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功補償的配置比例是什麼
無功容量/變壓器容量(及變電站有功容量)
『貳』 電網的無功補償配置原則是什麼
無功補償配置的基本原則第三條電力系統配置的無功補償裝置應能保證在系統有功負荷高峰和負荷低谷運行方式下,分(電壓)層和分(供電)區的無功平衡。分(電壓)層無功平衡的重點是 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層面的無功平衡,分(供電)區就地平衡的重點是110kV及以下配電系統的無功平衡。無功補償配置應根據電網情況,實施分散就地補償與變電站集中補償相結合,電網補償與用戶補償相結合,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滿足降損和調壓的需要。
�
第四條 各級電網應避免通過輸電線路遠距離輸送無功電力。500(330)kV電壓等級系統與下一級系統之間不應有大量的無功電力交換。500(330)kV電壓等級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充電功率應按照就地補償的原則採用高、低壓並聯電抗器基本予以補償。
�
第五條 受端系統應有足夠的無功備用容量。當受端系統存在電壓穩定問題時,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考慮在受端系統的樞紐變電站配置動態無功補償裝置。
�
第六條各電壓等級的變電站應結合電網規劃和電源建設,合理配置適當規模、類型的無功補償裝置。所裝設的無功補償裝置應不引起系統諧波明顯放大,並應避免大量的無功電力穿越變壓器。35kV~220kV變電站,在主變最大負荷時,其高壓側功率因數應不低於0.95,在低谷負荷時功率因數應不高於0.95。
�
第七條 對於大量採用10kV~220kV電纜線路的城市電網,在新建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時,應根據電纜進、出線情況在相關變電站分散配置適當容量的感性無功補償裝置。
�
第八條 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主變壓器高壓側應具備雙向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或功率因數)等運行參數的採集、測量功能。
�
第九條為了保證系統具有足夠的事故備用無功容量和調壓能力,並入電網的發電機組應具備滿負荷時功率因數在0.85(滯相)~0.97(進相)運行的能力,新建機組應滿足進相0.95運行的能力。為了平衡500(330)kV電壓等級輸電線路的充電功率,在電廠側可以考慮安裝一定容量的並聯電抗器。
�
第十條 電力用戶應根據其負荷性質採用適當的無功補償方式和容量,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向電網反送無功電力,並保證在電網負荷高峰時不從電網吸收無功電力。
�
第十一條 並聯電容器組和並聯電抗器組宜採用自動投切方式。第三章 500(330)kV電壓等級變電站的無功補償第十二條 500(330)kV電壓等級變電站容性無功補償配置
�
500(330)kV電壓等級變電站容性無功補償的主要作用是補償主變壓器無功損耗以及輸電線路輸送容量較大時電網的無功缺額。容性無功補償容量應按照主變壓器容量的10%~20%配置,或經過計算後確定。
�
第十三條 500(330)kV電壓等級變電站感性無功補償配置
�
500(330)kV電壓等級高壓並聯電抗器(包括中性點小電抗)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工頻過電壓和降低潛供電流、恢復電壓以及平衡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充電功率,高壓並聯電抗器的容量應根據上述要求確定。主變壓器低壓側並聯電抗器組的作用主要是補償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剩餘充電功率,其容量應根據電網結構和運行的需要而確定。
�
第十四條 當局部地區500(330)kV電壓等級短線路較多時,應根據電網結構,在適當地點裝設高壓並聯電抗器,進行無功補償。以無功補償為主的高壓並聯電抗器應裝設斷路器。
�
第十五條 500(330)kV電壓等級變電站安裝有兩台及以上變壓器時,每台變壓器配置的無功補償容量宜基本一致。第四章 220kV變電站的無功補償第十六條 220kV變電站的容性無功補償以補償主變壓器無功損耗為主,並適當補償部分線路的無功損耗。補償容量按照主變壓器容量的10%~25%配置,並滿足220kV主變壓器最大負荷時,其高壓側功率因數不低於0.95。
�
第十七條 當22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所接入母線有直配負荷時,容性無功補償容量可按上限配置;當無功補償裝置所接入母線無直配負荷或變壓器各側出線以電纜為主時,容性無功補償容量可按下限配置。
�
第十八條 對進、出線以電纜為主的220kV變電站,可根據電纜長度配置相應的感性無功補償裝置。每一台變壓器的感性無功補償裝置容量不宜大於主變壓器容量的20%,或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
�
第十九條 22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的分組容量選擇,應根據計算確定,最大單組無功補償裝置投切引起所在母線電壓變化不宜超過電壓額定值的2.5%。一般情況下無功補償裝置的單組容量,接於66kV電壓等級時不宜大於20Mvar,接於35kV電壓等級時不宜大於12Mvar,接於10kV電壓等級時不宜大於 8Mvar。
�
第二十條 220kV變電站安裝有兩台及以上變壓器時,每台變壓器配置的無功補償容量宜基本一致。第五章 35kV~110kV變電站的無功補償第二十一條 35kV~110kV變電站的容性無功補償裝置以補償變壓器無功損耗為主,並適當兼顧負荷側的無功補償。容性無功補償裝置的容量按主變壓器容量的10%~30%配置,並滿足35kV~110kV主變壓器最大負荷時,其高壓側功率因數不低於0.95。
�
第二十二條 110kV變電站的單台主變壓器容量為40MVA及以上時,每台主變壓器應配置不少於兩組的容性無功補償裝置。
�
第二十三條 11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的單組容量不宜大於6Mvar,35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的單組容量不宜大於3Mvar,單組容量的選擇還應考慮變電站負荷較小時無功補償的需要。
�
第二十四條 新建110kV變電站時,應根據電纜進、出線情況配置適當容量的感性無功補償裝置。第六章 10kV及其它電壓�等級配電網的無功補償第二十五條配電網的無功補償以配電變壓器低壓側集中補償為主,以高壓補償為輔。配電變壓器的無功補償裝置容量可按變壓器最大負載率為75%,負荷自然功率因數為 0.85考慮,補償到變壓器最大負荷時其高壓側功率因數不低於0.95,或按照變壓器容量的20%~40%進行配置。
�
第二十六條 配電變壓器的電容器組應裝設以電壓為約束條件,根據無功功率(或無功電流)進行分組自動投切的控制裝置。第七章 電力用戶的無功補償第二十七條 電力用戶應根據其負荷特點,合理配置無功補償裝置,並達到以下要求:
�
100kVA及以上高壓供電的電力用戶,在用戶高峰負荷時變壓器高壓側功率因數不宜低於0.95;其他電力用戶,功率因數不宜低於0.90。
『叄』 關於變電站電容器自動投切的問題
是不是應該直接采樣這個功率因素,比如功率因數在0.8就自動投入一組,給一個延版時時間10分鍾,如果權沒有達到一個設定值,比如0.95,自動投入第二組,依次往後推,當然由於啟動基數0.8小,可以設置啟動第一個投入的電容為前兩組,後面的就一組一組投,直到功率因數到0.95為止。我覺得采樣只有功率因數最簡單!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肆』 投切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指電阻接入制動單元和從制動單元短接出來,電阻的投切由控制裝置控制和安全鏈共同控制。
電容器投切
電容器投入時會產生的涌流,涌流的大小與線路阻抗有關,與電容器投入時電容器與電源間的電壓差有關。在極端的情況下,涌流可以超過100倍的電容器額定電流。如此巨大的涌流會對電容器的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會對電網產生干擾,因此人們總是希望涌流越小越好。
為了減少電容器投入時的涌流,人們發明了CJ19系列投切電容器專用接觸器,此類器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限流電阻首先接入電路使電容器預充電,從而減小電源與電容器間的電壓差,然後主觸點將限流電阻短路掉。
此類器件通常可以將涌流降低到5倍以下,但切除電容器時的電弧不可避免,因此對接點的要求較高以保證足夠的使用壽命。
(4)自動投切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電容投切器件,也叫電容器投切開關,是專用於無功補償裝置中電容器投切的器件,主要器件有交流接觸器、晶閘管開關、復合開關和選相開關(同步開關)等。
關於無功補償裝置和電容器投切器件
無功補償裝置:是指通過提高電網功率因數實現提高電能利用效率、降低電網損耗、提升供電質量等功能的設備。電容器投切開關:是指無功補償裝置中,用於投切電容器的開關設備。
眾所周知,通過改變並聯電容器的容量來改變無功功率,是當前無功補償最基本和被普遍採用的經濟有效的方法,無功補償裝置中最主要的元件就是電容器和電容器投切開關,而電容器投切器件的性能直接影響到電容器的使用壽命及補償效果,所以其性能至關重要。
『伍』 雙電源自動投切裝置是否具有斷路器的功能
目前來市場上主流的雙電源有:自PC級隔離型雙電源,PC級電磁式雙電源,CB級雙電源。
PC級隔離型雙電源具有隔離開關的功能。
PC級電磁式雙電源具有一些接觸器的功能。
CB級雙電源由於執行元件為斷路器,所以具有斷路器的功能。
當然市場上還有一種與CB級雙電源一模一樣的PC級雙電源,其執行元件也是斷路器,但去掉了斷路器的保護功能。
所以CB級雙電源(執行元件為斷路器)具有斷路器的功能。
PC級斷路器式雙電源不具備斷路器的功能,雖熱外形一樣。
『陸』 無功補償裝置自動投切范圍指的是什麼
無功補償控制器中,「投切門限」是兩個名詞,即投入門限和切除門限。
1 投入門限指的是在無功補償控制器中,設定的投入電容的門限值,比如0.95,當實際功率因數小於0.95這個數值時,控制器就要投入一組電容,還不足0.95時還要再次投入電容,直至達到或大於0.95,所以這個0.95就叫投入門限。
2 切除門限就是當實際功率因數大於這個設定的數值時,如1.0,控制器就切除電容,直至小於設定值。1.0這個數值就是切除門限的設定值。
『柒』 投切裝置是什麼
電氣的投切裝置表示控制器件的通、斷裝置(開關、接觸器等)。
無功補償中關於投切裝置的概念表示隨著線路力率的變化作出投入部分電容量或切除部分電容量的操作。
『捌』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的6.2 投切裝置
6.2.1 高壓並聯電容器裝置可根據其在電網中的作用、設備情況和運行經驗選擇自動投切或手動投切方式,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6.2.1.1 兼負電網調壓的並聯電容器裝置,可採用按電壓、無功功率及時間等組合條件的自動投切。
6.2.1.2 變電所的主變壓器具有有載調壓裝置時,可採用對電容器組與變壓器分接頭進行綜合調節的自動投切。
6.2.1.3 除上述之外變電所的並聯電容器裝置,可分別採用按電壓、無功功率(電流)、功率因數或時間為控制量的自動投切。
6.2.1.4 高壓並聯電容器裝置,當日投切不超過三次時,宜採用手動投切。
6.2.2 低壓並聯電容器裝置應採用自動投切。自動投切的控制量可選用無功功率、電壓、時間、功率因數。
6.2.3 自動投切裝置應具有防止保護跳閘時誤合電容器組的閉鎖功能,並根據運行需要應具有的控制、調節、閉鎖、聯絡和保護功能;應設改變投切方式的選擇開關。
6.2.4 並聯電容器裝置,嚴禁設置自動重合閘。
7 控制迴路、信號迴路和測量儀表
『玖』 電容器自動投切裝置簡稱
接觸器。電容器的投切裝置表示控制器件的通、斷裝置(開關、接觸器等)。無功補償中關於投切裝置的概念表示隨著線路力率的變化作出投入部分電容量或切除部分電。電容補償投切開關是低壓無功補償電容器的投切器件,是一種智能化的新型控制執行部件,通過邏輯判斷,自動尋找電壓過零點投入和電流過零點切除。
『拾』 關於變電站電容器自動投切的問題
說白了,你就為了省錢少買個補償控制器~.~。去找一個2路輸入、N路輸出(N大於等於補償電容路數)的可編程PLC控制器件,測試功率因數利用所測單相正弦電壓脈沖、正弦電流脈沖作為PLC控制項的輸入。其延時效應越長則功率因數越低,給出輸出信號數越多——投入電容路數越多;延時效應越短則功率因數越高,給出輸出信號數越少——投入電容路數越少。按此思路,去對PLC控制項做編程。詳細見圖紙說明。