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面是在上述生物學愛好者的指導下,某學習小組探究酵母菌是否也存在上述兩種呼吸類型的實驗裝置圖:裝置
(1)裝置一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判斷酵母菌是否消耗氧氣,瓶內氣壓是否下降,液滴是否移動,來判斷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
(2)如果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裝置一酵母菌釋放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而酵母菌消耗氧氣,瓶內氣壓下降,液滴左移.裝置二由於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和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故瓶內氣壓不變,液滴不移動.
如果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裝置一不消耗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又被氫氧化鈉吸收,瓶內氣壓不變,液滴不移動;裝置二不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瓶內氣壓上升,液滴右移.
如果酵母菌同時進行2種細胞呼吸,裝置一釋放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消耗氧氣,氣壓下降,液滴左移;裝置二釋放的二氧化碳量大於消耗的氧氣量,氣壓上升,液滴右移.
(3)①裝置一和裝置二設置有氧和無氧條件,實驗結果都是未知,通過比較結果,來探究氧氣對細胞呼吸方式的影響,為對比實驗.
②實驗目的是探究是否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也比無氧呼吸產生的也多一些,故因變數為能量,通過觀察溫度計的相應溫度讀數變化來檢測.
故答案為:
(1)吸收細胞呼吸產生的CO2
(2)
結果預測 (紅色液滴移動情況) | 相應結論 | ||
裝置一 | 裝置二 | ||
① | 左移 | ||
② | 右移 | ||
③ | 右移 |
❷ 如圖實驗裝置一中,甲、乙兩瓶中分別裝有等量的萌發種子和煮熟後冷卻至室溫的種子,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一夜
(1)實驗裝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等量的萌發種子和煮熟後冷卻至室溫的種子,萌發種子呼吸作用旺盛,煮熟後冷卻至室溫的種子呼吸作用很弱,或沒有呼吸作用.所要探究的問題是種子在萌發時產生二氧化碳了嗎?(或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了嗎?).
(2)實驗裝置二中試管1是實驗組,這組實驗的變數是無機鹽的有無(或土壤浸出液的有無).?
(3)根據裝置二的實驗現象是一段時間後,試管1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的玉米幼苗生長良好,試管2成有蒸餾水的玉米生長瘦弱,因此得出的結論是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
故答案為:(1)對照;種子在萌發時產生二氧化碳了嗎?(或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了嗎?);
(2)1;無機鹽的有無(或土壤浸出液的有無);
(3)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
❸ 八年級6班的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系」,實驗中物體排開液
(1)由表一中數據知,水的密度不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在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可得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表一和表二的第一行或第二行或第三行數據,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所用液體的密度不同,所受的浮力不同,可得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外,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由題意知,當受浮力相同時,液體的密度小,排開液體的體積就大,液體的密度大,排開液體的體積就小,可知浮力還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
(4)根據四幅圖得,浮力:F浮=F1-F3,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F4-F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即:F1-F3=F4-F2.
(5)由於彈簧測力計在估讀時會造成誤差,根據刻度線顯示排開液體的體積時,造成的誤差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會造成表一中1、3兩次數據與這一實驗結論不相符.
故答案為:(1)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液體的密度;(3)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4)F1-F3=F4-F2;(5)由刻度線顯示排開液體的體積造成的誤差(或彈簧測力計估讀造成的誤差).
❹ 如圖是有關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兩個實驗的裝置圖,請據圖並結合你平時的實驗體驗回答下列問題.(1)在實
(1)在實驗一中,快要熄滅的衛生香遇到綠色植物在光下釋放出的氣體,發生的現版象是快要熄滅的衛生香迅速復燃,權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2)在實驗二中,綠色植物必需預先經過的處理是暗處理.
將甲、乙兩個裝置放在陽光下幾小時 後,各摘下一個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觀察到變藍的是
乙 裝置中的葉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3)綜合上述兩個實驗的結論可知,綠色植物對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要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可採取的措施是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❺ 如圖是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裝置和萌發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一中在同一個杯子里,裝有3粒種子,
(1)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三個外界條件.上面的種子由於沒有一定的水而不萌發,下面的種子因浸沒在水中缺乏空氣而不能萌發,而中間的種子由於滿足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等種子萌發的條件會萌發.
(2)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 根冠:位於根的頂端,屬於保護組織,細胞比較大,排列不夠整齊,像一頂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護作用.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於分生組織,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層的主要推動力,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並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成熟區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
(3)種子萌發時,吸水膨脹,種皮變軟,呼吸作用增強,將儲存在子葉內的營養物質逐步分解,轉化為可以被細胞吸收利用的物質,輸送到胚的胚軸、胚根和胚芽.萌發時,胚根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並發育成圖二中的B根,隨後胚軸伸長,胚芽突破種子背地生長,發育成A莖和葉.
故答案為:(1)水面 既有水分又有氧氣 水分 氧氣
(2)伸長區
(3)胚芽 胚根
❻ 為驗證質量守恆定律,某學習小組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一:如圖1,將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和
(1)觀察到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綠色,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說明有新物質版生成;由於權鐵和硫酸銅反應沒有生成氣體,因此實驗中天平指針仍然平衡,故填:有新物質生成;天平指針仍然平衡.
(2)實驗二中,反應前沒有稱量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反應後沒有稱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質量,因此不能得出正確結論,應使用密閉容器進行試驗,故填:反應前沒有稱量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反應後沒有稱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質量,因此不能得出正確結論,應使用密閉容器進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