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攝影必考知識點
攝影必考知識點
攝影必考知識點,攝影專業一直都是處於很火的狀態,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同學,去開始接觸備考攝影專業了,而考試肯定要記知識點,下面就來看看攝影必考知識點有哪些內容吧。
1、DC:數碼相機,英文全稱:Digital Still Camera (DSC),簡稱:Digital Camera (DC),是數碼照相機的簡稱,又名:數字式相機。數碼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感測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的照相機。
2、DV:數字攝像機的標志。是Digital Video的縮寫,譯成中文就是數字視頻的意思,它是多家著名家電巨擘聯合制定的一種數碼視頻格式。
3、ASA:在攝影領域,ASA代表感光度,是一種美國制式。可以簡單的認為ASA等同於ISO(國際標准化組織又制定的標准)。
4、ISO:感光度,是衡量傳統相機所使用膠片感光速度標準的國際統一指標,其反映了膠片感光時的速度(其實是銀元素與光線的光化學反應速度)。
5、GB:中國感光度制式標志。
6、MC:照相機鏡頭多層鍍膜標志。
7、CCD:數碼相機的電荷耦合器件,為數碼相機的感光裝置。
8、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簡稱,液晶顯示器。
9、快門:控制進入照相機焦平面光線時間長短的裝置。
10、景深:當聚焦在某景物時,此處最清晰,該景物前後的清晰范圍稱景深范圍,簡稱景深。景深是指被攝景物中能產生較為清晰影響的最近點與最遠點的距離。
11、標准鏡頭:視角為50度左右的鏡頭之總稱。
12、短焦距鏡頭:短焦距鏡頭,即廣角鏡頭,它的水平視角一般大於30度,由於鏡頭的視角較寬,可以包容的景物場面較大,因此在表現空間環境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
13、長焦距鏡頭:長焦距鏡頭是指比標准鏡頭的焦距長的攝影鏡頭。長焦距鏡頭分為普通遠攝鏡頭和超遠攝鏡頭兩類。普通遠攝鏡頭的焦距長度接近標准鏡頭,而超遠攝鏡頭的焦距卻遠遠大於標准鏡頭。以135照相機為例,其鏡頭焦距從85毫米— 300毫米的攝影鏡頭為普通遠攝鏡頭,300毫米以上的為超遠攝鏡頭。
14、寬容度:寬容度是指膠片所能正確容納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圍。
15、顆粒度:顆粒度是指顯影後,膠片均勻曝光區域顆粒的統計分布。這種分布與鹵化銀晶體的幾何結構及其在感光層內的積聚有關。擴散光暈會降低分辨力,感光層厚度增加同樣會導致分界力降低。短波長光線對細節的再現優於波長較長的光線。
16、自然光:自然光又稱「天然光」,不直接顯示偏振現象的光。天然光源和一般人造光源直接發出的光都是自然光。它包括了垂直於光波傳播方向的所有可能的振動方向,所以不顯示出偏振性。
17、標准灰:18%反光率所產生的灰色影調,也稱V區中灰,是曝光的基準。
18、全色片:全色片是照相和電影攝取黑白負像的一種感光片。能感受光譜中全部可見波段,即赤、橙、黃、綠、青、藍、紫。用全色片拍攝色彩豐富的景物,在照片上表現的明暗層次,與人的視覺較接近。
19、膠片:膠片就是銀鹽感光膠片,也叫菲林。由PC/PP/PET/PVC料製作而成。膠片一般是指膠卷,也可以指印刷製版中的底片。
20、產品攝影:產品攝影屬於商業廣告攝影的一部分,主要是以商品為主要拍攝對象的一種攝影,通過反映商品的形狀、結構、性能、色彩和用途等特點,從而引起顧客的購買慾望。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經》)一書中提出的。
2、黑白相紙按用途可分(印相紙),(放大紙)。
3、在畫面影調中佔主要地位的影調是(基調)。
4、緯度小光源強度(大)。
5、海拔高光源強度(大)。
6、景物的反射與吸收成(反比)。
7、色光的三原色是紅、( 綠 )、藍。
8、電子閃光燈發光的四大特性:發光強度特大, 發光時間 ( 極短)、發光色溫與日光相同、發光性質為冷光。
9、大口徑鏡頭的優點可歸納為三點;便於在暗弱光線下拍攝,便於攝取較小的景深,便於使用( 較高的快門 )速度。
10、相機的聚焦裝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膠片上( 清晰地結像 )。
11、鏡頭的種類主要包括標准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和、( 變焦 )鏡頭。
12、選擇拍攝點應從三方面考慮:不同的攝距、不同的( 方向 )、不同的高度。
13、遮光罩是加戴在(攝影鏡頭)前邊的一個附件。
14、攝影鏡頭的視角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焦距)的長短和(底片對角線)的長度。
15、焦距(越長),視角(越小)。
16、快門的主要作用(控制膠片的曝光時間);(控制被攝物體的清晰度)。
17、強烈的斜、直射光進入鏡頭,會在底片上產生(耀斑)和(灰霧),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響。
18、民用數字相機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攝像)。
19、數字相機是用各種類型的(存儲卡)存儲影像的。
20、家用數字相機可以用(液晶)顯示屏取景。
21、 CCD或CMOS是數字相機的(影像感測器)。
22、快門速度先決模式用(S Tv)來表示。
23、光圈大,景深(小)。
24、光圈小,景深(大)。
25、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機震動。
26、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級)光圈。
27、數字相機是不使用(膠卷)的相機。
28、 135單鏡頭反光相機主要由(機身),(鏡頭)兩部分組成。
29、馬米亞RB67相機是(120)相機。
30、 MACRO表示(微距)鏡頭。
31、前景深(小於)後景深。
32、攝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
33、透鏡分為(平透鏡)(凹透鏡)(凸透鏡)三種。
34、焦距短,視角(大)。
35、焦距長,視角(小)。
36、光圈大,通光量(多)。
37、相機內側光系統,通過鏡頭的主要有(TTL)(TTL-OTF)通過取鏡器的有(TTF)。
38、用日光型膠片在燈光下拍攝會使色彩偏(紅),偏(黃)產生(暖調)效果。
39、正透鏡是中間(厚)周邊(薄)的透鏡,起到使光線(匯聚)的作用。
40、(黃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1、黑白膠卷沖洗的主要工序是顯影和定影。關鍵是(顯影 )。
42、光圈與景深成反比,光圈大,( 景深小 ):光圈小,(景深大 ):
43、曝光對影像質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與影像的(色彩)。
44、快門的作用是控制進光時間和影響成像的(清晰度)。
45、 「DX」的含義是指(膠卷資料暗碼)。
46、濾色鏡可歸為三大類:彩色攝影濾色鏡、黑白攝影濾色鏡、(黑白彩色通用濾色鏡)。
47、常用攝影充電電池有(鎳鎘電池)(鎳氫電池)。
48、二度空間,只有(長度)和(寬度)。
49、拍攝位置,即拍攝時(相機)所在的位置。
50、拍攝點由拍攝(方向),(高度),(距離)三者共同確定。
51、攝影常用電池按外型可分(紐扣電池)(圓柱形電池)(方形電池)三種。
52、常用攝影電池按結構可分為(單體電池)(組合式電池)(疊層式電池)三種。
53、常用攝影電池按充電特性可分為(一次性電池)(多次性充電)電池。
54、主光是在攝影布光時占(主導)地位的光線。又稱(塑型光)。
55、照相機速度調節盤上的.A檔,是(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檔。
56、鏡頭的焦距值等於或略大於底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是(標准鏡頭)。
57、中畫幅120單反相機主要由(機身)(鏡頭)(後背)三部分組成的。
58、 1英尺等於(12)英寸。
59、 120相機一般比135相機(大)。
60、凹透鏡分(平凹)(凸凹)(雙凹)三種。
61、光圈小,通光量(少)。
62、 135單反相機由(機身)和(鏡頭)組成。
63、 光圈的作用可以歸納為三點:調節進光照度、調節景深效果、(影響成像質量)。
64、 120雙反相機取景時(左右相反),(有視差)。
65、照相機主要的附件有(快門線)、(遮光罩)、(電池盒)、(閃光燈)等。
66、攝影術誕生於(1839)年(08)月(19)日。
67、手動對焦鏡頭用(MF)表示。
68、 AF鏡頭是(自動)對焦鏡頭。
69、 DF相機是135(單鏡頭反光)相機。
70、廣角鏡頭焦距(短),望遠鏡頭焦距(長)。
71、照相機鏡頭多層鍍膜,一般用(MC)表示。
72、紅色安全燈是洗,放(黑白)照片時的安全燈。
73、感光度標志的國際標准用(ISO)表示。
74、防紫外線濾色鏡是(UV)鏡。
75、 3號黑白放大紙比1號黑白放大紙(反差)大。
76、枕形畸變是(長焦距)鏡頭產生的。
77、桶形畸變是(短焦距)鏡頭產生的。
78、黑白膠卷的最佳沖卷配方是(D76)配方。
79、黑白相紙的最佳沖卷配方是(D72)配方。
80、兩邊帶齒孔的膠卷是(135)膠卷。
81、後面帶紙背的膠卷是(120)膠卷。
82、雙鏡頭反光相機用的是(120)膠卷。
83、 135相機的標准鏡頭是(50mm)
84、在不更換鏡頭的情況下改變焦距的鏡頭稱(變焦鏡頭)。
85、中國制感光度制式用(GB)表示。
86、尼康相機是(日本)產的135名牌相機品牌。
87、鏡頭焦距用(F)表示。
88、相機速度調節盤上的M檔,是(手動控制)曝光模式檔。
89、凸透鏡共分(平凸)(凹凸)(雙凸)三種。
90、影響景深的三大因素是(焦距)(物距)(光圈)。
91、攝影用光造型的目的可概括為兩個方面:既「真實感」和( 美感 )。
92、後景深(大於)前景深。
93、光圈系數越大,光孔口徑(越小)。
94、 1英寸等於(2、54)厘米。
95、 f/8光圈比f/5、6光圈(小一級)光圈。
96、黑白膠片的主要特性:(感色性)(感光度)(顆粒性)(反差)。
97、膠卷按不同規格類型可分為:(135膠卷)、(120膠卷)、(110膠卷)、(126膠卷)等。
98、我國出版的有關攝影的雜志有:(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人像攝影)、(攝影世界)。
99、(機械)快門的耐寒度較高。
100、過期膠卷會產生(灰霧度大),(反差降低),(黑白兩個極調)受到損失的效果。
常見的攝影知識點整理
1、如何搖拍
搖拍是一種拍攝移動中被攝體的技法。其特點是把攝影重點放在了靜態的部分,以搖動鏡頭的方式跟隨被攝體,表現其速度感。要使用此種拍攝技法,需要把相機設置到快門優先的模式上,然後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一般採用1/30s或者1/60s。
相機要緊隨被攝體,跟隨其運動而移動,達到被攝體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當然採用連拍的模式捕捉更銳利的照片的機會更大。
2、在斜坡上如何放置三腳架
如果在斜坡上用三腳架輔助拍攝,有一個方法可以讓相機遠離突發危險。如果我們是在一塊岩石或者小山上的斜坡上拍攝,讓三腳架的一條腿對著自己,這樣的話,三腳架的三條腿就可以穩定地支撐住相機,防止墜落。
3、如何避免曝光不足
攝影者在拍照時經常會曝光不足,打開閃光燈拍攝又怕會過亮,犧牲了現場環境的自然光線。遇到此種情況,最佳方法就是利用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只要將曝光補償功能推高一至兩級,一般偏暗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
4、如何避免眩光
直接拍攝太陽,會在鏡頭內產生眩光,從而使畫面的反差嚴重失調,同時會產生入射光線被鏡頭表面反射到CCD上而形成光斑線條。高質量的遮光罩有助於限制眩光,同時使用最小光圈可減少這些光斑。
5、如何保護相機
為了保護好數碼相機和電池,我們盡量不要在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下使用數碼單反相機,千萬不要長達幾個小時地將自己的相機直接地暴露在陽光下,拍攝時避免鏡頭直對陽光以免損傷CCD板。
如果不得不暴露在陽光下,那麼你可以用一塊淺顏色的毛巾或是反光材料將相機遮蓋著。盡量避免在雨天雪天拍攝,如要拍攝要妥善防護避免在低溫下長時間拍攝,防止機器老化。寒冷的冬天從室外進入室內機器容易結露,像人帶的眼鏡一樣。
正確的方法是放罩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待機器與室內溫度一致時再取出。拍攝完畢保存時一定要卸下電池。保存時放置在乾燥地方避免機器受潮。
⑵ 自動對焦有什麼作用
首先你把你的手機看成是個數碼照相機,現在的相機都有自動對焦,為什麼呢,就是為了使照片找出來的更清楚,應為焦點如果沒有找準的話,畫面是模糊的,特別是在拍攝的物體有很多層次的情況下,相機不知道要找什麼焦點....早期的相機是沒有自動對焦的,完全靠人工的方式,自動對焦是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
另外一點是;沒有自動對焦的相機或手機是不是每張拍出來都很模糊呢,那跟定不是的,很多手機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一樣可以拍出很清楚的畫面,但我們要知道,拍攝的壞境是千變萬化的,沒自動對焦的相機不可能每次都能拍出清楚的照片。要說清楚的是是不是手動對焦就落後了呢,那跟定不是,現在高端的相機都有手動調焦功能呢。
另外拍攝條形碼,鏡頭離物品很近,沒自動對焦的相機是拍不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相機拍攝要有個距離范圍,只有具備的微距和超微距(距離最近可達1cm)才能拍出清楚的圖片,這就涉及到光學成像的范圍了.
另外我要說的是現在雖然手機的拍攝能力強大,像素一個勁的提升,但是永遠是比不了專業的相機的,哪怕是中高端的家用卡片機,再強大的拍照手機也是比不了的。比如現在的很多拍照手機沒有氙氣閃光燈,微距模式,光學變焦,人臉識別.廣角等,就算以後拍照手機加入了這些元素,那也還是比不了..10倍以上的大變焦,對焦輔助燈,每秒10張以上的高速連拍.智能場景識別,高速高清圖像處理引擎,raw圖像格式,慢達4秒的快門...等等..等等。總之術業有專攻。手機畢竟是手機,他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溝通聯絡的
⑶ 數碼攝影的實驗原理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經》一書中提出的。
2、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
3、在畫面影調中佔主要地位的影調是基調。
4、緯度小光源強度大。
5、海拔高光源強度大。
6、景物的反射與吸收成反比。
7、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8、電子閃光燈發光的四大特徵:發光強度特大,發光時間極短、發光色溫與日光相同、發光性質為冷光。
9、大口徑鏡頭的優點可歸納為三點:便於在暗弱光線下拍攝,便於攝取較小的景深,便於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
10、相機的聚焦裝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膠片上清晰地結像。
11、鏡頭的種類主要包括標准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定焦鏡頭、變焦鏡頭。
12、選擇拍攝點應從三方面考慮:不同的攝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3、攝影鏡頭的視角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焦距的長短和底片對角線的長度。
14、強烈的斜、直射光進入鏡頭,會在底片上產生耀斑和灰霧,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響。
15、快門的主要作用控制膠片的曝光時間;控制被攝物體的清晰度。
16、數碼相機是用各種類型的存儲卡存儲影像的。
17、CCD或CMOS是數字相機的影像感測器。
18、快門速度先決模式用S Tv來表示。
19、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20、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州手櫻級光圈。
21、前景深小於後景深。
22、攝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
23、相機內側光系統,通過鏡頭的主要有TTL、TTL-OTF,通過取鏡器的有TTF。
24、AF鏡頭是自動對焦鏡頭。手動對焦鏡頭用MF表示。
25、廣角鏡頭焦距短,望遠鏡頭焦距長。
26、濾色鏡可歸為三大類:彩色攝影濾色鏡、黑白攝影濾色鏡、黑白彩色通用濾色鏡。
27、拍攝位置,即拍攝時相機所在的位置。
28、拍攝點由拍攝方向,高度,距離三者共同確定。冊叢
29、鏡頭的焦距值等於或略大於底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是標准鏡頭。135相機的標准鏡頭是50mm。
30、黃昏屬於低色溫,偏暖色調,色溫在3200K-(3400)K。熒光燈屬於高色溫,偏冷色調,色溫在6000K-7000K。
31、影響景深的三大因素是焦距、物距、光圈。
32、光圈系數越大,光孔口徑越小。
33、1英寸等於2.54厘米。
34、正面攝影的特點是平面感強,立體感差;屬靜止性構圖,畫面呆板,不宜表現動感。
35、靜物攝影主要通過構圖、布局、光線、與影調及色彩的處理來表現被攝體的質感、立體感及外在特徵。
36、新聞攝影的五個要素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什麼事件、為什麼發生。
37、攝影用光造型的目的可概括為兩個方面:既「真實感」和「美感」。
38、鏡頭的光圈系數用1:2標志。
39、在同樣的條件下,用F/2,1/15S後用F/16,4S拍攝同一景物,其結果是密度不一樣。
40、小孔成像形成的是倒像。
41、如F/2的光束直徑為50mm,則F/4的光束直徑為25mm。
42、拍攝剪影要按背景曝光為基準。
43、誇大前景,要用廣角鏡頭。
44、成像最好的光圈是中光圈。
45、光圈f/16比f/8少2級曝光。
46、測光表是用來測色相值的。
47、黃濾色鏡只允許黃光通過。
48、要使白雲突出應用黃濾色鏡。
49、Tv是快門速度先決曝光模式。
50、135相機的焦距是500mm的鏡頭是長焦鏡頭。
51、用135相機拍人像最好用105-135鏡頭。
52、能使主體產生輪廓光的是逆光。
53、顆粒越粗的膠卷,感光度越高。
54、攝影布光是指對人造光的運用。
55、主光又稱塑型光。
56、鏡間快門不受閃光燈同步限制。
57、灰卡最適於測純白色的物體。
58、點測光要對被攝體多部位進行測光。
59、物體反光能力越強,亮度越大。
60、DC:數碼相機的標志。
61、ISO:國際標准感光度制式標志。
62、快門:控制進入照相機焦平面光線時間長薯握短的裝置。
63、景深:當聚焦在某景物時,此處最清晰,該景物前後的清晰范圍稱景深范圍,簡稱景深。
64、標准鏡頭:鏡頭焦距等於或略大於底片對角線的長度的鏡頭。
65、短焦距鏡頭:鏡頭焦距小於底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
66、長焦距鏡頭:鏡頭焦距大於底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
67、取景器:照相機上選取景物范圍的設備,並兼有其他功能。
68、物距:被攝體到鏡頭前節點的距離。
69、標准灰:18%反光率所產生的灰色影調,也稱V區中灰,是曝光的基準。
70、產品攝影:也是產品照片。主要用於產品的樣本,說明書和商品宣傳畫等。
71、主光:又稱塑型光,指在攝影畫面上佔主導地位的光線。
72、光度:是光源強度和光線在物體表面的照度以及物體表面呈現的亮度的總稱。
73、照射角度:指光源傳播方向與地平線所成的高低角度。
74、前側光:又稱斜側光,光線投射方向與攝影機軸線成45度左右的水平視角。
75、兩側光:又稱夾光,光線是從被攝體兩側照明,兩側的主光亮度相等。
76、攝影的外形美:指在人像攝影時,對人物形象的內在美的揭示,必須通過可視性藝術形象才能進行。
77、攝影的自然美:凡是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美,當其未經加工而處於自然狀態時,都稱為自然美。
78、攝影創作的量感:是造型藝術術語,攝影方面是指所表現物體的輕重、長短、大小、多少等感覺。
79、負像:指感光片經過感光、顯影、定影等一系列過程,感光膠片上的形成的影像。
80、梯級曝光法:梯級曝光法又稱括弧式曝光,即對同一被攝對象採用若干不同曝光量拍攝,通常先按估計的正常曝光量拍攝一張,然後分別增加和減少曝光量拍攝。
81、EV值含義:EV值是曝光值的簡稱,它使用數字表示膠卷所需的曝光量,統一曝光量用一種數字表示,能使問題顯得簡單而易於處理,這種數字就是EV值。
82、審美態度: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之初所必須具有的特殊的心理狀態。
83、審美享受:是審美主體通過對審美客體的感受而獲得的一種情感上的愉悅。
84、偏重中央測光:偏重中央測光又稱中央重點測光,他的測光讀數是一取景畫面一定面積的被攝體亮度為主,其餘部分景物的亮度為輔,這種一定面積多數位於畫面中央或中央偏下。
85、輪廓光是指:在被攝體上能夠勾勒出物體形狀的光線,通常比背景亮,亮度也超過主光。
作用:用來勾畫被攝體輪廓,從而把被攝體與背景在亮度上分開,使得被攝主體能夠輪廓鮮明,為畫面營造出詩一般的意境和美感,它對加強形象的立體感也起著重要作用。
86、什麼叫視覺中心?
答:一般指攝影畫面中主體表現的部位,既是畫面構圖的中心,也是表現內容的中心。
攝影藝術語言不是任意編造的,它是從現實社會中來的,使人們視覺感受的反應。攝影作品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攝影藝術語言的運用。
87、什麼是瞬間藝術?
答:瞬間藝術是攝影創作運用照相機,攝取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一剎那景象。用照片記錄了生活的瞬間,他同繪畫一樣被稱為「瞬間藝術」,使人得到啟發和鼓舞,奮發向上。
88、什麼是商業廣告攝影?
答:商業廣告攝影是一門以傳達廣告商品信息為目的,服務於商業行為的圖解性攝影藝術和攝影技術。是以現代最新影像科技成果為基礎,以當今最新影像文化觀念為背景,以視覺傳達設計理論為支點的攝影表現手段。
89、與傳統攝影比較,數碼攝影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答:採用儲存卡而不是常規膠卷來記錄影像,儲存卡既有反復塗抹的功能。
在拍攝中隨時可在相機的屏幕上觀察拍攝效果,不滿意可以立即抹去重拍。
記錄在儲存卡上的影像既可通過彩色列印機打出彩色照片,也可通過視頻線直接在電腦屏幕上觀看。
④數碼相機拍攝的數字影像可在電腦上進行多功能的全方位的常規影像處理和特效處理。
⑷ 照相上講的對焦是什麼意思它有什麼用謝謝!
對焦就是調整好焦點距離。
對焦的作用就是通過照差寬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通常數碼相機有多種對焦方式,分別是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和多重對焦方式。早期的單鏡反光相機與旁軸相機基本都是使用手動對焦來完成調焦操作的。
(4)相機聚焦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對焦對確保畫唯斗面清晰度或清晰范圍至關重要。光線的交匯點被稱為焦點,但焦點在畫面上其實不是「點」而是一個面,因此通常將能夠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點組成的平虛山亮面叫做「焦平面」,攝影鏡頭能將處在焦平面上的物體清晰地記錄下來,而距離焦平面前後越遠的景物,成像就越顯得模糊。
相機進行對焦,一般用單反相機都是有固定的對焦模式,通過鏡頭里射進去的光線,然後通過光的折射原理在對焦模塊上,形成相位差。同時根據對焦點來進行判斷對焦合焦的進行。但相對來說,距焦平面有點縱深感的物體,也可能被處理得比較清晰,這就是對「景深」的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對焦
⑸ 手機相機的自動聚焦功能有什麼用
這個功能可以讓你的手機自動鎖定所拍攝的景物,讓拍攝對象所在的層面的東西呈現的最為清晰。
而無調焦功能困槐的拍照手機,是固定焦距的,一般只汪判友能拍1~3米的東西沖清比較清除,而超出這個范圍就很難達到好的效果了。
⑹ 聚焦,曝光,光圈他們有什麼作用定義是什麼
聚焦也稱對焦,凸透鏡成像,對於無窮遠的物體,其成像位置在焦點處。
而實際拍攝無窮遠(比如拍攝山水)的機會比較少,大部分是在鏡頭~十幾米范圍內的物體,此時的成像位置就不在焦點處了,而在焦點之前,為了拍攝這種近像,透鏡和感光元件之間的距離必須要減少,可以通過移動透鏡 或者 感光元件的位置來達到,而實際應用中移動鏡頭組件最為方便,所以絕大部分鏡頭都帶有對焦功能。
曝光是指被攝影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通過照相機鏡頭投射到感光片上,使之發生化學變化,產生顯影的過程。
光圈是用來控制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是鏡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參數,通常在鏡頭內。它的大小決定著通過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的多少。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其中,F=鏡頭的焦距/鏡頭的有效口徑的直徑。
⑺ 攝像頭聚焦是什麼意思
品牌型號:螢石 EZVIZ
攝像頭聚焦意思是控制一束光或粒子流使其盡可能會聚於一點的。例如凸透鏡能使平行光線聚焦於透鏡的焦點;在電子顯微鏡中利用磁場和電場可使電子流聚焦;雷達利用凹面鏡使甚高頻聚焦。聚焦是成像的必要條件。不同檔次的攝像機都具有自動聚焦功能,但是有的很快就可以聚焦准確,有的就很慢,這就是聚焦速度,尤其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區別尤其明顯。
攝像頭(CAMERA或WEBCAM)又稱為電腦相機、電腦眼、電子眼等,是一種族漏視頻輸入設備,被廣泛的運用於視頻會議、遠程醫療及實時監控等方面。普通沒穗橋的人也可以彼此通過攝像頭在網路進行有影像、有聲音的交談和溝通。另外枯猛,人們還可以將其用於當前各種流行的數碼影像、影音處理等。
監控攝像頭調焦距的方法:
1、擰松攝像機的後焦調節環固定螺絲;
2、調整變焦鏡頭到最大遠攝位置,用鏡頭上的聚焦環來設定焦點,直到圖像最清晰;
3、調整變焦鏡頭到最大廣角位置,旋轉後焦調節環,直到圖像最清晰;
4、重復步驟2和3,直到從遠攝轉換到廣角時圖像保持在焦點位置;
5、設定完成後,擰緊後焦調節環即可。
⑻ 對焦環和變焦環用途
對焦環的作用是改變成像最清晰的平面到鏡頭的距離,也就是說,調灶模尺節對焦環來保證被攝主體是清晰的。
變焦環的作用是改變鏡頭的焦距,也就是說,調節變焦環來改變照片的視角、被碼燃攝主體的大小、各個主體間的透視關系。
景深由三個因素控制:焦距、光圈、被隱高攝主體與鏡頭的距離。
所以,景深是由變焦環、光圈環、對焦環共同控制的。
(8)相機聚焦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照相機大致要具備成像、曝光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成像系統包括成像鏡頭、測距調焦、取景系統、附加透鏡、濾光鏡、效果鏡等;曝光系統包括快門機構、光圈機構、測光系統、閃光系統、自拍機構等;輔助系統包括卷片機構、計數機構、倒片機構等。
鏡頭是用以成像的光學系統,由一系列光學鏡片和鏡筒所組成,每個鏡頭都有焦距和相對口徑兩個特徵數據;取景器是用來選取景物和構圖的裝置,通過取景器看到的景物,凡能落在畫面框內的部分,均能拍攝在膠片上 ;
測距器可以測量出景物的距離,它常與取景器組合在一起,通過連動機構可將測距和鏡頭調焦聯系起來,在測距的同時完成調焦。
⑼ 對焦的含義和作用
對焦的英文學名為Focus,通常數碼相機有多種對焦方式,分別是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和多重對焦方式。
傳統相機,採取一種類似目測測距的方式實現自動對焦,相機發射一種紅外線(或其它射線),根據被攝體的反射確定被攝體的距離,然後根據測得的結果調整鏡頭組合,實現自動對焦。這種自動對焦方式——直接、速度快、容易實現、成本低,但有時候會出錯(相機和被攝體之間有其它東西如玻璃時就無法實現自動對焦,或者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精度也差,如今高檔的相機一般已經不使用此種方式。因為是相機主動發射射線,故稱主動式,又因它實際只是測距,並不通過鏡頭的實際成像判斷是否正確結焦,所以又稱為非TTL式。 這種對焦方式相對於主動式自動對焦,後來發展了被動式自動對焦,也就是根據鏡頭的實際成像判斷是否正確結焦,判斷的依據一般是反差檢測式,具體原理相當復雜。因為這種方式是通過鏡頭成像實現的,故稱為TTL自動對焦。也正是由於這種自動對焦方式基於鏡頭成像實現,因此對焦精度高,出現差錯的比率低,但技術復雜,速度較慢(採用超聲波馬達的高級自動對焦鏡頭除外),成本也較高。
⑽ 自動對焦有什麼作用
首先你把你的手機看成是個數碼照相機,現在的相機都有自動對焦,為什麼呢,就是為了使照片找出來的更清楚,應為焦點如果沒有找準的話,畫面是模糊的,特別是在拍攝的物體有很多層次的情況下,相機不知道要找什麼焦點....早期的相機是沒有自動對焦的,完全靠人工的方式,自動對焦是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
另外一點是;沒有自動對焦的相機或手機是不是每張拍出來都很模糊呢,那跟定不是的,很多手機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一樣可以拍出很清楚的畫面,但我們要知道,拍攝的壞境是千變萬化的,沒自動對焦的相機不可能每次都能拍出清楚的照片。要說清楚的是是不是手動對焦就落後了呢,那跟定不是,現在高端的相機都有手動調焦功能呢。
另外拍攝條形碼,鏡頭離物品很近,沒自動對焦的相機是拍不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相機拍攝要有個距離范圍,只有具備的微距和超微距(距離最近可達1cm)才能拍出清楚的圖片,這就涉及到光學成像的范圍了.
另外我要說的是現在雖然手機的拍攝能力強大,像素一個勁的提升,但是永遠是比不了專業的相機的,哪怕是中高端的家用卡片機,再強大的拍照手機也是比不了的。比如現在的很多拍照手機沒有氙氣閃光燈,微距模式,光學變焦,人臉識別.廣角等,就算以後拍照手機加入了這些元素,那也還是比不了..10倍以上的大變焦,對焦輔助燈,每秒10張以上的高速連拍.智能場景識別,高速高清圖像處理引擎,raw圖像格式,慢達4秒的快門...等等..等等。總之術業有專攻。手機畢竟是手機,他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溝通聯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