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列車制動裝置的介紹
列車制動抄裝置是用以實現列車減襲速或停止運行,保證行車安全的設備。列車制動裝置由裝在機車上的供風系統和自動制動閥、分裝在機車和車輛上的制動機和基礎制動裝置,以及貫通全列車的制動管(又稱剎車管)組成。整個制動系統中充以壓縮空氣。
『貳』 火車上的「制動」閘是什麼意思
列車制動就是人為地制止列車的運動,包括使它減速,不加速或停止運行。對已制動的列車或機車解除或減弱其制動作用,則稱為「緩解」。為施行制動和緩解而安裝在列車上的一整套設備,總稱為列車「制動裝置」。「制動」和「制動裝置」俗稱為「閘」。施行制動常簡稱為「上閘」或「下閘」,施行緩解則簡稱為「松閘」。"撂閘"就是剎車。這是鐵路的術語。
『叄』 火車的制動原理
制動裝置一般可分為兩大組成部分:
(1)「制動機」——產生制動原動力並進行操縱和控制的部分。
(2)「基礎制動裝置」——傳送制動原動力並產生制動力的部分。
列車制動在操縱上按用途可分為兩種。
(l)「常用制動」——正常情況下為調節或控制列車速度,包括進站停車所施行的制動。其特點是作用比較緩和而且制動力可以調節,通常只用列車制動能力的20%~80%,多數情況下只用50%左右。
(2)「緊急制動」—一緊急情況下為使列車盡快停住而施行的制動(在我國,也稱「非常制動」),其特點是作用比較迅猛,而且要把列車制動能力全部用上。
從司機實施制動(將制動手柄移至制動位)的瞬間起,到列車速度降為零的瞬間止,列車所駛過的距離,稱為列車「制動距離」。這是綜合反映列車制動裝置的性能和實際制動效果的主要技術指標。
閘瓦制動,又稱踏面制動,是自有鐵路以來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制動方式。它用鑄鐵或其他材料製成的瓦狀制動塊(閘瓦)緊壓滾動著的車輪踏面,通過閘瓦與車輪踏面的機械摩擦將列車的動能轉變為熱能,消散於大氣,並產生制動力。其他制動方式除閘瓦制動外,鐵路機車車輛還有一些其他制動方式。
(一)盤形制動
盤形制動(摩擦式圓盤制動)是在車軸上或在車輪輻板側面裝上制動盤,一般為鑄鐵圓盤,用制動夾鉗使合成材料製成的兩個閘片緊壓制動盤側面,通過摩擦產生制動力,把列車動能轉變成熱能,消散於大氣。參看圖4—1-4。
與閘瓦制動相比,盤形制動有下列主要優點:
(1)可以大大減輕車輪踏面的熱負荷和機械磨耗。
(2)可按制動要求選擇最佳「摩擦副」(採用閘瓦制動時,作為「摩擦副」一方的車輪的構造和材質不能根據制動的要求來選擇),盤形制動的制動盤可以設計成帶散熱筋的,旋轉時它具有半強迫通風的作用,以改善散熱性能,為採用摩擦性能較好的合成材料閘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適宜於高速列車。
(3)制動平穩,幾乎沒有雜訊。
但是,盤形制動也有它不足之處:
(1)車輪踏面沒有閘瓦的磨刮,輪軌粘著將惡化,所以,還要考慮加裝踏面清掃器(或稱清掃閘瓦),或採用以盤形為主、盤形加閘瓦的混合制動方式,否則,即使有防滑器,制動距離也比閘瓦制動要長。
(2)制動盤使簧下重量及其引起的沖擊振動增大,運行中還要消耗牽引功率。
盤形制動的制動力
(二)磁軌制動
磁軌制動(摩擦式軌道電磁製動)是在轉向架的兩個側架下面,在同側的兩個車輪之間,各安置一個制動用的電磁鐵(或稱電磁靴),制動時將它放下並利用電磁吸力緊壓鋼軌,通過電磁鐵上的磨耗板與鋼軌之間的滑動摩擦產生制動力,並把列車動能變為熱能,消散於大氣。參看圖4—1-5。
磁軌制動的制動力
式中K——每個電磁鐵的電磁吸力;
φ一一電磁鐵與鋼軌間的滑動摩擦系數。
與閘瓦和盤形制動相比,磁軌制動的優點是,它的制動力不是通過輪軌粘著產生的,自然也不受該粘著的限制。高速列車加上它,就可以在粘著力以外再獲得一份制動力,使制動距離不致於太長。磁軌制動的不足之處是,它是靠滑動摩擦來產生制動力的,電磁鐵要磨耗,鋼軌的磨耗也要增大,而且,滑動摩擦力無論如何也沒有粘著力大。所以,磁軌制動只能作
為緊急制動時的一種輔助的制動方式,用於粘著力不能滿足緊急制動距離要求的高速列車上,在施行緊急制動時與閘瓦(或盤形)制動一起發揮作用。
(三)軌道渦流制動
軌道渦流制動又稱線性渦流制動或渦流式軌道電磁製動。它與上述磁軌制動(摩擦式軌道電磁製動)很相似,也是把電磁鐵懸掛在轉向架側架下面同側的兩個車輪之間。不同的是,軌道渦流制動的電磁鐵在制動時只放下到離軌面幾毫米處而不與鋼軌接觸。它是利用電磁鐵和鋼軌的相對運動使鋼軌感應出渦流,產生電磁吸力作為制動力,並把列車動能變為熱能消散於大氣。
軌道渦流制動既不通過輪軌粘著(不受其限制),也沒有磨耗問題。但是,它消耗電能太多,約為磁軌制動的10倍,電磁鐵發熱也很厲害,所以,它也只是作為高速列車緊急制動時的一種輔助制動方式。
(四)旋轉渦流制動
旋轉渦流制動(渦流式圓盤制動)是在牽引電動機軸上裝金屬盤,制動時金屬盤在電磁鐵形成的磁場中旋轉,盤的表面被感應出渦流,產生電磁吸力,並發熱消散於大氣,從而產生制動作用。
與盤形制動(摩擦式圓盤制動)相比,旋轉渦流制動(渦流式圓盤制動)的圓盤雖然沒有裝在輪對上,但同樣要通過輪軌粘著才能產生制動力,也要受粘著限制。而且,與軌道渦流制動相似,旋轉渦流制動消耗的電能也太多。
(五)電阻制動
電阻制動廣泛用於電力機車、電動車組和電傳動內燃機車。它是在制動時將原來驅動輪對的自勵的牽引電動機改變為他勵發電機,由輪對帶動它發電,並將電流通往專門設置的電阻器,採用強迫通風,使電阻發生的熱量消散於大氣,從而產生制動作用。
(六)再生制動
與電阻制動相似,再生制動也是將牽引電動機變為發電機。不同的是,它將電能反饋回電網,使本來由電能或位能變成的列車動能獲得再生,而不是變成熱能消散掉。顯然,再生制動比電阻制動在經濟上合算,但是技術上比較復雜,而且它只能用於由電網供電的電力機車和電動車組,反饋回電網的電能要馬上由正在牽引運行的電力機車或電動車組接收和利用。
上述各種制動方式中,除磁軌制動和軌道渦流制動外,都要通過輪軌粘著來產生制動力並受粘著限制,所以習慣上統稱為「粘著制動」,並把不通過粘著者統稱為「非粘(著)制動」。
制動機種類
按制動原動力和操縱控制方法的不同,機車車輛制動機可分類為:手制動機、空氣制動機、真空制動機、電空制動機和電(磁)制動機。
(一)手制動機
手制動機的特點是以人力為原動力,以手輪的轉動方向和手力的大小來操縱控制。它構造簡單、費用低廉,是鐵路上歷史最悠久、生命力最頑強的制動機。鐵路發展初期,機車車輛上都只有這種制動機,每車或幾個車配備一名制動員,按司機的笛聲號令協同操縱。由於它制動力弱、動作緩慢、不便於司機直接操縱,所以很快就被非人力的制動機所代替。非人力的制動機成了主要的制動機,手制動機退居次要地位,成了輔助的備用的制動機。但是它的這個「配角」的地位很牢固。在調車作業、車站停放或者主要制動機突然失靈時,手機仍然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救急的制動手段。
(二)空氣制動機
空氣制動機的特點是以壓力空氣(它與大氣的壓差,即壓力空氣的相對壓強)作為原一以改變空氣壓強來操縱控制。它的制動力大、操縱控制靈敏便利。
我國鐵路上習慣於把壓力空氣簡稱為「風」,把空氣制動機簡稱為「風閘」。依此類推風缸、風泵、風管、風壓、風表等名稱均由此而來。直通式空氣制動機的基本特點是:列車管直接通向制動缸(「直通」),列車管充氣(增壓)時制動缸也充氣(增壓),發生制動;列車管排氣(減壓)時制動缸也排氣鹼壓),發生緩解。它的優點是構造簡單,並且既有階段制動,又有階段緩解,操縱非常靈活方便。缺點是當列車發生分離事故、制動軟管被拉斷時,將徹底喪失制動能力,而且,列車前後部發生制動作用的時間差太大,不適用於編組較長的列車。因此,列車操縱後來就改用了自動式空氣制動機。
2.自動式空氣制動機
自動空氣制動機包括機車制動機和車輛制動機,分別安裝在機車和車輛上,構成制動機的一個整體。自動空氣制動機由下列主要部件組成,並分別用管路連接。
(1)空氣壓縮機——一般稱為風泵。利用機車的蒸汽或柴油機、電動機作動力,將空氣壓縮成壓力空氣,供製動系統及其他風動裝置使用。在制動機中稱壓力空氣為風或氣。
(3)總風缸——機車貯存壓力空氣的容器。因沒有壓力調整器,能自動控制空氣壓縮機的運轉或停止,使總風缸的空氣壓力始終保持為8~9kgf/cm2。
(3)給風閥——為調節壓力空氣的部件,總風缸的高壓空氣經給風閥調整為規定的風壓後,送入制動管。我國規定貨物列車制動管風壓(簡稱定壓)為5kgf/cm2,旅客列車為6kgf/cm2。
(4)自動制動閥——簡稱大閘或自閥,是司機操縱列車制動機的部件。機車上還裝設單獨調動閥(或稱小閘、單閥),單機運行時,司機使用單獨制動閥操縱機車制動機。
(5)副風缸——是每個車輛貯存壓力空氣的容器。機車上因有總風缸,不另設副風缸。
(6)制動缸——是將空氣壓力轉變為制動原動力的部件。利用壓力空氣推動制動缸活塞,壓縮緩解彈簧,使活塞桿推出產生制動作用;如排出制動缸的壓力空氣則緩解彈簧推回活塞,使制動機緩解。機車車輛都裝有制動缸。
(7)三通閥——裝設在車輛上,是依靠制動管風壓的變化使制動機形成制動或緩解等作用的部件。機車上使用的是分配閥,它控制機車(及深水車)的制動和理解等作用。
與直通式相比,在組成上每輛車多了一個三通閥6和一個副風缸8。「三通」指的是:一通列車管,二通副風缸,三通制動缸。
(四)電空制動機
電空制動機為電控空氣制動機的簡稱。它是在空氣制動機的基礎上加裝電磁閥等電氣控制部件而形成的。它的特點是制動作用的操縱控制用電,但制動作用的原動力還是壓力空氣(它與大氣的壓差)。在制動機的電控因故失靈時,它仍可以實行空氣壓強控制(氣控),臨時變成空氣制動機。
(五)電磁製動機
操縱控制和原動力都用電的制動機稱為電磁製動機,簡稱電制動機。例如軌道渦流制動和旋轉渦流制動,其操縱控制和原動力都用電,所以,採用這兩種制動方式的制動機都屬於電磁製動機的范疇(其實,對於這種制動方式,制動機和基礎制動已很難截然分開了)。
『肆』 火車的制動系統是怎樣的
火車本身的自重很大,黏著力也就大,只要牽引力不大於黏著力就沒事,所以很滑的鋼軌也能走,但是上邊有油\水就容易打滑(空轉)了.鋼軌光滑,車在有速度的時候阻力也就小了,不加牽引力,利用機車的動能也能走上很遠.
火車是通過空氣制動的,在機車上有兩台空氣壓縮機(俗稱風泵),把空氣壓縮到機車的總風缸內備用,機車和後邊的車輛制動系統通過風管連接起來,由機車控制列車管的充風和排風控制列車制動的.一般的想法都認為火車是充風制動,排風緩解(緩解是術語,就是制動的反意),其實不然.
為了安全,我們國家採用的是充風緩解,排風制動,因為車動不了沒什麼,但是要是停不下來就麻煩了,比如風泵不泵風了,列車管斷了.在車輛上有一個副風缸,在機車\車輛聯掛以後,機車控制向列車管充風,首先把副風缸充滿,副風缸是個只進不出的鐵公雞,在列車管和副風缸壓力一樣的時候沒動作,當機車控制列車管減壓的時候,列車管的壓力和副風缸的壓力出現了差別,副風缸的壓力就推動車輛的制動系統摩擦車輪踏面產生制動力.緩解的時候,列車管充風,壓力變大,制動系統就遠離車輪塌面,直到兩邊壓力平衡.
車輛的制動靠的閘瓦,一種有弧度的鐵塊很重,現在也有高磨閘瓦了,很輕.制動就是靠它摩擦車輪產生制動力的.
現在普遍的技術還有一種叫電阻制動,是安裝在機車上的一套系統,是改變電動機為發電機產生扭矩減速的一套系統,但是它只能減速,不能停車,停車還是要靠空氣制動機.機車牽引的時候牽引力來自六台牽引電動機,給它供電它就產生牽引力,列車慣性很大,減速的時候,就把電動機變成發電機,轉子切割磁力線產生電能,同時磁場也產生相反的力作用在轉子上,這就是電阻制動的制動力,發出的電都消耗在一個電阻上,這個電阻會燒的很紅.
『伍』 制動力對列車的作用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制動力是由制動裝置引起的與列車運行方向相反的外力,是縱向力。回
(2)制動力比列車運行阻力(自然產答生的)大得多。
(3)列車制動減速過程中,制動力起主要作用(盡管列車運行阻力也起作用)。
(4)與牽引力一樣,制動力同樣受黏著限制(非黏著制動除外)。
『陸』 火車制動的介紹
火車制動就是人為地制止列車的運動,包括使它減速,不加速或停止回運行。對已制動的列車或機車答解除或減弱其制動作用,則稱為「緩解」。為施行制動和緩解而安裝在列車上的一整套設備,總稱為列車「制動裝置」。「制動」和「制動裝置」俗稱為「閘」。施行制動常簡稱為「上閘」或「下閘」,施行緩解則簡稱為「松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