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學使用鐵架台的順序是,從上到下,左到右,還是其它
鐵架台的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
使用鐵架台的注意事項:
1、持夾和鐵夾需配合使用。持夾的兩端為旋柄,它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用來固定鐵夾。固定鐵夾的一端凹面應朝上,便於支持和固定鐵夾。
2、用鐵夾固定試管和燒瓶時,應先松開鐵夾的螺絲,套上儀器後,左手按緊鐵夾,右手旋動螺絲,直至儀器不能轉動為止。旋動螺絲時不可用力過猛,以防夾破儀器。
3、用鐵夾固定外徑較小的容器時,可在鐵夾兩邊套上膠管或纏上布條,以縮小鐵夾的口徑。
4、注意重心。鐵架台自身較重是保證實驗過程中儀器穩定的重要因素。但在夾持儀器時,應盡可能使儀器夾持在鐵架台的檯面上方,使重心落在檯面中間,不倒塌,不傾斜。
5、防銹。鐵架台的各部分都是鐵質材料,為防止生銹應塗上防銹層,一般用銀粉或深色耐腐油漆。使用時要注意保護防銹層,不使其破損。尤其不要讓酸、鹼液滴灑在鐵架台上。使用完畢應擦乾攖在乾燥處。
6、缺口向上。許多鐵夾、鐵圈是用雙缺口螺絲固定在立柱上的。兩個缺口相互垂直,一個套在立柱上,一個插入鐵夾棒或鐵圈棒,插鐵夾棒或鐵圈棒的缺口必須向上,以免在裝卸或使用過程中由於螺絲松動而跌落。
7、由下向上固定。用鐵架台夾持儀器時,應由下向上逐個調整固定。

(1)實驗裝置中左邊是什麼裝置擴展閱讀:
鐵架台由鐵制平穩底座與垂直於底座並固定在鐵座上的一根鐵棍組成,用以放置和固定化學反應裝置,使反應操作安全、方便。根據不同的化學反應,可在鐵棍上配置能上下移動的鐵圈、燒瓶夾、滴定管夾、冷凝管夾、鐵夾等附加器械,若需加熱時,鐵架台上可放置酒精燈等加熱裝置。
鐵架台是鐵製品,配有上下移動、大小不同的鐵環、鐵夾、用以固定或放置反應器。鐵圈有大小號之分,鐵夾有燒瓶夾和冷凝管夾等。在夾持玻璃儀器時,要墊紙、布或膠皮,松緊要適度以免夾碎,以不會轉動、滑下為准、通過裝有反應器的鐵架台重心的垂線,其垂足一定要在底座以內,以防傾倒。
❷ 如圖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1)左側試管中能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2)酒精燈加網罩的作用是
(1)碳在高溫時還原氧化銅,使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銅,所以現象是黑色粉末變紅;
(2)酒精燈加網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溫度;
(3)碳在高溫時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是C+2CuO
高溫 | .
❸ 如下左圖所示是什麼實驗裝置該實驗測定了什麼當玻璃管由豎直放置標為傾斜放置
圖示的是托里拆利實驗的裝置,這是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將玻璃管傾斜一些,大氣壓不變,水銀柱高度也不變,但長度會變大一些. 故答案為:托里拆利;大氣壓強;不變.
❹ 化學實驗中組裝儀器時為什麼要按從左到右的順序
這是試驗操作的要求,二樓說的就是原因,你可以試想反過來安裝,通常夾持裝置在左邊的發生裝置和凈化裝置中,你倒過來安裝就沒有夾持裝置的支撐了,你還能安裝么?
❺ 化學問題......請分析一下裝置
各裝置的作用如下: 左側裝置:A試管用於Fe和H2O反應生成H2,B中裝水加熱提供水蒸氣,水蒸氣經由導管進入A中與普通Fe反應,生成的H2從上面的長導管到處到C,再到D收集。 右側裝置:I中加鹽酸與鋅用來製取H2,G用來除去H2中混有的HCl,E中H2與Fe3O4反應生成H2O與引火鐵。 具體分析: 首先做這道題之前必須要知道書上給的一個典型反應:3Fe+4H2O=(高溫)=Fe3O4+4H2,根據題干第一句話所給的條件可以確定本實驗包含這一主要反應。又根據它給出的本實驗中的另一個要求,即製取「引火鐵」推測書上介紹的反應的可逆反應,即Fe3O4和H2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水和引火鐵。 然後.仔細觀察兩套實驗裝置,可發現左邊裝置有用排水法收集反應生成氣體的D試管,而這兩個反應中明顯是第一個反應會生成氫氣,由此確認左邊裝置為製取鐵的氧化物和氫氣,而右邊裝置用於製取「引火鐵」,這是本題解題的突破口。最後讀題時要注意到鹽酸比較濃,肯定需要除HCL 接下來是逐個分析裝置,先看左邊的,左邊裝置發生的反應所需要的條件是高溫,反應物是固-氣,根據這兩個條件推測左邊的容器中反應容器為A試管。因為這里能加熱的儀器只有兩個燒瓶與試管,如果是B做反應容器,內裝鐵粉,那麼無法供應水蒸氣,因為如果在C中加水,那麼加熱C讓水蒸氣溢出要經過A試管,多此一舉,而且B中生成的H2也要經過A試管,又與水蒸氣混合了,這很明顯不合理;而A試管中裝水供應水蒸氣就更不可能了,試管是向下傾斜的。如果是C做反應容器,B中裝水供應水蒸氣,那麼同理水蒸氣又要經過A試管,不合理。所以正確的反應容器只可能是A,接下來是確定B和C哪個容器中裝水供應水蒸氣,很明顯這里是B,因為C和收集裝置直接相連,如果C用來提供水蒸氣,那麼氫氣無法收集。 對於右面的裝置要簡單很多,因為第二個反應需要氫氣,題中又給了鹽酸,很明顯H是固液反應製取氫氣用的,很自然G就是用來除去HCl氣體的,E試管就是用來做反應容器的了。 以下是標准答案和解析: [答案] (1)普通鐵粉;作為水蒸氣發生器;防止水倒吸;氫氣。 (2)固體NaOH(或鹼石灰、CaO等鹼性固體乾燥劑;6mol•L-1HCl) (3)A、B、E (4)加快氫氣產生的速度 (5) (6)檢驗氫氣的純度;點燃氫氣
(1)A中應加入普通鐵粉,B是作為水蒸氣發生器,因反應產生的H2可能不連續,C瓶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而作緩沖瓶(較難),D中收集到的是H2。 (2)右邊的裝置氣流是從右到左,燒瓶I和分液漏斗H的組合一定是H2發生裝置,所用試劑自然是普通鐵粉和6mol、L-1 鹽酸,所以製得的H2中含有HCl氣體和H2O(氣),在製取「引火鐵」之前必須凈化、乾燥,由此U形管G中應加入固體鹼性乾燥劑NaOH或鹼石灰。 (3)根據題給兩個反應的條件都是「高溫」和要製取水蒸氣的要求,可知實驗時需要加熱的儀器為A、B、E。 .(4)聯想到課本習題(《化學選修第三冊》P62第4題),在Zn和稀H2SO4反應製取H2時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製取H2的反應加快,可知,在I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其目的是加快H2的生成速度,原因是形成了無數微小的Fe-Cu原電池,加快了反應(析氫腐蝕)的進行。 (5) 試管E中的反應自然是製取「引火鐵」的反應。其關鍵在於反應物是Fe3O4而不是鐵的其它氧化物。 (6)結合初中H2還原CuO的實驗可知,H2在加熱或點燃前一定要先驗純,所不同的是,本實驗還要盡可能避免空氣進入試管E,使製取的高活性的「引火鐵」受熱燃燒、所以要加帶導管F的橡皮塞。此外E管反應後,為了防止F出口處的水蒸氣凝結,堵塞出氣口或迴流到試管E將其炸裂,因此E管反應後,F出口處應點燃H2。
如有不明之處請指出
❻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左邊的非勻強電場使電子加速,右邊的勻強電場使電子減速.設非勻強電場的電壓為U
在左邊的非勻強電場中,根據動能定理得,電子離開電場時的動能為 Ek=qU, 在右邊的芹滲勻強電場中,電子剛好能到達N板時,根據動能定理,0-Ek=-qU′,即得U=U′, 有電子到達N板的條件是U′<U,即U′<U. 只要U′>U,電子到不了勻強電場右極板,電流計的指針就不偏轉. 所以從這手首早個實驗結果可得到畢雀的結論是只要電壓相同,不論是否勻強電場電場對帶電粒子所加的作用是相同的. 故答案為:<,>,只要電壓相同,不論是否勻強電場電場對帶電粒子所加的作用是相同的.
❼ 化學實驗連接裝置中的先下後上,從左往右是什麼意思
就那個意思 先下後上 比如你要用燒杯加熱東西 要先放上石棉網回 後放燒杯 石棉網就在燒杯下面 從左答往右 就是從發生反應的裝置開始 再接除雜的 再接收集的 最後接尾氣處理的 (例子可能不對) 大概就這個意思
❽ 化學裝置中連接了一個空集氣瓶有什麼作用
一般是防倒吸裝置,就是防止右面液體進入左邊的實驗裝置中(安全瓶) 如果有異議請上傳圖片看看 沒有問題請採納謝謝
❾ 實驗裝置名稱和儀器各部分名稱
(1)編號的儀抄器名稱:a鐵架台;f水槽; (2)過濾使用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 (3)圖A實驗操作的目的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從該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中有氣泡冒出,得出的結論是氣密性好; (4)錳酸鉀制氧氣需要加熱,所以還需要酒精燈. 故答案為:(1)鐵架台;水槽;(2)漏斗;燒杯;玻璃棒;(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密性好;(4)酒精燈.
與實驗裝置中左邊是什麼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砼打磨電動工具
發布:2025-09-12 16:01:24
瀏覽:671
實驗室氨氣裝置
發布:2025-09-12 16:00:44
瀏覽:247
上海電動工具有
發布:2025-09-12 15:57:03
瀏覽:864
電動工具充電機
發布:2025-09-12 15:28:52
瀏覽:7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