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❹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氣體的一些裝置,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
(1)①是試管,常用作反應容器;②是集氣瓶,常用來收集氣體.
故填:試管;集氣瓶.版
(2)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權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用高錳酸鉀制氧氣需要加熱,應該選用的發生裝置是C裝置.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C.
(3)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於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D裝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純凈;
二氧化碳能夠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
故填:D;E.
(4)實驗室用氯化銨固體和熟石灰粉末反應製取氨氣時需要加熱,應該用C裝置作為發生裝置;
氨氣極易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用F裝置收集.
故填:C;F.
❺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種裝置圖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種裝置圖
一、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兩套發生裝置:

實驗室中制備氧氣,一般用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進行。
❻ 下圖是實驗室用於製取、乾燥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 (1)若用裝置A製取氧氣,裝置中放入的葯品為:______
(1)a裝置製取氧氣,為固體加熱型,故可選用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反應的方程式為:內2kmno4
△
.
k2mno4+mno2+o2↑;容
(2)二氧化碳具有滅火性,故檢驗co2已收滿的方法是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熄滅;
(3)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由於此反應為固體與液體常溫反應,故反應裝置可選b;若用e、f裝置進行組合來收集並測定氫氣的體積,因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則氫氣應從e裝置的h導管口進入;儀器f的名稱是量筒;
(4))①實驗a和實驗b,相同點是同體積同濃度的稀硫酸,不同點是含雜質的鋅和純鋅,結果含雜質的鋅比純鋅反應速率要快;
②要研究硫酸濃度對反應快慢的影響,需要不同濃度的硫酸,而要控制鋅的純度相同,比較產生氫氣的快慢,因此對比組是a和c;
故答案為:(1)2kmno4
△
.
k2mno4+mno2+o2↑;
(2)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熄滅;
(3)zn+h2so4=znso4+h2↑、b、h、量筒;
(4)①與同體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含雜質的鋅比純鋅反應速率更快.②ac
❼ 實驗室制氧氣的步驟裝置發生和收集理由裝置圖並畫出圖中要點操作及注意事項
操作步驟
A.(以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為例)
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專)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裝葯屬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注意:一律先讓試管均勻受熱,否則會因冷熱不均炸裂試管)
收----收集氣體(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離----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驟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導管在蓋上玻片)
熄----熄滅酒精燈
裝置如下圖:

❽ 如何收集氧氣實驗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氧氣的裝置圖,請回答:
(1)寫出編號為①③④的儀器名稱:①試管③長頸漏斗④集氣瓶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氣體發生和收集裝置分別為AC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為2KClO3
MnO2
.
△
2KCl+3O2或氯酸鉀
二氧化錳
加熱
氯化鉀+氧氣.
(3)實驗室用B裝置製取氧氣,錐形瓶內直接裝入的葯品是二氧化錳(MnO2),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的是過氧化氫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為2H2O2
MnO2
.
2H2O+O2或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4)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並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實驗完畢後,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後熄滅酒精燈,
否則會引起試管炸裂.
(5)實驗室製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下列步驟:①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塞入一小團棉花,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並把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⑤熄滅酒精燈.⑥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②③①④⑥⑤.
如圖是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和收集氧氣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鐵架台;②集氣瓶.
(2)改正裝置圖中的兩種錯誤:①試管口向上傾斜,其後果是水倒流,使試管炸裂.②試管口未塞棉花,其後果是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3)寫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2KMnO4
△
.
K2MnO4+MnO2+O2,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4)圖中所示的收集氣體的方法叫做排水法法,用此方法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收集氧氣還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法,是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5)實驗室製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下列步驟:①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固定好裝置;④收集氧氣;⑤熄滅酒精燈;⑥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填序號)是②③①④⑥⑤.
(6)如果該實驗中試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只回答三條)①試管口朝上傾斜、②從水中取出導管前先熄滅酒精燈、③沒有預熱.
❾ 氧氣的收集裝置圖
①根據課本基礎知識可知a為試管、b為酒精燈、c為鐵架台、d為集氣瓶;
故答案為回:試管、答酒精燈、鐵架台、集氣瓶;
②因為試管受熱面積比較小,直接加熱會導致試管破裂,所以給受熱面積小的玻璃儀器加熱時要先預熱後集中加熱.
故答案為:使試管受熱均勻;對葯品所在部位加熱;
③因為反應剛開始時放出的氣體少,逸出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空氣,所以收集氣體要等氣體產生一段時間後即把裝置中空氣排盡後再收集.
故答案為:連續均勻;開始排出的氣體主要是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