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便攜夾持裝置的設計

便攜夾持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3-03-10 14:55:28

A. 請問機械加工工裝夾具設計的三要素是什麼

請問機械加工工裝夾具設計的三要素是:工裝夾具應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夾緊的可靠性、良好的工藝性。

利用工件前工序中加工完的孔進行定位時,需要使用有公差的銷子進行定位。 通過工件孔的精度與銷子外形的精度配合,根據配合公差進行組合,可以使定位精度達到實際需求。

此外,在使用銷子定位的時候,一般一個使用直柱銷另一個使用菱形銷,那麼這樣裝拆工件就會變得比較方便,很少會出現工件與銷子卡死的情況。



(1)便攜夾持裝置的設計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保證加工精度的關鍵,首先在於正確地選定定位基準、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必要時還需進行定位誤差分析,還要注意夾具中其他零部件的結構對加工精度的影響,確保夾具能滿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產效率專用夾具的復雜程度應與產能情況相適應,應盡量採用各種快速高效的裝夾機構,保證操作方便,縮短輔助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3、工藝性能好專用夾具的結構應力求簡單、合理,便於製造、裝配、調整、檢驗、維修等。

4、使用性能好工裝夾具應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操作應簡便、省力、安全可靠。在客觀條件允許且又經濟適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採用氣動、液壓等機械化夾緊裝置,以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5、經濟性好專用夾具應盡可能採用標准元件和標准結構,力求結構簡單、製造容易,以降低夾具的製造成本。因此,設計時應根據訂單及產能情況對夾具方案進行必要的技術經濟分析,以提高夾具在生產中的經濟效益。

B. 求乒乓球發球機內部構造示意圖寫作需要,拜託!

乒乓球發球機的工作原理、過程及設計
1.乒乓球發球機的工作原理
乒乓球發球機是集電子、機械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技術產物,它具有自動化程度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可靠等多種特性。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轉輪摩擦球原理,乒乓球由於受到一個旋轉磨擦輪的作用可以獲得一定的初速度,而摩擦輪在一個直流電機的控制下工作。當電機帶動驅動輪轉動時,會磨擦乒乓球球使球獲得一定的動能,乒乓球才得以發射出去。這種原理方案既簡單又實用,它既能保證乒乓球球發射的穩定性,又能極好地控制乒乓球發射的角度及速度,使用戶隨心所欲地練習打乒乓球。
設輪子的角速度為ω,半徑為R,那麼就可以計算出輪子線速度:V=ω×R
則在瞬時間網球所獲得的速度為V,這就是乒乓球的初速度。
因此通過測量輪子的線速度就可以求得乒乓球的初速度。
2乒乓球發球機的工作過程
乒乓球發球機的工作過程是乒乓球球首先貯藏在儲球箱里,當電源接通後供球裝置內的電機工作,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帶動儲球器里的攪拌器旋轉,乒乓球經漏斗進入送球裝置。由送球裝置內的葉片輪旋轉將球送出,經送球管道到達機頭處的出球口。葉片輪也由電機經傳動機構帶動,葉片輪轉速由對直流電機進行PWM脈寬調制控制這樣就可以控制單位時間內發出球的個數。乒乓球到達出球口後,驅動輪旋轉摩擦乒乓球從而使球發出。按動機頭左右擺動裝置箱上的按鈕可以通過箱內的類似曲柄搖桿機構實現機頭的左右擺動。調解機頭上的手動調解按鈕可以通過機頭上的彈簧裝置實現機頭的上下調節。3乒乓球發球機總體結構設計
乒乓球發球機總體結構設計包括:底座部分的設計,送球裝置的設計,球道的設計,儲球器的設計,調整裝置的設計,機頭部分的設計,電動機的選擇等。
3.1乒乓球發球機整體方案的確定
3.1.1乒乓球發球機設計要求:
乒乓球發球機需要滿足的主要要求如下所示:
1、令使用者更加掌握有度,多落點,多角度。
2、出球頻率:30-72次/分鍾;出球速度:4–50公尺/秒
3、出球角度:可調范圍30度;出球弧度:可調范圍40度
4、出球速度,出球頻率通過遙控器操作。
3.2.2整體方案的確定:
根據以上要求,現確定出本套發球機整體方案如下:
1、機體材料主要選用增強塑料,ABS製成。部分零件選用優質鋼製成,關於這些材料的優點將在下面具體介紹。
2、發球採用固定在出球口上的摩擦輪旋轉摩擦乒乓球將球發出的原理。出球口採用單輪驅動,並且單輪可實現八種方位的調節,從而能夠使發出去的乒乓球實現八種不同的旋轉。
3、送球裝置,球口驅動輪裝置,儲球器內攪拌器均採用小功率直流電機驅動。
4、通過曲柄連桿裝置實現機頭的左右來回擺動,曲柄輪裝置仍採用直流電機驅動。
3.2底座部分的設計
發球機底腳採用四個滾輪裝置。一方面四個滾輪足以承受機體重量,另一方面採用滾輪可以輕松的挪動機體,從而給用戶帶來方便。底座板採用薄金屬件,能夠很好的承受機體重量。
3.3送球裝置的設計
送球裝置是整套乒乓球發球機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一套乒乓球發球機性能是否優越的重要標准。因此,送球裝置能否順利實現預期送球功能關繫到整套產品能否被成功設計出來。因此,送球裝置的設計是整套產品設計中的重要環節。
本裝置採用的是葉片輪旋轉送球機構,葉片輪由一個直流電機帶動齒輪傳動機構驅動。葉片輪轉動一周可以送出六個球。對直流電機進行PWM脈寬調制可以改變電機轉速從而改變葉片輪轉動速度,從而改變送球頻率。葉片輪所在的中隔板與郵件玻璃板構成一密閉室。為了防止卡球現象,葉片輪後是一段彎曲的球道,從而使乒乓球能夠順利地進入送球管道。在送球裝置內共設計兩個直流電機。其中一個電機通過齒輪傳動同時帶動葉片輪和攪拌器轉動,另一個直流電機帶動曲柄連桿機構實現機頭的左右擺動。電機的選用在下面章節介紹。
3.4.材料的選擇
送球裝置中,裝置殼體,葉片輪,及中隔板的製作材料是增強塑料,增強塑料的特點:有較高的強度,剛度,韌性;有良好的耐磨性與耐疲勞性,並有較高的熱變形溫度。從增強塑料的特點上來看,它是適合做這些部件的材料的。
送球裝置中,三對傳動齒輪以及齒輪軸均採用ABS材料注塑製成,ABS材料的特點:ABS是由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為基的三元共聚體,故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即高的沖擊韌性與良好的機械強度;優良的耐熱,耐油性與化學穩定性;尺寸穩定,易於成型和加工,且表面可渡金屬;電性能良好。鑒於ABS材料具有以上優良的特性,正適合齒輪這種轉速高,強度、沖擊韌性大,局部溫度高,加工較為復雜的裝置,因此特選用ABS作為三對齒輪與齒輪軸的製作材料。
3.4.1葉片輪的設計
葉片輪的作用是通過其旋轉將球順利地送入送球管道中。本套發球機的葉片輪採用六葉片機構,即旋轉一周輸送六球,選用ABS材料注塑製成。葉片厚度為42mm。
3.4.2中隔板的設計
中隔板的作用是安放葉片,電機與軸承,並且與有機玻璃板共同封閉住電機,葉片輪與乒乓球。因此,中隔板的厚度要綜合考慮以上幾個因素。中隔板的具體尺寸見CAD送球裝置部件圖。
3.5.傳動齒輪的設計
在本設計中採用三對齒輪傳動,兩對斜齒圓柱齒輪和一對圓錐齒輪傳動。即可以實現同時控制葉片輪同攪拌器的轉動。由於本套設備中的齒輪傳遞力矩相對較小,對齒輪材料的強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所用塑料齒輪,製造材料選擇ABS。
塑料齒輪以質輕、耐磨、耐腐蝕、振動小、噪音低、化學性能穩定、加工成本低、便於大批量快速生產等眾多優勢受到了很多傳動機構及研發工程師的青睞。其設計過程大體上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齒輪副理論設計、齒輪模具設計、齒輪模具製造和齒輪注塑生產,其流程如下頁圖所示:
鑒於目前常用的塑料齒輪多為漸開線小模數齒輪,故本套系統的直齒傳動齒輪的模數選為1。現選擇一對直齒齒輪對其進行參數設計:
1、模數:m=1
2、齒數:Z1=60mm,Z2=120mm,即傳動比i=2
3、分度圓直徑:d1=60mm,d2=120mm,故中心距a=90mm
4、壓力角:α=
5、齒頂高系數:=1,故兩齒輪的齒頂圓直徑為:=62mm,=122mm
6、頂隙系數:=0.2,故兩齒輪的齒根圓直徑為:=57.6mm,=117.6mm
其他齒輪的參數選擇方法同這一對齒輪,現不予一一介紹。

3.6傳動軸的設計
傳動軸採用增強固體塑料注塑製成,傳動軸的設計參照金屬軸的設計方法,現選第一對傳動軸進行設計:
第一對軸連接的是電動機和齒輪,已知通過脈寬調制後電機的轉速范圍為:10r/min—24r/min,電機功率為:50W。
即軸的最小直徑d=A0mm=100×=17mm
即需要的軸的最小直徑為17mm,本套系統中設計的軸的直徑為20mm,因此可以滿足要求。
3.7送球管道的設計
發球球道基本設計原則就是能夠將乒乓球順利地送入發球口處,不能造成中間卡球。
發球管道的材料選用增強塑料,一方面能減輕底座承受的重量,便於安裝與固定;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製造成本。送球管道下部分同送球裝置頂蓋的凸台處用四個螺釘連接,上面部分同機頭的調整彈簧採用過盈連接,從而保證了乒乓球能夠順利進入機頭發球口處。在球道中間部分還設置了與回收球網相連接的套環。
3.8儲球器的設計
儲球器是乒乓球的盛放裝置,負責將乒乓球順利送入送球裝置中。
在設計中,儲球器的材料選用增強塑料,儲球器的下端設計成傾斜面,從而可以將乒乓球集中到儲球器口處。為了進一步防止由於乒乓球互相擠壓而產生的壓力將球卡在球道處,在儲球器底板靠近球口處設置了一個攪拌器裝置。通過攪拌器的攪拌消除球與球之間的持續靜止壓力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卡球現象的發生。
3.9機頭的設計
機頭是最終實現發球的裝置,是整套系統中功能實現的裝置。因此,這個裝置也是整套乒乓球發球機的重要的一個部分。本套系統中機頭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發球口,發球電機,旋轉刻度盤以及彈簧。
出球口的直徑為40毫米,厚度為5毫米,材料選用增強塑料,機頭可以實現通過橫擺裝置實現左右自動擺動,通過手動按鈕和彈簧裝置實現上下移動。
3.10調整裝置的設計
調整裝置是乒乓球發球機實現智能化,人性化的一個典型設計部分。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帶動機頭左右擺動,從而發出來自各個方位的乒乓球。極大的模擬了人工陪練。
根據機頭的特點,選用曲柄搖桿的機構實現機頭的左右擺動。送球裝置內的一個直流電機帶動曲柄桿轉動,進而通過搖桿的牽引使轉盤左右運動從而使固定在轉盤上的機頭實現左右擺動。通過對曲柄桿長,搖桿長,轉盤圓心與曲柄桿固定處的距離進行合適的設計,能夠實現對機頭相應轉角范圍的設定。
在本套設計中,曲柄桿長選用,搖桿長選用120mm,轉盤中心與曲柄桿固定處的距離選用,機頭處於正中心位置,從而實現了當搖桿到達極限位置時,機頭能夠左右對稱的擺動,且擺動夾角為30度。
3.11小結
本章對乒乓球發球機的設計原理及整體結構作了一個總體的說明,對其相應部分所具有的功能也作了一個詳細的介紹,並對該機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具體設計方案。這將對乒乓球發球機的製造和這方面工作的開展大有好處。

http://www.zuojiaju.com/thread-32327-1-1.html

C. 工裝夾具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有哪些

一、工裝夾具設計的基本原則

1、滿足使用過程中工件定位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有足夠的承載或夾持力度以保證工件在工裝夾具上進行的加工過程;

3、滿足裝夾過程中簡單與快速操作;

4、易損零件必須是可以快速更換的結構,條件充分時最好不需要使用其它工具進行;

5、滿足夾具在調整或更換過程中重復定位的可靠性;

6、盡可能的避免結構復雜、成本昂貴;

7、盡可能選用標准件作為組成零件;

8、形成公司內部產品的系統化和標准化。

二、工裝夾具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步驟

(1)設計通知單,零件成品圖,毛坯圖和工藝路線等技術資料,了解各工序的加工技術要求,定位和夾緊方案,前工序的加工內容,毛坯情況,加工中所使用的機床、刀具、檢驗量具,加工餘量和切削用量等;

(2)了解生產批量和對夾具的需用情況;

(3)了解所使用機床的主要技術參數、性能、規格、精度以及與夾具連接部分結構的聯系尺寸等;

(4)夾具的標准料庫存情況。

(3)便攜夾持裝置的設計擴展閱讀

工裝夾具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工件的質量、生產效率和加工成本等。在實際生產中,工裝夾具的設計主要依據加工工藝方案和操作人員的經驗,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降低換刀頻率,一次裝夾完成多道工序,節約輔助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數控銑削加工常用的夾具大致有以下幾種:

萬能組合夾具。適合小批量生產或研製時的中小、小型工件在數控銑床上進行銑削加工。

專用銑削夾具。這是特別為某一項或類似的幾項工件設計製造的夾具,一般在年產量較大或研製時非要不可時採用。其結構固定,僅使用於一個具體零件的具體工序,這類夾具設計應力求簡化,使製造時間盡量縮短。

多工位夾具。可以同時裝夾多個工件,可減少換刀次數,已便於一面加工,一面裝卸工件,有利於縮短輔助時間,提高生產率,較適合中批量生產。

氣動或液壓夾具。適合生產批量較大的場合,採用其它夾具又特別費工,費力的工件,能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和提高生產率,但此類夾具結構較復雜,造價往往很高,而且製造周期較長。

通用銑削夾具。有通用可調夾具、虎鉗、分度頭和三爪卡盤等。

D. 畢業設計關於兩指機械手設計方案

加分發給你,先給你個頭看看目錄
摘要 1
第一章 機械手設計任務書 1
1.1畢業設計目的 1
1.2本課題的內容和要求 2
第二章 抓取機構設計 4
2.1手部設計計算 4
2.2腕部設計計算 7
2.3臂伸縮機構設計 8
第三章 液壓系統原理設計及草圖 11
3.1手部抓取缸 11
3.2腕部擺動液壓迴路 12
3.3小臂伸縮缸液壓迴路 13
3.4總體系統圖 14
第四章 機身機座的結構設計 15
4.1電機的選擇 16
4.2減速器的選擇 17
4.3螺柱的設計與校核 17
第五章 機械手的定位與平穩性 19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19
5.2影響平穩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19
5.3機械手運動的緩沖裝置 20
第六章 機械手的控制 21
第七章 機械手的組成與分類 22
7.1機械手組成 22
7.2機械手分類 24
第八章 機械手Solidworks三維造型 25
8.1上手爪造型 26
8.2螺栓的繪制 30
畢業設計感想 35
參考資料 36

送料機械手設計及Solidworks運動模擬

摘要
本課題是為普通車床配套而設計的上料機械手。工業機械手是工業生產的必然產物,它是一種模仿人體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預定要求輸送工件或握持工具進行操作的自動化技術設備,對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推動工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和歡迎。實踐證明,工業機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勞動,顯著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自動化水平。工業生產中經常出現的笨重工件的搬運和長期頻繁、單調的操作,採用機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溫、低溫、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環境條件下進行操作,更顯示其優越性,有著廣闊的發展前途。
本課題通過應用AutoCAD 技術對機械手進行結構設計和液壓傳動原理設計,運用Solidworks技術對上料機械手進行三維實體造型,並進行了運動模擬,使其能將基本的運動更具體的展現在人們面前。它能實行自動上料運動;在安裝工件時,將工件送入卡盤中的夾緊運動等。上料機械手的運動速度是按著滿足生產率的要求來設定。

關鍵字 機械手,AutoCAD,Solidworks 。

第一章 機械手設計任務書

1.1畢業設計目的
畢業設計是學生完成本專業教學計劃的最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去解決專業范圍內的工程技術問題而進行的一次基本訓練。這對學生即將從事的相關技術工作和未來事業的開拓都具有一定意義。
其主要目的: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本專業的一般工程技術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拓寬和深化學生的知識。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設計構思和創新思維,掌握工程設計的一般程序規范和方法。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和使用技術資料、國家標准等手冊、圖冊工具書進行設計計算,數據處理,編寫技術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培養學生進行調查研究,面向實際,面向生產,向工人和技術人員學習的基本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

1.2本課題的內容和要求

(一、)原始數據及資料
(1、)原始數據:
生產綱領:100000件(兩班制生產)
自由度(四個自由度)
臂轉動180º
臂上下運動 500mm
臂伸長(收縮)500mm
手部轉動 ±180º
(2、)設計要求:
a、上料機械手結構設計圖、裝配圖、各主要零件圖(一套)
b、液壓原理圖(一張)
c、機械手三維造型
d、動作模擬模擬
e、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3、)技術要求
主要參數的確定:
a、坐標形式:直角坐標系
b、臂的運動行程:伸縮運動500mm,回轉運動180º。
c、運動速度:使生產率滿足生產綱領的要求即可。
d、控制方式:起止設定位置。
e、定位精度:±0.5mm。
f、手指握力:392N
g、驅動方式:液壓驅動。
(二、)料槽形式及分析動作要求
( 1、)料槽形式
由於工件的形狀屬於小型回轉體,此種形狀的零件通常採用自重輸送的輸料槽,如圖1.1所示,該裝置結構簡單,不需要其它動力源和特殊裝置,所以本課題採用此種輸料槽。

圖1.1機械手安裝簡易圖
(2、)動作要求分析如圖1.2所示
動作一:送 料
動作二:預夾緊
動作三:手臂上升
動作四:手臂旋轉
動作五:小臂伸長
動作六:手腕旋轉
預夾緊
手臂上升
手臂旋轉
小臂伸長
手腕旋轉
手臂轉回
圖1.2 要求分析
第二章 抓取機構設計

2.1手部設計計算

一、對手部設計的要求
1、有適當的夾緊力
手部在工作時,應具有適當的夾緊力,以保證夾持穩定可靠,變形小,且不損壞工件的已加工表面。對於剛性很差的工件夾緊力大小應該設計得可以調節,對於笨重的工件應考慮採用自鎖安全裝置。
2、有足夠的開閉范圍
夾持類手部的手指都有張開和閉合裝置。工作時,一個手指開閉位置以最大變化量稱為開閉范圍。對於回轉型手部手指開閉范圍,可用開閉角和手指夾緊端長度表示。手指開閉范圍的要求與許多因素有關,如工件的形狀和尺寸,手指的形狀和尺寸,一般來說,如工作環境許可,開閉范圍大一些較好,如圖2.1所示。

圖2.1 機械手開閉示例簡圖

3、力求結構簡單,重量輕,體積小
手部處於腕部的最前端,工作時運動狀態多變,其結構,重量和體積直接影響整個機械手的結構,抓重,定位精度,運動速度等性能。因此,在設計手部時,必須力求結構簡單,重量輕,體積小。
4、手指應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
5、其它要求
因此送料,夾緊機械手,根據工件的形狀,採用最常用的外卡式兩指鉗爪,夾緊方式用常閉史彈簧夾緊,松開時,用單作用式液壓缸。此種結構較為簡單,製造方便。
二、拉緊裝置原理
如圖2.2所示【4】:油缸右腔停止進油時,彈簧力夾緊工件,油缸右腔進油時松開工件。

圖2.2 油缸示意圖
1、右腔推力為
FP=(π/4)D²P (2.1)
=(π/4)0.5²2510³
=4908.7N
2、根據鉗爪夾持的方位,查出當量夾緊力計算公式為:
F1=(2b/a)(cosα′)²N′ (2.2)
其中 N′=498N=392N,帶入公式2.2得:
F1=(2b/a)(cosα′)²N′
=(2150/50)(cos30º)²392
=1764N
則實際加緊力為 F1實際=PK1K2/η (2.3)
=17641.51.1/0.85=3424N

經圓整F1=3500N
3、計算手部活塞桿行程長L,即
L=(D/2)tgψ (2.4)
=25×tg30º
=23.1mm
經圓整取l=25mm
4、確定「V」型鉗爪的L、β。
取L/Rcp=3 (2.5)
式中: Rcp=P/4=200/4=50 (2.6)
由公式(2.5)(2.6)得:L=3×Rcp=150
取「V」型鉗口的夾角2α=120º,則偏轉角β按最佳偏轉角來確定,
查表得:
β=22º39′
5、機械運動范圍(速度)【1】
(1)伸縮運動 Vmax=500mm/s
Vmin=50mm/s
(2)上升運動 Vmax=500mm/s
Vmin=40mm/s
(3)下降Vmax=800mm/s
Vmin=80mm/s
(4)回轉Wmax=90º/s
Wmin=30º/s
所以取手部驅動活塞速度V=60mm/s
6、手部右腔流量
Q=sv (2.7)
=60πr²
=60×3.14×25²
=1177.5mm³/s
7、手部工作壓強
P= F1/S (2.8)
=3500/1962.5=1.78Mpa
2.2腕部設計計算

腕部是聯結手部和臂部的部件,腕部運動主要用來改變被夾物體的方位,它動作靈活,轉動慣性小。本課題腕部具有回轉這一個自由度,可採用具有一個活動度的回轉缸驅動的腕部結構。
要求:回轉±90º
角速度W=45º/s
以最大負荷計算:
當工件處於水平位置時,擺動缸的工件扭矩最大,採用估演算法,工件重10kg,長度l=650mm。如圖2.3所示。
1、計算扭矩M1〖4〗
設重力集中於離手指中心200mm處,即扭矩M1為:
M1=F×S (2.9)
=10×9.8×0.2=19.6(N·M)

F

S
F
圖2.3 腕部受力簡圖
2、油缸(伸縮)及其配件的估算扭矩M2〖4〗
F=5kg S=10cm
帶入公式2.9得
M2=F×S=5×9.8×0.1 =4.9(N·M)
3、擺動缸的摩擦力矩M摩〖4〗
F摩=300(N)(估算值)
S=20mm (估算值)
M摩=F摩×S=6(N·M)
4、擺動缸的總摩擦力矩M〖4〗
M=M1+M2+M摩 (2.10)
=30.5(N·M)
5.由公式
T=P×b(ΦA1²-Φmm²)×106/8 (2.11)
其中: b—葉片密度,這里取b=3cm;
ΦA1—擺動缸內徑, 這里取ΦA1=10cm;
Φmm—轉軸直徑, 這里取Φmm=3cm。
所以代入(2.11)公式
P=8T/b(ΦA1²-Φmm²)×106
=8×30.5/0.03×(0.1²-0.03²)×106
=0.89Mpa
又因為
W=8Q/(ΦA1²-Φmm²)b
所以
Q=W(ΦA1²-Φmm²)b/8
=(π/4)(0.1²-0.03²)×0.03/8
=0.27×10-4m³/s
=27ml/s

2.3臂伸縮機構設計

手臂是機械手的主要執行部件。它的作用是支撐腕部和手部,並帶動它們在空間運動。
臂部運動的目的,一般是把手部送達空間運動范圍內的任意點上,從臂部的受力情況看,它在工作中即直接承受著腕部、手部和工件的動、靜載荷,而且自身運動又較多,故受力較復雜。
機械手的精度最終集中在反映在手部的位置精度上。所以在選擇合適的導向裝置和定位方式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手臂的伸縮速度為200m/s
行程L=500mm
1、手臂右腔流量,公式(2.7)得:【4】
Q=sv
=200×π×40²
=1004800mm³/s
=0.1/10²m³/s
=1000ml/s
2、手臂右腔工作壓力,公式(2.8) 得:〖4〗
P=F/S (2.12)
式中:F——取工件重和手臂活動部件總重,估算 F=10+20=30kg, F摩=1000N。
所以代入公式(2.12)得:
P=(F+ F摩)/S
=(30×9.8+1000)/π×40²
=0.26Mpa
3、繪制機構工作參數表如圖2.4所示:

圖2.4機構工作參數表
4、由初步計算選液壓泵〖4〗
所需液壓最高壓力
P=1.78Mpa
所需液壓最大流量
Q=1000ml/s
選取CB-D型液壓泵(齒輪泵)
此泵工作壓力為10Mpa,轉速為1800r/min,工作流量Q在32—70ml/r之間,可以滿足需要。
5、驗算腕部擺動缸:
T=PD(ΦA1²-Φmm²)ηm×106/8 (2.13)
W=8θηv/(ΦA1²-Φmm²)b (2.14)
式中:Ηm—機械效率取: 0.85~0.9
Ηv—容積效率取: 0.7~0.95
所以代入公式(2.13)得:
T=0.89×0.03×(0.1²-0.03²)×0.85×106/8
=25.8(N·M)
T<M=30.5(N·M)
代入公式(2.14)得:
W=(8×27×10-6)×0.85/(0.1²-0.03²)×0.03
=0.673rad/s
W<π/4≈0.785rad/s
因此,取腕部回轉油缸工作壓力 P=1Mpa
流量 Q=35ml/s
圓整其他缸的數值:
手部抓取缸工作壓力PⅠ=2Mpa
流量QⅠ=120ml/s
小臂伸縮缸工作壓力PⅠ=0.25Mpa
流量QⅠ=1000ml/s

第三章 液壓系統原理設計及草圖

3.1手部抓取缸

圖 3.1手部抓取缸液壓原理圖〖7〗

1、手部抓取缸液壓原理圖如圖3.1所示
2、泵的供油壓力P取10Mpa,流量Q取系統所需最大流量即Q=1300ml/s。
因此,需裝圖3.1中所示的調速閥,流量定為7.2L/min,工作壓力P=2Mpa。
採用:
YF-B10B溢流閥
2FRM5-20/102調速閥
23E1-10B二位三通閥

E. 夾具設計的基本原則

夾具設計的基本原則:

設計焊接工裝時必須考慮實用性、經濟性、可靠性、藝術性等。回在機械設計答和製造過程中,普遍存在尺寸鏈問題。在把零件組裝成機器的過程中,也就是將零件上有關的尺寸進行組合和積累。由於零件尺寸存在製造誤差,因此裝配時也就會有誤差的綜合和積累。

累積後形成的總誤差將會影響機器的工作性能和質量。這就形成了零件的尺寸誤差和綜合誤差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設計工裝夾具也不例外。合理地確定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顯得很重要。

(5)便攜夾持裝置的設計擴展閱讀:

夾具的分類:

1、車床夾具

在車床上用來加工工件內、外回轉面及端面的夾具稱為車床夾具。車床夾具多數安裝在主軸上,少數安裝在床鞍或床身上。

2、三坐標夾具

使用在測量機上,利用其模塊化的支持和參考裝置,完成對所測工件的柔性固定。該裝置,能夠進行自動編程,實現對工件的支撐,並可建立無限的工件配置參考點。

3、銑床夾具

均安裝在銑床工作台上,隨機床工作台作進給運動。主要由定位裝置、夾緊裝置、夾具體、連接元件、對刀元件組成。銑削加工時,切削力較大,又是斷續切削,振動較大,因此銑床夾具的夾緊力要求較大,夾具剛度、強度要求都比較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夾具

F. 孔口夾持器的功用及設計要求

孔口夾持抄器即鑽桿夾襲持器,用於孔口夾持鑽桿。在擰卸鑽桿時,在孔口需要把鑽桿夾緊;如鑽桿夾不緊不能卸扣,所以要求夾持器能夠可靠地夾持孔內鑽具,在擰卸鑽桿時能產生足夠大的夾持力而不發生打滑現象。

根據動作要求,當夾緊鑽桿時,可實現鑽桿的固定;當放鬆鑽桿時,可實現鑽桿的上提或下放。

夾持器根據其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

(1)有足夠的夾持力,在提升、下放鑽具時能可靠地夾持孔內鑽具;

(2)能產生足夠大的摩擦力矩、在擰卸鑽具時不發生打滑現象;

(3)夾緊、松開動作迅速,能自動定心;

(4)卡瓦硬度適當,摩擦系數大,夾緊時不損傷鑽桿表面;

(5)結構簡單,體積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易於維修。

G. 誰能給個機械設計的實例

有已經完成好的機械類設計題目如下: 車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種子丸化機的設計與研究 殘膜回收裝置的設計 甜菜收獲機的設計 倒立擺建模及模擬分析 垃圾車翻倒機構的設計及其模擬 葡萄埋藤機的設計 國際通行棉包堆垛機的設計 番茄種子除芒機的設計 棉花機械特性試驗裝置設計 前支棉桿裝配在線檢測及其工藝裝備的設計 玉米秸稈青貯型收獲機的設計 自走式番茄收獲機割台機構的設計 簡式龍門鑽銑床的結構設計 采棉機採摘裝置關鍵零件 ——摘錠的分析 仿生海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城市道路破冰清雪機的設計 夾持式棉花精量點播器 多功能保健床的設計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及優化 微型棉花衣分試軋機的設計 哈密瓜糖度無損檢測方法研究 4ZT-8型摘棉桃機——摘桃裝置及輸送系統三維造型設計 辣椒乾燥試驗裝置設計 自動轉向玩具小車的機構與運動研究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籽棉抓鬥機構設計 洋蔥收獲機的設計 單輪吊椅的改進設計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拖把甩干裝置的機構設計 玉米秸稈還田機 庫爾勒香梨自動分級機 控制系統設計 線椒取種機的設計 膠棒式軟摘錠采棉機採摘頭試驗台設計 球形果採摘機器人設計及其三維模擬 基於PMAC控制卡的開放式數控系統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食品盒模具的三維設計及模擬加工 高壓磨料水射流切割裝置機械部分設計 苗床育苗播種機的研究與設計 馬鈴薯種植機具的設計

閱讀全文

與便攜夾持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飯店用什麼煤氣閥門 瀏覽:956
在配電網導線上有哪些設備 瀏覽:210
珠三角電子五金製品廠 瀏覽:95
水在儀器內壁既不也不什麼意思 瀏覽:973
DR使用中的自動曝光控制裝置是 瀏覽:860
儀表盤顯示鞋的標志是什麼 瀏覽:108
吸水率儀器怎麼設置 瀏覽:40
賓士gla200儀表台怎麼拆 瀏覽:891
12電瓶充滿電自動斷電裝置 瀏覽:757
消防泵軟接頭上方的是什麼閥門 瀏覽:299
高中化學j經典實驗裝置 瀏覽:141
電動車換儀表看師傅如何操作的 瀏覽:793
灼燒實驗儀器有哪些 瀏覽:147
軸承的數量按什麼數 瀏覽:742
燃氣管道控制閥門 瀏覽:575
氣管有聲音用什麼儀器 瀏覽:331
超聲波什麼牌子質量好 瀏覽:930
設備層要注意什麼 瀏覽:916
性電動工具視頻女 瀏覽:1000
產後修復店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