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小型旋風乾燥裝置的設計

小型旋風乾燥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3-03-14 10:19:38

A. 求化工原理的設計

http://www.chem-pm.com/shownew.asp?id=1188&hp=news
綉花鞋 18:38:45
何 勇(安徽省化工研究院 ,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2002年,我國CPE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乾燥工序是CPE生產中一個重要環節,本文描述了CPE的乾燥原理和乾燥特點,選擇了「氣流-沸騰」乾燥工藝,對比了幾種CPE乾燥工藝的工程數據。 關鍵詞:乾燥;氯化聚乙烯;工藝 前言 氯化聚乙烯(CPE)是由高密度聚乙烯經氯化製得的一種改性氯化高聚物,含氯量一般控制在30%~50%(質量份數)。產品外觀為白色粉末或顆粒,170℃以上分解,類似於橡膠彈性體。2002年我國總生產能力達17萬噸,實際產量為10萬噸,已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產國。在我國主要用於硬PVC製品的抗沖擊改性。我院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水相法CPE的研製工作,目前是國內主要CPE成套生產技術轉讓院所。乾燥工序是CPE生產中主要耗能工序之一,CPE的乾燥問題曾一度成為技術難題,制約生產的「瓶頸」,其工藝與設備的選擇是否合理,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生產成本、生產能力與勞動強度。 1 、PE的乾燥原理 濕分以鬆散的化學結合形式或以液態溶液存在於固相中,或集在固體的毛細微結構中,這種液體的蒸汽壓低於純液體的蒸汽壓,稱之為結合水分;而游離在表面的濕分則稱為非結合水[1]。由於在CPE的大分子結構中存在極性基因,而其粉末的結構又十分疏鬆,以致其濕粉中不僅會有「非結合水」,且會有「結合水」,要將其乾燥到不大於0.3%(濕基)的含水量是比較困難的(此時方視為乾燥合格)。為此我們選擇熱空氣作為傳熱介質進行(流態化)乾燥,含有水分的顆粒物料與熱氣流接觸,由於其表面的水蒸汽壓大於熱空氣中的水蒸汽分壓,水蒸汽就由物料顆粒表面向熱空氣中擴散,而被不斷流動更新的熱空氣帶走。隨著物料表面水分的不斷汽化,物料顆粒內部的濕度又大於其表面濕度,形成了濕度梯度,則顆粒內部的水分不斷地向表面擴散,直至達到該物料的平衡水分為止。 2 、PE的乾燥特性 為了選擇合適的CPE乾燥工藝和合適的乾燥器,我們對CPE進行乾燥試驗,得知乾燥條件為:大氣溫度21℃、大氣相對濕度90%、熱風溫度55±1℃,CPE的平衡水分接近於0,其第一臨界濕含量為12%左右(干基),其第二臨界濕含量為4%左右(干基),並且,其內部水分的乾燥是比較困難的。 3 、PE的乾燥工藝 PE的生產過程是一個批量生產、間歇操作、順序控制的過程,CPE漿料經離心機離心後,得到含水率30%~40%(濕基)、最小顆粒150μm、最大顆粒不超過500μm、平均顆粒220μm的濕料。此時進入乾燥工序,其工藝流程如下。濕物料由料斗加入,通過螺旋輸送器進入氣流乾燥管,同時開啟空氣加熱器和沸騰床頂部的引風機,物料經氣流管初步乾燥後進入沸騰床,細物料經旋風分離器捕集後也落入沸騰床繼續乾燥;控制進風溫度與床層溫度,調節進風量與風速,當床層與床頂溫度得到工藝要求後,吹冷風降溫,物料經出料閥流入包裝袋。 4、結果和討論 (1)工藝路線的選擇 氣流乾燥也稱「瞬間乾燥」,使加熱介質與待乾燥固體顆粒直接接觸,因相之間的傳熱傳質的表面積大而使體積傳熱系數ha也相當高,普通直管氣流乾燥器的ha為2300~7000w/(m3.K)。熱效率高,處理量大,對CPE「非結合水」乾燥效果明顯。由於物料在氣流管中的停留時間較短,所以對CPE中的「結合水」乾燥比較困難,若單用此法乾燥CPE需反復乾燥5~6次方能合格,生產周期長、勞動強度大、物料損失多、能量消耗大、工作環境惡劣。 沸騰乾燥由於物料在沸騰床中劇烈攪動,大大地減少了氣膜阻力,因而熱效率高,更重要的是物料的停留時間可以任意調節。但單用此法乾燥CPE,生產中容易產生「結床」或「跑料」現象。原因是:從離心機過來的濕料,含水率較高,物料較重,進入沸騰床後,若引風機風壓不夠,物料在床中「沸騰」效果欠佳,則物料很容易結團,以致最終整體結於床中。為避免產生「結床」現象,需提高引風機風壓;但隨著乾燥過程的進行、物料水分的減少、顆粒的變輕,在引風機的排風尾氣中會夾帶有大量物料,特別在接近乾燥終點時「跑料」尤為明顯。 考慮到我們的CPE批量與間歇式生產的特點,根據氣流乾燥與沸騰乾燥的各自優點,決定選擇二者串聯的工藝。 (2)乾燥器型式的選擇 氣流管我們選用的是管徑交替縮小和擴大的脈沖式乾燥管,加入的物料在管徑小的乾燥管內得到加速,在管徑大的管內突然擴散減速,如此交替進行,熱空氣和顆粒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較大,從而強化了傳熱傳質的效果。根據CPE的乾燥特點,沸騰乾燥器選用的是單層卧式沸騰床,此床結構簡單,容易操作,乾燥速度快,處理量大。 (3)CPE乾燥的工程數據 安徽省化工研究院自上世紀80年代首次用水相法生產CPE(千噸級)以來,到目前為止,在國內技術轉讓已達成十幾家,在乾燥工序上,經歷了氣流乾燥、沸騰乾燥、氣流-沸騰乾燥的不同階段,下表列出了不同乾燥工藝的對照工程數據。 表1 不同乾燥工藝的對照工程數據 生產單位 原蕪湖化工廠 本院試驗廠淮北恆欣 生產規模/t a-1 800 500 3000 乾燥形式 φ150雙級氣流 沸騰乾燥 氣流--沸騰 物料批號 80-6-13 02-06 含水量/%(wb) 濕粉 40 36 35 乾粉 0.3 0.3 0.3 生產周期/h(批) 6.5 4.0 2.5 耗蒸汽量/t t-1(CPE) 4.0 2.2 1.9 耗電量/kWh t-1(CPE) 400 220 60 勞動強度 大 一般 小 5、結束語 乾燥工序是CPE生產中一個重要環節,採用氣流-沸騰乾燥工藝符合CPE乾燥特性。乾燥設備結構的設計(如氣流分布板開孔率[3])、附件(如風機與旋風分離器等)的選型,是影響乾燥的重要因素,我們目前已研製出不同生產能力的系列專用氯化聚乙烯乾燥裝置,並在實際生產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潘永康,王喜忠.現代乾燥技術[M].北京:化學化工出版社,1998,12-13. [2] 楊雲.CPE沸騰乾燥試驗[J].安徽化工,1991(CPE專輯):34-36. [3] 何勇,宋秋生等.CPE乾燥用沸騰床氣流分布板開孔率的計算方法初探[J].安徽化工,2000,26(6):43-45. Making research Into drying process and technology of CPE HE Yong (Anhu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stry ,Anhui Hefei 230041)

B. 旋風除塵器的原理與計算

旋風除塵器於1885年開始使用,已發展成為多種型式。按其流進入方式,可分為切向進入式和軸向進入式兩類。在相同壓力損失下,後者能處理的氣體約為前者的3倍,且氣流分布均勻。普通旋風除塵器由簡體、錐體和進、排氣管等組成。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安裝和維護管理,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都較低,已廣泛用來從氣流中分離固體和液體粒子,或從液體中分離固體粒子。在普通操作條件下,作用於粒子上的離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風除塵器的效率顯著高於重力沉降室。大多用來去除0.3μm以上的粒子,並聯的多管旋風除塵器裝置對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塵效率。選用耐高溫、耐磨蝕和腐蝕的特種金屬或陶瓷材料構造的旋風除塵器,可在溫度高達1000℃,壓力達500×105Pa的條件下操作。從技術、經濟諸方面考慮旋風除塵器壓力損失控制范圍一般為500~2000Pa。
在設計除塵器的進口截面時,必須使進入口氣速為一適應值,一般為18~20m/s,最好不要超過30m/s,濃度高和顆粒粗的粉塵入口速度應選小些,反之可選大些。
旋風除塵器與其他除塵器相比,具有結構簡單、無運動部件、造價便宜、除塵效率較高、維護管理方便以及適用面寬的特點,主要用於捕集5~10μm以上的非黏性、非纖維性的乾燥塵粒。

C. 旋風除塵器工作原理

利用旋轉的含塵氣體所產生的離心力,將粉塵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一種乾式凈化設備,稱為旋風除塵器。旋風除塵器應用挺廣泛的,旋風除塵器特點是結構簡單,除塵效率較高,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為了提高除塵效率,降低阻力,已出現各種型式的旋風除塵器,如媒旋型、蝸旋型、擴散型、旁路型、旋流型和多管式旋風除塵器等。

旋風除塵器對於大於10μm的較粗粒粉塵,凈化效率很高。但對於5~10μm以下的細顆粒粉塵(尤其是密度小的細顆粒粉塵)凈化效率較低,所以旋風除塵器多用於粗顆粒粉生的凈化,或用於多級凈化時的初步(第一級)處理。

目前在粉塵粒子粗、含塵濃度較大、要求除塵效率不太嚴格和高溫高壓條件下或是在流化床反應器內以及作為高效除塵器的預除塵器等方面,旋風除塵器仍不失為理想的除塵設備。對數微米以上(如>5μm)的塵粒使用小型高效旋風分離器有著良好的性能,對大氣量可以採用數個至數十個並聯設置的多管式旋風除塵器。當然設計與管理這種小型旋風除塵器或多管式旋風除空器須注意其結構應與處理的氣體和粉塵的特性相適應,否則也可能導致不良後果(如堵塞與磨損等)。

但另一方面,它對細徴塵粒(如<5μm)的分離效率仍很低,而這種數微米以下的粉塵顆粒正是污染大氣的主要危害。為了保護壞境以及進一步提高化工等產品的成量和降低成本,顯然單純使用旋風除生器分離含塵氣體是不能満足要求的。

隨著旋風除塵器的使用日益廣泛,人們對其結構改進,研製出許多性能良好的旋風除塵器。如在磷肥工業中,由於粉塵易吸濕潮解、堵塞灰斗或黏結在筒壁上,現在已廣泛採用利用氣流運動帶動清掃鏈條或鋼絲繩運動清壁,在灰斗中設置旋轉刮刀,防止堵塞;為防止氣體冷凝,設置蒸汽盤管或電熱帶進行保溫處理,増加了設備結構的復雜性。在水泥工業,為了提高旋風除塵器的使用壽命,不僅採用耐磨、耐高溫的鋼材、也使用耐熱混凝土襯里或陶瓷襯里,內筒採用可多次更換的小件構成。

D. 設計旋風除塵器應考慮哪些主要結構尺寸

旋風除塵器的結構主要有進氣管,筒體,錐體,出氣管,下灰管,灰斗,卸灰閥組成。
主要結構的尺寸是
1.筒體直徑:D0=150~1100mm

2.筒體高度:H1=1~1.5D0
3.入口尺寸:H/W=2~4,H=0.5D0, W=0.2D0
4.排氣管:De=0.4~0.6D0 ;S>=H
5.椎體:H2>=L-H1約等於2D0
6.排塵口:Dd約等於1/3D0
如果還有疑問請繼續追問,我在線為你解答

E. 簡述氣流乾燥器的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氣流乾燥器:通常與物料的粉碎操作結合進行。濕物料從加料槽通過可以調節數量的投入器送入加料滾筒,借加料滾筒的轉動送入直立管的下部。空氣由送風機送入預熱器加熱到80-90℃而後吹入直立管,管內流速決定於濕顆粒的大小和密度,一般是10-20米/秒。已乾燥的顆粒被強烈的氣流一直帶到緩沖器內(上端封閉),再沿降落管落入旋風分離器內。干物料沉降後經卸料滾筒排出,廢氣通過袋濾器而由排氣管的上端排走。主要優點是:(1)熱空氣與被乾燥物料直接接觸,乾燥速度快,強度高;(2)乾燥時間短,僅需5-7秒;(3)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4)適用於大量生產。缺點是消耗能量較多。
工作原理:
濕物料自螺旋加料器進入乾燥管,空氣由鼓風機鼓入,經過加熱器加熱後與物料匯合,在乾燥管內達到乾燥的目的。乾燥後的物料在旋風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得到回收。

F. 精密乾燥箱的選型技術概述

同其他工業技術一樣,乾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得到長足的進步。已開發出的乾燥機的種類已達400多種,而且有約200多種乾燥機已應用於工業化生產,其中出現了許多新型乾燥機,它們有的是對普通乾燥機進行結構上的改進,有的借鑒吸收了其他乾燥機的優點,有的完全是一種新想法。
乾燥又是工業耗能相當大的一個單元操作,據資料記載,發達國家工業耗能的14%被用於乾燥,有些行業的乾燥耗能甚至佔到生產總耗能的35%,而且這個數字在不斷地增大。同時,運用礦物燃料作為熱源進行乾燥操作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乾燥設備的尾氣(這些氣體中夾帶一些粉塵)對大氣環境有不良的影響,這對於日益引起全球關注的「環境保護」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幾乎所有的工業都離不開乾燥操作,雖然正確地了解乾燥及乾燥設備的工作機理有助於成功地完成乾燥過程,但是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地投人人力和物力去進一步進行乾燥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以使其在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同時,有效地利用能源,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並且更易於實現過程操作和控制。
精密乾燥技術特點
乾燥技術有很寬的應用領域,面對眾多的產業、理化性質各不相同的物料、產品質量及其他方面千差萬別的要求,乾燥技術是一門跨行業、跨學科、具有實驗科學性質的技術。通常,在乾燥技術的開發及應用中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術。第一是需要了解被乾燥物料的理化性質和產品的使用特點;第二是要熟悉傳遞工程的原理,即傳質、傳熱、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等能量傳遞的原理;第三要有實施的手段,即能夠進行乾燥流程、主要設備、電氣儀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設計。顯然,這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不屬於一個學科領域。而在實踐中,這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又缺一不可。所以乾燥技術是一門跨行業、跨學科的技術。
現代乾燥技術雖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但至今還屬於實驗科學的范疇。乾燥技術還缺乏能夠精準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和設計方法。實際應用中,依靠經驗和小規模實驗的數據來指導工業設計還是主要的方式,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原因之一是乾燥技術所依託的一些基礎學科,(主要是隸屬於傳遞工程范疇的學科)本身就具有實驗科學的特點。例如,空氣動力學的研究發展還要靠「風洞」實驗來推動,就說明它還沒有脫離實驗科學的范疇,而這些基礎學科自身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了乾燥技術的發展水平。
原因之二是很多乾燥過程是多種學科技術交匯進行的過程,牽涉面廣、變化因素多、機理復雜。例如在噴霧乾燥技術領域里,被霧化的液滴在乾燥塔內的運行軌跡是工程設計的關鍵。液滴的軌跡與自身的體積、質量、初始速度和方向及周圍其他液滴和熱空氣的流向、流速有關。但這些參數由於傳質、傳熱過程的進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而且初始狀態時,無論是液滴的大小還是熱空氣的分布都不可能是均勻的。顯然,對於如此復雜、多變的過程只憑借理論計算來進行工程設計是不可靠的。
原因之三是被乾燥物料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理化性質也是各不相同。不同的物料即使在相同的乾燥條件下,其傳質、傳熱的速率也可能有較大的差異。如果不加以區別對待,就有可能造成不盡人意的後果。例如某些中草葯的乾燥,雖然同屬一種葯材,只因為葯材產地或收獲期存在區別就須改變乾燥條件,否則產品質量就會受到影響。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決定了乾燥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要以實驗為基礎。但乾燥搜術的這些特點往往被人有意或無意地忽視。製造廠商由於實驗裝置缺乏或機型不全(這在我國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經常迴避應做的乾燥實驗,而用戶由於不了解乾燥技術的特點,也經常放棄進行必要實驗的要求。其結局是裝置使用效果不佳,甚至於造成方案設計失敗。在我國,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曾有過一套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工業乾燥裝置因達不到使用要求而被閑置的教訓。因此,建設工業乾燥裝置尤其是較大的裝置之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有說服力的實驗,並以實驗結果作為工業裝置設計的依據。這是乾燥技術應用的顯著特點。
此外,乾燥設備種類繁多、各具用途也是乾燥技術的一個特點。每一種技術都有自己適宜應用的領域。在工程實踐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的乾燥技術種類。這對投資費用、操作成本、產品質量、環保要求等方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某一企業,在白炭黑濾餅乾燥上曾經分別選用過箱式乾燥、噴霧乾燥、旋轉氣流快速乾燥三種型式。最終結果證明這三種技術各有所長。箱式乾燥生產白炭黑雖然生產效率低、人員勞動強度大,但產品質量好。與橡膠混煉後所生成的製品扯斷強度值較高。旋轉氣流快速乾燥設備緊湊、投資少、生產效率高,但所生成的橡膠製品的強度指標卻是三者間最差的。噴霧乾燥生產白炭黑,產品各項指標在三者間居中,但具有產品流動性好、粉塵污染小,深受用戶及操作者歡迎的特點。在20世紀90年代,為白炭黑生產中採用哪種乾燥方式更為先進的問題,曾在我國乾燥界引發過爭論。其實,三種設備各有特點,選用哪種機型要看用戶自身的條件和產品要求。不存在哪種技術更為先進的結論。類似的例子有很多,都表明了乾燥設備種類繁多、各具用途的特點。所以在應用中要仔細比較、慎重選擇技術方案,而通過乾燥實驗來考核技術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工業精密乾燥裝置的發展現狀
乾燥在許多生產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單元操作,因為乾燥在這里不僅是簡單的固液分離過程,更重要的常常是生產過程的最後一道工序,產品的質量、劑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乾燥技術和設備的綜合運用情況。從經濟角度考慮,乾燥器價格昂貴,工程投資較大。另一方面,乾燥又是高耗能過程,熱效率在15%一80%這樣大的范圍內波動,而設備的運轉費用與乾燥器的設計選型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企業的決策者對此歷來都比較重視。被乾燥物料的品種有許多,它們的理化性質又有很大差異。甚至同一品種不同的生產工藝、同一品種不同的產品要求,導致乾燥條件可能都有區別,所以就決定了乾燥工程的復雜性。由此可見,乾燥過程較其他的單元操作具有更高的技術性。
我國乾燥設備在解放前基本是空白,只有烘房、烘箱和滾筒乾燥機,乾燥技術落後、生產設備原始。到1957年才出現了真空耙式乾燥機,1964年以後乾燥技術有了較快的發展。縱觀我國乾燥技術及設備的發展史,在幾十年間經歷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階段,常用於生產的乾燥設備有十餘類三十多個系列,加上組合乾燥設備約有五十幾種,再加上專用乾燥設備就更難於統計,合理地選用這些乾燥設備也不是一件易事,選型的前提是了解這些設備的基本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以及適用物料范圍,這樣在選型時才避免走彎路。
近些年來,由於乾燥技術的發展,給篩選設備帶來了更多的復雜因素。即使是乾燥設備的設計、製造或使用者也常常弄不清如何去選擇合適的設備。由於乾燥設備的推銷者在市場上只是對他們推銷的乾燥機種類感興趣,而對其他種類則並不介紹,這樣,用戶就只得藉助於有關的現代乾燥技術參考資料決定對設備的最後選擇。毫無疑問,用戶很需要由推銷者提供的實驗室,實驗范圍及技術經濟方面的資料。因此,就必須熟悉大多數乾燥設備,才有可能選出合理的設備。應該強調的是,在特定的生產運行狀態中,很有可能有很多較適用的乾燥機,但也必須知道,在特定的工作狀態中,沒有一個嚴格的規則規定出極精確的最佳乾燥設備,每一種產品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產方式。影響最佳乾燥裝置選擇的因素很多,如選擇間歇乾燥還是連續乾燥、礦物燃料的消耗、電耗、地方環境法或噪音污染限制等。產品產量對乾燥機的選擇更是一個主要因素。
精密乾燥設備使用概況
前面提到,乾燥設備是在許多工業生產中大量應用。多年來已有多種機型用於工業化生產中,如氣流乾燥器、流化床乾燥器、噴霧乾燥器、滾筒乾燥機、耙式乾燥器、冷凍乾燥機、紅外線乾燥及組合式乾燥等達幾十種之多。為什麼乾燥設備類型很多呢?這主要是由於乾燥物料型態、性質各不相同,處理的物料有各種不同的具體要求所致。
隨著我國各行業的生產技術的飛躍發展,國內乾燥技術和設備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散粒狀物料的乾燥方面,近幾年來流態化技術獲得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和新的發展。流態化乾燥充分改善了氣固相接觸條件(蒸發表面積增大),物料的劇烈攪動,大大減少了氣膜阻力,給傳熱介質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除了國內在乾燥技術中使用較早的氣流乾燥獲得較迅速發展外,近年來流化乾燥設備發展得最快。主要表現在利用流態化技術結合各種被乾燥物料特性和要求創制了很多新型高效的流態化乾燥器,分述如下。
直管氣流乾燥器是國內使用較早的流化乾燥設備,經數年來的生產實踐認為氣流乾燥對散粒狀物料,特別是熱敏性物料的乾燥,還是比較理想的乾燥設備。它無論生產量,佔地面積等方面均比烘箱乾燥優越,因此在制葯、塑料、食品、化肥等工業中使用的更加廣泛。但氣流乾燥還存在熱利用率較低、設備高、氣固兩相相對速度較低等缺點。創制了脈沖氣流乾燥器、旋風氣流乾燥器、粉碎氣流乾燥器等新型氣流設備,克服了直管氣流乾燥的缺點。粉碎氣流除降低高度外,還擴大了氣流乾燥器的使用范圍,使易氧化的物料能用空氣作為乾燥介質,既降低了乾燥動力消耗,又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此外還採用了多級氣流乾燥流程和組合氣流乾燥流程,在氣流乾燥器的應用上,許多工程採用了二級串聯方式,在有些物料的乾燥上更加合理,也提高了熱效率。直管氣流乾燥在生產操作方面已很成熟。脈沖氣流、旋風氣流乾燥已工業化多年,操作已較成熟,但理論設計方面還很缺少。在今後的實踐發展中還需進一步完善。
大部分熱敏性較強和易氧化的物料,均採用氣流乾燥。一般能將初濕為10%一25%的物料乾燥至1%-0.05%,被乾燥的物料粒度一般在60-100目,產量一般在100 - 200kg/h。目前國內在制葯、食品、塑料等工業中廣泛使用。隨著我國生產技術的飛速發展,氣流乾燥在今後的工業生產中必定應用得更加廣泛。
流化乾燥是發展起來的又一乾燥技術。經過生產實踐證明它有很多優越性,能實現小設備大生產,由於熱容系數較大和停留時間可任意調節,故對含表面水和需經過降速乾燥階段的物料均適用,特別適用於散粒物料的乾燥。發展起來並已工業化的有下列幾種型式:單層圓筒型、多層圓管型、振動流化床、卧式多室流化床乾燥器、攪拌流化床以及內藏熱管流化床等,其中以後者發展得較迅速。已在制葯、化肥、食品、塑料、石油化工等工業中廣泛使用。經過幾年的實踐,國內流化乾燥無論在操作、設備結構等方面均已發展到較成熟階段。從使用情況看,卧式多室流化乾燥器由於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穩定、物料適應性廣,既能獲得含水均勻的產品,動力消耗又少,是流態化乾燥散粒狀物料較理想的設備,今後值得推廣與發展。內藏熱管是流化床對流傳熱和傳導傳熱相結合的產物,具有較高的熱效率,乾燥效果也效好,很受推薦的新機型。
國內錐形流化床按操作分有三種型式:一種是濃相溢流出料,國內較多在流化造粒方面使用;另一種即噴動床乾燥,是由床頂出料,產品在旋風分離器內收集或間歇操作床底出料。這種結構比流化床結構簡單,設備小,產量大,乾燥強度高、床層等溫性強、不發生局部過熱。過去僅適用於大顆粒物料(聚氯乙烯),已發展至能應用於細粒物料的乾燥。在塑料、穀物、制葯等部門使用。但因動力消耗較大,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溶液狀或漿狀物料的乾燥方面也獲得了較新的發展,除使用得較多的噴霧乾燥有了新的發展外,已成功地採用了錐形流化床進行噴霧造粒生產並已逐步在發展和完善中。噴霧流化造粒乾燥器首先在化肥上採用,已在醫葯、食品等工業中採用。噴霧乾燥在國內使用已有二十幾年,在設計和操作等方面都已較成熟。噴霧乾燥有以下幾方面的進展:
(1)乾燥室除向大型化發展外,噴頭霧化器性能方面有關單位也作較多的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效果;
(2)除熱敏性溶液更加廣泛採用噴霧乾燥外,漿液也成功地採用了噴霧乾燥;
(3)噴霧乾燥與其他乾燥技術結合以達到乾燥或乾燥造粒同時進行的目的,這也是我國乾燥技術水平進一步發展的體現;
(4)正在進行低溫噴霧乾燥的實驗,它是將含濕量極低而溫度不高的空氣作載體,空氣經過預先脫水乾燥,在乾燥過程中產品溫度不超過35』C,因此適用於熱敏性物料的乾燥,如醫葯、食品脫水等。

G. 標準式旋風分離器各部分的尺寸比例是怎麼確定的呀

標準式旋風分離器各部分的尺寸比例設計舉例說明,設主體部分圓筒的直徑為D的話,進氣管截面為D/2*D/4的矩形,排氣管直徑為D/2,主體部分圓柱的高為2D,圓錐的高為2D,下部排灰口直徑為D/4。

旋風分離器的切向進氣口、升氣管直徑和設備直徑之間,一般來說和介質組分有關,升氣管直徑不能太小,使得分離期內壓力上升,影響旋轉。

旋風分離器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進入旋風分離器的氣體,必須確保用於計算和設計的氣體特性是從進入旋風分離器的氣體中測量得到的,這包括它的密度,粘度,溫度,壓力,腐蝕性,和實際的氣體流量。我們知道氣體的這些特性會隨著工藝壓力,地理位置,濕度,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2、進入旋風分離器的塵粒和氣體特性一樣,也必須確保塵粒的特性參數就是從進入旋風分離器的塵粒中測量獲得的。很多時候,在想用高效旋風分離器更換低效旋風分離器時,人們習慣測量排放氣流中的塵粒或已收集的塵粒。

這種做法值得商榷,有時候是不對的。獲得正確的塵粒信息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的。首先從進入旋風分離器的氣流中獲得塵粒樣品,送到專業實驗室決定它的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

有了這個粒徑分布就可以計算旋風分離器總的分離效率。實際生產中,進入旋風分離器的塵粒不是單一品種。不同種類的塵粒比重和物理粒徑分布都不相同。

但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實驗有機地將它們統一到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中。

3、另外影響旋風分離器的設計的因素包括場地限制和允許的壓降。例如,效率和場地限制可能會決定是否選用並聯旋風分離器,或是否需要加大壓降,或兩者同時採用。

(7)小型旋風乾燥裝置的設計擴展閱讀:

旋風分離器的主要特點是結構簡單、操作彈性大、效率較高、管理維修方便,價格低廉,用於捕集直徑5~10μm以上的粉塵,廣泛應用於制葯工業中,特別適合粉塵顆粒較粗,含塵濃度較大,高溫、高壓條件下,也常作為流化床反應器的內分離裝置,或作為預分離器使用。

但是,它對細塵粒(如直徑<5μm)的分離效率較低,細粉分離效率僅能達到70%~90%。為了提高除塵效率,降低阻力,已出現了如螺旋型、蝸旋型、旁路型、擴散型、旋流型和多管式等多種形式的旋風分離器。

氣體和固體顆粒在旋風分離器中的運動非常復雜,在器內任一點都有切向、徑向和軸向速度,並隨旋轉半徑變化。在實際操作中應控制適當的氣速。實驗表明,氣速過小,分離效率不高。但氣速過高,易產生渦流和返混現象嚴重,同樣會降低分離效率。

H. 氣力輸送,風機,管徑等應如何選擇和設計

1.你的這種設計難度大,氣力輸送機械對固體物料的輸送是利用高速氣流對揚起的固體物內料產生的後推力容來實現的,高速氣流在支管處產生的負壓只對物料產生拉力,而支管所連接盛裝物料容器通常是封閉的,因此在這個物料容器的兩端不可能產生壓差,從而也就失去了物料輸送的動力.
2.即便通用過你的考慮設計出了一種能讓這種兩頭相通的容器,這時動力有了也未必能將固體物料吸推入風管,因為固體物料在進入氣力輸送系統的過程中必須是流化和離散的.
3.建議你的固體物料從上方導入風管,這時固體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均勻而離散化的進入風管從而為固體物料的流化輸送創造條件,你的固體物料就可以藉助風力送至所需要的地方
4.風管的尺寸應根據你風機的風量的大小和輸送距離的遠近來確定,通常風量越大所送物料量越大,所以風量的大小是根據你輸送物料量的大小來確定,至於風管的長度則取決於輸送物料的距離.
5.風機的選型應根據風機的全壓和風量來確定,通常所送距離越遠,壓降越大,所需風機的全壓越高.風機的材料則取決於所送氣體介質的溫度和腐蝕性,若用常溫下的空氣做介質則對材料沒有特殊的要求.
答案創立者

閱讀全文

與小型旋風乾燥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鑫峰達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51
一加工具箱怎樣改4g網 瀏覽:833
軸承的卡簧怎麼量 瀏覽:487
scy是什麼儀器 瀏覽:646
外徑28mm內徑12mm是什麼軸承 瀏覽:566
鍋爐水位表上用的什麼閥門 瀏覽:139
紛彩通訊設備速定是什麼 瀏覽:639
水管開關前閥門怎麼開 瀏覽:498
超聲波檢測怎麼區分底部缺陷 瀏覽:649
win81pe工具箱啟動 瀏覽:111
供暖換閥門起什麼作用 瀏覽:430
加熱和製冷有什麼區別 瀏覽:400
製冷管道系統的閥門實驗 瀏覽:205
數控機床車角度60度怎麼計算 瀏覽:454
閥門圖紙不加工怎麼表示 瀏覽:606
門頭溝區機械包裝設備哪個好 瀏覽:517
球閥門開關方向標識怎麼做 瀏覽:718
暖氣閥門滴答水 瀏覽:16
熱力管道進戶的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890
廚房裡的化學實驗電解裝置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