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啟動機主要部件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由起動按鈕(鑰匙),起動繼電器,起動電機(包括吸拉開關,吸合線圈,保持回線圈,電機定子答,電機轉子,單向齒合器)組成,起動按鈕按下,起動繼電器工作,接通吸合線圈,線圈拉動連桿帶動單向齒合器,保持線圈保持住齒合器的同時接通定子動靜觸點,轉子開始運轉同時帶動齒合器,帶動飛輪,發動機隨之運轉。
⑵ 汽車常規起動機的組成及作用
(1)直流串激式電動機,它是由電樞、磁極、外殼、電刷與刷架等組成,其作用是產生轉矩。
(2)傳動機構,由驅動齒輪、滾柱式離合器、撥叉、嚙合彈簧等組成,安裝在起動機軸的花鍵部分。啟動時,傳動機構使驅動齒輪沿起動機軸花鍵槽外移與飛輪齒圈嚙合,將電動機產生的力矩通過飛輪傳遞給發動機曲軸,使發動機啟動;啟動後,飛輪轉速提高,將通過驅動齒輪帶動電動機軸高速旋轉,引起電動機超速。因此,在發動機啟動後,傳動機構應使驅動齒輪與電動機脫開,防止電動機超速。
(3)控制裝置,用來接通和切斷起動機與蓄電池之間的電路。在有些汽車上,還具有接入和隔除點火線圈附加電阻的作用。
⑶ 汽車的起動機作用有哪些
汽車馬達起動機的作用是啟動發動機,啟動機上的齒輪工作時和發動機曲軸相連的飛輪咬合,驅動飛輪,帶動發動機,起動機的工作原理,汽車起動機的控制裝置包括電磁開關、起動繼電器和點火起動開關燈部件,其中電磁開關於起動機製作在一起。
起動器電磁開關在啟動馬達上,電磁開關啟動時會產生磁力推動起啟動齒輪與飛輪齒圈吻合,並且使啟動馬達運轉,發動機就啟動了。
汽車起動機注意事項
電動機是起動機內部的主要部件,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我們在初中物理中所接觸到的以安培定律為基礎的能量的轉化過程,即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電動機包括必要的電樞、換向器、磁極、電刷、軸承和外殼等部件。
發動機在以自身動力運轉之前,必須藉助外力旋轉。發動機藉助外力由靜止狀態過渡到能自行運轉的過程,稱為發動機的起動。發動機常用的起動方式有人力起動、輔助汽油機起動和電力起動三種形式。
⑷ 起動機由哪三部分組成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起動機由電動機、傳動機構和控制裝置三部分組成。起動機所採用的電動機是直版流串激權式電動機,其作用是將鉛蓄電池輸入的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產生轉矩。傳動機構主要由傳動套筒、單向離合器、驅動齒輪等組成。其作用是起動時將電動機電樞的電磁力矩傳遞給發動機飛輪使發動機起動。發動機起動後,能立即自動打滑,防止因起動開關未及時松開而使發動機飛輪帶動起動機高速旋轉,造成起動機「飛散」事故。控制裝置又稱電磁開關,它的用途是接通或切斷起動電流,並使驅動小齒輪嚙入或脫出飛輪齒環
⑸ 啟動機的作用是什麼
汽車起動機的作用是啟動發動機,啟動機上的齒輪工作時和發動機曲軸相連的飛輪咬合,驅動飛輪,帶動發動機.起動機的工作原理
汽車起動機的控制裝置包括電磁開關、起動繼電器和點火起動開關燈部件,其中電磁開關於起動機製作在一起。
一、電磁開關
1.電磁開關結構特點
電磁開關主要由電磁鐵機構和電動機開關兩部分組成。電磁鐵機構由固定鐵心、活動鐵心、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等組成。固定鐵心固定不動,活動鐵心可以在銅套里做軸向移動。活動鐵心前端固定有推桿,推桿前端安裝有開關觸盤,活動鐵心後段用調節螺釘和連接銷與撥叉連接。銅套外面安裝有復位彈簧,作用是使活動鐵心等可移動部件復位。電磁開關接線的端子的排列位置如圖所示
2.電磁開關工作原理
當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通電產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時,其電磁吸力相互疊加,可以吸引活動鐵心向前移動,直到推桿前端的觸盤將電動開關觸點接通勢電動機主電路接通為止。
當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通電產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時,其電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活動鐵心等可移動部件自動復位,觸盤與觸點斷開,電動機主電路斷開。
二、起動繼電器
起動繼電器的結構簡圖如圖左上角部分所示,由電磁鐵機構和觸點總成組成。線圈分別與殼體上的點火開關端子和搭鐵端子「E」連接,固定觸點與起動機端子「S」連接,活動觸點經觸點臂和支架與電池端子「BAT」相連。起動繼電器觸電為常開觸點,當線圈通電時,繼電器鐵心便產生電磁力,使其觸點閉合,從而將繼電器控制的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電路接通。
1. 控制電路
控制電路包括起動繼電器控制電路和起動機電磁開關控制電路。
起動繼電器控制電路是由點火開關控制的,被控制對象是繼電器線圈電路。當接通點火開關起動擋時,電流從蓄電池政界經過起動機電源接線柱到電流表,在從電流表經點火開關,繼電器線圈回到蓄電池負極。於是繼電器鐵心產生較強的電磁吸力,是繼電器觸點閉合,接通起動機電磁開關的控制電路。
2. 主電路
如圖中箭頭所示,電磁開關接通後,吸引線圈3和保持線圈4產生強的電磁引力,將起動機主電路接通。電路為:
蓄電池正極→起動機電源接線柱 → 電磁開關→ 勵磁繞阻 → 電樞繞阻→搭鐵→ 蓄電池負極,於是起動機產生電磁轉距,起動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