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試驗設備
自行設計了試件縱向載入裝置,結構示意圖見圖4.1所示。該裝置主要構件是4根拉桿和兩側擋板,每根拉桿配備4個螺母:2個內側螺母和2個外側螺母。擰緊外側螺母可對試件施加初始縱向載荷並固定擋板,內側螺母只用於固定擋板,試驗中擋板保持固定。縱向載入裝置上安裝6隻載荷感測器,右側4隻拉桿感測器用於測量試件初始縱向載荷,左側兩只試件感測器測量試驗過程中的縱向載荷。
圖4.1縱向載入裝置示意圖
試件橫向載荷由伺服式壓力機施加,型號為WDS-100,最大載荷為100kN,量程可分為10級。縱向載入裝置和試驗情況見圖片4.1~圖片4.3所示。
圖片4.1拉桿感測器
圖片4.2試件感測器
4.2.3試驗過程
石膏試件澆注脫模後自然乾燥15天,達到穩定強度後進行試驗。試驗主要步驟為:首先均勻旋緊外側螺母對試件施加初始縱向載荷至預定值,再擰緊內側螺母以定位擋板,然後施加橫向載荷,開始記錄橫向載荷和撓度關系曲線,讀取縱向載荷並記錄,同時注意觀察岩層位移和破壞情況。橫向載荷經一級均壓後作用在試件上,壓力機壓頭移動速率為1mm/min。
圖片4.3試驗情況
❷ 試驗工況設計
6.1.2.1 工況設計遵循的理論依據
本次載荷試驗物理模型有以下幾個特徵:
1)載荷試驗採用中心荷載形式,不考慮偏心荷載;
2)基底粗糙;
3)載荷板位於地基表層,相當於基底以上無填土,不考慮填土自重對基底的超載,不考慮填土的抗剪強度;
4)鑒於風積砂粘粒含量低、分選好、級配差、低壓縮性、整體性好等物理力學特性和模擬地基鋪設過程中對其均一性的嚴格控制,試驗中的模擬地基是一個均質體,在同一種工況中忽略風積砂顆粒組成及物理力學性質的差異。
圖6.1 試驗基坑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6.2 靜力載荷試驗反力載入裝置設計
1943年太沙基(K.Terzaghi)在推導均質地基上的條形基礎受中心荷載作用下的極限承載力時,把土作為有重力的介質,並有如下一些假設:
1)基礎底面完全粗糙,即它與土之間有摩擦力存在;
2)基土是有重力的(γ≠0),但忽略地基土重度對滑移線形狀的影響。因為,根據極限平衡理論,如果考慮土的重度,塑性區內的兩組滑移線形狀就不一定是直線;
3)當基礎埋置深度為D時,則基底以上兩側的土體用當量均布超載q=γ0D來代替(γ0為比重),不考慮兩側土體抗剪強度的影響。
根據以上假定,滑動面的形狀如圖6.3a所示,也可以分成三個區。
Ⅰ區:基礎底面下的土楔aa′d,由於假定基底是粗糙的,具有很大的摩擦力,因此aa′面不會發生剪切位移,該區的土體處於彈性壓密狀態,它與基礎底面一起移動,該部分土體稱為彈性楔體(剛性核),代替了普朗特爾解的朗肯主動區。根據幾何條件,滑動面ad(或a′d)與水平面夾角Ψ=φ。
Ⅱ區:假定與普朗特爾假定一樣,滑動面一組是通過a、a′點的輻射線,另一組是對數螺旋曲線de、de′,同時忽略土的重力對滑移線形狀的影響。
Ⅲ區:仍是朗肯被動狀態區,滑動面及a′e′與水平面成 角。
圖6.3 太沙基(K.Terzaghi)極限承載力
當作用在基底壓力為極限承載力Pu時,發生整體剪切破壞,彈性壓密區(Ⅰ區)a′ad將貫入土中,向兩側擠壓土體adef及a′de′f′達到被動破壞。因此,在ad及a′d面上將作用被動力Ep,與作用面的法線方向成φ角,如圖6.3b所示。取Ⅰ區彈性楔體ada′作為脫離體,考慮單位長基礎,分析其力的平衡條件來推求地基的極限承載力。
本次載荷模擬試驗較好地符合了太沙基極限承載力理論的假定條件,以該理論為基礎設計的試驗工況,在圓形基礎作用下,地基內各點應力狀態在同一水平面上關於地基中心軸對稱。
6.1.2.2 試驗工況設計
在蘇里格天然氣第三處理廠實測地下水位線以上風積砂平均天然密度為1.64g/cm3,平均含水量為4%,計算其對應的干密度為1.58g/cm3。本次試驗針對由單一風積砂構成的地基設計三種試驗類型。
(1)第一種類型
為了研究風積砂干密度對地基承載力的影響及地基中應力分布的影響,保持風積砂天然干密度1.58g/cm3不變,設計2%、4%、6%、8%四個低含水量和12%、16%兩個高含水量,共六種工況。根據基坑尺寸,分10層鋪設,每層厚12cm,具體設計見表6.1 。試驗採用人工夯實法鋪設,在鋪設過程中嚴格控制每層地基的鋪設砂土質量、鋪設後的體積,並及時跟蹤監測砂土含水量,為了避免人為造成的地基分層現象,在每層鋪設完畢將表層砂土體刮花,及時鋪設下一層,以保證模擬地基達到設計要求。
表6.1 同一干密度下不同含水量工況設計
為了研究在上部荷載作用下地基中附加應力大小和分布特徵,在地基內不同位置設置JXY-2型鋼鉉式土壓力盒。壓力盒埋置遵循以下設計原則:
1)承載板下方沿中心軸在不同地基深度水平布置壓力盒,研究上部荷載作用下中心附加應力變化特徵。
2)考慮到壓力盒本身的體積和質量對地基材料屬性和地基附加應力分布的影響,要盡量提高壓力盒的利用效率。鑒於本次載荷在同一水平面上各點應力狀態關於地基中心軸對稱的特點,在同一地基深度平面上只在中心軸一側布置壓力盒,另一側可由對稱性求出,相鄰兩個水平面上壓力盒應交錯布置。
3)參照太沙基理論的假定滑動面,計算出本次模擬試驗中的彈性區、過渡區和被動土壓力區,並在被動土壓力區垂直布設土壓力盒,測其水平附加應力變化特徵。
4)中心點以外水平布置的壓力盒除測定該點處豎向附加應力外還應控制附加應力的影響范圍,根據2004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葉書麟的《地基處理》,當砂墊層厚度z(本次模擬試驗處理深度為1.5m)與地基寬度B(即載荷板直徑0.2m)的比值大於0.5,地基應力擴散角取30°,計算附加應力影響范圍,布置壓力盒。
第一類試驗中壓力盒布置如圖6.4所示。
圖6.4 壓力盒布置示意圖(單位:cm)
圖6.5 標志層染色劑的配製
為監測地基破壞後地基內部的變形破壞特徵,在載荷板以下地基深度12cm范圍內鋪設標志層,標志層深度間隔採取3cm,每層標志層水平鋪設厚度1cm,面積為10×60cm2。為了避免標志層因材料屬性不同而造成的試驗誤差,特採用染色後天然乾燥的風積砂作為標志層(通過使用純度為36%的乙酸配製甲基紅溶液來實現染色,圖6.5)。
(2)第二種類型
為了研究風積砂含水量對地基承載力的影響及地基中應力分布的影響,保持風積砂天然含水量4%不變,設計1.53g/cm3、1.58g/cm3、1.62g/cm3三種干密度工況(表6.2)。鋪設工藝與第一類型相同。
表6.2 同一含水量下不同干密度工況設計
(3)第三種類型
採用毛烏素沙漠地區最常見的地基處理方法———水墜墊層法設計兩種工況。
1)水墜法:根據水墜法試驗結果,每次虛鋪砂土厚度採取30cm,注水至15cm水頭高度,待排水至水頭高度為零,鋪設下一層。
2)水墜加振動密實法(飽和振墜):每次虛鋪砂土厚度30cm,注水至水頭高於砂層表面15cm後,使用插入式混凝土振動器振搗,振點布局按梅花形布設,振點平面間距為25cm×25cm,完畢後進行下一層施工。
❸ 請問:設在一個載入裝置,要求載入100KN,液壓油缸怎麼選擇,急急急,謝謝
10噸的油缸不算大,為了減小設備成本,可以把液壓系統的最高工作壓力設置在16兆帕,這樣可以兼顧成本、性能和體積。
16兆帕,10噸的油缸,缸徑為90mm,缸徑可以設計為63mm,行程根據需要自己確定,模擬公路路面的話,有150mm也夠了。
為了長時間保持壓力,最好是在油缸上加一個蓄能器,從而長時間保持壓力,可以減小系統發熱,又可以在故意模擬顛簸路面時,吸收油缸的沖擊和震動。
❹ 2021機械專業論文題目
在寫機械專業論文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題目如何擬定?題目的選擇,關系著論文的成敗,因此決定論文題目時,必須經過審慎的考慮。下面我給大家帶來2021機械專業論文題目_機械論文題目選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機械論文題目
1、自主導航農業機械避障路徑規劃
2、煤礦機械電氣設備自動化調試技術研究
3、機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響因素與控制
4、三自由度機械臂式升降平台運動學建模及模擬
5、基於並聯交錯的起重機械節能裝置設計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轉機械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7、機械剪切剝離法制備石墨烯研究進展
8、機械壓力機滾滑復合導軌結構設計研究
9、機械壓力機曲軸、軸瓦溫升自動控制設計技術
10、基於無線感測的機械沖壓機振動監測分析
11、基於GNSS的農業機械定位與姿態獲取系統
12、一種冗餘機械臂多目標軌跡優化 方法
13、基於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機械密封穩態性能研究
14、基於多楔現象的微孔端面機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設計
15、牽引變電站直流斷路器機械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研究
16、方鋼管混凝土柱卡扣機械連接試驗及有限元分析
17、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慧的關系
18、機械法與機械-酶消化法制備大鼠膈肌組織單細胞懸液的比較
19、機械製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研究
20、腐蝕減薄對X80鋼管機械損傷凹陷過程中應力應變的影響
21、基於駐極體材料的機械天線式低頻通信系統模擬研究
22、基於"J型鎖芯"的機械鎖芯結構創新分析
23、淺析我國煙草機械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24、液滴分析儀的機械結構設計
25、化工機械密封件損傷數值模擬及維修對策探討
26、一種鎳基單晶高溫合金的反相熱機械疲勞行為
27、淺談機械數控技術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28、數控機械加工進刀工藝優化 措施 分析
29、基於STM32六自由度機械臂發展前景
30、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31、機械設計製造的智能化發展趨勢綜述
32、RFID在機械加工中的應用探究
33、試論船舶機械設備維修保養中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討港口流動機械預防性維護保養
35、關於端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設計要點分析
36、關於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研究
37、現代機械製造及加工技術分析
38、論機械設計加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9、基於機械設計製造中零件毛坯選擇的研究與應用
40、機械零件加工精度影響因素探析
41、機械製造加工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修探討
42、機械設備的環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機電一體化系統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
44、機械製造過程的綠色製造技術應用研究
45、淺析機械設計製造中機電一體化的應用
46、機械工程的可靠性優化設計分析
47、淺析機械設備焊接製作中注意事項與探討
48、淺談山西省農產品初加工機械發展現狀
49、淺談信息化教學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50、基於OBE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項目式教學改革研究
機械專業 畢業 論文題目
1、新型機械設計方法研究
2、鋼鐵冶煉機械設備的故障診斷及處理措施研究
3、機械製造工藝的可靠性分析
4、淺談影響機械加工表面質量的因素與應對措施
5、拋光介質對鎂合金化學機械拋光的影響
6、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的研究
7、試論物流機械設備使用管理
8、起重機械節能技術的應用研究
9、機械傳動系統扭轉振動模式的有限元分析
10、齒輪加工技術發展動態
11、機電產品設計與腐蝕防護設計的關系
12、機械製造中數控技術應用分析
13、銅冶煉設備機械液壓系統的污染與控制
14、柴油機齒輪室總成異響分析與改進
15、一種用於圖書自動存取裝置的設計
16、機械加工零件表面紋理缺陷檢測技術與實踐
17、圓柱齒輪的加工原理及誤差分析
18、機械設計基礎課程 教學方法 與手段的探討
19、基於OBE工程 教育 理念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改革
20、基於復雜工程問題的機械產品設計製造綜合實踐研究
21、現代機械製造工藝的特點及發展趨勢分析
22、淺談大直徑漸開線斜齒輪的修整加工
23、機械加工工藝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分析
24、機械構建的自動控制閥門探究
25、淺談綠色製造技術在機械製造領域的應用
26、試析高職「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27、某減速機齒輪崩齒失效分析
28、往復式壓縮機能效優化分析
29、大型薄壁件多點定位的初始布局優化演算法研究
30、軸向拉緊的圓弧端齒軸段扭轉特性研究
31、平行軸漸開線變厚齒輪傳動的幾何設計與嚙合特性分析
32、化工生產用減速機的常見問題與處理
33、強化工程能力培養的地方高校機械設計系列課程改革
34、機械優化設計理論方法研究綜述
35、我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研究
36、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37、基於小波包和樣本熵的齒輪故障特徵提取
38、LDP型電動單梁起重機雙向防墜落安全鉤設計
39、自平衡自定位節能型多段水泵的研究
40、往復運動機構的能耗特點及加入空氣彈簧後的節能控制方法
41、考慮粗糙度和固體顆粒效應的直齒輪跑合瞬態熱彈流潤滑分析
42、超大型起重機橋架整體加工工藝及裝備
43、數控車間供電質量缺陷及對策
44、淺談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
45、基於彈流理論的深槽密封機制分析
46、管線球閥產品及監造質量控制概述
47、往復式壓縮機組管線振動分析及改造
48、精製柴油泵機封泄漏原因淺析和改進措施
49、基於漂流提升區輸送帶優化改進
50、離心泵徑向力預測方法研究
機械工程碩士論文題目
1、車載液壓機械臂動態設計與研究
2、基於網路模型的復雜機電系統可靠性評估
3、螺紋聯接自動裝配系統的研究
4、軸承壓裝模擬與試驗以及液力變矩器導輪的熱裝配變形分析研究
5、硫系自潤滑鋼中原位自生金屬硫化物自潤滑相的形成機制與控制方法
6、基於電動氣旋流的吸附器的開發和特性研究
7、動圈式比例電磁鐵關鍵技術研究
8、箱式風機管道法蘭的柔性製造系統
9、六自由度運動平台優化設計及動態模擬研究
10、面向惡劣服役環境的工件抗缺陷結構優化設計方法及其應用
11、基於數字液壓缸組的多浮力擺波能裝置壓力平衡研究
12、具有運動控制功能的電液比例閥控制器研究
13、微型軸承內圓磨削加工的質量監控系統研究
14、抗負載波動回轉控制閥優化設計研究
15、氣浮式無摩擦氣缸靜動態特性研究
16、模擬風力機載荷的電液載入裝置的設計研究
17、用於擴散吸收式熱變換器的氣泡泵性能實驗研究
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與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的摩擦學性能研究
19、表面織構化固體潤滑膜設計與制備技術研究
20、雙壓力角非對稱齒輪承載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及參數優化
21、全電液式多路閥自動測試系統設計與實現
22、開關液壓源系統研究分析及其試驗系統的設計與搭建
23、飛輪儲能系統電機與軸系設計
24、面向不完全數據的疲勞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25、樹木移植機液壓系統的設計研究
26、新型雙輸出擺線減速器的設計與分析
27、基於ARM9架構的工業噴碼機研究與實現
28、超高壓水射流破拆機器人液壓系統設計與研究
29、考慮軸承影響的擺線針輪傳動動力學研究
30、車輛傳動裝置供油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31、潤滑油復合納米粒子添加劑摩擦學性能的研究
32、高速氣缸的緩沖結構研究
33、大長徑比柔性對象自動送料關鍵技術研究
34、空間索桿鉸接式伸展臂根部鎖緊機構運動功能可靠性研究
35、基於能量梯度理論的離心壓縮機固定元件性能改進研究
36、並聯RCM機構構型綜合及典型機構運動學分析
37、多自由度氣動人工肌肉機械手指結構設計及控制
38、閘板位置對閘閥內部氣固兩相流及磨損的影響
39、電液伺服閥試驗台測控系統的設計
40、多盤制動器加壓裝置典型結構設計及試驗研究
41、重型多級離心泵穿杠螺母擰緊裝置的設計
42、氣動增壓閥動態特性的模擬研究
43、小間隙下狹縫節流止推軸承特性研究
44、離心通風機的性能預測與葉片設計研究
45、基於有限元法的齒面修形設計
46、離心泵輸送大顆粒時固液兩相流場的數值計算
47、小流量工況下離心泵內部流動特性分析
48、雙粗糙齒面接觸時的彈流潤滑數值分析
49、工程專用自卸車車架疲勞壽命分析
50、傾斜式帶式輸送機斷帶抓捕裝置的研究
2021機械專業論文題目相關 文章 :
★ 優秀論文題目大全2021
★ 2021畢業論文題目怎麼定
★ 機械製造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 機械類學術論文題目
★ 大學生論文題目大全2021
★ 優秀論文題目2021
★ 大學生論文題目參考2021
★ 2021機械畢業實習報告例文5篇
★ 機械類科技論文範文(2)
★ 2021建築類專業論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