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測定離心泵性能曲線的實驗中,廠家給的圖看不懂
重新做實驗吧,流量數據測的好象有問題。實驗區間最好重新選擇下,小流量區間中離心泵運轉不是很好的,測出來的數據波動較大。
B. 離心泵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單級離心泵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組成:
(1)泵殼
泵殼有軸向剖分式和徑向剖分式兩種。大多數單級離心泵的殼體都是蝸殼式的,多級泵徑向剖分殼體一般為環形殼體或圓形殼體。一般蝸殼式泵殼內腔呈螺旋型流道,用以收集從葉輪中流出的液體,並引向擴散管至泵出口。泵殼承受全部的工作壓力和液體的熱負荷。
(2)葉輪
葉輪是*的做功部件,泵通過葉輪對液體做功。葉輪的結構型式有閉式、開式、半開式三種。閉式葉輪由葉片、前蓋板、後蓋板組成。半開式葉輪由葉片和後蓋板組成。開式葉輪只有葉片,無前後蓋板。閉式葉輪效率較高,開式葉輪效率較低。
單級離心泵結構示意圖
(3)密封環
密封環的作用是防止泵的內泄漏和外泄漏.由耐磨材料製成的密封環,鑲於葉輪前後蓋極和泵殼上,磨損後可以更換。
(4)軸和軸承
泵軸一端固定葉輪,~端裝聯軸器。根據泵的大小,軸承可選用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
(5)軸封
軸封一般有機械密封和填料密封兩種。一般泵均設計成既能裝填料密封,又能裝機械密封。
C. 求離心泵機械密封詳解有圖
一.水泵機械密封基本知識:
1.離心泵機械密封的基本概念:
機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對垂直於旋轉軸線的端面在流體壓力和補償機構彈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輔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貼合並相對滑動而構成的防止流體泄漏的裝置。補償環的輔助密封為金屬波紋管的稱為波紋管機械密封。
2.機械密封的組成:
主要有以下四類部件。a.主要密封件:動環和靜環。b.輔助密封件:密封圈。c.壓緊件:彈簧、推環。d.傳動件:彈箕座及鍵或固定螺釘
二.機封工作應注意問題:
1.安裝時注意事項
a.要十分注意避免安裝中所產生的安裝偏差
(1)上緊壓蓋應在聯軸器找正後進行,螺栓應均勻上支,防止壓蓋端面偏斜,用塞尺檢查各點,其誤差不大於0.05毫米。
(2)檢查壓蓋與軸或軸套外徑的配合間隙(即同心度),四周要均勻,用塞尺檢查各點允差不大於0.01毫米。
b.彈簧壓縮量要按規定進行,不允許有過大或過小現象,要求誤差2.00毫米。過大會增加端面比壓,另速端面磨損。過小會造成比壓不足而不能起到密封作用。
c.動環安裝後髯保證能在軸上靈活移動,將動環壓向彈簧後應能自動彈回來。
2.拆卸時注意事項
a.在拆卸機械密封時要仔細,嚴禁動用手錘和扁鏟,以免損壞密封元件。可做一對鋼絲勾子,在對自負盈虧方向伸入傳動座缺口處,將密封裝置拉出。如果結垢拆卸不下時,應清洗干凈後再進行拆卸。
b.如果在泵兩端都用機械密封時,在裝配,拆卸過程中互相照顧,防止顧此失彼。
c.對運行過的機械密封,凡有壓蓋松動使密封發生移動的情況,則動靜環零件必須更換,不應重新上緊繼續使用。因為在之樣楹動後,摩擦副原來運轉軌跡會發生變動,接觸面的密封性就很容易遭到破壞。
三.機封正常運行和維護問題:
1.啟動前的准備工作及注意事項
a.全面檢查機械密封,以及附屬裝置和管線安裝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b.機械密封啟動前進行靜壓試驗,檢查機械密封是否有泄漏現象。若泄漏較多,應查清原因設法消除。如仍無效,則應拆卸檢查並重新安裝。一般靜壓試驗壓力用2~3公斤/平方厘米。
c.按泵旋向盤車,檢查是否輕快均勻。如盤車吃力或不動時,則應檢查裝配尺寸是否錯誤,安裝是否合理。
2.安裝與停運
a.啟動前應保持密封腔內充滿液體。對於輸送凝固的介質時,應用蒸氣將密封腔加熱使介質熔化。啟動前必須盤車,以防止突然啟動而造成軟環碎裂。
b.對於利用泵外封油系統的機械密封,應先啟動封油系統。停車後最後停止封油系統。
c.熱油泵停運後不能馬上停止封油腔及端面密封的冷卻水,應待端面密封處油溫降到80度以下時,才可以停止冷卻水,以免損壞密封零件。
3.運轉
a.離心泵啟動後若有輕微泄漏現象,應觀察一段時間。如連續運行4小時,泄漏量仍不減小,則應停泵檢查。
b.泵的操作壓力應平穩,壓力波動不大於1公斤/平方厘米。
c.泵在運轉中,應避免發生抽空現象,以免造成密封面干摩擦及密封破壞。
d.密封情況要經常檢查。運轉中,當其泄漏超過標准時,重質油不大於5滴/分,輕質油不大於10/分,如2-3日內仍無好轉趨勢,則應停泵栓查密封裝置。
1.先裝左邊部分;裝到密封板上
2.然後裝右面那個動環,動環跟靜環的密封面要干凈
3.再裝平鍵和葉輪.上好墊片和螺母
推薦你使用BYL新型離心泵該泵是在整體結構上進行大膽突破設計,泵底座內置水潤滑軸承結構,解決了原便拆式泵支架過高,便拆部件過重、檢修需人過多、便拆不徹底等弊病;葉輪、泵體採用新型雙吸式結構水力模型設計製造,消除了原立式離心泵徑向拉力大的不足之處,運行中葉輪始終處於懸浮狀態,具有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效率高等特點。電機採用Y或Y2系列標准通用電機,具有配套、更換方便等特點,解決了原管道離心泵加長軸電機配套更換難的問題;同時大流量管道泵的便拆結構解決了水泵更換機械密封難的問題。
該系列離心泵已領取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發明專利,與國內同類產品相比,具有運轉平衡,使用壽命長,配套更方便,維護保養更輕松等無可代替的優點,在立式泵系列產品中屬國內首創,各項技術居國內領先,是替代ISG型離心泵、IS清水離心泵以及其他種類便拆式泵等常規離心泵的最理想產品。
D. 離心泵
一、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圖2-1所示為一個安裝在管路上的離心泵。主要部件有葉輪1與泵殼2等。具有若干彎曲葉片的葉輪安裝在泵殼內,並緊固於泵軸3上。泵殼中央的吸水口4與吸水管路5相連接,側旁的排出口8與排出管路9相連接。
離心泵一般用電動機帶動,在啟動前需向殼內灌滿被輸送的液體。啟動電動機後,泵軸帶動葉輪一起旋轉,充滿葉片之間的液體也隨著轉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液體從葉輪中心被拋向外緣的過程中便獲得了能量,使葉輪外緣的液體靜壓強提高,同時也增大了流速,一般可達15~25m/s,即液體的動能也有所增加。液體離開葉輪進入泵殼後,由於泵殼中流道逐漸加寬,液體的流速逐漸降低,又將一部分動能轉變為靜壓能,使泵出口處液體的壓強進一步提高,於是液體以較高的壓強,從泵的排出口進入排出管路,輸送至所需的場所。
當泵內液體從葉輪中心被拋向外緣時,在中心處形成了低壓區,由於貯槽液面上方的壓強大於泵吸入口處的壓強,在壓強差的作用下,液體便經吸入管路連續地被吸入泵內,以補充被排出液體的位置。只要葉輪不斷地轉動,液體便不斷地被吸入和排出。由此可見,離心泵之所以能輸送液體,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轉的葉輪。液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獲得了能量以提高壓強。
離心泵啟動時,如果泵殼與吸入管路內沒有充滿液體,則泵殼內存有空氣,由於空氣的密度遠小於液體的密度,產生的離心力小,因而葉輪中心處所形成的低壓不足以將貯槽內的液體吸入泵內,此時雖啟動離心泵也不能輸送液體,此種現象稱為氣縛,表示離心泵無自吸能力,所以啟動前必須向殼體內灌滿液體。若離心泵的吸入口位於吸液貯槽液面的上方,在吸入管路的進口處應裝一單向底閥6和濾網7。底閥是防止啟動前所灌入的液體從泵內漏失,濾網可以阻攔液體中的固體物質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殼。靠近泵出口處的排出管路上裝有調節閥10,以供開車、停車及調節流量時使用。
圖2-1離心泵裝置簡圖
1-葉輪;2-泵殼;3-泵軸;4-吸入口;5-吸入管;6-底閥;7-濾網;8-排出口;9-排出管;10-調節閥
二、離心泵的主要部件
離心泵最主要的部件為葉輪、泵殼與軸封裝置,下面分別簡述其結構和作用。
(1)葉輪葉輪的作用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傳給液體,使液體的靜壓能和動能均有所提高。
離心泵的葉輪如圖2-2所示,葉輪內有6~12片彎曲的葉片1。圖中(a)所示的葉片兩側有前蓋板2及後蓋板3的葉輪,稱為閉式葉輪。液體從葉輪中央的入口進入後,經兩蓋板與葉片之間的流道流向葉輪外緣,在這過程中液體從旋轉葉輪獲得了能量,並由於葉片間流道的逐漸擴大,故也有一部分動能轉變為靜壓能。有些吸入口側無前蓋的葉輪,稱為半閉式葉輪,如圖中(b)所示。沒有前、後蓋板的葉輪,稱為開式葉輪,如圖中(c)所示,半閉式與開式葉輪可用於輸送漿料或含有固體懸浮物的液體,因取消蓋板後葉輪流道不容易堵塞,但也由於沒有蓋板,液體在葉片間運動時容易產生倒流,故效率也較低。
圖2-2離心泵的葉輪
(a)閉式;(b)半閉式;(c)開式
閉式或半閉式葉輪在工作時,有一部分離開葉輪的高壓液體漏入葉輪與泵殼之間的兩側空腔中去,而葉輪前側液體吸入口處為低壓,故液體作用於葉輪前、後兩側的壓力不等,便產生了指向葉輪吸入口方向的軸向推力,使葉輪向吸入口側竄動,引起葉輪與泵殼接觸處磨損,嚴重時造成泵的振動。為此,可在葉輪後蓋板上鑽一些小孔(見圖2-3(a)中的1)。這些小孔稱為平衡孔,它的作用是使後蓋板與泵殼之間的空腔中一部分高壓液體漏到低壓區,以減少葉輪兩側的壓力差,從而起到平衡一部分軸向推力的作用,但同時也會降低泵的效率。平衡孔是離心泵中最簡單的一種平衡軸向推力的方法。
按吸液方式的不同,葉輪還有單吸和雙吸兩種。單吸式葉輪的結構簡單,如圖2-3(a)所示,液體只能從葉輪一側被吸入。雙吸式葉輪如圖2-3(b)所示,液體可同時從葉輪兩側吸入。顯然,雙吸式葉輪具有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基本上可以消除軸向推力。
圖2-3吸液方式(a)單吸式;(b)雙吸式
(2)泵殼離心泵的泵殼又稱蝸殼,因殼內有一個截面逐漸擴大的蝸牛殼形通道,如圖2-4的1所示。葉輪在殼內順著蝸形通道逐漸擴大的方向旋轉,愈接近液體出口,通道截面積愈大。因此,液體從葉輪外緣以高速度被拋出後,沿泵殼的蝸牛形通道向排出口流動,流速便逐漸降低,減少了能量損失,且使部分動能有效地轉變為靜壓能。所以泵殼不僅作為一個匯集由葉輪拋出液體的部件,而且本身又是一個轉能裝置。
為了減少液體直接進入蝸殼時的碰撞,在葉輪與泵殼之間有時還裝有一個固定不動而帶有葉片的圓盤。這個圓盤稱為導輪,如圖2-4中的3所示。導輪具有很多逐漸轉向的流道,使高速液體流過時能均勻而緩和地將動能轉變為靜壓能,從而減少能量損失。
圖2-4泵殼與導輪1-泵殼;2-葉輪;3-導輪
(3)軸封裝置泵軸與泵殼之間的密封稱為軸封。軸封的作用是防止高壓液體從泵殼內沿軸的四周漏出,或者防止外界空氣以相反方向漏入泵殼內。常用的軸封裝置有填料密封和機械密封兩種。
普通離心泵所採用的軸封裝置是填料函,俗稱盤根箱,如圖2-5所示。圖中1是和泵殼連在一起的填料函殼;2是軟填料,一般為浸油或塗石墨的石棉繩;4是填料壓蓋,可用螺釘擰緊,使填料壓緊在填料函殼與轉軸之間,以達到密封的目的;5是內襯套,用來防止填料擠入泵內。由於泵殼與轉軸接觸處可能是泵內的低壓區,為了更好地防止空氣從填料函不嚴密處漏入泵內,故在填料函內裝有液封圈3。如圖2-6所示,液封圈是一個金屬環,環上開了一些徑向的小孔,通過填料函殼上的小管可以和泵的排出口相通,使泵內高壓液體順小管流入液封圈內,以防止空氣漏入泵內,所流入的液體還起到潤滑、冷卻填料和軸的作用。
圖2-5填料函
1-填料函殼;2-軟填料;3-液封圈;4-填料壓蓋;5-內襯套
圖2-6液封圈
對於輸送酸、鹼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的液體,密封的要求就比較高,既不允許漏入空氣,又力求不讓液體滲出。近年來已廣泛採用稱為機械密封的軸封裝置。它由一個裝在轉軸上的動環和另一個固定在泵殼上的靜環所組成,兩環的端面借彈簧力互相貼緊而作相對運動,起到了密封的作用,故又稱為端面密封。圖2-7是國產AX型機械密封裝置的結構,該裝置的左側連接泵殼。螺釘1把傳動座2固定於轉軸上。傳動座內裝有彈簧3、推環4、動環密封圈5與動環6,所有這些部件都隨軸一起轉動。靜環7和靜環密封圈8裝在密封端蓋上,並由防轉銷9加以固定,所有這些部件都是靜止不動的。這樣,當軸轉動時,動環6轉動而靜環7不動,兩環間借彈簧的彈力作用而貼緊。由於兩環端面的加工非常光滑,故液體在兩環端面的泄漏量極少。此外,動環6和泵軸之間的間隙有動環密封圈5堵住,靜環7和密封端蓋之間的間隙有靜環密封圈8堵住,這兩處間隙並無相對運動,故很不易發生泄漏。動環一般用硬材料,如高硅鑄鐵或由堆焊硬質合金製成。靜環用非金屬材料,一般由浸漬石墨、酚醛塑料等製成。這樣,在動環與靜環的相互摩擦中,靜環較易磨損,但從機械密封裝置的結構看來,靜環易於更換。動環與靜環的密封圈常用合成橡膠或塑料製成。
圖2-7機械密封裝置
1-螺釘;2-傳動座;3-彈簧;4-推環;5-動環密封圈;6-動環;7-靜環;8-靜環密封圈;9-防轉銷
機械密封裝置安裝時,要求動環與靜環嚴格地與軸中心線垂直,摩擦面很好地研合,並通過調整彈簧壓力,使端面密封機構能在正常工作時,於兩摩擦面間形成一薄層液膜,以造成較好地密封和潤滑作用。
機械密封與填料密封相比較,有以下優點:密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軸不易摩損,功率消耗小。其缺點是零件加工精度高,機械加工較復雜,對安裝的技術條件要求比較嚴格,裝卸和更換零件較麻煩,價格也比填料函的高得多。
三、離心泵的主要性能參數與特性曲線
1.離心泵的主要性能參數
為了正確選擇和使用離心泵,需要了解泵的性能。離心泵的主要性能參數有排量、工作壓力(壓頭)效率和輸入功率,這些參數標注在泵的銘牌上,現將各項意義分述於下。
(1)排量離心泵的排量,是指泵的送液數量能力,是指離心泵在單位時間內所排送的液體體積,以qv表示,單位常為1/s或m3/h。離心泵的排量取決於泵的結構、尺寸(主要為葉輪的直徑與葉片的寬度)和轉速。
(2)工作壓力離心泵的工作壓力又可用壓頭或泵的揚程表示,是指泵對單位重量的液體所能提供的有效能量,工作壓力用kPa或MPa表示,壓頭用水柱高m表示。離心泵的工作壓力取決於泵的結構(如葉輪的直徑、葉片的變曲情況等)、轉速和流量。對於一定的泵,在指定的轉速下,工作壓力與排量之間具有一定的關系。
泵工作時壓力可用實驗方法測定,如圖2-8所示。在泵的進出口處分別安裝真空表和壓力表,真空表與壓力表之間列柏努利方程式,即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或
式中pM——壓力表讀出的壓力(表壓)(N/m2);
pv——真空表讀出的真空度(N/m2);
v1、v2——吸入管、壓出管中液體的流速(m/s);
∑hf——兩截面的壓頭損失(m)。
圖2-8泵壓測定安裝圖
1-流量計;2-壓強表;3-真空計;4-離心泵;5-貯槽
由於兩截面之間管路很短,其壓頭損失∑hf可忽略不計。若以hM及hv分別表示壓力表和真空表上的讀數,以液柱高m作計算,則(2-1)可改寫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3)效率在輸送液體過程中,外界能量通過葉輪傳給液體時,不可避免地會有能量損失,故泵軸轉動所做的功不能全部都為液體所獲得,通常用效率η來反映能量損失。這些能量損失包括容積損失、水力損失及機械損失,現將其產生原因分述如下:
容積損失容積損失是由於泵的泄漏造成的。離心泵在運轉過程中,有一部分獲得能量的高壓液體,通過葉輪與泵殼之間的縫隙漏回吸入口,或從填料函處漏至泵殼外,因此,從泵排出的實際流量要比理論排出量為低,其比值稱為容積效率η1。
水力損失水力損失是當流體流過葉輪、泵殼時,由於流速大小和方向要改變等原因,流體在泵體內產生沖擊而損失能量,所以泵的實際壓力要比泵理論上所能提供的壓力為低,其比值稱為水力效率η2。
機械損失機械損失是泵在運轉時,泵軸與軸承之間、泵軸與填料函之間、葉輪蓋板外表面與液體之間均產生摩擦,從而引起的能量損失。可用機械效率η3表示。
泵的總效率η(又稱效率)等於上述三種效率的乘積,即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對離心泵來說,一般小型泵的效率為50%~70%,大型泵可達90%。
(4)軸功率離心泵的功率是泵軸所需的功率。當泵直接由電動機帶動時,也就是電動機傳給軸的輸出功率,以N表示,單位為W或kW。有效功率是排送到管道的液體從葉輪所獲得的功率,以Ne表示。由於有容積損失、水力損失與機械損失,所以泵的軸功率大於有效功率,即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而有效功率可寫成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qv——泵的排量(m3/s);
h——泵的壓頭(m);
ρ——被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m/s2)。
若式(2-5)中Ne用kW來計量,則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泵的功率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p為泵的工作壓力。
2.離心泵的特性曲線
前已述及離心泵的主要性能參數是排量、工作壓力(壓頭)、泵功率及效率,其間的關系由實驗測得,測出的一組關系曲線稱為離心泵的特性曲線或工作性能曲線,此曲線由泵的製造廠提供,並附於泵樣本或說明書中,供使用部門選泵和操作時參考。
圖2-9為國產4B20型離心水泵在n=2900r/min時的特性曲線,由h-qv、N-qv及η-qv三條曲線所組成。特性曲線是在固定的轉速下測出的,只適用於該轉速,故特性曲線圖上都標明轉速n的數值。
(1)h-qv曲線表示泵的壓頭與排量的關系。離心泵的工作壓力普遍是隨排量的增大而下降(在排量極小時可能有例外)。
(2)N-qv曲線表示泵的軸功率與排量的關系。離心泵的功率隨排量的增大而上升,排量為零時軸功率最小。所以離心泵啟動時,應關閉泵的出口閥門,使啟動電流減少,以保護電機。
(3)η-qv曲線表示泵的效率與排量的關系。從圖2-9所示的特性曲線看出,當qv=0時η=0,隨著排量的增大,泵的效率隨之而上升並達到一最大值;以後排量再增,效率便下降。說明離心泵在一定轉速下有一最高效率點,稱為設計點。泵在與最高效率相對應的排量及壓頭下工作最為經濟,所以與最高效率點對應的qv、h、N值稱為最佳工況參數。離心泵的銘牌上標出的性能參數就是指該泵在運行時效率最高點的狀況參數。但實際上離心泵往往不可能正好在該條件下運轉,因此一般只能規定一個工作范圍,稱為泵的高效率區,通常為最高效率的92%左右。選用離心泵時,應盡可能使泵在此范圍內工作。
圖2-94B20型離心水泵的特性曲線
3.離心泵的轉速對特性曲線的影響
離心泵的特性曲線都是在一定轉速下測定的,但在實際使用時常遇到要改變轉速的情況,這時速度三角形將發生變化,泵壓、排量、效率及泵功率也隨之改變。當液體的粘度不大且泵的效率不變時,泵排量、泵壓頭、軸功率與轉速的近似關系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qv1、h1、N1——轉速為n1時泵的性能參數;
qv2、h2、N2——轉速為n2時泵的性能參數。
當轉速變化小於20%時,可以認為效率不變,用上式進行計算誤差不大。
4.葉輪直徑對特性曲線的影響
如果只將葉輪切削而使直徑變小,且變化不大,效率可視為基本上不變,則qv與D成正比。在固定轉速之下,h與D2成正比,於是N與D3成正比。葉輪直徑和泵排量、泵壓頭、軸功率之間的近似關系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qv1、h1、N1——葉輪直徑為D1時泵的性能參數;
qv2、h2、N2——葉輪直徑為D2時泵的性能參數。
上述關系只有在直徑的變化不超過20%時才是可用的。
屬於同一系列的泵,其幾何形狀完全相似,葉輪的直徑與厚度之比是固定的。這種幾何形狀相似的泵,因直徑不同而引起的性能變化,qv與D3成正比,h與D2成正比,於是N與D5成正比。葉輪直徑和排量、壓頭、功率之間的近似關系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qv1、h1、N1——葉輪直徑為D1時泵的性能;
qv2、h2、N2——葉輪直徑為D2時泵的性能。
5.液體物理性質的影響
泵生產部門所提供的離心泵特性曲線一般都是在一定轉速和常壓下,以常溫的清水為工質做實驗測得的。當所輸送的液體性能與水相差較大時,要考慮粘度及密度對特性曲線的影響。
(1)粘度的影響離心泵所輸送的液體粘度愈大,泵體內能量損失愈多。結果泵的工作壓力、排量都要減少,效率下降,而功率則要增大,所以特性曲線改變。
(2)密度的影響由離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看出,離心泵的壓頭、排量均與液體的密度無關,則泵的效率亦不隨液體的密度而改變,所以,h-qv與η-qv曲線保持不變。但是泵的軸功率隨液體密度而改變。因此,當被輸送的密度與水不同時,原產品目錄中對該泵所提供的N-qv曲線不再適用,此時泵的軸功率可按式(2-9)重新計算。
(3)溶質的影響如果輸送的液體是水溶液,濃度的改變必然影響液體的粘度和密度。濃度越高,與清水差別越大。濃度對離心泵特性曲線的影響,同樣反映在粘度和密度上。如果輸送液體中含有懸浮物等固體物質,則泵特性曲線除受濃度影響外,還受到固體物質的種類以及粒度分布的影響。
四、離心泵的安裝高度和氣蝕現象
(一)氣蝕現象
離心泵通過旋轉的葉輪對液體作功,使液體能量(包括動能和靜壓能)增加,在葉輪運動的過程中,液體的速度和壓力隨之變化。通常離心泵葉輪入口處是壓力最低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液體的壓力等於或低於在該溫度下液體的飽和蒸汽壓力pv,就會有蒸汽從液體中大量逸出,形成許多蒸汽和氣體相混合的小氣泡。這些小氣泡隨液體流到高壓區時,由於氣泡內為飽和蒸汽壓,而氣泡周圍大於飽和蒸汽壓,因而產生了壓差。在這個壓差作用下,氣泡受壓破裂而重新凝結。在凝結過程中,液體質點從四周向氣泡中心加速運動,在急劇凝結的一瞬間,質點互相撞擊,產生很高的局部壓力。這些氣泡如果在金屬表面附近破裂而凝結,則液體就像無數小彈頭一樣,連續打擊在金屬表面上。在壓力很大(幾百大氣壓)頻率很高(每秒幾萬次之多)的連續打擊下,金屬表面逐漸因疲勞而破壞,這種現象叫做汽蝕現象。離心泵在嚴重的汽蝕狀態下運轉時,發生汽蝕的部位很快就被破壞成蜂窩或海綿狀,使泵的壽命大大地縮短。同時,因汽蝕引起泵體振動,泵的吸液能力和效率也大大下降。為了保證離心泵的正常操作,避免發生汽蝕,泵安裝的吸水高度絕對不能超過規定,以保證泵入口處的壓力大於液體輸送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
(二)離心泵的安裝高度
我國的離心泵規格中,採用兩種指標對泵的安裝高度加以限制,以免發生汽蝕,現將這兩個指標介紹如下。
1.允許吸上真空高度
允許吸上真空高度hs是指泵入口處壓力p1可允許達到的最高真空度,其表達式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hs——離心泵的允許吸上真空高度,m液柱;
pa——大氣壓(N/m2);
ρ——被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要確定允許吸上真空度與允許安裝高度hg之間關系,可設離心泵吸液裝置如圖2-10所示。以貯槽液面為基準面,列出槽面0-0與泵入口1-1截面的柏努利方程式,則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hf為液體流經吸入管路時所損失的壓頭(m)。由於貯槽是敞口的,則p0為大氣壓pa。
上式可寫成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將式(2-10)代入上式,則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此式可用於計算泵的安裝高度。
圖2-10離心泵吸液示意圖
由上式可知,為了提高泵的允許安裝高度,應該盡量減少
泵製造廠只能給出hs值,而不能直接給出hg值。因為每台泵使用條件不同,吸入管路的布置情況也各異,有不同的
在泵樣本或說明書中所給出的hs是指大氣壓力為10mH2O,水溫為20℃狀態下的數值,如果泵的使用條件與該狀態不同時,則應把樣本上所給出的hs值,換算成操作條件下的h′s值,其換算公式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h′s——操作條件下輸送液體時的允許上真空高度(mH2O);
hs——泵樣本中給出的允許吸上真空度高(mH2O);
ha——泵工作處的大氣壓(mH2O);
hr——操作溫度下液體的飽和蒸汽壓(mH2O)。
泵安裝地點的海拔越高,大氣壓力就越低,允許吸上真空度就小,若輸送液體的溫度越高,或液體越易揮發所對應的飽和蒸汽壓就越高,這時,泵的允許吸上真空度也就越小。不同海拔高度時大氣壓如表2-1。
表2-1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氣壓力
2.汽蝕餘量
汽蝕餘量△h是指離心泵入口處,液體的靜壓頭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h——汽蝕餘量(m);
pr——操作溫度下液體飽和蒸汽壓(N/m2)。
將式(2-11)與(2-14)合並可導出汽蝕餘量△h與允許安裝高度hg之間關系為
非金屬礦產加工機械設備
式中p0為液面上方的壓力,若為敞口液面,則
p0=pa
應當注意,泵性能表上△h值也是按輸送20℃水而規定的。當輸送其它液體時,需進行校正。
由上可知,只要已知允許吸上真空高度hs與汽蝕餘量△h中的任一個參數,均可確定泵的安裝高度。
五、離心泵的類型與選擇
1.離心泵的類型
工業生產中被輸送液體的性質、壓強、流量等差異很大,為了適應各種不同要求,離心泵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按液體的性質可分為水泵、耐腐蝕泵、油泵、雜質泵等;按葉輪吸入方式可分為單吸泵與雙吸泵;按葉輪數目又可分為單級泵與多級泵。各種類型的離心泵按照其結構特點各自成為一個系列,並以一個或幾個漢語拼音字母作為系列代號,在每一系列中,由於有各種不同的規格,因而附以不同的字母和數字來區別。現對工廠中常用離心泵的類型作簡要說明。
(1)水泵(B型、D型、Sh型)凡是輸送清水以及物理、化學性質類似於水的清潔液體,都可以用水泵。
應用最廣泛的為單級單吸懸臂式離心水泵,其系列代號為B,稱B型水泵,其結構如圖2-11所示。泵體和泵蓋都是用鑄鐵製成,全系列揚程范圍為8~98m,排量范圍為4.5~360m3/h。
若所要求的壓頭較高而流量並不太大時,可採用多級泵,如圖2-12所示,在一根軸上串聯多個葉輪,從一個葉輪流出的液體通過泵殼內的導輪,引導液體改變流向,同時將一部分動能轉變為靜壓能,然後進入下一個葉輪入口,液體從幾個葉輪多次接受能量,故可達到較高的壓頭。我國生產的多級泵系列代號D,稱為D型離心泵,一般自2級到9級,最多可到12級,全系列揚程范圍為14~351m,排量范圍為10.8~850m3/h。
若輸送液體的流量較大而所需的壓頭並不高時,則可採用雙吸泵。雙吸泵的葉輪有兩個入口,如圖2-13所示。由於雙吸泵葉輪的厚度與直徑之比加大,且有兩個吸入口,故輸液量較大。我國生產的雙吸離心泵系列代號為Sh,全系列揚程范圍為9~140m,排量范圍為120~12500m3/h。
(2)耐腐蝕泵(F型)輸送酸、鹼等腐蝕性液體時應採用耐腐蝕泵,其主要特點是和液體接觸的部件用耐腐蝕材料製成。各種材料製造的耐腐蝕泵在結構上都要求簡單,易更換零件,檢修方便。都用F作為耐腐蝕泵的系列代號。在F後面再加一個字母表示材料代號,以作區別。我國生產的F型泵採用了許多材料製造,例如:
圖2-11B型水泵結構圖
1-泵體;2-葉輪;3-密封環;4-護軸套;5-後蓋;6-泵軸;7-托架;8-聯軸墨部件
圖2-12多級泵示意圖
圖2-13雙吸泵示意圖
灰口鑄鐵——材料代號為H,用於輸送濃硫酸;
高硅鑄鐵——材料代號為G,用於輸送壓強不高的硫酸或以硫酸為主的混酸;
鉻鎳合金鋼——材料代號為B,用於常溫輸送低濃度的硝酸、氧化性酸液、鹼液和其他弱腐蝕性液體;
鉻鎳鉬鈦合金鋼-材料代號為M,最適用於硝酸及常溫的高濃度硝酸;
聚三氟氯乙稀塑料-材料代號為S,適用於90℃以下的硫酸、硝酸、鹽酸和鹼液。
耐腐蝕泵的另一個特點是密封要求高。由於填料本身被腐蝕的問題也難徹底解決,所以F型泵根據需要採用機械密封裝置。
F型泵全系列的揚程范圍為15~105m,排量范圍為2~400m3/h。
圖2-14B型水泵系列特性曲線
表2-2B型水泵性能表(部分)
註:括弧內數字是JO型電機功率。
(3)雜質泵(P型)輸送懸浮液及粘稠的漿液等常用雜質泵。在非金屬礦產加工過程中得到廣泛地應用。系列代號為P,又細分為污水泵PW、砂泵PS、泥漿泵PN等。對這類泵的要求是:不易被雜質堵塞、耐磨、容易拆洗。所以它的特點是葉輪流道寬,葉片數目少,常採用半閉式或開式葉輪。有些泵殼內襯以耐磨的鑄鋼護板或橡膠襯板。
在泵的產品目錄或樣本中,泵的型號是由字母和數字組合而成,以代表泵的類型、規格等,現舉例說明。
8B29A:
其中8——泵吸入口直徑,英寸,即8×25=200mm;
B——單級單吸懸臂式離心水泵;
29——泵的揚程,m;
A——該型號泵的葉輪直徑經切割比基本型號8B29的小一級。
為了選用方便,泵的生產部門常對同一類型的泵提供系列特性曲線,圖2-14就是B型水泵系列特性曲線圖。把同一類型的各型號泵與較高效率范圍相對應的一段h-qv曲線,繪在一個總圖上。圖中扇形面的上方弧形線代表基本型號,下方弧形線代表葉輪直徑比基本型號小一級的型號A。若扇形面有三條弧形線,則中間弧形線代表型號A,下方弧形線代表葉輪直徑比基本型號再小一級的型號B。圖中的符號與數字見圖內說明。
2.離心泵的選擇
離心泵的選擇,一般可按下列的方法與步驟進行:
(1)確定輸送系統的流量與工作壓力(壓頭) 液體的輸送量一般為生產任務所規定,如果流量在一定范圍內變動,選泵時應按最大流量考慮。根據輸送系統管路的安排,用柏努利方程式計算在最大流量下管路所需的壓頭。
(2)選擇泵的類型與型號根據被輸送液體的性質和操作條件確定泵的類型。按已確定的流量Qe和壓頭he或工作壓力p從泵樣本或產品目錄中選出合適的型號。選出的泵能提供的排量Q和壓頭h不見得與管路所要求的Qe和壓頭he或工作壓力p完全相符,而且考慮到操作條件的變化和應具備一定的潛力,所選的泵可以稍大一些,但在該條件下泵的效率應比較高,即點(Qe、he)坐標位置應靠近在泵的高效率范圍所對應的h-qv曲線下方。
泵的型號選出後,應列出該泵的各種性能參數(表2-2是B型泵的性能表(部分))。
(3)核算泵的軸功率若輸送液體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時,可按式(2-7)核算泵的軸功率。
E. 圖示離心泵操作裝置中,有哪些錯誤
1.船舶輔機包括那些主要設備?
答:輔機是船舶上除主機以外的動力機械,主要有:
①船用泵②氣體壓送機械③甲板機械④輔助鍋爐⑤油凈化裝置⑥防污染裝置⑦海水淡化裝置⑧製冷和空調裝置
2.為什麼說輔機在船上非常重要?(此題答案不確定)
答:①為船舶推進裝置服務②為船舶航行與安全服③為貨運服務④為改善船員勞動和生活條件服務⑤為防污染服務
1.什麼叫泵。答:提高液體機械能的設備,將機械能轉變成液體能的機械稱之為泵。
2. 船用泵按工作原理和結構分,有那些類型?
答: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三類①.容積式泵: 依靠泵內工作部件的運動造成工作容積周期性地增大和縮小而吸排液體,並靠工作部件的擠壓而直接使液體的壓力能增加的泵。②.葉輪式泵:依靠葉輪帶動液體高速回轉而把機械能傳遞給所輸送的液體。 ③.噴射式泵: 依靠工作流體產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體,然後再通過動量交換而使被引射流體的能量增加。
按結構可分為單級泵和多級泵
3. 泵有那些主要性能參數?各參數的定義如何?量綱如何?
答:①流量:指泵在單位時間內所排送的液體量。a.體積流量:用體積來度量所送液體量,用Q表示,單位是m3/s,或m3/h、L/min。b.質量流量: 用質量來度量,用G表示,單位是kg/s,或t/h、kg/min。如用ρ表示液體的密度(kg/m3),G=ρQ
②壓頭 (揚程):指單位重量液體通過泵後所增加的機械能。即泵傳給單位重量液體的能量。常用米(m)表示,單位是Nm/N =m。單位重量液體的機械能又稱水頭。
③轉速:指泵軸每分鍾的回轉數,用n表示,單位是 r/min。
④功率:a.有效功率 (輸出功率):單位時間泵傳給液體的能量; b.軸功率P(輸入功率):原動機傳給泵的功率;c.水力功率Ph:按理論流量和理論壓頭計算的功率。
⑤效率: 泵效率η: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容積效率ηv :實際流量與理論流量之比。
水力效率ηh:實際壓頭與理論壓頭之比。機械效率ηm:水力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
⑥允許吸上真空度 Hs:證泵在凈正吸入高度情況下,正常吸入而不發生氣蝕的最大允許吸上真空度。
4.怎樣改變泵的吸入性能?⑴盡可能的減小泵的吸入壓力 ⑵入口處的真空度不大於允許吸入真空度
5.對往復時活塞泵吸、排閥有何要求?
除了希望機構簡單、工藝性好和檢修方便以外,還希望閥「嚴、輕、快、小」即:
1)關閉嚴密;2)關閉時撞擊要輕,工作平穩無聲;無聲工作條件3) 啟閉迅速及時;
4)阻力小。
6.影響活塞泵容積效率的因素有那些?
(1) 泵吸入的液體可能含有氣泡;(2) 活塞換向時,由於泵閥關閉遲滯造成液體流失;
(3) 活塞環、活塞桿填料等處由於存在一定的間隙以及泵閥關閉不嚴等會產生漏泄。
7.為什麼說齒輪泵的流量是連續的,但存在脈動?
原動機驅動主動齒輪,從動齒輪隨而旋轉。因嚙合點的嚙合半徑小於齒頂圓半徑,輪齒進入嚙合的一側密閉容積減小,經壓油口排油,退出嚙合的一側密閉容積增大,經吸油口吸油.吸油腔所吸入的油液隨著齒輪的旋轉被齒穴空間轉移到壓油腔,齒輪連續旋轉,泵連續不斷吸油和壓油.所以泵的流量是連續的 。但是由於嚙合點半徑小於齒頂圓半徑,而齒輪在嚙合轉動時,嚙合點的半徑是隨齒輪轉角而周期變化的.故產生了較大的流量脈動.
8.齒輪泵的主要泄漏途徑有哪幾條?
齒輪泵存在著三個產生泄漏的部位:(1)齒輪端面和端蓋間;(2)齒頂和殼體內側間隙;
(3)齒輪的嚙合處。其中齒輪端面和端蓋間泄漏量最大,占總泄漏量的75~80%。
9單作用葉片泵是怎樣實現變數變向的?
答當轉子中心與定子中心重合時,葉片3既不伸出也不縮進,故葉片間容積不發生變化,這時泵處於零流量的工作狀態。當定子中心相對於轉子中心向左產生一個偏心距+e時,上半周為吸油過程,下半周為排油過程。當定子中心相對於轉子中心向右產生一個偏心距-e時,下半周為吸油過程,上半周為排油過程。由此可見,要改變定子中心相對於轉子中心的偏心方向,即可改變泵的吸排油方向,且偏心距的大小決定泵排量的大小。
10.離心泵有那些特點?
答1.結構簡單,易操作;2.流量大,流量均勻;3.重量輕,運動部件少,轉速高;4.泵送的液體粘度范圍廣;5.無自吸能力。
11.什麼是離心泵的工況點?有那些方法調節離心泵的工況點?
答 所謂離心泵的工作點是指離心泵的性能曲線(H~Q曲線)與管路特性曲線的交點,即在H~Q坐標上,分別描點作出兩曲線的交點M點
離心泵工況調節的方法 1.節流調節法2.迴流調節法3.變速調節法4.氣蝕調節法
12.理想離心泵的能量方程有什麼指導意義
指導能量轉換裝置以最小的能量損失匯集葉輪流出的液體,並送至排出管或引向下一級葉輪;使液體的動能平穩地轉變壓力能
13.離心泵的軸向力是如何產生的?有那些平衡方法?
答軸向力的產生1液體壓力的分布沿徑向呈拋物線規律2葉輪兩側壓力不對稱 3軸向力方向由葉輪後蓋指向葉輪進口端
軸向力的平衡方法 1止推軸承2平衡孔或平衡管3雙吸葉輪或葉輪對稱布置4平衡盤
三、空壓機
1、空壓機的實際排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①余隙容積影響;②壓力系數 的影響;③熱交換的影響;④氣密系數的影響;⑤排氣系數的影響。
2、余隙容積對空壓機有哪些影響 答 壓縮機氣缸中留有餘隙容積對壓縮機的裝備、操作和安全都有好處。這可以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氣缸內凝結集聚後產生的「水擊」現象及活塞與汽缸蓋的碰撞;有利於活塞的反向運行,同時減少了對閥片的沖擊,是氣閥關閉平穩。
3、.造成空壓機運行中排氣量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①由於余隙容積的存在;②吸氣過程中的壓力損失;③氣體與氣缸、氣缸蓋的熱交換;④外泄漏使壓縮機的排氣量減小;⑤少量水蒸氣在壓縮機級間冷卻器中會由於溫度的降低而有部分的水蒸汽凝結析出。
4、船用空壓機為什麼要採用兩級壓縮和中間冷卻 ①級間冷卻是在每級之間設置一個冷卻器,使前一級排出的氣體經級間冷卻器後進入下一個氣缸,這樣壓縮過程線就比較趨近於等溫線;②對於多級壓縮而言,每級的壓力比相同時壓縮機的功率最省;③為了減少壓縮過程的功耗和提高排氣系數,往往採用分級壓縮、壓縮機冷卻及級間冷卻方法。
6.對空壓機氣閥有哪些主要要求?
答:氣閥是靠閥片上下的壓差作用而自動啟閉的,氣閥組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壓縮機的性能,因此要求氣閥具有壽命長、阻力小、 關閉嚴密、啟閉迅速、通用性強等特點。
7.活塞式空壓機的冷卻有哪些? 各有何作用?
答 活塞式空壓機的冷卻包括(1)級間冷卻:可降低排氣溫度,減少功耗。(2)氣缸冷卻:減少壓縮功,降低排氣溫度和避免滑油溫度過高。 (3)後冷卻:可減少排氣比容,提高氣瓶儲量。(4)滑油冷卻:可是滑油保持良好的潤滑性能,冷卻摩擦表面和減緩油氧化變質的速度。
8.船用壓縮空氣系統有哪些主要附件?
答:主要包括冷卻器、液氣分離器、濾清器、安全閥、注油器及各種管路系統。
9.CZ60/30型空壓機在結構上有哪些特點?
答:1基本部分:包括機身、曲軸箱、曲軸連桿等部件,其作用是傳遞功力,連接氣缸和基礎部分2氣缸部分:包括氣缸、氣閥、活塞以及裝在缸上的排量調節等部分,其作用是構成工作空積和防止氣體泄漏3輔助部分:抱愧冷卻器、液體分離器、濾清器、安全閥、注油器及各種管路系統
2.什麼叫轉舵力矩?答:轉舵力矩是操舵裝置對舵桿施加的力矩。
3.什麼叫轉船力矩?答:轉船力矩是水作用力 F 對船舶重心所產生的力矩。
4.船規對舵機有那些主要要求?(1) 工作可靠 在任何航行條件下,都能保證正常的工作,且主操舵裝置需要有足夠的強度和能力,保證在船舶處於最深航海吃水並以最大的營運航速前進時,將舵從任何一舷35°轉至另一舷35°,其時間不超過30s。而從一舷35°轉至另一舷30°,其所需時間不超過28s。在船舶以最大速度倒航時,操舵裝置應能正常工作。(2)生命力強 必須具有一套主操舵裝置和一套輔操舵裝置;或主操舵裝置有兩套以上的動力設備。當其中之一失效時,另一套應能迅速投入工作。輔操舵裝置應滿足船舶在最深航海吃水,並以最大營運航速的一半前進時,能在不超過60s內將舵自一舷15°轉至另一舷15°。
(3)操作靈敏 在任何舵角下都能迅速地、准確地將舵轉至給定舵角,並由舵角指示器示出。
此外,舵機還應滿足工作平穩、結構緊湊、便於維修管理等要求。
6.液壓舵機有哪三個基本部分組成?答:液壓舵機的三個組成部分是操舵控制系統、液壓系統和推舵機構。
7、所謂泵控型即用變數變向泵作為主油泵以改變油液流向,通常為變數泵閉式系統;而閥控型是依靠換向閥來完成變向變數,通常為定量泵開式系統。與泵控型液壓舵機比較,閥控型液壓舵機尺寸小、重量輕、管理方便。
8、根據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往復式和轉葉式兩大類
10.液壓控制閥主要類型有:(1)方向控制閥;包括單向閥 換向閥(電磁 液動 電液動換向閥)(2)壓力控制閥;(溢流閥 減壓閥 順序閥)(3)流量控制閥(節流閥 調速閥單向節流閥)
11壓力控制閥按其用途分為:溢流閥、減壓閥和順序閥等。
溢流閥職能:在液壓系統中壓力高於某調定值時,將部分或全部油液泄回油箱。根據它在系統中的工作特性,可分為常閉和常開兩種,前者是系統油壓超過調定值時才開啟,即作安全閥使用;後者是在系統工作時保持常開以穩定閥前系統油壓,即作定壓閥使用。
減壓閥職能:可使高壓油經過閥的節流作用後,使油壓降低,以便從系統中分出油壓較低的支路。順序閥職能:以油壓為信號自動控制油缸或油馬達順序動作的閥。
12泵控型液壓舵機的輔助油路有那些作用答:輔助油路的作用:(1)經減壓閥後壓力降為0.78,再經單向閥進入油路系統為主油路補油;(2)通過單向閥進入主油泵變數機構,用以控制變數機構動作;(3)經溢流閥和主油泵殼體,對主油泵進行冷卻和潤滑後流回油箱。,
13試述電液式三位四通換向閥的動作過程 答:如圖8-27(p73)p與a相通,b與o相通,執行機構便向另一方向運行。當左右電磁鐵都斷電時,則閥芯在左右彈簧的作用下而居中,此時p,a,b,o互不相通。故a,b油路無油通過,與其相通的執行機構亦不會發生動作。
1.蒸氣壓縮式製冷裝置由哪些基本部件組成,各有何作用?
答:基本組成部件:壓縮機,膨脹閥,冷凝器,蒸發器 壓縮機:起著壓縮和輸送製冷劑蒸氣並造成蒸發器中低壓力、冷凝器中高壓力的作用 膨脹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並調節進入蒸發器的製冷劑流量; 蒸發器:輸出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從而達到製取冷量的目的; 冷凝器:輸出熱量的設備,從蒸發器中吸取的熱量連同壓縮機消耗的功所轉化的熱量的冷凝器中被冷卻介質帶走。
2.蒸氣壓縮式製冷裝置的實際循環與理論循環有何區別?
答:理論循環假設; (1)壓縮過程不存在換熱和流阻等不可逆損失,即等熵過程;(2)製冷劑流過熱交換器和管路時沒有阻力損失,即等壓過程;(3)製冷系統中除熱交換器外,與外界無任何熱交換,流過膨脹閥時未作功,又無熱交換,即等焓過程。 實際循環(1)壓縮過程是熵值增加的多變過程;(2)節流過程有吸熱,焓值也略有增加;(3)製冷劑在管道、熱交換器和壓縮機中流動時存在阻力損失和熱交換。
3.為什麼要採用過冷和過熱?
答:循環過冷度增加意味著:1)過冷溫度由t4降到t4』;2)製冷量Q0則會因單位製冷量q0增加而增加;3)壓縮機軸功率P不變,ε提高。
合適的過熱度:1)可以防止壓縮機吸入液體而發生液擊;2)過熱度提高,單位壓縮功增加,單位製冷量q0增加,製冷劑比容v1也增大, 使質量流量qm減少。
4.蒸發溫度、冷凝溫度對製冷循環有何影響?
答:蒸發溫度:對應於蒸發壓力的飽和溫度。蒸發溫度低,單位製冷量減小,單位壓縮功增大。冷凝溫度:對應於冷凝壓力的飽和溫度。冷凝溫度高,單位製冷量減小,單位壓縮功增大。
5.製冷裝置對製冷劑有哪些主要要求?
答:1.臨界溫度要高,凝固溫度要低。2.在大氣壓力下的蒸發溫度要低。3.壓力要適中。4.單位容積製冷量qv要大。5.導熱系數要高,粘度和密度要小。6.絕熱指數k要小。7 .具有化學穩定性。8.價格便宜,易於購得。
6.船舶空調系統有哪些常用類型?
答:集中式和半集中式船舶空調裝置根據其調節方法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集中式單風管系統、區域再熱式單風管系統、末端再處理式單風管系統、雙風管
系統
F.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離心其實是物體慣性主要工作原理:
(1)葉輪被泵軸帶動旋轉,對位於葉片間的流體做功,流體受離心作用,由葉輪中心被拋向外圍。當流體到達葉輪外周時,流速非常高。
(2)泵殼匯集從各葉片間被拋出的液體,這些液體在殼內順著蝸殼形通道逐漸擴大的方向流動,使流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減小能量損失。所以泵殼的作用不僅在於匯集液體,它更是一個能量轉換裝置。
(3)液體吸上原理:依靠葉輪高速旋轉,迫使葉輪中心的液體以很高的速度被拋開,從而在葉輪中心形成低壓,低位槽中的液體因此被源源不斷地吸上。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六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
1、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出力大,葉輪上的葉片又起到主要作用,葉輪在裝配前要通過靜平衡實驗。葉輪上的內外表面要求光滑,以減少水流的摩擦損失。
2、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並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滑動軸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潤滑劑的,加油到油位線。太多油要沿泵軸滲出,太少軸承又要過熱燒壞造成事故!在水泵運行過程中軸承的溫度最高在85度,一般運行在60度左右。
5、密封環又稱減漏環。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環、填料筒、填料壓蓋、水封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