植物午休就屬於這種情況)
溫度不影響罩仔氣孔的開閉,光照強度(蒸騰作用有關)影響氣物晌汪孔的開閉。溫度影響的是蒸發。所以蒸騰作用只發生在白天,晚上就變成了吐水現象了,即使溫度再高也不發生蒸騰作用。
(1)因為: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為25℃,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圖甲曲線中Y點將向左移動.
(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在一定范圍內隨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會逐漸增大.所以,曲線YZ代表的含義是:溫度為30℃時,隨著光照強度加強,氧氣的釋放量不斷增加.
(3)在一定范圍內隨光照強度的不斷加強,光合作用的速率會逐漸增大.利用這套裝置可以探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可以通過改變燈管距離或調節燈管的功率來改變這一自變數,通過觀察有色液滴的移動來判斷光合作用速率.
(4)如果用該裝置探究光照強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則瓶中黑藻應改為適量的種子,並加適量的水.同時要設定對比實驗,做法為:取等量的種子和水並遮光處理.
故答案為:(1)左.
(2)隨著光謹畢照強度加強,氧氣的釋放量不斷增加.
(3)燈管距離(或調節燈管的功率).
(4)適量的種子;取等量的種子和水並遮光處理.
左移,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在CO2的飽和點前,隨CO2 濃度的增加光合強度增加;當超過co2的飽和點後,CO2的濃度再增加,光合強度不再增加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對光合速率影響很大。前面講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占體積的0.033%(即0.65mg/L,0℃,101kPa),對植物的光合作用來說是比較低的。如果二氧化碳濃度更低,光合速率急劇減慢。當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於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量,這個時候外界的二氧化碳數量就叫做二氧化碳補償點(CO2pensation point)。水稻單葉的二氧化碳補償點是55mg/LCO2(25℃,光照>10klx),其變化范圍隨光照強度而異。光弱,光合降低比呼吸顯著,所以要求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才能維持光合與呼吸相等,也即是二氧化碳補償點高。當光強,光合顯著大於呼吸,二氧化碳補償點就低。作物高產栽培的密度大,肥水充足,植株繁茂,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特別在中午前後,二氧化碳就成為增產的限制因子之一。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利用與光照強度有關,在弱光情況下,只能利用較低的二氧化碳濃度,光合慢,隨著光照的加強,植物就能吸收利用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光合加快
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際上受光照強度引起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可是我們在高中階段做題時,如果題目沒有強調這一點或沒給出這方面相關的資訊,我們在分析做題時就認為沒有關系。
(1)根據實驗表格的設定可以確定,不同的光照強度是該實驗的自變數,而在該實驗中溫度、開始時的CO 2 濃度均保持相同且適宜,屬於實驗的無關變數.
(2)由於不同株植物株高、葉片數雖相近,但葉面積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因此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實驗在各種光照強度變化中不能分別只使用了一株植物,應用多株植物最後求平均值.
(3)在無光條件下,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這一實驗中Mikael將其中一個裝置保持在黑暗中作為空白對照.
(4)實驗設定中看出,Mikael只是對利用了不同百分率的普通陽光進行實驗,最強為95%的普通陽光,但是不能確定提高光照強度對番茄的生長是否有利,因此可以增加若干實驗組,使光照強度為普通陽光的100%及以上,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5)題中提出「Mikael要用曲線圖表示他的實驗結果」,故AB錯誤;實驗的自變數為「光照強度」、因變數為「12小時後CO 2 濃度」,因此12小時後的二氧化碳濃度和光照強度分別為縱座標和橫座標,C正確,D錯誤.
故答案為:
(1)光照強度溫度(或開始時的CO 2 濃度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
(2)不好不同株植物株高、葉片數雖相近,但葉面積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
(3)作為對照
(4)增加若干實驗組,使光照強度為普通陽光的100%及以上
(5)C
首先讀圖,明確圖的含義。
甲圖:縱座標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縱軸以下即為呼釋放量。即a點代表的是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量(光照強度為0,只有呼吸無光合)。b點,呼吸大於光合,即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除供給光合作用外,還有一部分釋放到外界。c點,二氧化碳釋放和吸收量相等,即呼吸作用等於光合 作用(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正好夠光合利用,整體表現為二氧化碳不釋放到外界,同時光合作用也不需要由外界吸入二氧化碳)。d點,光合大於呼吸,即光合作用還要從外界補充二氧化碳。e點,受光照強度的影響,光合作用達到最大(飽和)即光照強度再增加,光合速率都不變。所以C錯。
甲圖縱座標表示的是凈光合作用,凈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所以A錯。
乙圖:上面的是線粒體,下面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看箭頭方向,m1、m4 、 m2、m3、M代表的是二氧化碳; N 、 n1、n2、n3、n4代表氧氣。 若m1=m4 、 n1= n4( m2、m3、n2、n3為0),則呼吸等於光合,即對應甲圖的c點。m2=n2=0,B錯
選擇D。
需要降低的.有的燈應該的可調的,那種做死的就沒轍了,植物總光照時間14小時比較適合多了就不好了,關於比例這個不能告訴你.
『貳』 如圖表示某校生物課題興趣小組在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探究實驗時使用的裝置.請分析
(1)呼吸作用指的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黑色塑料袋不透光,在黑暗環境中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因此,若A為黑色塑料袋,且C處閥門關閉,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一晝夜後,將玻璃導管的B端插入裝置丙中的石灰水中,再將閥門打開,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的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若將乙裝置放到陽光下,興趣小組的同學會看到試管中會出現小氣泡,當氣體超過試管l/2時,取出試管進行實驗.若該氣體能夠使快要熄滅的蠟燭復燃,可以得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的結論.
(3)在實驗過程中也能進行微弱的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出來,因此,塑料袋內壁出現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作用.
故答案為:(1)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2)快要熄滅的蠟燭復燃;植物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
(3)蒸騰.
『叄』 請你仔細觀察分析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或示意圖,回答有關問題:(1)甲裝置可以用來探究植物的______作用
(1)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內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所以容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蒸騰作用,現象為:在塑料袋的內壁上凝結的小水珠.
(2)在乙裝置中,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可以進行呼吸作用,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所以乙裝置驗證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3)蘿卜條一段時間後變軟變短.說明當外界溶液濃度大於細胞內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
(4)圖中鳥類的結構中,卵細胞只畫出來卵黃膜和卵黃,沒有畫出胚盤.
故答案為:(1)蒸騰;(2)二氧化碳;(3)失水;(4)胚盤.
『肆』 怎樣設計生物實驗"證明植物的水分運輸途徑是根壓和蒸騰作用"
水分沿導管或管胞向上運輸的動力:
一般認為有根壓、莖內負壓、蒸騰拉力、虹吸作用等動力。根壓一般不超過200Kpa,只能使水沿導管上升20.4m。植物吐水現象是存在根壓的具體表現。莖內負壓是由於蒸騰失水造成的,莖內負壓低於100Kpa能使絕陸中水上升10.4m。夏季,水能從莖的傷口吸進悉模去,而沒有發生傷流現象,就是存在莖內負壓的有力證據。蒸騰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蒸騰拉力的產生與植物體內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有關。據測定,水分子之間具有很強的內聚力並山,水分子與細胞壁之間又有強大的附著力,這兩種力使植物體導管內的水產生連續的水柱。此外,水柱下墜產生張力,水柱張力的作用使導管內空間里形成連續的小水柱。在蒸騰作用進行時,細胞因蒸騰失水後將從導管中奪取水分,由於導管中水柱是連續的,水分沿導管上升。由於植物體內水分子內聚力約達30.4Mpa,水柱張力僅為2~3Mpa,水分上升阻力約為1.8Mpa,因此,蒸騰—內聚力—張力的相互作用能使水分沿導管上升至100m以上的高度。此外,導管和管胞的細胞壁有親水性,水分子吸附於管壁上對水柱沿管壁上升起著虹吸作用。
『伍』 圖一的兩個實驗裝置是用來觀察植物的蒸騰作用的,你認為哪個實驗裝置更加合理
關於「插入圖片」,請參閱http://..com/question/357876238.html?an=0&si=2
——回答「網路知道」需要圖片來加以輔助說明時,可選擇「插入圖片」按鈕。(只有二級及以上用戶登錄後可以插入圖片)對於網路知道的一級新手,可以把圖片放在自己的網路相冊中,然後在網路提問的輔助說明中給個圖片的鏈接就可以了。
您只能上傳本地電腦中的圖片,對於網上的圖片,可以先下載到本地,然後再進行上傳。
可上傳的圖片格式將限於JPG、GIF、PNG和BMP,最大為3M。
點擊提問或回答頁面輸入框邊上的「上傳圖片/插入圖片」→「瀏覽」→選擇圖片→ 「確定」。
圖片上傳後不會立即顯示出來,過一會才能看到。 而且你一個問題只能上傳一張照片。
贊同 ifbdfc !蒸騰不同於蒸發,只應罩住葉片部位。
『陸』 蒸騰作用的裝置
(1)ABC三盆塑料袋內壁有許多水珠出現,A、C中水珠較B多,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D沒有葉片,因此基本上沒有水珠.
(2)AC因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裡面,水蒸氣有可能來自土壤中的水分.要驗證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所以設計對照時應有唯一變數是有無葉.B號塑料袋內的枝葉保持完整,因此蒸騰作用最旺盛;D塑料袋內的枝條除去其全部葉片;該實驗說明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其變數為有無植物的葉.
(3)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氣孔是氣體進出的門戶,氣孔主要在葉的表皮細胞中,氣孔主要在葉的表皮細胞中,因此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4)A、選擇陰雨天移栽植物,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B、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枝葉,為了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C、對移栽後的植物進行遮陽,為了降低蒸騰作用,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D、植物經過了一個晚上的呼吸作用,如果是在夏天晚上,植物的氣孔會張得更開,更加消耗氧氣和有機物,這個時候,在夏天早上澆水來提高它的光合作用使植物長得更健壯,所以夏天早上澆水利用的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如果傍晚給植物澆水在水多時,植物的根無法呼吸或減弱呼吸(澆多了水植物會死也是這個原因),從而抑制它的呼吸作用,沒有運用了蒸騰作用原理.
故答案為:(1)ABC的塑料袋內都有大量水珠出現,D沒有;
(2)B;D;葉;
(3)葉;
(4)ABC.
『柒』 呼吸作用實驗(初一生物)
防止在呼吸作用的同時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澱粉
1.驗證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來驗證植物的蒸騰作用,需要改動的是×貌似是把實驗裝置封起來,記不得×.原因是保證燒杯壁上的水分只來自於植物的×蒸騰作用×,並把此裝置放在光下.
2.植物的蒸騰散失水分的過程是水分先進入根、莖、葉的×導管×,然後進入葉肉細胞之間,通過×氣孔×排放到大氣中,這一過程受到葉表皮中×保衛細胞×的控制.
3.馬鈴薯可利用莖進行無性繁殖,但如在右面分化中管理不善,則會引起爛根,其根本原因(B)
A.細胞呼吸作用受阻 B.根細胞吸水過多
C.光照不夠充分 D.缺乏營養
4.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變得枯萎發黃的原因是(B)
A.根細胞吸水過多 B.根細胞不能從土壤中吸水
C.根不能將水向上運輸 D.根呼吸加快,釋放能量過多
5.A.B.C.D四位同學到李爺爺家做客,李爺爺興致勃勃的告訴他們,今年是大豐收.種的蘿卜、藕最大的重約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幾千克,四位同學就此發表了各自的意見,請你判斷出正確的結論(D)
A.蘿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應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則是水和無機鹽
B.蘿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應是二氧化碳和水
C.蘿卜原材料是水和無機鹽,藕是水和泥池中的營養物質,而冬瓜則是二氧化碳和水
D.蘿卜冬瓜和藕原材料主要有水和無機鹽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捌』 植物體能進行蒸騰作用.那麼,哪些器官能進行蒸騰作用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麼呢下圖是為你提供的探
(1)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活的植物體內通過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大氣中的過程.因此必須選帶葉的植物,而甲、乙圖用塑料袋將植物連同盆土一同罩住,這樣塑料袋內壁的水珠是否來自葉片的蒸騰作輪廳用就不能確定,故選丙丁圖;
(2)(3)(4)而我們要驗證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所以探究實驗我們設計對照時應有唯一變數--有無葉.因此實驗中可以提出的問題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麼?實驗的假設為: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實驗中設置的變數是有無葉仿答.
(5)同時我們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如圖甲用塑料袋將植物連同盆土一同罩住,這樣塑料袋內壁的水珠是否來自葉片的蒸騰作用就不能確定,因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裡面,水蒸氣有可能來自土壤中的水分.只有丙丁可以進行比較最好.通過丙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套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扎緊袋口,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出來,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蒸騰作用,所以這些小水珠主要來自植物葉的蒸騰作用;所以實驗結論為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
(6)氣孔不但是氣體交換的「窗口」,而且是體內水分散失的「門戶」.葉片表皮有兩種細胞構成:一種是保衛細胞,一種是表皮細胞.表皮細胞相互嵌合,形狀不規則;保衛細胞呈半月形,成對存在,中間有氣孔.故6是氣孔.由於上表皮直接接備桐慧受陽光的照射溫度比下表皮相對較高,葉片中的水分比較容易從上表皮的氣孔散失.要使實驗得到預期效果,必須把裝置放在溫暖且有光照條件的地方一段時間.
故答案為:
(1)丙、丁(2)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麼?(3)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4)葉的數目(有無)(5)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6)光照
『玖』 下圖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個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l)在A、B兩個裝置中,塑料袋內水珠較多的是_A__,其原因是_A裝置內的植株有葉片,蒸騰作用較強。
(2)比較C、D實驗,__C_實驗能更准確地測定植物體散失的水分。其原因是__C實驗裝置只是植物散失的水分,而D裝置中,散失的水分不只是植物的,還有花盆中土壤散失的。
『拾』 植物體能進行蒸騰作用.那麼,哪些器官能進行蒸騰作用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麼呢下圖是為你提供的探
(1)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活的植物體內通過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大氣中的過程.因此必須選帶葉的植物,而甲、乙圖用塑料袋將植物連同盆土一同罩住,這樣塑料袋內壁的水珠是否來自葉片的蒸騰作用就不能確定,故選丙丁圖;
(2)探究實驗我們設計對照時應有唯一變數--有無葉.因此實驗中可以提出的問題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塵凳吵什麼?
(3)實驗中設置的變數是有無葉.
(4)氣孔不但是氣體交換的「窗口」,而且是體內水分散失的「門戶」.葉片表皮有兩種細派侍胞構成:一種是保衛細胞,一種是表皮細胞.表皮細胞相互嵌合,形狀不規則;保衛細胞呈半月形,成對存在,中間有氣孔.故6是氣孔.由於上表皮直接接受陽光的照射溫度比下表皮相對較高,葉片中的水分比較容易從上表皮的氣孔散失.要使實驗得到預期效果,必須把裝置放在溫暖且有光照條件的粗跡地方一段時間.
故答案為:(1)丙、丁;
(2)植物體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嗎?
(3)葉的有無;
(4)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