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裝置設計大師

裝置設計大師

發布時間:2023-03-16 09:24:51

A. 全球頂尖藝術家頂級裝置藝術家

那個戴帆。在他的作品中展現了他「宇宙宣言」的理念,極富感染力。藝術以獨專特而深刻的觀念,不同凡屬響的的視覺張力獨樹一幟,充滿了殘酷的幽默和華麗的荒誕,不斷刷新表現形式。作品極具感染力和沖擊性。具有表徵心理、人格、感情、人際關系、文化和社會影響的作用,

B.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科技英傑

陳俊武,男,中國科學院院士,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1927年3月出生,福建省長樂縣人。1948年北京大學化工系畢業。陳院士是我國煉油催化裂化工程技術的奠基人。六十年代,他擔任了我國第一套60萬噸/年流化催化裂化裝置設計師,指導設計了我國第一套120萬噸/年的催化裂化裝置,及時解決了催化劑損耗大的技術難題,並開創了國內首次大型流態化工業測試技術,因此他在1978年獲得科學大會獎。七十年代,他指導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同軸式催化裂化工業試驗裝置,並於1982年在蘭州煉油廠工業化放大成功,此項技術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2年,陳院士擔任中國石化總公司催化裂化技術攻關組組長,組織科研、設計、煉油等單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關,成功地開發了國家「六五」攻關重點項目「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技術, 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0多年來,他先後主持過多個煉油廠的總體設計,指導過上百套煉油裝置設計,尤其對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術的開發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陳院士一直是我國煉油工程技術的帶頭人之一,為我國煉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95年,陳俊武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汪景礪,男,北京市人,1927年10月生,1949年北京大學化工系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設計大師。六十年代,汪景礪從事油母頁岩製取頁岩原油技術開發,對當時中國天然原油還未大力開發前的能源利用做出了貢獻,受到了當時東北人民政府的重獎。1965-1974年,他擔任工廠設計師,完成了長嶺煉廠國內第一套獨創設計的躉船式碼頭,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1972-1974年,擔任格爾木—拉薩輸油管線設計總負責人,受到西藏自治區政府和國家獎勵,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國家優秀設計銀獎。他負責過洛陽煉油廠總體規劃及設計,先後主持審定了廣西煉油廠、重慶煉油廠、東北南輸管線等一批項目的技術經濟論證,審定了洛陽、廣西等一批煉油廠環境評價,為煉油廠設計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負責的石油化工廠環保(雜訊)預評價方法及應用軟體開發獲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年負責約旦頁岩油試驗,獲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葉杏園,男,浙江寧波人,1934年2月生。1956年浙江大學煤煉油設計專業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設計大師。 葉大師指導設計了我國當時國內單系列最大的洛陽石化總廠80萬噸/年加氫精製,擔任了我國第一套中壓加氫裂化裝置改造的項目負責人,在國內的煉油裝置首次實現了中壓加氫裂化,該項目分獲中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他還負責參與過茂名石化公司、南京煉油廠加氫裂化裝置的引進工作,成功地將上海石化總廠9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改造為能生產航空煤油的裝置,將揚子石化公司12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改造成200萬噸/年油、化、纖相結合的加氫裝置,為我國煉油化工裝置國產化創造了條件。八十年代後期,葉大師負責國家「七. 五」攻關項目——鎮海煉化新建8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國產化的設計,該裝置成套技術,分獲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工程設計,被評為全國第七屆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九十年代初,葉大師擔任中石化總公司「八.五」十條龍攻關項目之一--大慶中壓加氫改質技術項目攻關組副組長,該項目1994年獲中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並被國際知名雜志譽為世界三大催化柴油改質技術之一。葉大師負責組織茂名渣油加氫處理(S-RHT) 「十條龍」攻關項目的設計與開發,2001年通過國家鑒定驗收,得到了集團公司及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在含硫原油加工技術領域的一項空白。此項目 2001年獲石化總公司技術進步一等獎。
郝希仁(1942- ),男,山西大同人,國家設計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郝大師1964年畢業於太原工學院。四十多年來,他曾參加過多項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發,主持完成了蠟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等海內外四十多個煉廠、五十餘套裝置的工程開發和設計。他主持完成的我國規模最大的300萬噸/年蠟油催化裂化裝置,於1999年在鎮海煉化投產,能耗、產品收率、操作性能均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獲得了第十屆全國優秀設計銀獎、中石化優秀設計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大連石化3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解決了世界級大型裝置處理重油的技術難題,於2002年投入工業運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該裝置榮獲中石化優秀設計一等獎。自2000年以來,他作為攻關組主要成員,參與開發了降低汽油烯烴的MIP催化裂化工程技術。2003年在鎮海煉化1#催化裂化裝置改造中又實現了MIP-CGP技術的成功應用。僅鎮海煉化一套裝置每年就增加效益3億元。該技術獲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工程技術開發中,他作為第一發明人提出的2項專利已獲授權。多年來,他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優秀設計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優秀設計獎5項,申請專利10項。為我國催化裂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裝置規模達到世界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注重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合著專著1部,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技術論文16篇。曾先後獲得中國石化總公司有突出貢獻的科技管理專家、國家勞動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勞動模範等稱號。1997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目前,他仍然奮戰在我國石化工程建設的一線,主持著多個催化裂化新建及改造項目的設計工作,正致力於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催化裂化技術推出國門,走向世界。

C. DanielArsham打造巨型藝術裝置,你能理解得了這種視覺藝術嗎

作為普通人我理解這名藝術家的視覺藝術,我以普通人的眼光來看,覺得這樣的設計很大膽,而且很新潮,非常吸引人,讓人不由自主的被吸引。

DanielArsham他被很多人都認為是非常天才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也是很多藝術家爭相模仿的對象,他在雕塑藝術領域也是讓人眼前一亮。且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藝術家竟然是一名視弱患者。而且很多人都紛紛表示我有機會一定要去現場感受一下這位大師的作品魅力。這種視覺藝術是很完美的,如果有更多的巨型藝術裝置,我希望他們能夠向DanielArsham學習。

D. 當代裝置藝術家中國最頂級當代藝術家世界公認的殿堂級藝術

戴帆藝術鬼才當代全抄球先鋒藝術大師之一,作品經常引起轟動效應和社會各領域的廣泛關注 ,涉及到宇宙太空藝術、自動控制裝置藝術、生物材料、空間觀念藝術、計算機虛擬藝術、人工社會、超現實神話、園林建築、觀念攝影、海報裝置、觀念雕塑、數學繪畫、自然現象的藝術化等諸多領域 、奇異虛擬物種。戴帆的設計和藝術氣質傾向於冒險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創造力與解放,以及與對此力量的無限肯定性。這種時間、空間的跳躍顛覆了主流建築。他的設計和藝術從來不是被標準的知識形式把握的東西,它在概念和表現上的高度實驗性和顛覆性造成觀眾讀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創造性在思想的制高點上飛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圖景,朝著不斷前進的曲線飛向未來,未來是力量實踐的場域。

E. 多面設計大師陳幼堅——別樹一幟的「東情西韻」

提到中國設計,至今很多日本設計名流仍會記起2002年在東京舉辦的,一場名為「東情西韻」的個人設計展,作品揉合「西方美學」和「東方文化」的表現手法,被亞洲乃至全球設計界津津樂道。而「東情西韻」,也成了這個獲獎無數、香港殿堂級設計大師被人們熟知的標簽。

他就是集設計師、藝術家、收藏家、商人、攝影師等多重身份於一體的香港新派紳士——陳幼堅。 「創意造物人」第五期 關注—— 助推中國設計國際化的設計大師 陳幼堅 的多面人生。

1

| 香港水果店裡的藝術啟蒙 |

陳幼堅 ,香港設計大師,國際上極具代表性的華人設計師之一,其樹立的「東情西韻」設計理念,深受設計界推崇。作品既有可口可樂、李錦記、香港國際機場、萬科等品牌設計形象體系,也包含上海外灘3號水療中心、香港大快活餐廳等商業場所的空間形象。

數十年來,陳幼堅及其設計團隊,獲得各類設計獎600多個,1996年被設計界視為「聖經」的《Graphis》雜志選為當年世界十大最佳設計公司之一。

人們好奇這樣一位設計天才,是自帶超凡稟賦,還是教育使然。

按照陳幼堅自己的講述,除了20歲開始涉獵設計行業時半工半讀,上了十個月的夜間設計課程外,並沒有接受過其他設計類正規教育。就連這種業余學習,也因為覺得學校教太慢,不如公司學得快而放棄了。

小時候,陳幼堅起初在一個傳統的中文小學上學,成績不大好,還會被老師批評,家人便把他轉到一個天主教洋學堂,之後陳幼堅成績出人意料地名列全班前茅。後來他升入西方文化濃厚的嘉道理爵士中學,期間品學兼優,還參加了很多學校活動,打籃球、歌詠比賽、田徑運動。每逢聖誕節、新年等隆重節日,陳幼堅還會負責張羅會場的布置。

但不久陳幼堅輟學了,去做了十個月的代課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循規蹈矩的教學工作,沒過多久就辭職了。

這以後,20歲的陳幼堅才真正開始進入設計行業。彼時,在東西方文化融合的香港,廣告設計行業正隨著經濟發展日益革新,大多廣告公司都是外資企業。藉助在洋學堂打下的英語底子,他到了一家外資廣告公司謀職。也就是在此期間接受了短短十個月、人生中唯一一段的設計教育。

放棄了學校的設計教育,廣告公司成了陳幼堅的學堂。「後來我一直努力工作,加班加班再加班」。

沒經過正規設計教育的陳幼堅,認為自己在藝術方面的確是有天賦的,也肯定天賦對於設計師、藝術家的重要性。「沒有天賦靠後天培養也可以,如果你努力的話。但如果你有天賦,你一定會跳出來。」

陳幼堅覺得,自己的藝術天分可能來自父親。

陳幼堅出生於1950年,成長在一個香港水果商人家庭,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原生家庭,建立起了陳幼堅對美工設計的最初印象。

陳幼堅的父親,1940年代從廣東到達香港,靠水果店賣水果謀生。「50年代,家裡不是很有錢,傢具都是爸爸用裝水果的木頭箱子來製作的。箱子還可以拼成一大塊板,做家裡的衣櫃。」

不到十歲,陳幼堅就會像小助手一樣待在父親旁邊,看父親做這些零碎而有趣的事。陳幼堅說,過年過節的時候,父親還會寫春聯,貼在水果店裡,「他有藝術的天分,我的美術天分來自爸爸」。

2

| 別樹一幟的「東情西韻」 |

有天分又努力,再加上當時東西方文化碰撞下的香港大環境,讓陳幼堅逐漸有了自己的 「東情西韻」風格。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中上層社會崇尚西方文化,優秀的廣告創意幾乎都是舶來品,不少外國廣告人、創作人來到香港尋找機會。他們帶動了香港廣告業的發展,也培養了一批本土廣告人才。

「之所以八十年代廣告界、設計界出現了人才濟濟的景象,或多或少要歸功於這些有品味又願意傾囊相授的洋人。」 陳幼堅說,他從1970年代開始陸續加入的六個廣告公司都是外資企業,相當於拜洋人為師,並且他們都在不同領域有專長。「有的文案很好,有的拍照片很好,有一個插畫非常好,有一個字體很好,有一個是觀點非常好。」

陳幼堅從這些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等不同地方的老闆身上,學到國際化的語言,也逐漸開始從異國文化的角度審視中國東方文化的韻味。

直到1980年,30歲的陳幼堅帶著多家廣告公司積累的多元化設計思維,和妻子一起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達爾訊廣告公司。陳幼堅有了一個設計師之外的身份——商人陳幼堅。6年後,又成立了陳幼堅廣告設計公司。

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陳幼堅逐漸為自己的設計思維找到了新的定位——東西文化交融的「東情西韻」,以及面向市場的商業設計思維。

陳幼堅認為,設計創作要將傳統元素和現代設計手段二者配合得恰到好處,才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

陳幼堅憑借著自己的藝術天分和敏銳的設計才能,斬獲了很多香港及海外的設計獎項。在46歲陳幼堅那年,他的廣告設計公司被美國《平面(Graphis)》雜志評為當年全球十大設計公司之一,是這十大公司中唯一一家華人企業。

2002年,他在日本舉辦了個展「東情西韻」,他自認為這個展覽比所獲得榮譽更能涵括他的設計特點和藝術追求。在日本的設計界,他的名聲就好比成龍在世界演藝界那麼有名。

後來,陳幼堅回到內地,並且目前公司的一大半項目都內地不同城市,也陸續在北京、上海舉辦了個展。有人說他儼然像是設計界的馬雲。

評論家們說,陳幼堅把東西方的設計元素互相交融,柔美、雅緻、深邃。他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商業設計師,喜歡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作品的視覺效果,既不使作品成為純藝術的展示,也不讓作品完全放棄藝術性陷入市場營銷的套路,而是讓作品既面對市場,又滿足客戶的審美需求。

3

| 設計師?藝術家?收藏家?商人? |

陳幼堅的設計語言別樹一幟,個人裝扮、舉止也頗具標簽性。做工考究的衣衫,一副招牌圓眼鏡,山羊鬍,禮貌而帥氣的微笑,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以及典型的香港人的禮貌和周全。

見過陳幼堅的人大概都有類似的印象——他會與每一位工作人員打招呼寒暄,整個人就像他的設計作品,帶著一絲港式的洋氣和東西結合的「混血氣息」。熟識他的人會說,「動時,他是鬼馬水瓶座老頑童;靜時,他是老香港老上海電影里的紳士」。

這樣有辨識度的一個人,卻很難給他找到一個合適的職業標簽。設計師?藝術家?收藏家?商人?攝影師?畫廊主?好像都不準確,他的人生是如此多面、豐富。

在他的設計作品中,最為被人們熟知的,應該就是可口可樂在2003年啟用的中文標識。這個參照原版英文標識設計的作品,線條流暢,充分體現了陳幼堅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簡介的設計思路。

早在80年代,陳幼堅還曾為眾多香港明星設計唱片封套、演唱會海報——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可以說陳幼堅的設計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香港娛樂文化的發展。

提到張國榮,陳幼堅在一次采訪中說,「那時他賺的還不太多,當時我已經開始穿名牌了,他還沒有。他還會請我去他家裡吃飯」。「我們不算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我們心靈上,溝通得很暢快」。

至今陳幼堅還保留著自己借給張國榮拍過唱片封套的外套。

很多北京設計圈的人,對2012年陳幼堅在北京798新時代畫廊舉辦的「iEye 愛 –陳幼堅iPhone攝影展」還有印象。那會兒很多人才知道,陳幼堅除了設計師、藝術家、商人的標簽,還是一個攝影愛好者。

當時展出的攝影作品,也延續了他的一貫風格,用西方的iPhone這一攝影工具,來拍攝中國傳統建築,反映中國人的生存環境及狀態。

陳幼堅另一個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收藏家陳幼堅。 「從20年前的潘家園到現在的潘家園,再到上海的豫園,倫敦的Portobello Road等等,我買了很多垃圾、假貨,也買了很多好東西。」

陳幼堅並不忌諱藝術品投資,他很風趣地說,投資和找老公是一個原理,「就好比我和我妻子,開始拍拖的時候我還是個打工仔,存款兩三萬都不到,而妻子身邊的男性朋友都開跑車過來送她吃飯,可是她卻唯獨看上了我,也就是投資了我。」

陳幼堅在上海開了家外之家「27」這樣特別的生活概念店。他說建「27」目的是將他生活真實的狀態和大家分享,也希望這個空間能夠給年輕人提供更大的平台,去潛心做他們的創意。

4

| 65至75歲,藝術的黃金十年 |

時間對陳幼堅似乎格外優待,如今他看上去依然是氣定神閑的紳士,不過可能是時常前往上海的緣故,多了幾分上海「老克拉」的「腔調」。

陳幼堅曾向外界公開稱,他將會把自己從65歲至75歲的十年,定位為做藝術的黃金十年,從設計界延展到藝術領域。「六十多歲以後,用十年考慮自己的身後事,用奉獻的狀態去講課,去做藝術空間」。

發展藝術也許是陳幼堅鍾愛設計的升華。「我發展藝術,也不代表放棄設計,只是要減少一點,精挑細選。」

對視覺藝術的探索是陳幼堅的樂趣所在,他從平面設計走來,又走向空間設計和藝術裝置設計,再到對大藝術的鍾情,無論是哪類作品形象都深刻傳遞出陳幼堅對東方文化的寵愛之情,以及他如何表達「融合表達,親近天然」的美學理念。

對於自己的設計師、藝術家等多面「人設」,陳幼堅說,自己原本就是典型的水瓶座個性,整天在變,是個「花心」的男人,因為不「花心」不可能有這么多創意項目。如果整天在同一個類型上,自己會不開心。「所以一直在跨界,這允許我跨越原有行為達到另一狀態,允許我從框框里跳出來」。

而這種隨心而為,卻也講究「堅持」二字。回顧自己46年的設計、藝術生涯時,陳幼堅說自己每一天都沒有停過,跑到這個階段,很有使命感,一直沒放棄。「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尋找,不斷增加自己的能量,從外表到內心。我應該利用我有生的時間,將我學來的東西進行分享。」

「從第一天20多歲出來打工到現在,可以有今天,我非常感恩」。

就在前年,陳幼堅這樣描述自己現在的狀態,「我不是很有錢,但是我生活很安定,我覺得人生不需要很多錢。我有兩個公寓、兩部車,有一個太太,兩個小孩,我的媽媽還在,94歲了,基本上我非常滿足現有的一切。」

撰文:慕容MA

F. 近十年來最優秀的傢具產品和設計大師有哪些人

凱瑞姆·瑞席(Karim rashid)是當

今美國工業設計界的巨星。他1960年生於埃及開羅,是個混血兒,父親為埃及人,母親為英國人。幼年時期在英國和加拿大生活。而如今在位於美國的紐約市發展著設計事業。

Karim Rashid在與他同時代設計師之中是擁有作品最多的設計師之一。超過3000多項設計已投入生產,獲得300個以上的獎項,以及曾在35個國家參與工作,頌消茄證實了Karim的設計傳奇。

他的獲獎設計包括民主設計作品,例如到處可見的Garbo垃圾桶,以及為Umbra設計的「Oh Chair」,室內設計作品則有Morimoto餐廳、雅典的Philadelphia及Semiramis飯店。Karim與客戶的合作包括與Method及Dirt Devil創作民主設計,與Artemide及Magis設計傢具,為花旗銀行及現代汽車設計品牌識別,為LaCie及三星電子設計高科技產品,以及為Georg Jensen、Veuve Clicquot及Swarovski設計奢華商品等。Karim已有二十項作品獲得永橋困久收藏,並且在全球各地藝廊野察舉辦藝術展覽。

Karim經常獲得各類設計大獎,包括Red Dot大獎、Chicago Athenaeum優良設計獎、I.D.雜志年度設計獎、IDSA工業卓越設計獎。

G. 國際著名設計師李菲:原創設計,引領美好生活

李菲Olive Lee 杭州人,現居上海,軟裝設計師。2002年畢業於大連東北財經大學法律系,2005年去英國學習裝置藝術設計。2015作品多次獲得設計業界大獎劉衛軍創辦的pinki中國創意先鋒 olivedesign團隊由國外設計聯合中國著名設計師水墨畫大師的精英團隊所組成。

2005年去英國深造學習藝術設計,作品多次獲得設計業界大獎中國國美設計院設計創作大獎 pinki國際美學院全球創意先鋒會員悟理設計工作室由國外優秀設計師精英團隊所組成,成立於2004年這個以室內裝飾設計為主其中包括室內設計傢具設計室內施工軟裝飾傢具成品製作秉承設計的傳統和時尚的設計理念,追求精緻與氣勢的風格,創作的原動力來源於對生活品質的提升和藝術生活的提行孫升。

感化成交=視覺+聽覺+味覺+感受+感動+觸覺

設計是用心的,讓真正的用戶幫你設計,才能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當你的用戶是小孩子時,需要考慮到自由是小孩的特性,比如讓他們用別針換東西,看他真正換的是什麼?

每年的草莓音樂節,吸引了大批年輕人聚集。草莓音樂節不僅是春季音樂盛宴,更是潮流生活態度的狂歡!草莓音樂節把創意和設計做到了極致、玩出設計態度,受到非常多藝術愛好者的喜愛,是中慶帶好國本土音樂節視覺的先鋒者。草莓音樂節可以將品牌、營銷、空間融合到一起。

在青年文化體系語言中,用符合年輕群體審美的結構將更多的自身譽鉛創造元素組合成最終的完整畫面,今年的草莓設計風格更多的在關注於摩登天空核心內容——青年文化,更多觀察,更多交流,更多思考,從各個角度整合並統一觀念與審美。

「摩登天空無限宇宙」是MVM在「IP能量場孵化」的系統中所做的第一套嘗試,從摩登天空的基地為源點,向外延展到草莓星球、紙質雜志、玩具手辦和實體空間等。

每一位參與這個「無限宇宙」的玩家,可以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中任意切換坐標,找到自己合適的角色和位置。目前「無限宇宙」系列第二季已經發布,I.M.O.的宇航員REZ在海底遇見了YUKO和孕育她的文明,將開啟全新故事。
創意不會憑空出現,「玩」出設計的背後也是一次次的作品打磨,是一次次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

備註:亞特蘭蒂斯神秘傳說

亞特蘭蒂斯位於歐洲到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大西洋之島,傳說中擁有高度文明發展的古老大陸、國家或城邦之名。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里,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被史前大洪水毀滅。

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塞冬。在一個小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塞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因為這個長子叫做「阿特拉斯」,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

十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採行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系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於波塞冬神殿中的母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

十位國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國家也都很富強。不幸的是,不久以後便開始出現腐化現象......眾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

H. 徐承恩的人物簡介

諸暨人,石化工程設計專家 , 煉油工藝專家。1949年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後,長期從事煉油廠工程設計。主持和參加過八個大型煉油廠及20多套工藝裝置的設計,為我國石油化工工業的科技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89年被建設部授予「工程設計大師」。1990年被中國石化總公司授予「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和管理專家」等稱號。現任中國石化北京石油設計院技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
長期從事煉油廠的工程設計。曾先後主持和參與過8個大型煉廠和20多套工藝裝置的設計。設計審核了大慶等4套大型煉油廠的各類煉油工藝裝置20多套,包括國內第一次設計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尿素脫蠟裝置、丙烷脫瀝青裝置和分子篩蠟裝置,擴大航空煤油和軍用低凝柴油生產,實現石油產品自給。主持審定了燕山石化公司煉油廠及我國援建的阿爾巴尼亞煉油廠、朝鮮烽火煉油廠大型煉油廠設計。組織負責國家汽油改質和國家「六五」 科技項目「大慶渣油催化裂化技術」的攻關。主持審定了福建煉油廠、廣州石化總廠二期擴建工程第一批90年代現代化大型煉油廠的設計方案。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
1994年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I. 當建築師遇到玩具,這些童心未泯的設計讓人驚呆了!

你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成為一名建築師的?

如果你問了建築行業的任何一人,相信大多數建築師都會回想起他們的童年, 積木、樂高、模型屋…… 都是啟發他們想像力、帶給他們建造啟蒙、對空間和材料產生興趣,所必不可少的玩具。

而當「從未真正長大」的建築師,遇到玩具設計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神奇反應呢?

我們細數那些嘗試玩具設計的建築師們,以此來證明我們都有一顆不老的心。

1、安妮·唐 (Anne Tyng)

安妮·唐 (Anne Tyng)為世人所熟悉的是她對美國著名現代建築師路易斯·康在建築風格上的巨大影響以及兩人的浪漫關系。但她並沒有通過和康合作的作品得到應得的名譽。

她是1944年美國首批從哈佛建築系畢業的女建築師,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參加建築師注冊考試的女建築師。唐一直在為自己的性別和職業生涯作斗爭。

安妮·唐漫長的設計生涯,一直對 五個柏拉圖式的實體 著迷:立方體,四面體,八面體,十二面體和二十面體。這些立方體也不斷出現在她的建築設計與裝置設計當中。

在路易斯康設計耶魯大學美術館的室內設計中,安妮·唐設計了三角形的天花板多邊形滲透在她的設計中,玩具設計也不例外。

1947年,27歲的唐設計了一套兒童玩具。這是一套用多層板切割的兒童組合玩具,幾塊多邊形通過槽口、定位銷栓來拼接。

這套玩具可以任 意拆裝為各種簡單的日用傢具 ,比如桌子,畫架,凳子,木馬,小輪車等。這套玩具在1950年登上了《大眾機械》雜志(Popular Mechanics)。

2、格里特·里特維爾德 (Gerrit Rietveld)

格里特·里特維爾德 (Gerrit Rietveld)是荷蘭著名的建築與工業設計大師。偏愛單純的線條、顏色,這種簡潔的設計概念深刻地影響了日後的設計界。而他最著名的設計當屬1917年設計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重要經典作品紅藍椅。

里特維爾德在20世紀40年代為他的一位客戶——Jesse家族,設計了一套給玩偶住的小房子,由當時一位木工製作並於1952年送給那家人的孩子。

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雖然是玩具大小的房子,但對比起里特維爾德設計的建築,依然絲毫不遜色。

這個模型房子在1956年後,被收藏於布魯克林博物館內。

3、伊姆斯夫婦 (Charles、Ray Eames)

美國夫妻檔設計師 伊姆斯夫婦 (Charles及Ray Eames)是被譽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是建築、傢具和工業設計領域的先鋒設計師,也是現今工業設計中使用模鑄膠合版的先鋒。至今,已有近百件他們的作品被各大博物館所永久典藏。

伊姆斯夫婦在他們著名的職業生涯中構思了許多玩具。 The Toy ,可以組裝成一個極簡的室內帳篷或書房,有51種搭配組裝方式。

另一個組由他們創作的玩具 The Solar Do-Nothing Machine 。完成於1957年。

復雜的運動雕塑設計是太陽能發電運用於玩具的第一次嘗試。

4、隈研吾 (Kengo Kuma)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的建築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以自然景觀的融合為特色,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雖然隈研吾的作品雖然伴隨著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非常具有話題性以及個人特色,他設計的玩具也是如此。

建築積木 Tsumiki 是隈研吾與坂本龍一的森林保護組織More Trees合作為孩子們特別設計的一組玩具。

這款建築積木採用了隈研吾的建築設計要素 「三角形的木板」 。用線、面、交點,可平面可立體的組合遊玩方式,讓孩子可以在玩耍中充分發揮想像力,隨意搭配出任意組合的木雕。

模塊化系統允許組件以各種方式堆疊,駱駝、狗、金字塔看似有無限搭配組合。積木選用的日本宮崎縣產的杉木材質,讓孩子在材質觸感上也有了啟蒙。

5、Torafu Architects

日本建築設計事務所 Torafu Architects 由兩個年輕設計師創辦,他們採用基於建築思維的工作方法,作品包括從建築設計、商店室內設計、展覽空間設計、產品設計、空間安裝和電影製作等多種產品。

在前段時間大熱的建築師狗屋設計中,他們的作品用主人的衣服結合木質構架別有心思,讓人印象深刻。

Torafu Architects設計的玩具模仿了Anne Tyng之前的設計,名為 Dowel-Block Toy 通過榫頭鏈接,幾塊不同形狀的積木塊可組裝出形態各異的造型。

明媚的色彩激發孩子想像力的設計,讓這套升級版的「七巧板」和他們的其他設計一樣,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6、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 一貫的設計都非常大膽,挑戰著世人對於建築的固有理解。即便她已逝去,留下的不僅是一件件設計作品,還有那影響深遠的,具有抨擊性的思想。

2013年,在扎哈的帶頭下,包括David Adjaye,FAT和dRMM在內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共同打造了一系列的玩具屋,以籌集15萬美元用於殘疾兒童慈善機構KIDS。

扎哈設計的拼圖式玩具屋,題為Must Be the Place,自帶雕塑感的設計,虛實的體塊對比,可隨意組合成不同功能的空間。

雖然乍眼看去,沒有扎哈過往的建築作品或工業設計讓人震撼,但細細觀察一下,設計的獨到之處,還是讓人佩服女魔頭的想像力。

7、大衛哈·阿加耶 (David Adjaye)

大衛·阿加耶 (David Adjaye)這個傳奇的非裔英國建築師,長期致力於研究非洲獨特地域文化和嚴酷氣候條件下的建築的建築師。

他的最近作品是得到極高贊譽的美國非洲裔歷史文化國家博物館,其獨特的成長經歷和建築實踐使得他也成為普利茲克獎的大熱門。

在扎哈帶領的玩具設計中,阿加耶設計的玩具屋,復制了他之前的 Elektra設計 。是一個配有精緻金色小傢具的作品。

玩具屋幾個立面均可拆卸,讓孩子能在拆解模型的過程中,了解建築的構造與分布。

玩具是每個孩子童年必不可少的陪伴,一個好的玩具設計某種意義上,將會決定孩子的一生,感謝這些童心未改的建築師,給我們帶來了如此引發思索的好設計。

閱讀全文

與裝置設計大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骨科什麼儀器檢查最好 瀏覽:286
水流量標准裝置設計 瀏覽:335
軸承怎麼挑選視頻 瀏覽:115
凝汽器冷卻裝置的作用 瀏覽:637
報停暖氣關幾個閥門 瀏覽:89
開家小型面館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837
射精閥門受損是什麼症狀 瀏覽:673
閥門硬密封用什麼符號表示 瀏覽:212
cnc寶龍機床攻牙加什麼 瀏覽:685
賣炸雞漢堡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83
砼打磨電動工具 瀏覽:671
實驗室氨氣裝置 瀏覽:247
上海電動工具有 瀏覽:864
把臉部蟎蟲吸出來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816
摩托車前輪軸承更換要多少錢 瀏覽:974
工業管道閥門安裝標准 瀏覽:472
氟利昂製冷機組帶彈簧的叫什麼 瀏覽:169
外租區域怎麼單獨收製冷費 瀏覽:61
電動工具充電機 瀏覽:789
五金機電市場前景調查分析報告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