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室智能化具體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實驗室智能化主要是應用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來管理和控制實驗室,其應用方面我簡單舉例一下,更詳細的可以去參考一下專業的實驗室設計網站,比如未名雷蒙特,應該有更具體的案例。
1、通風系統的智能控制
智能通風系統可以對大樓的所有通風系統及設備進行監控及遙控操作,可以在中控室啟動或關閉排毒櫃、升高或降低排毒櫃的視窗門、播放音樂,設置排毒櫃溫度、風速、風量、工作時間等自動報警參數,還可預設排毒櫃的自動啟動或自動關閉時間,特別適用於需要長時間進行實驗而無須工作人員在場操作的情況。
2、空調系統的智能控制
暖通空調的智能控制系統能根據外界氣候條件而自動調節,按照預先設定的指標對安裝在實驗室內的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感測器所傳來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及時自動打開製冷、加熱、去濕及空氣凈化等功能。
3、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以實驗室為中心,將人員、儀器、試劑、實驗方法、環境、文件等影響分析數據的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網上分配任務、檢測數據自動採集、快速發布、信息共享、分析報告自動生成、質量保證體系順利實施、成本控制、人員量化考核。
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選用開放型、定址式的匯流排型自動報警的消防控制系統,設置火災探測器,並設有消防緊急廣播系統。設置固定消防電話,並在消防中心與消防部門直通消防熱線電話。
5、停車場管理系統
在停車場出入口設置自動道閘、讀卡機、車輛感應線圈等,通過管理主機記錄車輛的進出,計算收費實現自動化管理。
這些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sdgs-50一體智能磁選管怎麼使用
磁選管又名戴維斯管,它適用於選煤、礦山、冶金、地質等實驗室。用來測定強磁性 礦石的磁性成分含量,為礦石的分選提供參考數據。按國標GB/T 18711-2002《選煤用磁 鐵礦粉實驗方法》第七節「磁性物含量測定」中的規定要求。磁選管是在C形電磁鐵的兩極 之間,裝有玻璃管,作往復移動和旋擺。被分選的試樣,在通過磁場區域時,磁性物附著於管 壁,非磁性物在機械運動中被水沖刷而排出。目前國內其它同類設備磁選管的磁場主體部分、測量部分、控制器部分、進水及化 驗物流入部分等部件均為分體式結構。經多年使用實踐證明設備結構存在以下缺陷⑴布局結構佔地面積大,布局零亂。⑵設備主體部分現場擺放需另加底座,整體重量約300公斤,移動不方便。(3)設備在試驗工作過程中注水及入料工序繁瑣、試驗現場容易有試驗用水散落的現象。⑷控制器為外置,需單獨固定架,控制器與主體之間需另接連線增加材料費用。(3)電機外置,不利於維護,電機容易吸附塵土及濺落水點。⑶控制器方面存有以下缺陷目前國內所有廠家的磁選管控制器的技術都比較落後,大都是採用指針表指式方式,而且指示的多為電流值。因此造成以下不便a.工作人員需讀出指示的電流值,再根據設備出廠時廠家配套的電流與磁場關系對照表較對出磁場強度。復雜的操作,給工作帶來不便延長了 試驗用時。b.人眼讀電流表誤差較大,且電流表本身的指示範圍的精度誤差也偏大,導致試驗時所給定的磁場強度的誤差也過大,也導致測溫結果不準確。 影響物質分析的結果。c.試驗用的磁場強度靠人工手動來調節控制磁場強度的旋鈕來調節磁場強度的 大小,由零到試驗所要求的磁場度的調節過程用時較長,增加了試驗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 人工手動調節誤差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將磁場主體,試 驗管及管架,傳動電機,儲水箱及進出水部分,微機控制器及儲物箱全部整合組裝為一體。 同時整體結構按小車式結構設計,操作方便、性能穩定的智能磁選管。[0020]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型磁選管,包括水箱、儲物箱、智 能控制器、磁場主體、漏斗、導流管、出水管、驅動電機,所述的水箱、儲物箱、磁場主體、漏 斗、導流管、出水管按序組合為一整體,置於底座上,該底座的底部安裝有定向行走轉向輪, 形成車式結構,其中智能控制器嵌裝在儲物箱上,驅動電機置於儲物箱內。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磁場主體,試驗管及管架,傳 動電機,儲水箱及進出水部分,微機控制器及儲物箱全部整合為一體。同時整體結構按小車 式結構設計,使設備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採用一體化車式結構,便於設備擺放及使用,底部裝設輪 式底座,增設四隻高承重強度的車輪,車輪為萬能轉向輪可方便調節角度,便於設備移動。 同時車輪設有剎車功能,踩下剎車片後可將設備牢固定位。水箱用支架支撐與裝置主體組 合為一體結構,不但方便試驗中而且便於安裝及拆卸,在設備試驗完成不用時可將水箱支 架及時取下後放入設備儲物箱內。水箱採用大容量不銹鋼儲水箱可一次性充水至實驗完 成,免去中間繁瑣工作環節。智能控制器與本實用新型主體整合為一體嵌入式安裝,兼容性 好,使用方便。而且省去中間接線部分的繁瑣工作,節約了中間用線,節約了佔用空間,減少 了中間的故障環節。採用永磁低速同步電機,降低了設備的運行功耗減少了設備工作的噪 音。電機採用箱體內置式,節省了外部空間,增加了對電機的防護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器為數字顯示,直接顯示磁場,智能化自動測量。直接磁場顯示,方便直觀,精準度高該智能控制器通過計算機內部的精 准測量與計算,將精準的磁場強度直接用數字顯示出來。全智能型控制器,全自動化智能測 量該智能控制器採用多功能的單片計算機處理晶元為核心處理器,通過計算機的智能控 制採用全自動化測量方式,測理時只需按一下測量鍵便可達到試驗需要的磁場強度。上鍵 操作、方便快捷、數據精準。採用工業級進口電子元件及專用工業級計算機晶元,具有以下 優點體積小、功耗低、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維護量小。本實用新型組合為一的整體結構,外型美觀,整潔大方,佔地面積小。
圖1是本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新型的整體結構的後面圖。圖3是本新型的控制器外形結構圖。圖中,水箱1,支撐架2,智能控制器3,儲物箱4,定位行走轉向輪5,支座6,水嘴7, 漏斗8,導流管9,傳動機構10,鐵芯11,玻璃管12,出水管13,底座14,繞組15,智能控制器 殼體16,保險17,進出線端子18,狀態指示燈19,磁場顯示區20,控制開關21,操作按鍵2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施例是一種智能型磁選管,這種磁選管由水箱1、儲物箱4磁選主體及水流裝 置等組成,見圖1-3,儲物箱4置於底座14上,儲物箱4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架2,水箱1用支 撐架2支撐置於支撐架2上。底座14的底部四角分別安裝有定位行走轉向輪5,共計四隻 定位行走轉向輪5,並帶有剎車機構。儲物箱4設計是帶雙開門的箱體,智能控制器3嵌裝在儲物箱4上,驅動電機置於儲物箱4內。水流裝置由漏斗8、導流管9、玻璃管12、出水管13等組成,漏斗8位於水箱水嘴7 的下方,與導流管9連接,導流管9的另一端與玻璃管12連通,玻璃管12與磁場主體連通, 玻璃管12的另一端與出水管連通,磁場主體的底部位於底座上。見圖1,磁場主體的底部用 支座6支撐,支座6安裝在底座14上,用來支撐鐵芯11和繞組15。磁場主體由鐵芯11和激磁繞組15等組成,鐵芯11是C形鐵芯,其上磁極端連接 環箍,環箍與傳動機構10的傳動支架連接,玻璃管12嵌在銅套內,用傳動支架架在兩磁極 之間。傳動機構10由傳動支架、曲柄組成,曲柄與傳動支架連接,與驅動電機連接,驅動 電機通過曲柄使玻璃管12做旋擺運動,與水平線角度調節范圍為0-40度,行程40mm,旋擺 45度。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器3嵌裝在儲物箱4的箱體上,採用自主研發設計的集成 電路板三塊,分別是控制器主板PCB— 1,顯示操作板PCB—2,狀態指示板PCB—3。主板是 整機的核心部分,負責整機的信號採集,數據處理,整機磁場用的激磁電流的調節和輸出, 完成磁場顯示數據的輸出和操作指令的完成。顯示操作板是整機的人機對話部分,設有顯 示區和按鍵操作區。負責將設置信息及磁強度數據顯示給試驗人員,同時試驗人員可通過 按鍵完成對設備設置查詢以及對磁場自動或手動的調節等工作。控制器所使用的程序採用 功能強大及穩定的C語言編寫。三塊板分別安裝在智能控制器殼體16內,與三塊板對應, 在智能控制器殼體16上安裝保險17,進出線端子18,狀態指示燈19,磁場顯示20,控制開 關21和操作按鍵22。本實用新型的水箱1、儲物箱4、磁場主體、導流管9、出水管13等按著排布順序通 過支撐架2、支座6、傳動機構10等部件組合為一整體,置於帶定位行走轉向輪5的底座上, 形成可推拉行走、可剎車定位的車式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即磁性物含量的測定過程將試樣裝入燒杯中,並加入適量的酒精和水,攪勻並靜置5分鍾。操作智能控制器 3,調節磁場至所需磁場強度值,一般將磁場強度調整到150mT-250mT,用管夾夾緊玻璃管 12下端的出水管13,先往玻璃管12內加入清水,直到水面高於兩磁極50mm處,將燒杯中的 磁性物混合液倒入漏斗8,同時打開玻璃管12下端的管夾,使液體緩緩流入燒杯中。將磁性 混合物液體導入玻璃管12後,再緩緩加入清水,確保磁性物懸浮於水中,非磁性物質隨水 流下沉直至從出水管13排出,磁性物顆粒在磁力作用下附著於管壁兩磁極處,直至排出液 體不再含雜質。將裝有磁性物混合液的燒杯靜置15分鍾,直至磁性物沉澱,上部水澄清,然 後倒出清水,進行烘乾。將烘乾的磁性物與燒杯一起稱量,得到的是磁性物的質量,經計算 得到磁性物百分比含量。工作完成後,可將支撐架2、水箱1、漏斗8拆卸,放到儲物箱3內,將車式結構的本 體推到任意地方。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型磁選管,包括水箱、儲物箱、智能控制器、磁場主體、漏斗、導流管、出水 管、驅動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箱、儲物箱、磁場主體、漏斗、導流管、出水管按序組合 為一整體,置於底座上,該底座的底部安裝有定向行走轉向輪,形成車式結構,其中智能控 制器嵌裝在儲物箱上,驅動電機置於儲物箱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磁選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儲物箱置於底座上,儲物 箱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架,水箱置於支撐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智能型磁選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漏斗位於水箱水 嘴的下方,與導流管連接,導流管的另一端與玻璃管連通,玻璃管與磁場主體連通,另一端 與出水管連通,磁場主體的底部位於底座上。一種磁選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選煤、采礦、冶金、地質勘探等行業的實驗室檢驗用的智能型磁選管。它的水箱、儲物箱、磁場主體、漏斗、導流管、出水管按序組合為一整體,置於底座上,該底座的底部安裝有定向行走轉向輪,所述整體形成車式結構,其中智能控制器嵌裝在儲物箱上,驅動電機置於儲物箱內。一體化車式結構,不但便於設備擺放及使用、移動,而且體積小、佔地面積小。智能控制器與主體嵌入式安裝,上鍵操作、方便快捷、數據精準。整機兼容性好,功耗低、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維護量小。
㈢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與樓宇自控(BA)的區別....我是做照明的對於2者控制方式,原理什麼都不明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是指的室內外的調光控制系統,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場景控制,在同一室內可有多路照明迴路,對每一迴路亮度調整後達到某種燈光氣氛稱為場景;可預先設置不同的場景,切換場景時的淡入淡出時間,使燈光柔和變化。時鍾控制,利用時鍾控制器,使燈光呈現按每天的日出日落或有時間規律的變化。利用各種感測器及遙控器達到對燈光的自動控制。
而樓宇自控系統指除了照明控制系統以外樓宇中電力設備,如電梯、水泵、風機、空調等,其主要工作性質是強電驅動。通常這些設備是開放性的工作狀態,也就是說沒有形成一個閉環迴路。只要接通電源,設備就在工作,至於工作狀態、進程、能耗等,無法在線及時得到數據,更談不上合理使用和節約能源。現在樓宇自控是將上述的電器設備進行在線監控,通過設置相應的感測器、行程開關、光電控制等,對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測,並通過線路返回控制機房的中心電腦,由電腦得出分析結果,再返回到設備終端進行調解。
而目前兩種系統採用最多的控制方式是通過PowerBUS二匯流排的方式連接通訊,可以參考下以下結構圖
㈣ 智能MCC控制中心的技術參數
工作溫度:-10℃~55℃
存儲溫度:-25℃~70℃
相對濕度:≤95%不結露
海拔高度:≤2000m 靜電抗干擾實驗 Ⅲ級(IEC61000-4-2)
輻射抗干擾試驗 Ⅲ級(IEC61000-4-3)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干擾試驗 Ⅳ級(IEC61000-4-4)
浪涌抗干擾試驗 Ⅳ級(IEC61000-4-5)
射頻傳導干擾試驗 Ⅲ級(IEC61000-4-6)
電磁場抗干擾試驗 Ⅲ級(IEC61000-4-8) 工作范圍 AC85-270V
頻率 50±5Hz,60±5Hz
功耗 <5W 智能馬達MCC管理中心通過現場電動機控制及保護裝置對電動機運行進行監測、控制與保護,並通過裝置的通訊功能結合上位機監控系統,實現對電動機的智能化監測,控制及保護。
完善的馬達保護
完善的馬達保護是對馬達運行過程中的各種運行狀況的詳細信息進行採集跟蹤,通過對故障報警、保護動作(保護脫扣)、以及動作延時時間的設定來實現及時准確的保護,保證生產的安全。同時經通訊,可以對馬達運行狀況的詳細信息在上位機上進行實時監測,並經計算機數據處理提供管理信息。在設備可能產生重大故障前,越限報警可及時提醒管理人員進行處理,避免了不必要的停機而對正常生產造成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證設備運行的有效性。
當馬達運行參數達到預置的報警值時,保護裝置僅進行報警,不觸發脫扣;但當越限值達到預置的脫扣值時,保護裝置進入脫扣觸發延時。在預置脫扣延時時間內若設備恢復正常運行,則取消脫扣執行;而如果超過延時時限,則保護裝置發出脫扣信號,驅動執行元件動作,停止電機運行。在馬達控制裝置實現各項保護功能的同時,各種保護信息也由裝置生成,並經通信介面上送至計算機管理系統。
馬達保護的特點:
● 各種保護功能已內置在裝置中,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配置
● 通過設置軟體可輕松選擇所需的保護功能
● 可根據保護功能的特點設置為報警並延時脫扣, 只報警不脫扣或直接進入延時脫扣保護
● 通過對保護脫扣復位模式的預先設定,用戶可選擇故障保護脫扣的復位方式,不同的保護功能具有的復位方式不一樣:
n自動復位
n遠程復位
n本地復位
n本地及遠程復位
熱過載保護(TOL)
熱過載保護是通過對電動機運行中熱容量的跟蹤計算來保護電動機免於因過熱而縮短壽命或損壞。同時,熱過載保護的熱記憶功能對需要頻繁啟動電機的場合具有重要的意義。熱過載保護具有熱記憶功能,可以有效地保護馬達過熱狀態下重復起動。電動機控制器裝置模擬了電機在各種運行狀態下的熱狀態,以便最大限度地使用電機,又能保證電機的安全。熱過載保護同時考慮了電機轉子和定子的溫升,並充分考慮了三相不平衡對電機發熱的影響。當要重新起動馬達時,裝置會自動判斷馬達停止運行後的溫度是否已下降到可以重新起動的限值,是則允許重新起動馬達,否則閉鎖起動操作直至電機溫度下降到滿足重新起動的限定條件。
熱過載保護特性曲線如圖3示,通過修改電動機在冷態情況下6倍額定電流所允許的過載時間t6可調整保護動作特性。
過載保護(TOL): 保護動作特性曲線經計算模擬存儲在裝置中。脫扣值、報警值和復位值均可通過參數設置或定值修改進行調整
防爆電機EEx e熱過載保護:EEx e保護考慮了電機堵轉電流與標稱電流之比值及相應環境等級允許的最高電機溫度。這些數據由電機製造商提供可直接在裝置上設置,不需要計算
斷相保護
根據最小線電流和最大線電流的比值判斷是否啟動斷相保護。斷相保護功能應設定相關參數,如報警值、脫扣值、脫扣延時時間等。保護脫扣可為延時脫扣或瞬時脫扣。
三相不平衡保護
根據最小線電流和最大線電流的比值判斷是否啟動三相不平衡保護。該功能應設定相關參數,如報警值、脫扣值、脫扣延時時間等。保護動作可為延時脫扣或只報警不脫扣。
堵轉保護
根據最大線電流測量值和電機額定電流的比值判斷是否啟動堵轉保護,該功能應設定相關參數,如脫扣值和脫扣延時時間。保護動作為延時脫扣。
欠電壓保護
主電路電壓低於整定值時啟動低電壓保護,該功能應設定其它參數,如報警值、脫扣值、脫扣延時時間等。保護動作為延時脫扣。
自動重起動 : 在電壓突降後,按電壓重新恢復時的不同情況,電動機控制器裝置可讓電機以不同的
方式重起動。自動重起動的情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
-電壓在自動重合閘時間(需預先設定)之前恢復,自動重起動將立即執行;
-電壓恢復發生在自動重合閘時間(需預先設定)過後但仍在最長欠壓時間(需預先設定)之前,電動機控制器裝置按電機順序起動執行。即電機自動重起動將在分組順序起動延時時間(可調)過後開始。
-電壓恢復發生在最長欠壓時間(需預先設定)之後,電動機控制器裝置將不會執行重新啟動。
電動機控制器裝置的自動重起動功能可以按「標准型」與「增強型」兩類選配。標准型即按上述情況執行;增強型除了標准型的功能外,還完善了第四種情況 :
-若兩次發生電壓突降情況之間的間隔在1秒之內,並且每次發生的時間不超過200毫秒,電動機控制器裝置將執行電機順序起動。即電機自動重起動將在分組順序起動延時時間(可調)過後開始。
自動重起動功能可以有效地保護瞬時電壓跌落對電機運行的干擾。
輕載保護
根據最大線電流和額定電流的比值判斷是否啟動輕載保護,同時應設定其它參數,如報警值、脫扣值、脫扣延時時間等。保護動作為延時脫扣或只報警不脫扣。
空載保護
根據最大線電流和額定電流的比值判斷是否啟動空載保護,同時應設定其它參數,如報警值、脫扣值、脫扣延時時間等。保護動作為延時脫扣或只報警不脫扣。
接地故障(漏電)保護
外加零序電流互感器,當漏電電流值超過設定的脫扣值時,則延時脫扣或瞬時脫扣。
電機熱保護(PTC)
通過對預埋於電機繞組中的PTC熱敏電阻阻值的檢測來實現保護,可超限值延時脫扣或瞬時脫扣。
起動次數限制保護
電動機起動次數限制是通過限制電動機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的起動次數來保護電動機, 防止電動機頻繁起動。當起動次數到達預設值時,新的起動將被禁止。 1) 模塊式設計,分為主體模塊、測量模塊、開關量模塊、模擬量模塊、溫度模塊、通訊模塊、液晶模塊等7個模塊。
2) DI/DO全部支持自由編程。DI支持無源節點(弱電)或有源節點(強電)輸入,有源節點可選交流或直流供電。
3) 通訊標配2路RS-485 Modbus-RTU,1 路ProfiBus-DP可選
4) 過載、堵轉、阻塞、欠載、斷相、不平衡、PTC保護、外部故障等全面的電動機綜合保護功能。
5) 標配保護模塊,直接起動、星三角起動、自耦降壓起動、雙向起動、單繞組雙速起動、雙繞組雙速起動等多種起動方式,起動方式可現場設定。
6) 故障記錄、運行管理信息,方便查詢故障原因、電機維護管理。
7) 自起動功能,可通過附加抗晃電模塊實現抗晃電、失壓重起功能。
8) 可通過添加模擬量模塊實現2路4~20mA輸入測量和2路4~20mA變送輸出。4~20mA變送輸出對應參數可自由設定。
9) 可通過添加溫度模塊實現3路溫度測量保護,可外接感測器類型有:PT100、PT1000、Cu50、PTC、NTC。
測量功能:電流參數、電壓、功率、相序、剩餘電流(接地/漏電流)。
保護功能:過載、堵轉、阻塞、欠載、斷相、不平衡、剩餘電流(接地/漏電)、溫度、外部故障、相序、過壓、欠壓、欠功率、tE時間等全面的電動機綜合保護功能。
DI輸入、DO輸出,滿足直接起動,星—三角起動,自耦變壓器起動,軟起動等多種起動方式,通過通訊匯流排可實現遠程主站對電動機進行實時遙控「起/停」操作。
抗晃電確保電動機運行不間斷,重起動功能在短時欠壓、失壓時用於電動機分批重起。
具有標準的RS-485通訊介面,採用Modbus- RTU通訊協議,保證了上位機通訊的快速可靠。
具有DC4-20mA模擬量輸出介面,直接與DCS系統相接,可實現對現場設備的監控。
具有系統時鍾和8次故障記錄功能,系統時鍾記錄當前時間(年、月、日、時、分、秒);故障記錄功能記錄電動機發生故障的時間,總的運行時間,故障原因,發生故障時電動機的各種參數值(如三相電流、三相電壓、剩餘電流、功率因數、熱容比、電機狀態等)。
可以替代各種電量表、信號燈、熱繼電器、電量變送器等常規元件,減少了櫃內電纜連接及現場施工量,可靠性和綜合性價比遠高於傳統方案。
㈤ 蒸餾時加熱的快慢,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蒸餾時加熱的快慢對實驗影響:加熱快,溫度升高快,不易控制溫度,不易使沸點相近的液體分離。
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
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
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
㈥ 如何打造新能源汽車空調智能控制系統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一、硬體組裝
智能控制系統的功能通過使用PLC控制器實現,對車內外信號的採集與顯示的模擬過程通過使用MCGS嵌入版觸摸屏完成,PLC能夠簡便高效連接感測器,再將PLC安裝在實車上完成功能測試。包括汽車的點火、空調A/C及空調內外循環在內的開關通過模擬實驗箱上的按鈕對具體工作過程進行模擬,各感測器的工作狀態則通過旋鈕進行模擬,按鈕、旋鈕連接MCGS觸摸顯示屏,在顯示屏上顯示模擬的各種工況以便下一步調試,PLC以接收到的相關數據為依據按照預設程序完成分析和控制過程,實現對空調內外循環及車窗開關、報警裝置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