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各位老師幫忙解答一道小學實驗題: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植物的葉具有蒸騰作用. 要寫出實驗步驟
實驗目復的:觀察葉片的蒸騰製作用
實驗材料:兩個重量相等的新鮮枝條(葉片多的枝條設為甲,葉片少的枝條設為乙)
實驗用具:錐形瓶、托盤天平,中間有孔的活塞
實驗步驟:
1、兩個相同容量的錐形瓶中裝入等量的水(水溫25~35℃左右),塞好活塞;
2、把兩個枝條分別插入裝有水的錐形瓶中,放在已調節好的天平上,再重新調節天平使兩側達到平衡;裝置如圖所示
3、10分鍾後進行觀察,記錄觀察結果.
實驗結果:
乙枝條所在的托盤向下傾斜,這顯示出左盤燒瓶中的水通過葉片散失的水分較右盤多.
實驗結論:葉片不僅能散失水分,而且葉片越多,散失的水分越多.
Ⅱ 如圖為植物蒸騰作用的全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根毛細胞
導管
光合作用
Ⅲ 如圖表示「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的實驗.(1)實驗前,左右兩裝置的不同點是左樹枝上有樹葉,右樹枝上無
(1)一復組對照實驗分為實驗組和對制照組,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數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是不接受實驗變數處理的對象組;因此本實驗中,有樹葉的左樹枝是對照組,無樹葉的右樹枝是實驗組.
(2)左樹枝上有樹葉,能夠進行蒸騰作用,因此左塑料袋內有水珠出現,其蒸騰散失的水分來自瓶內的水,故左瓶內水減少;右樹枝上無葉片,不能進行蒸騰作用,因此右塑料袋內無水珠,右瓶內的水幾乎沒有減少.
(3)本實驗證明,葉片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塑料袋內的小水珠主要來自葉片散發出來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
故答案為:(1)左樹枝
(2)有;無
(3)葉片
Ⅳ 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實驗原理
(1)檢查裝置氣密性良好的依據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現高度差,並能保持一段時間.專
(2)葉是蒸騰屬作用的主要器官.實驗時候人們大多選用闊葉的法國梧桐的枝葉而不是松樹的枝葉進行實驗,原因是闊葉植物的蒸騰作用比針葉植物植物強,實驗現象明顯.
(3)圖乙中C是樹皮,B是木質部,C是髓.
(4)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蒸發到大氣中.能有效的散熱降溫.
故答案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現高度差,並能保持一段時間;
(2)闊葉植物的蒸騰作用比針葉植物植物強,實驗現象明顯.
(3)髓
(4)蒸發
Ⅳ 植物蒸騰作用實驗步驟是怎麼樣的
植物蒸騰作用的實驗步驟:
1、用透明軟塑料管(吸管)、硬紙板自製一個U形管如圖,想辦法豎直固定起來;麵粉加水揉成團;從木本植物上剪取幾支帶葉枝條備用。
(5)蒸騰作用實驗裝置示意圖擴展閱讀
影響蒸騰作用的外部因素蒸騰速率取決於葉內外蒸氣壓差和擴散阻力的大小。所以凡是影響葉內外蒸氣壓差和擴散阻力的外部因素,都會影響蒸騰速率。
(1)光照光對蒸騰作用的影響首先是引起氣孔的開放,減少氣孔阻力,從而增強蒸騰作用。其次,光可以提高大氣與葉子的溫度,增加葉內外蒸氣壓差,加快蒸騰速率。
(2)溫度對蒸騰速率的影響很大。當大氣溫度降低時,葉溫比氣溫高出2~10℃,因而氣孔下腔蒸氣壓的增加大於空氣蒸氣壓的增加,使葉內外蒸氣壓差增大,蒸騰速率增大;當氣溫過高時,葉片過度失水,氣孔關閉,蒸騰減弱。
(3)濕度在溫度相同時,大氣的相對濕度越大,其蒸氣壓就越大,葉內外蒸氣壓差就變小,氣孔下腔的水蒸氣不易擴散出去,蒸騰減弱;反之,大氣的相對濕度較低,則蒸騰速率加快。
Ⅵ 葉片蒸騰作用示意圖
(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可見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故葉片中的①和②分別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氣,④表示水分,植物製造的有機物通過葉脈向下輸送到莖和根,故③為有機物. (2)若此圖表示呼吸作用,因為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機物和氧,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能量,可以推知:①代表氧氣,②代表二氧化碳. (3)植物進行蒸騰作用形成的蒸騰拉力,使得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到葉,使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故若圖形中表示的是植物的蒸騰作用,則②表示通過葉片氣孔散失的水蒸氣. (4)在白天植物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而夜晚由於無光,光合作用不能進行,能進行的有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 (5)氣孔是氣體進出植物體的「門戶」,氣孔主要位於葉片上,是由保衛細胞之間形成的小孔.保衛細胞壁因外側較薄而內側較厚,保衛細胞吸水時,細胞膨脹,細胞厚度增加,兩細胞分離,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時,細胞收縮,細胞厚度減小,兩細胞合並,氣孔閉合,所以氣孔的張開和閉合由保衛細胞控制. (6)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過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燃燒各種燃料時也要產生二氧化碳,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製造的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餘的氧都以氣體的形式排到了大氣中;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二氧化碳濃度越大,植物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就越多,可對人類而言,二氧化碳量過大,會破壞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7)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小麥過密主要是影響了小麥的透光度,所以小麥種的過密會影響葉片採光,從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終影響產量.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水; (2)氧氣;二氧化碳 (3)水蒸氣; (4)3;2 (5)氣孔; (6)碳-氧. (7)影響葉片採光,從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
Ⅶ 如圖為驗證植物體蒸騰作用的兩套裝置,請分析回答:(1)如果讓你來驗證植物體的蒸騰作用,你選用哪一套
(1)圖示中甲、乙兩套驗證植物體蒸騰作用的裝置,甲裝置更加合理科學,回因為甲裝置的答塑料袋只罩住了植物,而乙裝置的塑料袋連同花盆一起罩住了,這樣,塑料袋內壁上的水分不能排除花盆土壤中水分的蒸發. (2)根據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因素來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應該是溫度對蒸騰作用的影響.應提供光照的條件,在光照下蒸騰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較多,效果明顯. (3)植物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通過葉片上的氣孔,如果選一株沒有葉子的植物做同樣的實驗,塑料袋內壁上不會出現水珠,這說明葉是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為(1)甲;花盆中土壤水分的蒸發會影響實驗結果 (2)陽光下;光照越強蒸騰作用越明顯. (3)觀察不到蒸騰現象;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
Ⅷ 請你仔細觀察分析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或示意圖,回答有關問題:(1)甲裝置可以用來探究植物的______作用
(1)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內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所以容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蒸騰作用,現象為:在塑料袋的內壁上凝結的小水珠.
(2)在乙裝置中,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可以進行呼吸作用,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所以乙裝置驗證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3)蘿卜條一段時間後變軟變短.說明當外界溶液濃度大於細胞內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
(4)圖中鳥類的結構中,卵細胞只畫出來卵黃膜和卵黃,沒有畫出胚盤.
故答案為:(1)蒸騰;(2)二氧化碳;(3)失水;(4)胚盤.
Ⅸ 蒸騰作用的完整過程
(1)吸收水分的主要是根尖成熟區的根毛,液畢運輸水分是靠根莖葉中的導管.
(2)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少部分由稿埋培葉肉細胞鍵唯進行光合作用而利用,大部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參與了蒸騰作用,蒸騰作用受保衛細胞控制.
(3)蒸騰作用有其重要的意義,一是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動力,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跟著一起被吸收和運輸.二是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三是蒸騰作用能帶走植物體內的熱量,使植物不至於在炎熱的夏天被烤死,同時,植物的蒸騰作用還降低了植物體周圍環境的溫度.
故答案為:(1)5;根毛;4;導管
(2)2;葉肉細胞;水蒸氣、3;氣孔;保衛細胞
(3)蒸騰作用;溫度;濕度
Ⅹ 蒸騰作用的裝置
(1)ABC三盆塑料袋內壁有許多水珠出現,A、C中水珠較B多,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D沒有葉片,因此基本上沒有水珠.
(2)AC因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裡面,水蒸氣有可能來自土壤中的水分.要驗證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所以設計對照時應有唯一變數是有無葉.B號塑料袋內的枝葉保持完整,因此蒸騰作用最旺盛;D塑料袋內的枝條除去其全部葉片;該實驗說明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其變數為有無植物的葉.
(3)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氣孔是氣體進出的門戶,氣孔主要在葉的表皮細胞中,氣孔主要在葉的表皮細胞中,因此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4)A、選擇陰雨天移栽植物,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B、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枝葉,為了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C、對移栽後的植物進行遮陽,為了降低蒸騰作用,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D、植物經過了一個晚上的呼吸作用,如果是在夏天晚上,植物的氣孔會張得更開,更加消耗氧氣和有機物,這個時候,在夏天早上澆水來提高它的光合作用使植物長得更健壯,所以夏天早上澆水利用的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如果傍晚給植物澆水在水多時,植物的根無法呼吸或減弱呼吸(澆多了水植物會死也是這個原因),從而抑制它的呼吸作用,沒有運用了蒸騰作用原理.
故答案為:(1)ABC的塑料袋內都有大量水珠出現,D沒有;
(2)B;D;葉;
(3)葉;
(4)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