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預作用報警閥組由什麼組成的
預作用系統預作用閥是由雨淋閥和濕式報警閥上下串接而成, 雨淋閥位於供水側, 濕式報警 閥位於系統側而成為預作用閥組。系統由預作用閥、水力警鈴、壓力開關、空壓機、空氣維 護裝置、信號碟閥等組成, 安裝閉式灑水噴頭, 並以常用的探測系統作為報警和啟動的裝置。
預作用閥系統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它將火災探測報警技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結合起來,對保護對象起雙重保護作用。
在未發生火災時該系統的系統側管路內充氣,故系統具有乾式系統的特點,能滿足高溫和嚴寒條件下自動噴水滅火的需要。
一旦發生火災,安裝在保護區的感溫、感煙火災探測器首先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火災報警控制器在接到報警信號後,發出指令信號打開雨淋閥,此時向系統側管網充水,在閉式噴頭尚未打開前,使系統轉變為濕式系統。
(1)預作用供氣裝置擴展閱讀:
施工、安裝要點
1)系統的主供水信號蝶閥、雨淋閥、乾式報警閥等應集中垂直安裝在被保護區附近的控制室內,該控制室的溫度不宜低於4℃,以免因低溫隔膜腔內水冰凍而使整個系統失靈。
2)安裝時,將隔膜雨琳閥組且於水源管道法蘭,放入密封墊,擰緊法蘭螺栓後,在隔膜雨淋閥出水口上放入密封墊,安裝規格相同90°彎度,擰緊螺栓。然後再與系統管網連接。在乾式報警閥上口直管段開一孔接3/4「管。與由低氣壓開關、空壓機、電接點壓力表等空氣維護裝工相連接。
3)將系統放水閥,電磁閥,手動快開閥,水力警鈴,補水漏斗等排水處均應設地漏將排出水分別流入下水道。
4)將雨淋閥上壓力開關、電磁閥、信號蝶閥引出線及空氣維護裝,上低氣壓開關,電接點壓力表引出線分別與消防控制中心線路相接。
5)水力警鈴安裝在雨淋閥附近或公共通道、值班室,管徑為20mm,報警管道的長度應小於20m,距報警閥高度不應大於5米。
6)安裝完畢,將雨淋閥上防復位手輪轉至防復位鎖止位置,手輪上紅點對准標牌上鎖止位,使系統處於准工作狀態。
北瑞預作用報警閥調試:
①預作用閥組裝里全部按規范要求安裝完畢後,方可進行調試,向系統供水,使雨淋閥處於准工作狀態,關閉下球閥開啟上球閥,向補水漏斗供水,至濕式報警閥介面止,開啟空壓機,向系統供氣,充氣壓力一般為0.01-0.03MPa范圍內,充氣量不小於0.15m3/min。
②開啟電磁閥或打開手動快開閥、隔膜腔泄壓,雨淋閥開啟,使系統側充水變為濕式系統,同時水力答鈴發出聲報等,壓力開關發出電信號。試驗水流指示器,可打開末端試水裝置,水流動後,推動漿片發出動作信號至消防控制中心。
試驗後,關閉電磁閥或手動閥,防復位鎖止機構按順時針旋轉90度至復位位置,讓雨淋閥自動復位後,再將手輪逆時針旋轉90度到鎖止位,使雨淋閥處於准工作狀態。
開啟濕式報警閥上放水閥將系統側水放掉,至報警閥瓣上剩有餘水,立即關閉放水閥,使系統變為乾式,然後開啟空壓機,向管路充氣,是整個系統處於准工作狀態。
B. 沒有火災,預作用系統內一個噴頭感溫元件被無意打壞會怎麼樣
這個沒有火警聯動,預作用系統一個噴頭爆裂會導致管道的空氣壓力降低,空壓機打開充氣,如果不能滿足供氣大於漏氣的,報警閥動作,預作用系統變成濕式報警系統,壓力開關動作啟泵。
C. 大中型沼氣集中供氣系統有哪些組成部分
一個完整的大中型沼氣發酵工程,其工藝流程包括:原料的收集、預處理,厭氧消化,出料的後處理,沼氣的凈化、儲存、輸配和利用等。
(1)原料的收集和預處理
養殖場糞污預處理系統包括格柵、集水池、沉沙池、勻漿池、水解調節池。原料中常混有各種雜物,如牛糞中的雜草,雞糞中的雞毛和沙礫等。為了便於用泵輸送及防止發酵過程中出現故障,也為了減少原料中的懸浮固體含量,有的在進入消化器前還要進行升溫或降溫等,因而要對原料進行預處理。養殖場廢水處理系統前端應設置調節池,以避免水量沖擊負荷對後續廢水處理工藝的影響。
(2)消化器(沼氣池)
消化器是沼氣發酵的核心設備,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機物的分解轉化、沼氣的生產都是在消化器里進行的,因此消化器的結構和運行情況是沼氣工程的重點。
消化器的類型,根據消化器水力滯留期、固體滯留期和微生物滯留期相關性的不同,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常規型消化器,如水壓式沼氣池,酒廠隧道式沼氣池使用的完全混合反應器(CSTR)。二是污泥滯留型消化器,使用較多的有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升流式固體反應器(USR)。三是附著膜型消化器,如填料過濾器。
隨著秸稈等固體有機物作為發酵原料的應用,覆膜乾式厭氧發酵槽反應器,車庫型等干發酵工藝,以及固液兩相沼氣發酵反應器等發酵工藝也逐漸得到了推廣應用。
(3)出料的後處理
出料的後處理為大型沼氣工程所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有些工程未考慮出料的後處理問題,造成出料的二次污染,白白浪費了可作為生態農業建設生產用肥料的物質資源。可靠的方法是將出料進行沉澱後再將沉澱物進行固液分離,固體殘渣用作肥料或配合適量化肥做成適用於農作物的復合肥料;沼液可以作為沼液肥用於周圍農田的灌溉。
(4)沼氣的凈化、貯存
沼氣發酵時,沼氣中會有一定量水蒸氣和硫化氫氣體。根據城市煤氣標准,煤氣中硫化氫含量不得超過20毫克/米3,沼氣中的硫化氫含量為1~12克/米3。因此大中型沼氣工程,特別是用來進行集中供氣的工程必須設法脫除沼氣中的水和硫化氫。脫水通常採用脫水裝置進行。硫化氫的脫除通常採用脫硫塔,內裝脫硫劑進行脫硫。因脫硫劑使用一定時間後需要再生或更換,所以脫硫塔最少要備有兩個輪流使用。
(5)沼氣的輸配
沼氣的輸配是指將沼氣輸送分配至各用戶,輸送距離可達數千米。輸送管道通常採用金屬管,近年來採用高壓聚乙烯塑料管作為輸氣干管已試驗成功。用塑料管輸氣不僅避免了金屬管的銹蝕,並且造價較低。氣體輸送所需的壓力通常依靠沼氣產生所提供的壓力即可滿足,遠距離輸送可採用增壓措施。
D. 汽車供氣系統有哪些主要部分構成 其作用是什麼
供氣機構在我的理解是配氣機構!由氣門組和氣門傳動組零件組成。氣門組包括氣門,氣門導管,氣門座及氣門彈簧等零件。氣門傳動組包括凸輪軸,定時齒輪,挺柱,此外還有推桿,搖臂和搖臂軸等。
E. 預作用系統如何選用空壓機
充氣時間一般按NFPA-13中的要求來選取,時間為30min達到規定的充氣壓力(技術措施引用了該規定)。
把個預作用閥控制13個立方的管網容積有待商榷,建議核算一下充水時間是否能夠滿足,如果不能滿足,應該拆分成多個預作用閥來控制。而不是規范說能帶多少個噴頭,就按噴頭數去設置。
1個預作用閥能帶多少噴頭目前的規范受兩方面限制:
1、規定的最大噴頭數。
2、預作用閥後的管網充水不得超過2min。
(5)預作用供氣裝置擴展閱讀:
可以採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來計算選擇空壓機。
方程:PV=nRT,P為絕對壓力,單位KPa; V單位升;T為絕對溫度,單位K;R=8.314J/mol.k;
從空壓機壓入管道系統的空氣的量是一定的。初始狀態管道內為一個大氣壓的空氣,n0=PV/RT,可以得出n0值。
假設系統最終空氣壓力為0.05MPa,則在此狀態下氣體的物質的量n=PV/RT,其中P=150KPa,可以得出n值。
則需要空壓機壓入的空氣的量為n-n0,由於V已知,R、T為常量,則n-n0可以求得。
設空壓機的排氣壓力為P壓,則在充氣過程中需要空壓機壓入的空氣體積為:V壓=(n-n0)RT/P壓,又假設10分鍾之內使系統內空氣達到設定壓力值,則空壓機的排氣量為V壓/10。而根據P壓和每分鍾的排氣量就可以選擇空壓機了。
F. 天然氣裝置上的紅色按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燃氣表上的紅色按鈕的作用是在煤氣泄露或氣體密度超標安全閥就會自回動脫落關掉煤氣答,防止在意外發生之後繼續向外泄露煤氣,具有一定的安全保護作用。
它的作用很重要,主要是在燃氣泄漏的情況下阻止燃氣輸出,可以實現自動關閉,保證了業主自身的安全,它的存在就相當於給燃氣安裝了保護器。
(6)預作用供氣裝置擴展閱讀
當小區通知停氣的時候,要檢查一下家裡的燃氣自閉閥有沒有關閉,避免後面恢復供氣的時發生泄漏危險。其實業主平時在家就能進行自檢。在使用燃氣的時候關閉表前閥,這個時候自閉閥就會自動關閉,燃氣灶也會熄滅,過會兒再打開表前閥,打開燃氣灶,如果打不了火,則說明自閉閥能正常工作,反之就需要找燃氣公司報修了。
G. 預作用報警閥工作原理
原理:一旦發生火災,安裝在保護區感溫感煙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等信號。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控制中心,接到報警信號後發出指令打開雨淋閥上電磁閥,使雨淋閥開啟,壓力水流進系統側管網,變成濕式噴水系統,同時水力警鈴發出報苦,壓力開關動作反饋給控制中心顯示管路已充水,並啟動消防泵。
預作用系統預作用閥是由雨淋閥和乾式報警閥上下串接而成,雨淋閥位於供水側,乾式報警閥位於系統側而成為預作用閥組。系統由預作用閥、水力警鈴、壓力開關、空壓機、空氣維護裝置、信號碟閥等組成,安裝閉式灑水噴頭,並以常用的探測系統作為報警和啟動的裝置。
(7)預作用供氣裝置擴展閱讀:
預作用閥組裝里全部按規范要求安裝完畢後,方可進行調試,向系統供水,使雨淋閥處於准工作狀態,關閉下球閥開啟上球閥,向補水漏斗供水,至濕式報警閥介面止,開啟空壓機,向系統供氣,充氣壓力一般為0.01-0.03MPa范圍內,充氣量不小於0.15m3/min。
開啟電磁閥或打開手動快開閥、隔膜腔泄壓,雨淋閥開啟,使系統側充水變為濕式系統,同時水力答鈴發出聲報等,壓力開關發出電信號。試驗水流指示器,可打開末端試水裝置,水流動後,推動漿片發出動作信號至消防控制中心。
試驗後,關閉電磁閥或手動閥,防復位鎖止機構按順時針旋轉90度至復位位置,讓雨淋閥自動復位後,再將手輪逆時針旋轉90度到鎖止位,使雨淋閥處於准工作狀態。
系統投入正常運行後,管理人員必須日常監督檢測。每月進行一次報警試驗,可打開試警鈴球閥,水力警鈴和壓力開關應動作,發現問題,可檢查過濾器,排除故障。
每季進行一次綜合功能試驗。發現系統氣壓不能保持在規定范圍內,就會發出故障報警信號,檢查管路泄漏或損壞,採取措施進行排除。對系統裝配的過濾器要經常進行清洗。
H. 為什麼打開預作用報警閥組主機無顯示反饋
一、工作原理
1. 預作用閥下方為雨淋閥,上方為濕式報警閥。處於伺應狀態時,系統側充有有壓氣體,下方雨淋閥則依靠壓力腔或者隔膜腔控制水源側的壓力。
2. 發生火災時,兩只獨立的感煙探測器形成「與」邏輯報警信號,邏輯控制器發出控制信號打開預作用報警閥組上的電磁閥(或打開手動快開閥),壓力腔泄壓。管網消防用水發生流動後觸發流量開關、低壓壓力開關,有壓水進入報警管路後觸發壓力開關、水力警鈴,同時打開快速排氣閥,整個系統在1min或2min內完成排氣充水。
3. 完成排氣沖水後預作用系統轉換為濕式系統,隨著火災溫度達到噴頭熱熔元件設計溫度,噴頭元件破裂後直接出水撲救火災。
3. 驗收
報警閥組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報警閥組的各組件應符合產品標准要求。
2)打開系統流量壓力檢測裝置放水閥,測試的流量、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3)水力警鈴的設置位置應正確。測試時,水力警鈴噴嘴處壓力不應小於0.05MPa,且距水力警鈴3m遠處警鈴聲聲強不應小於70dB。
4)打開手動試水閥或電磁閥時,雨淋閥組動作應可靠。
5)控制閥均應鎖定在常開位置。
6)與空氣壓縮機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聯動控制,應符合設計要求。
I. 噴淋系統常見的質量通病有哪些
噴淋系統檢查包括消防泵房、樓梯間、電梯前室、地下室、屋頂等部位,在一級消防工程師復習中,考生也經常會看到噴淋系統相關的知識點,對噴淋系統都有所了解,那麼噴淋系統中常見的質量通病有哪些呢?以及我們該如何防治?
通病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灑水管的水流指示器安裝位置不符合要求,與管道轉彎處和閥門的距離達不到要求
產生原因及後果:達不到使用功能要求或造成誤報。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水流指示器應安裝在距地面高度1.8m以上。水流指示器安裝應距彎頭處至少15cm和距閥門處至少60cm。管道開孔要用專用工具,確保開孔在管道中心垂直線上,並將管膛清掃干凈。
通病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信號閥安裝在水流指示器的後邊,並相互直接連接
產生原因及後果:信號閥不靈敏,甚至不能顯示管中水流動的情況,且將其傳送給消防系統指揮中心。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信號閥應安裝在水流指示器前面的管道上,且兩者的間距不應小於30cm。
通病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使用非鍍鋅鋼管或連接噴灑頭支管使用管徑小於25mm的鍍鋅鋼管
產生原因及後果: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的管內鐵銹會造成噴灑頭堵塞,失去自動噴水火火功能,加大火災損失。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必須使用鍍鋅鋼管而且連接噴灑頭支管管徑不得小於25mm。
通病4
濕式報警閥下邊及水流指示器來水方向不裝信號閥而裝普通閥門
產生原因及後果:在維修管道時關閉閥門,維修後由於疏乎忘記打開,一旦發生火災管道內無水,造成重大損失。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必須在報警閥下邊及水流指示器來水方向裝信號閥。並檢查信號閥其打開或關閉狀態時的信號是否返回到消防控制中心。為防止誤操作,還要在閥上加鎖防止閥門意外關閉。
通病5
屋頂消防水箱接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出水管(恆壓管)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安裝過濾裝置
產生原因及後果:水箱或水池內的雜物進入管網,造成閉式噴灑頭堵塞或報警閥中警鈴或壓力開關失靈,影響噴水滅火及報警工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加壓和補充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裝置管道出口處。應設置除污過濾設施。
通病6
管徑與噴淋頭數量不匹配
產生原因及後果:未按設計圖紙施工,裝修階段更改或加裝噴淋頭,達不到自動噴水滅火效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根據裝修圖紙及要求進行二次設計,按設計規范要求施工。
(1)配水管兩側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標准噴頭數,輕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不應超過8隻,同時在吊頂上下安裝噴頭的配水支管,上下側均不應超過8隻。嚴重危險級及倉庫危險級場所均不應超過6隻。
(2)輕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中配水支管、配水管控制的標准噴頭數,不應超過表5一1的規定。
輕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中配水支管、水管控制的標准噴頭數
表5一1
公稱管徑(mm) 25 32 40 50 65 80 100
輕危險級 1 3 5 10 18 48
中危險級 1 3 4 8 12 32 64
通病7
噴淋頭位置、高度、與阻擋物的距離不滿足要求
產生原因及後果:由於裝修及房間大小、用途的變更,使得噴淋頭位置相對發生改變,致使噴淋頭噴灑作用面積不能滿足設計規范要求,降低自動噴水滅火效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一2001(2005版)規定:
(1)除吊頂型噴頭及吊頂下安裝的噴頭外,直立型、下垂型標准噴頭,其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於75mm,不應大於150mm。
(2)當在梁或其他障礙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噴頭時,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同時濺水盤與梁等障礙物底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25mm,不應大於100mm。
(3)在梁間布置噴頭時,應符合本規范7.2.1條的規定。確有困難時,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大於550mm。梁間布置的噴頭,噴頭濺水盤與頂板距離達到550mm仍不能符合7.2.1條規定時,應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設噴頭。密肋梁板下方的噴頭,濺水盤與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251nm,不應大於100mm。
(4)凈空高度不超過8m的場所中,間距不超過4X4(m)布置的十字梁,可在梁間布置1隻噴頭。
(5)噴頭應布置在頂板或吊頂下易於接觸到火災熱氣流並有利於均勻布水的位置。當噴頭附近有障礙物時,應符合設計規范噴頭與障礙物距離的規定或增設補償噴水強度的噴頭。
(6)凈空高度大於800mm的悶頂和技術夾層內有可燃物時,應設置噴頭。
(7)當局部場所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與相鄰不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場所連通的走道或連通開口的外側,應設噴頭。
(8)裝設通透性吊頂的場所,噴頭應布置在頂板下。
(9)當梁、通風管道、成排布置的管道、橋架等障礙物的寬度大於1.2m時,其下方應增設噴頭。增設噴頭的上方如有縫隙時應設集熱板。
(10)直立式邊牆型噴頭,其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於100mm,且不宜大於150mm,與背牆的距離不應小於50mm,並不應大於100mm。水平式邊牆型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於150mm,且不應大於300mm。
通病8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干管上直接引出連接噴頭支管
產生原因及後果:直接引出的噴頭出水量超過設計水量,造成其他噴頭出水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影響整體滅火效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噴頭應按設計的要求合理分配出水量,不能隨意改變噴頭的連接位置。
通病9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管道使用管補芯或活接頭的位置不正確
產生原因及後果:管道易產生滲漏和損壞,影響正常消防滅火工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管道變徑時宜採用異徑接頭,在管道彎頭處不得採用管補芯,當需要採用管補芯時,三通上可用1個,四通上不應超過2個,公稱直徑大於50mm的管道不宜採用活接頭。
通病10
濕式報警閥與延遲器開關警鈴之間的閥門關閉,或警鈴的連接桿安裝不靈活
產生原因及後果:當發生火災報警閥打開時通過警鈴的管道不流水,導致警鈴不動作,延遲器開關不能向消防中心報警,延誤消防滅火工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濕式報警閥與延遲器開關警鈴之間的閥門一定要打開,與警鈴的連接桿要保證靈活正常。
通病11
防晃支架的型式及設置不符合要求
產生原因及後果:晃動是指來回搖動或上下擺動,尤其指反復地和急促地或波浪式地搖動。設置防晃支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管網的強度,使其在受外界機械沖撞和自身水力沖擊時也不致於損傷;同時強調了其安裝位置不得妨礙噴頭噴水而影響滅火效果。
噴淋水平及末端支管處均採用加防晃支架,可以使管道牢固可靠,防止誤噴扭轉,更主要的是對天花噴頭的水平調整很有利,不少施工過程中出現噴頭高低不平或與天花裝飾脫開的現象,均是由於吊架不穩定引發的。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
(1)為了防止噴頭噴水時管道沿管線方向晃動,應在下列部位設置防晃支架:
1)配水管的中點(當管道的公稱尺寸小於50mm時可不設)
2)配水幹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長度超過巧米(包括管徑為50Mm的配水管及配水支管),每15米長度內至少設置一個;
3)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
(2)防晃支架的強度應能承受管道、配件及管內水的重量和50%的水平方向的推動力而不致損壞或產生永久變形。
一般實際施工中,建議在噴淋管末端或按規定設置龍門架以代替防晃支架,採用角鋼或槽鋼製作,U型管卡固定,不僅限制了管道上下左右的晃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道的軸向竄動(位移)。
通病12
管道的支架、吊架、防晃支架安裝位置不正確
產生原因及後果:管道在受外界機械沖撞和自身水力沖擊時損壞,同時錯誤的安裝位置會妨礙噴頭噴水滅火效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
(1)管道應固定牢固;管道支、吊架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規范規定。
(2)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裝位置不應妨礙噴頭的噴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與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300mm;與末端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宜大於750mm。
(3)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鄰兩噴頭之間的管段設置的吊架均不宜少於1個,吊架的間距不宜大於3.6m。
(4)當管道的公稱直徑等於或大於50mm時,每段配水幹管或配水管設置防晃支架不應少於1個,且防晃支架的間距不宜大於巧m;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
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間距離表5一2
公稱直徑(mm)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間距(m) 3.5 4.0 4.5 5.0 6.0 8.0 8.5
通病13
裝修工程吊頂沒有分格布置圖,噴灑頭安裝與吊頂布置圖不協調一致
產生原因及後果:走道的吊頂噴頭不在一條線上,噴頭濺水盤出吊頂子尺寸不一致。嚴重影響整體建築物裝修質量。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噴灑頭的布置按專業設計圖及吊頂平面布置施工,做到排列整齊,直線走道吊頂上的噴灑頭的安裝要排成一直線,弧線走道吊頂上的噴灑頭的安裝要排成一弧線,並與吊頂上的燈位、揚聲器、風口位置相匹配。房間內的噴灑頭的安裝要排列一致。噴灑頭的安裝位置不能安裝在吊頂分格線的龍骨上。每個噴灑頭的淺水盤出吊頂子的尺寸都要一致。同時安裝噴灑頭的位置距頂子尺寸及噴灑頭距梁側的位置要符合施工規范規定。
通病14
末端試水裝置設置不合理
產生原因及後果:
(1)末端試水裝置設置不當。可是建設單位為了便於使用,要求施工單位將末端試水裝置設置在廁所內,便於排水,而不設置在最不利點處,這樣就導致無法真正測出最不利點的壓力值;一些末端試水裝置處的排水設施排水量小於試驗閥的泄水閥的泄水量或者乾脆不設排水設施,試驗閥開啟後便會造成水災,為消防設施的定期保養、維護埋下隱患,以至於無法進行放水試驗;有的施工單位將末端試水裝置安放在走廊、房間或廁所的吊頂內,試水極不方便;
(2)不使用規定的末端試水裝置,而用DN25的球閥代替,其通徑是25mm,比一隻公稱通徑為15mm(實際孔徑約為11mm)的噴頭要大得多,其開啟後的水流量遠遠大於一隻標准噴頭的排水量,顯然這樣的試水裝置不能代表一隻噴頭開啟的效果。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
(1)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第6.5.1條的規定,末端試水裝置應設置在最不利點處,且應有足夠的排水能力。最不利點一般最長管路的末端,在圖紙審核、施工時就可確定。
(2)採用DN15球閥,末端試水裝置開啟水流量必須相當於該防火分區內的1隻噴頭的流量,其試驗結果才能符合試驗目的。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S0084一2001(2005版)中明確規定:末端試水裝置應由試水閥、壓力表以及試水接頭組成。試水接頭出水口的流量系數,應等同於同樓層或防火分區內的最小流量系數噴頭。末端試水裝置的出水,應採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
通病15
噴頭的選型、設置不合理以及在施工中不注意對噴頭的保護
產生原因及後果: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閉式噴頭動作溫度與設計、使用場所不符。在建築裝飾時塗上塗料,致使噴淋頭敏感性降低。噴頭不能在設計環境溫度下噴水滅火,造成火災損失。
(2)一些賓館的客房內設計選用邊牆擴展型覆蓋噴頭,安裝過程中採用普通邊牆型噴頭,普通邊牆型噴頭流量系數K=80,而邊牆擴展型覆蓋噴頭為快速響應噴頭K=115,邊牆擴展型覆蓋噴頭的流量比普通邊牆型噴頭大得多,且響應時間短,發生火災後導致噴頭噴水延緩,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撲滅火災,延誤戰機。
(3)未考慮施工場所有無吊頂,一律使用下垂型噴頭。在無吊頂的場所使用下垂型噴頭,會導致動作時間過長,延誤滅火時機。
(4)工序交叉時,閉式噴頭未採取相應保護措施,以致水泥砂漿、塗料、油漆等附著在閉式噴頭的感溫元件上,造成閉式噴頭不能正確感溫,延長滅火動作時間;
(5)一些大空間建築因二次裝修或使用功能變化而被分隔成許多小間,原本按大空間設計的噴頭卻沒有因空間分隔進行調整,一些分隔區域內沒有噴頭,或者有噴頭卻位置不當,如本應居中布置卻成了靠隔牆布置,從而出現了噴頭保護的盲區。此外,原設計時有吊頂,因建築物改造,將原有吊頂拆除,僅將噴淋系統的短立管由原來的向下改為向上,不更換噴頭。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規定:閉式系統的噴頭,其公稱動作溫度宜高於環境溫度30℃。如賓館、飯店的洗衣房、廚房等環境溫度高的場所,就不應再選擇68℃的噴頭,而應選擇公稱溫度等級較高的噴頭;
(2)在無吊頂的場所施工噴淋時,連接噴頭的短立管應向上,且應採用直立型噴頭;
(3)嚴格按照設計文件選用噴頭;
(4)國家標准規定下垂型噴頭噴向地面的水量不能小於80%,當短立管向上而繼續採用下垂型噴頭時,噴頭噴向地面的水量就達不到80%,不能有效控制和撲滅初期火災。因此,正確的作法應該將下垂型噴頭更換為直立型噴頭;
(5)施工過程中噴頭安裝好後,驗收前應用塑料薄膜進行保護;
(6)結合裝修圖紙進行相應設計調整,滿足驗收規范要求。
通病16
屋頂水箱不經過報警閥直接接入系統給水管網;造成報警閥後的壓力開關,水力警鈴不能發出警報
產生原因及後果:屋頂水箱提供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前10分鍾的消防用水量,同時消防水箱還具有穩壓的作用。如屋頂水箱下來的水流不經過報警閥,報警閥後所設的壓力開關、水力警鈴不能發生報警,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消防泵不能及時泊動,會導致發生火災時將屋頂水箱的水用完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無水可用,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滅火效能。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正確的連接方式應將屋頂水箱下來的豎管連接到報警閥前部,可使用消防寶智能檢修系統。
通病17
穩壓泵流量過大造成自動噴水滅火泵誤啟動
產生原因及後果:主要是設計選用不當所致。根據規范要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穩壓泵補水量不應超過1L/S,但一些建築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所選用穩壓泵的流量遠高於此標准。濕式報警閥的閥瓣在小角度范圍(不超過30°)內開啟時報警閥的報警通道尚未開啟,不會引起自動噴水滅火泵的啟動。如穩壓泵的補水流量過大,會使報警閥的閥瓣大角度開啟,造成壓力開關、水力警鈴動作,啟動自動噴水滅火泵。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應選擇穩壓泵補水量小於1L/s小流量的穩壓泵。
通病18
不安裝安全泄壓閥和放水管
產生原因及後果:
(1)不安裝安全泄壓閥和放水管。有些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既未安裝安全閥,也未安裝放水閥,試泵時自動噴水滅火泵向密閉狀態下的濕式自動噴水系統管道加壓,因其揚程過高、壓力過大極易導致閉式噴頭出現漏水、爆裂現象,系統無法進行調試,安全無保證。即使在報警閥後重做安全閥和放水管,因為報警閥閥瓣具有止回功能,一旦水壓過高,即使安全閥動作放水,仍不能使報警閥後管道系統泄壓。
(2)不恰當地選用自動噴水滅火泵致使系統超壓嚴重。一些設計單位設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過程中,不通過水力計算核定自動噴水滅火泵的揚程,隨意估算自動噴水滅火泵的揚程,經常導致選用泵的揚程過大,試泵時低樓層的噴頭均要承受超過標定值的壓力,極易造成噴頭爆裂。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在設計和施工時選用揚程稍低、性能曲線較為平緩的泵,增設備用泵,加設安全泄壓閥。
通病19
水力警鈴設置不合理,與濕式報警閥連接處的管線過長
產生原因及後果:
(1)水力警鈴的主要作用是預報火警。當一個建築場所僅安裝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沒有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水力警鈴的這一功能尤為重要。但在施工時,水力警鈴的安裝位置比較隱蔽,常被安裝在較少有人出沒的位置,導致警鈴報警時,人們不易聽到。於人員疏散及消防人員滅火不利。
(2)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第6.2.8條規定:水力警鈴與報警閥連接的管道,其管徑為20mm,總長不宜大於20m。而實際施工過程中,有些施工單位將警鈴安裝在距濕式報警閥遠遠超過20m的位置,導致警鈴報警時間延遲,報警的聲強也不夠大。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
(1)將警鈴安裝到值班室或經常在人停留或經過的地方。
(2)報警閥(或延遲器)引至水力警鈴的管道應採用鍍鋅鋼管,當長度大於6m時,管徑應為20mm,但最大長度不應大於20m。
通病20
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管道不進行氣壓嚴密度試驗,噴灑頭向下噴,管道沒有坡度
產生原因及後果:管道不進行氣壓嚴密度試驗,會使管道泄漏,噴灑頭向下噴和管道沒有坡度,會存水凍壞管道。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因為預作用系統是用於環境溫度不能保證在正溫度時採用,管道內為乾式系統,管道充氣或不充氣時,都必須保證管道的嚴密性,在進行強度試驗後要進行氣體嚴密度試驗,管道日常不能存水,因此要使管道有一定坡度並有泄水。
通病21
乾式系統、預作用系統應採用普通下垂型噴頭
產生原因及後果:由於乾式下垂型噴頭價格較高,有些建設單位就將其改用普通下垂型噴頭來代替。於是就出現了系統施工調試完畢後,每個接下垂型噴頭的短立管內均存有水(採用乾式下垂型噴頭則可避免),而且系統投入使用後,因電磁閥每個月都要進行啟動試驗,使此短立管每月都有水進入,出現了系統中下垂短立管長期存水現象,這是與預作系統所要求的防水漬損失功能相違背的。因為一旦在使用中出現噴頭被誤損壞,與此噴頭相連的下垂短立管中的存水將噴出造成一定的水漬損失。另外,如果此種做法一旦用在北方地區未設採暖供熱的建築中,將在冬天出現下垂短立管中結冰現象,這在消防系統運行使用中是不允許的。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一2001(2005版)第6.1.4條中要求:乾式系統、預作用系統應採用直立型噴頭或乾式下垂型噴頭。
通病22
自動噴水預作用系統報警閥上的電磁閥前未裝過濾器
產生原因及後果:電磁閥如果被水中雜質堵塞,將會造成滅火時打開電磁閥而流不出水的現象,從而使預作用閥控制腔內的水壓無法降下,閥瓣無法開啟,滅火用水無法流向閥後管網。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由於預作用報警閥的自動開啟供水控制全部維系在報警閥處的小小電磁閥身上,因此電磁閥能否正常運行出水將是事關系統滅火能否及時問題。盡管《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一2001(2005版)中未對預作用閥上的電磁閥作此要求,但其在6.2.5條上對雨淋閥的電磁閥做了此要求。為了保證其滅火時的可靠性,在此電磁閥前設置一個過濾器防堵塞是很在必要的。
通病23
消防控制室應設管網內所充壓縮空氣的壓力顯示裝置
產生原因及後果:有些圖紙(給水排水施工圖和電氣施工圖)中,某些專業(給水排水和電氣)的設計人員卻均未執行此條內容。究其原因是由於此條內容需要通過電氣專業的設計人員來實現,而許多電氣專業的設計人員卻並不了解此設計規范,再加上自噴系統的設計人員在進行工程設計時未將此條內容告知電氣設計人員,從而出現了此條文未得到執行的現象。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一2001(2005版)中11.0.5條,屬強制性條文。較好解決辦法是,在壓縮空氣供氣管上設置壓力感測器,並從其上引線至消防控制室中給予顯示。
通病24
預作用系統中壓縮空氣供氣管上未設置止回閥
產生原因及後果: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一2001(2005版)中5.0.12條要求:預作用系統配水管道內的氣壓值不宜小於0.03MPa,且不宜大於0.05MPa。這就使得供氣管上這些計量儀表的量程比配水管上的計量儀表的量程小十數倍,若空氣供氣管上不裝止回閥,則供氣管上的計量儀表無法承受水壓沖擊。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預作用閥後管網平時狀態所充的壓縮空氣是由空氣壓縮機經供氣管給予補充的。為了避免預作用閥動作開啟供水後的水流入供氣管中,在供氣管上設止回閥是很有必要的。同時,此止回閥的設置還對供氣管上設置的電接點壓力表(供啟、停空氣壓縮機用).和壓力感測器(供向消防控制室傳送供氣管內空氣壓力值參數用)等裝置(此類裝置應設在止回閥前的供氣管上)起到免受超量程的水壓沖擊作用。
通病25
水噴霧滅火系統的噴頭用水噴淋噴頭來代替,不進行噴霧試驗;噴霧試驗前,被滅火保護的設備不進行成品保護工作
產生原因及後果:水噴霧滅火系統噴頭用水噴淋噴頭來代替,在滅火時不產生水霧而噴水,造成設備損壞。不進行噴霧試驗,不能保證噴霧滅火效果。在噴霧試驗時,被滅火噴霧設備不進行成品保護工作,可能造成設備損壞。
防治措施及相關規定:水噴霧滅火系統與水噴淋滅火系統兩者滅火機理不同、噴頭位置不同、噴頭型式不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是利用水霧頭在一定壓力下將水流分解成細小霧滅滴進行滅火。水霧滅火噴頭噴出粒徑小於1mm的霧狀水,除用於撲救固體火災,還可用於撲救閃點高於60℃的液體火災和油浸式電氣設備的火災。水霧滅火的場所不能用水噴淋滅火。因此水霧滅火噴頭必須符合噴霧要求,要有產品質量檢驗證明。不能用水噴淋噴頭來代替。
水噴霧滅火系統由雨淋閥及附件組成,由電氣探頭控制噴霧,也可由手動緊急啟動。
水噴霧滅火系統必須經過噴霧試驗,在試驗前要作好被滅火噴霧設備的成品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