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技小發明
自動澆水器
我的家中養有許多花,家人在家的時候澆花還算方便,可是在黃金周期間,全家人外出了,花放在家中,一周沒人澆水,旅遊回來,花都蔫了,給家人添加了不少煩惱。為此我想發明一個可以自動連續向花澆水的裝置。
結構:這個自動澆水器的結構如右下圖,由小水箱、彎折的粗軟管、醫用輸液軟管及滑輪裝置(可用廢棄的吊瓶輸液用的軟管等製成)等組成。其中輸液軟管與水龍頭相連接(水龍頭水可適當調小些),水流速度由滑輪裝置來控制,軟管的另一端連接一個較小的儲水箱(也可由塑料瓶等改制而成),儲水箱上端留一個穿輸液軟管的小孔,其餘部分密封,水箱底部有一個較大的洞,其餘部分也密封,一根較粗的軟管從此洞穿入,在水箱中彎折。
原理及使用方法:把此裝置懸掛在需要澆水的花上,水龍頭中流出的水通過輸液軟管滴入下面的小水箱(水流量可控制),當下面小水箱中的水淹沒從底部伸入的彎折的軟管時,小水箱中的水因為虹吸現象就被全部抽出,從而給花自動澆水一次,如此循環不斷。每次的澆水量和澆水頻率可由輸液軟管上的滑輪裝置和小水箱的大小來共同控制。如果通過滑輪裝置調整好軟管中水滴的速度,並選擇好水箱的大小,不僅可以實現自動澆水,還可實現定時澆水(如在早晨或傍晚為花澆水)。
優點及創新點:經實驗,這個自動澆水器效果好,結構簡單,成本極其低廉,實用性強,人人均可自製完成,可實現自動澆水和定時澆水,不僅為養花人解決了出門沒人澆花的難題,而且還可廢物再利用,有利於環境保護。
備註:如果家中水龍頭離花盆位置遠,可採取一個辦法予以解決:即增加一個可密封大水箱,把與水龍頭相連的軟管改為與大水箱相連,這樣當外出時,只要向大水箱中加足量的水,就可實現自動為花澆水的目的。
——本人原創
B.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27篇)C. 花盆自動澆水的簡易裝置有哪些
1、先准備:塑料瓶、一雙筷子、膠帶、美術刀(刀子就行)、剪刀。
D.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搭棗梁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感知吸管的位置與噴壺噴水的現象的關系。
2、樂意隨著發現不斷地參與探索,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慾望。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幼兒人手一個裝有水的瓶子、吸管、橡皮泥。
2、三張圖表。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幼兒對製作小噴壺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給小花,小草澆過水嗎?平時是怎麼澆水的?用什麼工具?
2、老師也做了一個澆水的工具,這噴壺使用什麼材料做的?怎麼讓噴壺噴出水來?
3、教師交代規則:用正確的方法握住瓶子,放正、不傾斜。提醒幼兒記住自己的瓶子上的號碼。
二、幼兒嘗試製作小噴壺。
1、幼兒製作,用吹的方法讓噴壺吹出來。
2、集中交流分享:(將瓶子分兩邊放好—成功的,還沒有成功的)
(1)先請製作成功的幼兒介紹:你是怎麼做的?你的小噴壺為什麼能噴出水來?
(2)你覺得為什麼噴不出水來呢?
(3)請幼兒上來示範,教師小結:請幼兒觀察瓶蓋小孔的大小,並用吸管演示,讓幼兒感知小孔的大小。
(4)請剛才沒吹出來的岩弊小朋友利用教師所提供的材料想辦法讓小水壺噴出水來,已經噴出的小朋友幫助他們。
三、猜測,吸管的位置與噴水現象的關系。
1、現在我們小水壺都噴能噴出水來了!
2、出示三張圖表,先看看,你覺得這樣水會噴出來嗎?這三種情況你都去試一試,你又會有新的發現。
3、幼兒再次操作、探究。
4、集中討論分享,提升知運經驗:
(1)你試過嗎?說說你的發現?
(2)驗證幼兒的猜測,引發觀察和思考。
(3)小結:為什麼小水壺會噴出水來?我們再往吸管裡面吹氣的時候空氣會跑進去,形成壓力水就會從另一個小孔跑出來,所以當我們把吸管插進大空中時空氣會從大孔中跑出來,水也就出不來了。
四、活動延伸
用自己製作的小噴壺去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澆水吧!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和游戲,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2、指導生活中的疊放物品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3、願意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合作時尊重他人的意見。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五種顏色的積木、餐具若干,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積木,引發孩子的興趣。
教師:老師帶來了很多積木,我們今天來玩堆積木游戲,你們想玩嗎?
2、通過游戲,初步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這是老師堆的積木塔,大家要接受我的過關大考驗才能玩游戲哦!教師出示不同顏色或形狀搭成的4層積木塔。
第一關:引導幼兒分別從上至下,從下至上數分別是什麼顏色什麼形體?如第一層是紅色立方體形狀的。
第二關:這一層積木的上面一塊和下面一塊積木分別是什麼顏色和形狀的?(指著中間的一塊問)
第三關:請仔細觀察這個積木高塔,記住每一塊積木的疊放順序。然後教師用布把積木塔蓋住,讓幼兒四人一組回憶積木塔疊放順序搭出一座一模一樣的積木塔。
3、幼兒展示操作的結果,看一看與老師有什麼不同?並請幼兒描述某一塊積木的上面和下面分別是什麼顏色和什麼形狀的積木。
4、通過實際操作引發幼兒發現疊放物品的好處。
——四組變兩組,兩組的積木合在一起,想辦法把這些積木搭起來,思考怎樣搭最高。
——活動快結束了,咱們把積木都放回籃子里吧,(教師隨意放,結果積木放不下)積木放不下,有什麼辦法讓積木放得下呢?啟發孩子疊放整齊。
5、發散孩子思維,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疊放的。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發現把物品一個一個地疊放在一起就會比較節省空間,同時也很整齊。但疊放時小朋友也要注意哦,有的物品是不能疊放太高的,如家裡的陶瓷碗,如果太高容易歪倒,就會把碗打破。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通過闖關游戲的形式進行,孩子都很感興趣。從活動中孩子的表現看,孩子對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都很明確,能清楚地分辨從上往下數與從下往上數的位置關系。在這個活動中我還注重一點就是根據我班孩子合作能力比較差這一點,所以我設計的這個活動大多數都是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如在第二個環節的闖關游戲,從4人到8人一組,在第一次游戲時有個別喜歡表現的孩子(鍾鎮陽、陳朗)不理同組的同伴,自己拿了積木就搭,結果他們組是最後一個完成的,於是我與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為什麼?引導孩子商量著怎樣合作完成任務。在後面的兩個闖關游戲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商量合作完成任務,而且每一次完成任務後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在最後一個環節與孩子一起發現生活中疊放的物品時,孩子們的發言也非常積極,也發現了疊放的好處,如佔用的空間少,又美觀等。
從這個活動的效果看,孩子對空間位置都比較熟悉,疊放的物品會比較節省空間,同時也很整齊的道理孩子也懂,如果能把重點放在實踐學習如何利用空間位置上,如讓孩子擺放積木,讓孩子思考怎樣擺放可以裝得最多,把各種不同大小的玩具放進櫃子的那一層最合適等,對我班的孩子挑戰性會更大一些。
活動目標:
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每一幅圖的圖意,理解「一共」的含義。
學習在田字格中記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與握筆姿勢。
能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講述自己的意見。
活動准備:
教具:三幅實物圖,貼絨數字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三幅圖。
A:黑板上有幾幅圖?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每幅圖用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3幅圖用三句話講。請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
B:第三幅圖小朋友為什麼要說「一共有三隻貓」,「一共」表示的是什麼意思?這里是誰和誰合在一起「一共」呢?
學習書寫算式。
A:「誰會用一道算式記下這件事?幼兒說教師記錄。
B:「誰能說出這道算式是怎樣表示這件事的?」我們一起把這道算式讀一遍。
C: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這道算式的`數字寫在什麼格子里?符號呢?
小組活動看三幅圖記加法算式(數學畫冊)教後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能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每一幅圖的圖意,並且理解「一共」的含義。在田字格中記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與握筆姿勢。
活動設計背景
蔬菜是人們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食物,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營養素。隨著家庭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所吃的食物也更豐富多樣,不可否認雞、鴨、魚、肉等食品對幼幼兒的誘惑遠遠要比蔬菜強烈的多,年輕的父母也認為水果可以替代蔬菜的營養。在幼兒園用餐的時候,總會看到有些幼兒不喜歡吃蔬菜,久而久之養成飲食單一,挑食的不良習慣,幼兒的營養和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我們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蔬菜」這一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徵。 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2了解蔬菜的用途與特點,鼓勵幼兒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蔬菜好吃有營養。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猜謎、多媒體課件、游戲體驗及品嘗蔬菜沙拉,讓幼兒能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 。
活動難點: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明確蔬菜好吃有營養。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胡蘿卜,黃瓜,白菜,土豆,菜花,芹菜,茄子,蔥,韭菜,菠菜,油菜等
經驗准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教具准備:展示蔬菜的多媒體課件及打扮好的蔬菜寶 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情境:老師和小朋友游戲)
1、小朋友最喜歡和老師一起玩游戲了,今天有一群可愛的蔬菜寶寶來做客了。一起來歡迎他們吧!
(教師出示真備好的各種蔬菜,小朋友說出蔬菜的名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蔬菜寶寶打招呼)
2、幼兒觀看各種蔬菜圖片或實物:
教師提問: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寶寶?你喜歡吃哪一種蔬菜?這些蔬菜中,可以吃的部分是什麼?
(幼兒自由交流)
3、認識蔬菜的根,莖,葉等各部分名稱:
(出示擬人化的手法裝飾蔬菜,讓幼兒體會認識根—腳,莖—身體,葉—手。)
出示一副完整的植物生長圖,知道植物的身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二、猜謎游戲(課件演示法):逐一出示各種蔬菜寶寶,通過猜謎游戲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樣。
1、紅漆桶,地下埋,綠的葉子頂上栽,切開紅漆桶,清涼可口好小菜。(胡蘿卜)說一說胡蘿卜的樣子?(形狀、顏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師告訴小朋友胡蘿卜還有「土人參」之說。因為胡蘿卜中含有澱粉酶,能助消化,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吃胡蘿卜可以補充維生素。
提問:(1)我們應該吃它的哪一部分?(根)
(2)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可以吃它的根?
(蘿卜, 蓮藕、芋頭,山葯。)
2、猜謎語:瘦長的身材,翠綠的皮膚,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別人。(黃瓜)那我們應該吃黃瓜的哪一部分?(果實)還有什麼蔬菜是吃它的果實部分?(番茄。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豆莢)。
3、看圖中是什麼蔬菜?(白菜),老師可以說說白菜的樣子。我們該吃它的哪一部分?(葉)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吃它的葉。(菠菜、油菜)
4、提問:這是什麼 ?(土豆也叫洋芋或馬鈴薯)。土豆發了芽時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圍的肉削干凈,才可以吃。我們吃它的莖。
5、考考小朋友:小朋友們,平時吃我的哪一部分?
(屏幕出示幾種常見蔬菜,幼兒交流討論)
三、了解蔬菜的營養價值,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教師小結:蔬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多吃蔬菜有助於身體健康,能使我們長得更高更快更聰明,因此。平時不能挑食。
四、游戲體驗:分類游戲:《找朋友》
給每個幼兒提供一個蔬菜寶寶,讓幼兒根據蔬菜的特徵找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蔬菜娃娃是吃什麼部分的,然後聽音樂去找朋友。
五、品嘗交流:《蔬菜沙拉》:
教師出示用番茄。黃瓜。紅蘿卜做的沙拉,請幼兒品嘗,交流《蔬菜沙拉》的製作方法,讓幼兒品嘗,逐步意識到多吃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
六、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蔬菜沙拉,鞏固對蔬菜的認識,活動結束。
活動一: 踩氣球
利用資源:
水池
參加對象:
10個大班家庭
目標:
①鍛煉幼兒小腿肌肉; ②培養幼兒勇敢精神和合作能力。
准備:
氣球若干、氣筒10隻、毛巾若干、塑料筐20隻
玩法:
一、活動身體:重點腳及小腿按摩。
二、吹氣球:母(父)子合作吹氣球,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哪個家庭吹得多。(讓幼兒數數,比較,給最多家庭發一樣小獎品)
三、水中踩氣球:
1、 把氣球仍進水池裡:母(父)子比賽,看誰仍得遠。
2、 踩氣球:母(父)子在水中踩氣球,數一數,踩破了幾只氣球?
四、放鬆身體:用毛巾擦小腿,母(父)子互相交流。
建議:
為幼兒准備好更換的褲子。
活動二:摘果子
利用資源:
大樹
參加對象:
個中班家庭
目標:
1、練習向上跳躍的動作。
2、通過練習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和動作的協調性。
准備: 自製水果若干掛在樹枝上,略高於幼兒、家長一手臂。籃子20隻。
玩法:
一、活動身體:重點下肢運動
二、摘果子:
1、看一看樹上有什麼果子?
2、按家長的要求摘不同數量、不同的果子。
3、母(父子)子一起摘果子。在規定時間內比賽哪個家庭摘得最多。
三、數果子:數一數誰摘得多,一共摘了多少只。
建議:
教育幼兒愛護樹木,不拉樹枝。
活動目標
學習8的組成與分解,掌握8的7種分合式。
理解8的加減。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已經掌握2—7的分合。
課件准備:「去游樂場」情景圖片;「8的分合」組圖;「游樂場真開心」情景圖片。
活動過程
出示情景圖片「去游樂場」,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經驗嘗試8的分合。
——今天熊貓奇奇和妙妙去游樂場玩,售票員說,小朋友必須通過一個智力關卡才能進入游樂場。
——原來是要說出8的分合式,你能試試嗎?
小結:8有7種分合。
出示組圖「8的分合」,引導幼兒理解8的加減算式。
——8可以分成1和7,所以1和7合起來是8,我們可以得出算式1+7=8,根據算式的互換規律,可以推出另外一個算式7+1=8。根據8的分合和加法算式,我們可以得出算式8—1=7,根據算式的互換規律,可以推出另外一個算式8—7=1。(依次類推說完8的所有加減算式)
出示情景圖片「游樂場真開心」,鼓勵幼兒根據圖片提示寫出算式。
——我們幫助奇奇妙妙進入了游樂場,他們玩得真開心呀,我們來看看游樂場的小道具的排列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吧!
——這些道具列成算式可以怎麼寫呢?
組織玩游戲「拍拍手」,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8以內的分解與組成。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老師先說一個數字,然後拍手,老師拍完你們拍,你們拍手的次數與老師拍手的次
數合起來要是老師說的數。比如,老師說5,拍手3下,你們就拍手2下。
2、教師說數字「2—8」,帶領幼兒玩游戲。
設計意圖:
給孩子們上了一節「中國真了不起」的課,孩子們異常興奮。休息時,孩子們總在說:「我們中國真了不起,我們中國真偉大。」為了鞏固幼兒的這種民族自豪感,結合了本班「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主題,同時也結合了我們大班子課題《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意識》,我選擇了盤扣這個小中見大的點,旨在通過這次活動鞏固幼兒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對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同時,也為了達到課題研究的目的,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我設計了此次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盤扣,重點認識一字扣、蝴蝶扣、琵琶扣、雙鳳扣等幾種常見的盤扣。
2、欣賞盤扣的藝術造型,知道盤扣是我們民族服裝專用的一種鈕扣,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
3、能愉快地參加探索簡易盤扣的製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索能力。
活動准備:
1、鑲有盤扣的各色服裝。
2、彩色的、造型各異的盤扣圖片及實物若干,布置一個盤扣大世界。
3、可供幼兒探索的綵帶、布條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民族音樂,讓幼兒欣賞模特隊的表演,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今天,我們小小模特隊的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好看的節目,好嗎?
(欣賞時裝表演)
模特隊的小朋友表演得真精彩!看完後,我想問問小朋友,你發現了什麼?
幼a:我發現她們的衣服很漂亮。
幼b:我發現她們表演的很好。
幼c:我發現她們衣服的鈕扣跟我們的不一樣。
……
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今天,模特隊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就是各種各樣的民族服裝,她們身上的鈕扣是用綵帶或者布條盤成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盤扣。
點評:設計這一環節,是讓幼兒初步接觸盤扣,為後面的探索活動打下基礎。初次接觸這種新鮮的鈕扣,而且又是身邊的小朋友通過表演帶給她們的,幼兒很感興趣。
二、探索活動一:通過愉快探索,認識幾種常見的盤扣
1、參觀「盤扣大世界」,探索盤扣的材料、形狀。
我們今天認識了盤扣,下面老師要帶我們到一個很美的地方。你們聽:
(畫外音: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盤扣大世界」,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盤扣和圖片,小朋友們盡情欣賞吧。)
哇,多美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幼兒分散探索,教師見機指導。)
小朋友可以看一看盤扣到底是什麼做的,摸一摸它們,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好朋友。
(幼兒繼續探索,並能互相交流。)
(畫外音:「盤扣大世界」參觀時間到此結束,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盤扣帶回家。)
點評:通過看看、摸摸、講講,增強了幼兒的探索意識、交流意識,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2、交流「盤扣大世界」所見,建構盤扣的基本知識。
剛才我們在盤扣大世界看到了那麼多的盤扣,真的好美呀!我們小朋友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盤扣,告訴老師你喜歡什麼盤扣?為什麼?
幼a:我喜歡這種像孔雀的盤扣,因為我喜歡孔雀。
幼b:我喜歡這種盤扣,它是用花布做的。
幼c:我喜歡這種像蝴蝶的盤扣,因為蝴蝶很美麗。
幼d:我喜歡這種像琵琶的盤扣,我家就有一個琵琶。
幼f:我喜歡的盤扣是綠色的,像一棵白菜。
……
我們小朋友有這么多喜歡的盤扣,它們都是用布或者用綵帶做的,也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真漂亮。但她們還沒有名字呢,我們來給她們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老師喜歡這種像蝴蝶的盤扣,我給他起個名字叫蝴蝶扣。
幼a:我的這種就叫孔雀扣。(也可以叫鳳凰扣,因為兩邊都像,還可以叫雙鳳扣)
幼b:我給它起個名字叫琵琶扣。
幼c:我的這個盤扣像我們寫的「一」字,我叫它一扣。(一字扣更好聽是不是?)
……
點評:讓幼兒交流她們喜歡的盤扣,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在交流中,他們逐步建構了盤扣的基本知識,通過交流,孩子們的探索意識也得到了空前高漲。
E. 陽台上種了很多花花草草,要去出差沒人澆水,有什麼可以自動澆水的裝置
都市快節奏的生活,難免出現幾天不在家的情況。對於那些陽台上的盆栽或蔬菜,幾天不澆水卻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學會教您的這幾種簡單的自動陽台澆水妙招,你就可以放心的將你的花花草草們留在家裡了。
【1、塑料袋自動澆水法】
這個方法極其簡單,用到的材料家家都有。您只要將塑料袋裝滿水,用牙簽在下面扎一個小洞(一定不能太大的洞),再將塑料袋口扎緊放在盆里,此時水會緩緩流出,基本上幾天不澆水植物都可以活得很滋潤。
【2、花盆套種自動澆水法】
在花盆底部的出水口放進一根寬的棉布條,再將花盆套種在容器中,花盆和底下的容器之間必須要有一個存水空間。底部裝上足夠的水,形成一個蓄水池,棉布緩慢的將水吸進花盆的土裡,您只要每個星期給底下的容器加滿水就可以了。
b.用一根棉線從瓶蓋中穿過,將上半部分倒扣在可樂瓶的下半部分。
c.瓶底放上枯枝爛葉,防止堵塞出水口,也有一定吸附水的作用,腐爛後還是很好的有機肥。
d.裝滿土,澆水時水就會滲漏到瓶底,通過棉帶緩慢吸水到土中,這樣一個簡單的自動澆水的花盆就做好了。
以前用這種方法種過草莓,效果相當不錯。如果你用大一點油瓶效果更好。甚至你可以用兩個油瓶,同樣的原理來製作,這樣可以保持更長時間不用澆水。
F. 自動澆花器的原理
自動澆花器的原理是利用氣壓差,然後將自動澆花器裡面的水給它自動滴到花專裡面,屬這樣的話可以讓花能夠更好的吸收水費。更充足的吸收營養。
當室外表面空氣壓力大於室內表面時,壓力差定為正值;反之為定負值。壓力單位以帕(PA)表示。也泛指壓力差就是物體兩側所受壓力的差值。
壓力差的主要用途:利用真空所產生的壓力差,帶動氣體流動產生的吸力,進行工作。
(6)大班活動認識自動澆水裝置擴展閱讀
氣壓計算方法
通常有平衡條件法和牛頓運動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計算 而且有時測的值不準,一切都應以實際為准)。
1、在托里拆利測出了氣壓後,人們通過公式p=F/S,求出了在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有多少的質量。再套用空氣的密度,求出體積,再除以質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氣圈頂部的距離。
2、已知:氣體體積、物質的量、絕對溫度時,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氣體壓強(其中R是常數,R=8.314帕·米3/摩爾·K或R=0.0814大氣壓·升/摩爾·K)。這個公式還有變形公式pV=mRT/M、p=ρRT/M。
3、p=ρ水銀gh 【水銀密度*9.8*水銀柱高=標准大氣壓】
G. 自動盆栽花卉澆水器怎麼製作跪求解決方法!!!!!!!!!!!!!!!
自動澆抄水的關鍵裝置是襲干濕感應器。你這不好做
辦法一、你如果出門,可以把花盆放在水盆中,適量放上水既可以
辦法二、利用毛巾的毛細現象,把毛巾打濕,一頭放在水桶中,一頭放在花盆的盆土上,水桶中水的高度和花盆的盆土高度基本一致,不可過高過低。
H. 《灑水車》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激握,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灑水車》大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的旋律和兒歌,用身體動作表現灑水車。
2、能遵守游戲規則,嘗試進行游戲創編。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體驗游戲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熟悉音樂的旋律和歌詞,用身體動作表現灑水車。
活動難點:能遵守游戲規則,嘗試游戲創編。
活動准備:
1、灑水車的頭飾2個,小動物的頭飾20個。
2、音樂:《灑水車》,灑水車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激發興趣
1、完整欣賞音樂一遍。(邊聽邊隨教師做動作。)
2、提問明指慶:小朋友從音樂中聽到了什麼?你們猜音樂中唱的是什麼車?
二、欣賞圖片,了解灑水車
1、出示灑水車的圖片,讓幼兒了解灑水車,知道灑水車的作用。
——從圖片中我們看到的灑水車是怎樣灑水的呀?
——當灑水車向上灑水時我們要怎麼躲過呢?向下灑水的時候呢?四周灑水時怎麼辦呀?(幼兒回答,教師再小結。)
2、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叫做《灑水車》的游戲。
三、玩音樂游戲
1、規則:幼兒扮演小動物們,教師扮演灑水車,小動物們要穿過有灑水車的馬路,到公園去玩耍,音樂前半部分兩者做一樣的動作,當音樂到「淋濕衣服別怪我」時,灑水車開始灑水,小動物們躲避灑水車穿過馬路。(當灑水車向高高的遠處灑水時,小動物們要蹲下來變成小矮人通過,向低處灑水時,小動物們要跳起來通過,當灑水車向四周灑水時,小動物們要立馬擺一個造型定住,沒有擺好造型定住的小動物要接受懲罰。)幼兒扮演灑水車反復游戲。
2、開始游戲
(1)教師扮演灑水車,幼兒扮演小動物,音樂前半部分師幼一逗遲起做開車狀逆時針走。當音樂到「淋濕衣服別怪我」時,教師開始灑水,幼兒矮下身子或跳起來躲過灑水車。當老師向四周灑水時,幼兒擺姿勢定住,一旦動了則要接受懲罰。
——小朋友們,這個游戲好不好玩?那麼你覺得灑水車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幼兒嘗試對游戲進行創編。)
(2)第二遍游戲:一名幼兒扮演灑水車,其它幼兒扮演小動物,游戲繼續進行。(教師在旁邊觀察和指導幼兒游戲。)
(3)第三遍游戲:兩名幼兒扮演灑水車,其它幼兒扮演小動物,游戲繼續進行。(教師在旁邊觀察和指導幼兒游戲。)
四、游戲結束
1、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放鬆運動。
2、開著我們的灑水車回活動室與其他幼兒分享快樂的情緒。
活動反思:
本節音樂游戲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欣賞音樂,體驗夏天玩水游戲的樂趣,考慮到幼兒在平時音樂游戲中的表現,活動開始我首先通過談話:「夏天很熱,小朋友最喜歡玩什麼?」引出活動的內容,然後通過讓幼兒扮演灑水車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不但在學唱歌曲中非常投入,在游戲時也是一個個興致勃勃。
通過本節活動我覺得對於幼兒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幼兒積極參與,就必須從活動開始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有趣的引導主動讓幼兒投入進來,否則適得其反。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蹲下、走、躲閃和跳躍能力。
2、體驗游戲的歡快情緒,願意參與游戲並遵守游戲規則。
3、了解灑水車的用途。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准備:
《灑水車》音樂、圖譜,環形馬路場地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激發興趣
完整欣賞音樂一遍,提問:小朋友從音樂中聽到了什麼?你們猜音樂中唱的是什麼車?(灑水車)灑水車是干什麼的?
二、欣賞圖譜,動作表現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了解灑水車,並嘗試用動作表現灑水車。
2、跟音樂做動作表現灑水車。
三、快樂游戲,鞏固歌曲
幼兒扮演路人,教師扮演灑水車,路人要穿過有灑水車的馬路,到公園去玩耍,音樂前半部分兩者做一樣的動作,當音樂到灑水車灑水時,灑水車灑水,路人躲避灑水車穿過馬路(當灑水車向高高的遠處灑水時,路人要蹲下來變成小矮人通過,向低處灑水時,路人要跳起來通過,當灑水車向四周灑水時,路人要立馬擺一個造型定住,沒有擺好造型定住的路人要躲避灑水車一次。)
幼兒扮演灑水車反復游戲。
四、開著我們的灑水車回活動室與其他幼兒分享快樂的情緒。
活動反思:
首先,讓幼兒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旋律,熟悉歌詞。教師用自己的熱情渲染幼兒,激發幼兒繼續聆聽的願望。接著以圖譜的形式讓幼兒直觀感受灑水車的動作,配上歡快的《灑水車》音樂讓幼兒更好的感受歌曲的節奏。然後發揮幼兒的想像,自編動作跟音樂表演灑水車,讓幼兒的主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在幼兒對音樂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後,開始分角色的游戲活動,通過穿過有障礙(灑水車灑水)的馬路去公園玩耍,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在這個環節幼兒學會了躲避灑水車,學會遵守游戲規則。游戲輪換角色反復進行,幼兒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感受音樂與游戲的快樂。最後邀請幼兒開著灑水車回活動室將我們的快樂分享給其他的同伴。
游戲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能夠根據游戲規則愉快的游戲。
2、能根據音的高低做不同的肢體動作,發展聽辨和創意能力。
游戲准備:
《高人矮人》音樂,灑水車
游戲過程:
一、第一次游戲
1、幼兒聽音樂
師:來寶貝們,找到一個小點點站好,今天我們來聽著音樂玩一個灑水車的游戲,游戲前請你們聽聽看,灑水車是怎樣灑水的(音樂起)。
2、教師示範
3、幼兒游戲(基本玩法):幼兒扮演路人,教師扮演灑水車,路人要穿過有灑水車的馬路,到公園去玩耍,音樂前半部分兩者做一樣的動作,當音樂到灑水車灑水時,灑水車灑水,路人躲避灑水車穿過馬路(當灑水車向高高的遠處灑水時,路人要蹲下來變成小矮人通過,向低處灑水時,路人要跳起來通過,當灑水車向四周灑水時,路人要立馬擺一個造型定住,沒有擺好造型定住的路人要躲避灑水車一次。)
4、教師總結評價
二、第二次游戲
1、游戲方法:幼兒扮演灑水車,其他路人聽辨音樂做出不同的肢體動作。
2、教師總結評價
3、第三次游戲
1、游戲方法:(1)幼兒扮演灑水車,其他路人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做出相應動作。
(2)幼兒自由組合做創意造型。
2、教師總結評價
四、游戲結束。
幼兒園, 灑水車, 聽音樂, 教學, 游戲
活動目標:
1、接觸謎語歌曲,能初步唱准曲調,唱清歌詞;
2、通過模仿灑水車的`呼叫聲以及游戲活動,感知灑水車的特點;
3、能與同伴協調一致地游戲,控制自己不與同伴發生碰撞。
活動准備:
1、活動前豐富有關灑水車的知識
2、灑水車幻燈片
活動過程:
1、音樂《蜜蜂做工》導入
(1)老師帶領幼兒模仿勤勞的小蜜蜂飛來飛去,最後飛到自己的位置上;
(2)小蜜蜂真勤勞,你還知道誰也是勤勞的嗎?
(3)還有一些勤勞的人,他們經常開著一輛車子在馬路上灑水,他們開的是什麼車子呀?(灑水車)
2、感知灑水車
(1)(幻燈片)看看,這些都是灑水車,你在馬路上見過它們嗎?
(2)它後面背的大大的是什麼呀?(大水壺)
(3)大水壺里裝的什麼呢?用來干什麼的呀?(澆馬路)
(4)灑水車還會唱歌呢,你知道它是怎麼唱的嗎?(嘟嘟嘟)一起來學一學。
3、學習歌曲《灑水車》
(1)念謎語熟悉歌詞內容,引導幼兒集體模仿灑水車有節奏的呼叫聲
(2)集體有節奏地念歌詞
(3)教師范唱幼兒學唱
(注意唱准歌詞,老師可以通過手勢提醒的方法,重點幫助幼兒唱准歌曲中的低音部分)
(4)幼兒跟唱幾遍後獨立完整演唱數遍
4、游戲活動《灑水車》
游戲方法:灑水車司機在中間邊開邊唱歌曲,其餘幼兒圍成圓圈隨音樂有節奏地拍手,灑水車司機做澆水的動作時面對司機的幼兒必須立即躲閃,司機如果自轉澆水所有幼兒都必須跑回座位。
游戲開始時由老師扮司機,游戲數遍後可由幼兒來扮演司機。
活動目標
1、知道用水壺接水,並隨意將水灑在地面上。
2、觀看水從水壺中流出來及地面上的水跡對這現象產生好奇。
3、體驗灑水和美化環境的快樂。
4、探索、發現生活中灑水車的特徵。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將水灑在地面上,盡量不弄濕衣服。
難點:對水產生好奇,說出灑出的圖案。
活動准備
小水壺若干 好聽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灑水車嗎?是怎麼樣子的?灑水車又是怎樣灑水的呢?今天我們也來做玩灑水車,清潔一下這里的地面吧?」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水壺
教師出示水壺,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處?它是從哪裡灑水的?
2、玩灑水車
1、師生共同給小水壺起名字-----快樂的灑水車「我們再馬路上見到的灑水車都很大,但是今天我們用水壺,水壺那麼小小,那麼我們就稱它快樂地灑水車吧!用為幫到別人會很快樂的。
2教師示範,教師將水灑在地面上,形成圖案,如:彎彎曲曲的小路、圓圈等。並請幼兒說這些圖案像什麼。
3、請幼兒手拿灑水壺在自來水籠頭下接水。(注意提醒幼兒接水時不將水龍頭開的太大,以免把衣服濺濕。)
4、放音樂,讓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小小灑水車進行灑水。(鼓勵幼兒大膽的灑出各種圖案,並引導幼兒說一說圖案的名稱。)把水壺中的水用完。
三、結束部分
1、「灑水車好玩嗎?那我們為什麼會用到灑水車呢?為了清潔地面所以才要用到灑水車的。那麼我們小朋友出去玩得時候要不要講衛生呀?小朋友們你們美化了我們的環境,你們高興嗎?
2、我們一起把小水車開回他們的家吧。
四、延伸
小朋友在音樂聲中把小水車送回家,並和老師一起收拾場地。
教學反思:
幼兒對此活動很感興趣,活動時非常的認真並能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在接水時也非常的有持續,就是在拿水壺的時候有點亂全部幼兒一涌而上,顯得有點亂,教師應分組進行拿水壺。在玩灑水車地過程中,幼兒只管自己灑水忘記了老師要求要說一說自己灑出的都是什麼圖案,這點教師應在旁指導。不過此活動效果還是挺好的,幼兒對灑水車的游戲充滿了快樂。並且也能簡單的懂得,要愛護環境,體驗到美化環境的快樂。
小網路:灑水車又稱為噴灑車、多功能灑水車、園林綠化灑水車、水罐車、運水車。
設計意圖:
現在搞雙創活動,孩子們在馬路上經常會看到灑水車在灑水洗馬路,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加上灑水車又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幼兒喜歡扮演灑水車,玩灑水車的游戲,同時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感受音樂、了解灑水車,我組織了這節音樂游戲《灑水車》。《灑水車》這首音樂節奏歡快,歌詞淺顯易懂,我讓幼兒直觀的欣賞音樂化了的灑水車,讓音樂和動作充分融合,讓幼兒更好的深入到游戲之中。
活動目標:
1.喜歡玩音樂游戲,願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2.遵守游戲規則,能聽辨樂曲曲式及特定音效,隨著音樂變化變換動作進行游戲。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會唱《灑水車》
2、《灑水車》音樂、環形馬路場地、灑水車頭飾、灑水道具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游戲
1、能聽音樂玩游戲,初步了解游戲規則。
傾聽音樂,講解各段音樂游戲玩法,並讓幼兒練習各段音樂的游戲玩法
2、開始游戲
配班教師扮演灑水車,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玩游戲
基本玩法:
幼兒扮演路人,教師扮演灑水車,路人要穿過有灑水車的馬路,到公園去玩耍,音樂前半部分兩者做一樣的動作,當音樂到灑水車灑水時,灑水車灑水,路人躲避灑水車穿過馬路(低音時,灑水車向高高的遠處灑水,路人要蹲下來編程小矮人通過;高音時,灑水車向低處灑水,路人要跳起來通過;特效音時,灑水車向周圍灑水,路人要立馬擺一個造型定住,沒有擺好造型定住的路人要躲避灑水車一次。)幼兒扮演灑水車反復游戲。
游戲進行三遍。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傾聽、感受音樂,在參與中了解游戲規則,熟悉游戲基本玩法。
評價重點:幼兒能否聽辨音樂,做出相應的動作和造型。
二、第二次游戲
玩法:變換各段音樂的順序,幼兒根據音樂做出相應動作。訓練幼兒聽辨音樂的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仔細聽音樂,在不同高、低音曲式節奏和特效音的變換中,快速反應做出相應的動作。
評價要點:幼兒能否在曲式變換中迅速做出相應動作和造型。
三、第三次游戲
玩法:當聽到高音時,幼兒做單腳跳動作,當聽到低音時,幼兒更加低地下蹲走,當聽到灑水聲時,立即找到好朋友兩人合作定造型。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在聽辨不同曲式變換和特效音中,運用單腳跳、兩人合作定造型玩游戲。
評價重點:幼兒能否在聽辨不規律的曲式和特效音的變換中,做出相應動作。
四、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本節音樂游戲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欣賞音樂,體驗夏天玩水游戲的樂趣,考慮到幼兒在平時音樂游戲中的表現,活動開始我首先通過談話:「夏天很熱,小朋友最喜歡玩什麼?」引出活動的內容,然後通過讓幼兒扮演灑水車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不但在學唱歌曲中非常投入,在游戲時也是一個個興致勃勃。
通過本節活動我覺得對於幼兒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幼兒積極參與,就必須從活動開始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有趣的引導主動讓幼兒投入進來,否則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