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課外活動小組在學習了書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隨便排放在空氣中。。
解:(1)理論上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體積為50ml×1/5=10ml.
(2)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可以使注射器內的氣體中的氧氣與紅磷充分接觸並發生反應.從而提高了實驗結果的精確度.
(3)該實驗的結果純唯枝不夠精確,可能的原因有:裝置漏氣,或紅磷的量不足,或沒有冷卻到室溫就進行測量等.
故答案為:
(1)10mL
(2)使注射器內的氧氣充分與紅磷反應
(山賣3)裝置漏氣,或紅磷的量不足,或沒有冷卻到室溫就進行測量等
評論:只有熟悉用紅磷測定空做敏氣組成的實驗原理、操作、現象、結論和注意事項,才能正確解答本題.
本題主要考查用紅磷測定空氣組成的實驗原理、操作、現象、結論和注意事項,難度稍大.
很高興為您解答,祝你學習進步!
【夢華幻斗】團隊為您答題。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
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同時可以【贊同】一下,謝謝!
『貳』 為了研究質量守恆定律,設計了如圖「紅磷燃燒前後質量測定」的實驗,請分析有關問題:(1)裝置:錐形瓶
(1)錐形瓶應抄預先裝襲少量的細砂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濺落炸裂錐形瓶.故裝置:錐形瓶的底部鋪有一層細沙,其作用是防止錐形瓶底部局部受熱爆裂.
(2)燃燒前稱量,錐形瓶的總質量為27.6g,則右圖托盤天平中游碼的讀數為27.6-(20+5)=2.6g.
(3)紅磷易燃,燃燒後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生成時以小顆粒的形式出現,看上去為「白煙」.故答案為:燃燒劇烈,生成大量白煙.
(4)燃燒後稱量:發現托盤天平指針偏向右邊,則右邊偏重,故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或錐形瓶未冷卻等);
(5)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故答案為:
(1)防止錐形瓶底部局部受熱爆裂;(2)2.6;(3)產生白色煙,氣球脹大,後又縮小;
(4)裝置漏氣(或錐形瓶未冷卻等);(5)遵守.
『叄』 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有哪些
實驗步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集氣瓶內裝入少量的水,再把剩餘的容積分成五等份,並用橡皮筋做上記號。
③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並把塞子塞緊。
④紅磷燃燒停止,瓶內溫度降低,白煙消失後打開彈簧夾。
實驗原理:利用足量紅磷燃燒消耗密閉集氣瓶中的氧氣,集氣瓶中氧氣被消耗,壓強減小,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進入水的體積,就是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
實驗成功關鍵:裝置氣密性要好;紅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燒的紅磷要迅速伸入集氣瓶內;裝置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
實現的注意:
(1)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集氣瓶中的液面不能上升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氣密性不好,裝置漏氣,紅磷不足量,未將氧氣耗盡,未等到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2)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屬於化合反應。
『肆』 紅磷加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重要知識
【實驗原理】4P+5O2 2P2O5
【實驗裝置】彈簧夾關閉。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並做上記號。
【實驗步驟】① 連接裝置,並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 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集氣瓶中,並塞緊塞子。③ 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簧夾。
【實驗現象】①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② 放熱;③ 冷卻後打開彈簧夾,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空氣總體積的1/5。
【實驗結論】① 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②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伍』 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
實驗步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集氣瓶內裝入少量的水,再把剩餘的容積分成五等份,並用橡皮筋做上記號。
③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並把塞子塞緊。
④紅磷燃燒停止,瓶內溫度降低,白煙消失後打開彈簧夾。
實驗原理:利用足量紅磷燃燒消耗密閉集氣瓶中的氧氣,集氣瓶中氧氣被消耗,壓強減小,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進入水的體積,就是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
實驗成功關鍵:裝置氣密性要好;紅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燒明前此的紅磷要迅速伸入集氣瓶內;裝置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
實現的注意:
(1)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集氣瓶中的液面不能上升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氣密性不好,裝置漏氣,紅磷不足量,未將氧氣耗盡,未等到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2)紅磷和氧氣在激迅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屬於化合反應。
『陸』 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將集氣瓶的容積分成5等份,
(1)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紅磷+氧氣
點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