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試總結歸納機械傳動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2)說明傳動系統方案是如何確定的,有何特點
第一部分為電動機選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主要確定電動機類型和結構形式、工作機主動軸功率、電動輸出功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第二部分為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主要確定各軸轉速、各軸的輸入功率、及各軸轉矩。第三部分為有關錐齒輪的計算,選擇齒輪、材料、精度、等級、確定齒輪齒數、轉矩、載荷系數、輪寬系數及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第四部分為帶輪的設計包括帶輪類型的選擇、帶輪尺寸參數的確定。第五部分為聯軸器類型的選擇及聯軸器尺寸(型號)的確定 。
該變速器主要由齒輪、軸、軸承、箱體等組成。為方便減速器的製造、裝配及使用 ,還在減速器上設置一系列附件,如檢查孔、透氣孔、油標尺或油麵指示器、吊鉤及起蓋螺釘等。在原動機於變速器間採用是機械設備中應用較多的傳動裝置帶傳動,主要有主動輪、從動輪和傳動帶組成。工作時靠帶與帶輪間的摩擦或嚙合實現主、從動輪間運動和動力的傳遞,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價格低廉、緩沖吸振及過載打滑以保護其他零件的優點。
設計者以嚴謹務實的認真態度進行了此次設計,但由於知識水平與實際經驗有限。在設計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缺點和疏漏,誠請位評審老師能給於批評和指正。
摘 要
這次畢業設計是由封閉在剛性殼內所有內容的齒輪傳動是一獨立完整的機構。通過這一次設計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簡單機械的一套完整的設計及方法,構成減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這次畢業設計主要介紹了減速器的類型作用及構成等,全方位的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如: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工藝學公差等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得以分析和解決。減速器的一般類型有: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齒輪-蝸桿減速器,軸裝式減速器、組裝式減速器、聯體式減速器。
在這次設計中進一步培養了工程設計的獨立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掌握常用的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設計的方法
和步驟,要求綜合的考慮使用經濟工藝性等方面的要求。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㈡ 汽車 機械式傳動系由哪些裝置組成
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所組成。
㈢ 機械傳動裝置設計,求裝配底圖
按彈簧元件旋轉或靜止可分為:旋轉式內裝內流非平衡型單端面密封,簡稱旋轉內式;靜止式外裝內容流平衡型單端面密封,簡稱靜止式。
按靜環位於密封端面內側或外側可分為:內裝式和外裝式;
按密封介質泄漏方向可分為:內流失和外流式;
按介質在端面引起的卸載情況可分為:平衡式和非平衡式;
按密封端面的對數可分為
㈣ 機床的機械傳動副都有哪些結構組成
從傳動副講起——普通機床的機械傳動副,一般有以下幾種:
1、帶傳動:靠摩擦力傳動除同步齒形帶外、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成本低,在過載中會打滑,能起到過載保護作用。帶傳動缺點是有滑動,不能用在速比要求准確的場合。應用舉例:主電機驅動車床主軸。
2、齒輪傳動:結構簡單、緊湊,能傳遞較大的扭矩,能適應變轉速、變載荷工作,應用最廣。它的缺點是線速度不能過高。齒輪傳動是目前機床中應用最多的一種傳動方式。應用舉例:大扭矩主軸傳動機構。
3、蝸輪蝸桿傳動:蝸桿為主動件,將其轉動傳給蝸輪。這種傳動方式只能是蝸桿帶動蝸輪轉,反之則不可能。應用舉例:卧式銑床工作台旋轉機構。
4、齒輪齒條傳動:齒輪作旋轉運動,齒條則作相應的直線移動。應用舉例:重型龍門進給軸驅動。
5、螺紋傳動:螺旋傳動,利用螺桿和螺母的嚙合來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主要用於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將轉矩轉換成推力。應用舉例:絲杠傳動,普車用來車螺紋。
常用的數控機床傳動副包含以上五種經過長期沉澱的傳動副,隨著科技的進步,數控機床開始追求高速,高精度,高剛性,隨之誕生了一批先進的傳動副。
1、電主軸:電主軸的出現使高速數控機床主傳動系統取消了帶輪傳動和齒輪傳動。機床主軸由內裝式電動機直接驅動,從而把機床主傳動鏈的長度縮短為零,實現了機床的「零傳動」。
2、直線電機: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換成直線運動機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間轉換機構的傳動裝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轉電機按徑向剖開,並展成平面而成。包括現在有部分卧式加工中心的旋轉工作台也採用了電機直驅的方式。
3、彈性聯軸器:這個比較傳統,彈性聯軸器運用平行或螺旋切槽系統來適應各種偏差和精確傳遞扭矩。彈性聯軸器通常具備良好的性能而且有價格上的優勢,在很多步進、伺服系統實際應用中,彈性聯軸器是首選的產品。一體成型的設計使彈性聯軸器實現了零間隙地傳遞扭矩。
4、滾子凸輪機構:凸輪分割器是實現間歇運動的機構,具有分度精度高、運轉平穩、傳遞扭矩大、定位時自鎖、結構緊湊、體積小、噪音低、高速性能好、壽命長等顯著特點。應用與工作台交換或者換刀機構。
㈤ 坦克典型的機械傳動裝置由哪些部分組成
典型的機械傳動裝置是由傳動箱或稱增速箱
㈥ 機械式傳動系由什麼組成
機械式傳動系
1、組成 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包括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橋殼等)組成、在越野車輛上,還設有分動器。負責將變速器的功力分回給各驅動橋。
2、各主要總成的結構特點
(1) 離合器:
離合器位於發動機飛輪與變速器之間。主動部分(壓盤與離合器蓋)固定於飛輪後端面,從動部分(摩擦片)位於飛輪與壓盤之間,並通過中心的花鍵孔與變速器第一軸相連。壓緊部分位於壓盤與離合器蓋之間,利用其彈力將摩擦片緊緊地夾在飛輪與壓盤之間,主從動部分利用摩擦力矩來傳遞發動機輸出的扭矩。分離機構由安裝於離合器蓋和壓盤上的分離杠桿、套於變速器第一軸軸承蓋套筒上的分離軸承以及安裝於飛輪殼上的分離叉組成。分離叉通過機械裝置或者液壓機構與駕駛室內的離合器踏板相連。離合器是經常處於接合狀態傳遞扭矩的,只有將離合器踏板踩了,分離機構將壓盤後移與摩擦片分開而呈現分離狀態。此時扭矩傳遞中斷,可以進行諸如起步、換檔、制動等項操作作業。當汽車傳動系過載時,離合器會啟動打滑,對傳動系實現過載保護。
中型以下及部分大型車輛,多採用只有一片摩擦片的單片式離合器,部分大型車輛則採用雙片式離合器,離合器的摩擦片直徑越大,數目越多,所能傳遞的扭矩就越大,但分離時需要加在踏板上的力就要大些.在摩擦片上還設有扭矩減振器,以使傳動系工作更加平穩。
傳統結構的離合器壓緊部分多採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彈簧。數目多為8~16個不等。雖然壓緊可靠,但操縱離合器時比較費力,彈力也不容易均勻。還存在軸向尺寸大、高速時壓緊力下降等缺點,正逐步被膜片式離合器所取代。
目前在中小型甚至在部分大型車輛上,都採用了膜片式離合器。它利用一個碟狀的膜片彈簧取代了螺旋彈簧和分離杠桿,不但使軸向尺才減小,而且操縱輕便,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可靠地壓緊。
離合器的操縱機構是指離合器踏板到分離叉之間的傳動部分。大部分汽車採用機械式結構,通過拉桿或者鋼絲繩將二者相連。也有一些車輛採用液壓機構,通過液力傳動來將二者聯在一起。
(2)變速器:
在汽車行駛中,要求驅動力的變化范圍是很大的,而發動機輸出扭矩的變化范圍有限。必須通過變速器來使發動機輸出扭矩的變化范圍能滿足汽車行駛的需要。同時,變速器還應能實現汽車的倒駛和發動機的空轉。目前汽車上多採用機械有級式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傳遞和變換扭矩)和變速操縱機構(用來變換檔位)組成。一般設有3~6個前進擋和1個倒檔。每一個檔位都有一個傳動比,可以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增大到和傳動比相同的倍數。同時將發動機轉速降低到和傳動比相同的倍數。擋位越低,傳動比越大。因此,當汽車低速行駛需要大扭矩時,可以將變速器掛入低擋,而汽車高速行駛需要小扭矩時,可將變速器掛入高檔。在前進檔中,有一個檔的傳動比為1。掛入該擋時變速器第一軸(輸入軸)和第二輪(輸出軸)初成一體同步轉動,發出動力不經變化直接輸出,稱之為直接擋。直接擋傳動效率最高,應經常使用。當變速器不掛入任何擋位,稱之為空擋,動力傳送中斷,實現發動機怠速運轉,滿足汽車滑行和怠速時的需要。
(3)萬向傳動裝置:
萬向傳動裝置主要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將變速器或者是分動器發出的動力輸送給驅動橋。
(4)驅動橋:
主減速器:用來將變速器輸出的扭矩進一步增加,轉速進一步降低。對於縱置發動機來說,還將旋轉平面旋轉90度,變成與車輪平面平行。
差速器:驅動橋上設置差速器,可以在必要時允許兩側驅動輪轉速不同步,以滿足汽車轉向、路面不平時行駛的需要。
半軸:半軸為兩根,每根半軸內端通過花鍵與半軸齒輪相連,外端與車輪轂機連。
橋殼與輪轂:橋殼構成驅動橋的外殼。輪轂是車輪的一部分,通過輪轂將車輪安裝於驅動橋上。
分動器:全輪驅動的越野汽車上設有分動器,將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分配給各驅動橋。
㈦ 坦克典型的機械傳動裝置有哪些結構
坦克典型的機械傳動裝置是由傳動箱或稱增速箱,主離合器,變速箱,冷卻系的風專扇聯動裝置,左、右行星轉向屬機,制動器和側減速器組成。
傳動箱:用來將發動機的動力傳給主離合器,並增高轉速,以減少主離合器、變速箱和行星轉向機所承受的扭矩;用電動機起動發動機時,通過傳動箱可增大起動力矩,使發動機容易起動。
主離合器:它位於傳動箱和變速箱之間。它是靠彈簧壓緊主、被動摩擦片,通過主、被動摩擦片的摩擦力來傳遞動力。
當操縱分離機構時,壓縮彈簧,使主、被動摩擦片分離,傳動箱的動力便不能傳到變速箱中去。
㈧ 機械式傳動系統由那幾樣組成
你好,機械傳動系統的組成主要有四個大件組成,是有1.離合器 .2.變速器. 3.差速器.4.發動機!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望採納
㈨ 機械式傳動系由哪些裝置組成各起何作用
1)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所組成。
2)各裝置的作用:
離合器:它可以切斷或接合發動機動力傳遞,起到下述三個作用1)保證汽車平穩起步;2)保證換擋時工作平順;3)防止傳動系過載。
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所組成。作用:
改變傳動比,擴大驅動輪轉矩和轉速的變化范圍,以適應經常變化的行駛條件,並使發動機在有利(功率較高而耗油率較低)的工況下工作
在發動機旋轉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使汽車能倒退行駛
利用空擋,中斷動力傳遞,以使發動機能夠起動、怠速,並便於變速器換擋或進行動力輸出。
萬向傳動裝置由十字軸、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作用:變夾角傳遞動力,即傳遞軸線相交但相互位置經常變化的兩軸之間的動力。
驅動橋: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組成。
主減速器的作用:降速增扭;改變動力傳遞方向(動力由縱向傳來,通過主減速器,橫向傳給驅動輪)。
差速器的作用:使左右兩驅動輪產生不同的轉速,便於汽車轉彎或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駛。
半軸的作用:在差速器與驅動輪之間傳遞扭短
㈩ 傳動器主要由哪些部件組成它起到什麼作用
汽車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裝置稱為汽車的傳動系。
差速器
差速器的作用是改變汽車的轉彎半徑,讓驅動輪左右兩邊速度不現同,保證順利轉彎。對於後驅車輛差速器容易出現異響故障。
萬向傳動裝置
功用:在汽車上任何一對軸間夾角和相對位置經常發生變化的轉軸之間傳遞動力。
驅動橋
驅動橋將萬向傳動裝置(或變速器)傳來的動力經降速增扭、改變動力傳遞方向(發動機縱置時)後,分配到左右驅動輪,使汽車行駛,並允許左右驅動輪以不同的轉速旋轉。驅動橋是傳動系的最後一個總成,它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橋殼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